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叶系质量划分及叶层配置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源 顾万荣 +3 位作者 王汝利 陈德华 王余龙 吴云康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3-318,共6页
对棉花品种泗棉3号等采用大田群体与实验室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应用14C同位素标记、剪叶试验及其生理测定等手段,研究在最大LAI相近条件下,叶片的组成、功能和大小分布对成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叶片的光合产物的运输分配流... 对棉花品种泗棉3号等采用大田群体与实验室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应用14C同位素标记、剪叶试验及其生理测定等手段,研究在最大LAI相近条件下,叶片的组成、功能和大小分布对成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叶片的光合产物的运输分配流向及对棉花成铃和产量的作用是不同的,按其对棉铃形成和发育贡献的大小可划分为有效叶、无效叶、高效叶及低效叶,并且明确了在开花结铃期提高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并塑造较小的叶片,均匀的叶层分布的叶层配置可提高群体光合效能,从而确保光合产物向产量器官的输送,提高成铃率,增加总铃数和产量的叶系质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系质量 叶层配置 叶面积 产量 光合产物 成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陆地棉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汤飞宇 张天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503-4504,共2页
[目的]研究高品质陆地棉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的关系。[方法]于2007年采用田间试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单株皮棉产量为指标,根据系统聚类中的最小离差平方和法将24个高品质系聚为高、中、低产3大类型,比较3大类型单株皮棉产量和1... [目的]研究高品质陆地棉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的关系。[方法]于2007年采用田间试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单株皮棉产量为指标,根据系统聚类中的最小离差平方和法将24个高品质系聚为高、中、低产3大类型,比较3大类型单株皮棉产量和10个农艺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对10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高、中、低产3大类型在株铃数、衣分、衣指、果节数和生育期等性状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高产类型的株铃数、衣分和衣指最大,而果节数和生育期最小(短)。株铃数和铃重与单株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果节数与单株皮棉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株铃数、铃重和果节数对高品质陆地棉单株皮棉产量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对高品质陆地棉品种的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高品质 皮棉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中熟棉间作复合群体高产优势的利用 Ⅰ.时空互补优势
3
作者 金桂红 高谬 +2 位作者 陈兵林 王永乐 张培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9,共4页
用早熟棉花品种中棉所24(高密度、矮株、早打顶)和中熟品种苏棉8号(壮株、中等密度)相间的合理配置,形成高矮、稀密及熟性不同的棉花间作复合群体。结果表明,复合群体创2250kg/hm2高产,较单一群体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棉花 间作 复合群体 高产 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亩产百公斤优质棉优化成铃的研究
4
作者 高璆 金桂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共6页
在江苏南京、丰县、泗阳、太仑、射阳、如皋等6个不同生态棉区试点研究表明:亩产百公斤优质棉优化成铃的指标有3个:亩铃数需6.5~7.0万以上,铃重4g左右,衣分38%~39%;成铃期间棉田成铃强度要求1500个铃/亩·日左右,优质铃占亩铃数... 在江苏南京、丰县、泗阳、太仑、射阳、如皋等6个不同生态棉区试点研究表明:亩产百公斤优质棉优化成铃的指标有3个:亩铃数需6.5~7.0万以上,铃重4g左右,衣分38%~39%;成铃期间棉田成铃强度要求1500个铃/亩·日左右,优质铃占亩铃数的70%~80%,单铃经济系数75%以上;8月底前形成85%~90%大铃,10月底前有85%~90%棉铃吐絮,霜前花率90%左右。本文还提出了棉田优化成铃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高产 结铃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