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hanol Distillation System: Process Analysis and Column Design
1
作者 Sun Jinsheng Tian Yufeng Xu Shimin Ding Hui Wang Tao Li Xingang Zheng Yanmei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40-51,共12页
Base on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the process of methanol distillation is analyzed,and above all, a new concept of high pressure flowsheet and low pressure flowsheet is defined. The new configuration helps t... Base on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the process of methanol distillation is analyzed,and above all, a new concept of high pressure flowsheet and low pressure flowsheet is defined. The new configuration helps to handl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many factories in China. The inter influence between process and column internal pattern is also pointed out. Recommendation of new column internal designs is given. Finally, industrial examples tell the how the new concept work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mbining process to give more opens to solve engineering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OL distillation two - effect distillation high PRESSURE flowsheet and low PRESSURE flowsheet flowsheet analysis simulation with hydraulic COLUMN INTERNAL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大曲感官特征及其细菌群落结构解析
2
作者 赵恒 蔡文超 +4 位作者 余培荣 陈炜 单春会 张海波 郭壮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19,共7页
该研究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与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山东省梁山地区低温大曲的感官特征和细菌群落结构,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将其与襄阳地区低温大曲的细菌类群进行比较,并通过纯培养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从中分离鉴定芽孢杆... 该研究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与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山东省梁山地区低温大曲的感官特征和细菌群落结构,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将其与襄阳地区低温大曲的细菌类群进行比较,并通过纯培养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从中分离鉴定芽孢杆菌(Bacillus)菌株。结果表明,梁山低温大曲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主要体现在硫化物、乙醇和醛酮类物质上;咸味和鲜味较为突出,酸味和鲜的回味较弱。优势细菌属主要为片球菌属(Pediococcus)(25.33%)、魏斯氏菌属(Weissella)(21.58%)和伴生乳杆菌属(Companilactobacillus)(5.27%)。Pediococcus、乳植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和发酵剂乳杆菌属(Levilactobacillus)与苦味或苦的回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襄阳低温大曲相比,梁山低温大曲中的细菌菌群丰富度较低,芽孢杆菌含量较少,乳酸菌含量较高;共有的细菌类群包括芽孢杆菌、克罗彭斯特德菌属(Kroppenstedtia)和部分乳酸菌。从梁山低温大曲中共分离鉴定出8株芽孢杆菌,包括3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2株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Bacillus sonorensis)、2株副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licheniformis)和1株海恩斯氏芽孢杆菌(Bacillus haynes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大曲 电子鼻 电子舌 MiSeq高通量测序 细菌类群 结构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煤选择性热萃取及产物分析研究进展
3
作者 梁鹏 郝美鲁 秦锡壮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2,共13页
褐煤和次烟煤等低阶煤具有较高的氧含量、挥发分和反应活性,适合用于制备酚类、酯类和酮类等高附加值含氧化合物,从而实现低阶煤的高效、低碳利用。热萃取是在温和条件下从低阶煤中选择性分离酚类、酯类和酮类化合物的重要手段,热萃取... 褐煤和次烟煤等低阶煤具有较高的氧含量、挥发分和反应活性,适合用于制备酚类、酯类和酮类等高附加值含氧化合物,从而实现低阶煤的高效、低碳利用。热萃取是在温和条件下从低阶煤中选择性分离酚类、酯类和酮类化合物的重要手段,热萃取过程涉及化学键的断裂与重整。从低阶煤的结构、低阶煤的种类、溶剂类型、萃取温度和萃取方式等方面综述了热萃取分离低阶煤中酚类、酯类和酮类化合物进展,归纳了不同溶剂热萃取分离低阶煤中酚类、酯类和酮类化合物的机理,并总结了不同分析手段的应用现状。低阶煤的结构模型尚未得到统一,而被广泛接受的主客体模型表明可以通过定向打断煤分子间的共价键和非共价键实现含氧结构的分离。不同煤化程度的煤分子间化学键的种类和数目以及煤岩组分不同,因此不同种类的低阶煤萃取出的有机质有较大差异。与高沸点溶剂相比,低沸点溶剂萃取率适宜、容易与热萃取产物分离,更适合用于低阶煤的选择性热萃取,然而常规溶剂的特性单一,热萃取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设计萃取率适宜(≤30%)和对含氧官能团选择性高的离子液体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精密仪器的检测和热萃取产物的预处理等分析手段有利于充分认识热萃取过程,然而针对热萃取产物的成分复杂问题,有必要引入更为先进的分析手段并建立更低成本的分离提纯方法。为实际工业化应用,需要开发先进工艺与设备,并进行技术经济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热萃取 高附加值 含氧化合物 产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菜薹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凯 丁茁荑 +6 位作者 吴艺飞 刘志全 段晓铨 张竹青 陈文超 廖卢艳 周晓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238,共9页
