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耐力运动对DEN暴露小鼠脂肪恶病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曹露 漆正堂 +4 位作者 刘纯羽 张雪 季泰 夏杰 丁树哲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9,共15页
目的:癌症恶病质以脂肪萎缩、肌肉丢失、高消耗为主要特征,研究旨在探究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和中等强度耐力运动(moderate-intensity endurance training,MET)对小鼠脂肪恶病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目的:癌症恶病质以脂肪萎缩、肌肉丢失、高消耗为主要特征,研究旨在探究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和中等强度耐力运动(moderate-intensity endurance training,MET)对小鼠脂肪恶病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NC组)、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腹腔注射组(DEN组)、DEN腹腔注射+MET组(MET组)、DEN腹腔注射+HIIT组(HIIT组)。DEN组、MET组和HIIT组小鼠腹腔注射DEN(25 mg/kg,1次/周,共10次),NC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随后MET组和HIIT组小鼠进行16周的运动干预,并监测其体成分变化。运动干预结束后采用小动物监测系统监测小鼠能量代谢,采用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小鼠肝脏、脂肪以及骨骼肌等组织形态改变,采用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清乳酸含量,采用质谱法检测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inguinal white adipose tissue,iWAT)乳酸水平,采用Simple Western检测iWAT中UCP1、Dio2、Cidea、NDUFS1、PRDM16、MCT1、MCT4、CD147、GPR81和蛋白质泛乳酸化等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检测iWAT中Ucp1、Dio2、Cidea、Prdm16等基因的mRNA水平。随后构建运动后乳酸胁迫模型,将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DEN腹腔注射组(DIP组),DEN腹腔注射+运动组(ET组),DEN腹腔注射+运动+乳酸输入组(ETL组),各组小鼠腹腔注射DEN,9周龄时进行17周运动干预。ETL组小鼠运动后腹腔注射乳酸钠溶液(2 g/kg,3次/周,共15周)。干预结束后,检测小鼠体成分,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AFP-L1、TNFα、IL-1β和IL-10的含量。结果:1)与NC组相比,DEN组小鼠体重、体脂率、iWAT和附睾白色脂肪组织(epididymal white adipose tissue,eWAT)质量显著降低,肝指数、肌肉率、日间VVO_(2)以及日间、夜间、总体VVCO_(2)显著增加。DEN组肝肿瘤发生率为45%,MET组肝肿瘤发生率为64%,HIIT组肝肿瘤发生率最低(17%)。2)与DEN组相比,MET组和HIIT组小鼠体脂率和肌肉率均无显著差异;HIIT组日间自主活动显著减少;MET组iWAT中Prdm16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与MET组相比,HIIT组iWAT中Prdm16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MCT1和MCT4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3)运动后乳酸胁迫实验显示,与DIP组相比,ET组小鼠肌肉率、血清AFP-L1和TNFα含量显著减少;ETL组小鼠肌肉率显著减少,血清IL-1β和IL-10含量显著增加。与ET组相比,ETL组小鼠体脂率显著下降,血清AFP-L1和TNFα含量增加。结论:与MET相比,HIIT能够降低小鼠肝肿瘤发生率。MET和HIIT均不会促进肝癌恶病质表型,运动后乳酸输入反而促进了DEN暴露小鼠脂肪消耗,表明运动能增强乳酸廓清能力,具有脂肪保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耐力运动 脂肪恶病质 脂肪褐化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和营养补剂对大鼠骨骼肌糖原生成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魏守刚 杨则宜 +3 位作者 贾弘堤 鹿培源 宫明 段桂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训练方式和补剂对耗竭运动后恢复期骨骼肌糖原生成素 (GN)基因表达的影响 ,并观察GN基因和α -actin基因表达之间是否关联。方法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正交设计法安排实验 ,研究耐力游泳训练、间歇高强...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训练方式和补剂对耗竭运动后恢复期骨骼肌糖原生成素 (GN)基因表达的影响 ,并观察GN基因和α -actin基因表达之间是否关联。方法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正交设计法安排实验 ,研究耐力游泳训练、间歇高强度训练、肌酸、谷氨酰胺 4因素对上述指标的效应 ,实验期 2周。结果 :在糖原耗竭运动后恢复期 ,耐力训练和间歇高强度训练大鼠骨骼肌GN基因表达增高 ,运动后 2 4小时呈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 ;补充肌酸或谷氨酰胺对GN基因表达未见明显影响。运动后骨骼肌α -actin基因表达各研究因素间无显著差异 ;GN基因和α -actin基因表达之间无时效关联。结论 :耐力训练和间歇高强度训练大鼠在糖原耗竭运动后恢复期骨骼肌GN基因表达增高 ,补充肌酸和谷氨酰胺对运动后GN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 ,运动后骨骼肌GN基因与α -actin基因表达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后 骨骼肌 基因表达 大鼠 恢复期 影响 增高 运动训练 营养补剂 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理气中药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糖代谢某些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1
3
作者 徐晓阳 张爱芳 +2 位作者 武桂新 冯美云 冯炜权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0-223,共4页
