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separation of sulfadiazines using Box-Behnken design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被引量:5
1
作者 龚文君 张裕平 +3 位作者 张毅军 许光日 魏新军 LEE Kwang-pil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2期196-201,共6页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hromatographic or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involves judicious deciding of selection of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at can provide an adequate resolution at a reasonable run time for t...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hromatographic or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involves judicious deciding of selection of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at can provide an adequate resolution at a reasonable run time for the separation of interested components. Box-Behnken factorial design was effectively applied for the separation optimization of eight structurally related sulfonamides using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osis and rever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Optimum values for volume ratio of THF to H2O in eluent, column temperature and flow rate of eluent are found as 12 to 88, 35℃ and 1.0 mL/min, respectively. Box-Behnken modified optimization model is extended to separation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While using CE, a satisfactory separation is achieved with a minimum resolution larger than 1.0 for a separation time less than 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 desig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ULFADIAZINE multi-criteria dec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traction optimization of coumarins from 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 by HPLC-DAD coupled with uniform design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方遒 黄兰芳 +1 位作者 周火飞 江秋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2期156-159,共4页
Uniform design was used to optimize extraction condition of direct refluence extraction of coumarins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Duhuo); the sum peak area of coumarins separate... Uniform design was used to optimize extraction condition of direct refluence extraction of coumarins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Duhuo); the sum peak area of coumarins separated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at detection wavelength of 320nm was considered as detection index, two factors of solvent concentration and extraction time were mainly studied at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 85℃ and a volume ratio of solvent to sample of 10∶1. Optimal subclass, quadric polynomial step by step aggression and neural network method were applied to proces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 and second methods give the same factors combination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95%, extraction time: 3.6 h) and the second method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first one. The extraction model is consequently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Duhuo) couamrins uniform desig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a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HPLC-D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中7种化学成分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甜 王欣雨 +3 位作者 聂复礼 李今豪 汪娟 龚行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7-1696,共10页
该研究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了测定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鱼骨图识别可能影响方法属性的方法参数,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明确关键... 该研究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了测定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鱼骨图识别可能影响方法属性的方法参数,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明确关键方法属性为槲皮苷与前后峰的分离度和最后一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首先采用加权决定系数法筛选出关键方法参数为第一梯度结束时间、第三梯度结束时间、第四梯度结束时间、柱温、流速,随后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关键方法参数与关键方法属性之间的定量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值超过0.90。采用不达标概率值定量表征不同参数组合下的风险大小,根据风险大小确定方法可操作设计区域,并成功验证了其可靠性。确定的色谱条件为:Sunshell-C_(18)(150 mm×4.6 mm,2.6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60%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和326 nm,流速0.80 mL/min,柱温39.0℃,进样量10μL。对优化后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线性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0%以内,7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92.6%~106%,相对标准偏差在2.0%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质量源于设计 高效液相色谱法 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 确定性筛选设计 方法可操作设计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的银杏叶提取液中有机酸含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今豪 周雅青 +2 位作者 颉佳乐 王元远 龚行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5-1744,共10页