为系统评估不同品种菜薹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总体品质的差异性,以16个不同菜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FAA种类和含量,运用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相关性分析法(correlation analysis,CA... 为系统评估不同品种菜薹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总体品质的差异性,以16个不同菜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FAA种类和含量,运用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相关性分析法(correlation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对菜薹FAA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种菜薹中共含有22~23种FAA,其中瓜氨酸(Cit)在部分品种菜薹未检出;各菜薹总氨基酸含量(total free amino acid,TFAA)范围为1.30~6.77 mg/g,油菜薹XT-3的TFAA含量最高,白菜薹CT-4浓度最低。TAV结果表明鲜味氨基酸是主要呈味氨基酸,以谷氨酰胺(Gln)和谷氨酸(Glu)为主要贡献氨基酸;药用氨基酸成分偏高,含量范围在0.34~1.95 mg/g。不同种质菜薹FAA间相关性较好,甘氨酸(Gly)仅与半胱氨酸(Cys)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运用PCA共提取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022%,能有效解析所有FAA信息特征。HCA结果与PCA结果一致,16个菜薹品种被划分成3大类;通过综合评估得出排名前3的品种分别为油菜薹XT-3、XT-4和紫红菜薹ZM-2。以上结果能有效体现出不同种质菜薹FAA间的差异性,为菜薹种质选育、产品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薹 游离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聚类的充电桩执行电价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薛晓慧 张文 +4 位作者 张静 陈雁 周春 陈亮 曹增伟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0,共7页
由于电价政策复杂,执行环节多,监管难度大,电价执行错误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电力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也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用户的用电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聚类的充电桩执行电价异常检测方法,首先进行电价执行异常分类及... 由于电价政策复杂,执行环节多,监管难度大,电价执行错误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电力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也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用户的用电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聚类的充电桩执行电价异常检测方法,首先进行电价执行异常分类及用电特征分析,其次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剥离出电瓶车用户,进而在第二次聚类中采用含噪声应用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算法精确识别高价低接等更为复杂的违约情况。所提方法通过两次聚类分析,提高电价执行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桩 执行电价异常 聚类分析 离群点检测 高价低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灌区优质高产小麦品种鉴选及其生理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毕新铜 葛子菲 +5 位作者 杨洋 冯健超 马冬云 谢迎新 王晨阳 贺利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豫北地区的优质高产类小麦品种,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15个加工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加... 【目的】筛选出适宜豫北地区的优质高产类小麦品种,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15个加工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加工品质指标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4.88%。其中,第1主成分为面团揉混特性因子,主要为拉伸面积、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沉降值和粉质质量指数;第2主成分为蛋白特性因子,主要为干、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第3主成分为籽粒性状因子,主要为容积质量。通过隶属函数得到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值(integrated assessment value,D),其中,排名前5的分别为新麦58、新麦45、科兴3302、中麦578和福穗3号。通过对产量和品质综合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所有参试品种分为5大类,产量和品质均表现较优的品种有10个,其中,郑麦139、国阳537和中麦578为一类高产优质类品种。【结论】通过产量和品质综合评价筛选出一类高产优质品种3个;不同类型品种的生理特征表现为高产类品种灌浆期具有较高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而优质类品种灌浆期反映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专用小麦 品种筛选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性指数的青稞苗期耐低氮种质筛选及不同氮效率类型综合评价
7
作者 文璇 钟秀丽 +3 位作者 王尚文 金涛 彭君 刘恩科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49-1958,I0033-I0036,共14页