以SD雄性大鼠为对象,测定了扶正理气中药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及疲劳性运动后即刻和恢复期间骨骼肌糖代谢某些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强度耐力训练可使大鼠骨骼肌中糖厚含量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提高(P<0.05);磷... 以SD雄性大鼠为对象,测定了扶正理气中药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及疲劳性运动后即刻和恢复期间骨骼肌糖代谢某些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强度耐力训练可使大鼠骨骼肌中糖厚含量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提高(P<0.05);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变化不大;扶正理气中药对这些训练效果没有影响;疲劳运动后即刻肌糖原含量下降(P<0.05),服药组的肌糖原下降更多,但无显著性;运动后即刻PFK活性增高(P<0.05),恢复3小时该酶活性下降,恢复24小时时已降至安静水平,服药并不改变PFK的变化趋势;MDH活性在运动后即刻变化不大,恢复3小时时有所增加,恢复24小时时反而明显下降(P<0.05);服药大鼠该酶活性在运动后即刻明显下降(P<0.05),恢复3小时时明显高于安静值(P<0.05),恢复24小时时仍较安静时高。结果提示:扶正理气中药可能有促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理气 中药 大强度 耐力训练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负荷的运动性闭经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人卫 陆爱云 +4 位作者 陈佩杰 郭仕达 蔡斌 高勇 段子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3-296,共4页
以SD雌性大鼠 7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为运动性闭经模型 ,分别测定了 7周、5周、3周各阶段递增负荷后的体重、血红蛋白、垂质比、心质比、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 :(1)持续递增负荷运动可使大鼠动情周期抑制 ,并且饮食量、体重、血... 以SD雌性大鼠 7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为运动性闭经模型 ,分别测定了 7周、5周、3周各阶段递增负荷后的体重、血红蛋白、垂质比、心质比、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 :(1)持续递增负荷运动可使大鼠动情周期抑制 ,并且饮食量、体重、血红蛋白、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与运动员相同。因此 ,用大鼠建立运动性闭经 (ASA)的模型是可行的。 (2 )大鼠动情周期抑制时 ,饮食量下降 ,体重下降 ,血红蛋白减少 ,垂质比变小而心质比变大 ,阴道脱落细胞以底、中层细胞为主。提示这些变化与ASA密切相关。 (3)在持续递增负荷运动时 ,动情周期抑制是逐渐发生的 ,且停训后短时间内阴道脱落细胞不能完全右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闭经 动物模型 递增负荷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训练方式和补剂对大鼠肌糖原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魏守刚 杨则宜 高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40,共6页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正交设计法安排实验 ,研究了耐力训练、间歇高强度训练、肌酸、谷氨酰胺四因素对耗竭运动后恢复期及正常训练后安静状态下大鼠肌糖原合成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 :耐力训练和间歇高强度训练大鼠在耗竭运动...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正交设计法安排实验 ,研究了耐力训练、间歇高强度训练、肌酸、谷氨酰胺四因素对耗竭运动后恢复期及正常训练后安静状态下大鼠肌糖原合成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 :耐力训练和间歇高强度训练大鼠在耗竭运动后 2 4小时 ,前糖原 (PG)、大糖原(MG)以及总糖原的累计合成量均显著高于未训练大鼠 (P <0 0 5 ) ,补充谷氨酰胺可使正常训练大鼠安静状态下肌糖原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5 ) ,补肌酸对肌糖原合成量未见明显影响 (P >0 0 5 )。同时 ,耐力训练与间歇高强度训练的交互作用也使肌糖原合成量显著增加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方式 补剂 大鼠 肌糖原 生物合成 耐力训练 肌酸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小鼠骨骼肌的PPARα/δ表达、肌纤维类型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武雅琼 温含 +5 位作者 苏丽 姜宁 牛燕媚 苑红 傅力 席翼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5,共8页
观察不同强度有氧耐力训练后的骨骼肌PPARα/δ表达、相关酶活性、肌纤维类型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探究PPARα/δ在提高C57BL/6小鼠骨骼肌有氧耐力中的作用以及训练强度的影响。选用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45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76% ... 观察不同强度有氧耐力训练后的骨骼肌PPARα/δ表达、相关酶活性、肌纤维类型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探究PPARα/δ在提高C57BL/6小鼠骨骼肌有氧耐力中的作用以及训练强度的影响。选用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45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76% VO_2max 60 min训练组(LS)、86%VO_2max 60 min训练组(HS)和安静对照组(RC)。各运动组进行跑台训练,采用RT—PCR、Western blot、MATPase染色检测骨骼肌中PPARα/δ、CPT- 1、BOAcDH和GPDH的表达及肌纤维类型的变化。结果发现:运动各组骨骼肌PPARα/δ转录和翻译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而HS组均显著高于LS组;各运动组CPT-1、EoAc- DH的蛋白表达和运动能力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但运动组间没有显著差异,GPDH的表达没有显著改变;运动各组耐力能力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强,但运动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各组之间的骨骼肌Ⅰ、Ⅱ型肌纤维组成百分比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PPARα/δ可能作为靶点在骨骼肌对耐力训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强度训练对于这种适应过程的影响较大;运动并没有导致骨骼肌纤维类型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Α PPARΔ 耐力训练 强度 骨骼肌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运动对DEN诱导肝肿瘤发生的影响及其肝脏代谢谱的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雪 漆正堂 +1 位作者 曹露 丁树哲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8-73,共6页
