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岩土工程动力流固耦合仿真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荣鑫 普建明 +1 位作者 张建民 王睿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13-1924,共12页
超大型岩土工程的数值仿真需求对于计算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研究饱和土层中复杂结构的静动力响应,需要发展基于高性能计算的岩土体流固耦合求解方法。提出一种有限元-有限体积(FEM-FVM)流固耦合仿真方法,并发展了适应于并行求解的... 超大型岩土工程的数值仿真需求对于计算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研究饱和土层中复杂结构的静动力响应,需要发展基于高性能计算的岩土体流固耦合求解方法。提出一种有限元-有限体积(FEM-FVM)流固耦合仿真方法,并发展了适应于并行求解的全隐式流固耦合算法(FICM)、全显式流固耦合算法(FECM)、固显流隐耦合算法(SEFIM)。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求解精度、稳定性、单核计算效率和并行计算性能,为算法选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求解精度方面,3种方法均能较为精确的求解太沙基一维固结问题。在单核计算效率方面,对比发现FICM对于求解小规模静力流固耦合具有一定优势,而FECM和SEFIM更适合求解动力流固耦合问题。在并行计算性能方面,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方法的并行可拓展性与加速比,并针对FECM进行了不同有效单核负载下的可扩展性研究和不同总负载下的加速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千万自由度量级大规模岩土工程流固耦合仿真问题,FECM和SEFIM均具有较大的优势。其中,显式的FECM方法对于上亿自由度的超大规模问题仍能保持较高的并行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有限体积 流固耦合 高性能仿真 并行求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CC:面向存储访问模型的基准测试—一种可能替代TOP500 HPL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英 李三立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0-955,共6页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历来是本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TOP500排名所采用的标准测试HPL(HigPerformanceLinpack)并不能真实的反映系统各方面的性能,尤其是存储访问方面.HPCChallenge基准测试则着重于各种存储访问模型,在HPL的基础...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历来是本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TOP500排名所采用的标准测试HPL(HigPerformanceLinpack)并不能真实的反映系统各方面的性能,尤其是存储访问方面.HPCChallenge基准测试则着重于各种存储访问模型,在HPL的基础之上又整合了多个有代表性的核心测试程序,很有可能在未来取代现在TOP500采用的的HPL测试.本文首先简单介绍HPCChallenge诞生的背景,解释基准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存储访问模型的角度对各项测试进行了描述,并根据实际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给出结论以及将来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c CHALLENGE 基准测试 高性能计算 局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业路径的存储系统作业感知条带优化方法
3
作者 鲜港 杨文祥 +2 位作者 张晓蓉 喻杰 田永强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4,共11页
为解决超级计算机I/O效率不高、用户无法充分利用存储系统I/O能力的问题,研究生产型超级计算机对象存储目标(OST)上的工作负载,分析高性能计算作业的I/O模式和整个系统中作业的I/O分布情况,探索提升I/O效率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在传统... 为解决超级计算机I/O效率不高、用户无法充分利用存储系统I/O能力的问题,研究生产型超级计算机对象存储目标(OST)上的工作负载,分析高性能计算作业的I/O模式和整个系统中作业的I/O分布情况,探索提升I/O效率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在传统非条带化设置下,OST上的瞬时负载严重不平衡,导致无法调用未充分利用的OST进行I/O请求;不同作业的I/O模式对OST的使用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根据作业的I/O模式适当调整文件条带布局,调动未充分利用的OST来提升I/O性能。提出一种作业感知条带优化方法,包括静态和动态文件条带化。静态文件条带化将用户的作业均进行条带优化,而动态文件条带化利用作业名和作业路径的聚类方式提取作业之间的相似性,预测用户部分可条带优化的作业,并在作业完成后还原条带配置以减小条带设置错误的负面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作业感知文件条带化能够增加作业使用的OST数量,有效提升作业的并行I/O性能,同时不会对系统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感知 文件条带化 高性能计算 并行I/O 存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C海量存储系统Pass-Through访问策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平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67-1673,共7页
