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液相还原法制备钴纳米晶及其二维有序阵列 被引量:2
1
作者 苏轶坤 申承民 +3 位作者 杨天中 杨海涛 高鸿钧 力虎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7-229,共3页
The monodisperse magnetic cobalt nanocrystals(NCs) of 7 nm in diameter were prepared by using high temperature solution phase reducing method. The UV-Vis spectrum showed that the cobalt NCs was stable. The structure o... The monodisperse magnetic cobalt nanocrystals(NCs) of 7 nm in diameter were prepared by using high temperature solution phase reducing method. The UV-Vis spectrum showed that the cobalt NCs was stabl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balt NCs were determined by XR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ach of the cobalt nanoparticles is a single crystal with a complex cubic structure relating to the β phase of manganese. The XPS spectra indicate that the surface of Co nanoparticles was not oxidized or formed other compound. Two-dimensional order superlattices of the Co nanoparticles were formed by self-assembly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钴纳米晶 制备 高温液相还原法 二维有序阵列 表面活性剂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共沉淀法制备MnO_2/CNFs催化剂及其低温脱硝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邹海强 杨隽逸 +2 位作者 郑玉婴 陈健 卢秀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3-58,共6页
以碳纳米纤维为载体,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MnO_2/CNFs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利用BET,XRD,FESEM,EDS,TEM及XPS对催化剂的微观形貌、结构特征、元素组成以及价态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MnO_2,... 以碳纳米纤维为载体,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MnO_2/CNFs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利用BET,XRD,FESEM,EDS,TEM及XPS对催化剂的微观形貌、结构特征、元素组成以及价态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MnO_2,且以无定型态负载于CNFs表面。在80~180℃下进行低温脱硝活性的测试。当负载量为6%时,MnO_2/CNFs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最为优异,在80℃时脱硝率就达到了65.25%,当温度升高至180℃时脱硝率达95.25%。无定型结构、良好的分散性以及较高的表面吸附氧含量是MnO_2/CNFs催化剂具有优异低温脱硝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在未经过任何酸处理的情况下使MnO_2负载在CNFs上,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共沉淀法 MnO2/CNFs催化剂 脱硝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碳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钴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小涛 李金林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8期24-27,共4页
采用高温液相还原法,以无水氯化钴为金属前驱体、三乙基硼氢化锂为还原剂、表面活性剂三苯基磷(TPP)和油酸(OA)为保护剂,制备了一系列粒径不同的钴纳米颗粒,并将其负载到活性炭(AC)上,得到活性炭负载的不同粒径的金属钴纳米催化剂。结... 采用高温液相还原法,以无水氯化钴为金属前驱体、三乙基硼氢化锂为还原剂、表面活性剂三苯基磷(TPP)和油酸(OA)为保护剂,制备了一系列粒径不同的钴纳米颗粒,并将其负载到活性炭(AC)上,得到活性炭负载的不同粒径的金属钴纳米催化剂。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可有效控制钴纳米颗粒的粒径;同期负载优于非同期负载;多种载体负载的催化剂以活性炭负载效果最佳,钴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窄且分散性好。采用电子透射显微镜(TEM)、N2吸附-脱附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液相还原法 表面活性剂 钴纳米颗粒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液相醇解法制备钴纳米粒子
4
作者 陈慧玉 汤皎宁 +1 位作者 辛剑 杨火电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0,共3页
利用1,10-癸二醇做还原剂,在油酸和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两种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制备出磁性钴纳米粒子,利用XRD、XPS、TEM和激光光散射仪对所制备的钴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钴纳米粒子具有hcp相,平均粒径大约为30 nm。
关键词 钴纳米粒子 磁性 高温液相醇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3C@Ni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研究
5
作者 魏娟娟 马文霞 +1 位作者 王亚丽 叶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5-998,共4页
