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应变的应变硬化指数演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学习 关铂镔 +3 位作者 周兵营 吴向东 万敏 韩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170,共7页
为准确描述变形过程中双相高强钢板的应力应变关系,针对3种双相高强钢板应变硬化指数的演化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理论模型预测。借助单向拉伸试验机和自主研发的DIC应变测量系统,获得了3种材料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基于经典的Hollo... 为准确描述变形过程中双相高强钢板的应力应变关系,针对3种双相高强钢板应变硬化指数的演化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理论模型预测。借助单向拉伸试验机和自主研发的DIC应变测量系统,获得了3种材料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基于经典的Hollomon流动应力模型,得到了其应变硬化指数的演化历程,发现3种材料应变硬化指数与真实应变呈非线性变化关系。为了更好地预测应变硬化指数的演化行为,提出了可以描述其值变化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结合经典的Hollomon流动应力模型,提出了基于n值变化的修正的Hollomon-n流动应力模型,最后通过3种材料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高强钢板 应变硬化指数 数字图像相关法 应变演化 流动应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断裂准则在高强钢板料成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谢延敏 尹仕任 +1 位作者 罗征志 潘亦苏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3-289,共7页
针对板料成形中的韧性断裂准则预测成形极限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提出了利用韧性断裂准则能够较好地预测塑性差的板料成形极限,而且还能考虑应变路径的变化.将Cockroft和Latham准则应用到高强度钢板DP590的成形预测中.对高强钢DP59... 针对板料成形中的韧性断裂准则预测成形极限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提出了利用韧性断裂准则能够较好地预测塑性差的板料成形极限,而且还能考虑应变路径的变化.将Cockroft和Latham准则应用到高强度钢板DP590的成形预测中.对高强钢DP590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获得了相应的物性参数.同时对该高强钢进行了方盒件成形试验,并进行了相应的有限元模拟.通过对高强钢的极限试验,利用有限元模拟获得了该材料的Cockroft和Latham准则常数.最后利用该常数对方盒件的拉深过程进行了缺陷的预测,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完全吻合.表明韧性断裂准则是可以应用到高强度钢板的成形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断裂准则 高强钢 成形极限 有限元 方盒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边力下高强度钢板的回弹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单体坤 李淑惠 陈关龙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58,93,共4页
回弹是影响板料成形精度的缺陷之一,特别是对高强度钢板控制回弹是板料成形中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高强度钢板的回弹仿真,证明合适的变压边力能够减小成形后的回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 高强度钢 回弹 变压边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板热冲压工艺中的相变模拟 被引量:8
4
作者 崔俊佳 于海平 +2 位作者 李春峰 雷呈喜 邢忠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
热冲压技术可以有效缓解高强钢板成形件起皱、开裂等缺陷,在汽车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以固态相变原理为依据,将流体动力学引入到热冲压工艺中,建立了热-流-力-相多场耦合平台,分析工艺参数对成形件组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冷后... 热冲压技术可以有效缓解高强钢板成形件起皱、开裂等缺陷,在汽车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以固态相变原理为依据,将流体动力学引入到热冲压工艺中,建立了热-流-力-相多场耦合平台,分析工艺参数对成形件组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冷后成形件马氏体含量随保压时间、水流速的增加而升高,获得马氏体含量充分的成形件的临界保压时间为13s。成形件组织分布不均,底部马氏体含量最少,法兰马氏体含量最多,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冲压 高强钢板 相变模拟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圆角破裂的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梦寒 王彦丽 杨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61-4167,共7页
为了解决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过程中圆角破裂的缺陷问题,进而提高零件的成形质量,采用响应曲面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加强件热冲压成形进行模拟,分析高强度钢板加强件圆角产生破裂的原因,并以热冲压件圆角区域的厚度减薄率... 为了解决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过程中圆角破裂的缺陷问题,进而提高零件的成形质量,采用响应曲面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加强件热冲压成形进行模拟,分析高强度钢板加强件圆角产生破裂的原因,并以热冲压件圆角区域的厚度减薄率为优化目标,成形极限图为约束条件,建立目标与板料温度、摩擦因数、压边力之间的二阶函数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零件圆角处发生破裂的主要原因是成形过程中圆角处的温度变化及受力状态。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初始成形温度850℃,摩擦因数0.12,压边力23.74 MPa。以数值模拟和生产试验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成形质量比较好的热冲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高强度钢板 热冲压成形 圆角破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拼焊板破裂判据的建立及成形极限预测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炜 侯波 +2 位作者 贝建伟 彭志刚 冯华云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0-283,共4页
