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bust fuzzy sliding-mode control for T-S model bas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1
作者 张细政 王耀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8-73,共6页
A fuzzy sliding-mode control (FSMC) scheme based on T-S fuzzy models was proposed for th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drive system to solve the speed tracking problem. A T-S fuzzy model was firstly forme... A fuzzy sliding-mode control (FSMC) scheme based on T-S fuzzy models was proposed for th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drive system to solve the speed tracking problem. A T-S fuzzy model was firstly formed to represent the nonlinear system of PMSM. For converting the tracking control into a stabilization problem, a new control design was proposed to define the internal desired states. Then, the FSMC controller for PMSM system with parameter variation and load disturbance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fuzzy model.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was verifi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PMSM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SMC scheme can drive the dynamics of PMSM into a designated sliding surface in finite time and guarantee the property of asymptotical stability. The information of upper bound of modeling errors as well as perturbations is not required when using the FSMC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uncertain T-S nonlinear systems sliding-mode control fuzzy SLIDING surfaces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LM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robust fuzzy method for unmanned flying vehicle control 被引量:5
2
作者 Mojtaba Mirzaei Mohammad Eghtesad Mohammad Mahdi Alishah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166-2182,共17页
A new general robust fuzzy approach was presented to control the position and the attitude of unmanned flying vehicles(UFVs). Control of these vehicles was challenging due to their nonlinear underactuated behaviors. T... A new general robust fuzzy approach was presented to control the position and the attitude of unmanned flying vehicles(UFVs). Control of these vehicles was challenging due to their nonlinear underactuated behaviors.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combined great advantages of generalized indirect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IASMC) and fuzzy control for the UFVs. An on-line adaptive tuning algorithm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and Barbalat lemma was designed, thus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can be guaranteed. The chattering phenomenon in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was reduced and the steady error was also alleviat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for an underactuated quadcopter and a high speed underwater vehicle as case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ed adaptive design of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performs robustly in the presence of sensor noise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In addition, online unknown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the UFVs, such as ground effect and planing force especially in the cases with the Gaussian sensor noise with zero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0.5 m and 0.1 rad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with amplitude of 0.1 m/s2 and frequency of 0.2 Hz, i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is method. These estimated parameters are then used in the controller to improve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fuzzy sliding-mode control unmanned flying vehicle control underactuated system Lyapunov stability high speed underwater veh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式起重机的防摆控制技术及仿真实验
