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对hs-CRP、BNP、AngⅡ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何文凤 薛成 +2 位作者 郑健康 帅壮 岳荣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对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心功能...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对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血清hs-CRP、BNP、AngⅡ、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hs-CRP、BNP、An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LVEF、LVESD、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F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LVESD、LVEDD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次数、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心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恶化、缺血心源性死亡率分别为20.00%、22.00%、4.00%,观察组分别为4.00%、6.00%、0.00%,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恶化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有助于促进hs-CRP、BNP、AngⅡ下降,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沙库巴曲缬沙坦 阵发性心房颤动 慢性心力衰竭 高敏c反应蛋白 脑钠肽 血管紧张素Ⅱ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颈动脉超声参数诊断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价值
2
作者 钱程昱 王琳升 +1 位作者 熊兴江 钱卫东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01-140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颈动脉超声参数在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武进附属医院心内科疑似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共26...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颈动脉超声参数在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武进附属医院心内科疑似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共260例。结合CAG,把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n=110)和冠心病组(n=1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血清LDL-C、hs-CRP及颈动脉超声参数[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采用Spearman相关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LDL-C、hs-CRP及颈动脉超声参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DL-C、hs-CRP和颈动脉超声参数单独及联合评估疑似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1)冠心病组在年龄、吸烟、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方面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占比、饮酒、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LDL-C、hs-CRP及颈动脉超声参数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pearman相关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DL-C、hs-CRP及颈动脉超声参数与冠心病呈正相关(P<0.05)。(4)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DL-C、hs-CRP及颈动脉超声参数联合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与单独评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DL-C、hs-CRP和颈动脉超声参数单独或联合评估是否冠心病均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评估的预测价值更高,对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诊治策略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6、hs-CRP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33
3
作者 余芳 薛耀明 +4 位作者 李晨钟 沈洁 高方 余艳红 付霞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9-801,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在我院产科门诊对孕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24 ̄36周孕妇进行筛查并分组:40例正常孕妇(NGT组)、23例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在我院产科门诊对孕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24 ̄36周孕妇进行筛查并分组:40例正常孕妇(NGT组)、23例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25例孕龄女性(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测IL-6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分泌指数HOMA-B。结果(1)GDM组血清IL-6、hs-CRP水平均高于NGT组和对照组(P<0.01),但NGT组和对照组两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2)HOMA-IR在GDM组显著高于NGT组和对照组(P<0.01),NGT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OMA-B在GDM组显著低于NGT组和对照组(P<0.01),NGT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BG、FINS、IL-6、hs-CRP与HOMA-IR显著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FINS、FBG、IL-6、hs-CRP是影响HOMA-IR的显著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0.563、0.992、0.325、0.231,P<0.01)。结论GDM患者的血清IL-6、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为影响HOMA-IR的显著因素,提示炎症因子IL-6、CRP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加重胰岛素抵抗,参与GDM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RP、PCT在鉴别类肺炎性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宇筠 黄鑫炎 +2 位作者 罗益锋 谢灿茂 郭禹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666-3667,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降钙素原(PCT)在鉴别类肺炎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作用。方法:选取胸腔积液患者66例,明确病因后分为类肺炎组(30例)及结核组(36例),抽取胸腔积液,采用免疫比浊法及酶联荧光分析法检测HS-CRP及PCT水平。...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降钙素原(PCT)在鉴别类肺炎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作用。方法:选取胸腔积液患者66例,明确病因后分为类肺炎组(30例)及结核组(36例),抽取胸腔积液,采用免疫比浊法及酶联荧光分析法检测HS-CRP及PCT水平。结果:胸腔积液PCT及HS-CRP在类肺炎组与结核组中分别为[1.12(0.75-2.75)]ng/mL、[0.13(0.05-0.33)]ng/mL及(10.56±1.55)mg/L、(7.61±1.40)mg/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HS-CRP在类肺炎性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类肺炎性 结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cy、NSE、UA、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5