目的:研究中等强度耐力运动(ET)和大强度间歇运动(HIT)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肝细胞肿瘤的影响,比较不同运动方式的抗肿瘤作用,通过代谢组学方法探讨不同运动方式抗肿瘤作用发生差异的可能机制。方法: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NC组(生... 目的:研究中等强度耐力运动(ET)和大强度间歇运动(HIT)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肝细胞肿瘤的影响,比较不同运动方式的抗肿瘤作用,通过代谢组学方法探讨不同运动方式抗肿瘤作用发生差异的可能机制。方法: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NC组(生理盐水组,n=8),DEN组(注射DEN,n=8),HIT组(注射DEN同时进行大强度间歇运动,n=8)和ET组(注射DEN同时进行中等强度耐力运动,n=8)。大强度间歇运动采用85%~90%V^.O2max,速度25 m/min,运动2 min,间歇2 min,10次/日,5日/周;中等强度耐力运动采用65%~75%V^.O2max,跑台速度13 m/min,持续运动40 min/日,5日/周。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检测小鼠肝脏代谢物,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各组间的差异代谢物。结果:DEN组肿瘤发生率66.7%,HIT组肿瘤发生率62.5%,ET组肿瘤发生率20%,ET组肿瘤发生率明显下降。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模型中,ET组与DEN组,ET组与HIT组的得分图呈现区分,表明代谢物差异显著。与DEN组相比,耐力运动后肝脏半乳糖、脯氨酸、甘氨酸、胆固醇、氨基甲酸和棕榈酸显著下降;丙二酸、鸟氨酸和谷氨酸显著上升。结论:中等强度耐力运动降低肝肿瘤发生率,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是中等强度耐力运动抗肿瘤靶向的重要代谢调节通路;大强度间歇运动对DEN诱导的肝肿瘤发生发展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强度耐力运动 大强度间歇运动 肝细胞肝癌 代谢组学 二乙基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及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液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熊正英 程春凤 战旗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0,共3页
对大强度耐力性跑台训练SD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及血糖(BS)、丙二醛(MDA)和全血血红蛋白(Hb)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训练组SOD活性和BS含量表现出适应性升高,而MD... 对大强度耐力性跑台训练SD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及血糖(BS)、丙二醛(MDA)和全血血红蛋白(Hb)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训练组SOD活性和BS含量表现出适应性升高,而MDA含量和GOT、GPT活性有显著性升高(P<0 05)。服药训练组大鼠与训练组比较,SOD活性、BS、Hb含量显著升高(P<0 05),MDA含量,GOT、GPT活性显著下降(P<0 05)。笔者提示,大强度耐力训练对机体造成损伤的同时,适应性的提高了抗氧化酶活力和糖储备;Gln具有清除运动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和提高BS,Hb含量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运动训练 血液 生化指标 大强度耐力训练 自由基 抗氧化酶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脂喂养大鼠代谢表征和骨骼肌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沈友青 黄国源 +2 位作者 王配才 黄志强 代会莹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1,140,共9页
研究目的:探讨大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脂诱导大鼠肥胖症的预防作用及骨骼肌脂代谢调控机制,为肥胖症的预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37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安静组(CS组)、高脂安静组(HS组)、高脂持续运动组(HE组)和高脂间歇运动组(HI... 研究目的:探讨大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脂诱导大鼠肥胖症的预防作用及骨骼肌脂代谢调控机制,为肥胖症的预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37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安静组(CS组)、高脂安静组(HS组)、高脂持续运动组(HE组)和高脂间歇运动组(HI组)。HE组和HI组分别进行低强度持续运动和大强度间歇运动训练,每周5天,共10周。定期测量摄食量和体重,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技术检测血脂、血糖含量,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胰岛素含量,H&E染色法观察脂肪细胞大小,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骨骼肌脂代谢调控基因Rev-erbα、SCD1、CPT1和FAT/CD36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调控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结果:HS组体重、血脂和血糖、脂肪细胞大小显著增加,QUICKI指数下降。HI组体重、血脂、血糖和脂肪细胞大小明显降低,QUICKI指数升高;且效果明显优于低强度持续运动方式。HS组FAT/CD36和SCD1mRNA与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CS组;HI组Reverbα、FAT/CD36和CPT1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HS组;HE组与HS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脂饮食诱导大鼠代谢表征和骨骼肌脂代谢异常。分子生物学机制分析表明,大强度间歇运动促进脂肪酸跨膜转运、胞内合成和参与β氧化,有效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表征异常和骨骼肌脂质代谢紊乱,其效果明显优于低强度持续运动方式。大强度间歇运动刺激Rev-erbα表达上调,增加对脂代谢调节因子的调控,可能是维持骨骼肌脂质稳态适应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持续运动 大强度间歇运动 骨骼肌 Rev-erbα 脂肪酸转运蛋白 硬脂酰CoA去饱和酶1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血液某些生化指标和骨骼肌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婧 熊正英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6,共3页