3
作者 吴仁杰 孙淼 +2 位作者 李仕华 高有山 王爱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484-5490,共7页
为解决桥式起重机在负载升降过程中出现钢丝绳摆角太大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桥式起重机单摆模型为研究对象的模糊分层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桥式起重机单摆模型系统,在传统滑模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两层滑模面联合控制,将分层滑模面... 为解决桥式起重机在负载升降过程中出现钢丝绳摆角太大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桥式起重机单摆模型为研究对象的模糊分层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桥式起重机单摆模型系统,在传统滑模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两层滑模面联合控制,将分层滑模面与模糊控制相结合设计了控制器,通过理论证明了该方法下桥式起重机闭环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Lyapunov),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对比线性二次调节控制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LQR)和多滑模控制器(multiple sliding mode control, MSMC),小车到达期望位置时间节省了68%,负载最大摆角降低了15%,达到良好的防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起重机 分层滑模 模糊控制 单摆 Lyapunov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力-滑主副次分级的大马力拖拉机耕深控制研究
4
作者 李瑞川 吴桐 +6 位作者 武小伟 方斌 李德芳 李正宇 夏玉海 林江海 陈兰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6-291,300,共7页
针对现有的耕深控制方法无法同时考虑多个控制因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力-滑主副次分级的耕深控制方法,具体为:将影响耕深均匀性的3个因素分别组成3个控制回路:主级控制回路的控制因素为位置因素,用于直接控制悬挂机构的实际高度,... 针对现有的耕深控制方法无法同时考虑多个控制因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力-滑主副次分级的耕深控制方法,具体为:将影响耕深均匀性的3个因素分别组成3个控制回路:主级控制回路的控制因素为位置因素,用于直接控制悬挂机构的实际高度,从而达到调节耕深的目的;副级控制回路的控制因素为阻力因素;次级控制回路的控制因素为滑转率因素;副级控制回路和次级控制回路通过对主级控制回路中PID控制器控制参数的多级调整实现对悬挂机构的间接控制,从而实现对耕深的分级调节。通过对控制回路的主、副、次级划分来充分利用多因素之间的复合交互作用,从而达到提高耕深均匀性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位-力-滑主副次分级控制下的耕深均匀性明显优于PID控制,滑转率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马力拖拉机 耕深均匀性 模糊控制 分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换段过程液压调速系统转速波动的HMCVT拖拉机模式切换分层协调控制研究
5
作者 王波 王萌 +1 位作者 梅烨 张林宽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4期33-39,43,共8页
针对装备HMCVT拖拉机液压调速系统响应迟滞及负载扰动引起的转速波动现象,导致换段时液压调速系统未达到预定的排量比,引起模式切换过程平顺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式切换分层协调控制的策略。建立模糊PID控制器对液压调速系统进行控制... 针对装备HMCVT拖拉机液压调速系统响应迟滞及负载扰动引起的转速波动现象,导致换段时液压调速系统未达到预定的排量比,引起模式切换过程平顺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式切换分层协调控制的策略。建立模糊PID控制器对液压调速系统进行控制,修正模式切换时排量比控制其输出转速;控制液压调速系统转速波动基础上,借助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进一步协调液压调速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之间的动态匹配,建立HMCVT拖拉机模式切换分层协调控制。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液压机械HM1模式向液压机械HM2模式切换时,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和基于规则控制相比,最大冲击度分别降低了36.3%和63.7%,滑摩功分别减少20%和25%。该策略可使HMCVT模式切换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CVT 模型参考自适应 模糊PID 分层协调控制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驱动汽车横摆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田韶鹏 蔡显雄 杨灿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527,573,共8页