5
作者 张淑琴 范恒 +1 位作者 邓立军 吴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给予治疗28d。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cy、NSE、UA、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Hcy、NSE、UA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NSE、UA及hs-CRP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并且试验组的以上各血清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并且试验组患者的以上各血清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Hcy、NSE、UA、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阿司匹林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尿酸 高敏 c 反应蛋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MPO、IL-6和hs-CRP对冠心病危险分层的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成桂 彭端亮 +4 位作者 罗俊 刘于嵩 谢国明 李扑 涂植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061-2065,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3种血清炎性标志物对冠心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对381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0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162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3种血清炎性标志物对冠心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对381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0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162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114例]和337例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non-coronary heart disease,NCHD)187例和健康体检者150例],分别用选择抑制法检测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组MPO、IL-6、hs-CRP均显著高于SAP、NCHD和健康组(P=0.000)。MPO以AMI组最高,UAP组其次,SAP组再次,均明显高于NCHD和健康组(P<0.05)。UAP组与SAP组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AMI组,高于NCHD及健康组(P<0.05)。SAP、NCHD、健康体检者3组间hs-CRP无统计学差异,但显著低于UAP组及AMI组(P<0.05)。AMI患者MPO多轻度升高(89.52%)并伴IL-6和hs-CRP重度升高(分别达90.48%和96.19%),UAP患者MPO多轻度升高(80.86%)并伴IL-6和hs-CRP中度升高(分别为67.28%和78.40%)。SAP患者MPO和hs-CRP轻度升高率分别为48.25%和53.51%,IL-6中度升高率为54.39%。单项炎性标志物对ACS的诊断灵敏度均较高,但特异性均不理想。串联分析3种炎性标志物诊断ACS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4.53%、79.82%、89.64%、57.23%和76.12%。结论联合检测MPO、IL-6和hs-CRP可鉴别诊断冠心病不同病理阶段,提高诊断ACS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有助于冠心病的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酶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 危险分层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和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林俐红 查显丰 +2 位作者 李珉珉 吴勇 蒋亚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103例ACI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组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I患者血清Lp-PLA2和hs-CRP检测水平...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103例ACI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组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I患者血清Lp-PLA2和hs-CRP检测水平分别为(297.36±87.51)ng/m L和(18.27±5.46)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8.37±34.69)ng/m L和(7.15±2.38)mg/L(均P<0.01).ACI患者病情越重,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越高(均P<0.01).血清Lp-PLA2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82,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升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联合检测两者水平对判断患者病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ox-LDL、MMP-9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39
8
作者 岳蕴华 白旭东 +5 位作者 张小宁 毛洁萍 地拉娜木 米合热依 杨小英 曾海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s,ox-LDL)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s,ox-LDL)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查颈动脉彩超提示存在动脉硬化斑块,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98例,予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治疗组98例,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普罗布考(500 mg/d)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6、12个月检测血清hs-CRP、ox-LDL及MMP-9水平和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及斑块数量变化。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血清hs-CRP和MMP-9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t=10.157,13.619,16.211和t=33.684,48.563,47.951,联合组:t=14.662,23.586,28.179和t=47.023,50.239,50.774,P均<0.01),ox-LDL水平在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2,5.011,5.892,P均<0.01),而在常规治疗组虽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同时间点比较,hs-CRP、ox-LDL和MMP-9水平联合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5、5.271、2.492,t=4.927、3.772、4.673和t=16.862、4.251、2.045。P<0.01或P<0.05)。2治疗前,两组IMT值、斑块面积和斑块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联合治疗组IMT值及斑块面积均下降,斑块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7,3.290,2.158,P均<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分别从降低hs-CRP、ox-LDL及MMP-9水平,具有更强的抗氧化、逆转和稳定斑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普罗布考 高敏c反应蛋白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s-CRP、IL-6及血浆FIB联合检测在COPD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9