迷迭香可以增加骨骼肌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骨骼肌组织的抗氧化功能,减轻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组织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运动造成的自由基代谢紊乱,并且在同一状态下对不同的抗氧化酶活性影响不同。
关键词 迷迭香 大强度 耐力训练 动物实验 生物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性项目训练负荷强度安排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树涛 陈栎圯 王卫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0-292,296,共4页
通过对世界优秀耐力性项目运动员负荷安排特点的总结,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发现:优秀耐力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大量低强度负荷构建牢固的耐力基础,适当安排高强度负荷,较少利用"乳酸阈"强度的"两极化训练"模式。... 通过对世界优秀耐力性项目运动员负荷安排特点的总结,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发现:优秀耐力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大量低强度负荷构建牢固的耐力基础,适当安排高强度负荷,较少利用"乳酸阈"强度的"两极化训练"模式。这样可以合理布局负荷节奏,平衡训练适应和压力之间的关系,获得更大的训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 负荷强度 “两极化训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训练和补剂因素对运动后恢复期大鼠骨骼肌糖原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守刚 杨则宜 +1 位作者 周丽丽 段桂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训练方式和补剂对骨骼肌糖原合成酶 (GS)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 ,研究因素包括耐力游泳训练、间歇性高强度训练、肌酸和谷氨酰胺 ,实验期 2周 ,最后进行一次糖原耗竭性运...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训练方式和补剂对骨骼肌糖原合成酶 (GS)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 ,研究因素包括耐力游泳训练、间歇性高强度训练、肌酸和谷氨酰胺 ,实验期 2周 ,最后进行一次糖原耗竭性运动 ,测定耗竭运动后恢复期大鼠骨骼肌GS活性。结果 :糖原耗竭运动后 1小时 ,耐力训练大鼠总GS活性和d型GS(潜 )活性显著升高(P <0 .0 5 ) ;耗竭运动后 6小时 ,耐力训练大鼠i型GS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5 ) ;运动后 2 4小时 ,耐力训练和间歇性高强度训练大鼠总GS活性和d型GS(潜 )活性均显著增高 (P <0 .0 5 )。以GS活性比 (i型GS活性 /总GS活性 )进行观察则见 :耐力训练大鼠在耗竭运动后 1小时、2 4小时的GS活性比显著降低 (P <0 .0 5 ) ,间歇性高强度训练大鼠在耗竭运动后各时相上GS活性比无显著变化。补充肌酸或谷氨酰胺对耗竭运动后恢复期大鼠GS活性也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1)耐力训练大鼠在耗竭运动后 2 4小时恢复期中骨骼肌GS活性呈现运动后即刻降低、1小时内迅速升高、6小时后再次降低、2 4小时后重又增高的波浪式变化 ;间歇性高强度训练大鼠运动后骨骼肌GS活性延迟性增高。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 耐力训练 间歇性高强度训练 肌酸 谷氨酰胺 肌糖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selen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肝脏细胞凋亡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熊正英 刘军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ebselen对运动训练大鼠肝细胞凋亡表达、自由基代谢等指标的影响,为其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0只SD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A)、运动对照组(B)和运动加药组(C),每组10只。将ebselen溶于5%的DMS... 目的:探讨ebselen对运动训练大鼠肝细胞凋亡表达、自由基代谢等指标的影响,为其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0只SD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A)、运动对照组(B)和运动加药组(C),每组10只。将ebselen溶于5%的DMSO生理盐水溶液中,用量为50mg/kg/d,灌胃给运动加药组,其他两组灌服给同等量的DMSO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建立为期8周的大强度耐力训练模型。常规方法检测大鼠肝脏MDA、TAOC、SOD、GSH-Px等指标,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蛋白Bcl-2、Bax的表达;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实验数据由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与安静组相比,运动组大鼠肝脏内MDA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酶SOD、GSH-Px均下降,T-AOC下降,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增高,Bax/Bcl-2比值下降,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加入ebselen进行干预后,大鼠抗氧化酶SOD、GSH-Px均有所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细胞凋亡指数AI下降,Bax/Bcl-2比值上升,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被有效抑制。结论:Ebselen对运动训练导致的肝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ebselen可以抑制运动诱导的肝细胞凋亡、提高大鼠肝脏抗氧化酶表达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ELEN 大强度 耐力训练 自由基 肝细胞凋亡 超微结构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麻多糖对训练大鼠免疫系统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怡 熊正英 +1 位作者 池爱平 唐量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6,共4页