针对分布式电驱动汽车在转向变道、高速和低附着系数路面等极限工况下容易失去稳定的情况,提出一种分层控制策略.对车辆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判断控制器开启条件.上层控制器采用模糊滑模控制,积分滑模控制得到附加横摆力矩,为了削减积分滑... 针对分布式电驱动汽车在转向变道、高速和低附着系数路面等极限工况下容易失去稳定的情况,提出一种分层控制策略.对车辆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判断控制器开启条件.上层控制器采用模糊滑模控制,积分滑模控制得到附加横摆力矩,为了削减积分滑模控制器的抖振,采用模糊控制器进行优化.下层控制器采用基于轮胎负荷率的纵向力分配和基于轴载比例的纵向力分配,并对两种力矩分配进行对比,通过Car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分别在高速高附着系数路面和低速低附着系数路面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稳定控制策略能有效提升车辆的稳定性,且两种力矩分配器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中基于轴载比例的纵向力分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驱动汽车 分层控制 稳定性分析 模糊滑模控制 力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干燥箱变论域模糊PID复合温控设计 被引量:8
7
作者 凌菁 张楠 +2 位作者 杜登熔 张璨 KHALED Ibrahim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9,共8页
烘干失重法粮食水分测定过程中,干燥箱温度的精准控制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针对干燥箱温度变化过程非线性、时滞性和温控精度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模型参数辨识的变论域模糊PID复合温度控制策略。基于红外辐射干燥机理... 烘干失重法粮食水分测定过程中,干燥箱温度的精准控制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针对干燥箱温度变化过程非线性、时滞性和温控精度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模型参数辨识的变论域模糊PID复合温度控制策略。基于红外辐射干燥机理及能量守恒方程建立温控系统非线性模型,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完成参数辨识,通过设定二级偏差阈值,将变论域模糊PID算法结合Bang-Bang控制方法构成自适应分级复合控制策略。系统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常规PID控制和传统模糊PID控制方法,改进后的复合控制策略在超调量、调节时间和控制进度方面明显改善,在不同工作点温度下,控制误差均小于0.4℃,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干燥箱 粒子群参数辨识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 自适应分级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汽温系统的自适应递阶模糊PID参数控制 被引量:20
8
作者 谢克明 侯宏仑 谢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8-42,67,共6页
为了克服在锅炉过热汽温控制中对象参数变化对系统控制带来的困难 ,根据对锅炉动态特性影响较大的工况参数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递阶模糊控制方法。对分层递阶模糊PID控制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 ,给出了自适应递阶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 为了克服在锅炉过热汽温控制中对象参数变化对系统控制带来的困难 ,根据对锅炉动态特性影响较大的工况参数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递阶模糊控制方法。对分层递阶模糊PID控制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 ,给出了自适应递阶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算法。该算法可根据误差e和误差变化Δe,对动态过程中的PID控制参数进行实时在线调节 ,从而使控制系统获得理想的性能指标。同时 ,根据目标参数和操作参数的变化 ,基于操作人员对实际过程的分析和模糊控制规则的非线性映射建立规划策略 ,从而获得PID控制参数的模糊调整。控制级、监督级和规划级组成了分级递阶结构的动态校正策略。设计实例与仿真结果表明 ,分层递阶模糊控制在火电厂过热汽温控制中是十分有效的 ,较好地克服了对象参数变化的影响 ,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 ,超调小 ,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过热器 汽温系统 自适应递阶控制 模糊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的递阶模糊控制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长良 梁伟平 董泽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69-1973,共5页
针对火电厂球磨机制粉系统特性 ,提出了一种新的递阶模糊控制算法 ,该算法可显著地减少模糊控制规则数。使模糊控制算法能够方便地用于实际生产。文中给出的磨入口负压、出口温度、磨负荷的模糊控制查询表及协调级的模糊控制查询表 ,已... 针对火电厂球磨机制粉系统特性 ,提出了一种新的递阶模糊控制算法 ,该算法可显著地减少模糊控制规则数。使模糊控制算法能够方便地用于实际生产。文中给出的磨入口负压、出口温度、磨负荷的模糊控制查询表及协调级的模糊控制查询表 ,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 ,可有效地解决球磨机制粉系统存在的大时滞、强耦合问题。图 6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球磨煤机 球磨机 制粉系统 模糊控制 递阶控制 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主干道交通信号灯模糊线控制的探讨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森发 徐吉谦 +1 位作者 陈洪 毛岚 《运筹与管理》 CSCD 1998年第1期35-41,共7页
本文首先提出城市交通系统线控制的两级递阶结构:第一级,用模糊逻辑控制器确定单路口交通信号灯的周期和绿信比;第二级,用模糊相位控制器确定相邻两路口的相位差;两级间用模糊转换开关协调;然后,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交通信号灯 模糊控制 递阶 协调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ACE的车辆起步控制策略硬件在回路仿真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玉良 高峰 +1 位作者 杜发荣 肖凌云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22-2725,2731,共5页
