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0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uitionistic fuzzy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lgorithms 被引量:6
1
作者 Xu Zeshui1,2 1. Col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east Univ., Nanjing 210096, P. R. China 2. Inst. of Sciences, PLA Univ.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7,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1期90-97,共8页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IFS) is a set of 2-tuple arguments, each of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membership degree and a nonmembership degree. The generalized form of IFS is interval-valued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IFS) is a set of 2-tuple arguments, each of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membership degree and a nonmembership degree. The generalized form of IFS is interval-valued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IVIFS), whose components are intervals rather than exact numbers. IFSs and IVIFSs have been found to be very useful to describe vagueness and uncertainty. However, it seems that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clustering analysis of IFSs and IVIFSs. An intuitionistic fuzzy hierarchical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for clustering IFSs, which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procedure, the intuitionistic fuzzy aggregation operator, and the basic distance measures between IFSs: the Hamming distance, normalized Hamming, weighted Hamming, the Euclidean distance, the normalized Euclidean distance, and the weighted Euclidean distance. Subsequently, the algorithm is extended for clustering IVIFSs. Finally the algorithm and its extended form are applied to the classifications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enterprise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interval-valued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intuitionisticfuzzy aggregation operator distance meas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level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2
作者 HU Hui-rong, WANG Zhou-jing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83-284,共2页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based on statistic 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ining algorithms, but the traditionary hierarchica l clustering method is based on global comparing, which only takes in Q clusteri n...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based on statistic 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ining algorithms, but the traditionary hierarchica l clustering method is based on global comparing, which only takes in Q clusteri ng while ignoring R clustering in practice, so it has some limitation especially when the number of sample and index is very large. Furthermore, because of igno r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indexes, the clustering result is not good & tru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model and the algorithm of two-level hierarchi cal clustering which integrates Q clustering with R clustering. Moreover, becaus e two-level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is based on the respective clustering resul t of each clas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indexes directly effects on the a ccuracy of the final clustering result, how to appropriately classify the inde xes is the chief and difficult problem we must handle in advance. Although some literatures also have referred to the issue of the classificati on of the indexes, but the articles classify the indexes only according to their superficial signification, which is unscientific.