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次反行波的新能源送出线路单端暂态量主保护新方案
1
作者 翁汉琍 刘胜福 +1 位作者 林湘宁 吴宇奇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182,共11页
传统的单端工频量主保护在新能源送出线路中难以适用,单一边界保护判据无法可靠保护线路全长,行波距离保护在正向区外故障下存在误动风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反行波的新能源送出线路单端暂态量主保护新方案,通过不同保护判据间的... 传统的单端工频量主保护在新能源送出线路中难以适用,单一边界保护判据无法可靠保护线路全长,行波距离保护在正向区外故障下存在误动风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反行波的新能源送出线路单端暂态量主保护新方案,通过不同保护判据间的优势互补,恢复并强化新能源交流送出线路单端主保护的动作性能。分析了故障行波的折反射特性及区内、外故障反行波波过程。根据发生区内、外故障时首个同极性波与首个反极性波到达检测点的时刻之和的差异,提出了新的单端测距式行波保护判据,针对所提判据存在的故障判别死区及三相金属性短路故障失效的问题,通过引入边界保护判据及设计新的辅助判据进行互补,形成一种单端暂态量主保护新方案。在PSCAD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对所提保护判据及方案的有效性、灵敏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线路 边界保护 行波距离保护 行波极性 单端暂态量保护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送出线路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不正确动作机理分析
2
作者 戴志辉 韦舒清 柳梅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6,共13页
大规模新能源经交流联络线送出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典型场景。在此背景下,受新能源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存在不正确动作风险。为进一步探究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性能下降机制,基于电压平面分析可知,在光伏场站控制策略... 大规模新能源经交流联络线送出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典型场景。在此背景下,受新能源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存在不正确动作风险。为进一步探究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性能下降机制,基于电压平面分析可知,在光伏场站控制策略的作用下,光伏场站馈出正序电流表征为相位、幅值皆受控的非线性变量,造成保护补偿电压大小随故障工况变化且矢量方向发生不确定性偏转,导致保护动作可行域不明确,从而造成基于传统整定判据下的阻抗继电器性能严重劣化。在此基础上,借助距离保护正确动作边界条件与光伏场站接入容量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保护适用性快速评估与保护失效边界接入容量计算方法。基于PSCAD/EMTDC建立了光伏场站送出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大量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工频变化量 相间阻抗继电器 不正确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剩磁测量与退磁系统设计
3
作者 王朝祚 汪友华 +2 位作者 刘成成 武仕朴 任于展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1,共7页
为准确测量电力变压器铁心剩磁并进行退磁,设计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变压器铁心剩磁测量与退磁系统。该系统的剩磁测量部分基于暂态电流法,利用D/A转换器和功率放大器对变压器绕组施加正反向直流电压激励,通过A/D转换器... 为准确测量电力变压器铁心剩磁并进行退磁,设计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变压器铁心剩磁测量与退磁系统。该系统的剩磁测量部分基于暂态电流法,利用D/A转换器和功率放大器对变压器绕组施加正反向直流电压激励,通过A/D转换器采集回路中的暂态电流,利用剩磁和暂态电流所对应电荷量的关系实现剩磁的间接计算。利用DSP进行数据处理、暂态电流波形拟合、电荷量计算和剩磁计算。根据测量结果,基于直流退磁法进行退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测量剩磁并进行退磁,测量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退磁后的剩磁控制在0.1 T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剩磁测量 退磁 暂态电流 电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暂态能量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涛 陈云飞 +1 位作者 马英 李紫肖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0-1454,共15页
对于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而言,当限流电抗器集中配置在换流站出口时,基于边界元件特性的暂态量保护方案难以适用。针对此问题,该文首先通过分析故障电流行波的传输特性,构造了兼具幅值与方向特征的复合暂态能量;其次,通过定性分析不同位置... 对于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而言,当限流电抗器集中配置在换流站出口时,基于边界元件特性的暂态量保护方案难以适用。针对此问题,该文首先通过分析故障电流行波的传输特性,构造了兼具幅值与方向特征的复合暂态能量;其次,通过定性分析不同位置故障时线路两端故障电流波形特征,明确了区内外故障时线路两端复合暂态能量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区内故障时保护的灵敏性以及区外故障时保护的可靠性,通过构造校正函数自适应调整制动量幅值,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暂态能量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方案;最后,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自适应差动保护方案在不同故障条件下均能可靠地识别区内外故障,且其具有较好的耐受过渡电阻以及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 电流行波 复合暂态能量 制动量校正函数 自适应差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跌落安全需求的直流微电网多端协同支撑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祥宇 薛炎 付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5,共9页
