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关型抗蛇行减振器在高速列车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池长欣 常崇义 +2 位作者 梁树林 池茂儒 高红星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2,共8页
为解决高速列车运动稳定性与曲线通过能力之间的固有矛盾,提出一种阻尼可调的开关型抗蛇行减振器。基于可压缩流体的压力-流量特性和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其非线性力学模型,并通过减振器台架试验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合Simpack仿... 为解决高速列车运动稳定性与曲线通过能力之间的固有矛盾,提出一种阻尼可调的开关型抗蛇行减振器。基于可压缩流体的压力-流量特性和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其非线性力学模型,并通过减振器台架试验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合Simpack仿真软件构建开关型抗蛇行减振器与某速度350 km/h动车组动力学联合仿真模型,研究不同开关状态下的车辆动力学性能;以识别小半径曲线为核心,基于抗蛇行减振器两端相对位移提出一种易于工程化的开关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开关型抗蛇行减振器开关打开状态有助于提升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相比传统抗蛇行减振器,易于工程化的开关控制策略能够在不影响车辆原有动力学性能前提下,大幅降低小半径曲线工况下的轮轨横向力,有效提升了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型抗蛇行减振器 运动稳定性 曲线通过能力 开关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重提升对重载货车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徐建喜 李若愚 +2 位作者 潘博雅 杨志达 何庆烈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0-95,共6页
为确保轴重提升后车辆通过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区段的运行安全,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理论分析模型,开展不同曲线超高和轴重条件下的仿真计算,分析曲线未平衡超高和轴重提升对车体振动加速度、轮轨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以... 为确保轴重提升后车辆通过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区段的运行安全,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理论分析模型,开展不同曲线超高和轴重条件下的仿真计算,分析曲线未平衡超高和轴重提升对车体振动加速度、轮轨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以及钢轨动态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线区段两侧车轮位置的动力学指标幅值和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动力学评估时需兼顾两侧的指标;轴重提升会造成轮轨相互作用明显加剧,但会降低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安全性指标;小半径曲线区段的钢轨横向变形对轴重变化不敏感,主要受未平衡超高的影响,而钢轨垂向变形同时受未平衡超高和轴重提升的影响。不能保证平衡超高运行时,建议未平衡超高设为不超过20 mm的欠超高,以同时减小两侧钢轨动态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曲线通过性能 数值模拟 动力学指标 轴重提升 小半径曲线 欠超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发用电相似性的海上风电中长期双边协商交易优化决策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敏 李弋升 +3 位作者 董凯元 谢宇星 黄莹 刘明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2-51,共10页
海上风电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但其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海上风电的市场化消纳,文中基于海上风电商与负荷聚合商间的中长期双边协商交易构建了优化决策模型。首先,通过时间序列相似性评估方法,为目标海上... 海上风电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但其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海上风电的市场化消纳,文中基于海上风电商与负荷聚合商间的中长期双边协商交易构建了优化决策模型。首先,通过时间序列相似性评估方法,为目标海上风电寻找最优的用电负荷组合。其次,考虑需求响应备用容量配置和发用电曲线预测误差,构建了基于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的中长期交易优化决策模型,为海上风电配置适应其未来一段时间内出力特性的需求响应资源,并合理调整中长期交易曲线。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中长期交易 双边协商 时序曲线匹配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载作用下高速列车曲线通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白鑫 孙丽霞 +2 位作者 王友彪 周春阳 池长欣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4,共9页
