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HPC:“智能+”驱动下的超算系统软件及应用技术发展综述
1
作者 谭政源 钟佳卿 陈娟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HPC)是计算机领域的两大重要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二者的联系逐渐紧密,并呈现出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高性能计算系统面临的各种新问题与新挑战,需要人工智能方法技术辅助解决(AI for ... 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HPC)是计算机领域的两大重要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二者的联系逐渐紧密,并呈现出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高性能计算系统面临的各种新问题与新挑战,需要人工智能方法技术辅助解决(AI for HPC);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领域理论的突破,依赖于HPC提供的强大的计算能力(HPC for AI)。在这样的背景下,AI和HPC两领域交叉融合,深度发展。文中系统回顾了近年来AI和HPC两个领域各自技术的发展脉络,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1)AI技术在解决HPC硬件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编译优化和软件开发等几个方面问题的贡献;2)HPC为AI在硬件基础设施及软件应用上的支持;3)AI和HPC领域融合的未来发展前景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性能计算 领域融合 硬件体系 软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ep experimental test and analysis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in bridge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志华 袁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577-581,共5页
Factors that have effect on concrete creep include mixture composition,curing conditions,ambient exposure conditions,and element geometry.Considering concrete mixtures influence a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 Factors that have effect on concrete creep include mixture composition,curing conditions,ambient exposure conditions,and element geometry.Considering concrete mixtures influence a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of prestress loss in important structures,an experimental test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compression creep of two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mixtures used for prestressed members in one bridge.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a power exponent function of creep degree for structural numerical analysis was used to model the creep degree of two HPCs,and two series of parameters of this function for two HPCs were calculated with evolution program optimum method.The experimental data was compared with CEB-FIP 90 and ACI 209(92) models,and the two code models both overestimated creep degrees of the two HPCs.So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power exponent function should be used in this bridge structur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 CONCRETE CREEP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h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料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和微观性能研究
3
作者 陈忠章 段木子 +2 位作者 蔡升宇 苏伟锋 李鹏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探讨了利用隧道开挖料中的岩石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的可行性。当粗骨料对细骨料的替代率在40%以下时,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变学性能可达到规范要求,但7、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22.2%、14.1%,抗折强度变化不大;基于试验结果,利用单纯... 探讨了利用隧道开挖料中的岩石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的可行性。当粗骨料对细骨料的替代率在40%以下时,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变学性能可达到规范要求,但7、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22.2%、14.1%,抗折强度变化不大;基于试验结果,利用单纯型重心设计法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进行了评价;根据紧密堆积理论模型计算了不同粗骨料产量下的堆积密实度,发现开挖粗骨料的针片状粒型改变了材料堆积状态,降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堆积密实度,从而降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开挖粗骨料和天然粗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结构,验证了开挖粗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强度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工程 开挖粗骨料 高性能混凝土 紧密堆积理论 堆积密实度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产品复用模型的高效遥感共性产品生产算法
4
作者 左宪禹 周小虎 +2 位作者 周黎明 谢毅 刘成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6-323,共8页