作者 季丰 葛明坤 叶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2期2711-2713,271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1例COPD病例依据病程分为COPD稳定期组(65例)和COPD急性加重期组(116例),COPD急性加重期组依据肺...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1例COPD病例依据病程分为COPD稳定期组(65例)和COPD急性加重期组(116例),COPD急性加重期组依据肺功能分级分为Ⅰ级(39例)、Ⅱ级(43例)和Ⅲ级(34例),再依据病情转归分为生存组(87例)和死亡组(29例),同时选择同期80例健康人设为健康组。分析比较不同组间hs-CRP、IL-6、FIB水平差异,以及这些指标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预后的效力。结果 :(1)COPD稳定期组、COPD急性加重期组和健康组间血清hs-CRP、IL-6、FIB水平两两比较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健康组<COPD稳定期组<COPD急性加重期组;(2)COPD急性加重期组肺功能分级Ⅰ、Ⅱ、Ⅲ级间血清hs-CRP、IL-6、FIB水平两两比较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Ⅰ级<Ⅱ级<Ⅲ级。person分析结果显示,肺功能分级与血清hsCRP、IL-6、FIB水平均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573。(3)生存组和死亡组hs-CRP、IL-6、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IL-6、FIB水平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组预后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836、0.815、0.776,各指标评估为"死亡"的敏感度分别为:72.41%、65.51%、75.86%;特异度分别为:80.46%、83.91%、79.31%;准确率分别为78.44%、79.31%、78.45%。3种指标联合评估时,AUC为0.943,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10%、95.40%、94.83%。结论:血清Hs-CRP、IL-6及血浆FIB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OPD的病情演变及严重程度,联合检测对评估预后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白介素-6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s-CR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茜 李兴朝 +2 位作者 闵新文 李东锋 朗明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042-1044,104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直接PCI手术治疗,将其分为亚急性支架血栓组(n=45)和非亚...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直接PCI手术治疗,将其分为亚急性支架血栓组(n=45)和非亚急性支架血栓组(n=75)。均于手术前后6h抽其静脉血测定hs-CRP,之后每12h测定1次,至72h之后,改为每24h测定1次,连续测定1周,得出其最大值(峰值)。结果:亚急性支架血栓组患者hs-CRP峰值为(29.39±4.19)mg/L,明显高于非亚急性支架血栓组患者hs-CRP峰值(16.10±3.27)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亚急性支架内血栓与血清Hs-CRP峰值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血hs-CRP水平对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吕向洋 孙可健 帅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0-493,共4页
目的通过颈部血管彩色超声(carotid ultrasound)、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测定分析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探讨不同hs-CRP水平对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 目的通过颈部血管彩色超声(carotid ultrasound)、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测定分析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探讨不同hs-CRP水平对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颈部血管彩色超声证实的114例单侧颈部血管狭窄病变,行头颅CT以明确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中有无梗死灶。通过血hs-CRP水平测定,将病例分为hs-CRP水平升高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中梗死灶发生率的差异。通过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测量值计算狭窄程度,将狭窄程度分为≤50%,50%~70%及≥70%三个级别,分析狭窄程度与病变同侧梗死灶发生的相关性,同时分析相同狭窄程度时不同hs-CRP水平与发生梗死灶的相关性。结果 hs-CRP升高组51例,其中有梗死灶的为37例;hs-CRP正常组病例共63例,其中有梗死灶的为33例;两组间梗死灶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72.55%对52.38%P=0.028)。颈动脉狭窄程度≤50%有62例,50%~70%有36例,≥70%有16例,三个级别狭窄程度中梗死灶的发生率分别为59.68%、63.89%、62.50%,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62病例中,hs-CRP升高26例,正常36例,分别有20例和17例发生梗死灶,梗死灶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76.92%对47.22%,P=0.019)。结论针对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病例,hs-CRP升高组在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较hs-CRP正常组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超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管舒张功能下降与hs-CRP、ET-1水平相关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东红 熊艳 +3 位作者 姚凤娟 廖新学 杨震 陶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37-1539,共3页