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AQbD)理念建立了银杏叶提取液中6种有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分析方法。首先,使用鱼骨图确定潜在的关键方法参数,然后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辨识关键方法评价指标,再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 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AQbD)理念建立了银杏叶提取液中6种有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分析方法。首先,使用鱼骨图确定潜在的关键方法参数,然后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辨识关键方法评价指标,再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关键方法参数与关键方法评价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达标概率法建立了方法的可操作设计区域并成功验证。用Plackett-Burman设计评价分析方法的耐用性。该方法通过方法学验证,可用于银杏叶提取液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分析质量源于设计 实验设计 可操作设计区域 有机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渣总黄酮提取及葛根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树平 韩立军 +2 位作者 朱金卫 许瑞波 蒋迎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03-306,共4页
目的:优化葛渣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测定葛渣中葛根素含量。方法:以葛渣为原料、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固料比、提取温度对葛渣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目的:优化葛渣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测定葛渣中葛根素含量。方法:以葛渣为原料、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固料比、提取温度对葛渣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葛渣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为溶剂、提取150min、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80℃,此条件下的总黄酮得率最高,为32.41mg/g。在该提取条件下,葛根、葛渣和葛粉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46.11、32.41mg/g和11.23mg/g;葛根、葛渣和葛粉中葛根素的含量分别为40.63、21.24mg/g和4.71mg/g。结论:葛渣中含有丰富的总黄酮和葛根素,该方法可作为从葛渣中提取总黄酮和葛根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渣 总黄酮 葛根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人参总皂苷与单体皂苷含量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郭双双 杨利民 +2 位作者 张一鸣 杨莉 韩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辅助萃取人参皂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萃取物中的人参总皂苷及8种单体皂苷进行测定,考察不同提取条件下所得人参皂苷产率和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1)以总皂苷为提取目标...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辅助萃取人参皂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萃取物中的人参总皂苷及8种单体皂苷进行测定,考察不同提取条件下所得人参皂苷产率和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1)以总皂苷为提取目标时,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功率600 W、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5 min、料液比1∶20,萃取3次;2)以8种单体皂苷为提取目标时,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功率300 W、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5 min、料液比1∶25,萃取3次(提取率为0.98%);3)在最佳提取条件下,以体积分数80%甲醇为提取溶剂时,总皂苷提取率为6.02%,而单体皂苷提取率之和为0.43%;以水饱和正丁醇为提取溶剂时8种单体皂苷提取率达到0.71%。综上所述,人参质量评价和工艺优化结果与提取方法、提取条件、评价指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成分析 质量评价 单体皂苷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南美白对虾虾青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霞 张志胜 +2 位作者 郑乾魏 祖铁红 淑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94-300,共7页
为提高虾青素萃取物得率和虾青素纯度,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南美白对虾虾头废弃物中的虾青素,皂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虾青素含量进行测定。单因素试验确定萃取参数对虾青素萃取物得率和虾青素纯度的影响,然后进一步运用响应面法对萃取工艺... 为提高虾青素萃取物得率和虾青素纯度,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南美白对虾虾头废弃物中的虾青素,皂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虾青素含量进行测定。单因素试验确定萃取参数对虾青素萃取物得率和虾青素纯度的影响,然后进一步运用响应面法对萃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对虾青素萃取物得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虾青素纯度影响显著(P<0.05);物料粒径40目,质量含水率9%时,响应面理论优化最佳萃取参数为萃取压力403.95Pa,萃取温度39.95℃,CO2流量1.16L/min,虾青素纯度为796.3g/g。结合实际应用,验证试验在萃取压力400Pa,萃取温度40℃,流量1.2L/min时,虾青素纯度为789.61g/g。研究结果可为虾青素的提取和纯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高效液相色谱 超临界CO2萃取 响应面设计 虾青素 虾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优化大鼠血浆中大黄蒽醌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沈熊 陆继伟 +2 位作者 梁健 杨春欣 吕迁洲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1-566,共6页
