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4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oil-based drilling fluid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被引量:4
1
作者 赵胜英 鄢捷年 +1 位作者 舒勇 张洪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457-461,共5页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wo kinds of oil-based drilling fluids with typically composition were studied at pressures up to 138 MPa and temperatures up to 204 ℃ using the RheoChan 7400 Rheometer.The experimental ...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wo kinds of oil-based drilling fluids with typically composition were studied at pressures up to 138 MPa and temperatures up to 204 ℃ using the RheoChan 7400 Rheomete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arent viscosity,plastic viscosity and yield point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and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The effect of pressure on the apparent viscosity,plastic viscosity and yield point is considerable at ambient temperature.However,this effect gradually reduc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The major factor influencing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oil-based drilling fluids is temperature instead of pressure in the deep sections of oil wells.On the basis of numerous experiments,the model for predict the apparent viscosity,plastic viscosity and yield point of oil-based drilling fluid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method of regressive analysis.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calculated data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data,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more than 0.98.The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use and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in drilling op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BASED DRILLING FLUIDS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RHEOLOGICAL property MATHEMAT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diamond MWCNTs composite fiber synthesized under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被引量:1
2
作者 Deng Fuming~(1,2) Lu Xuejun~(1,3) Liu Ruiping~1 Xu Guojun~3 Chen Quwu~1 Li Wenzhu~2 (1.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Campus,Beijing 100083,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China) (3.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o-machining,Beijing 100083,China)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2-67,共6页
A regrown composite fiber was synthesized during the sintering of diamond under high pressure 5.8 GPa and high temperature 1500℃for 1 min,using 3wt%MWCNTs as additive.SEM observation of the fiber after alkali and aci... A regrown composite fiber was synthesized during the sintering of diamond under high pressure 5.8 GPa and high temperature 1500℃for 1 min,using 3wt%MWCNTs as additive.SEM observation of the fiber after alkali and acid treatment revealed that the outer layer of the fiber is composed of nano-polycrystalline diamond.EDS,XPS,XRD and Raman spectrum analysis further identified that the fiber is composed of MWCNTs in the inner part and nano-polycrystalline diamond in the out layer.It is proposed that the untransformed MWCNTs may act as a template for the regrown outer layer of nano diamond fiber under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 Nano-polycrystalline DIAMOND fiber high pressure/high temperature(HP-HT) Sint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doping effect of interface binding state in the system of PCD and PDC at superhigh pressure
3
