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孔隙率检测方法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文琼华 孟江燕 +4 位作者 龚楚 文友谊 李博 熊鸿建 彭亮红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2-37,共6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孔隙的缺陷,孔隙会对性能造成影响,故需要对孔隙含量进行标定。以碳纤维增强双马酰亚胺树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密度法、显微照相法、超声检测法、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法等4种方法,对热压罐和...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孔隙的缺陷,孔隙会对性能造成影响,故需要对孔隙含量进行标定。以碳纤维增强双马酰亚胺树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密度法、显微照相法、超声检测法、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法等4种方法,对热压罐和微波固化成型法制备的层压板孔隙缺陷进行检测,并计算其孔隙率。研究结果表明,显微照相法、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法测试的孔隙率接近,密度法的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孔隙率 显微照相法 超声检测 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约束聚变靶丸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琦 高党忠 +5 位作者 马小军 徐春 朱溢佞 姜凯 张园成 杨诗棣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4-333,共10页
为了实现惯性约束聚变(ICF)靶丸几何尺寸的高精度、高效率检测,开展了靶丸X射线数字化成像系统的设计与研制。首先,分析了X射线直接投影成像和X射线透镜耦合显微成像的适用范围,根据ICF靶丸尺寸小、吸收衬度弱的特点,确定了基于X射线透... 为了实现惯性约束聚变(ICF)靶丸几何尺寸的高精度、高效率检测,开展了靶丸X射线数字化成像系统的设计与研制。首先,分析了X射线直接投影成像和X射线透镜耦合显微成像的适用范围,根据ICF靶丸尺寸小、吸收衬度弱的特点,确定了基于X射线透镜耦合显微成像的技术路线。然后,分析了影响系统成像分辨率、图像衬度和测量效率的关键因素,确定了低几何放大成像,低电压、小焦点、高功率X射线源及高分辨CCD探测的总体技术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抑制相衬效应和半影误差,解决了现有X射线数字成像设备测量靶丸时边缘扩展严重、尺寸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最后,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成像衬度良好,成像效率较高,分辨率优于0.5μm。靶丸几何尺寸的测量不确定度可达0.9μm(k=2),满足ICF靶丸几何尺寸高精度、高效率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数字成像 惯性约束聚变 靶丸 高精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T5数据在西昆仑麻扎构造混杂岩带填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史俊波 康孔跃 +4 位作者 张辉善 杨伟 张杰 刘恒轩 任清军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为了加强高精度遥感图像数据在新疆西昆仑等自然地理条件极其恶劣的高海拔、艰险地区数字填图中的应用,提高填图的精度及质量,以麻扎构造混杂岩带填图为例,运用遥感图像预处理(大气校正、几何纠正、影像镶嵌、影像融合、影像裁剪、正射... 为了加强高精度遥感图像数据在新疆西昆仑等自然地理条件极其恶劣的高海拔、艰险地区数字填图中的应用,提高填图的精度及质量,以麻扎构造混杂岩带填图为例,运用遥感图像预处理(大气校正、几何纠正、影像镶嵌、影像融合、影像裁剪、正射纠正等)、遥感图像增强处理(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和地质信息综合分析等方法提取岩石、地层、构造等地质信息,并指导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的开展;总结了SPOT5高精度图像数据在数字填图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认为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利用高精度遥感图像数据不仅提高了地质体(特别是构造混杂岩块)边界范围的勾绘精度,对部分非正式填图单位的勾绘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5 高精度图像数据 数字填图 遥感地质 麻扎构造混杂岩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塬区三维地震采集炮检点优化设计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忠群 杜春江 金东民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5,共8页
巨厚黄土和地形起伏剧烈是影响黄土塬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的关键因素,如何在黄土塬探区自动、高效、合理地选择有利区域布设炮检点对于提高地震资料品质至关重要。在地震数据采集理论设计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数字高程... 巨厚黄土和地形起伏剧烈是影响黄土塬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的关键因素,如何在黄土塬探区自动、高效、合理地选择有利区域布设炮检点对于提高地震资料品质至关重要。在地震数据采集理论设计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近地表调查数据等建立地震资料采集区域地形地貌和地理信息数字模型,通过对比研究,将炮检点布设区分为5类,即冲沟、汇流沟等资料较好的首要布设区,塬、峁等可布设调整区,陡坡等缓布调整区,山脊和山顶避高区,地表障碍禁炮区等,再根据这些区域的优先级别进一步优化采集设计,形成一套炮检点优化设计技术。将该技术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彬长三维工区地震采集设计,优化后适当增补了炮检点,炮点调整率近30%,新采集的地震资料叠加剖面的浅、中、深反射波组齐全、连续性较好,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使用方便、快捷,能够有效提高黄土塬探区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 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 数字高程模型 三维采集设计 炮检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雷管高精度延时对爆破振动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文胜 陈能革 +4 位作者 朱末琳 仪海豹 李伟 谢亮波 邓国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7-43,共7页
以国家重点推广数码雷管为契机,在和尚桥铁矿开展了不同高精度延时的现场爆破试验,对比分析了延时间隔对爆破振动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爆破块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微差时间对近区爆破振动的影响大于远区,且测点与爆区的距离越近,微... 以国家重点推广数码雷管为契机,在和尚桥铁矿开展了不同高精度延时的现场爆破试验,对比分析了延时间隔对爆破振动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爆破块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微差时间对近区爆破振动的影响大于远区,且测点与爆区的距离越近,微差时间影响越显著。(2)在近区,随着微差时间增加,测点振动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较大幅度波动变化规律;在远区,振动速度波动幅度明显减小。(3)为削弱爆破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应根据建筑物与爆区的距离远近选择不同的微差时间,近区适宜的微差时间为16 ms,远区适宜的微差时间为40 ms。(4)微差时间对爆破块度分布影响不大,爆破块度整体上呈现正偏态分布特征,50%的爆破块度可控制在70 mm以内,80%的块度可控制在130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数码电子雷管 高精度延时 回归分析 图像分析法 爆破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动位移数字图像相关法光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豪 李得睿 +1 位作者 王凯 程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709-7715,共7页
动位移测量在诸多工程领域中有着大量需求,针对现有各种测量技术仍然存在着效率低、精度差、成本高等局限性。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原理,建立了一套多点动位移高精度光测技术及系统。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同... 动位移测量在诸多工程领域中有着大量需求,针对现有各种测量技术仍然存在着效率低、精度差、成本高等局限性。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原理,建立了一套多点动位移高精度光测技术及系统。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同心圆的靶标专用图案,用于测点的自动识别及图像的自动标定,并通过对硬件配套软件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的二次开发,构建形成了可同时适用于无线和有线工业相机的硬件架构,最终开发形成多点动位移DIC光测软件系统。采用3等精度量块对该系统进行精度校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为0.01 mm,系统基本误差为0.05%,灵敏度为0.2%。进一步开展典型应用场景测试,发现该系统在低频振动测量时具备与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相当的精度,而对于高频振动场景,采用高频率相机也可实现动位移高精度实时测量。可见该系统与激光位移传感器等相比有显著优势,可在实验室测量、工程现场测试等场景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自标定 多点动位移 高精度 实时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