随着各行业对遥感共性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性能遥感产品生产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优秀的任务调度算法作为该系统的关键部件,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然而,在遥感共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面临特有的挑战,如果大量的工作流在短时间内被提... 随着各行业对遥感共性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性能遥感产品生产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优秀的任务调度算法作为该系统的关键部件,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然而,在遥感共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面临特有的挑战,如果大量的工作流在短时间内被提交生产,这些工作流在处理中存在重复计算和数据处理的问题,且生成共性产品所需的数据量往往较大,流程处理时间长,很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生产效率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产品复用模型的任务划分策略。该策略着眼于优化工作流处理,首先将用户提交的工作流按照任务重复度打包成流程包,把带有重复任务的流程分配到同一个计算节点,旨在减少节点间的数据传输时间;然后引入一种产品复用模型,允许不同的处理流程复用已获得的产品结果,减少重复性计算和数据处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共性产品生产的高效化需求。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将所提算法和传统算法FCFS,SJF分别在CloudSim仿真模拟器中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调度算法任务的总完成时间和任务的平均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比算法,展现出了更为优秀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共性遥感产品 产品复用 任务划分策略 Cloud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输运非确定性模拟的加速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建民 许炜康 +1 位作者 刘津津 黎铁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粒子输运非确定性模拟是高性能计算机的主要应用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核数值模拟、核反应堆设计与航空航天等实际应用对高精度粒子输运非确定性模拟存在迫切需求,其加速方法逐步成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研... 粒子输运非确定性模拟是高性能计算机的主要应用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核数值模拟、核反应堆设计与航空航天等实际应用对高精度粒子输运非确定性模拟存在迫切需求,其加速方法逐步成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近年来涌现的众多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粒子输运非确定性模拟的基本原理;其次给出粒子输运模拟程序的基本流程和伪代码;再次对软件加速方法以及基于硬件加速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最后基于体系结构模拟器提取的程序特征,讨论了粒子输运模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结合相关研究工作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粒子输运问题 非确定性模拟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CC和层次分析法的高性能计算系统评价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川意 汪东升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39-1046,共8页
HPC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challenge)基准是由DARPA的HPCS(high productivity computing system)项目所发布的评价高性能计算系统的测试基准程序,自推出至今,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HPCC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 HPC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challenge)基准是由DARPA的HPCS(high productivity computing system)项目所发布的评价高性能计算系统的测试基准程序,自推出至今,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HPCC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其测试结果是若干个指标项,需要测试者和决策者根据这些测试指标项进行分析和评估,缺少一个整体的、直观而统一的评价结果.提出一种基于HPCC和层次分析法的高性能计算系统评价模型——AHPCC(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HPCC),当系统通过运行HPCC得到测试结果后,使用AHPCC模型对这些测试参数按系统应用目标建立层次结构图,并最终计算得到各系统关于特定应用目标的单一分数.以12个已测出HPCC性能参数的系统为例,使用AHPCC模型计算并分析了系统评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AHPCC模型提供了实际系统的统一而直观的评价指标,其评价结果符合高性能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c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challenge)基准 层次分析法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对HPC深梁受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夏冬桃 徐世烺 夏广政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316,共4页