作者 Shen Zhutong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mpany for Iron & Steel Research,Beijing 10081,China)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8-69,共2页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es on the doping effect of interface binding state with homologous and heterogeneous dopants(d) in the system of PCD etc,as well as the action of intermediate layers between D /d a...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es on the doping effect of interface binding state with homologous and heterogeneous dopants(d) in the system of PCD etc,as well as the action of intermediate layers between D /d at super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HP-HT)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ing effect INTERFACE BINDING state PCD & PDC intermediate layer superhigh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HP-HT) INTERFACE BINDING characteristics equation(E_D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high pressure sintering behavior of CBN composites starting with CBN-Al mixtures 被引量:3
4
作者 Li Yongjun Li Sicheng Lv Ran Qin Jiaqian Zhang Jian Wang Jianghua Wang Fulong Kou Zili He Duanwei (Institute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76-180,190,共6页
Cubic boron nitride(CBN) composites starting with CBN-Al mixtures were sintered on WC-16 wt%Co substrate under static high pressure of 5.0 GPa at temperatures of 800 to 1 400℃for 30 min.Vickers hardness of the sinter... Cubic boron nitride(CBN) composites starting with CBN-Al mixtures were sintered on WC-16 wt%Co substrate under static high pressure of 5.0 GPa at temperatures of 800 to 1 400℃for 30 min.Vickers hardness of the sintered sample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BN content and the highest hardness of 32.7 GPa was achieved for the CBN-5 wt%Al specimens sintered at 1 400℃.The reactions between CBN and Al started to occur at about 900℃and the reaction products strongly depended on the Al content,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Co diffused from the substrates according to the x-ray diffraction(XRD) observations.The CBN composite sintered at 1 200℃from a CBN-15 wt%Al mixture showed the best cutt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IC BORON NITRIDE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sint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态变化的高含硫气井硫析出预测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朋 邓虎成 +3 位作者 张楚越 鲁杰 张小菊 黄亮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0,共8页
为准确预测高含硫气藏气井井筒压力、温度和硫析出规律,考虑井斜角影响以及硫的气液固3种相态特征,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高含硫气藏气井井筒压力、温度和硫析出预测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和迭代法求解模型。利用现场数据,... 为准确预测高含硫气藏气井井筒压力、温度和硫析出规律,考虑井斜角影响以及硫的气液固3种相态特征,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高含硫气藏气井井筒压力、温度和硫析出预测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和迭代法求解模型。利用现场数据,优选压缩因子算法,在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预测井筒压力、温度和硫析出变化规律,并进行井筒压力和硫析出规律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表明:采用DPR算法计算压缩因子,预测的井筒压力、温度与实测数据相比,平均相对误差最小,分别为0.93%和1.06%。井筒内流体流动为单一气相和气-固两相流,不存在气-液两相流;随产气量、H_(2)S含量、硫颗粒初始溶解度增加以及井斜角减小,井筒压力变化幅度均逐渐增大;产气量越大,硫析出位置越靠近井口,析出硫体积越大;H_(2)S含量越高,硫析出位置距井口越近,析出硫体积越小;硫颗粒初始溶解度和井斜角越大,硫析出位置距井口越远,析出硫体积越大。该研究可为高含硫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井 井筒 气液固三相 井筒压力 井筒温度 硫析出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交变应力作用下固井水泥石力学性能演变规律
6