在风载和曲线欠超高叠加的不利工况下,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性表现出复杂的变化规律,因此需要针对风载作用下高速列车的曲线通过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空气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考虑车速和风速变化、实际轮轨匹配及线... 在风载和曲线欠超高叠加的不利工况下,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性表现出复杂的变化规律,因此需要针对风载作用下高速列车的曲线通过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空气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考虑车速和风速变化、实际轮轨匹配及线路激励情况,建立瞬态风载模型、横风作用下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模型及车辆动力学模型;对高速列车在不同车速和风速作用下的气动载荷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对其以不同速度通过不同欠超高曲线线路时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等车辆关键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风载和曲线欠超高对高速列车脱轨和倾覆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速变化引起的侧向力系数变化幅度大于车速;在风载和曲线欠超高叠加的不利工况下,除轮重减载率安全裕量明显降低外,轮轴横向力的安全裕量也降低,且车辆关键悬挂部件工作状态恶化,其中二系横向止档的位移迅速增大且工作状态接近压并,左右两侧空气弹簧压力差也迅速增大,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安全裕量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风载 曲线通过性能 曲线欠超高 侧向力系数 脱轨系数 轮重减载率 轮轴横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地铁列车的主动径向装置研究
5
作者 刘慧斌 倪文波 马少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3,118,共5页
[目的]地铁列车通过小半径曲线区段时会产生车轮磨耗及噪声。转向架轮对的主动径向技术作为一种理论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主动径向原理,确定了“径向导向”的控制目标。提出了一种用于... [目的]地铁列车通过小半径曲线区段时会产生车轮磨耗及噪声。转向架轮对的主动径向技术作为一种理论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主动径向原理,确定了“径向导向”的控制目标。提出了一种用于转臂式轴箱定位转向架的可控橡胶节点装置及其控制系统,使之成为车辆的主动径向装置。阐述了该主动径向装置的主动径向导向原理,即:地铁列车运行时以信标的方式获取线路信息,径向控制器内存储有每条曲线的信息,结合列车运行速度可确定列车在曲线中位置,由此控制可控橡胶节点装置动作,进而实现轮对以径向姿态通过曲线。以列车的头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A型地铁列车的动力学模型,对采用主动径向装置的地铁列车以60 km/h的速度通过400 m曲线半径时的通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转向架的通过性能进行对比。[结果及结论]相比于传统转向架导向轮对,主动径向转向架导向轮对的冲角和磨耗指数均大幅降低;同一转向架的两个轮对具有相近的横移量,在该位置下轮对可实现“纯滚动”;列车在小半径曲线上的通过性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主动径向导向 可控橡胶节点 曲线通过能力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箱内置式转向架高速线路适应性评估
6
作者 周春阳 孙丽霞 +1 位作者 成棣 胡晓依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5,共8页
基于轴箱内置式转向架实测参数及边界条件,建立动车组拖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新车轮型面、大锥度车轮型面与60D、60N及其正负偏差钢轨型面匹配并高速通过实测线路时,车辆运行稳定性及平稳性;研究轴箱内置式转向架高速通过不同曲线线路... 基于轴箱内置式转向架实测参数及边界条件,建立动车组拖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新车轮型面、大锥度车轮型面与60D、60N及其正负偏差钢轨型面匹配并高速通过实测线路时,车辆运行稳定性及平稳性;研究轴箱内置式转向架高速通过不同曲线线路,以及正、侧向通过18#道岔时的车辆运行安全性,并评估轴箱内置式转向架对高速线路适应性。结果表明:轴箱内置式转向架动车组以300~450km/h运行速度通过直线线路时,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构架横向加速度等稳定性指标,随运行速度提升呈增大趋势,但均未超出相应标准限值,车辆平稳性指标属于优级;当动车组以不同运行速度通过不同半径曲线时,稳定性指标未超出相应标准限值,车辆平稳性指标属于优级,且轮对冲角很小;动车组以450km/h运行速度正向通过18#道岔、以90km/h运行速度侧向通过18#道岔时,稳定性指标未超出相应标准限值;动车组通过实测三级轨道水平不平顺时,稳定性指标未超出相应标准限值,车辆的垂、横向平稳性指标属于优级。因此,轴箱内置式转向架动车组在400km/h运行速度范围内,能够适应京沪高铁线路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线路 动车组 轴箱内置式转向架 曲线通过 道岔通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导吸引式低速磁悬浮车辆动态曲线通过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卜继玲 傅茂海 +1 位作者 严隽耄 万庸宝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2,共4页
通过对磁悬浮车辆基本结构的分析 ,建立了低速常导磁吸式 (EMS)磁悬浮车辆动态通过曲线的动力学模型 ,编制了磁悬浮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程序 ,并对青城山磁悬浮试验车辆的动态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系统仿真。
关键词 磁悬浮车辆 曲线通过 转向架 仿真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几何参数对货车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亨利 李芾 +1 位作者 傅茂海 黄运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5,共6页