为研究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HPC)深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对17根含有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1%)和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0.2%)以及不同纵筋配筋率的HPC简支深梁进行4点受弯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单一纤维或混杂纤维增强HPC深梁的... 为研究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HPC)深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对17根含有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1%)和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0.2%)以及不同纵筋配筋率的HPC简支深梁进行4点受弯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单一纤维或混杂纤维增强HPC深梁的初裂荷载提高了10%~40%;混杂纤维增强HPC适筋深梁的纵筋屈服荷载提高50%~150%,极限受弯承载力提高1~2倍,但无筋的混杂纤维HPC深梁承载力很小,破坏为剪切脆性破坏.试验结果表明:混杂纤维可以极大提高HPC深梁的受弯承载力,但混杂纤维的作用不能代替纵向钢筋的作用;可采用复合材料强度叠加原理及剩余弯曲强度理论来探讨混杂纤维增强HPC深梁的极限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高性能混凝土 深梁 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掺量粉煤灰HPC高温下抗爆裂性及改善措施 被引量:4
8
作者 贾福萍 崔艳莉 +2 位作者 吕恒林 高宇剑 程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214-219,共6页
针对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HPC)易爆裂问题,对100mm×100mm×100mm和100mm×100mm×300mm不同尺寸的HPC试件在20~650℃范围内进行抗爆裂性能对比研究.以普通混凝土为基准混凝土,考虑粉煤灰掺量和纤维、硅灰掺加对抗爆... 针对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HPC)易爆裂问题,对100mm×100mm×100mm和100mm×100mm×300mm不同尺寸的HPC试件在20~650℃范围内进行抗爆裂性能对比研究.以普通混凝土为基准混凝土,考虑粉煤灰掺量和纤维、硅灰掺加对抗爆裂的影响,粉煤灰掺量分别为30%,40%和50%,胶凝材料中分别考虑不掺、单掺和复合掺加聚丙烯纤维和硅灰.试验结果表明,掺加聚丙烯纤维能够有效防止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爆裂问题,但加入硅灰对其抗爆性能影响不大.借助SEM微观测试技术分析高温前后试件内部微观形貌结构,从本质上揭示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易爆裂以及聚丙烯纤维改善大掺量粉煤灰HPC抗爆裂性能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掺量粉煤灰 高性能混凝土(hpc) 抗爆裂 聚丙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龄期与结构单元的HPC早龄期拉伸徐变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杨 吴炎平 +1 位作者 朱张丰 许四法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165-171,共7页
通过对早期设计的拉伸徐变装置的改进,实验评价了养护温度和加载龄期对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的影响.在考虑混凝土内部结构单元对徐变作用的基础上利用流变学原理提出了评价早龄期拉伸徐变的ZC模型.通过对拉伸徐变实验数据的分... 通过对早期设计的拉伸徐变装置的改进,实验评价了养护温度和加载龄期对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的影响.在考虑混凝土内部结构单元对徐变作用的基础上利用流变学原理提出了评价早龄期拉伸徐变的ZC模型.通过对拉伸徐变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模型参数,进而获得了早龄期拉伸徐变的评价式,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在加载初期增长快速,后期则逐渐趋于稳定,并且养护温度越高,徐变收敛的趋势越明显;所提出的ZC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不同养护温度和不同加载龄期早龄期拉伸徐变发展特征,对3d前加载的混凝土徐变应变的定量评价其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徐变 早龄期 高性能混凝土 评价 等效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HPC:一种基于执行驱动的大规模并行系统模拟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轶 支予哲 +6 位作者 张昕 李鹤 焦林 张鹏 苏阳明 倪泽辉 钱德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8-746,共9页
模拟实验方法对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目标系统规模庞大,传统的体系结构模拟器难以满足模拟性能方面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专门用于高性能计算系统的模拟器——SimHPC,该模拟器采用执行驱动的全... 模拟实验方法对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目标系统规模庞大,传统的体系结构模拟器难以满足模拟性能方面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专门用于高性能计算系统的模拟器——SimHPC,该模拟器采用执行驱动的全系统模拟方法,支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模拟运行.通过采用与目标系统同构的节点作为宿主节点以及并行模拟的方法,使得模拟性能相比传统的体系结构模拟器大幅提高,与现有的几种大规模并行系统模拟器相比,SimHPC在通用性和模拟性能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器 高性能计算 并行系统 执行驱动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PC:一种普及型高性能计算机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凝晖 陈国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5-752,共8页
高性能计算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可扩展系统,当前主要是研究千万亿次计算的关键技术;另一个发展方向是普及型系统,为此我们提出了PHPC(personal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的一组技术.PHPC的主要特征是:适合办公室环境、规模化产品、用户... 高性能计算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可扩展系统,当前主要是研究千万亿次计算的关键技术;另一个发展方向是普及型系统,为此我们提出了PHPC(personal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的一组技术.PHPC的主要特征是:适合办公室环境、规模化产品、用户为中心的使用模式、面向生产率的编程模式.面向普及的个人高性能计算机提供了许多创新研究的机会.基于PHPC的思想,我们给出了称为KD-50-Ⅱ的龙芯万亿次个人高性能计算机的设计,初步验证了PHPC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个人高性能计算机 K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CC:面向存储访问模型的基准测试—一种可能替代TOP500 HPL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英 李三立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0-955,共6页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历来是本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TOP500排名所采用的标准测试HPL(HigPerformanceLinpack)并不能真实的反映系统各方面的性能,尤其是存储访问方面.HPCChallenge基准测试则着重于各种存储访问模型,在HPL的基础...