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和3D LST的高拱坝施工进度监控及预警
1
作者 黄建文 雷聪 +3 位作者 万晨 王兴霞 王宇峰 杨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61,共9页
高拱坝大多建于高山峡谷地区,受环境与资源影响大,施工过程复杂,进度控制困难。为实现高拱坝浇筑过程中计划和实际进度的信息集成、管理、查询和分析,以及实时进度监控及预警,提出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 LST)融... 高拱坝大多建于高山峡谷地区,受环境与资源影响大,施工过程复杂,进度控制困难。为实现高拱坝浇筑过程中计划和实际进度的信息集成、管理、查询和分析,以及实时进度监控及预警,提出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 LST)融合的方法,构建基于BIM和3D LST的高拱坝施工进度监控及预警平台,并应用于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能一键查询、下载高拱坝各个浇筑仓、不同时间、不同高程以及整个浇筑周期的施工进度数据,可以实现大坝施工进度动态模拟,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进行预警。研究成果可为加快高拱坝施工进度和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进度 监控及预警 高拱坝 BIM 3D LST 白鹤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滑坡涌浪叠加下高拱坝动力响应与损伤研究
2
作者 郭进军 周丕志 胡少伟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4,共7页
强震会大幅降低库区边坡稳定性,极易诱发滑坡地质灾害,地震及其诱发的滑坡涌浪荷载叠加极大威胁坝体安全。为探究地震-滑坡涌浪叠加下高拱坝动力响应与损伤演化,以某高拱坝为对象,构建分段坝体-地基有限元模型,确定地震-滑坡涌浪荷载计... 强震会大幅降低库区边坡稳定性,极易诱发滑坡地质灾害,地震及其诱发的滑坡涌浪荷载叠加极大威胁坝体安全。为探究地震-滑坡涌浪叠加下高拱坝动力响应与损伤演化,以某高拱坝为对象,构建分段坝体-地基有限元模型,确定地震-滑坡涌浪荷载计算模型,分析拱坝的模态变化规律、位移响应特征及损伤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动水附加质量使得拱坝湿模态频率显著降低,降幅为18%~23%,高阶振型变化显著。地震与涌浪叠加时,拱顶中点位移峰值R_(d)与地震峰值加速度、最大涌浪高度正相关,在地震峰值加速度由0.2g提升至0.6g时,R_(d)增幅达89.7%。不同工况下最大位移时刻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不同工况下坝体损伤程度差异较大,上游面损伤对涌浪高度变化敏感,在涌浪高度相差40 m时,上游面加权损伤面积比变化幅度达到27.1%;从工况一至工况三悬臂面加权损伤面积比从9.99%增至25.76%,坝体出现贯穿裂缝;损伤耗散能随荷载强度提高而急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涌浪耦合 高拱坝 动力响应 连续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八叉树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的高拱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3
作者 陈灯红 张心瀚 +3 位作者 刘云辉 胡昊文 刘云龙 梁羽翔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86-2599,2638,共15页
传统有限元法对大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进行建模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ABAQUS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与八叉树网格的结合,建立了一种考虑真实地形的高拱坝-不规则地... 传统有限元法对大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进行建模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ABAQUS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与八叉树网格的结合,建立了一种考虑真实地形的高拱坝-不规则地基-库水系统自动建模方法。利用构建的八叉树比例边界有限元法对某重力坝地震响应进行了数值验证。随后对NG5拱坝系统分别基于平整地基和不规则地基进行线弹性和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相较于简化的平整地基拱坝系统,不规则地基拱坝系统坝顶与坝底横河向相对位移以及第一主应力峰值变化较大,分别增加了73.5%和103.6%;考虑拱坝横缝以及材料非线性的情况下,坝顶与坝底横河向相对位移以及顺河向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分别增加了43.9%、32.0%和56.6%,同时边缝的法向开度增加尤为显著,增加了388.9%和381.8%,开度峰值增加了105%,在应力和损伤方面,第一主应力峰值增加了81.6%,损伤较大的区域也沿着坝体底部进行了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高拱坝 八叉树网格 非线性响应 不规则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混凝土高拱坝动力响应非线性分析
4
作者 祝玉珊 杨柱 +1 位作者 石立 柏俊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7-161,共5页