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 s: First, the superficial signification of some indexes usually takes on different meanings and it is easy to be misapprehended by different person. Furthermore, t his classification method seldom make use of history data, the classification re sult is not so objective. Second, for some indexes, its superficial signification didn’t show any mean ings, so simply from the superficial signification, we can’t classify them to c ertain classes. Third, this classification method need the users have higher level knowledge of this field, otherwise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users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 cation of some indexes, which sometimes is not available. So in this paper, to this question, we first use R clustering method to cluste ring indexes, dividing p dimension indexes into q classes, then adopt two-level clustering method to get the final result. Obviously,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 is more objective and accurate. Moreover, after the first step, we can get the relation of the different index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e can also know under a certain class indexes, which samples can be clustering to a class. (These semi finished results sometimes are very useful.) The experiments also indicates the effective and accurate of the algorithms. And, the result of R clustering ca n be easily used for the later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mining clustering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R clustering Q clust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uster based hierarchical resource searching model in P2P network 被引量:1
3
作者 Yang Ruijuan Liu Jian Tian Jingw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1期188-194,共7页
For the problem of large network load generated by the Gnutella resource-searching model in Peer to Peer (P2P) network, a improved model to decrease the network expense is proposed, which establishes a duster in P2P... For the problem of large network load generated by the Gnutella resource-searching model in Peer to Peer (P2P) network, a improved model to decrease the network expense is proposed, which establishes a duster in P2P network, auto-organizes logical layers, and applies a hybrid mechanism of directional searching and flooding.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hierarchical searching model has availably reduced the generated message load and that its searching-response time performance is as fairly good as that of the Gnutella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Resource-searching model in P2P network GNUTELLA cluster hierarchic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 switching method of multi-hierarchica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ystem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琳琳 周立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32-1139,共8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聚类与互信息序列的滚珠丝杠副预紧力预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健 祖莉 +3 位作者 徐洋 陈凯 刘晓玲 冯虎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0-188,200,共10页
针对滚珠丝杠副的运行过程中预紧力逐渐衰减,影响其工作精度问题,围绕时间序列的层次聚类与互信息研究,完成对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样本的典型序列提取,提出了一种利用摩擦力矩数据预测预紧力的方法。首先,通过监测设备获得丝杠摩擦力矩... 针对滚珠丝杠副的运行过程中预紧力逐渐衰减,影响其工作精度问题,围绕时间序列的层次聚类与互信息研究,完成对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样本的典型序列提取,提出了一种利用摩擦力矩数据预测预紧力的方法。首先,通过监测设备获得丝杠摩擦力矩原始数据,并通过层次聚类与互信息提取典型序列。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典型序列作为深度网络的输入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对预紧力的变化进行预测与评估。在对理论与实验的分析后,验证了该算法能够较好地预测滚珠丝杠副的预紧力变化并在预测过程中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与数值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珠丝杠副 预紧力预测 摩擦力矩 典型序列 层次聚类 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菊不同部位中8种黄酮含量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孟 郭梦真 +6 位作者 邓晓颜 张博文 王小兰 刘通 张莉 郑晓珂 冯卫生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3,共6页