为准确判断差厚高强钢激光拼焊板何时、何处发生破裂,在失效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破裂判据.该破裂判据为:在建立拼焊板左半边成形极限图时,凸模载荷达到最大值时拼焊板发生破裂;在建立拼焊板右半边成形极限图时,拼焊板应变路径... 为准确判断差厚高强钢激光拼焊板何时、何处发生破裂,在失效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破裂判据.该破裂判据为:在建立拼焊板左半边成形极限图时,凸模载荷达到最大值时拼焊板发生破裂;在建立拼焊板右半边成形极限图时,拼焊板应变路径向平面应变状态漂移时破裂发生.基于该破裂判据,结合对高强钢拼焊板成形极限试验的仿真,建立其成形极限图.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拼焊板破裂判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基于建立的破裂判据,结合对拼焊板成形极限试验的有限元仿真,能够准确、快速获得差厚高强钢激光拼焊板的成形极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拼焊板 破裂判据 成形极限 高强度钢板 差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用于改善斜向受力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赵彤 刘明国 谢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9,共7页
基于 8根高强混凝土柱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 ,本文编制了矩形截面高强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全过程受力分析计算机程序 ,对影响碳纤维布抗震加固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 ,本文进... 基于 8根高强混凝土柱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 ,本文编制了矩形截面高强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全过程受力分析计算机程序 ,对影响碳纤维布抗震加固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斜向受力情况下碳纤维布包裹层数、轴压比、荷载角等因素对抗震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与电算结果均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横向缠裹碳纤维布可显著改善高强混凝土柱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斜向受力 高强混凝土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780高强度钢板摩擦界面分形接触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付秀娟 陈超 李建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1-374,379,共5页
根据板料的表面轮廓特点,建立了基于分形理论的DP780板料表面形貌模型,在表面形貌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DP780板料和模具的弹塑性接触模型,该模型将模具视为刚性体,导出了板料与模具实际接触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确定了实际接触面积与法向载... 根据板料的表面轮廓特点,建立了基于分形理论的DP780板料表面形貌模型,在表面形貌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DP780板料和模具的弹塑性接触模型,该模型将模具视为刚性体,导出了板料与模具实际接触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确定了实际接触面积与法向载荷的关系。将分形接触模型应用于摩擦模型的建立中,能够获得更为真实的边界条件,可为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钢板 表面形貌 分形 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玻璃纤维/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杨建中 熊光晶 +3 位作者 严州 谢国柱 陈鸿斌 刘金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8-22,34,共6页
以高强玻璃纤维 (SGF)布与碳纤维 (CF)布混杂加固混凝土梁 ,进行对比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与单一CF布加固相比 ,SGF/CF布混杂加固不仅使梁的延性显著提高 ,加固成本大幅降低 ,而且承载力也略有提高 ,仅刚度略为降低。
关键词 高强玻璃纤维布 碳纤维布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混凝土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热镀锌工艺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3
10
作者 徐秀清 王顺兴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1-74,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连续热镀锌工艺的进展及差距,主要包括热镀锌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和热镀锌生产线的核心设备;并进一步介绍了几种汽车用高强度镀锌钢板及应用前景。此外,针对目前热镀锌工艺存在的能源消耗量大的问题,指出应在还原工艺...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连续热镀锌工艺的进展及差距,主要包括热镀锌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和热镀锌生产线的核心设备;并进一步介绍了几种汽车用高强度镀锌钢板及应用前景。此外,针对目前热镀锌工艺存在的能源消耗量大的问题,指出应在还原工艺上进行改进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热镀锌 工艺过程 设备 高强度钢板 优化 汽车用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N算法的热轧高强钢薄板轧机振动预报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董志奎 梁朋伟 +3 位作者 禚超越 孙建亮 赵静一 卢明立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5-141,144,共8页