作者 冯少波 叶素桃 +4 位作者 张震 杨吕超 梁红军 王银东 庞学玉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固井水泥环作为井筒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支撑套管、封隔不同层位地层和阻挡地层腐蚀性流体侵蚀套管的作用,长期承受着井下高温高压环境及特定工况下的交变载荷,其物理力学性能对井筒的长效封隔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针对极端服役环境下... 固井水泥环作为井筒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支撑套管、封隔不同层位地层和阻挡地层腐蚀性流体侵蚀套管的作用,长期承受着井下高温高压环境及特定工况下的交变载荷,其物理力学性能对井筒的长效封隔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针对极端服役环境下固井水泥石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损伤和变形,开展了高温高压养护后水泥石单轴和三轴循环加载疲劳损伤研究,探索了测试温压条件及循环载荷应力水平等因素对水泥石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水泥石在不同温压条件和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变形特征演化规律,明确了水泥石疲劳损伤的控制机制,建立了水泥石疲劳强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测试环境显著影响水泥石的力学性能和变形特征,高温高压环境降低了水泥石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使水泥石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了明显的应变滞后现象以及更大的塑性应变;(2)交变应力作用下,第一周期的加载由于压实作用大幅提升水泥石的弹性模量,而且这种效应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更为明显;(3)常温常压测试环境下,持续低强度的交变应力可以通过压实效应进一步提升水泥石的弹性模量,而高强度的交变应力则会造成材料损伤降低水泥石弹性模量;(4)高温高压交变应力作用下,水泥石加载模量除高应力状态外均较为稳定,卸载模量则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认为,该认识揭示了水泥石在不同温压条件和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变形特征演化规律,为水泥环环空封隔失效机理和控制机制的深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水泥 交变应力 高温高压 疲劳损伤 力学性能 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施工隧道增压通风系统相似试验研究
7
作者 王继红 商家旭 +4 位作者 罗占夫 王树刚 吴元金 蒋爽 刘祺君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6-923,共8页
为解决高海拔施工隧道掘进工作面存在的低压缺氧问题,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借鉴矿井增阻调节方法,提出一种高海拔施工隧道新型增压通风系统,提高工作区压力,使其满足舒适性海拔的供氧标准;推导相似准则数和相似比例,并依据雷诺数和... 为解决高海拔施工隧道掘进工作面存在的低压缺氧问题,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借鉴矿井增阻调节方法,提出一种高海拔施工隧道新型增压通风系统,提高工作区压力,使其满足舒适性海拔的供氧标准;推导相似准则数和相似比例,并依据雷诺数和欧拉数相似原理搭建施工隧道相似试验台;以相似试验方法验证增压通风系统的可行性,探究3 000~3 600 m海拔对风窗流通面积比的影响,将两者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经验公式,同时探究风量变化对增压通风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风窗流通面积比为15.3%、风机频率为46.3 Hz时,增压通风系统能够使海拔3 500 m的隧道工作区氧分压提升至海拔2 500 m的氧分压水平。2)海拔3 000 m和3 600 m隧道对应风窗流通面积比分别为17.2%和15.1%;海拔越高,风窗流通面积比越小;当海拔增加至一定范围时,风窗流通面积比基本不再变化。3)海拔越高,风量增加引起的工作区增压值越大;同一海拔下,工作区增压值随着风量增加的变化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增压通风 相似试验 流通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瞬时和超高压杀菌对诺丽发酵果汁风味物质的影响
8
作者 齐宁利 张诚涵 +4 位作者 龚霄 朱琳 陈廷慧 邓元达 麦钧策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137,共10页
商业杀菌是果汁产品加工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与产品的风味和货架期密切相关。为探究不同杀菌方法对诺丽发酵果汁风味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分析超高温瞬... 商业杀菌是果汁产品加工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与产品的风味和货架期密切相关。为探究不同杀菌方法对诺丽发酵果汁风味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分析超高温瞬时杀菌(UHT)和超高压杀菌(UHP)对诺丽发酵果汁及其冷藏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诺丽发酵果汁中共鉴定出56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醇类16种、酸类12种、酯类22种、酮类3种、醛类2种和酚类1种。UHT处理后诺丽发酵果汁中醇类和酯类物质显著减少,但酸类物质含量显著增加,酸臭味突出。UHP处理较好地保留了诺丽发酵果汁本身的香气,较未杀菌原液的酯类化合物含量增加了3.6倍,赋予了花香和果香,有效改善了香气品质。在4℃冷藏过程中,与UHT处理组相比,UHP处理后的诺丽发酵果汁中挥发性化合物构成稳定,香气丰度高。综上所述,UHP处理可提高诺丽发酵果汁的香气丰度,有效保持冷藏期间的风味,为诺丽发酵果汁产品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丽发酵果汁 风味品质 超高温瞬时杀菌 超高压杀菌 冷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作用下微生物矿化风沙土材料的微观孔隙
9
作者 高瑜 邢家伟 +2 位作者 王晓荣 韩红伟 樊促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6-2073,共8页
为探究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矿化改良风沙土材料的耐久性,采用0.08%高分子吸水树脂(MICP+A)和0.37%黄原胶(MICP+B)对传统MICP材料改良。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周期的高低温循环... 为探究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矿化改良风沙土材料的耐久性,采用0.08%高分子吸水树脂(MICP+A)和0.37%黄原胶(MICP+B)对传统MICP材料改良。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周期的高低温循环和紫外照射两种环境下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考察矿化风沙土材料的耐久性。结果表明,MICP+A材料和MICP+B材料孔隙度均随循环周期的增加而上升;在20个周期的高低温循环试验和15个周期的紫外线照射试验,MICP+A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耐久性,与传统MICP材料相比孔隙度增量分别下降约1.8倍和1.1倍;在高低温循环和紫外线照射下,碳酸钙晶体结构发生改变,土体的中等粒径孔隙占比增加,使3种材料的T_2谱第2个峰均高于试验前的峰值。试验表明高分子吸水树脂能够提高传统MICP试件的耐久性能,此研究为微生物矿化岩土材料在沙漠地区治理的工程应用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岩土 微生物矿化风沙土材料 MICP 核磁共振实验 高低温循环 紫外照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o)C_(x)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分析