目的测定怀菊花、茎、叶中芹菜素、金合欢素、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香叶木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58批药材中各黄酮含量,再进行层... 目的测定怀菊花、茎、叶中芹菜素、金合欢素、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香叶木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58批药材中各黄酮含量,再进行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8种黄酮在各部位中均有检出,其含量存在差异,总体上依次为花>叶>茎,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差异性成分。结论怀菊花、茎、叶中均含有黄酮,在以前者为主原料的同时应加大后两者的开发利用,以期充分提高该药材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 部位 黄酮 含量测定 HPLC 层次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能耗高性能的分类器两阶段数据选择方法
7
作者 崔双双 王宏志 +1 位作者 朱加昊 吴昊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3-1711,共9页
针对利用海量数据构建分类模型时训练数据规模大、训练时间长且碳排放量大的问题,提出面向低能耗高性能的分类器两阶段数据选择方法TSDS(Two-Stage Data Selection)。首先,通过修正余弦相似度确定聚类中心,并将样本数据进行基于不相似... 针对利用海量数据构建分类模型时训练数据规模大、训练时间长且碳排放量大的问题,提出面向低能耗高性能的分类器两阶段数据选择方法TSDS(Two-Stage Data Selection)。首先,通过修正余弦相似度确定聚类中心,并将样本数据进行基于不相似点的分裂层次聚类;其次,对聚类结果按数据分布自适应抽样以组成高质量的子样本集;最后,利用子样本集在分类模型上训练,在加速训练过程的同时提升模型精度。在Spambase、Bupa和Phoneme等6个数据集上构建支持向量机(SVM)和多层感知机(MLP)分类模型,验证TSDS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数据压缩比达到85.00%的情况下,TSDS能将分类模型准确率提升3~10个百分点,同时加速模型训练,使训练SVM分类器的能耗平均降低93.76%,训练MLP分类器的能耗平均降低75.41%。可见,TSDS在大数据场景的分类任务上既能缩短训练时间和减少能耗,又能提升分类器性能,从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器 层次聚类 自适应采样 数据选择 小样本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差异化调频死区的风电基地分层集群协同频率控制策略
8
作者 姜涛 邱宇琛 +1 位作者 李雪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1,共14页
针对高风电渗透率电力系统惯量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差异化调频死区的大规模风电基地分层集群协同频率控制策略。首先,基于机组频率控制策略,利用时域分析法解析调频死区内外的多风电场群频率响应特性,揭示调频死区参数对系统调频效... 针对高风电渗透率电力系统惯量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差异化调频死区的大规模风电基地分层集群协同频率控制策略。首先,基于机组频率控制策略,利用时域分析法解析调频死区内外的多风电场群频率响应特性,揭示调频死区参数对系统调频效果的影响机理。然后,综合考虑死区参数设置的影响,以死区宽度为控制主线,设计差异化多重调频死区,按照调频能量需求逆向规划风电基地分层集群任务分工,自适应调整参与调频机群数量,提升系统频率最低点并抑制二次跌落风险,避免机组频繁动作,延长工作使用寿命。最后,通过改进的4机11节点测试系统和某实际电网算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基地 死区 分层集群 一次调频 二次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种酵母混菌乙醇发酵特性分析
9
作者 王媛 臧亚杰 +2 位作者 徐彬艳 杨学山 祝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3-102,共10页
为探究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yces yeasts,N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多菌种混菌发酵对酿酒学参数和香气化合物的影响,本实验将本土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 为探究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yces yeasts,N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多菌种混菌发酵对酿酒学参数和香气化合物的影响,本实验将本土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和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两两组合,分别与S.cerevisiae顺序接种于模拟葡萄汁,分析其发酵动力学和挥发性化合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S.cerevisiae纯种发酵(VW)相比,单一接种NS组(先接种T.delbrueckii再接种S.cerevisiae(TV)、先接种M.pulcherrima再接种S.cerevisiae(MV)和先接种H.uvarum再接种S.cerevisiae(HV))和双NS菌株共接种组(先同时接种T.delbrueckii和M.pulcherrima再接种S.cerevisiae(TMV)、先接种H.uvarum和M.pulcherrima再接种S.cerevisiae(HMV)和先接种H.uvarum和T.delbrueckii再接种S.cerevisiae(HTV))的乙醇体积分数均有所降低,甘油质量浓度明显增加,总酸质量浓度明显下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单一接种NS组和双NS菌株共接种组的酯类、挥发性脂肪酸、羰基化合物和酚类质量浓度明显高于纯种发酵组,而且双NS菌株接种组中的异戊醇、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己酸乙酯和辛酸等挥发性化合物质量浓度较单一接种NS组明显增加,尤其是M.pulcherrima、H.uvarum组合后与S.cerevisiae顺序接种发酵酒样(HMV)的挥发性化合物质量浓度最高。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合香气物质气味活性值分析表明,HMV组酒样的香蕉、苹果和花香特征更加突出。