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Flames Properties 被引量:4
1
作者 YANG Wei-hong JIANG Shao-jiang +1 位作者 HSIAO Tse-chiang YANG Li-x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0年第3期156-158,共3页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HTAC) is an attractive technology of saving energy and controlling environment.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urbulent jet flame under the highly preheated air combustion condition are c...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HTAC) is an attractive technology of saving energy and controlling environment.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urbulent jet flame under the highly preheated air combustion condition are conducted in the paper. The mixture fraction/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model is employ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flame temperature is decreased, the temperature in the HTAC furnace is more uniform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furnace, and the NO x emission is low.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partially validated by som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FLAME low ox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糙米储藏品质和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
2
作者 张江南 李瑞敏 +2 位作者 渠琛玲 张忠杰 尹君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7,共8页
以3种不同初始含水量(13.5%、15.5%、17.9%)的糙米为研究对象,在低温15℃储藏下,对比10%O2+90%N2气调组和空气自然密封组,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含水量糙米储藏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15℃储存的糙米,含水量越高,则脂肪酸值越... 以3种不同初始含水量(13.5%、15.5%、17.9%)的糙米为研究对象,在低温15℃储藏下,对比10%O2+90%N2气调组和空气自然密封组,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含水量糙米储藏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15℃储存的糙米,含水量越高,则脂肪酸值越大,发芽率越低,食味值越小,微观结构越差;低温气调储藏能延缓糙米脂肪酸值的上升和发芽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持糙米的品质,可为糙米保质保鲜储藏提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低温储藏 气调储藏 初始含水量 品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在稠油高低温氧化评价中的应用
3
作者 闫红星 徐建斌 +4 位作者 陶硕 秦敏 姜文瑞 刘妍 杨俊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615-7622,共8页
为了认识稠油开发过程中低温氧化与高温氧化阶段原油变化规律,利用静态氧化釜开展稠油的高低温氧化实验,借助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技术对高低温氧化前后的原油分子量及O、N、S杂原子化合物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低温氧... 为了认识稠油开发过程中低温氧化与高温氧化阶段原油变化规律,利用静态氧化釜开展稠油的高低温氧化实验,借助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技术对高低温氧化前后的原油分子量及O、N、S杂原子化合物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低温氧化阶段分子量分布特征与原样相似,相对分子量分布范围在200~750,整体呈平缓状单峰型分布,高温氧化阶段分子量分布范围前移,呈明显的前峰单峰型分布;杂原子化合物中的O元素在低温氧化阶段主要以无环的饱和二元酸形式存在,在高温氧化阶段受环化、芳构化及脱甲基作用的影响,伴随着侧链烷基及杂原子基团的断裂和芳构化过程,造成原油中杂原子化合物向着碳数更小、双键当量(double bond equivalents,DBE)值更低的方向演化。该研究探索了温度与原油结构及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稠油开发现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火驱 低温氧化 高温氧化 燃烧状态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原油低温集输温度边界确定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秦远智 张瀚文 +2 位作者 尹然 熊建华 黄启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75-5485,共11页