10
作者 邹芹 任宇 +2 位作者 李艳国 任海波 伏梦云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71,共7页
以Mo和非化学计量比的TiC_(0.7)为原料,通过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不同Mo含量的(Ti,Mo)C_(x)复合材料粉末,然后在5.5 GPa、1200~1400℃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对复合材料粉末进行烧结制备了(Ti,Mo)C_(x)复合材料烧结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复... 以Mo和非化学计量比的TiC_(0.7)为原料,通过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不同Mo含量的(Ti,Mo)C_(x)复合材料粉末,然后在5.5 GPa、1200~1400℃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对复合材料粉末进行烧结制备了(Ti,Mo)C_(x)复合材料烧结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复合材料粉末以及复合材料烧结体进行了XRD物相组成检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使用维氏硬度计对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断裂韧性进行了表征。主要探究了Mo含量、球磨时间以及烧结温度对(Ti,Mo)C_(x)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结果显示:碳空位的存在能够使TiC容纳更多的Mo原子,(Ti,Mo)C_(x)复合材料在Mo的添加量为10%(体积分数)时达到最高硬度23.7 GPa,在Mo添加量为25%时达到最大韧性5.69 MPa·m^(1/2),Mo向TiC_(0.7)点阵扩散程度随着球磨时间延长而增大,由硬度值及断裂韧性值可知,在1200~1400℃高温高压条件下温度对复合材料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Mo)C_(x) TiC_(0.7) MO 非化学计量比 高温高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润湿性原位表征和亚临界水特性的高温储层水锁损害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单锴 邱正松 +4 位作者 程征 杨梦涛 李楷 钟汉毅 任晓霞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4,共8页
研究深部储层岩石原位润湿特性,对深入了解高温储层水锁损害机理及制定高效防水锁技术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原位表征了20℃~200℃、8 MPa氮气环境中不同岩样表面接触角随温度的变化,并借助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探讨了... 研究深部储层岩石原位润湿特性,对深入了解高温储层水锁损害机理及制定高效防水锁技术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原位表征了20℃~200℃、8 MPa氮气环境中不同岩样表面接触角随温度的变化,并借助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探讨了吸附原油岩石表面接触角随温度变化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洗油后储层岩样表面接触角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且呈明显分段现象,20℃~100℃下接触角变化率约为−0.04°/℃,100℃~200℃时,变化率约为−0.24°/℃,水在其表面拟黏附功随温度升高变化较小。水在吸附原油岩样表面接触角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160℃时降低为75.7°。岩石表面由亲油转变为亲水,拟黏附功大幅增加,160℃时变化率为155.27%。亚临界水作用下岩石表面烃类物质的解吸甚至热裂解,导致了吸附原油岩石表面润湿性的显著变化,入井流体接触吸附有烃类物质的储层岩石后可能会大幅增加储层水锁损害程度。该研究对高温储层岩石表面润湿性变化机制提供了一些新的认识,有助于高温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制定合适的防水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水锁损害 接触角 表面润湿性 亚临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在高温高压水空化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博 胡鸿飞 王海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7,共12页
针对高温高压流动工况下,空化状态判断困难、传统分析方法难以有效提取压力脉动信号中的有效信息的问题,以孔板为对象,开展了高温高压水的空化实验,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AVMD)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中心频率法... 针对高温高压流动工况下,空化状态判断困难、传统分析方法难以有效提取压力脉动信号中的有效信息的问题,以孔板为对象,开展了高温高压水的空化实验,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AVMD)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中心频率法、遗传算法、功率谱熵和相对能量等技术,自适应地确定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中的超参数并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成分,提高了空化特征的提取精度。结果表明:AVMD算法能够精确捕捉到高温高压水流经孔板时空化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识别空化起始点、转捩点以及空化强度的变化;当高温高压水流经孔板后,压力脉动的无量纲频率在0.04~0.35、压力脉动的无量纲幅值在0.014~0.067时,空化现象开始出现;随着空化强度增加,管内压力脉动幅值和频率整体呈增大趋势;空化起始转捩点及空化严重转捩点与入口压力和工质入口过冷度密切相关。AVMD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空化特性分析的精度,尤其是在复杂流动条件下的空化预测,为压水堆核电站冷却剂系统和高压蒸汽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水 空化特性 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 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上电响应的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温漂补偿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聪 闫晋平 +3 位作者 郭建成 游雨霖 杨振川 高成臣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1,136,共5页
