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效率模式重塑:中国经济从结构性减速到高质量服务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培 王欣悦 +1 位作者 陈晓英 白雪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7,共13页
服务化阶段是经济增长分化的关键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向高质量服务化转型是成功跨越增长阵痛期的必经之路。从全国层面和省份层面揭示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的特征事实;基于生产率视角构建一般均衡模型,阐述中国经济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 服务化阶段是经济增长分化的关键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向高质量服务化转型是成功跨越增长阵痛期的必经之路。从全国层面和省份层面揭示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的特征事实;基于生产率视角构建一般均衡模型,阐述中国经济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的发生机理;指明中国经济结构向高质量服务化转型的未来方向;依据效率模式重塑的理论逻辑,剖析中国产业结构向高质量服务化转型的政策着力点。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并未产生结构红利,也未能摆脱结构性减速的发展规律,促使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第二,部门间的生产率差异是结构性减速的直接原因,未能实现效率模式重塑是结构性减速的根本原因;第三,效率模式重塑需要不断优化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并发挥供需双侧的联动效应,推动经济增长由供给侧主导向需求侧主导转变,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螺旋式上升。未来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在要素层面应该以知识要素培养为核心、产业层面需要以优化服务业结构为核心、宏观层面则需要以公共品支出和收入分配改善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服务化 经济结构 生产要素配置 结构性减速 结构性加速 效率模式重塑 产业结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辛亚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是制约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主要因素。为缩短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在阐述其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列车到达追踪运行过程中后车制动和前车进站运行、CTC系统作业的时空和时序关系。参照列车追踪间隔的定义,采用... 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是制约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主要因素。为缩短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在阐述其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列车到达追踪运行过程中后车制动和前车进站运行、CTC系统作业的时空和时序关系。参照列车追踪间隔的定义,采用提前减速的方法,提出基于目标速度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优化策略,根据前车进站后的运行时间、CTC办理接车进路时间与后车制动时间的大小关系,分2种情况建模分析列车追踪进站过程,推导出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优化算法。最后,用软件仿真分析不同线路条件、不同列车制动性能和不同咽喉区长度下优化后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缩短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从而为高速铁路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 提前减速 目标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承压含水层突水灾害双层孔治理关键技术
3
作者 吴燕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2,共7页
针对采煤工作面底板奥灰含水层难以形成高水压堵水塞的技术难题,以古城煤矿3315工作面奥灰突水灾害治理工程为例,提出了地面双层定向水平孔治理方法,利用上层孔对高承压动水进行减速减压,下层孔对动水通道进行快速截流。同时根据工程实... 针对采煤工作面底板奥灰含水层难以形成高水压堵水塞的技术难题,以古城煤矿3315工作面奥灰突水灾害治理工程为例,提出了地面双层定向水平孔治理方法,利用上层孔对高承压动水进行减速减压,下层孔对动水通道进行快速截流。同时根据工程实践,研究了高承压突水双层治理孔布孔原则、骨料灌注方法、注浆方式和注浆结束标准,形成了双层孔突水灾害治理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双层定向孔对快速探查突水通道、构建堵水塞效果明显,堵水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承压 双层定向分支孔 减速堵水 骨料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线段高速加工速度衔接数学模型 被引量:87
4
作者 王宇晗 肖凌剑 +2 位作者 曾水生 吴祖育 钟胜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01-904,共4页
以直线加减速为例,导出了衔接进给速度的全部约束条件,建立了小线段高速加工速度衔接数学模型.以进给速度最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求解衔接进给速度近似最优解的新方法.该方法以给定的最大预处理段数为条件,能够根据小线段路径的具体形状... 以直线加减速为例,导出了衔接进给速度的全部约束条件,建立了小线段高速加工速度衔接数学模型.以进给速度最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求解衔接进给速度近似最优解的新方法.该方法以给定的最大预处理段数为条件,能够根据小线段路径的具体形状和长短,在指定的最大预处理段范围内寻找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本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能实现进给速度的高速衔接,从而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衔接 加减速控制 高速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柔性加减速算法 被引量:80
5
作者 郭新贵 李从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5-207,212,共4页
针对传统的直线加减速和指数加减速算法在进给过程中存在柔性冲击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进给的新型柔性加减速算法 ,采用三角函数构造加减速曲线 .对这种加减速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并提供了一种新型数控进给系统设计方法 .