为了解决海量信息处理中实时访问中的"I/O墙"的问题,提高海量信息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的存储部件新型访问策略.首先,分析传统访问模型存在的问题;其次,研究存储... 为了解决海量信息处理中实时访问中的"I/O墙"的问题,提高海量信息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的存储部件新型访问策略.首先,分析传统访问模型存在的问题;其次,研究存储部件直通路模式的工作机理,建立存储系统分解为多层次、分布式的模型,根据不同的层次和映射策略实现存储空间物理地址、缓存地址、存储系统逻辑空间地址的连续映射;第三,分析直通路访问模式下的存储路径时间开销;第四,在模拟环境下存储部件访问的性能测试,在实际采用该策略的应用系统中进行验证.通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能够不断满足海量信息处理实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海量存储系统 存储部件直通路 存储层次映射 存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面高效的HPCS监控体系
5
作者 刘金哲 张亚光 迟学斌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4-27,共4页
分析了以超级计算中心联想深腾6800为主的HPCS监控需求,比较了大量的监控实现技术,给出监控系统评估特征和指标,提出了一种集系统、性能、应用程序、进程监控于一体的改进策略,讨论了利用信息流水、过滤、双重传输模式减少监控数据传输... 分析了以超级计算中心联想深腾6800为主的HPCS监控需求,比较了大量的监控实现技术,给出监控系统评估特征和指标,提出了一种集系统、性能、应用程序、进程监控于一体的改进策略,讨论了利用信息流水、过滤、双重传输模式减少监控数据传输量,减轻监控资源消耗,提高综合监控的性能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cS 监控 Clumon+ 过滤 双重传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型地下结构系统地震响应高性能弹塑性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余嘉轲 王荣鑫 +3 位作者 王睿 张建民 孙俊岭 王永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199,共10页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进行加快,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了研究饱和土层,尤其是可液化场地中超大型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必须解决高性能计算、弹塑性本构模型、流固耦合等关键问题。该文基于高性能数值仿真平台GEOSX,开...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进行加快,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了研究饱和土层,尤其是可液化场地中超大型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必须解决高性能计算、弹塑性本构模型、流固耦合等关键问题。该文基于高性能数值仿真平台GEOSX,开发一套高性能弹塑性流固耦合分析方法。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采用砂土液化大变形模型进行动力弹塑性流固耦合分析,计算规模超千万自由度。计算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并行计算效率,可以实现可液化场地地下结构系统的大规模高效弹塑性流固耦合模拟。对于这一主要处于饱和砂土地层中的超大型地下结构系统,在基本地震作用下,饱和砂土层的最大超静孔压比达到约0.5,产生较为明显的弱化;结构地震层间位移角和内力均满足规范要求,由于存在开洞等断面变化,结构响应三维效应明显;由于与地下结构相连的地上结构相对较小,地上结构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可液化场地 动力分析 高性能计算 流固耦合 弹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LBM迁移模块算法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斌 柳安军 +3 位作者 潘景山 田敏 张煜 朱光慧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8,共7页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是一种基于介观模拟尺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其在计算时设置大量的离散格点,具有适合并行的特性。图形处理器(GPU)中有大量的算术逻辑单元,适合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基于GPU设计LBM的并行算法,能够提高计算效率。但...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是一种基于介观模拟尺度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其在计算时设置大量的离散格点,具有适合并行的特性。图形处理器(GPU)中有大量的算术逻辑单元,适合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基于GPU设计LBM的并行算法,能够提高计算效率。但是LBM算法迁移模块中每个格点的计算都需要与其他格点进行通信,存在较强的数据依赖。提出一种基于GPU的LBM迁移模块算法优化策略。首先分析迁移部分的实现逻辑,通过模型降维,将三维模型按照速度分量离散为多个二维模型,降低模型的复杂度;然后分析迁移模块计算前后格点中的数据差异,通过数据定位找到迁移模块的通信规律,并对格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进行分类;最后使用分类的交换方式对离散的二维模型进行区域划分,设计新的数据通信方式,由此消除数据依赖的影响,将迁移模块完全并行化。对并行算法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算法在1.3×10^(8)规模网格下能达到1.92的加速比,表明算法具有良好的并行效果;同时对比未将迁移模块并行化的算法,所提优化策略能提升算法30%的并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图形处理器 并行优化 数据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总体性能虚拟飞行试验验证系统 被引量:9
8