我国西部强震地区已建在建拟建多座混凝土高拱坝的地震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分析拱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拱坝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考虑地基辐射阻尼效应、横缝接触非线性和混凝土损伤非线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更符合真实性... 我国西部强震地区已建在建拟建多座混凝土高拱坝的地震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分析拱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拱坝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考虑地基辐射阻尼效应、横缝接触非线性和混凝土损伤非线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更符合真实性态的拱坝—地基—库水精细有限元模型,从坝体横缝开度、静动综合应力、坝体损伤状态及拱坝极限抗震能力等方面对某特高拱坝进行地震动力响应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坝体横缝开度相对较小,分布大体呈现“W”型;拱坝的应力分布符合一般拱坝的规律,在可控范围内;坝体损伤多发生在坝体拱冠梁中部高程部位及坝踵部位,应引起重视,总体而言该拱坝抗震性能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拱坝抗震设计和抗震安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高拱坝 地震 动力响应分析 有限元模型 坝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轴强度信息融合的特高拱坝整体安全性评价
5
作者 姓海涛 龚赐缘 +1 位作者 杨钟宇 池丽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0,共5页
由于特高拱坝的结构安全特性较为复杂,准确评估大坝安全性态十分重要。强度安全系数能够直观反映拱坝强度的安全程度,但不能确切表征坝体结构整体安全状态。为此,结合多轴强度准则研究坝体上下游坝面的典型应变测点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 由于特高拱坝的结构安全特性较为复杂,准确评估大坝安全性态十分重要。强度安全系数能够直观反映拱坝强度的安全程度,但不能确切表征坝体结构整体安全状态。为此,结合多轴强度准则研究坝体上下游坝面的典型应变测点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依据测点的安全系数对大坝整体安全的作用进行分类,采用反熵权法对各类别典型测点的安全系数进行信息融合,从而得到特高拱坝在不同运行条件的整体安全性态,并计算不同工况下的拱坝安全性态。以某特高拱坝为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反熵权法融合典型测点的多轴强度信息可以较好地评价特高拱坝的整体安全状况,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为大坝整体安全性能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拱坝 多轴强度安全系数 信息融合 安全评价 反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拱坝时序多属性施工方案随机智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关涛 陈普瑞 肖一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1,共7页
为了解决当前施工方案优化方法大多忽略各关键节点施工进度指标的随机性对施工方案优化的影响,同时属性权重确定方法难以实现对高维度多层次的多属性决策问题进行整体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前景随机理论和麻雀搜索算法的高拱坝时序多属... 为了解决当前施工方案优化方法大多忽略各关键节点施工进度指标的随机性对施工方案优化的影响,同时属性权重确定方法难以实现对高维度多层次的多属性决策问题进行整体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前景随机理论和麻雀搜索算法的高拱坝时序多属性施工方案随机智能优化方法。针对高拱坝工程建设特点,基于前景随机理论建立时序多属性随机智能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阶段发展特征的动态参考点设置方法;基于麻雀搜索算法建立最优属性权重及时间权重搜索模型,并以差异最大化思想构造适应度函数,实现模型的求解。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具有合理性,优化结果与前景随机占优-CRITIC方法、随机占优方法优化结果一致,且具有更好的方案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时序多属性优化 动态参考点 前景随机理论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渐进灾变特性的高拱坝变形性态诊断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光 赵阿辉 +4 位作者 吴邦彬 黄振栋 左良育 陈光煜 李宗儒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针对高拱坝变形性态诊断已有方法的局限性,考虑变形失稳过程的渐进灾变特性,结合现代坝工学、力学和数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该方法在表征水压、温变和时效变形的基础上标定高拱坝的弹性变形状态,借助信息熵理论建立个体诊断... 针对高拱坝变形性态诊断已有方法的局限性,考虑变形失稳过程的渐进灾变特性,结合现代坝工学、力学和数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该方法在表征水压、温变和时效变形的基础上标定高拱坝的弹性变形状态,借助信息熵理论建立个体诊断指标,依据投影寻踪法优化获取个体贡献度,据此构建群体诊断指标,并基于典型小概率原理拟定诊断控制值,提出了群体正常、群体基本正常、个体异常、群体异常、群体恶化的诊断准则。工程实例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刻画了渐进灾变过程,适用于尚未遭遇最不利荷载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变形性态诊断 渐进灾变特性 信息熵 典型小概率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处理前后高拱坝施工期倒悬变形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磊 崔腾洲 +3 位作者 齐问坛 王海州 张国新 张磊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9,共9页