量化直流电压稳定判据,在多端换流器协同下完成暂态电压支撑是直流微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根据直流微电网运行特性,分析功率波动、直流故障下系统运行点变化轨迹,获得系统具备暂态恢复能力下的直流电压跌落安全区间。基于直流微电网须... 量化直流电压稳定判据,在多端换流器协同下完成暂态电压支撑是直流微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根据直流微电网运行特性,分析功率波动、直流故障下系统运行点变化轨迹,获得系统具备暂态恢复能力下的直流电压跌落安全区间。基于直流微电网须遵循的等电量原则,根据电压跌落安全区间,计算系统允许放电电量,从而得到直流微电网量化稳定判据。在此基础上,利用交流主网、蓄电池、风机侧换流器的控制潜力,提出直流微电网的多端协同支撑技术,通过释放附加电量满足直流微电网在不同扰动下差异化的电压跌落安全需求,提升系统的暂态稳定裕度。搭建5端直流微电网仿真系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对于直流电压的暂态支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暂态稳定分析 电压跌落安全区间 等电量原则 稳定判据 多端协同支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流电抗器两侧特定频段暂态能量比的MTDC电网单端量保护方案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军 金小东 +2 位作者 刘迎迎 赵冠雄 刘亚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有利于未来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而配置快速、可靠的保护方案是柔性直流技术发展的关键。基于直流电网等效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限流电抗器两侧电压特定频段暂态能量比差异性的单端量故障区域识别方法。该方法依据贝瑞...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有利于未来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而配置快速、可靠的保护方案是柔性直流技术发展的关键。基于直流电网等效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限流电抗器两侧电压特定频段暂态能量比差异性的单端量故障区域识别方法。该方法依据贝瑞隆等效模型计算出限流电抗器两侧电压比,通过广义S变换提取限流电抗器两侧特定频段电压,根据故障时正负极限流电抗器的电压幅值差的差异性实现故障选极。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分析出发生区内外故障时差异性明显,具备较强的耐过渡电阻与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 暂态能量比 单端量保护 线路保护 故障选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电磁暂态特征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罗逸涵 杨兰均 +2 位作者 成林 吴健 谷永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1811,共11页
变电站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电磁骚扰是电力系统二次设备防护的重要内容。基于真型实验场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在AIS和GIS内进行了一系列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容性负载的隔离开关分合闸重复实验。由于隔离开关操作持续时间长,采样率高,采集得到... 变电站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电磁骚扰是电力系统二次设备防护的重要内容。基于真型实验场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在AIS和GIS内进行了一系列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容性负载的隔离开关分合闸重复实验。由于隔离开关操作持续时间长,采样率高,采集得到的实测数据十分庞大,为了方便处理实测数据,设计了一种自动计算的模型既能实现隔离开关全过程多次放电脉冲群的特征量提取,也能实现单次击穿波形的分离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AIS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电磁骚扰主频在300~600 kHz,有些文献中测量结果高达几MHz,GIS产生的电磁骚扰在17~20 MHz。暂态电流及其耦合的电磁骚扰主频仅受变电站结构和参数影响,相同实验条件下GIS产生的地电波比AIS幅值更高主频更大振荡更强烈。该实验结果为电力系统开展针对二次设备的电磁防护试验提供了量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隔离开关 暂态波形 二次设备 特征量 统计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状态量特征的电网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策略制定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吕亚洲 李威 +2 位作者 刘福锁 薛峰 李兆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的运行方式呈现强不确定性和强非线性,利用单一状态量作为方式字(如断面功率)制定的紧急控制策略失配风险愈发增加。