作者 铁鸣 吴旭生 +2 位作者 毕敬 范文慧 王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04-2010,共7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但难以进行全程和整个飞行包络的真实飞行试验,基于仿真技术进行虚拟飞行试验是其总体性能分析与验证的必要手段。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总体、控制、气动、结构、动力、载荷、防热与热环境、... 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但难以进行全程和整个飞行包络的真实飞行试验,基于仿真技术进行虚拟飞行试验是其总体性能分析与验证的必要手段。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总体、控制、气动、结构、动力、载荷、防热与热环境、飞行器运动学与动力学等多学科、多物理场强耦合特性,提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性能多物理场耦合虚拟飞行试验平台体系结构,建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多物理场耦合虚拟仿真试验模型,开发了基于高性能异构计算系统的多学科综合虚拟飞行试验系统,为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总体设计提供了可靠、实用的验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飞行试验 高超声速飞行器 总体性能 高性能计算 多物理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性能计算应用的需求与发展 被引量:30
9
作者 赵毅 朱鹏 +2 位作者 迟学斌 牛铁 曹宗雁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40-1646,共7页
高性能计算应用在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支持下为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和高性能计算技术在相辅相成中不断发展.自2004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针对中国科学院在"十一五"期间的高性能计算需求在全... 高性能计算应用在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支持下为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和高性能计算技术在相辅相成中不断发展.自2004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针对中国科学院在"十一五"期间的高性能计算需求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多次调研活动,对中国科学院在"十一五"期间高性能计算的整体需求及各应用领域需求的分布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其调研结果对"十一五"中国科学院高性能计算环境建设和高性能计算应用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高性能计算应用的发展现状,并结合中国科学院高性能计算环境建设和高性能计算应用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十一五"中国科学院高性能计算的应用需求,最后对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应用 高性能计算机 网格 需求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主设计的面向E级高性能计算的异构融合加速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胜 卢凯 +9 位作者 郭阳 刘仲 陈海燕 雷元武 孙海燕 杨乾明 陈小文 陈胜刚 刘必慰 鲁建壮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4-1237,共4页
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领域之一,当前,作为超级计算机系统“下一个明珠”的E级高性能计算时代已经来临.面向E级高性能计算的加速器领域成为了全球高端芯片的竞技场.国际上,AMD、英伟达... 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领域之一,当前,作为超级计算机系统“下一个明珠”的E级高性能计算时代已经来临.面向E级高性能计算的加速器领域成为了全球高端芯片的竞技场.国际上,AMD、英伟达和英特尔公司已经占据这一领域多年.作为国内最早开始自主处理器设计的优势单位之一,国防科技大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性能加速器领域强有力的竞争者.主要对国防科技大学自主设计的面向E级高性能计算的加速器芯片进行介绍,该芯片采用了CPU+GPDSP的异构融合架构,具备高性能、高效能和高可编程性的特点,有望成为新一代E级超算系统的核心计算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加速器 异构融合体系结构 自主设计 高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异构计算集群的双层作业调度系统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震宇 石京燕 +4 位作者 孙功星 杜然 姜晓巍 邹佳恒 谭宏楠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7-195,共9页
高能物理计算平台中的HTCondor和SLURM计算集群为多个高能物理实验提供数据处理服务,然而HTCondor并行作业调度效率较低、SLURM难以应对大量串行作业,且计算平台整体资源管理及调度策略过于简单。为满足高能物理计算集群高负荷运行的需... 高能物理计算平台中的HTCondor和SLURM计算集群为多个高能物理实验提供数据处理服务,然而HTCondor并行作业调度效率较低、SLURM难以应对大量串行作业,且计算平台整体资源管理及调度策略过于简单。为满足高能物理计算集群高负荷运行的需求,在传统作业调度器上增加作业管理层,设计双层作业调度系统,通过高效调度串并行作业并兼顾实验组间资源的使用公平性,实现用户对作业的细粒度管理。测试结果表明,双层作业调度系统支持大批量高能物理作业的快速提交,并充分利用计算平台的总体资源,具有较好的作业调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集群管理 作业调度器 高通量计算 高性能计算 高能物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性能计算的开源云平台性能评估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春艳 张学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80-3585,共6页
