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加速器设施及技术应用
1
作者 唐兵 杨新宇 +13 位作者 阚朝新 陈红涛 何明 吴振东 崔保群 陈立华 马鹰俊 马瑞刚 黄青华 马燮 陈浩南 彭朝华 柳卫平 郭冰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05-1821,共17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长期开展放射性核束产生技术、低能高压加速器技术、串列加速器技术及高频型加速器研究,建立了HI-13串列加速器、超导直线加速器、多粒子可变能量回旋加速器、600 kV高压倍加器、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在线同位素分离...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长期开展放射性核束产生技术、低能高压加速器技术、串列加速器技术及高频型加速器研究,建立了HI-13串列加速器、超导直线加速器、多粒子可变能量回旋加速器、600 kV高压倍加器、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在线同位素分离器、锦屏地下强流加速器等核物理研究装置,有力支撑了我国基础核物理事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放射性核束产额、高压加速器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还基于核物理加速器技术,开发了小型串列加速器、小型中子发生器、加速器质谱、离子注入机、核孔膜生产等产业项目,并初步实现产品型谱化,其中小型串列加速器实现了国内自主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 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中子发生器 加速器质谱 串列加速器 高压倍加器 核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产加速器的并行代码自动生成框架
2
作者 王玲 高娅 +1 位作者 吉青 卜景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8-1444,共7页
国产加速器复杂的硬件架构需要编写高度优化的代码才能充分发挥其卓越性能,由此带来繁重工作量和技术难度,为此提出一种面向国产加速器的并行代码自动生成框架。基础配置参数模块涵盖广泛的参数选项,实现代码自动调优,提高框架的通用性... 国产加速器复杂的硬件架构需要编写高度优化的代码才能充分发挥其卓越性能,由此带来繁重工作量和技术难度,为此提出一种面向国产加速器的并行代码自动生成框架。基础配置参数模块涵盖广泛的参数选项,实现代码自动调优,提高框架的通用性;预定义代码生成模块生成汇编代码并加入算法优化,扩展预定义代码的汇编指令适配目标架构支持的指令集使该框架适用于其它加速器;最优代码选择模块根据框架生成的多组代码执行情况智能地选择性能最佳的代码进行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能够生成常见数据类型的程序,使用优化组件组合后生成的基准测试程序的性能可达到国产加速器理论峰值的9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加速器 自动调优 配置参数 预定义代码 汇编指令 最优代码选择 代码自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 MV静电高压离子加速器高压发生器优化设计
3
作者 魏哲宇 李中平 +2 位作者 张子民 申晓康 曹树春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8,共8页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近期开展了一台静电高压型离子加速器的研制工作。高压发生器作为该类型加速器的核心部件,要求最高工作电压达到4.2 MV、电压不稳定度小于±0.1%、纹波系数小于±0.1%的性能指标。针对设计指标,首先通...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近期开展了一台静电高压型离子加速器的研制工作。高压发生器作为该类型加速器的核心部件,要求最高工作电压达到4.2 MV、电压不稳定度小于±0.1%、纹波系数小于±0.1%的性能指标。针对设计指标,首先通过模拟仿真对高压发生器整体结构进行了设计与优化,从而支撑提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高压发生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频变压器部分,采用场路耦合的方法对其电路结构和电气参数进行了分析与优化,并改进了变压器的散热结构,从而确保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稳定。最后介绍了高压发生器的高精度稳压设计方案,为提升高压发生器控制性能,进一步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思路。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发生器设计能够满足项目技术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高压加速器 高压发生器 电场模拟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集模拟优化的冲击波形控制方法
4
作者 李凡 李洪双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89,136,共9页
地面冲击试验是航空航天设备投入使用前必不可少的阶段,因此冲击波形发生器对冲击载荷复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针对冲击波形重复精度低和可控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孔式冲击波形发生器的波形控制方法。根据阻尼孔的流动特性和活... 地面冲击试验是航空航天设备投入使用前必不可少的阶段,因此冲击波形发生器对冲击载荷复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针对冲击波形重复精度低和可控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孔式冲击波形发生器的波形控制方法。根据阻尼孔的流动特性和活塞的受力状态,建立试验系统的冲击响应计算模型及其离散计算形式。考虑子集模拟优化算法面对高维复杂优化问题时具有收敛快、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优势,使用该算法寻求各排阻尼孔数量的最优离散组合,并与遗传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试验要求,优化后加速度波形曲线均满足试验标准规定的容差,优于遗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形发生器 阻尼孔 加速度波形 子集模拟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大模型的网络安全威胁检测框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橙 陈铭丰 +2 位作者 苏嘉珺 杨磊 梁海航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190,共12页