目的:评价血管舒张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的相关性。方法:用高频超声检侧65例冠心病患者及33例对照组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FMD)及非内皮依赖功能(NMD),同步检测血hs-CRP、ET-1。结果:冠心病患者FMD及NMD均较... 目的:评价血管舒张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的相关性。方法:用高频超声检侧65例冠心病患者及33例对照组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FMD)及非内皮依赖功能(NMD),同步检测血hs-CRP、ET-1。结果:冠心病患者FMD及NMD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而hs-CRP、ET-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冠心病患者hs-CRP、ET-1分别与FMD、NMD呈弱的负相关(P<0.05),FMD与NMD呈正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管舒张功能受损,hs-CRP、ET-1增高,后两者可能是导致冠心病患者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舒张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质 内皮缩血管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原体肺炎血清IL-8、TNF-α和hs-CRP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晓花 张莉 于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9-972,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儿科住院诊断明确的MPP患儿60例,其中重症30例,以同期30例体检的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儿血清IL-8和TNF-α的质量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的浓度,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患儿血清中IL-8、TNF-α和hs-CRP在不同病期和轻、重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MPP患儿血清IL-8、TNF-α水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急性期重症组hs-CRP水平高于轻症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在恢复期,hs-CRP水平下降,MPP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TNF-α和hs-CRP在小儿MPP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动态监测患者血清IL-8、TNF-α和hs-CRP水平变化对MPP的病情监测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儿童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的牙周状况与Fg和hs-CRP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钟慧敏 常春荣 +2 位作者 张建全 俞宁 潘亚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通过牙周临床检查和血生化指标检测,观察冠心病患者的牙周状况,探讨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两者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按照冠心病及慢性牙周炎临床诊断标准随机选择200名研究对象,年龄35~80岁,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50人,... 目的:通过牙周临床检查和血生化指标检测,观察冠心病患者的牙周状况,探讨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两者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按照冠心病及慢性牙周炎临床诊断标准随机选择200名研究对象,年龄35~80岁,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50人,慢性冠脉病(CAD)组50人,单纯慢性牙周炎(CP)组50人,健康(H)对照组50人,每组都进行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度(CAL)、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简化卫生指数(OHI-S)检查,采集清晨静脉血检测Fg和hs-CRP水平。结果:PD、CAL、OHI-S在ACS组中最高,与C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SBI在CAD组中最高,ACS组与C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Fg和hs-CRP在ACS组中测定值最高,与C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生化指标Fg和hs-CRP的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PD、CAL、SBI、OHI-S比较呈正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稳定期牙周状况都比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严重;PD、CAL、OHI-S的升高可引起血清中Fg和hs-CRP水平的变化,牙周临床指标的改变可能与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和加重冠心病病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冠心病 FG hs-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hs-CRP、S100B、NSE含量变化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志娟 吴富炜 宋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的:癫痫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hs-CRP、S100B、NSE含量变化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癫痫的患儿作为癫痫组,同期因疝气接受手术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采集脑脊液并测定hs-CRP、S100B、NSE的含量,采集血清并检测hs-... 目的:癫痫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hs-CRP、S100B、NSE含量变化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癫痫的患儿作为癫痫组,同期因疝气接受手术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采集脑脊液并测定hs-CRP、S100B、NSE的含量,采集血清并检测hs-CRP、S100B、NSE及细胞凋亡分子、Sirtuins家族分子的含量。结果:癫痫组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hs-CRP、S100B、NSE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脑脊液中Bim、Bax、Caspase-3、Caspase-4、Caspase-9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脑脊液中XIAP、Bcl-2、SIRT1、SIRT2、SIRT3、SIRT4、SIRT5、SIRT6、SIRT7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癫痫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hs-CRP、S100B、NSE的含量与脑脊液中Bim、Bax、Caspase-3、Caspase-4、Caspase-9的含量呈正相关,与脑脊液中XIAP、Bcl-2、SIRT1、SIRT2、SIRT3、SIRT4、SIRT5、SIRT6、SIRT7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癫痫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异常升高的hs-CRP、S100B、NSE与神经细胞过度凋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超敏c反应蛋白 S100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RP与TC/HDL-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姜朝新 李志樑 严全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6-578,共3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40例CHD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hs-CRP和TC、HDL-C测定、分析。结果CHD患者血清hs-CRP...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40例CHD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hs-CRP和TC、HDL-C测定、分析。结果CHD患者血清hs-CRP浓度和TC/HDL-C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应用hs-CRP和TC/HDL-C比值2种指标判别,对CHD患者的诊断阳性率(95.0%)高于分别应用hs-CRP(85.0%)、TC/HDL-C(76.7%)单一指标。