云计算是一种提供各种IT服务的互联网资源利用的新模式,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包括高性能计算的各种领域。然而,虚拟化带来了一些性能开销;同时,不同的云平台实施虚拟化技术的不同,使得在这些云平台上应用高性能计算服务的性能也千差万别。通... 云计算是一种提供各种IT服务的互联网资源利用的新模式,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包括高性能计算的各种领域。然而,虚拟化带来了一些性能开销;同时,不同的云平台实施虚拟化技术的不同,使得在这些云平台上应用高性能计算服务的性能也千差万别。通过HPC Challenge(HPCC)Benchmark和NAS Parallel Benchmark(NPB)分别对CPU、内存、网络、扩展性和高性能计算真实负载进行评估,比较并分析了诸如Nimbus、OpenNebula和OpenStack实施高性能计算的性能,实验显示OpenStack对计算密集型的高性能应用负载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因此,OpenStack是实施高性能计算的开源云平台的一个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云计算 基准测试 hpcC NAS并行基准测试程序 开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的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曦 朱建涛 何晓斌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73,共5页
现有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存在数据组织低效和访问语义冗余等问题,严重限制了系统性能。为此,借鉴对象存储思想,设计面向高性能计算的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分离数据访问和数据管理,实现更精简高效的访问语义,同时采用分布式全局对象数据... 现有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存在数据组织低效和访问语义冗余等问题,严重限制了系统性能。为此,借鉴对象存储思想,设计面向高性能计算的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分离数据访问和数据管理,实现更精简高效的访问语义,同时采用分布式全局对象数据组织方式,运用基于内存的元数据管理方法提升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规模并发访问时,该系统的读/写聚合带宽相比Lustre系统分别提升22.5%和50.4%,文件创建、删除性能分别达到Lustre系统的2.15倍和5.13倍。此外,该系统还具有拟线性的数据读/写和元数据管理功能,可扩展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对象存储 存储语义 元数据管理 可扩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WAP:适用于高性能计算环境的数值模拟工作流管理平台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士操 肖永浩 +1 位作者 段博文 李于锋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69-1576,共8页
针对高性能计算(HPC)环境中的"建模、计算、分析、优化"一体化应用构建的问题,设计了支持数值模拟软件封装和数值模拟工作流交互设计的数值模拟工作流管理平台--HSWAP。首先,基于对数值模拟活动的运行特征共性建模构建组件模... 针对高性能计算(HPC)环境中的"建模、计算、分析、优化"一体化应用构建的问题,设计了支持数值模拟软件封装和数值模拟工作流交互设计的数值模拟工作流管理平台--HSWAP。首先,基于对数值模拟活动的运行特征共性建模构建组件模型;然后,利用工作流表达数值模拟活动间的控制、数据依赖关系,建立形式化的数值模拟工作流模型,所形成的工作流模型可在平台中自动解析并适配高性能计算资源,从而实现批量关联数值模拟任务的自动生成与调度,为领域用户屏蔽高性能计算资源的使用细节。平台提供Web Portal服务,支持图形数值模拟程序的交互界面推送。目前该平台已在超算中心实际生产环境得到部署应用,可在2人月内完成包含10个以下数值模拟软件、20个以内计算任务节点的数值模拟工作流的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工作流 数值模拟 软件集成 高性能计算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计算技术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5
作者 赵改善 包红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3期118-126,共9页
对于高性能计算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计算技术的持续发展 ,促进了计算机集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集群系统具有系统建设、维护和升级成本低 ,可扩展性好 ,易维护 ,易升级 ,计算性能强以及通用和跨平台的并行计算软件开发环境 (PVM和MPI... 对于高性能计算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计算技术的持续发展 ,促进了计算机集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集群系统具有系统建设、维护和升级成本低 ,可扩展性好 ,易维护 ,易升级 ,计算性能强以及通用和跨平台的并行计算软件开发环境 (PVM和MPI等 )等优点。本文概述了计算机集群技术的概念、技术基础、并行软件开发环境和Beowulf集群 ;论述了石油工业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 ;介绍了集群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现状 ;指出了集群技术将大大降低石油勘探开发成本 ,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集群系统 并行计算 PVM MPI 性能测试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性能计算环境的并行仿真建模框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奥 姚益平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049-2051,共3页