温度变化使得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产生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该漂移误差是硅压阻式压力传感误差的主要来源,也导致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上电后短时间出现上电热漂移现象,需要一定的预热时间。本文改进了实验测试平台的温控系统,提出了上电热... 温度变化使得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产生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该漂移误差是硅压阻式压力传感误差的主要来源,也导致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上电后短时间出现上电热漂移现象,需要一定的预热时间。本文改进了实验测试平台的温控系统,提出了上电热漂移补偿算法,设计了一种具有快速上电响应能力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温度补偿。经测试,温度补偿后,压力传感器的示值误差在0~40℃的温度范围优于0.02%FS。找出了影响上电热漂移的关键因素,对上电后8~60 s满量程输出进行上电热漂补,将上电热漂移由0.012%FS减小到了0.0016%FS,提高了上电快速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压力传感器 硅压阻式 上电响应 高精度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温对枪械击发点火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志涛 魏志芳 +1 位作者 张克斌 梁敬国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8,共8页
为了研究高低温环境对枪械击发点火的主要输出参数的影响,利用枪械击发点火模拟试验装置,开展高低温环境下的枪械击发点火试验,获得高低温环境下截断弹壳的压力时间曲线,并对高低温条件下击发点火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出击发药温度、... 为了研究高低温环境对枪械击发点火的主要输出参数的影响,利用枪械击发点火模拟试验装置,开展高低温环境下的枪械击发点火试验,获得高低温环境下截断弹壳的压力时间曲线,并对高低温条件下击发点火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出击发药温度、应力以及底火输出压力的各项特征参数,将仿真结果与试验进行比对,底火的压力特征参数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15%,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可以较好地模拟枪械击发点火的响应过程。该研究可为改进底火设计、提升高低温环境下枪械的可靠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提升枪械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及作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温度 枪械 高低温环境 击发点火 输出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无本底土壤培养实验下GDGTs的含量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苗瑞 赵增浩 +2 位作者 蔡泽园 刘旭 王欢业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6-329,共14页
微生物来源的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化合物(GDGTs)是古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工具。培养实验有助于明确GDGTs对环境参数的响应机理,检验相关气候代用指标的可靠性。然而目前的GDGTs培养实验主要针对单一菌株或存在本底信号影响,制约了对土... 微生物来源的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化合物(GDGTs)是古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工具。培养实验有助于明确GDGTs对环境参数的响应机理,检验相关气候代用指标的可靠性。然而目前的GDGTs培养实验主要针对单一菌株或存在本底信号影响,制约了对土壤环境中GDGTs对环境因子精确响应的系统理解。本文利用人工配置的无GDGTs土壤进行了4年相同温度不同土壤含水量(SWC)条件下(0~10%、0~20%、0~30%、0~40%)的实验室培养,以探究无本底培养实验获得的GDGTs的含量与分布特征及其对培养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①GDGTs含量与SWC正相关,但添加磷酸盐缓冲溶液会抑制GDGTs的产生;②基于野外调查提出的能反映土壤湿度变化的支链与类异戊二烯四醚(BIT)指标与SWC无明显相关性,因而土壤中BIT指标可能间接而非直接响应SWC变化;③本实验条件下6-甲基支链GDGTs(brGDGTs)较5-甲基brGDGTs占绝对主导,导致古温度指标MBT'5ME值极高而MBT'值极低,从培养实验角度证实较高的6-甲基brGDGTs相对含量会影响brGDGTs古温度指标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GTs 培养实验 高分辨质谱 土壤湿度指标 温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固井水泥石力学行为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16
作者 庞学玉 李海龙 +3 位作者 黄贤斌 刘敬平 吕开河 孙金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9-85,共7页
固井水泥环在深部及超深部地层以及非常规页岩油气地层中服役时,会遭受到井下严苛的高温高压环境影响。深入了解不同影响因素下固井水泥石的力学行为,对固井水泥体系优化设计以及确保井筒密封完整性至关重要。本工作主要探究了温度环境... 固井水泥环在深部及超深部地层以及非常规页岩油气地层中服役时,会遭受到井下严苛的高温高压环境影响。深入了解不同影响因素下固井水泥石的力学行为,对固井水泥体系优化设计以及确保井筒密封完整性至关重要。本工作主要探究了温度环境、测试压力以及含水状态对水泥石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环境下水泥石力学行为因水泥石干燥状态、高温暴露时间以及围压大小等因素而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特性。单轴加载条件下,测试温度对水泥石力学行为的影响相对较小;三轴加载条件下,水泥石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均随测试温度升高而大幅降低。低围压条件下,干燥和饱和水泥石在不同温度下均呈现出脆性破坏特征,但前者屈服强度和极限抗压强度远高于后者;高围压条件下,干燥水泥石在不同温度下均呈现出明显应变硬化和延性破坏特征,而饱和水泥石仍然为脆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水泥 温度 含水状态 高温高压 变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对废弃大白菜外叶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