氮素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但在旱地土壤中常常缺乏,这会对青稞的生长和经济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筛选耐低氮和氮高效的青稞种质资源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143份青稞种质为材料,采用苗期水培法进行试验,设... 氮素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但在旱地土壤中常常缺乏,这会对青稞的生长和经济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筛选耐低氮和氮高效的青稞种质资源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143份青稞种质为材料,采用苗期水培法进行试验,设置正常氮素处理(5.0 mmol L^(-1))和低氮胁迫处理(0.1 mmol L^(-1))。通过测定不同氮处理下的农艺性状及氮素利用相关的10个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氮效率综合值和聚类分析,全面评价不同青稞种质的耐低氮能力。结果表明,1)低氮处理下青稞苗期的茎叶鲜重、根系鲜重、茎叶干重、根系干重、植株干重、氮含量和氮积累量均显著降低,而根冠比、氮利用效率及其吸收效率均显著增加;2)青稞的各性状在不同氮素水平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异性,变异系数的范围介于14.01%~49.80%之间,且均达到10.00%以上;3)对不同氮素水平下青稞的12个测定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在正常氮和低氮处理下,各自提取了3个主成分,且其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了91.91%和93.13%;4)结合性状的变异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氮效率综合评价指标。然后通过氮效率综合值与耐性指数结合筛选出了黑青稞(ZDM04507)、贡觉1号(ZDM0468)、达兴(ZDM04284)、尼玛麻(ZDM04643)、白青稞(ZDM04480)、扎仁(ZDM05597)和灰四棱(ZDM04469)7份耐低氮青稞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耐低氮 种质筛选 氮效率综合值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耐低氮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8
作者 周慧颖 胡佳晓 +5 位作者 余丽琴 刘进 勒思 孟冰欣 涂夯 黎毛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1-301,共11页
【目的】氮素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的重要营养元素,提高品种的耐低氮能力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绿色高效发展,鉴定和筛选耐低氮水稻种质是培育耐低氮水稻品种的关键途径。【方法】以来自南方稻区的3000份水稻种质为试验材料,... 【目的】氮素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的重要营养元素,提高品种的耐低氮能力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绿色高效发展,鉴定和筛选耐低氮水稻种质是培育耐低氮水稻品种的关键途径。【方法】以来自南方稻区的3000份水稻种质为试验材料,2017—2018年以成熟期单株生物产量与稻谷产量为评价指标,进行耐低氮水稻种质初步鉴定,结合田间表现,初步筛选出624份较耐低氮的种质。2019年,测定初筛种质的穗部和产量相关性状,对其进行耐低氮精准鉴定,进一步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耐低氮的优异水稻种质153份。在此基础上,2020年以江西省水稻区试对照品种天优华占为对照,调查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质量、着粒密度和理论产量,在低氮胁迫环境下对153份耐低氮水稻种质进行鉴定评价。【结果】不同施氮处理间的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和理论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每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和着粒密度差异不显著;不同氮素处理下,理论产量与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等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千粒质量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低氮胁迫环境对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影响较大,因此以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和理论产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153份优异种质的耐低氮性进行综合鉴定评价,2种分析方法鉴定评价种质的耐低氮特性重合率达86%。【结论】采用2种分析方法共筛选出30份强耐低氮种质,其综合评价结果可能更为可靠。筛选的强耐低氮种质将在水稻耐低氮性分子遗传机制研究以及耐低氮、绿色高效新品种培育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低氮 农艺性状 聚类分析 隶属函数法 鉴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集群式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研究
9
作者 邓慧萍 卢炽华 +4 位作者 陈弯 刘志恩 罗挺 王永亮 孙孟雷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0-981,共12页
为解决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充放电时发动机间歇介入工作,导致车内轰鸣声的问题,本文基于传统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系统,通过融合集中式控制策略与分散式控制策略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半耦合式集群式控... 为解决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充放电时发动机间歇介入工作,导致车内轰鸣声的问题,本文基于传统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系统,通过融合集中式控制策略与分散式控制策略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半耦合式集群式控制策略。集群式控制策略较集中式控制策略计算量降低50%左右,且保持着与其相当的噪声衰减性能;较分散式控制策略稳定性明显更优,降噪效果突出。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对提出的车内多种集群式控制策略及传统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基于某增程式电动车在其常用工况下开展了实车路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集群式控制策略可较好地应用于车内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系统,2、4、6阶增程器噪声在4个座椅头枕位置处的平均降噪量分别可达15.9、10.6和5.7 dB(A),表现出了良好的降噪效果及稳定性。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有人舱室的噪声控制如飞机、潜艇等领域,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噪声 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 集群式控制策略 低计算复杂度 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半夏泻心汤物质基准的质量
10
作者 王野谌 邱智东 +2 位作者 王俪颖 王茂旭 董雪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0-688,共9页