综合分析可知,接种M.pulcherrima、H.uvarum和S.cerevisiae进行混菌发酵明显促进了模拟葡萄汁发酵香气化合物的积累,具有开发成优良多菌种发酵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酿酒酵母 模拟葡萄汁 混菌发酵 挥发性化合物 层次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群的黄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刚 李俊生 +3 位作者 齐月 李庆 王仁德 柳天凤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8,共14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群的引领作用。然而黄河流域上下游自然生态禀赋的差异和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城市群之间协同合作不足,制约流域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敏感-弹性-压力(...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群的引领作用。然而黄河流域上下游自然生态禀赋的差异和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城市群之间协同合作不足,制约流域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敏感-弹性-压力(SRP)模型和空间主成分法(SPCA)法构建黄河流域城市群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对202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和兰州-西宁城市群的生态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基于层次聚类方法,对全域613个县域进行生态脆弱性区划,并探究人为活动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生态脆弱性程度较高,平均值达到0.53,生态弹性是生态脆弱性的首要因子,权重为0.55。②在空间上,黄河流域城市群以中度脆弱区为主,面积占比为64.08%。③人为活动对生态脆弱性具有广泛影响,全域76.02%的县域表现出人为活动与生态脆弱性的显著相关性(P<0.05)。④研究确定了8种生态脆弱型,从空间分布来看,中东部农业敏感型地区的面积占比最大,为30.40%,而中心城区脆弱型和矿业脆弱型地区的面积占比最小,分别为0.37%和0.25%。研究显示,黄河流域各城市群的生态脆弱度不同,生态脆弱度最高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建议采取针对性的空间布局优化和生态修复措施,推进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都市圈 黄河流域 生态敏感性 层次聚类 人为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本土非酿酒酵母菌株酿酒学特性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彬艳 张璇 +3 位作者 石琳 王媛 祝霞 杨学山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8-327,共10页
适应了产区风土条件的非酿酒酵母菌株,能够与酿酒酵母共接种发酵生成多元化的次级代谢产物,改变葡萄酒口感和香气特征。因此明确本土非酿酒酵母菌株的酿酒学特性差异,对定向调控葡萄酒风味品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研究以筛选自河西走... 适应了产区风土条件的非酿酒酵母菌株,能够与酿酒酵母共接种发酵生成多元化的次级代谢产物,改变葡萄酒口感和香气特征。因此明确本土非酿酒酵母菌株的酿酒学特性差异,对定向调控葡萄酒风味品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研究以筛选自河西走廊葡萄产区的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HX-1、HX-3,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HX-2、HX-4和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HX-6、HX-7为供试菌株,测定其生长曲线与酿酒因子耐受性后,分别接种于‘美乐’葡萄汁中进行纯种发酵,分析各菌株对酒样酿酒学参数及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属的菌株生长曲线相似,对高质量浓度葡萄糖和SO_(2)均有较好的耐受性;但在不同培养温度、pH值及乙醇体积分数条件下,菌株之间具有明显差异。HX-1、HX-3、HX-6和HX-7菌株表现出良好的低温耐受性,HX-1、HX-2、HX-3和HX-4菌株在低pH值条件下能正常生长,HX-6、HX-7菌株的乙醇耐受性最强。纯种发酵试验显示,HX-6、HX-7菌株在‘美乐’葡萄汁中发酵能力强、乙醇和甘油生成量较高。其中HX-7菌株与正庚醇、异戊醇、乙酸异戊酯等挥发性化合物的生成强相关,HX-6菌株能有效增加葡萄酒中癸酸乙酯、辛酸乙酯等酯类化合物的含量。2株H.uvarum均显著(P<0.05)增加了葡萄酒中总酸与苹果酸含量,并有助于葡萄酒中C_(13)-降异戊二烯的生成;但HX-1菌株的还原糖利用率较差,酒精发酵在第8天停滞。HX-4菌株相对高产挥发酸,HX-2菌株能够显著增加葡萄酒中香茅醇、柠檬烯等品种香气化合物的含量。综合分析,本土T.delbrueckii和H.uvarum菌株在纯种发酵过程中的酿酒学参数及香气特征具有种内相似性,而M.pulcherrima的发酵特性呈现菌株依赖性。研究结果可为精准设计葡萄酒混菌酒精发酵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酿酒酵母 纯种发酵 挥发性化合物 层次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邻域图划分的层次聚类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发鹏 冯骥 +1 位作者 杨德刚 陈仲尚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80,共11页
自然邻域图能自适应地识别不同形状、大小和维度的数据,但在面对密度不均匀且结构复杂的数据时,部分小簇无法被算法正确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然邻域图划分的层次聚类算法HC-PNNG。HC-PNNG算法首先利用自然邻居关系实现了... 自然邻域图能自适应地识别不同形状、大小和维度的数据,但在面对密度不均匀且结构复杂的数据时,部分小簇无法被算法正确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然邻域图划分的层次聚类算法HC-PNNG。HC-PNNG算法首先利用自然邻居关系实现了自然稀疏图的构建,随后利用基于自然稀疏图的图间相似度完成了自然稀疏图的层次化合并,进而实现了更具普适性的层次化聚类结果。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将HC-PNNG与最新的聚类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明显优于其他聚类算法,验证了HC-PNNG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层次聚类 自然邻域图 图划分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及因子分析的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特征及证候分类