利用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副构架径向转向架和交叉支撑转向架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分析比较曲线半径、超高等曲线几何参数对2种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线半径和欠超高对径向转向架和交叉支撑转... 利用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副构架径向转向架和交叉支撑转向架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分析比较曲线半径、超高等曲线几何参数对2种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线半径和欠超高对径向转向架和交叉支撑转向架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影响比较接近;曲线半径在400-1200m范围内,自导向径向转向架能有效提高通过性能,明显降低轮对冲角,减缓轮轨磨耗;欠超高对2种转向架轮对冲角的影响近似成线性关系,且其影响程度仅和转向架本身属性相关,与曲线半径无关。指出采用磨耗功率评价欠超高对曲线轮轨磨耗的影响更为合理,因为不仅能反映出磨耗与欠超高的关系,还能反映出曲线外轨超高设置不同时轮轨磨耗的变化特点,这与工程实际中减小外轨超高、设置欠超高有利于降低轮轨磨耗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参数 磨耗 曲线通过 径向转向架 交叉支撑转向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列车曲线通过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田光荣 张卫华 池茂儒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103,共6页
为了解决重载列车动力学仿真过程中遇到的自由度繁多的问题,本文利用一种在三维空间将列车系统耦合起来的建模及求解方法——基于循环变量的模块化方法对重载列车曲线通过安全性能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位于曲线线路不同区段转折点上的车... 为了解决重载列车动力学仿真过程中遇到的自由度繁多的问题,本文利用一种在三维空间将列车系统耦合起来的建模及求解方法——基于循环变量的模块化方法对重载列车曲线通过安全性能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位于曲线线路不同区段转折点上的车辆,其动力学性能差于其他位置的车辆,列车曲线通过性能与曲线线路位置密切相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等因素对重载列车动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动力学性能 曲线通过 模型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文龙 徐延海 +2 位作者 杨吉忠 王孔明 吴晓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02-1412,共11页
针对悬挂式单轨车辆曲线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容易受到线路设计因素影响的特点,采用虚拟样机仿真平台对其曲线通过性进行了研究。首先,较系统的分析了悬挂式单轨车辆的结构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拟悬挂式单轨车辆橡胶轮胎的轮胎模型... 针对悬挂式单轨车辆曲线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容易受到线路设计因素影响的特点,采用虚拟样机仿真平台对其曲线通过性进行了研究。首先,较系统的分析了悬挂式单轨车辆的结构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拟悬挂式单轨车辆橡胶轮胎的轮胎模型;然后,参照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节完整的拓扑图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最后,进行了典型工况下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的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曲线通过安全限速内,导向轮受力随着车辆速度的增加几乎呈线型增长;而随着曲线轨道距离的增大导向轮径向受力基本保持不变。不同曲线半径工况下,曲线通过平稳性预测结果:垂向平稳性指标最大值为2.24,横向平稳性指标最大值为2.15,二者数值均在我国国家标准《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实验鉴定规范》(GB/T 5599-1985)规定的平稳性等级2.5以内;垂向最大加速度为0.64 m/s2,横向最大加速度为0.45 m/s2,轮重减载率最大值为0.56,均符合国际联盟颁布的《铁路运输国际标准》(UIC 505)规定。表明利用虚拟样机技术仿真平台建立的单轨车辆模型能够较好的应用于车辆的曲线通过性的评价,并能进一步应用于后续运行特性研究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车辆 车速 轨距 曲线通过性 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间认证及密钥协商协议 被引量:12
11
作者 庞辽军 焦李成 王育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22-1426,共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使它面临着比传统无线网络更大的安全挑战,其安全解决方案必须兼顾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等因素。节点间认证及密钥协商是构建安全网络最基本的协议,是密钥管理协议和安全路由协议等的实现基础。很明显,包括传统Adhoc在...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使它面临着比传统无线网络更大的安全挑战,其安全解决方案必须兼顾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等因素。节点间认证及密钥协商是构建安全网络最基本的协议,是密钥管理协议和安全路由协议等的实现基础。很明显,包括传统Adhoc在内的各种无线网络领域中的安全认证及密钥协商机制都无法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为此,在充分考虑无线网络攻击方法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基于ID的公钥密码技术,提出了椭圆曲线双线性对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安全认证及密钥协商协议。分析发现,该协议不仅满足安全性要求,同时,能够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殊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安全认证 密钥协商 椭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轮转向架车辆动态曲线通过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渊 孙守光 任尊松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4,共5页