结论应用hs-CRP和TC/HDL-C比值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rp Tc/HDL-c 联合检测 冠心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七芍降压片联合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HCY和hs-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婷 张稳 +1 位作者 罗勇 谭元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906-1908,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七芍降压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 目的:探讨复方七芍降压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七芍降压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HCY、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3.8%vs 87.5%,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降低[(19.18±2.72)μmol/L vs(22.85±3.92)μmol/L,(2.90±0.28)mg/L vs(3.16±0.32)mg/L)],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8%vs 10.9%,P〉0.05)。结论:复方七芍降压片联合替米沙坦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高,能够显著降低血清HCY和hs-CRP水平,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七芍降压片 替米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病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杓型高血压晨峰早期肾损害及Hcy、hs-CRP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茂松 褚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现象早期肾功能损害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检测价值。方法168例老年高血压杓型患者,依据动态血压结果有无MBPS现象分为晨峰组(n=73)和非晨峰... 目的探讨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现象早期肾功能损害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检测价值。方法168例老年高血压杓型患者,依据动态血压结果有无MBPS现象分为晨峰组(n=73)和非晨峰组(n=95),均进行胱抑素C(Cys C)、尿微量白蛋白(U-mA lb)、尿转铁蛋白(UTRF)、Hcy、hs-CRP监测,并常规监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糖(GLU)、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两组间Cys C、Hcy、hs-CRP值和U-mA lb、U-TRF阳性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SCr、BUN、GLU、TCH、TG、HDL-C、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晨峰组MBPS变异幅度、Cys C值、Hcy值、hs-CRP值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P=0.000);晨峰组U-mA lb阳性率高于非晨峰组(χ2=18.014,P=0.000);晨峰组U-TRF阳性率高于非晨峰组(χ2=19.694,P=0.000)。结论老年杓型高血压MBPS现象对Cys C、U-mA lb、U-TRF、Hcy、hs-CRP有显著影响,MBPS较非MBPS更容易引起早期肾功能损害,Hcy、hs-CRP对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有检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 尿转铁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后支架内再狭窄因素的探讨及sPLA2、hs-CRP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毛艳阳 王军强 +8 位作者 刘晓唤 牛晓婷 周静 巩红 马维冬 姚智会 范雅洁 陈继舜 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1-343,348,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后1年时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DES植入的120例患者,根据1年时是否出现再狭窄分为再狭窄...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后1年时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DES植入的120例患者,根据1年时是否出现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ISR组)及无再狭窄组(non-ISR组);评估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支架植入前后sPLA2、hs-C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1年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ISR组完全闭塞病变率(31.43%vs.17.65%)、支架重建率(31.43%vs.16.47%)、后扩张发生率(35.29%vs.11.43%)显著高于nonISR组(P<0.05);ISR组支架植入前后hs-CRP及s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non-ISR组(P<0.05),且植入支架后ISR组及non-ISR组hs-CRP及sPLA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1年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与完全闭塞病变、后扩张、hs-CRP及sPLA2显著相关(P<0.05)。结论完全闭塞病变、后扩张、hs-CRP及sPLA2可能是DES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sPLA2、hs-CRP可能对支架内再狭窄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SPLA2 hs-crp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B/ApoA1比值和hs-CRP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邦琼 罗蓉 +5 位作者 李启富 蒋袁娟 刘洲君 钟立 程庆丰 青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0-903,共4页
目的:比较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比值(ApoB/ApoA1比值)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相关性。方法:... 目的:比较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比值(ApoB/ApoA1比值)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26例非糖尿病个体,测定体重、身高、血压、腰围、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血脂和hs-CRP等,计算IR指数(HOMA-IR),并以HOMA-IR上四分位为切点分为IR组与非IR组。结果:IR人群ApoB/ApoA1比值和hs-CRP较非IR人群有显著差异(P〈0.01)。校正性别、年龄和腰围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poB/ApoA1比值仍是HOMA-IR的主要影响因素[B(95%CI):0.27(0.06~0.48),P=0.013];而hs-CRP与HOMA-IR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控制性别、年龄后,高ApoB/ApoA1比值人群发生IR的危险较低ApoB/ApoA1比值人群增加2.17倍[OR(95%CI):2.17(1.33~3.54),P=0.002],而高hs-CRP人群发生IR的危险较低hs-CRP人群增加1.78倍[OR(95%CI):1.78(1.09-2.92),P=0.021]。结论:在非糖尿病人群中,与hs-CRP相比,ApoB/ApoA1比值是更好的IR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 超敏c反应蛋白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