17
作者 张宇硕 张家琦 +6 位作者 赵建军 顾爱侠 秦鹏 程鑫颖 金佳桐 周茜 赵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91,共11页
为促进我国废弃大白菜外叶的高值化利用,以废弃大白菜外叶不溶性膳食纤维(cabbage outer leaves’insoluble dietary fiber,CIF)为对象,采用高温高压、超微粉碎和植物乳植杆菌发酵3种改性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明确不同改性对CIF结构和功能... 为促进我国废弃大白菜外叶的高值化利用,以废弃大白菜外叶不溶性膳食纤维(cabbage outer leaves’insoluble dietary fiber,CIF)为对象,采用高温高压、超微粉碎和植物乳植杆菌发酵3种改性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明确不同改性对CIF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改性后的CIF表面结构粗糙多孔,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结晶度增加,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高温高压改性对CIF持水力、膨胀力、胆固醇吸附能力和胆酸钠吸附能力的改善效果最好,分别提高了13.08%、151.32%、294.98%和131.75%;超微粉碎对CIF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改善效果最好,提高了110.05%,且具有最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发酵改性对CIF的持油力、葡萄糖吸附能力和α-淀粉酶活性抑制能力改善效果最好,分别提高了33.13%、118.18%和31.00%。综上,3种改性后的CIFs在调节血糖血脂和抗氧化活性方面均具有较好的表现,可作为良好的功能性食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不溶性膳食纤维 高温高压 超微粉碎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燃级参数对中心分级燃烧室 NO_(x)排放的影响规律研究
18
作者 王季成 林宇震 +3 位作者 韩猛 王瑜琢 韩啸 王建臣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中心分级燃烧室,通过高温高压实验研究了主燃级旋流数、出口轴向速度、套筒张角等主燃级结构参数和压力、温度、油气比、分级比等气动参数对NO_(x)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主燃级旋流数0.7头部方案的NO_(x)排放最少;随着主燃级出... 针对中心分级燃烧室,通过高温高压实验研究了主燃级旋流数、出口轴向速度、套筒张角等主燃级结构参数和压力、温度、油气比、分级比等气动参数对NO_(x)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主燃级旋流数0.7头部方案的NO_(x)排放最少;随着主燃级出口轴向速度的增大,NO_(x)的排放减少;在20°~30°范围内,随着主燃级套筒张角变大,NO_(x)的排放增多.主、预燃级同时工作时,主燃级旋流数0.9头部方案的主燃级NO_(x)的排放最少,主燃级出口轴向速度70 m/s头部方案的NO_(x)排放最少;在20°~30°范围内,随着主燃级套筒张角变大,NO_(x)的排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分级燃烧室 主燃级参数 高温高压实验 NO_(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石状态方程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伟 张珊熔 +5 位作者 钟启发 王凯 赵伟 许金贵 范大伟 周文戈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3,共13页
电气石是分布最广、储量最丰富的硼硅酸盐矿物,具有十分宽广的温度-压力稳定范围。它广泛产出于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以及热液矿床中,是成岩成矿条件的重要指示矿物。电气石的压力-体积-温度(p-V-T)状态方程是了解高温高压条件下电气... 电气石是分布最广、储量最丰富的硼硅酸盐矿物,具有十分宽广的温度-压力稳定范围。它广泛产出于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以及热液矿床中,是成岩成矿条件的重要指示矿物。电气石的压力-体积-温度(p-V-T)状态方程是了解高温高压条件下电气石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和p-T稳定性的关键晶体物理基础。研究不同组分电气石的p-V-T状态方程,对精确了解电气石化学成分变化对其热稳定性、晶体结构和热状态方程参数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约束冷俯冲过程中壳幔物质的交换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本文综述了前人关于电气石p-V/T-V/p-V-T状态方程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组分变化对其热状态方程参数的影响,最后简略概括了目前电气石状态方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高温高压 状态方程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装式碳化硅高温动态压力传感器封装仿真研究
20
作者 李永伟 郭晋秦 +6 位作者 乔俊福 史建伟 张宇 张鑫 戴丽莉 芦婧 赵志诚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面向航空发动机高温测试环境中动态压力测试需求,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从碳化硅高温压力传感器封装结构、高温密封方法设计及封装结构尺寸优化方面对碳化硅高温压力传感器封装进行了研究。封装设计层面,建立了倒装式传感器结构模型;... 面向航空发动机高温测试环境中动态压力测试需求,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从碳化硅高温压力传感器封装结构、高温密封方法设计及封装结构尺寸优化方面对碳化硅高温压力传感器封装进行了研究。封装设计层面,建立了倒装式传感器结构模型;为降低封装热应力的影响,采用厚度为0.3 mm的玻璃密封层实现高温气密性,厚度为0.2 mm,直径为6 mm的无机胶粘合层实现芯片固定。性能指标层面,频响为1.78 kHz,固有频率为55.31 kHz,具有动态响应频率高特点,为进一步进行碳化硅高温压力传感器工艺制备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高温压力传感器 仿真分析 封装设计 倒装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