针对网络安全风险检测领域存在的难以定位真实攻击、研判处置效率低、安全人员技术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安全大模型的威胁检测框架,通过语料库构建、模型预训练、指令微调、模型推理加速等手段构建一套性能优秀的网络安全垂直领域... 针对网络安全风险检测领域存在的难以定位真实攻击、研判处置效率低、安全人员技术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安全大模型的威胁检测框架,通过语料库构建、模型预训练、指令微调、模型推理加速等手段构建一套性能优秀的网络安全垂直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模型准确率与检测效率,围绕安全大模型与传统规则模型、机器学习小模型开展多维协同研究,构建三位一体的网络安全威胁检测框架,并在实际业务环境中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可以保证网络风险平均检出率达到95%以上,误报率低于5%,同时极大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拥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安全大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模型推理加速 模型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参数保护因子的微电网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方案
6
作者 朱家禧 张新慧 +3 位作者 王富仟 孙浩玥 许洪璐 王玮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33-3543,I0136,共12页
微电网内部发生故障时,针对并/离网模式切换导致的传统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延长和各级保护配合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合参数保护因子的改进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故障后母线正序电压故障分量与馈线正序电流故障分... 微电网内部发生故障时,针对并/离网模式切换导致的传统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延长和各级保护配合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合参数保护因子的改进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故障后母线正序电压故障分量与馈线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的相位关系及母线电压跌落程度,构建包含相位差加速因子和电压跌落加速因子的复合参数保护因子,以缩短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并利用复合参数保护因子与故障位置成正比例的关系优化各级保护之间的配合。利用PSCAD/EMTDC进行建模仿真,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改进方案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分布式电源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正序故障分量 相位差加速因子 电压跌落加速因子 复合参数保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知识生产加速的内源性偏向与伦理反思
7
作者 滕慧 邢云文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27,共7页
数智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了知识生产的全过程,促使知识生产范式从对人的依赖转向对技术的依赖,产生知识生产加速的现象。受技术内源性偏向的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知识生产呈现出框架化、扁平化和黑箱化的新异化问题。鉴于此... 数智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了知识生产的全过程,促使知识生产范式从对人的依赖转向对技术的依赖,产生知识生产加速的现象。受技术内源性偏向的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知识生产呈现出框架化、扁平化和黑箱化的新异化问题。鉴于此,应当始终坚持人的主体性,通过充分发挥人的意向性、主动嵌入人类感知、对齐人机价值的方式,实现知识生产的合理加速。同时,需警惕基于海量数据涌现的“假性知识”陷阱,避免知识泡沫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知识生产加速 内源性偏向 伦理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图形处理器的神经网络并行推理加速
8
作者 王重熙 章隆兵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0-261,共12页
通用图形处理器(general purpose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GPU)是目前加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负载最主要的算力来源,其内存带宽和峰值算力随着AI模型的发展而迅速提高。然而,在神经网络的推理过程中,单样本或小... 通用图形处理器(general purpose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GPU)是目前加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负载最主要的算力来源,其内存带宽和峰值算力随着AI模型的发展而迅速提高。然而,在神经网络的推理过程中,单样本或小批量的推理难以同时充分利用通用图形处理器中不同的计算、存储和访存资源,造成部分资源闲置。对此,本文提出了基于通用图形处理器的神经网络并行推理加速方法,在通用图形处理器上同时推理多个神经网络,通过同时执行互补的神经网络层充分利用通用图形处理器中的各类资源。首先,使用PyTorch中的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流以及直接在CUDA流中调用CUDA基础线性代数子程序库(CUDA basic linear algebra subprograms,cuBLAS)和CUDA深度神经网络库(CUDA deep neural network library,cuDNN)2种方式,在它们并行加速效果不及预期的情况下,根据性能分析结果确定了NVIDIA通用图形处理器负载调度机制中对多负载并行的限制因素。随后,基于特定的调度机制,提出了更适合多负载并行核函数的设计方法,并实现了主要的神经网络算子,基于此方法在真实的通用图形处理器平台上实现了神经网络并行推理加速。在RTX3080通用图形处理器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并行推理加速方法对主流神经网络的并行推理达到了平均1.94倍的加速效果,相较于直接调用cuBLAS和cuDNN库平均1.34倍的加速效果提高了45%,不仅验证了在通用图形处理器上实现神经网络并行推理加速的可行性,同时也为其他各类负载在通用图形处理器上的多负载并行加速提供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负载并行加速 神经网络推理 通用图形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热量热仪的锂离子电池热物性参数测试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刘瑞昊 马小乐 +3 位作者 张宇萱 朱曰莹 刘仕强 白广利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6-1602,共7页