橡胶轮转向架在曲线通过方式上,与钢轮转向架有很大不同。在橡胶轮转向架稳态曲线通过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重研究了橡胶轮转向架车辆的动态曲线通过行为。计算分析表明:橡胶轮转向架车辆在导轮横向力、轮重减载率和轮胎磨耗等方面... 橡胶轮转向架在曲线通过方式上,与钢轮转向架有很大不同。在橡胶轮转向架稳态曲线通过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重研究了橡胶轮转向架车辆的动态曲线通过行为。计算分析表明:橡胶轮转向架车辆在导轮横向力、轮重减载率和轮胎磨耗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曲线通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轮转向架 动力学 曲线通过 侧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行和制动工况下重载列车曲线通过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亮亮 罗世辉 +2 位作者 傅茂海 许自强 周尚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2-57,共6页
为了研究重载列车在惰行和制动工况下通过曲线时的轮轨接触特性,采用数值方法建立单自由度车辆和全自由度车辆混合的列车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惰行和制动工况下列车曲线通过时的运行安全性、车轮磨耗分布特征、轮轨滚动阻力特性影响。... 为了研究重载列车在惰行和制动工况下通过曲线时的轮轨接触特性,采用数值方法建立单自由度车辆和全自由度车辆混合的列车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惰行和制动工况下列车曲线通过时的运行安全性、车轮磨耗分布特征、轮轨滚动阻力特性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车钩负载效应和闸瓦贴靠车轮作用的列车模型在曲线制动工况下的轮轨横向力和脱轨系数指标均比惰行工况时略差,但轮重减载率指标几乎相当;由于制动时闸瓦压力增大了轮对的摇头约束,导致通过曲线时导向车轮磨耗功率的动态分布区域比惰行时更靠近轮缘处;制动工况下的牵引比率随曲线曲度线性变化的范围比惰行工况时大,且随着制动强度的增大,牵引比率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曲线通过 惰行 制动 蠕滑力 牵引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蛇行减振器对磁流变耦合轮对车辆的临界速度与高速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倪平涛 王开文 +1 位作者 陈健 安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9,共6页
为使磁流变(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耦合轮对在工程化、实用化方面有较大的进展,作者建立了31个自由度的车辆系统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车辆在没有安装抗蛇行运动减振器的条件下,当磁流变的屈服应力较小时,虽有较高的临... 为使磁流变(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耦合轮对在工程化、实用化方面有较大的进展,作者建立了31个自由度的车辆系统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车辆在没有安装抗蛇行运动减振器的条件下,当磁流变的屈服应力较小时,虽有较高的临界速度,但轮对横移量较大,易出现2点接触;若屈服应力增大,临界速度急剧下降,到一定值后则降幅变缓。当车辆安装合适的抗蛇行运动减振器后,可大幅度提高车辆的临界速度,在适宜磁流变屈服应力的配合下,车辆以高速和超高速在高速铁路上行驶时,轮对和车体均具有较好的横向动力学性能。因此,合适的抗蛇行运动减振器对磁流变耦合轮对车辆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轮对 磁流变 屈服应力 临界速度 高速曲线通过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风对高速动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永冠 陈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27,共4页
通过横风对电动车组气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到了高速动车受横风作用时所受的气动升力、侧力和侧翻力矩,并利用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分析高速动车在横风工况下的曲线通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侧向风力引起的车轮减载是影响动车安全运... 通过横风对电动车组气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到了高速动车受横风作用时所受的气动升力、侧力和侧翻力矩,并利用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分析高速动车在横风工况下的曲线通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侧向风力引起的车轮减载是影响动车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在所研究的工况下,动车在常值侧风下通过曲线的速度不应超过220km/h,在阵风下以100km/h的速度通过曲线仍然不能满足安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高速动车 曲线通过 动力学性能 横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车辆弹性悬浮架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春发 翟婉明 叶学艳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5718-5721,共4页
利用Solidworks、ANSYS以及SIMPACK软件,建立了包含车辆、控制系统和弹性悬浮架的高速磁浮车辆刚弹性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车辆以250km/h速度通过半径2260m平面曲线时弹性悬浮架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在线路扭转最为剧烈的缓和曲线中点... 利用Solidworks、ANSYS以及SIMPACK软件,建立了包含车辆、控制系统和弹性悬浮架的高速磁浮车辆刚弹性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车辆以250km/h速度通过半径2260m平面曲线时弹性悬浮架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在线路扭转最为剧烈的缓和曲线中点,悬浮架弹性变形最大,其弹性扭转角最大约0.125°,悬浮臂最大垂向变形为0.44mm;悬浮架弹性变形主要在缓和曲线上得到反映,在圆曲线段上近似为一较小值,扭转变形方向在前、后缓和曲线上刚好相反。弹性悬浮架的动态响应规律与曲线通过理论是吻合的,表明磁浮车辆刚弹性动力学仿真模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车辆 悬浮架 动力学建模 曲线通过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式客车曲线通过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宏友 曾京 邬平波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2-26,共5页