随着国内油田逐渐进入开采后期,本文提出黏壁温度作为综合含水率70%~90%的高含水低温集油的评价指标已进入推广阶段且效果显著,但在现场降温试验中发现含水率90%以上的特高含水期原油管线实际运行温度与黏壁温度预测结果之间存在一定误... 随着国内油田逐渐进入开采后期,本文提出黏壁温度作为综合含水率70%~90%的高含水低温集油的评价指标已进入推广阶段且效果显著,但在现场降温试验中发现含水率90%以上的特高含水期原油管线实际运行温度与黏壁温度预测结果之间存在一定误差。因此,针对特高含水期原油开展低温集输温度边界条件研究,对完善油田低温集输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环道实验装置进行了特高含水期原油黏壁凝油冲刷实验,对特高含水期原油油水两相流动特性和油相黏壁特性进行分析,确定了屈服应力是阻碍黏壁凝油在管道内被冲刷剥离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编制了特高含水期原油低温集油温度预测软件,利用油田单井集油管线的现场降温试验进行了验证,误差在2℃范围内,满足工程运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原油 黏壁凝油 低温集输 温度边界条件 冲刷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高速驱动电机轴承高低温试验机
5
作者 洛瑞东 牛荣军 +2 位作者 韩涛 张言伟 徐金超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
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轴承的性能及寿命是用户和轴承生产厂家非常重视的问题,驱动电机轴承出厂前需进行一系列相关检测。为满足轴承出厂前的检验要求,研制出一台驱动电机轴承试验机,主要由试验主体、试验台架、加载系统、驱动系统、... 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轴承的性能及寿命是用户和轴承生产厂家非常重视的问题,驱动电机轴承出厂前需进行一系列相关检测。为满足轴承出厂前的检验要求,研制出一台驱动电机轴承试验机,主要由试验主体、试验台架、加载系统、驱动系统、高低温环境发生系统以及电气测控系统组成。通过6206深沟球轴承的装机试验,试验过程中试验机整体运转平稳,各测量参数显示正常,试验后轴承的各项尺寸精度指标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电机轴承 电动汽车 试验机 高低温 急变速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保温集装箱热负荷快速估算方法
6
作者 刘成勇 牛天宏 范虎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11-117,共7页
为了准确计算特高温地区集装箱内热负荷,建立了特种保温集装箱的一维稳态传热模型,分别对集装箱顶部、侧壁及底部换热过程进行分析和热负荷理论计算,对集装箱保温层结构进行简化,采用Matlab编程进行特种保温集装箱热负荷快速估算。采用... 为了准确计算特高温地区集装箱内热负荷,建立了特种保温集装箱的一维稳态传热模型,分别对集装箱顶部、侧壁及底部换热过程进行分析和热负荷理论计算,对集装箱保温层结构进行简化,采用Matlab编程进行特种保温集装箱热负荷快速估算。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得到某特种保温集装箱在特高温地区的热负荷为7564.4 W。分别对不同保温层结构的集装箱热负荷以及特种集装箱在不同地区使用的热负荷进行估算,证明了该热负荷估算方法的通用性。通过分析影响特种集装箱热负荷大小的因素,给出了减少集装箱热负荷的主要措施为在集装箱底部填充聚氨酯隔热材料和集装箱外表面采取反射率高的材料或者喷涂反光涂层,可为减少特种保温集装箱热负荷和空调制冷功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集装箱 热负荷计算 特高温地区 传热模型 空调功率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运行参数对前后墙布置贴壁风功效的影响
7
作者 杨璐 刘晓东 +1 位作者 陈国庆 张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79-288,共10页
以某1000 MW对冲旋流燃烧锅炉前后墙布置贴壁风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贴壁风对锅炉两侧墙水冷壁贴壁气氛的影响,考察了锅炉运行参数对贴壁风功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装前后墙对冲布置贴壁风可有效改善对冲旋流燃烧锅炉两侧墙局部区... 以某1000 MW对冲旋流燃烧锅炉前后墙布置贴壁风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贴壁风对锅炉两侧墙水冷壁贴壁气氛的影响,考察了锅炉运行参数对贴壁风功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装前后墙对冲布置贴壁风可有效改善对冲旋流燃烧锅炉两侧墙局部区域贴壁烟气还原性气氛,但受贴壁风射流刚性不足影响,侧墙中间区域仍存在高温腐蚀风险。提高总风量、降低燃尽风风量,可以增强贴壁风喷口射流刚性,改善侧墙中间局部区域烟气还原性气氛。改变二次风配风方式、提高一次风风压对贴壁风的效果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还原性气氛 贴壁风 高温腐蚀 对冲燃烧 低氮燃烧 燃煤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控制模块对高原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8