比热容和导热系数是评估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的关键参数。虽然目前已有研究探讨了影响这些热物性参数的因素,但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电池本身的特性,而对于外部测试条件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则鲜有涉及。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绝热量热仪的锂离子... 比热容和导热系数是评估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的关键参数。虽然目前已有研究探讨了影响这些热物性参数的因素,但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电池本身的特性,而对于外部测试条件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则鲜有涉及。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绝热量热仪的锂离子电池热物性参数测试方法,旨在同步获取锂离子电池的比热容和垂向导热系数。通过调整加热片尺寸和电池的温升速率验证了相关变量对电池热物性参数测试结果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当电池的温升速率从0.2℃/min增加到0.8℃/min时,电池的平均比热容略有下降,降幅小于1%,而垂向导热系数显著降低。此外,减小加热片尺寸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平均比热容显著减少,并进一步影响了产热功率的测试结果,而垂向导热系数几乎保持不变。基于实验结果分析提出了锂离子电池热物性参数测试条件优化的见解。在保持加热片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电池的温升速率有助于提高测试效率,且不会显著影响产热功率的准确性。建议在测试中使用较大尺寸的加热片,并控制适宜的温升速率,以确保热物性参数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热物性参数的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量热仪 产热功率 锂离子电池 比热容 垂向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航 马宝林 +1 位作者 储泽宇 吕能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0,共8页
设计长度合理的加速车道能有效地缓解快速路合流区频繁出现的交通瓶颈问题,因此采用数据驱动方法对快速路合流区的加速车道长度进行研究。利用无人机设备测取了快速路合流区的交通数据,从交通流特性及车辆汇入行为这两个角度对实测数据... 设计长度合理的加速车道能有效地缓解快速路合流区频繁出现的交通瓶颈问题,因此采用数据驱动方法对快速路合流区的加速车道长度进行研究。利用无人机设备测取了快速路合流区的交通数据,从交通流特性及车辆汇入行为这两个角度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合流区车辆的驾驶行为;根据合流区交通流特点,对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使用生成对抗式网络训练不同合流区汇入行为车辆的跟驰换道模型,并与实测数据和SUMO仿真软件中内置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应用生成对抗式网络模型进行交通环境仿真,选取速度、交通密度、交通冲突率指标建立奖励评价函数,得出了加速车道长度设计的推荐值。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主线车辆提前减速和向内侧车道换道这两种手段,可实现协同换道避让匝道汇入的车辆;相比SUMO软件内置模型,生成对抗式网络模型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仿真得出的单车道平行式加速车道长度分别在100、80、60 km/h情况下的推荐值为280、240、2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合流区 加速车道 跟驰换道模型 生成对抗式网络 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安德森加速分解协调算法的输配协同无功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路镇铭 徐英 +2 位作者 仪忠凯 李志民 郭钰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0-138,共9页
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输电网和配电网协同运行环境复杂多变,对输配协同优化算法的收敛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鉴于此,应用广义主从分裂法将输配协同无功优化问题分解为输电网和多个配电网的并行优化问题;为改善广义主从分... 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输电网和配电网协同运行环境复杂多变,对输配协同优化算法的收敛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鉴于此,应用广义主从分裂法将输配协同无功优化问题分解为输电网和多个配电网的并行优化问题;为改善广义主从分裂法的计算效率,提出了基于功率、电压等多元信息交互及历史信息修正的双向安德森加速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原对偶内点法、启发式算法和辅助函数的输配协同无功优化方法,实现了输电网和配电网多种类灵活性资源的协调配合和优化控制。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改善主从分裂法边界的收敛性能,在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的输配协同无功优化场景中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输配协同优化 无功优化 广义主从分裂法 双向安德森加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配电侧分布式电源的输配协同高收敛性最优潮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一丰 黄铭浩 董树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4,共9页