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量化分析理论,分析了节点功率注入空间变化引起主导模式稳定性变化及紧急控制策... 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的运行方式呈现强不确定性和强非线性,利用单一状态量作为方式字(如断面功率)制定的紧急控制策略失配风险愈发增加。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量化分析理论,分析了节点功率注入空间变化引起主导模式稳定性变化及紧急控制策略失配的机理,提出了一种从海量节点功率注入空间中获取影响策略失配的主导特征挖掘方法。基于主导特征的暂态稳定参与因子,通过主导特征量的分群聚合,提出基于多状态量特征的紧急控制策略扩展方式字确定方法。通过扩展紧急控制策略方式字,降低离线紧急控制策略失配风险,提高紧急控制策略的适应性。最后,以实际电网的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控制 暂态稳定 扩展等面积准则 策略失配 多状态量 参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被引量:36
9
作者 黄辉 舒乃秋 +2 位作者 李自品 李玲 裴春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9-23,共5页
应用信息融合技术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进行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模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采用该方法可以综合来自电网和发电机的多个信息源对电力系统的暂态... 应用信息融合技术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进行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模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采用该方法可以综合来自电网和发电机的多个信息源对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进行判别。首先,选取能迅速反映电力系统暂态过程的特征量,如功角、加速度、转子动能等,进行像素级融合。然后,将这些特征量划分为时间和空间2个征兆域,并分别输入至设定的3个子神经网络进行特征级融合。最后,将特征级融合的输出作为决策级融合的输入,利用D-S证据理论实现时间域和空间域的决策级融合,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的可靠性。利用中国版BPA暂态稳定程序和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软件,对7机24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较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估方法更为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量 信息融合 人工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装置的技术开发 被引量:58
10
作者 张保会 孔飞 +3 位作者 张嵩 张爱玲 吴庆范 甄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9-185,24,共7页
针对传统直流线路主保护存在灵敏度不足、可靠性差等问题,基于现有直流输电工程控制保护平台硬件设备及软件环境,研究开发了仅利用单端暂态信号的新型直流输电线路主保护装置。保护原理基于直流输电线路边界对高频电压信号的阻隔特性,... 针对传统直流线路主保护存在灵敏度不足、可靠性差等问题,基于现有直流输电工程控制保护平台硬件设备及软件环境,研究开发了仅利用单端暂态信号的新型直流输电线路主保护装置。保护原理基于直流输电线路边界对高频电压信号的阻隔特性,由启动元件、暂态量方向元件、边界元件、故障极判别元件、雷击干扰判别元件组成。利用实际直流输电工程进行二次系统调试时所采用的RTDS仿真模型及现场控制保护设备,对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装置进行了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系统出厂试验中所有线路保护项目试验,结果表明,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装置能够准确、快速区分线路区内外故障及雷击干扰,适用于不同直流输电工程,并且保护原理可靠、计算量小、无需更换门槛值,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输电线路 保护装置 暂态量保护 单端量 技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叠概率的含风电的地区电网暂态电压稳定评估的特征选择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泽坤 彭显刚 +1 位作者 武小梅 欧英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4-488,共5页
以选取风电地区暂态电压稳定特征量为目标,以最小落入交叠空间的概率为判据,从描述复杂电力系统的高维特征量中选取最简特征集,简化对风电地区暂态电压稳定的分析,同时达到了降低特征指标维度的目的。介绍了交叠概率算法的理论,运用交... 以选取风电地区暂态电压稳定特征量为目标,以最小落入交叠空间的概率为判据,从描述复杂电力系统的高维特征量中选取最简特征集,简化对风电地区暂态电压稳定的分析,同时达到了降低特征指标维度的目的。介绍了交叠概率算法的理论,运用交叠概率算法对特征量进行提取,对比标准39节点的电网和加入风电的标准39节点风电电网提取的交叠空间及选取的最简特征集,比较结果表明,用由交叠概率算法从高维特征量中选取的低维特征量组成的最简特征集描述同样的电力系统对象,也能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最后用神经网络验证选取的最简特征集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暂态电压稳定 交叠概率 特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闭环控制(五)——控制量的实时计算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保会 王怀远 +1 位作者 杨松浩 马世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共5页