为提高大规模分析评估推演类仿真的运行速度,基于高性能计算环境(HPC)的并行分布仿真正成为当前仿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论文在深入分析研究SPEEDES仿真引擎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HPC的并行仿真建模框架的组成及功能,分析了其设计思想,... 为提高大规模分析评估推演类仿真的运行速度,基于高性能计算环境(HPC)的并行分布仿真正成为当前仿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论文在深入分析研究SPEEDES仿真引擎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HPC的并行仿真建模框架的组成及功能,分析了其设计思想,并给出了建模框架相应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框架 并行 仿真 高性能计算(h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冷快堆先进建模与高性能粒子输运数值模拟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培德 薛小刚 +9 位作者 吴明宇 王事喜 吴宗芸 霍兴凯 高鑫钊 张强 付元光 周生诚 刘晨 马建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95-2407,共13页
钠冷快堆高性能数值模拟基于先进建模技术、大规模并行计算技术,实现大型池式快堆多物理过程精细化分析计算,包括池式结构快堆堆本体范围中子和γ射线深穿透计算,堆芯范围pin-by-pin精细化功率分布计算及输运-燃耗耦合计算,堆芯核-热子... 钠冷快堆高性能数值模拟基于先进建模技术、大规模并行计算技术,实现大型池式快堆多物理过程精细化分析计算,包括池式结构快堆堆本体范围中子和γ射线深穿透计算,堆芯范围pin-by-pin精细化功率分布计算及输运-燃耗耦合计算,堆芯核-热子通道耦合计算。建立快堆高性能多物理耦合计算系统,并实现可视化输入和输出,可快速获得堆芯或堆本体范围更为清晰的物理图像,为反应堆设计迭代、整体方案优化等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高性能数值模拟 先进建模 并行计算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计算多层次不连续非线性可扩展现象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云泉 袁良 +2 位作者 陈一峯 冯晓兵 张贺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3-989,共17页
高性能计算是计算科学的具体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各领域的科学进展,也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起到了无法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从几十年发展的时间尺度和十万至百万核量级并行规模尺度研究大规模并行软件的研制发展历史来看,发现大规模并行应用软件... 高性能计算是计算科学的具体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各领域的科学进展,也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起到了无法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从几十年发展的时间尺度和十万至百万核量级并行规模尺度研究大规模并行软件的研制发展历史来看,发现大规模并行应用软件的开发中物理模型、并行算法、并行软件实现以及底层硬件多个层次中存在的可扩展性的两种有趣现象,即不连续性和非线性现象.本文总结分析这一普遍存在现象,系统梳理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特别是高性能计算发展中的可扩展问题,为未来并行计算领域发展提供方法论层面的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超级计算 可扩展性 多层次 不连续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计算平台的并行计算系统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仙伟 张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7期5-8,11,共5页
把网格和高性能计算结合起来,基于网格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并行计算系统(GPCS),主要介绍了GPCS的体系结构、功能及其设计、实现等几个主要的问题。该平台以通用网络为基础,以网格平台中间件为桥梁,实现了各种高性能计算资源之间的互联互通... 把网格和高性能计算结合起来,基于网格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并行计算系统(GPCS),主要介绍了GPCS的体系结构、功能及其设计、实现等几个主要的问题。该平台以通用网络为基础,以网格平台中间件为桥梁,实现了各种高性能计算资源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和协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高性能计算 并行计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U通用计算及其在计算智能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丁科 谭营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共11页
在日趋复杂的图形处理任务的推动下,GPU已经演化成为具有众多计算核心、计算能力强大的通用计算设备,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图形处理之外的计算领域。GPU具有高并行、低能耗和低成本的特点,在数据并行度高的计算任务中,相比与传统的CPU... 在日趋复杂的图形处理任务的推动下,GPU已经演化成为具有众多计算核心、计算能力强大的通用计算设备,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图形处理之外的计算领域。GPU具有高并行、低能耗和低成本的特点,在数据并行度高的计算任务中,相比与传统的CPU平台有着显著的优势。随着GPU体系结构的不断演进以及开发平台的逐步完善,GPU已经进入到高性能计算的主流行列。GPU通用计算的普及,使个人和小型机构能有机会获得以往昂贵的大型、超级计算机才能提供的计算能力,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科学计算领域的格局和编程开发模式。GPU提供的强大计算能力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智能的发展,并且已经在深度学习和群体智能优化方法等子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更是在图像、语音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方法的不断进步,GPU将在更多的领域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智能 群体智能 演化算法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图形处理器 GPU通用计算 异构计算 高性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