【目的】高拱坝坝址通常面临复杂的地质条件,包括深部卸荷带、节理、裂隙等。深部节理是深部岩体卸荷破裂引起的一种特殊地质缺陷,在自重、温度和混凝土徐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高拱坝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将进一步加大施工期的倒悬变形... 【目的】高拱坝坝址通常面临复杂的地质条件,包括深部卸荷带、节理、裂隙等。深部节理是深部岩体卸荷破裂引起的一种特殊地质缺陷,在自重、温度和混凝土徐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高拱坝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将进一步加大施工期的倒悬变形,不利于高拱坝的工作状态,从而影响到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全坝全过程反馈仿真分析方法,以西南某在建大坝为例,建立大坝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精细模型,根据坝体混凝土整体浇筑、封拱灌浆计划,开展对大坝全坝段施工的仿真模拟分析,全面反映温度场、应力场和施工期变形状况,研究了包括Ⅱ级结构面、Ⅲ级结构面和建基面置换块等地质缺陷对倒悬变形和大坝工作性态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高拱坝从坝基开始随浇筑高度的增大,倒悬度不断增大,1/3坝高以下的倒悬变形值较小;在1/3~2/3坝高内产生倾向顺河向上游的倒悬变形,在2/3坝高以上倒悬变形消失,产生顺河向下游方向的变形。全坝全过程仿真计算结果显示,顺河向上游方向倒悬变形的最大值约为20.000 mm,在1/3~2/3坝高间产生;顺河向下游方向变形的最大值约为13.000 mm,在2/3坝高以上产生。同一高程下,上游面至下游面受温度荷载、徐变等综合因素影响,变形波动在3.400 mm范围内,实际安装布置时需考虑此误差对倒悬变形监测的影响,Ⅲ级结构面和建基面置换块对拱冠梁坝段施工期变形影响较小,Ⅱ级结构面(F_(2)、F_(2-1)断层)位于14^(#)坝段下方,对施工期倒悬变形和坝顶下游方向变形影响较大,最大倒悬变形增幅约为4.000 mm,坝顶顺河向下游变形增幅约为7.500 mm。【结论】根据计算结果,在进行施工期变形数据反演时不仅要考虑高拱坝坝体材料的力学参数,也要重点反演Ⅱ级结构面弹性模量和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地质缺陷 全坝全过程仿真计算 倒悬变形 施工期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拱坝坝身泄洪雾化数值预报方法验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要来 柳海涛 +2 位作者 陈鸿杰 孙双科 宋泽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0-456,519,共8页
数学模型应用于高拱坝坝身泄洪雾化预报,一直缺少原型观测资料的系统验证,分析结果可靠性存疑。本文基于小湾水电站拱坝的孔口泄洪雾化实测数据,针对数学模型的随机溅水基本理论进行验证,针对海拔高程与气温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 数学模型应用于高拱坝坝身泄洪雾化预报,一直缺少原型观测资料的系统验证,分析结果可靠性存疑。本文基于小湾水电站拱坝的孔口泄洪雾化实测数据,针对数学模型的随机溅水基本理论进行验证,针对海拔高程与气温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通过综合考虑泄洪风场、大坝、河谷地形、海拔与气温等因素共同影响,数学模型可以真实反映泄洪雾化空间风场与降雨强度变化,其可靠性满足工程实践要求;数学模型的降雨强度分析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在10%以内,在降雨强度较大的核心区,数学模型的相对误差较小,在降雨强度较小的远区,相对误差较大,原因在于随机数学模型分析过程中,雾化核心区内雨滴数量众多,统计结果更加精确;海拔高程与气温的上升,使得泄洪雾化区内降雨强度分布坦化,一般以降雨强度300~500 mm/h为界,低于该值的区域,海拔高程每上升1000 m,降雨强度增幅20 mm/h,气温每上升10℃,降雨强度增幅8 mm/h;由于实际工程岸坡主要分布于200 mm/h以下地区,因此气象条件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雾化 降雨强度 随机喷射 高拱坝 原型观测 小湾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特高拱坝实时风险率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梦佳 陈波 +2 位作者 刘庭赫 詹明强 吴诚姝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2,共10页
针对目前特高拱坝实时风险率模型存在过于依赖监测统计、难以联系结构物理特征和临界状态、实测资料与临界状态间映射关系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正反分析的特高拱坝实时风险率模型。该模型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和多输出支持... 针对目前特高拱坝实时风险率模型存在过于依赖监测统计、难以联系结构物理特征和临界状态、实测资料与临界状态间映射关系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正反分析的特高拱坝实时风险率模型。该模型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和多输出支持向量回归(MSVR)反演确定坝体与地基综合物理力学参数,通过塑性应变能判据计算极限状态下的大坝服役超载安全系数,确定临界变形值,并根据工程可靠度理论及拱坝安全规范,得出实时风险率。西南地区某特高拱坝的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联结特高拱坝变形监测资料与工程临界状态间的关系,提升坝体弹性模量与坝基变形模量的反演效率,实现特高拱坝的结构安全监控预警,可用于特高拱坝长期工作性态评估和风险率实时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拱坝 有限元正反分析 实时风险率 工程可靠度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特高拱坝混凝土最高温度控制研究:以东庄拱坝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俊峰 李萌 +1 位作者 李松辉 雒翔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103,共11页