为研究半夏泻心汤(BXD)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题示研究。以15批BXD物质基准为研究对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进行对比指认其中的共有峰,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本)进行相... 为研究半夏泻心汤(BXD)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题示研究。以15批BXD物质基准为研究对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进行对比指认其中的共有峰,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本)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15批BXD物质基准中人参,并结合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寻找影响质量的主要差异成分。结果显示:建立了15批除人参以外的BXD物质基准HPLC指纹图谱,得到21个共有峰,指认出11个成分(腺苷、尿苷、鸟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表小檗碱、6-姜辣素、甘草酸铵),相似度均大于0.900;对人参皂苷Rg1、Rb1、Re、Rf进行TLC定性鉴别,结果一致性良好。CA、PCA和OPLS-DA均将15批BXD物质基准分为4类,PCA得到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598%,OPLS-DA得到12个对BXD物质基准整体质量贡献率大的差异成分,包含汉黄芩素、盐酸巴马汀、甘草酸铵和9种未知物,分别归属于黄芩、黄连和甘草等,进而说明上述3种饮片对BXD物质基准的质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 薄层色谱法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4高强度螺栓低周疲劳试验及破坏机理研究
11
作者 焦晋峰 付兴强 +2 位作者 杜慧君 陈鹏程 路国运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7-336,共10页
笔者基于自行设计的加载装置进行了15个M24高强度螺栓低周疲劳试验,通过分析螺栓的承载力退化情况和断口形貌特征,揭示其低周疲劳破坏模式和疲劳破坏机理,并应用不同损伤理论探究其损伤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位移控制的疲劳荷载作用... 笔者基于自行设计的加载装置进行了15个M24高强度螺栓低周疲劳试验,通过分析螺栓的承载力退化情况和断口形貌特征,揭示其低周疲劳破坏模式和疲劳破坏机理,并应用不同损伤理论探究其损伤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位移控制的疲劳荷载作用下,高强度螺栓呈现局部颈缩变形和脆性断裂两种破坏模式;螺栓疲劳断口区域性特征明显,扩展区表面粗糙度小且高差较大,而瞬断区表面粗糙度大但高差小。发生颈缩变形破坏的螺栓承载力退化速度在加载初期达到最大,而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螺栓承载力退化速度在接近其疲劳寿命时达到最大;疲劳断口表面粗糙度与加载幅值呈正比关系;对于高强度螺栓的疲劳损伤发展,基于延性变量损伤理论的预测效果与加载幅值呈正比关系,基于刚度变量损伤理论的预测效果与加载幅值呈反比关系,且高强度螺栓疲劳损伤累积主要集中于疲劳寿命前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螺栓 低周疲劳试验 断口分析 承载力退化 损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蛋白营养棒用大豆蛋白品质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晓斐 王才立 +3 位作者 张钊 李翠芳 张兆兴 柳泽洋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0,共8页
为筛选出适宜高蛋白营养棒加工的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以10个大豆分离蛋白样本为原料,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指标及制备高蛋白营养棒的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样本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为筛选出适宜高蛋白营养棒加工的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以10个大豆分离蛋白样本为原料,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指标及制备高蛋白营养棒的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样本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指标、制备的高蛋白营养棒的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指标与高蛋白营养棒的品质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适合高蛋白营养棒加工综合评价较高的4个大豆分离蛋白样本分别为SPI10、SPI09、SPI04、SPI08;聚类分析将10个大豆分离蛋白样本分为3类,第一类和第二类适合制备高蛋白营养棒,具有可溶性氮含量、持水力、持油力低的特点。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溶性氮含量、持水力、持油力低的大豆分离蛋白适合制备高蛋白营养棒,为高蛋白营养棒用大豆分离蛋白的评价分析和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高蛋白营养棒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春小麦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综合评价
13
作者 刘旭欢 于姗 +1 位作者 刘跃 石书兵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0-828,共9页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种子的影响,比较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为春小麦耐低温品质筛选和种植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其耐低温基因挖掘及新种质创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耐冷系数、隶属函数的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33个...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种子的影响,比较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为春小麦耐低温品质筛选和种植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其耐低温基因挖掘及新种质创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耐冷系数、隶属函数的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33个当季收获春小麦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结果】低温胁迫下,各品种春小麦的9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相关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可将测试品种划分为4个不同耐低温类型,即强耐低温型、中耐低温型、弱耐低温型和低温敏感型。【结论】筛选出强耐低温型品种新春6号、低温敏感型品种新春49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种子萌发期 耐低温性 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无氧存储对高原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14