基于dSPACE软硬件,应用matlab/simulink系统建模方法,搭建了车辆起步控制的硬件在回路仿真平台;针对车辆起步控制系统存在的非线性、时变、多参数等特性,提出了对离合器和油门进行协调控制的分级模糊控制方法;利用推理法编写了单片机的... 基于dSPACE软硬件,应用matlab/simulink系统建模方法,搭建了车辆起步控制的硬件在回路仿真平台;针对车辆起步控制系统存在的非线性、时变、多参数等特性,提出了对离合器和油门进行协调控制的分级模糊控制方法;利用推理法编写了单片机的模糊控制程序;基于上述平台,详细调整了各级模糊控制规则,并进行了起步控制的硬件在回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ACE 硬件在回路仿真 分级模糊控制 推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白瑞林 江吕锋 王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33-83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VHDL描述、FPGA实现的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借助Matlab系统仿真工具,优化得出模糊自整定PID参数的模糊推理规则和控制器算法结构。然后,进行控制器的VHDL分层设计,作为单一控制器芯片,重点编程实现和时序仿... 提出了一种基于VHDL描述、FPGA实现的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借助Matlab系统仿真工具,优化得出模糊自整定PID参数的模糊推理规则和控制器算法结构。然后,进行控制器的VHDL分层设计,作为单一控制器芯片,重点编程实现和时序仿真:模糊逻辑推理、模糊自整定PID算法、数据缓存和I/O接口控制。最后,在一个具体的FPGA芯片上实现该控制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FPGA作为单一控制器实现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编程规范、时序验证方便、系统修改灵活,且基本无须改动硬件,是实现单片或小系统智能控制策略的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HDL FPGA 模糊推理 自整定PID控制器 分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驱动力分层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绍鹏 林鼎 +2 位作者 谢博臻 俞小莉 韩松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94-2099,共6页
为了提高两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提出一种驱动力分层控制策略.该分层控制策略包括车辆动力学模型设计层、补偿横摆力矩制定层和驱动力分配层,将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偏差作为控制量,利用模糊算法... 为了提高两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提出一种驱动力分层控制策略.该分层控制策略包括车辆动力学模型设计层、补偿横摆力矩制定层和驱动力分配层,将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偏差作为控制量,利用模糊算法计算得出两侧车轮的驱动力矩.在前期仿真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实车快速控制原型试验,验证控制策略的实车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驱动力分层控制策略在过弯时能够对驱动轮转矩进行合理分配,在不影响车辆动力性的同时,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控制策略 横摆力矩控制 模糊控制 快速控制原型 操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平衡两轮机器人的分层模糊控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明爱 焦利芳 乔俊飞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2,94,共4页
为解决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和绝对不稳定特点的自平衡两轮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分层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对机器人体的倾斜角度和轮子转动速度分别设计相应的模糊控制器,其输出同时进入决策器,由决策器进行智能判断与协调,输出... 为解决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和绝对不稳定特点的自平衡两轮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分层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对机器人体的倾斜角度和轮子转动速度分别设计相应的模糊控制器,其输出同时进入决策器,由决策器进行智能判断与协调,输出控制量。两控制器交替工作,实现机器人体倾角控制和轮子转速控制的有机统一。该方法具有模糊规则少,控制逻辑简单的特点。对机器人的速度跟踪、运动停止及转弯等多种运动方式进行了控制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平衡两轮机器人 分层模糊控制 运动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模糊控制在两轮移动式倒立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学明 张培仁 +1 位作者 杨兴明 徐勇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2-375,共4页
为解决模糊多变量控制中规则数随系统变量数呈指数增长的问题,针对两轮移动式倒立摆运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层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不仅减少模糊规则数而且使模糊控制逻辑变得清晰明了,其中控制参数采用遗传算法整定。仿真结果证实了... 为解决模糊多变量控制中规则数随系统变量数呈指数增长的问题,针对两轮移动式倒立摆运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层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不仅减少模糊规则数而且使模糊控制逻辑变得清晰明了,其中控制参数采用遗传算法整定。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控制效果好,系统跟踪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倒立摆 分层模糊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集群分层多模式无功控制策略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鹏 于航 +1 位作者 夏曼 孙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38-3044,共7页