基于轨迹的凹凸性几何特征分析可知,不稳定的相轨迹斜率随角度逐步变大,欲使不稳定的轨迹向稳定的轨迹变化,施加的控制需要满足轨迹的斜率在功率平衡点前持续变小。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切机时刻相轨迹斜率和功率平衡点角度的最小切机量... 基于轨迹的凹凸性几何特征分析可知,不稳定的相轨迹斜率随角度逐步变大,欲使不稳定的轨迹向稳定的轨迹变化,施加的控制需要满足轨迹的斜率在功率平衡点前持续变小。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切机时刻相轨迹斜率和功率平衡点角度的最小切机量近似计算方法,并且给出了根据实测信息计算等值功率平衡点的近似计算方法。以单机无穷大系统和某联网电网系统为例,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 稳定性 相轨迹凹凸性 相轨迹斜率 控制量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除高频暂态量的突变量高速方向保护 被引量:5
13
作者 古斌 谭建成 +1 位作者 韦化 张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4932-4940,共9页
行波保护易受各种高频信号的影响,降低了保护的可靠性,为此,提出一种滤除高频暂态量后的突变量高速方向保护原理。理论分析表明,故障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电流突变量在滤除高频暂态量后其极性具有故障方向特征,即正向... 行波保护易受各种高频信号的影响,降低了保护的可靠性,为此,提出一种滤除高频暂态量后的突变量高速方向保护原理。理论分析表明,故障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电流突变量在滤除高频暂态量后其极性具有故障方向特征,即正向故障时两者极性相反,反向故障时相同。基于此,构造了一种新型相序变换矩阵,使得保护原理适用于三相系统各种故障类型;该原理也适用于串补或并补线路,且不受带补偿电抗器线路中电抗器运行状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原理能够快速、可靠地识别线路各种区内外故障,其性能不受故障电阻、故障起始角的影响,且不受串补线路电压、电流反向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保护 突变量 极性比较 高频暂态量 故障分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闭环控制(四)——切机控制效果的要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保会 王怀远 杨松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共6页
研究投入紧急控制后阻止系统失稳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为控制方案的制定、实施提供依据。总结了影响紧急控制有效性和经济性的3个要素:控制施加时间、控制量的大小和控制地点选择。以切机控制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超前失稳侧切机控制... 研究投入紧急控制后阻止系统失稳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为控制方案的制定、实施提供依据。总结了影响紧急控制有效性和经济性的3个要素:控制施加时间、控制量的大小和控制地点选择。以切机控制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超前失稳侧切机控制投入时间越早,控制效果越好;因闭环控制切机量无法一次精确计算,可以一次略微过量控制保障有效性或多次控制兼顾经济性;超前失稳侧切机的地点不同,阻止失稳的效果不同,需要寻找有效、经济的控制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 稳定性 控制时间 控制地点 控制量 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网的多端暂态电压主动支撑控制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祥宇 赵欣艳 +2 位作者 付媛 王耀铎 甄栋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006-4016,共11页
直流微网可通过多端直流微网换流器提供暂态电压主动支撑来促进直流电压恢复,提升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该文首先建立了直流微网的动态模型,分析扰动后系统维持暂态稳定须遵循的约束条件,提出基于等电量准则的直流微网的暂态稳定判据,并... 直流微网可通过多端直流微网换流器提供暂态电压主动支撑来促进直流电压恢复,提升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该文首先建立了直流微网的动态模型,分析扰动后系统维持暂态稳定须遵循的约束条件,提出基于等电量准则的直流微网的暂态稳定判据,并结合直流电压的运行极限,计算系统的稳定裕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系统暂态稳定裕度的关键因素,提出直流微网的多端直流电压暂态主动支撑控制技术来释放储能、风电及负荷侧换流器隐藏的附加电量,拓展直流电压的暂态稳定裕度。最后,搭建了四端直流微网仿真系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对直流电压暂态恢复的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暂态稳定判据 电量 电压主动支撑控制 多端暂态分层控制 稳定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模型的环状直流系统暂态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岩 刘婧妍 +1 位作者 付媛 王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6,共6页