作者 颜川奇 张正义 +2 位作者 龙坤 喻道岸 艾长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96-2411,共16页
研究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在不同时间(4~12 d)及不同温度(140℃、170℃)下高温无氧存储过程中的劣化行为,并与常见的4.2%SBS改性沥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橡胶复合改性沥青中含有大量的炭黑,可以有效提升其力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在高温... 研究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在不同时间(4~12 d)及不同温度(140℃、170℃)下高温无氧存储过程中的劣化行为,并与常见的4.2%SBS改性沥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橡胶复合改性沥青中含有大量的炭黑,可以有效提升其力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在高温无氧存储过程中,橡胶对沥青进行吸附而溶胀,未从根本上改变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化学结构;在存储过程中,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一直呈现劣化趋势,而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随存储时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开始降低的时间点主要集中在存储8 d时;特别地,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变化幅度很小,体现了其优异的高原低温抗裂性能;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存储时间不宜超过4 d,但是在工程实践中,沥青在存储罐中会持续进行循环搅拌;当存储时间超过12 d时,沥青的软化点差值仍然符合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复合改性沥青 高温无氧存储 热重分析 炭黑 溶胀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改进RNN的低压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学军 张世元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6,共7页
【目的】在电力系统中,线损率是衡量电网系统设计、运维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经济运行、提高供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用户数量激增、用能特征多样化的大数据背景下,线损率的计算评价工作面临较大挑战... 【目的】在电力系统中,线损率是衡量电网系统设计、运维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经济运行、提高供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用户数量激增、用能特征多样化的大数据背景下,线损率的计算评价工作面临较大挑战。传统线损计算方法依赖于电网参数,精细化程度偏低,计算准确率不佳。【方法】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循环神经网络(RNN)的低压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方法,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线损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方法利用K-means算法对智能配电网的海量用户数据进行分类预处理,以降低数据冗余度。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分类数据中提取线损指标,这些指标随后被输入到深度学习模型中,其中,核心深度学习模型是由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改进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模型融合而成,该模型能够挖掘配电网数据特征,实现线损的智能分析。通过IEEE33节点的仿真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充分展示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均方误差(MSE)和相对误差百分数(RE)分别为3.15 MW和2.43%,计算精度较高。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大数据背景下的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全面考虑各种配电网的影响因素,获得更精准的线损计算结果。此外,通过与两种经典文献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优势。【结论】基于改进RNN模型的低压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方法通过K-means算法和AHP预处理提取线损指标,再利用CNN-LSTM模型进行深入分析,有效提高了线损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该方法主要针对低压配电网线路侧的线损进行分析,对于更高等级电压的线损分析尚未深入研究,但其在低压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中显示出优异的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未来的研究将扩展到更广泛的校验分析,以提高方法的全面性和可靠性。此外,该方法的提出也为智能配电网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有助于推动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线损计算的准确性,还能为电网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提升电网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量的日益增加,智能化的线损分析方法将成为电力系统运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低压配电网 K-MEANS聚类 层次分析法 特征提取 CNN-LSTM模型 智能线损分析 循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高光无痕电视前壳注射模具设计 被引量:7
16
作者 洪建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以液晶电视机前壳为例,结合制品的精度要求和模具结构特点,详尽分析高光无痕注塑模具流道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复杂抽芯机构的设计方法,给出整套模具其它结构的设计要点。利用Moldflow软件,采用变模温工艺技术,对高光无痕注射成型工艺... 以液晶电视机前壳为例,结合制品的精度要求和模具结构特点,详尽分析高光无痕注塑模具流道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复杂抽芯机构的设计方法,给出整套模具其它结构的设计要点。利用Moldflow软件,采用变模温工艺技术,对高光无痕注射成型工艺进行模拟分析,验证了流道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机前壳 高光 无痕 流动分析 注射模具 MOL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低损出仓机设计