【目的】东庄特高拱坝位于北方寒冷地区,与国内其他已建200 m以上特高拱坝主要位于西南气候温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混凝土温度控制难度大。为保证工程建设安全的前提下满足进度和质量要求,【方法】针对东庄大坝建设期夏季和冬季不同季节... 【目的】东庄特高拱坝位于北方寒冷地区,与国内其他已建200 m以上特高拱坝主要位于西南气候温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混凝土温度控制难度大。为保证工程建设安全的前提下满足进度和质量要求,【方法】针对东庄大坝建设期夏季和冬季不同季节的控制最高温度标准,基于现场环境气温特性,建立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采用施工过程仿真技术对东庄拱坝不同冷却龄期、不同基础温差条件下的混凝土温度应力进行研究,将现场监测分析结果与仿真分析规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最高温度控制建议。【结果】结果显示:为保障拱坝混凝土应力安全,最高温度不应高于26℃;为保障拱坝横缝可灌性,最高温度不应低于20℃。缝开度和温控防裂是一个需要协调的关系,基础温差增大,相应地,温度应力增大、开缝宽度变大、温控措施压力增大;基础温差降低,相应地,应力减小、开缝宽度降低、温控措施压力变小,但是存在缝开度不满足要求的风险,尤其在寒冷地区冬季施工最高温度较低,最终导致缝开度较小无法实现接缝灌浆工作。【结论】综合考虑以上两方面影响因素,给出了大坝混凝土最高温度控制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区间范围内最高温度的控制即可以满足接缝灌浆和防裂目的。计算成果可为拱坝施工过程的接缝灌浆温控方案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超高拱坝 混凝土 接缝灌浆 温度应力 水利工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层泄洪孔口对特高拱坝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堃 王维浩 黄红飞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我国强震区200 m以上的特高拱坝,在动力响应较为显著的中上部坝体通常布置多层泄洪孔口,有必要就孔口及闸墩结构对拱坝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以金沙江上游旭龙特高拱坝为研究对象,对坝体布置泄洪孔口与不设泄洪孔口两种方案,考虑混... 我国强震区200 m以上的特高拱坝,在动力响应较为显著的中上部坝体通常布置多层泄洪孔口,有必要就孔口及闸墩结构对拱坝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以金沙江上游旭龙特高拱坝为研究对象,对坝体布置泄洪孔口与不设泄洪孔口两种方案,考虑混凝土的动力损伤效应,从拱坝整体应力及变形、坝体损伤、拱坝极限承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坝身泄洪孔口结构对大坝整体的刚度、强度影响较小,合理的泄洪孔口布置对于拱坝主坝体的抗震安全性能影响有限;但由于闸墩的悬挑、截面变化以及孔口对坝身的削弱作用,闸墩根部与坝体交界处、上游闸墩大梁连接处等位置在强震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损伤,需开展抗震设计;对于表、中两层泄洪孔口布置拱坝而言,两层孔口之间的坝体部位也是抗震安全的薄弱环节,需采取针对性抗震措施以增强抵御地震破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拱坝 抗震安全性 混凝土损伤 泄洪孔口 旭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鹤滩水电站特高拱坝技术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建军 徐建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也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0MW,其拱坝最大坝高289m,在筑坝期间许多技术问题超出了现行规范及以往认识水平。针对白鹤滩特高拱坝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阐述了技术团队历经三十余年,... 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也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0MW,其拱坝最大坝高289m,在筑坝期间许多技术问题超出了现行规范及以往认识水平。针对白鹤滩特高拱坝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阐述了技术团队历经三十余年,在“柱状节理玄武岩坝基防松弛”、“拱坝坝肩稳定安全”、“低热水泥混凝土温控防裂”和“强震区特高拱坝抗震安全”四大工程难题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实践,为类似高拱坝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滩 特高拱坝 柱状节理 低热水泥温控 大坝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降维分析的特高拱坝监测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子轩 陈德辉 +2 位作者 欧斌 杨石勇 傅蜀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6-254,共9页