作者 詹旭 端家荣 +5 位作者 迟强 吴臣 张亮 平措尼玛 刘小宝 李昕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针对高原环境下数码电子雷管作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利用52 kPa、-40~15℃的低气压、高低温循环试验研究了低气压、高低温循环条件对A(钽电容)、B(电解电容)、C(电解电容)、D(钽电容)及E(钽电容)5种类型电子控制模块的影响;测试了5种发... 针对高原环境下数码电子雷管作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利用52 kPa、-40~15℃的低气压、高低温循环试验研究了低气压、高低温循环条件对A(钽电容)、B(电解电容)、C(电解电容)、D(钽电容)及E(钽电容)5种类型电子控制模块的影响;测试了5种发火电容在发火流程各阶段电压的变化;通过铅板法测试了5种电子雷管在经历低气压、高低温循环试验后的发火威力。结果显示:52 kPa、-40~15℃的低气压、高低温循环条件对A、B、D、E模块没有影响,C模块出现电容充电不满情况;对雷管威力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电子雷管 发火电容 电子控制模块 低气压 高低温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后期注空气开采技术 被引量:18
9
作者 高永荣 郭二鹏 +1 位作者 沈德煌 王伯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利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注空气低温氧化对超稠油黏度、组分的影响程度以及低温氧化前后驱油效率的变化特点,以此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后期注空气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方式与实施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对于辽河... 利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注空气低温氧化对超稠油黏度、组分的影响程度以及低温氧化前后驱油效率的变化特点,以此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后期注空气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方式与实施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对于辽河油田杜84块兴Ⅵ组直井水平井组合SAGD试验区,汽腔温度150~250℃,注空气发生低温氧化,低温氧化后原油黏度大幅升高,驱油效率急剧下降。模拟了SAGD后期3种开发方式,即蒸汽+空气低温氧化、单纯空气低温氧化和单纯空气高温燃烧,通过对比生产动态曲线、剩余油分布等发现,在SAGD后期采用注空气高温燃烧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蒸汽热损失,最大程度采出剩余油,延长油藏开发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注空气 低温氧化 高温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纬高原城市冬季南北朝向室内温湿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一平 李佑荣 +2 位作者 王进欣 刘玉洪 马友鑫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5-272,共8页
通过对低纬城市——昆明冬季室内、外气温观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天气下南北朝向室内的气温、湿度特征。得出昆明地区冬季各种天气状况下室内最低气温和日均气温的增温效应均十分显著,与庭院相比,南向室内的增温幅度为7.7~10.0 ℃和... 通过对低纬城市——昆明冬季室内、外气温观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天气下南北朝向室内的气温、湿度特征。得出昆明地区冬季各种天气状况下室内最低气温和日均气温的增温效应均十分显著,与庭院相比,南向室内的增温幅度为7.7~10.0 ℃和4.6~5.8 ℃;北向室内为4.6~7.0 ℃和1.3~4.4 ℃;最高气温南向室内高于室外,而北向室内一般低于室外。另外,建筑物不但可维持较高的室内温度,而且减缓了室内气温的变化幅度,不论南向室内还是北向室内,气温日较差均小于室外,变幅仅为室外的40 %~48 %(南向)和20 %~30 %(北向),且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比室外约迟2小时,显示了建筑物内温度变化的惰性。研究还得出南向室内的相对湿度均小于北向,南北差异以晴天最大,阴天最小。室内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特征为夜间湿度大,变化小,昼间湿度小,变化大。以上结果可为低纬城市气候的深入研究,建筑的合理设计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朝向 冬季 低纬城市 昆明市 温度 湿度 城市气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非均质性油藏空气泡沫调驱先导试验——以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为例 被引量:18
11
作者 梁于文 熊运斌 +2 位作者 高海涛 王杰祥 钟飞翔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1,共3页
强非均质性油藏注水开发后形成优势渗流通道,综合含水率高达98%以上。为提高该类油藏的采收率,在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开展了空气泡沫调驱先导试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空气泡沫体系不但能够与原油发生低温氧化反应,而且能够封堵优势渗流通... 强非均质性油藏注水开发后形成优势渗流通道,综合含水率高达98%以上。为提高该类油藏的采收率,在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开展了空气泡沫调驱先导试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空气泡沫体系不但能够与原油发生低温氧化反应,而且能够封堵优势渗流通道,提高最终采收率。现场实施空气泡沫调驱后,注入井注入压力提高了78%,5个月油井未见气体产出,水线推进速度大大减缓,试验井组的综合含水率下降了3.4%,产油量增加了38.5%。实践证实,在严重非均质性油藏特高含水开发期,空气泡沫调驱是封堵优势渗流通道、恢复地层能量、降低含水率和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优势渗流通道 空气泡沫调驱 特高含水 低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煤粉浓缩预热低NO_x燃烧器实现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海 贾臻 +2 位作者 毛健雄 吕俊复 刘青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39,107,共5页