17
作者 宋鹏程 王相友 +3 位作者 曲军哲 任加意 盖金星 李学强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2,共9页
目前国内马铃薯出仓设备需求较大,但存在出仓设备研究较少、马铃薯出仓效率低,损伤率高、作业成本高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设计一种由行走转向装置、伸缩装置、输送装置以及液压装置、控制系统、检测装置等组成的马铃薯出仓机... 目前国内马铃薯出仓设备需求较大,但存在出仓设备研究较少、马铃薯出仓效率低,损伤率高、作业成本高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设计一种由行走转向装置、伸缩装置、输送装置以及液压装置、控制系统、检测装置等组成的马铃薯出仓机。采用运动学分析方法明晰影响出仓性能指标的因素为输送线速度、倾斜角度以及喂入量,通过超声波传感器与行程限位开关对输送线的速度和伸缩程度进行控制,可根据物料量的大小实现物料与输送线速度的自动匹配,并防止伸缩过程中产生拖拽造成损伤。对马铃薯出仓机进行性能测试,以出仓效率、破皮率及伤薯率作为出仓机性能评价指标,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各因素的最佳参数范围。根据试验数据对求解的最佳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得出平均出仓效率为56.53 t,平均破皮率为0.75%,平均伤薯率为0.55%,满足较高出仓效率、较低破皮率及伤薯率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出仓机 高效低损 运动学分析 超声波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观赏海棠抗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鹏举 周德峰 +2 位作者 张志斌 曹小东 韩多红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探究不同观赏海棠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差异,综合评价其抗寒能力,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观赏海棠栽植提供参考。以6个观赏海棠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材料,设置0℃低温胁迫,测定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及超氧化物... 探究不同观赏海棠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差异,综合评价其抗寒能力,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观赏海棠栽植提供参考。以6个观赏海棠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材料,设置0℃低温胁迫,测定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7个生理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不同品种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和SOD活性等7个生理指标在6个观赏海棠品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与可溶性糖、脯氨酸、SOD、POD和CAT之间均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性,SOD与POD、CAT之间呈正相关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分别为2.739、1.841和1.405,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489%,影响抗寒性的主要指标为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及SOD、POD和CAT活性。6个观赏海棠品种的抗寒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鸡心果’‘红叶’‘王族’‘大叶北美’‘牡丹’‘红宝石’。‘鸡心果’‘红叶’的抗寒性很强,‘王族’的抗寒性较强,‘大叶北美’的抗寒性弱,‘牡丹’‘红宝石’的抗寒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低温胁迫 抗寒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实现高温大曲发酵过程品温的精准预测
19
作者 姚翠萍 李玉萍 +8 位作者 伍中玉 朱楚天 朱治宇 程艳波 焦富 龚佳欣 贾文生 牟明月 黄永光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8,共8页
为了科学地评价和预测发酵曲仓整仓大曲的发酵温度变化趋势,该研究选择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具有代表性的制曲轮次(对应第一、三、四、五轮次),对两个代表性制曲车间发酵曲仓的1300余块大曲的发酵温度变化进行全面跟踪采集、数据... 为了科学地评价和预测发酵曲仓整仓大曲的发酵温度变化趋势,该研究选择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具有代表性的制曲轮次(对应第一、三、四、五轮次),对两个代表性制曲车间发酵曲仓的1300余块大曲的发酵温度变化进行全面跟踪采集、数据分析研究。采用聚类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建立了发酵曲仓整仓大曲制曲品温的发酵温度预测模型。为了进一步验证预测模型的可靠性,选择了另一个制曲发酵车间8个监测区域的曲块温度数据,随机配对并输入模型开展再次验证。结果表明,第一次翻曲阶段模型预测温度与实际温度的总误差<1.2℃,第二次翻曲阶段温度的总误差<1.1℃。预测模型在四个季节制曲温度变化数据的测试中平均准确率>95%,与曲堆整体的实际温度并无显著性差异。该预测模型为有效评价大曲发酵整仓曲块温度变化提供了科学方法,对高温大曲的发酵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高温大曲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预测建模 温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路器控制线圈驱动铁芯动作特性及其电流-动作关联特征的机械故障辨识方法
20
作者 刘会兰 李想 +2 位作者 赵书涛 朱鹏宇 刘教民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1911,共11页
分合闸线圈上电驱动铁芯再触发操作机构传动部件顺序动作控制断路器分合闸,现有研究聚焦于提取分合闸线圈电流特征判别故障,铁芯动作与分合闸线圈电流关联机理不明。为此通过Lucas-Kanade光流法逐帧分析高速图像序列,由运动目标识别获... 分合闸线圈上电驱动铁芯再触发操作机构传动部件顺序动作控制断路器分合闸,现有研究聚焦于提取分合闸线圈电流特征判别故障,铁芯动作与分合闸线圈电流关联机理不明。为此通过Lucas-Kanade光流法逐帧分析高速图像序列,由运动目标识别获得与控制线圈电流配合的铁芯动作轨迹,发现铁芯运动早于电流峰值,其运动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与线圈电流时序及其累积持续时间相关联。提出基于聚类动作特征表征故障程度、利用随机森林判断动作关联性电流特征对故障的敏感程度,建立基于分合闸线圈电流-铁芯特征联合分析的故障分类诊断框架,并通过实验模拟线圈电压异常、铁芯卡涩程度不同、线圈固定螺丝松动等故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线圈电流-铁芯动作故障关联性诊断结果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线圈电流 目标识别 故障检测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