针对热轧高强钢薄板生产过程中轧机出现剧烈振动、造成产品质量不高和设备损坏等问题,深度挖掘钢铁工业积累的轧制实时监测数据(PDA数据),提出采用DBN算法和GA-BP算法建立轧机振动预报模型,从而对轧机振动进行预报。首先通过建立轧机垂... 针对热轧高强钢薄板生产过程中轧机出现剧烈振动、造成产品质量不高和设备损坏等问题,深度挖掘钢铁工业积累的轧制实时监测数据(PDA数据),提出采用DBN算法和GA-BP算法建立轧机振动预报模型,从而对轧机振动进行预报。首先通过建立轧机垂直振动数学模型,分析轧机振动机理,然后建立振动预报模型,并利用现场实测数据训练其精度,结果表明,本预报模型预测结果的误差在3.94%以内,可以用于轧机振动的预报。建立了轧制工艺参数和轧机振动强度的定量关系,为轧制制度的改进以及在轧制过程中实现快速减弱甚至消除轧机振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高强钢薄板 轧机振动 振动预报 DBN算法 GA-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高强度镀锌钢板冲压成形摩擦及表面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贵 龙小裕 +2 位作者 梁中凯 杨朋 柳玉起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0,共10页
先进高强度镀锌钢板具有高综合力学性能,在外形复杂、强度高的汽车冲压件上有广阔应用前景。但由于受高强度和镀锌层的影响,成形力大导致板料和模具表面间摩擦变化复杂,易产生损伤,其摩擦和损伤机理尚未得到充分揭示。因此,对冲压成形... 先进高强度镀锌钢板具有高综合力学性能,在外形复杂、强度高的汽车冲压件上有广阔应用前景。但由于受高强度和镀锌层的影响,成形力大导致板料和模具表面间摩擦变化复杂,易产生损伤,其摩擦和损伤机理尚未得到充分揭示。因此,对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动态摩擦机理及摩擦过程中超薄镀锌层与模具表面接触所产生的损伤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旨在揭示冲压成形工艺参数对摩擦的影响及表面损伤的变化规律。应从塑性理论微尺度研究镀锌层在复杂加载路径下的变形行为,构建多因素耦合的动态摩擦模型,完善板料与模具表面的分形接触模型。结合动态摩擦模型计算接触摩擦功,以此建立表面损伤模型,实现表面损伤的动态预测,提高冲压成形精度和产品表面质量,是未来精确板料冲压成形的重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度镀锌钢板 冲压成形 摩擦 表面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材料变形路径及应变率的车身前端吸能结构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金轮 兰凤崇 陈吉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5-271,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厚度及强度的高强度钢板对车辆正面碰撞性能的影响,以车身前端主要吸能结构的比吸能最大化为目标,构件的材料和厚度为设计变量,并考虑材料的变形路径和应变率效应,通过试验设计、近似模型与自适应响应面法相结合进行优化,... 为了研究不同厚度及强度的高强度钢板对车辆正面碰撞性能的影响,以车身前端主要吸能结构的比吸能最大化为目标,构件的材料和厚度为设计变量,并考虑材料的变形路径和应变率效应,通过试验设计、近似模型与自适应响应面法相结合进行优化,得到了高强度钢板最优的匹配方案。优化后降低了车辆加速度和制动踏板侵入量等乘员伤害指标,提高了车体结构的耐撞性。本研究同时验证了基于自适应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正面碰撞 自适应响应面法 高强度钢板 吸能结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钢板力学性能参数对其拉深成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温彤 方刚 +1 位作者 贾朋举 洪杰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27,共3页
以B210P1(一种加磷高强度冷轧、无间隙原子高强度钢)、B280VK(一种碳素冷连轧、双相钢钢板)高强度钢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主要力学性能参数(σs、K、n、r)对材料拉深成形性能的影响。对比物理模拟和... 以B210P1(一种加磷高强度冷轧、无间隙原子高强度钢)、B280VK(一种碳素冷连轧、双相钢钢板)高强度钢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主要力学性能参数(σs、K、n、r)对材料拉深成形性能的影响。对比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对于拉伸试验所得到的材料性能参数,采用ETA/DYNAFORM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试验能有效预测材料的拉深成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参数 拉深 成形性能 高强度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板热冲压模具冷却水道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玉俊 陈树来 王玉广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3-257,252,共6页
利用ANSYS/LS-DYNA模块对保压淬火过程零件及模具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高强钢板热冲压模具冷却系统均布水道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通过APDL参数化编程语言,选择零阶与一阶搜索相结合的优化算法,编写优化程序,以模具冷却水道半... 利用ANSYS/LS-DYNA模块对保压淬火过程零件及模具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高强钢板热冲压模具冷却系统均布水道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通过APDL参数化编程语言,选择零阶与一阶搜索相结合的优化算法,编写优化程序,以模具冷却水道半径、相邻水道间隔尺寸和水道与模面距离等参数为优化变量,以板料温度分布均匀和保证降温速率达到临界冷却速率为优化目标建立目标函数,优化后目标函数值为26.553(优化前为64.404)。对优化前后成形件的温度分布进行了比较,得到成形件最高温度下降了44.5%,最低温度下降了14.5%,实现了对冷却水道各参数的优化。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优化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板 热冲压 冷却水道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780高强钢板温热成形极限图及其计算模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大海 许钢碧 常春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197,共6页