应用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用于测定大鼠血浆中5种大黄蒽醌。用Plackett-Burman设计考察流动相中甲醇含量、pH值、流速、柱温和进样体积对色谱峰的分离度、理论塔板数、最末洗脱峰的保留时间和拖... 应用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用于测定大鼠血浆中5种大黄蒽醌。用Plackett-Burman设计考察流动相中甲醇含量、pH值、流速、柱温和进样体积对色谱峰的分离度、理论塔板数、最末洗脱峰的保留时间和拖尾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流动相中甲醇含量、流速和柱温对色谱系统的影响显著(p<0.05)。继而采用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考察上述三因素对分离度、保留时间和理论塔板数的影响。用Derringer渴求函数评价了响应值的综合作用。得出最优色谱条件为:以甲醇-0.1%(v/v)磷酸水溶液(81.4∶18.6,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1 mL/min,柱温31℃,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440 nm,发射波长为540 nm。建立的模型显示良好的预测性。结果表明: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可有效地应用于优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PLACKETT-BURMAN设计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 大黄蒽醌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酮化合物的液相色谱保留行为的考察及其多元分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瑞江 邹汉法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34-339,共6页
考察了大气污染物中醛酮化合物在甲醇/水、乙腈/水和四氢呋喃/水三个二元流动相体系中的液相色谱保留行为,并对醛酮化合物在各体系中的选择性差异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流动相体系,应用“均匀-重复设计优化法”对醛酮... 考察了大气污染物中醛酮化合物在甲醇/水、乙腈/水和四氢呋喃/水三个二元流动相体系中的液相色谱保留行为,并对醛酮化合物在各体系中的选择性差异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流动相体系,应用“均匀-重复设计优化法”对醛酮样品进行多元等度分离条件的优化,获得了醛酮样品最优的液相色谱分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大气污染物 保留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喘静片的3种主要成分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发美 邱枫 +2 位作者 王伟红 郭兴杰 邸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2-444,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喘静片中的 3种主要成分 :茶碱、异戊巴比妥和盐酸甲基麻黄碱。以ODS作固定相 ,通过均匀设计方法选择的最佳流动相为V (0 0 1 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 ,含体积分数为 0 3%的三乙胺 ,pH 4 9)∶V(甲醇 )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喘静片中的 3种主要成分 :茶碱、异戊巴比妥和盐酸甲基麻黄碱。以ODS作固定相 ,通过均匀设计方法选择的最佳流动相为V (0 0 1 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 ,含体积分数为 0 3%的三乙胺 ,pH 4 9)∶V(甲醇 ) =35∶65,检测波长为 2 1 5nm ,用程序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 ,以咖啡因作内标物。茶碱、异戊巴比妥、盐酸甲基麻黄碱的回收率分别为 99 7%~ 1 0 2 6%,98 5%~ 1 0 0 2 %,98 0 %~ 1 0 2 7%,日间RSD分别为 0 2 3%~ 1 2 %,0 35%~ 2 5%,0 33%~ 1 6%。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静片 茶碱 异戊巴比妥 盐酸甲基麻黄碱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处方基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柳 王爱武 +1 位作者 徐广琪 霍然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0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对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处方基质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处方中影响较为显著的甘油(A)、聚乙二醇-400(B)、羟丙甲纤维素(C)的加入量为考察因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8 h单位面积累积透... 目的对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处方基质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处方中影响较为显著的甘油(A)、聚乙二醇-400(B)、羟丙甲纤维素(C)的加入量为考察因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8 h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为考察指标,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3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确定较优处方基质并进行验证。结果优选的基质处方为甘油18.53%、聚乙二醇-4008.54%、羟丙甲纤维素2.35%,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的二次多元回归模型:R1=-7 415.69+306.10A+167.47B+4 820.59C-8.26A2-9.81B2-1 025.75C2,累积透过率约为49.6%。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处方基质优化模型,制备的盐酸普萘洛尔凝胶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盐酸 凝胶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水提取柑橘皮渣柠檬苦素工艺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剑 曾凡坤 陈飞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6-10,共5页
以使用硫酸调节纯水得到的酸性水为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柠檬苦素含量,浸提柑橘皮渣中柠檬苦素。在热浸提时间、温度及料液比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三元二次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优化提取条件,建立三因素与柠檬苦素得率之间的数学模... 以使用硫酸调节纯水得到的酸性水为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柠檬苦素含量,浸提柑橘皮渣中柠檬苦素。在热浸提时间、温度及料液比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三元二次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优化提取条件,建立三因素与柠檬苦素得率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酸性水提取柑橘皮渣中柠檬苦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6h、温度61.2℃、料水比1:19.2(g/mL)、酸性水提取液pH4。在此工艺条件下,柠檬苦素的得率为0.11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渣 柠檬苦素 提取 旋转正交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徐长卿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全伟 程璐 +1 位作者 张耕 胡松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优选徐长卿超临界二氧化碳(CO_2)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皮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丹皮酚的含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其提取条件。结果优选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0.81 MPa,萃取温度为55℃,CO_2流量为59.91... 目的优选徐长卿超临界二氧化碳(CO_2)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皮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丹皮酚的含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其提取条件。结果优选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0.81 MPa,萃取温度为55℃,CO_2流量为59.91 L·h^(-1),萃取时间为2.42 h。结论优选工艺萃取徐长卿中丹皮酚含量较高,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长卿 丹皮酚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萃取 二氧化碳 超临界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_2葡萄糖基转移酶活性测定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彦平 岳才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525-5527,共3页