关键词 高速进给 柔性加减速 加减速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系统S曲线加减速规划研究 被引量:74
6
作者 石川 赵彤 +1 位作者 叶佩青 吕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21-1425,共5页
在高速数控加工过程中,为避免机床在启动或停止时出现冲击、超调或振荡等现象,并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提出S曲线加减速规划方法,根据轨迹段的特征,归纳出规划中可能出现的8种S曲线加减速方式。针对每种方式,采用解析式或者迭代法的方法,... 在高速数控加工过程中,为避免机床在启动或停止时出现冲击、超调或振荡等现象,并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提出S曲线加减速规划方法,根据轨迹段的特征,归纳出规划中可能出现的8种S曲线加减速方式。针对每种方式,采用解析式或者迭代法的方法,给出了详细的数学描述,并进行仿真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加工 速度规划 S曲线加减速 数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低速垂直侵彻无钢筋混凝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刘小虎 刘吉 +1 位作者 王乘 党瑞荣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3-32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在钢弹侵彻素混凝土的全尺寸试验中测量弹丸减速度时间曲线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安装在弹丸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弹丸减速度并把数据同步传递给地面记录系统。用这种测试方法,在空气炮上进行了一系列半球形头部钢弹以15... 提出了一种在钢弹侵彻素混凝土的全尺寸试验中测量弹丸减速度时间曲线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安装在弹丸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弹丸减速度并把数据同步传递给地面记录系统。用这种测试方法,在空气炮上进行了一系列半球形头部钢弹以150 ~400m/s 速度垂直侵彻素混凝土目标的试验,成功地测量了弹丸的减速度时间历程曲线。对减速度曲线中的高频成分进行了分析,第一次用试验证实了高频成分可能是弹体结构响应的推测。并对减速度曲线的一些特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侵彻 减速度曲线 高频分量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加工中四次多项式速度规划算法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允森 盖荣丽 +1 位作者 孙一兰 杨东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6-641,共6页
通过分析数控机床加工时常用的速度规划算法,针对加工过程中由于加速/减速时速度不平滑、加速度及加加速度突变导致数控机床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四次多项式加减速控制方法,并给出了四次速度方程的详细推导步骤,然后介绍了基于四次多项... 通过分析数控机床加工时常用的速度规划算法,针对加工过程中由于加速/减速时速度不平滑、加速度及加加速度突变导致数控机床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四次多项式加减速控制方法,并给出了四次速度方程的详细推导步骤,然后介绍了基于四次多项速度规划的参数曲线插补方法。该方法能保证数控机床在高速加工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及加加速度实现连续变化,缓解高速加工产生的过冲。仿真实验表明,四次多项式速度规划算法能够使机床实现柔性加减速控制,从而满足高质量加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规划 四次多项式速度曲线 柔性加减速控制 高质量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加减速轴向移动系统的振动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屿 翁轩 +1 位作者 吴忻生 刘伟东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8-884,共7页
针对具有大加减速轴向移动结构,为抑制结构振动和避免控制溢出,采用广义Hamilton原理建立了结构无限维模型,并基于该无限维模型,运用边界控制技术和Lyapunov直接法设计了边界控制器,用于轴向移动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所设计边界控制器... 针对具有大加减速轴向移动结构,为抑制结构振动和避免控制溢出,采用广义Hamilton原理建立了结构无限维模型,并基于该无限维模型,运用边界控制技术和Lyapunov直接法设计了边界控制器,用于轴向移动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所设计边界控制器避免了控制溢出问题,并能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一致有界性。仿真结果表明,边界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结构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轴向移动结构 大加减速 边界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高过载硬回收测量技术的实验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何丽灵 高进忠 +2 位作者 陈小伟 孙远程 姬永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8-612,共5页
为提供引信服役的力学参数,达到引战配合目的,弹体过载(减速度)的测量十分必要.采用硬回收法测量了高速侵彻混凝土的先进钻地弹缩比弹过载时间历程.实验弹最大直径48 mm,计及过载测量装置,弹体质量约1.8kg,撞击速度1 142 m/s.过载测... 为提供引信服役的力学参数,达到引战配合目的,弹体过载(减速度)的测量十分必要.采用硬回收法测量了高速侵彻混凝土的先进钻地弹缩比弹过载时间历程.实验弹最大直径48 mm,计及过载测量装置,弹体质量约1.8kg,撞击速度1 142 m/s.过载测试系统模块化和集成化设计,包括过载测量模块、电路模块、信号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外部计算机模块,传感器为压阻式.量程在(-8~21)×10 4g,可测量过载幅值约20×104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先进钻地弹缩比弹 高速侵彻 硬回收法 过载 压阻式过载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轴向压力补偿的精密排线数学模型和运动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骏 许仕伟 +3 位作者 陈文华 王小云 任锟 沈红兵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411-2415,共5页