在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充分利用配电侧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DG的广泛接入,输配电网之间存在双向功率流动,如果输电网和配电网仍然按照传统的等值方法进行最优潮流计算,将无... 在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充分利用配电侧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DG的广泛接入,输配电网之间存在双向功率流动,如果输电网和配电网仍然按照传统的等值方法进行最优潮流计算,将无法获得精确结果。因此文中建立输配协同全局最优潮流优化模型,采用节点撕裂的方法解耦输配电网的耦合变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推导得到模型的不动点迭代形式,考虑到传统的异构分解(heterogeneous decomposition,HGD)算法只利用最新的计算结果进行迭代计算,结合数学领域的安德森加速思想,利用历史迭代值对不动点迭代进行优化,提出基于安德森加速的HGD算法。经算例测试,该算法能充分利用配电侧DG。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算法准确度高,收敛性能相较于HGD算法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配协同 最优潮流 收敛性 安德森加速 分布式电源(DG) 不动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工作负荷的生成机理、异化表征及调治向度——基于罗萨“社会加速及共鸣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岚 李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本文依托法兰克福学派新一代领军人——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提出的“社会加速及共鸣理论”,从社会母系统的运转现实关怀到教育子系统的生态现状,审视了学校场域内更微观组织单元“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工作负荷问题。在社会... 本文依托法兰克福学派新一代领军人——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提出的“社会加速及共鸣理论”,从社会母系统的运转现实关怀到教育子系统的生态现状,审视了学校场域内更微观组织单元“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工作负荷问题。在社会大“提升逻辑”下,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的生成呈现三重逻辑——“竞争逻辑、效率逻辑、功利逻辑”;其现实表现为五种“异化表征”——“时间异化、空间异化、权责异化、行动异化、情感异化”。为找到教师工作负荷的有效调节之法,平衡教师工作的工具价值与理想价值,需探寻我国中小学教师与“工作环境、自我身心、职业角色”之间共鸣关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工作负荷 生成机理 异化表征 调治向度 社会加速及共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下NiMnGa-THF-SDS复合强化甲烷水合物生成动力学
14
作者 吴琼 王新妍 +2 位作者 李珍 MAGED Elhefnawy 李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74-2280,共7页
针对天然气水合反应进程缓慢、生成量低等动力学问题,本文在磁场作用下将NiMnGa磁性微纳米颗粒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低浓度四氢呋喃(THF)复配开展甲烷(CH_(4))水合物生成动力学研究,考察复配体系对CH_(4)水合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Ni... 针对天然气水合反应进程缓慢、生成量低等动力学问题,本文在磁场作用下将NiMnGa磁性微纳米颗粒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低浓度四氢呋喃(THF)复配开展甲烷(CH_(4))水合物生成动力学研究,考察复配体系对CH_(4)水合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NiMnGa微纳米颗粒协同动态磁场作用可有效缩短CH_(4)水合物诱导时间、提高气体消耗量;进一步添加少量THF能够将诱导时间缩短至2 min,并将气体消耗量提高了15.2%,适当解决因THF占笼因素导致的气体消耗量低的问题,且与其他体系相比提高气体消耗速率效果最优,该体系可有效强化CH_(4)水合物快速生成,本研究为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利用技术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CH_(4)水合物 微纳米颗粒 铁磁形状记忆合金 NIMNGA 磁场 生成动力学 促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和生成对抗学习模型的滤波器剪枝
15
作者 冯叶棋 张俊三 +1 位作者 邵明文 张世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60,共8页
深度神经网络过深的网络架构和冗余的参数会导致昂贵的计算成本,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的压缩与加速已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现有方法的范数准则局限性以及标签依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中心和生成对抗学习的结构化滤波器剪枝方法(FPCC-GAN)... 深度神经网络过深的网络架构和冗余的参数会导致昂贵的计算成本,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的压缩与加速已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现有方法的范数准则局限性以及标签依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中心和生成对抗学习的结构化滤波器剪枝方法(FPCC-GAN):使用K-means聚类算法按卷积层将滤波器逐层聚类;比例化修剪各簇内离聚类中心较近的提取冗余特征的滤波器;使用生成对抗学习迭代训练。实验结果分析表明,与当前主流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压缩 深度神经网络加速 参数剪枝 聚类 生成对抗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运动平台的广义Radon变换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16
作者 孙大军 卢明洋 +2 位作者 梅继丹 王少伯 焦宏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33-2142,共10页
针对传统目标运动分析算法受静止单平台可观测性限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Radon变换的水下运动平台目标参数估计方法。在观测平台自身的运动参数已知的假设下,推导了目标方位与各运动参数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平台声呐... 针对传统目标运动分析算法受静止单平台可观测性限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Radon变换的水下运动平台目标参数估计方法。在观测平台自身的运动参数已知的假设下,推导了目标方位与各运动参数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平台声呐测得的目标时间方位历程进行广义Radon变换,依次得到目标的航向角、速度以及目标相对于探测平台的初距,最终实现目标运动轨迹的解算。利用矢量阵的仿真数据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作为一种批处理类方法,该方法无需进行迭代运算,易于实现,在较低信噪比条件下仍具有很好的估计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参数估计 广义Radon变换 时间方位历程 水下运动平台 目标轨迹估计 匀速直航 加速度 矢量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表法的岩质斜坡永久位移快速计算方法