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历来是本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TOP500排名所采用的标准测试HPL(HigPerformanceLinpack)并不能真实的反映系统各方面的性能,尤其是存储访问方面.HPCChallenge基准测试则着重于各种存储访问模型,在HPL的基础之上又整合了多个有代表性的核心测试程序,很有可能在未来取代现在TOP500采用的的HPL测试.本文首先简单介绍HPCChallenge诞生的背景,解释基准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存储访问模型的角度对各项测试进行了描述,并根据实际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给出结论以及将来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c CHALLENGE 基准测试 高性能计算 局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HPC深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胜兵 徐礼华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7,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PC)深梁试件,通过静力试验研究混杂纤维HPC深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正交试验中考虑的因素主要有钢纤维特征参数(类型、体积率、长径比)、聚丙烯纤维体积率、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 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PC)深梁试件,通过静力试验研究混杂纤维HPC深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正交试验中考虑的因素主要有钢纤维特征参数(类型、体积率、长径比)、聚丙烯纤维体积率、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等。结果表明:混杂纤维能改变无腹筋HPC深梁的受剪破坏形态;混杂纤维的掺入使得HPC深梁的剪切初裂强度和抗剪极限强度明显提高,其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45.2%和25.6%。将塑性理论应用于混杂纤维HPC深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分析表明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的大小对混杂纤维HPC深梁抗剪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但水平分布钢筋的作用大于竖向分布钢筋。分析了混杂纤维的增强机理,提出了基于"拉杆拱"模型和劈裂破坏计算模式的混杂纤维HPC深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高性能混凝土 深梁 正交试验 受剪承载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业路径的存储系统作业感知条带优化方法
14
作者 鲜港 杨文祥 +2 位作者 张晓蓉 喻杰 田永强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4,共11页
为解决超级计算机I/O效率不高、用户无法充分利用存储系统I/O能力的问题,研究生产型超级计算机对象存储目标(OST)上的工作负载,分析高性能计算作业的I/O模式和整个系统中作业的I/O分布情况,探索提升I/O效率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在传统... 为解决超级计算机I/O效率不高、用户无法充分利用存储系统I/O能力的问题,研究生产型超级计算机对象存储目标(OST)上的工作负载,分析高性能计算作业的I/O模式和整个系统中作业的I/O分布情况,探索提升I/O效率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在传统非条带化设置下,OST上的瞬时负载严重不平衡,导致无法调用未充分利用的OST进行I/O请求;不同作业的I/O模式对OST的使用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根据作业的I/O模式适当调整文件条带布局,调动未充分利用的OST来提升I/O性能。提出一种作业感知条带优化方法,包括静态和动态文件条带化。静态文件条带化将用户的作业均进行条带优化,而动态文件条带化利用作业名和作业路径的聚类方式提取作业之间的相似性,预测用户部分可条带优化的作业,并在作业完成后还原条带配置以减小条带设置错误的负面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作业感知文件条带化能够增加作业使用的OST数量,有效提升作业的并行I/O性能,同时不会对系统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感知 文件条带化 高性能计算 并行I/O 存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算力网络的跨集群数据迁移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15
作者 李俊哲 付振新 +3 位作者 杨宏辉 马银萍 李若淼 樊春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5-786,共12页
在算力网络的建设中,如何在不同地域算力中心的集群之间进行高效可靠的数据迁移,是影响算力网络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研究课题。鉴于此,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SYNC的高性能传输软件SCOW-SYNC。首先,SCOW-SYNC采用队列和线程池架构,对传统的RS... 在算力网络的建设中,如何在不同地域算力中心的集群之间进行高效可靠的数据迁移,是影响算力网络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研究课题。鉴于此,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SYNC的高性能传输软件SCOW-SYNC。首先,SCOW-SYNC采用队列和线程池架构,对传统的RSYNC进行了优化,通过并行建立多个TCP连接和并行传输,提高了带宽利用率。此外,SCOW-SYNC还支持大文件自动切分、动态压缩、后台运行、进度实时查询和SSH连接池管理等功能。经测试,SCOW-SYNC相比RSYNC能够达到125%~130%的加速比。其次,为了提高传输的安全性,面向算力中心提出了一套可靠的跨集群传输系统架构,数据传输仅在“传输节点”之间发起,使用“传输密钥”进行加密,该密钥由“管理节点”负责动态检查、生成和分发。最后,将SCOW-SYNC集成到高性能计算门户和管理平台SCOW中,实现了SCOW的跨集群传输模块,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不同集群之间进行高性能的数据迁移,并通过容器化技术部署到了北京大学跨集群环境中,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系统软件 算力网络 并行传输 RSYNC 集群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M-DFT:面向第一性原理计算的近存架构软硬件协同设计
16