为解决电磁线圈绕制时易出现的嵌层、塌陷、堆积突起、排线不紧密和不规则等问题,通过分析绕线时层间匀速运动排线和端点折返排线原理,建立了基于轴向压力补偿的层间匀速运动和端点折返运动精密排线数学模型,开发了相应的S形曲线加减速... 为解决电磁线圈绕制时易出现的嵌层、塌陷、堆积突起、排线不紧密和不规则等问题,通过分析绕线时层间匀速运动排线和端点折返排线原理,建立了基于轴向压力补偿的层间匀速运动和端点折返运动精密排线数学模型,开发了相应的S形曲线加减速运动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某型全自动数控绕线机。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精密排线数学模型和运动控制算法有效解决了数控绕线机电磁线圈精密绕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线机 精密排线 轴向压力补偿 S形曲线加减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多项式型微段高速加工速度规划算法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冷洪滨 邬义杰 潘晓弘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6-340,397,共6页
为满足高速数控加工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三次多项式加减速控制模型。该模型能保证高速运行过程中加速度的连续,使机床运行平稳,避免产生大的冲击。针对连续微段的高速加工,建立了满足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几何运动轨迹及长度约束条件下... 为满足高速数控加工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三次多项式加减速控制模型。该模型能保证高速运行过程中加速度的连续,使机床运行平稳,避免产生大的冲击。针对连续微段的高速加工,建立了满足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几何运动轨迹及长度约束条件下的轨迹速度规划策略,并给出三次多项式型速度规划算法的实现流程图。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现连续微段间进给速度的高速衔接,大大缩短加工时间并提高加工效率。该算法已成功应用于多坐标数控高速微细加工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速控制模型 三次速度曲线 微段高速加工 速度规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限制快速求解S曲线加减速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双晖 宋芳 +1 位作者 郝明晖 宋宝玉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4-86,共3页
利用等效的梯型加减速方法,通过参数限制求得系统的实际加速度和速度,避免了一般S型曲线加减速求解过程中的不足。该方法简单、实用,且具有加减速处理时间短、实时性强的特点。此算法已在新开发的基于NC指令解释的数控仿真系统上实现。
关键词 高速 高精度 加减速 S型曲线 等效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路径段进给速度的转接及加减速处理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良骥 冯宪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0-204,共5页
针对高速高精加工对数控系统在进给速度控制方面的要求,根据相邻路径段间的转接角大小建立了可直接进行段间转接的条件,并研究了该条件不成立时对转接速度的修正问题。提出了段内加减速的处理基本原则,并在保持路径段长度不变的基础上... 针对高速高精加工对数控系统在进给速度控制方面的要求,根据相邻路径段间的转接角大小建立了可直接进行段间转接的条件,并研究了该条件不成立时对转接速度的修正问题。提出了段内加减速的处理基本原则,并在保持路径段长度不变的基础上对路径段内的进给速度重新进行规划,避免了以往插补前加减速方法中减速点和终点预测困难的问题。实际计算结果表明,相对零速度转接加减速处理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在同样保证加工精度等基础上提高了加工效率(每段约2%),在高速加工系统中可以得到较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加工 进给速度 加减速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切削的刀位路径规划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新贵 李从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2-486,共5页
从 4个方面对高速切削路径规划进行了研究 ,在走刀方向的选择上提出以曲面平坦性为评价准则 ,以确定不同的走刀方向选取方案 .对于曲率变化大的曲面 ,建立曲面的最优进给方向图 ,以确定最优走刀方向 ;曲率变化小的曲面 ,以单条刀轨平均... 从 4个方面对高速切削路径规划进行了研究 ,在走刀方向的选择上提出以曲面平坦性为评价准则 ,以确定不同的走刀方向选取方案 .对于曲率变化大的曲面 ,建立曲面的最优进给方向图 ,以确定最优走刀方向 ;曲率变化小的曲面 ,以单条刀轨平均长度最长为原则 ,通过优化算法确定走刀方向 .研究了高速切削刀轨生成过程中加工策略的选择、插补、干涉处理等问题 ,选择适用于高速切削的层切法和行切法 ,提出了相应的插补方法 ,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高速切削的干涉处理思路 .讨论了几种加减速模式 ,选取更适合高速切削特点的柔性加减速模式 .采用 CC插补提高表面质量 ,考虑机床工作性能 ,对进给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策略 高速切削 路径规划 走刀方向 干涉 柔性加减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地震叠前储层预测技术在苏里格天然气勘探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窦伟坦 杜玉斌 于波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4期63-68,共6页