目的:探寻蕨麻多糖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为运动补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6周大强度耐力训练模型,测试大鼠力竭即刻及恢复24小时后脾、胸腺SOD,CAT,GSH-Px,MDA,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目的:探寻蕨麻多糖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为运动补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6周大强度耐力训练模型,测试大鼠力竭即刻及恢复24小时后脾、胸腺SOD,CAT,GSH-Px,MDA,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力竭运动使大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运动能力下降,灌服蕨麻多糖组大鼠力竭即刻及恢复24小时后,脾脏、胸腺S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及CD3+,CD4+百分比,CD4+/CD8+均高于其对照组,其中对力竭后恢复的作用效果明显(P<0.05或P<0.01)。结论:蕨麻多糖能增加免疫器官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力竭训练引起的免疫器官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各种因素造成的运动性免疫机能低下,对提高运动能力,延缓疲劳的发生,加速运动后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多糖 大强度训练 脾脏 胸腺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耐力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训练强度失衡的反思 被引量:32
15
作者 陈小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5,共7页
当前,我国运动训练中出现一种盲目提高训练强度的倾向,试图通过提高训练的强度,解决长期存在的训练质量问题。"急功近利"的训练导向,对"专项强度特征"的错误判断,以及对高水平运动员适应过程的简单理解,是造成盲目... 当前,我国运动训练中出现一种盲目提高训练强度的倾向,试图通过提高训练的强度,解决长期存在的训练质量问题。"急功近利"的训练导向,对"专项强度特征"的错误判断,以及对高水平运动员适应过程的简单理解,是造成盲目提高训练强度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准确辨别不同的耐力训练模式,科学地分析不同能量代谢过程之间的关系,合理把握训练量和强度的比例,是迅速提高我国体能类项目耐力水平的正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 训练负荷 训练强度 训练模式 训练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对大鼠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婧 熊正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105,共3页
选用SD大鼠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模型,测定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反映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的常用指标MDA(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迷迭香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强大脑组织中抗氧化酶SOD... 选用SD大鼠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模型,测定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反映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的常用指标MDA(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迷迭香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强大脑组织中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的活性,降低大脑组织中MDA的含量,这种作用在运动状态下更明显.提示迷迭香可以增加脑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脑组织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对防止运动中枢疲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大强度耐力训练 脑组织 抗氧化酶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糖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婧 熊正英 +3 位作者 张志琪 战旗 唐量 刘荣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脑组织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与大强度耐力训练组,两组自由摄食和饮水,安静组安静饲养,大强度耐力训练组训练7周后处死,迅速取出脑组织提取mRNA,...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脑组织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与大强度耐力训练组,两组自由摄食和饮水,安静组安静饲养,大强度耐力训练组训练7周后处死,迅速取出脑组织提取mRNA,作逆转录为cDNA以备检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初步筛选出与运动能力相关的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有关基因分别为4和8条,均表达下调.与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物分别是乳酸脱氢酶同工酶3(LDH3)、UDP-葡萄糖苷酸(基)转移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磷酸甘油变位酶;与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物分别是羧酯脂肪酶、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酶、硬脂酰CoA去饱和酶、羟基类固醇磺基转移酶、芳乙酰胺脱乙酰酶、载脂蛋白A(-I和-V)和溶血磷脂酸Δ-酰基转移酶.