为提高大坝变形预测精度,针对变形数据影响因子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构建了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全局搜索策略的鲸鱼优化算法(GSWOA)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KPCA对高维变形序列进行降维处理,同时使用GSWOA对GR... 为提高大坝变形预测精度,针对变形数据影响因子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构建了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全局搜索策略的鲸鱼优化算法(GSWOA)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KPCA对高维变形序列进行降维处理,同时使用GSWOA对GRU参数进行优化,进而构建出最优变形预测模型。以小湾特高拱坝变形数据为例,将KPCA-GSWOA-GRU模型与KPCA-WOA-GRU模型、PCA-GSWOA-GRU模型以及传统模型进行预测拟合对比。结果表明:KPCA-GSWOA-GRU模型有效降低了多重共线性问题,且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决定系数(R^(2))等方面均优于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拱坝 变形监测 降维分析 核主成分分析(KPCA) 全局搜索策略的鲸鱼优化算法(GSWOA) 门控循环单元(GRU) 小湾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岗山高拱坝地震动力响应特征分析——以泸定6.8级地震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志良 田凌云 +1 位作者 庞磊 褚传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149,163,共8页
为了探究2022年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对大岗山高拱坝的影响,根据坝体及坝基上布置的由21台强震仪组成的强震监测系统监测记录,对泸定地震强震监测数据进行了时域和频域分析,总结了大岗山高拱坝在泸定地震中的动力响应规律。... 为了探究2022年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对大岗山高拱坝的影响,根据坝体及坝基上布置的由21台强震仪组成的强震监测系统监测记录,对泸定地震强震监测数据进行了时域和频域分析,总结了大岗山高拱坝在泸定地震中的动力响应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泸定地震时坝顶与两岸坝肩的位移与加速度较大,加速度峰值最大为576.6 cm/s~2,位于坝顶6^(#)坝段;大岗山高拱坝对频率范围为0.5~8 Hz的地震动响应最为明显;坝体高程对地震动响应具有放大效应,且顺河向加速度峰值放大该效应最明显。震后大坝运行状态稳定,整体受地震影响较小,但坝肩及两岸边坡处需引起重视。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拱坝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时域特征 频域特征 放大效应 大岗山高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巴滩坝址深部破裂岩体特征及对拱坝稳定的影响
16
作者 蒋峻峰 赵其华 +2 位作者 邓燕华 王谊 吴浩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167,共11页
深部破裂在中国西部深切峡谷地区的岸坡深部岩体内广泛发育,其工程地质特性与发育分布特征对坝基岩体安全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以叶巴滩坝址区岩体内深部破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拱坝附近岩体深部破裂发育基本特征与工程地质特性,对深部... 深部破裂在中国西部深切峡谷地区的岸坡深部岩体内广泛发育,其工程地质特性与发育分布特征对坝基岩体安全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以叶巴滩坝址区岩体内深部破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拱坝附近岩体深部破裂发育基本特征与工程地质特性,对深部破裂成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采用投影统计实测法分析了深部破裂发育程度与岩体连通率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深部破裂带位置岩体节理裂隙形成的新潜在滑移面的特征;基于JRC-JCS模型与Mohr-Coulomb强度准则,推导了一种考虑结构面起伏、节理裂隙和岩桥强度参数以及作用在岩体剪切面上的压应力等因素的非贯通性滑面参数取值方法。以2760 m拱圈高程附近典型中等与强烈深部破裂为例,采用工程地质稳定评价方法与有限元法分析了中等与强烈深部破裂对拱坝稳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深部破裂节理裂隙优势产状方向大致与河流走向一致,其倾角以中陡倾为主,当强烈或中等深部破裂带穿过不稳定块体时,可与构成滑移面的断层等结构面共同形成新的不稳定滑移体;不同类型深部破裂带中节理裂隙对岩体连通率及其岩体力学指标具有显著不同影响;深部破裂对岩体内的应力传递具有削弱或阻隔作用;左岸2760 m高程抗力体内的强烈与中等深部破裂对该处不稳定体内的局部变形影响较大,建议采用灌浆加固或置换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破裂 深卸荷带 节理裂隙 岩体连通率 JRC-JCS模型 Mohr-Coulomb强度准则 工程地质稳定评价方法 叶巴滩特高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岗山高拱坝表观特征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17
作者 彭涛 郭家成 +1 位作者 王钰睫 袁兆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0,共4页