苏里格地区是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该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储层为陆相沉积,横向变化大。近几年来,针对该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和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目标,开展了以全数字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为代表的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形成了以长排... 苏里格地区是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该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储层为陆相沉积,横向变化大。近几年来,针对该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和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目标,开展了以全数字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为代表的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形成了以长排列、小道距、单点数字检波器接收的高次覆盖采集技术;以保持叠前动力学特征为核心的叠前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以叠前反演与叠后综合解释相结合的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取得了丰硕的地震地质成果,满足了叠前有效储层预测需要,为苏里格地区快速、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地震勘探 叠前 有效储层 高密度 低降速带 苏里格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连续小线段高速插补算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叶伟 王小椿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3-448,共6页
为使自行研发的机床数控系统具有连续小线段高速加工能力,该文以离散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插补算法。该算法以级数求和的方法推导了S型加减速控制模型,并以小线段夹角为参变量控制拐点通过速度建立了小线段速度衔接模型,在此基础上,... 为使自行研发的机床数控系统具有连续小线段高速加工能力,该文以离散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插补算法。该算法以级数求和的方法推导了S型加减速控制模型,并以小线段夹角为参变量控制拐点通过速度建立了小线段速度衔接模型,在此基础上,算法将插补过程分解为插补预处理及插补点计算两个步骤,预处理中对小线段进行速度规划并设计了线段间速度的递推处理方法,插补点仅需根据当前速度及线段方向向量即可求出。通过对系统输出的插补点数据分析以及数控系统实际运行测试表明:该算法的加减速控制连续平滑,小线段加工程序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线段 高速加工 数控系统 插补 S型加减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多项式位移增量微段前瞻插补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世强 于东 +1 位作者 耿聪 韩文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66-1073,共8页
针对采用传统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式对微小线段进行加工时会产生频繁启停且加工效率低,而现有直线加减速控制方式会产生加速度突变造成机床振动强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次多项式位移增量加减速控制的微段前瞻插补算法。该算法分为程... 针对采用传统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式对微小线段进行加工时会产生频繁启停且加工效率低,而现有直线加减速控制方式会产生加速度突变造成机床振动强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次多项式位移增量加减速控制的微段前瞻插补算法。该算法分为程序段预处理和实时插补两个阶段:在程序段预处理阶段,通过对程序段进行链接,将对程序段的规划转变为对程序链的规划,并给出程序链的相应信息;在实时插补阶段读取相应的程序链信息完成插补计算。通过对一自由曲面模型进行实际测试加工,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多项式 加减速控制 高速加工 微段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装备前瞻自适应速度优化算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汪霖 曹建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8-1005,共8页
为了实现高速加工中进给速度的高速衔接,避免因加速度突变导致对数控设备的冲击,提出了一种基于插补前S曲线加减速的前瞻自适应速度优化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加工段的过渡情况自动调节预读段数。以进给速度最大化为目标,在预读段衔接进... 为了实现高速加工中进给速度的高速衔接,避免因加速度突变导致对数控设备的冲击,提出了一种基于插补前S曲线加减速的前瞻自适应速度优化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加工段的过渡情况自动调节预读段数。以进给速度最大化为目标,在预读段衔接进给速度限制和加工过程平滑减速的约束条件下,根据离散化S曲线加减速规律求解最优衔接进给速度。将求得的最优衔接进给速度作为相应加工段的实际末速度,来实现加工段的速度控制。给出了该算法在高速数控系统中的实现方法,并在管切割数控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进给速度的高速、平滑衔接,满足高速加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曲线加减速 前瞻自适应速度优化 衔接进给速度 高速加工 数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加工的加减速控制方法研究及实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俞鸿斌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7,共5页
对高速加工过程中加、减速引起的滞后误差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库的采用不同形状的加、减速曲线插补前加减速控制方法,适合于高速加工的柔性自动加减速控制。
关键词 高速加工 滞后误差 加减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