采用高温有机液相法,以醋酸镍为前驱体,用三辛基膦作表面活性剂,用连续注入的方式,在不同的反应阶段加入三辛基膦,制备了Ni_3C@Ni核壳型纳米粒子(NPs)。催化性能研究表明,该核壳结构的活化能ΔE=60 k J/mol,低于单一镍纳米粒子(ΔENi=65... 采用高温有机液相法,以醋酸镍为前驱体,用三辛基膦作表面活性剂,用连续注入的方式,在不同的反应阶段加入三辛基膦,制备了Ni_3C@Ni核壳型纳米粒子(NPs)。催化性能研究表明,该核壳结构的活化能ΔE=60 k J/mol,低于单一镍纳米粒子(ΔENi=65 k J/mol)的活化能;磁学性能研究表明,该纳米粒子为铁磁性,在300 K时的矫顽力为65.2 Oe,饱和磁感应强度为0.25 emu/g。退火后的产物为镍/氧化镍的核壳结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该核壳结构具有较为稳定的循环可逆性,首次充放电容量较高,可作为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高温有机液相法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浸渍法制备耐高温柔性石墨密封材料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文露 张凌燕 +2 位作者 邱杨率 王靖 赵绍林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83,共6页
为提高柔性石墨密封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及力学性能,选用硼酸镁、磷酸、硅酸钠及乙二醇为浸渍剂,采用液相浸渍法对柔性石墨材料进行改性,并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确定最佳浸渍剂配比和浸渍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柔性石墨材料抗... 为提高柔性石墨密封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及力学性能,选用硼酸镁、磷酸、硅酸钠及乙二醇为浸渍剂,采用液相浸渍法对柔性石墨材料进行改性,并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确定最佳浸渍剂配比和浸渍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柔性石墨材料抗拉强度、压缩率和泄漏率有明显的提高,且耐受温度从450℃提高至800℃,在800℃有氧环境焙烧1 h的热失重百分比下降到6.98%,表明液相浸渍有效提高了柔性石墨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同时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增强。SEM分析结果表明,硼酸镁、磷酸、硅酸钠在高温下在柔性石墨的内部和表面形成一层玻璃态保护层,并填充堵塞内部的微细孔道,隔绝氧气与石墨的接触,延缓柔性石墨与氧气的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石墨板材 液相浸渍法 耐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条件对自制LiFePO_4/C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伍丽萍 黄同林 +2 位作者 李海港 田泽由 王建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29-2032,共4页
采用以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为铁源,磷酸(H3PO4)为磷源,以改进的均相沉淀法制备的超细(纳米)FePO4为前驱体,讨论了高温固相碳热还原法的煅烧温度和C添加量对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 PO4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 采用以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为铁源,磷酸(H3PO4)为磷源,以改进的均相沉淀法制备的超细(纳米)FePO4为前驱体,讨论了高温固相碳热还原法的煅烧温度和C添加量对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 PO4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800℃,C添加量为每摩尔FePO432 g葡萄糖,制得的LiFePO4/C的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碳热还原法 FEPO4 煅烧温度 C添加量 LIFEPO4/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热轧降尘效率的雾化参数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重阳 赵刚 +1 位作者 肖骏松 郑睿鑫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9-154,共6页
为提高热轧工作区的雾化降尘效率,研究尘雾颗粒碰撞相关理论,以热轧产生的氧化铁皮粉尘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雾滴粒径、雾滴速度和液体流量多个雾化参数的降尘效率计算模型;分析单一雾化参数对降尘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得不同气液压力... 为提高热轧工作区的雾化降尘效率,研究尘雾颗粒碰撞相关理论,以热轧产生的氧化铁皮粉尘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雾滴粒径、雾滴速度和液体流量多个雾化参数的降尘效率计算模型;分析单一雾化参数对降尘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得不同气液压力组合下的雾化参数,运用响应曲面法,分析多个雾化参数耦合对降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尘效率随着雾滴粒径的减小、液体流量增大而提高,雾滴速度对其影响不明显;多因素耦合时,通过调节气液压力组合来控制降尘效率,结合高温环境对雾滴存活时间的影响分析,当气压0.3 MPa、液压0.5 MPa时,粒径为21~27μm的粉尘沉降效果最佳,降尘效率达到90%以上,可有效解决热轧车间粉尘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雾化降尘 氧化铁皮粉尘 降尘效率 热轧高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催化液相法制备碳化硼细粉末及反应机理研究
9
作者 马明亮 朱珍彪 +2 位作者 王树军 杨学东 刘茵琪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74,共5页
以甘油、硼酸和纳米炭粉为原料,不加任何催化剂,通过超声振动器制备出悬浮液先驱体,再经低温燃烧、高温碳热合成反应,成功合成了碳化硼(B_(4)C)细粉末。通过XRD、SEM、TEM和EDS对产物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了... 以甘油、硼酸和纳米炭粉为原料,不加任何催化剂,通过超声振动器制备出悬浮液先驱体,再经低温燃烧、高温碳热合成反应,成功合成了碳化硼(B_(4)C)细粉末。通过XRD、SEM、TEM和EDS对产物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温度对产物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成温度为1 200℃时即有碳化硼生成;在1 400℃真空中保温2 h可获得高结晶度、低杂质含量的碳化硼,其粒径分布在30 nm至30μm之间,其中纳米颗粒以团聚体的形式存在。参与反应的各组分在悬浮液中进行纳米级别的混合,且悬浮液燃烧产物仍保持纳米尺寸,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从而可大大降低合成反应温度并减少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B4C) 纳米颗粒 无催化液相法 悬浮液先驱体 低温燃烧 高温碳热合成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