17
作者 李丞 张永进 +2 位作者 曾科 徐兴倩 屈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5,共6页
岩质斜坡地震稳定性的快速评价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传统上,大多数研究采用图表法得到的安全系数快速评价岩质斜坡的地震稳定性,目前缺乏快速计算岩质斜坡临界加速度的方法。如何构建临界加速度模型是计算斜坡永久位移的前提条件... 岩质斜坡地震稳定性的快速评价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传统上,大多数研究采用图表法得到的安全系数快速评价岩质斜坡的地震稳定性,目前缺乏快速计算岩质斜坡临界加速度的方法。如何构建临界加速度模型是计算斜坡永久位移的前提条件。为此,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平均界解)和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岩质斜坡临界加速度的新方法。对概化岩质斜坡进行数值建模,基于1 960次的案例计算结果,绘制了岩质斜坡临界加速度图,通过2次拟合统计分析,构建了岩质斜坡临界加速度与斜坡几何条件和强度参数的函数表达式,并将本文方法与Newmark模型和数值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计算精度比Newmark模型更接近数值解。所开发的岩质斜坡永久位移计算方法高效、便捷,不仅能够用于单体斜坡地震稳定性的快速计算,还可以为计算区域尺度内大量斜坡的永久位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斜坡 图表法 有限元极限分析 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 临界加速度 Newmark模型 永久位移 快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打捆外送系统暂态稳定切机控制 被引量:59
18
作者 陈树勇 陈会员 +2 位作者 唐晓骏 宋云亭 曾令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4-519,共6页
风火打捆能源基地的投入运行,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起电网安全稳定性发生变化。某些严重故障后,仅切除常规火电机组难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或代价过大。首先分析了风电机组和火电机组暂态特性的差异性以及各自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 风火打捆能源基地的投入运行,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起电网安全稳定性发生变化。某些严重故障后,仅切除常规火电机组难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或代价过大。首先分析了风电机组和火电机组暂态特性的差异性以及各自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然后指出了严重故障后导致系统失稳的2个主要原因:一是故障过程中产生了加速能量;二是由于故障后,外送通道被削弱,外送系统输电能力急剧下降。因此,提出了严重故障后火电机组和风电机组的优化切机方案。西北某电网的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切机方案在保证故障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能显著降低系统稳定恢复所需切机量,改善故障后系统恢复特性,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火打捆 加速能量 切机 输电能力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之星:国家数值风洞的通用型结构网格生成软件 被引量:5
19
作者 庞宇飞 卢风顺 +6 位作者 刘杨 陈波 江雄 齐龙 陈杰 谢冬香 张红红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7-686,I0001,共11页
结构网格具有边界层模拟准确、计算效率高等优势,在当前的计算流体力学(CFD)研究和工程应用中被大量采用。然而,复杂外形的结构网格生成非常耗时,通常需要在图形化软件上借助频繁的交互操作来实现,对CFD研究和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针对... 结构网格具有边界层模拟准确、计算效率高等优势,在当前的计算流体力学(CFD)研究和工程应用中被大量采用。然而,复杂外形的结构网格生成非常耗时,通常需要在图形化软件上借助频繁的交互操作来实现,对CFD研究和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附面层推进、网格块自动补齐、网格分布快速调整、破损数模网格优化等网格生成加速技术。依托国家数值风洞工程,研发出一款通用型结构网格生成软件——网格之星(NNW-GridStar)。与主流商业软件Pointwise相比,网格之星的网格生成速度更快。经过大量复杂算例验证,网格之星满足工程应用要求。自软件发布以来,已有80余家科研院所下载使用,为实际工程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生成 结构网格 通用型软件 网格生成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动力学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益文 张百灵 +3 位作者 李应红 肖良华 王宇天 何国强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2-502,共51页
介绍了磁流体动力学在航空工程中的主要应用方式,主要包括:磁流体冲压组合发动机、磁流体涡轮组合发动机、燃烧室后磁流体发电、表面磁流体发电、磁流体加速风洞、磁流体推力矢量、进气道大尺寸磁流体流动控制、边界层分离流动控制、边... 介绍了磁流体动力学在航空工程中的主要应用方式,主要包括:磁流体冲压组合发动机、磁流体涡轮组合发动机、燃烧室后磁流体发电、表面磁流体发电、磁流体加速风洞、磁流体推力矢量、进气道大尺寸磁流体流动控制、边界层分离流动控制、边界层转捩控制、飞行器头部热流控制等;探讨了磁流体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对导电流体的产生、磁流体实验设备与实验技术、多场耦合机理及数值模拟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磁流体技术在航空工程上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磁流体发电 磁流体加速 磁流体流动控制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