采用摆式客车 ,可使列车以较高的速度通过曲线且不降低旅客的乘坐舒适度 ,这是既有线路提速、增加铁路客运能力、提高铁路与其它交通工具竞争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摆式客车曲线通过速度的增加必然引起车辆过曲线时的轮轨横向力、整车磨... 采用摆式客车 ,可使列车以较高的速度通过曲线且不降低旅客的乘坐舒适度 ,这是既有线路提速、增加铁路客运能力、提高铁路与其它交通工具竞争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摆式客车曲线通过速度的增加必然引起车辆过曲线时的轮轨横向力、整车磨耗功指数的增大 ,径向转向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建立了装有自导向转向架的摆式客车系统的动力学计算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导向转向架 摆式客车 曲线通过动力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通过曲线轨道时的非线性运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开云 刘鹏飞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89,共5页
根据直线轨道上非线性车辆系统蛇形运动的极限环和曲线轨道上车辆的动态特性,给出曲线轨道非线性车辆系统蛇形运动的极限环,并计算出货车的非线性临界速度,分析曲线半径和外轨超高对货车非线性临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锥度、横向... 根据直线轨道上非线性车辆系统蛇形运动的极限环和曲线轨道上车辆的动态特性,给出曲线轨道非线性车辆系统蛇形运动的极限环,并计算出货车的非线性临界速度,分析曲线半径和外轨超高对货车非线性临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锥度、横向位移激扰、轮对冲角等因素的作用下,货车轮对在曲线轨道上易出现蛇形失稳,并且在蛇形失稳时轮对的横向振荡剧烈,蛇形波长为3.6 m;与直线轨道上的极限环不同,曲线轨道上非线性车辆系统相对轨道中心线而言,具有2个稳定的极限环;当重载货车空车通过半径600 m、超高55 mm曲线轨道时,其非线性临界速度为76.4 km.h-1,低于直线轨道上的临界速度,说明曲线轨道的半径和外轨超高对车辆非线性临界速度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半径和超高越大,临界速度也越高,但当半径和超高增加到一定程度,临界速度不再随之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车 蛇形运动 稳定性 通过曲线 临界速度 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牵引状态下曲线通过导向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开云 翟婉明 封全保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76,共6页
考虑车轮与钢轨的运动特性及轮周牵引力,推导出机车在牵引状态下通过曲线时的轮轨蠕滑率计算公式,并对曲线通过时的轮轨横向动态相互作用特性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同时研究牵引力大小对转向架导向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机车牵引与惰行状... 考虑车轮与钢轨的运动特性及轮周牵引力,推导出机车在牵引状态下通过曲线时的轮轨蠕滑率计算公式,并对曲线通过时的轮轨横向动态相互作用特性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同时研究牵引力大小对转向架导向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机车牵引与惰行状态下的导向性能。理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牵引力可以改变轮轨纵向蠕滑力的大小和方向,与惰行工况相比,牵引状态下的轮对导向力矩有所减小,轮对的自导向能力减弱,不利于曲线通过;提高牵引力,总轮轨蠕滑率将很快达到饱和状态,牵引力越大,轮轨纵向蠕滑力越大,两侧纵向蠕滑力差值越小,机车轮对自导向能力越差,轮对冲角增大,而轮轨横向蠕滑力越小;当牵引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总轮轨蠕滑率超过极限状态,曲线通过时两侧轮径差太小而出现打滑和空转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牵引 曲线通过 轮轨蠕滑力 导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循环滚动接触过程残余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明昕 杨建 +2 位作者 付丽华 明乐乐 宋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7-153,共7页
钢轨残余应力包括钢轨生产残余应力和轮轨循环滚动接触所产生的残余应力,两种残余应力共同决定了在役钢轨的损伤形式。提出了一种引入钢轨生产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方法,采用Chaboche循环塑性本构模型,在接触表面施加循环移动的Kalker三维... 钢轨残余应力包括钢轨生产残余应力和轮轨循环滚动接触所产生的残余应力,两种残余应力共同决定了在役钢轨的损伤形式。提出了一种引入钢轨生产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方法,采用Chaboche循环塑性本构模型,在接触表面施加循环移动的Kalker三维非赫兹接触法向、切向力和横向分布力模拟车轮运动,建立了曲线通过钢轨循环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并对钢轨循环滚动接触过程中残余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循环滚动次数的增加,钢轨生产残余应力很快重新分布并逐渐趋于稳定,而残余切应变则呈现近似线性增加;钢轨纵向残余应力和残余等效塑性应变随曲线半径的增加在数值上均逐渐减小、随摩擦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纵向蠕滑率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曲线通过 循环滚动接触 应力-应变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