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两步式SAR ADC架构的智能温度传感器
1
作者 曹亦栋 陈雷 +3 位作者 初飞 李建成 张健 李全利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3-611,共9页
针对高速接口芯片的局部结温监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步式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的片上智能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配合上位机实现对全芯片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输出数字温度码。电路对横向pnp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进行采样,设计... 针对高速接口芯片的局部结温监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步式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的片上智能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配合上位机实现对全芯片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输出数字温度码。电路对横向pnp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进行采样,设计了温度监测模块进行量化比较。电路采用了两步式SAR ADC进行10 bit数字温度码的转换输出,两步式SAR ADC通过调节电阻阵列实现粗量化,调节比较器输入管阵列进行细量化。电路基于28 nm CMOS工艺设计,模块面积为0.049 mm^(2)。仿真结果表明,27℃、1.8 V电源电压下温度传感器的最大动态功耗为379μW,在10 MHz参考时钟下的输出响应时间为37.1μs。测试结果表明,芯片温度为62.8~124.5℃时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的误差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接口芯片 温度传感器 横向pnp管 温度监测模块 两步式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速连续时间Sigma-Delta ADC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洲洋 王新安 张兴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0期1-4,共4页
在TSMC 0.18μm CMOS工艺下设计了一款宽带宽、低功耗的连续时间Sigma-Delta ADC调制器。该调制器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视频、医疗和工业成像等领域,它采用三阶RC积分环路滤波结构,提高了可达到的精度。针对环路延时降低系统稳定性的问... 在TSMC 0.18μm CMOS工艺下设计了一款宽带宽、低功耗的连续时间Sigma-Delta ADC调制器。该调制器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视频、医疗和工业成像等领域,它采用三阶RC积分环路滤波结构,提高了可达到的精度。针对环路延时降低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在环路中引入半个采样周期的延时,以此提高调制器的精度;同时采用非回零的DAC结构来减小系统对时钟抖动的敏感度。通过结构的选取和非回零的DAC结构的使用,调制器对时钟抖动有很强的忍受能力。该Sigma-Delta ADC的带宽可以达到5 MHz,信噪比可达63.6 dB(10位),整个调制器在1.8 V的电压下,功耗仅为32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ma—Delta A/D转换器 连续时间调制器 高速低功耗adc调制器 时钟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光时域展宽技术的高速ADC研究
3
作者 吕方兴 李飞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9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时域展宽技术的高速ADC的设计方案,利用光学的方法将快变信号在时域上进行有效的时间拉伸,从而降低了系统对后端电子ADC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对快变信号的超快测量。利用推挽式电光调制器的对称性来消除信号电光调制时...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时域展宽技术的高速ADC的设计方案,利用光学的方法将快变信号在时域上进行有效的时间拉伸,从而降低了系统对后端电子ADC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对快变信号的超快测量。利用推挽式电光调制器的对称性来消除信号电光调制时的二次失真,再利用包络去除方法来减小信号幅值的失真度,从而实现被测信号的准确恢复和重建。通过理论推导该方案的实现原理,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达到11倍的展宽倍数,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快变信号的降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adc 时域展宽 群速度色散 超快测量 电光调制 包络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射频数字化接收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月 杨剑 +1 位作者 鲍庆龙 陈曾平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6-671,共6页
数字接收组件是数字阵列雷达(DAR)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雷达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在研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四通道射频数字化接收组件。首先分析了ADC性能参数对射频前端设计的影响以及前端器件参数的选择问题;... 数字接收组件是数字阵列雷达(DAR)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雷达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在研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四通道射频数字化接收组件。首先分析了ADC性能参数对射频前端设计的影响以及前端器件参数的选择问题;然后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分布式电源设计方案,设计了一种合理的地平面分割方法,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位对齐方法用于接收ADC输出;最后研究了多通道同步的设计和测试技术。接收组件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接收组件 射频数字化 高速adc 同步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