作者 曹振伟 涂布新 +3 位作者 谭邵杰 姜庆彩 陈俊仕 安虹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5-1522,共8页
第一性原理计算是材料分析、凝聚态物理、量子化学等领域用于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常见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访存密集型应用.现代计算系统大多以计算为中心,计算和访存之间的性能差距大,程序的执行往往受限于访存密集部分.近存计算,是... 第一性原理计算是材料分析、凝聚态物理、量子化学等领域用于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常见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访存密集型应用.现代计算系统大多以计算为中心,计算和访存之间的性能差距大,程序的执行往往受限于访存密集部分.近存计算,是一种赋予存储端一定的计算能力的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访存移动瓶颈的非常具有潜力的方法.本文以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PWDFT为例,根据计算访存特征进行合理的划分与调度,结合以共享内存为核心的数据访问优化模式,提出了PIM-DFT近存架构软硬件协同设计.实验表明,采用近存计算技术能提高计算效率,相比于x86核心,PIM-DFT通过将计算负载卸载到靠近主存端的计算单元,取得了2.6倍的加速效果和约50%的能量节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结构 高性能计算 近存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 PW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映天湖:晶圆级通用异构多芯粒千万亿次计算机
17
作者 董文阔 殷春锁 +7 位作者 张志锰 王鹏超 沙江 王梦雅 朱旻琦 刘宏伟 刘宇航 郝沁汾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2-1512,共21页
晶圆级计算机通过先进封装技术集成多芯粒,突破传统芯片面积限制实现算力扩展,但现存方案因领域专用化设计难以满足通用计算需求.面向高性能计算与智能计算场景的负载特征,提出一种新型通用化晶圆级系统架构——映天湖.首先通过解耦式... 晶圆级计算机通过先进封装技术集成多芯粒,突破传统芯片面积限制实现算力扩展,但现存方案因领域专用化设计难以满足通用计算需求.面向高性能计算与智能计算场景的负载特征,提出一种新型通用化晶圆级系统架构——映天湖.首先通过解耦式计算模组-互连基板架构设计,结合标准化I/O接口支持多种计算模组;其次构建可重构晶上网络,采用动态拓扑重构技术适配不同业务流量模式;继而开发拓扑无关的容错控制,保障计算单元失效时的服务持续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可重构晶上网络可实现秒级拓扑切换时延.基于TSMC28nm工艺成功流片验证的16个计算模组的原型系统,在高性能线性代数计算任务中展现了约1.45倍的吞吐量提升,在深度学习推理任务中则展现约1.78倍的时延性能提升,单晶圆可实现千万亿次性能,证实该架构在实现晶圆级系统通用化方面的技术突破,为下一代异构计算平台提供了可扩展的硬件基础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圆级计算机 高性能计算 智能计算 标准化I/O设计 可重构晶上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量DSP的数组计算高效代码生成技术研究
18
作者 廖泽明 刘桂开 +1 位作者 胡勇华 谢安星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86-892,共7页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不断发展,融合SIMD、VLIW等指令并行处理技术的向量DSP在高性能计算领域获得日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适配不同种类的算法函数库成了向量DSP的关键挑战之一。只有减少编程时重复性工作的投入,更加集中精力于基于向...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不断发展,融合SIMD、VLIW等指令并行处理技术的向量DSP在高性能计算领域获得日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适配不同种类的算法函数库成了向量DSP的关键挑战之一。只有减少编程时重复性工作的投入,更加集中精力于基于向量DSP架构和硬件资源进行代码优化,才能有效提高应用开发效率。综合考虑向量DSP代码中的计算涉及的数据数量,提出基于模板的数组计算高效代码的自动生成方法,实现自动化的动态缓存分配,针对不连续的数据访存进行数据重排,并对标量指令进行优化,使生成的代码能够使用处理器的专用向量资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技术生成代码大幅度提高了获得相关函数代码的工作效率,并且生成的向量计算汇编代码平均性能达到手写汇编代码平均性能的75%左右,与标量汇编代码性能相比有平均8.7倍的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代码生成 自动向量化 向量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元器件的大功率多相供电技术研究
19
作者 贾春波 陈光 +1 位作者 姚信安 李宝峰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2-600,共9页
高性能计算已经迈入后E量级时代,对于高性能处理器的供电技术提出了大功率、低电压、快响应的严苛要求。但是,目前的国产数字多相控制器和DrMOS功率器件无法满足低电压条件下大功率的供电需求。为解决该问题,通过数字多相控制器的1个相... 高性能计算已经迈入后E量级时代,对于高性能处理器的供电技术提出了大功率、低电压、快响应的严苛要求。但是,目前的国产数字多相控制器和DrMOS功率器件无法满足低电压条件下大功率的供电需求。为解决该问题,通过数字多相控制器的1个相位驱动2个DrMOS,提出每相位“1推2”的工程设计方案,实现供电能力加倍。通过器件选型、参数设置、反馈均流等技术手段,控制纹波噪声、动态响应以及多相均流,确保该方案满足工程规范要求。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同时搭建验证系统对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BUCK电路 数字多相PWM控制器 1推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PC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坚 严广庆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23-430,共8页
研究了GHPC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以及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并且将GHPC矿物掺合料掺加在混凝土中置代(质量分数)10%~50%水泥配制成高性能混凝土(C40~C100),应用于耐久性要求高的海洋工程、桥梁及高层建筑中,取得了... 研究了GHPC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以及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并且将GHPC矿物掺合料掺加在混凝土中置代(质量分数)10%~50%水泥配制成高性能混凝土(C40~C100),应用于耐久性要求高的海洋工程、桥梁及高层建筑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合料 界面结构 高性能混凝土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