为应对光伏集群接入所引起的电压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光伏集群分层多模式无功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执行层和智能控制层,执行层中各逆变器可根据并网点电压信息自主地切换控制模式,并按照本地控制器中各模式下的无功曲线输出或者... 为应对光伏集群接入所引起的电压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光伏集群分层多模式无功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执行层和智能控制层,执行层中各逆变器可根据并网点电压信息自主地切换控制模式,并按照本地控制器中各模式下的无功曲线输出或者吸收合适的无功功率。同时智能控制层中的模糊控制器动态调整相应模式下无功曲线的设定值,使并网点电压运行在合理的范围内。该策略还设计了两种控制模式,充分利用了光伏逆变器无功的双向调节能力,增加了逆变器无功调节的智能性和灵活性,实现了光伏集群的快速无功调节。最后通过算例,在matlab/simulink中验证了所提光伏集群无功控制策略可适用于不同的光伏出力情况,并且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也可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集群 分层多模式无功控制 无功曲线 电压质量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模型不确定性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的分层模糊控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孙多青 霍伟 杨枭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9-494,500,共7页
对受非完整约束且含模型不确定性的移动机器人基于分层模糊系统设计了跟踪期望几何路径的鲁棒间接自适应控制方案.此方法除实现路径跟踪外,还可避免控制器的奇异性并保证跟踪方向.由于控制结构中使用了分层模糊系统,大大减少了模糊规则... 对受非完整约束且含模型不确定性的移动机器人基于分层模糊系统设计了跟踪期望几何路径的鲁棒间接自适应控制方案.此方法除实现路径跟踪外,还可避免控制器的奇异性并保证跟踪方向.由于控制结构中使用了分层模糊系统,大大减少了模糊规则数目;并用鲁棒控制项对模糊系统逼近误差进行补偿,减少了其对跟踪精度的影响.证明了闭环系统跟踪误差收敛到原点的小邻域内,且可通过适当增大鲁棒控制项的设计参数使跟踪误差进一步减小.最后用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跟踪控制 分层模糊系统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磁流变悬架垂直振动控制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锐 陈伟民 +3 位作者 余淼 廖昌荣 张红辉 李银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132-2138,共7页
在对整车振动系统进行分解和简化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分级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了用仿人智能思想来在线修改模糊控制器参数的1/4车磁流变悬架振动模糊自适应局部控制器,设计了整车悬架垂直振动的协调控制规则用于调整4个局部控制器的输出值。... 在对整车振动系统进行分解和简化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分级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了用仿人智能思想来在线修改模糊控制器参数的1/4车磁流变悬架振动模糊自适应局部控制器,设计了整车悬架垂直振动的协调控制规则用于调整4个局部控制器的输出值。在MATLAB平台上对分级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构建了磁流变悬架系统垂直振动的整车测控与评价系统,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道路试验。相对于被动悬架,分级控制的磁流变悬架使汽车底板振动加速度下降了约15%,使座椅振动加速度下降了约23%,表明用分级控制来减小磁流变悬架系统的垂直振动是可行的,可降低因模型的简化带来的影响,提高汽车的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磁流变阻尼器 分级控制 模糊自适应控制 协调控制 道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反馈的网络控制系统分层调度策略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政南 樊卫华 +1 位作者 陈庆伟 胡维礼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6-502,共7页
针对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网络控制系统中控制回路数据、非实时数据和紧急数据共享有限优先队列和网络带宽的特点,综合考虑了控制回路的控制性能要求和非实时节点的网络服务质量要求,提出了基于模糊反馈的分层调度策略。各控制回路和非实时... 针对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网络控制系统中控制回路数据、非实时数据和紧急数据共享有限优先队列和网络带宽的特点,综合考虑了控制回路的控制性能要求和非实时节点的网络服务质量要求,提出了基于模糊反馈的分层调度策略。各控制回路和非实时节点的带宽范围由指定的调度节点定时集中分配。在分配的带宽范围内,控制器节点利用系统误差及其变化动态地设定采样周期和数据优先级,非实时节点利用时延和丢包率动态地调整数据包的长度及优先级。与线性最早时限优先、线性最早时限优先+死区调度策略、线性混合业务调度和线性混合业务调度+死区调度策略的对比仿真实验,验证了该调度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工业以太网 优先级 带宽分配 分层调度 模糊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过程的智能模糊控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永红 陈统坚 +1 位作者 李伟光 周泽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8期21-25,共5页
研究加工过程的三种模糊控制技术:直接模糊控制、FLC+PID综合模糊控制和分级智能模糊控制,结果表明FLC+PID和分级智能模糊控制能更有效地控制加工过程,然而FLC+PID的控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PID参数的影响,而分级智能模糊控制具... 研究加工过程的三种模糊控制技术:直接模糊控制、FLC+PID综合模糊控制和分级智能模糊控制,结果表明FLC+PID和分级智能模糊控制能更有效地控制加工过程,然而FLC+PID的控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PID参数的影响,而分级智能模糊控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过程 模糊控制 分级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