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线路上发生极间短路时,不同换流站共同作用,导致故障电流上升迅速,故障特性复杂,工程实际中要求在电容放电阶段将故障进行切除,更增加了求解的难度。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将n端系统电容放电过程分解为n个单端电容单独作... 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线路上发生极间短路时,不同换流站共同作用,导致故障电流上升迅速,故障特性复杂,工程实际中要求在电容放电阶段将故障进行切除,更增加了求解的难度。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将n端系统电容放电过程分解为n个单端电容单独作用过程,简化了计算量。然后,根据分解前后多端模型与单端模型的参数关系表达式计算出最终结果,并分析参数的变化对故障特性的影响。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3端环状直流系统的故障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为保护方案的设计提出了建议。该方法为直流保护中整定值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系统 故障模型 保护 电容放电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轨道炮二阶过阻尼电路的模型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磊磊 刘文 +2 位作者 吴榴红 白象忠 张海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3,8-9,共5页
为了探索电磁轨道炮二阶过阻尼电路的暂态过程,分别建立了以储能电容器上的电压、放电回路电流和电枢反电动势为暂态量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分析了不同电感梯度下三者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电感梯度增大,电压和电流波动较小,... 为了探索电磁轨道炮二阶过阻尼电路的暂态过程,分别建立了以储能电容器上的电压、放电回路电流和电枢反电动势为暂态量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分析了不同电感梯度下三者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电感梯度增大,电压和电流波动较小,反电动势波动较大。随着时间的增加,电流和反电动势的波动幅度比较显著,达到峰值后单调的衰减到零,而电压则一直单调的衰减到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炮 二阶过阻尼电路 暂态量 数学模型 电感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暂态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策略及其参数可行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祥宇 陈立威 付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1-149,共9页
附加虚拟电容控制能够挖掘直流微电网隐藏的惯性,从而缓解新能源渗透下直流母线电压对功率波动敏感的问题,但其无法满足系统在动态调节过程中灵活的惯性需求。为了向直流微电网提供灵活惯性支撑能力,通过在源侧换流器控制中耦合电压参... 附加虚拟电容控制能够挖掘直流微电网隐藏的惯性,从而缓解新能源渗透下直流母线电压对功率波动敏感的问题,但其无法满足系统在动态调节过程中灵活的惯性需求。为了向直流微电网提供灵活惯性支撑能力,通过在源侧换流器控制中耦合电压参数与惯性参数改变系统电量积累进程,提出一种能够实时响应微电网运行工况变化并投入可变虚拟电容的暂态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策略。借助系统小信号模型和根轨迹分析,揭示惯性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控制理论配置极点的方法为参数选取提供有效约束,实现控制参数的优化设计。搭建五端直流微电网仿真系统,验证暂态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提供的动态虚拟电容灵活的暂态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暂态电量 虚拟惯性 极点配置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负荷恢复控制协调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涛 刘俊勇 +3 位作者 李宏亮 李杨 李勇 杨旭昕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8-23,共6页
就黑启动最后阶段的负荷恢复问题,以全局恢复量最大为目标,计及负荷投载后系统暂态约束,构建了一种新的最优负荷恢复模型。通常依据发电侧调节能力增加一定的出力进行优化分配,缺乏对系统物理特性和运行工况的考虑,所增加量不一定是实... 就黑启动最后阶段的负荷恢复问题,以全局恢复量最大为目标,计及负荷投载后系统暂态约束,构建了一种新的最优负荷恢复模型。通常依据发电侧调节能力增加一定的出力进行优化分配,缺乏对系统物理特性和运行工况的考虑,所增加量不一定是实际可恢复的最大量。提出在负荷侧求取最大可恢复量,同时将原动机响应特性用于算法初始化,提高寻优效率。所提方法对所有待恢复负荷进行编码,全局搜索,动态校验,能够协调系统暂态约束、可恢复负荷量与位置以及寻优速度三方面的要求,较好地解决了负荷恢复这一'技术—空间—时间'的多维问题。以IEEE-30节点测试系统为算例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恢复量 负荷建模 暂态约束 负荷分布 系统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关联性理论的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及其仿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敏 张聪 +1 位作者 何治安 袁欣 《广东电力》 2010年第8期6-9,共4页
传统的、基于待测的故障特征量的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存在局限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融合多种判据、有效利用已有的故障特征量的选线方法,以各出线、母线单相接地故障的电流、电压等特征量组成选线系统的典型接... 传统的、基于待测的故障特征量的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存在局限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融合多种判据、有效利用已有的故障特征量的选线方法,以各出线、母线单相接地故障的电流、电压等特征量组成选线系统的典型接地故障样本,通过待测样本与比较样本之间的关联度判断所属状态,然后利用灰关联序来判断故障线路。利用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power system computer aided design,PSCAD)软件与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灰色理论 故障选线 电磁暂态软件 故障特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