为评价DP780高强钢板材的温热态成形性能,基于刚模胀形试验,利用BCS-50AR热环境通用板材成形试验机和Vialux Auto Grid应变分析系统,建立了室温~500℃典型温度点下的成形极限曲线,并基于成形极限曲线理论对其成形极限规律进行了数学描... 为评价DP780高强钢板材的温热态成形性能,基于刚模胀形试验,利用BCS-50AR热环境通用板材成形试验机和Vialux Auto Grid应变分析系统,建立了室温~500℃典型温度点下的成形极限曲线,并基于成形极限曲线理论对其成形极限规律进行了数学描述。结果表明,DP780高强钢板的成形极限曲线受温度的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从而表现出较好的温热态成形性能。而受到高强钢蓝脆温度的影响,成形温度为300℃时,材料表现出低于室温的成形性能。建立的考虑温度影响的DP780成形极限曲线数学模型能较好的反映其成形极限试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板 温热成形 成形极限图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加固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和延性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吉忠 王苏岩 黄承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8-714,共7页
通过试验对9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布加固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和延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碳纤维布加固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和加固效果.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抗震柱加固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和有限元分析... 通过试验对9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布加固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和延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碳纤维布加固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和加固效果.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抗震柱加固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加固柱的抗震性能和延性得到明显改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为碳纤维布加固高强混凝土的数值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高强混凝土 滞回曲线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改善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彤 刘明国 +1 位作者 谢剑 张晨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52,共7页
本文进行了8根高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使用碳纤维布横向包裹高强混凝土柱来提高其延性这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了碳纤维布横向包裹高强混凝土柱的受力特性,分析了加荷角度、碳纤维布拉伸强度以及碳纤... 本文进行了8根高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使用碳纤维布横向包裹高强混凝土柱来提高其延性这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了碳纤维布横向包裹高强混凝土柱的受力特性,分析了加荷角度、碳纤维布拉伸强度以及碳纤维布的包裹层数等因素对构件抗震加固效果的影响,并对碳纤维布加固高强混凝土柱使其延性提高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横向缠裹碳纤维布可显著提高高强混凝土柱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柱 碳纤维布 延性 抗震效果 加固效果 包裹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板22MnB5热成形的一步逆成形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晓达 张向奎 +1 位作者 胡平 刘伟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15,共3页
在高强钢板热冲压产品及模具设计的早期,缺少一个仅仅根据产品的形状以及少量的模具信息就能快速评估出热冲压件可成形性的工具,能对后续的产品及模具设计起到指导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并实现了高强钢板22MnB5热成形的一步逆成形有... 在高强钢板热冲压产品及模具设计的早期,缺少一个仅仅根据产品的形状以及少量的模具信息就能快速评估出热冲压件可成形性的工具,能对后续的产品及模具设计起到指导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并实现了高强钢板22MnB5热成形的一步逆成形有限元方法,用来快速评价高强钢板22MnB5在高温奥氏体状态下的可成形性。并以某汽车B柱的加强板为例进行计算,将其模拟结果与热冲压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证实了高强钢板22MnB5热成形的一步逆成形有限元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逆成形 热成形 高强钢板 22MnB5 热冲压 奥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钢板冲压模具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晖 刘源 张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15-117,121,共4页
与普通钢板相比,汽车覆盖件的高强度钢板冲压更易造成模具磨损,因而对模具结构形式要求更高。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模具弹性变形的模具结构优化方法。将拓扑优化技术与板料成形数值技术相结合,对模具的结构形式进行了优化分析,并对冲压模... 与普通钢板相比,汽车覆盖件的高强度钢板冲压更易造成模具磨损,因而对模具结构形式要求更高。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模具弹性变形的模具结构优化方法。将拓扑优化技术与板料成形数值技术相结合,对模具的结构形式进行了优化分析,并对冲压模具结构优化前后的动态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具结构比优化前可减重约26.4%,最大应力降低48.3%。这证实该模具结构优化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钢板 冲压模具 结构优化 载荷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