以煤粉浓缩预热低NOx燃烧器(PRP)为例,说明了通过组织高温烟气回流快速预热低风煤比的一次风煤粉气流,可以在燃煤锅炉上实现具有高稳燃和低NOx排放性能的高温空气燃烧.工业试验和应用表明:PRP燃烧器特殊的预热室结构可以有效控制一次风... 以煤粉浓缩预热低NOx燃烧器(PRP)为例,说明了通过组织高温烟气回流快速预热低风煤比的一次风煤粉气流,可以在燃煤锅炉上实现具有高稳燃和低NOx排放性能的高温空气燃烧.工业试验和应用表明:PRP燃烧器特殊的预热室结构可以有效控制一次风粉的预热,快速加热煤粉颗粒并使之在达到燃烧器喷口时接近着火温度,因而具有优异的煤种适应性、低负荷稳燃能力和低NO排放特性,是在燃煤锅炉上实现高温空气燃烧的一种良好的燃烧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PRP燃烧器 高温空气燃烧 预热 稳燃 低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700MW切圆燃烧机组低氮燃烧贴壁风系统数值计算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杜智华 蒙毅 +2 位作者 孙军 李文成 李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9-256,共8页
针对某2′700MW超临界四角切圆锅炉高温腐蚀问题,提出了加装贴壁风系统及低NOx燃烧优化改造方案,并通过对改造方案满负荷炉膛燃烧状态进行一系列数值计算,以及对主燃区近壁O2、CO、H2S等组分和烟气温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增加2层/... 针对某2′700MW超临界四角切圆锅炉高温腐蚀问题,提出了加装贴壁风系统及低NOx燃烧优化改造方案,并通过对改造方案满负荷炉膛燃烧状态进行一系列数值计算,以及对主燃区近壁O2、CO、H2S等组分和烟气温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增加2层/8只反切布置贴壁风喷口后,上层燃烧器至还原区上部近壁O2浓度显著增加,CO、H2S浓度明显下降,烟气温度降低。贴壁风系统可以有效防治还原区侧墙水冷壁高温腐蚀。结合改后的现场调整试验,分析发现贴壁风可以改善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分布,降低左右两侧烟气温度偏差,对于四角切圆锅炉水平烟道对流过热面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增加贴壁风后,锅炉在保证经济性的条件下,可以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圆锅炉 水冷壁 高温腐蚀 贴壁风 烟温偏差 低氮燃烧 700M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油油藏注空气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松林 陈亚平 王东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27-28,共2页
轻质油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国外已进行了许多实验室研究 ,某些现场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 .以吐哈鄯善油田的稀油为实验样本 ,通过两种实验装置研究了该轻质原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速度 ,发生高温氧化... 轻质油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国外已进行了许多实验室研究 ,某些现场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 .以吐哈鄯善油田的稀油为实验样本 ,通过两种实验装置研究了该轻质原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速度 ,发生高温氧化的温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油油藏 注空气 油层注气 采油效果 采收率 烟道气 氧气消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峡至黄海北部低压顶部型海雾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寒 聂安祺 +3 位作者 吴曼丽 乔小湜 贺慧 肖光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8-163,182,共7页
选取2001年2月21-22日和2011年8月15-16日2次海雾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低压气旋顶部型海雾的高低空环流配置及物理量分布特征。利用地面观测实况和探空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的物理量场,对低压气旋顶部型海雾的形成、持续和消散... 选取2001年2月21-22日和2011年8月15-16日2次海雾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低压气旋顶部型海雾的高低空环流配置及物理量分布特征。利用地面观测实况和探空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的物理量场,对低压气旋顶部型海雾的形成、持续和消散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低压气旋顶部型海雾持续时间长,强度大。低压气旋的顶部或右前方盛行偏南风或西南风,偏南风或西南风带来的暖湿气流:(1)为海雾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2)容易在对流层低层形成逆温或等温的稳定层结;(3)在低层形成暖平流。稳定的大气层结,较好的水汽条件,配合较弱的垂直运动,有利于海雾的形成和持续。当低压气旋顶部的偏南风不断增大到一定程度(风速>10 m/s),容易破坏海雾发生区上空的稳定层结,温度平流增大,加速湿空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输送和扩散,不利于海雾的维持。当低压气旋过境后,低压气旋后部的偏北风带来的冷空气容易形成冷平流,有利于海雾的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空环流配置 大气稳定度 风场条件 水汽条件 温度平流 垂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漏风条件下煤体反复氧化与温升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荣锟 马刚 +1 位作者 余明高 王少坤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39,共6页