[目的]建立人参细胞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人参皂苷Rh2葡萄糖基转移酶(UGRh2GT)活性测定体系。[方法]以人参皂苷Rh2为底物,以UDPG为葡萄糖供体,选取合适的温度和pH值,用提取的人参细胞酶液催化Rh2生成Rg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目的]建立人参细胞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人参皂苷Rh2葡萄糖基转移酶(UGRh2GT)活性测定体系。[方法]以人参皂苷Rh2为底物,以UDPG为葡萄糖供体,选取合适的温度和pH值,用提取的人参细胞酶液催化Rh2生成Rg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Rg3的生成量,色谱柱为C18柱(150mm×4.6mm),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结果]人参细胞中UGRh2GT活性测定体系的最优pH值是9.3,最优温度是34.1℃。[结论]建立的酶活测定体系能够较好较方便地测定UGRh2GT的比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细胞 葡萄糖基转移酶 高效液相色谱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胆膏中胆汁酸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敏 林柏良 +5 位作者 邓生菊 彭健波 杜玮 于美玲 王冬英 何家康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104-107,113,共5页
为了优化胆膏中胆汁酸的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总胆汁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筛选酸碱纯化工艺提取胆膏中胆汁酸时的1∶1盐酸用量、NaOH用量和纯化时间,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的乙醇纯化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胆膏中胆汁... 为了优化胆膏中胆汁酸的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总胆汁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筛选酸碱纯化工艺提取胆膏中胆汁酸时的1∶1盐酸用量、NaOH用量和纯化时间,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的乙醇纯化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胆膏中胆汁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1盐酸用量4 mL、NaOH用量0.2 g、纯化时间12 h。优选的提取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纯化时间短,所需场地小,设备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对环境无污染,且不使用易燃易爆有机溶剂,安全性好的特点,更符合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胆膏 胆汁酸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毛发中7种新型苯二氮[艹卓]类策划药物的含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新勇 曹广生 +3 位作者 王辰雪 刘宸 李旭阳 宋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5-1430,共6页
由于新型苯二氮[艹卓]类策划药物具有用量小、药效强、体内代谢快和含量低等特点,很难在受害人的血液和尿液中检出,而毛发具有检出时效长、易获取和易保存的优势,因此提出了题示方法.取剪至1~2 mm的毛发20 mg,加入1 m L含内标(1μg.L^(... 由于新型苯二氮[艹卓]类策划药物具有用量小、药效强、体内代谢快和含量低等特点,很难在受害人的血液和尿液中检出,而毛发具有检出时效长、易获取和易保存的优势,因此提出了题示方法.取剪至1~2 mm的毛发20 mg,加入1 m L含内标(1μg.L^(-1)阿普唑仑Gd5)提取剂,于-50℃预冷5min,冷冻研磨两次,每次90s,中间间隔60s,并离心5min,取上清液浓缩至干,用100μL甲醇复溶,经0.22μm有机滤膜过滤.滤液在Acquity UPLCHSST3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经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溶液G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新型苯二氮[艹卓]类策划药物(瑞马唑仑、科纳唑仑、氟阿普唑仑、氟溴唑仑、玻玛唑仑、依替唑仑、溴替唑仑)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500pg.mg^(-1),检出限(3S/N)为0.11~0.35pg.m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2%~104%,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试验所得相对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1.7%~4.7%和2.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苯二氮[艹卓]类策划药物 药物辅助犯罪 毛发 超高效液相色谱G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树皮桦木醇含量高效液相检测方法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正华 王倩 白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162-163,169,共3页
[目的]优化白桦树皮桦木醇含量高效液相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均匀试验设计筛选了白桦待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测定了距地面不同高度位置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含量。[结果]在0.5-4.0 m高度范围内,距地面1.5 m处的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含量最高,... [目的]优化白桦树皮桦木醇含量高效液相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均匀试验设计筛选了白桦待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测定了距地面不同高度位置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含量。[结果]在0.5-4.0 m高度范围内,距地面1.5 m处的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含量最高,为17.56%,距地面4.0 m处的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含量最低,为14.51%。整体上,不同高度位置的白桦树皮中桦木醇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得到提取桦木醇样品制备的最佳条件:以100%乙醇70℃超声波(40 Hz,150 W)提取白桦树皮样品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桦木醇 超声波辅助提取 均匀设计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津C-R2A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程序的设计
18
作者 韦建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97-499,共3页
利用C-R2A色谱处理机的编程功能,实现了液相色谱法(主机为LC-4A和SIL-2AS自动进样器)全自动分析,即通过程序实现按设定的样品顺序、进样量、重复次数对样品进行测定,每个样品分析完后,进行数据处理。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C-R2A处理机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