筛选出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脑组织中与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过程相关基因,且均表达下调,说明运动训练已经对大鼠脑组织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产生抑制作用,这可能也是引起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强度耐力训练 基因表达 糖代谢 脂肪酸代谢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对运动大鼠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婧 熊正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65-368,308,共5页
本实验选用SD(Sprague Dawley)大鼠,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模型,研究迷迭香对运动大鼠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结果显示,1)迷迭香可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肝组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2... 本实验选用SD(Sprague Dawley)大鼠,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模型,研究迷迭香对运动大鼠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结果显示,1)迷迭香可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肝组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2)迷迭香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强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CAT(catalase)和GSH-Px(glutathione peroxidase)的活性,其中SOD和CAT的活性增加在安静和运动状态下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GSH-Px的活性增加在运动状态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迷迭香可以降低肝脏组织中MDA(malondialdehyde)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迷迭香可以增加肝脏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肝脏组织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并且在同一状态下对不同的抗氧化酶活性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大强度耐力训练 肝脏 脂质过氧化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selen对耐力训练大鼠GST、CAT和LDH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飞 刘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ebselen对运动训练大鼠GST、LDH和CAT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健康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10只、运动对照组10只、运动加药组10只;后两组进行为期8 w的跑台训练,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模型。测定上述相应指标。结果运动服... 目的探讨ebselen对运动训练大鼠GST、LDH和CAT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健康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10只、运动对照组10只、运动加药组10只;后两组进行为期8 w的跑台训练,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模型。测定上述相应指标。结果运动服药组大鼠GST、CAT表达提高,LDH表达下降。结论Ebselen对保护运动大鼠细胞膜的完整性有积极意义,对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ELEN 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 GST LDH 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和补充肌酸增强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能力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守刚 杨则宜 +1 位作者 许葆华 段桂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 :探讨运动训练和营养补剂对骨骼肌糖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正交设计法安排实验 ,研究耐力游泳训练、间歇高强度训练、肌酸、谷氨酰胺四因素对大鼠安静状态下或耗竭运动后恢复期骨骼肌葡萄糖转运... 目的 :探讨运动训练和营养补剂对骨骼肌糖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正交设计法安排实验 ,研究耐力游泳训练、间歇高强度训练、肌酸、谷氨酰胺四因素对大鼠安静状态下或耗竭运动后恢复期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能力的影响 ,实验为期 2周。结果 :糖原耗竭运动后 1小时 ,间歇高强度训练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显著增高 (P <0 0 5 ) ;耗竭运动后6~ 2 4小时 ,耐力训练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呈持续增强的趋势 ;补充肌酸或谷氨酰胺对耗竭运动后恢复期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未见明显影响 ,但耐力训练或补肌酸均能使安静状态下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转运显著增强 (P <0 0 5 )。结论 :( 1)耐力训练和间歇高强度训练均能增强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能力。 ( 2 )补充肌酸或谷氨酰胺对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无影响。 ( 3)耐力训练和补肌酸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肌酸 大鼠 骨骼肌 葡萄糖转运能力 耐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