为研究复杂漏风条件下煤矿井下密闭区内煤氧化温升特性,利用大煤堆自然发火实验台,开展了持续漏风(风量0.6 m^3/h)、微漏风(风量0.6 m^3/h→0)及间断漏风(风量0.4,1.2,0.4 m^3/h)条件下煤氧化过程与温度变化特性的研究。实验结果得到了... 为研究复杂漏风条件下煤矿井下密闭区内煤氧化温升特性,利用大煤堆自然发火实验台,开展了持续漏风(风量0.6 m^3/h)、微漏风(风量0.6 m^3/h→0)及间断漏风(风量0.4,1.2,0.4 m^3/h)条件下煤氧化过程与温度变化特性的研究。实验结果得到了持续漏风条件下风流的散热及供氧能力对煤自燃温升的影响特性,表明密闭区的"呼吸"漏风现象是引发煤氧化温升突变的原因,尤其是密闭区内注氮灭火后,煤体氧化温度的变化对"呼吸"漏风非常敏感。从理论上分析了复杂漏风环境下高温点的形成条件和演化规律。通过实验,获得了密闭区煤氧化高温点形成的判断依据,为密闭区煤自燃防治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区 煤体氧化 复杂漏风条件 高温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0MW超临界机组对冲燃烧锅炉低氮燃烧贴壁风系统数值计算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杜智华 蒙毅 孙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5-431,共7页
为了有效预防水冷壁高温腐蚀、控制NO_x排放量,进行了某墙式对冲燃烧锅炉燃烧器低氮配风优化设计与改造,在主燃烧区加装"非对称矩形高速直流贴壁风"系统.结果表明:实测水冷壁贴壁气氛大幅改善,贴壁O_2体积分数明显升高,由0.3... 为了有效预防水冷壁高温腐蚀、控制NO_x排放量,进行了某墙式对冲燃烧锅炉燃烧器低氮配风优化设计与改造,在主燃烧区加装"非对称矩形高速直流贴壁风"系统.结果表明:实测水冷壁贴壁气氛大幅改善,贴壁O_2体积分数明显升高,由0.3%升高至3.0%;炉膛前后墙贴壁烟温呈下降趋势,降幅100K左右,有效降低了水冷壁高温爆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燃烧锅炉 低氮燃烧 贴壁风 高温腐蚀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胚胎期对高温干燥催青耐受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健荣 严会超 钟生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2-374,共3页
本文运用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 ,估测了家蚕在胚胎期对高温干燥催青条件耐受性的有关遗传参数。家蚕种对高温干燥催青的耐受性 ,在原种间和杂交组合间有明显差异。耐受性是一种遗传性性状 ,由遗传基因控制。经估算的广义遗传力大于狭义遗... 本文运用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 ,估测了家蚕在胚胎期对高温干燥催青条件耐受性的有关遗传参数。家蚕种对高温干燥催青的耐受性 ,在原种间和杂交组合间有明显差异。耐受性是一种遗传性性状 ,由遗传基因控制。经估算的广义遗传力大于狭义遗传力。有超显性现象。控制家蚕对高温干燥催青的耐受性的基因数目不少于两个。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为非单向性的。显性位点上的基因分布为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高温干燥催青 耐受性 遗传 胚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霜工况冷风机传热系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坚 万锦康 +4 位作者 曹广荣 朱富强 吴稼乐 赵薇华 陈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0-44,共5页
本文介绍了对冷风机传热系数的实验研究 ,得到了几点结论 :一是蒸发温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二是结霜工况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
关键词 结霜工况 冷风机 蒸发温度 传热系数 翅片管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风管得热与温升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莉 张建一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3,共4页
探讨了由于较低的送风温度使送风系统在风管温升、风管得热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用公式计算了常规系统和低温送风系统的风管温升和风管得热。计算分析表明,在相同的保冷水平下,低温送风系统的风管温升大于常规系统(为常规系统的1.5倍以... 探讨了由于较低的送风温度使送风系统在风管温升、风管得热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用公式计算了常规系统和低温送风系统的风管温升和风管得热。计算分析表明,在相同的保冷水平下,低温送风系统的风管温升大于常规系统(为常规系统的1.5倍以上),而低温送风系统的风管得热则近似等于常规系统(为常规系统的1.09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低温送风 风管 温升 得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