为评价大岗山水电站高拱坝运行期状态,基于(应力、温度和位移)现场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了其表观特征数据的相关性,并采取ESN、ELM、BI-LSTM三种深度学习模型结合优化算法SSA预测对比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水位变化时,#14坝段应力... 为评价大岗山水电站高拱坝运行期状态,基于(应力、温度和位移)现场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了其表观特征数据的相关性,并采取ESN、ELM、BI-LSTM三种深度学习模型结合优化算法SSA预测对比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水位变化时,#14坝段应力响应最为剧烈,位移与温度变化属正常范围。正垂线位移和应力的最优预测模型分别为ELM和BI-LST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85和0.061。研究结果为大坝自动化监测数据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表观特征 深度学习 预测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变形效应认知不确定性影响下高拱坝位移置信区间的预测方法
18
作者 隋旭鹏 王少伟 邰俊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0,共6页
为解决传统预测模型未考虑拱坝变形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所建立的位移静态置信区间缺乏合理的因果机理,提出了温度变形效应认知不确定性影响下高拱坝位移置信区间的预测方法。采用动态时间规整法衡量坝体温度测点之间的时间序列相似... 为解决传统预测模型未考虑拱坝变形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所建立的位移静态置信区间缺乏合理的因果机理,提出了温度变形效应认知不确定性影响下高拱坝位移置信区间的预测方法。采用动态时间规整法衡量坝体温度测点之间的时间序列相似性,构建最小相似性实测温度变形因子筛选准则,基于支持向量机构建不放回采样和正交试验设计采样的机器学习模型,通过统计多模型预测值的分布规律来拟定动态变化的置信区间。以锦屏一级拱坝为例的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及筛选准则可有效实现高拱坝最具表征性温度测点的优选,基于最小相似性实测温度因子的正交试验设计误差小、建模效率高,所得位移预测置信区间更符合因果机理;高拱坝的最优实测温度因子组合是动态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位移预测 置信区间 温度变形效应 认知不确定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水初期抗力体谷幅变形及对特高拱坝变形的影响
19
作者 赵程 郑晓红 段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136,共4页
抗力体部位谷幅变形对特高拱坝结构安全性影响较大。以白鹤滩水电站为例,在分析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初期抗力体部位谷幅变形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蓄水初期实际谷幅变形对坝体的影响程度,并分析谷幅变形的分布特征对拱坝变... 抗力体部位谷幅变形对特高拱坝结构安全性影响较大。以白鹤滩水电站为例,在分析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初期抗力体部位谷幅变形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蓄水初期实际谷幅变形对坝体的影响程度,并分析谷幅变形的分布特征对拱坝变形影响敏感性。结果表明,白鹤滩水电站初蓄期谷幅变形较小,目前谷幅变形对坝体变形影响有限,不同谷幅变形分布形式对特高拱坝影响较为显著,为进一步蓄水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滩水电站 特高拱坝 蓄水初期 谷幅变形 变形影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拱坝建设进度与质量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钟登华 任炳昱 +3 位作者 宋文帅 吴斌平 关涛 佟大威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7,共10页
我国高拱坝工程多位于西南高山峡谷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复杂,正面临着如何实现复杂建设条件下进度与质量的精细化管控问题。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视觉以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高拱坝建设进度与质量智能控制... 我国高拱坝工程多位于西南高山峡谷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复杂,正面临着如何实现复杂建设条件下进度与质量的精细化管控问题。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视觉以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高拱坝建设进度与质量智能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首先阐述了高拱坝建设进度与质量智能控制研究的背景、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其次梳理了高拱坝建设进度与质量智能控制的关键技术;最后以某实际高拱坝工程为例,分析了高拱坝建设进度与质量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的具体应用及取得的成果,为高拱坝工程智能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建设进度 建设质量 智能管理平台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