13
作者 李闪闪 符宇 +6 位作者 王颖 魏丹丹 王婷 王菲 徐梦娇 金丽娜 燕树勋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5-983,共9页
目的:探索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通过综合聚类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 目的:探索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通过综合聚类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推测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证候。综合分析确定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证候分类。结果:共纳入621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94个症状。纳入分析频次≥41的55个症状构建隐结构模型,得到20个隐变量,综合聚类得到6种常见证候。将频率≥6%的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19个公因子,用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推断出8个常见证候。综合2种分析方法和专业知识最终确定6种常见证候。结论:甲状腺相关眼病常见证候为肝胆湿热证、肝火旺盛证、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肾两虚证6种,可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辨证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隐结构模型 因子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综合聚类 证候 临床特征 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救援物资配送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帅春燕 张婷 +1 位作者 王文聪 欧阳鑫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7-236,共10页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封控情况下,大规模应急救援物资的配送需要兼顾效率、成本及安全性,在有限的救援投入下获取最大化资源利用和最小化配送成本,同时避免人员的交叉感染。为此,提出了基于两层配送网络的应急物资配送方案,并提出改进粒...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封控情况下,大规模应急救援物资的配送需要兼顾效率、成本及安全性,在有限的救援投入下获取最大化资源利用和最小化配送成本,同时避免人员的交叉感染。为此,提出了基于两层配送网络的应急物资配送方案,并提出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IPSOA)对配送路径进行优化。首先,根据行政区划分以及物资需求点的空间分布、各需求点的居民人数和需求量,采用层次聚类算法建立由“物资储备中心-物资集散中心”和“物资集散中心-物资需求点”构成的两层配送网络,每层配送网络都由多配送中心和多需求点组成,该物资配送属于多配送车辆的多中心车辆路径规划问题(Multi-Depot Vehicle Routing Problem,MDVRP)。其次,为了获取合理高效的配送路径,以配送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基于多约束的物资配送优化模型,并提出基于人工鱼群算法(Artificial Fish Swarm Algorithm,AFSA)的粒子群优化(AFSA-PSO)算法对两层配送网络进行求解。最后,以某市9个行政区在疫情封控期间的数据为例验证两层配送网络和AFSA-PSO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构建的两层配送网络和AFSA-PSO算法能够对多车辆MDVRP问题进行有效求解,科学规划配送路径;算法对比发现,AFSA-PSO能够避免模型过早收敛,且能够获取比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更少的车辆数和更短的配送路径,有效地降低配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物资配送路径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多车辆多中心车辆路径规划问题 分层聚类 公共卫生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统计能量分析子系统自动识别方法研究
15
作者 陈强 丁勇军 +1 位作者 张大海 费庆国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5-1473,共9页
统计能量分析是研究结构高频动力学响应的常用方法,合理划分子系统是开展统计能量分析的关键基础。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模态能量密度和层次聚类分析的统计能量分析子系统自动识别方法。通过离散化有限元模型获取结构在高频段的模态能量密... 统计能量分析是研究结构高频动力学响应的常用方法,合理划分子系统是开展统计能量分析的关键基础。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模态能量密度和层次聚类分析的统计能量分析子系统自动识别方法。通过离散化有限元模型获取结构在高频段的模态能量密度,通过本征正交分解提取模态能量密度的主要特征;基于层次聚类算法分析不同单元间模态能量密度的相似程度,最终获得统计能量分析子系统最优数量及其对应单元。针对T型结构、工型结构、发动机燃烧室开展算例研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自动识别各部件间耦合关系、子系统数量及对应单元,高效精确地建立统计能量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能量分析 模态能量 子系统识别 层次聚类分析 本征正交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AHC-DMR滤波增强的信源数估计方法
16
作者 江惠堂 潘晴 田妮莉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1,共6页
针对复杂环境和小快拍数条件下大多数信源数估计方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主模抑制白化滤波器和凝聚式层次聚类的信源数估计方法。首先,通过一种增强协方差矩阵的处理方法,对信号协方差矩阵进行重组,并进一步提取信号信息... 针对复杂环境和小快拍数条件下大多数信源数估计方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主模抑制白化滤波器和凝聚式层次聚类的信源数估计方法。首先,通过一种增强协方差矩阵的处理方法,对信号协方差矩阵进行重组,并进一步提取信号信息,把原本信号特征值进行替换处理。其次,利用一种局部密度的处理方法以及对特征值增强处理,将一维样本特征映射到二维平面,从而实现维度的增加。最后,聚焦噪声子空间的特征值的分布情况,利用重构后噪声特征值相较于重构前噪声特征值的分布程度更密集的特性,通过凝聚式层次聚类算法计算出每一个特征值的分类簇,以最小距离为簇间相似度的准则对信源数进行分类,得到改进后的信源数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白噪声环境下,估计性能更优,且对快拍数不敏感,同时在色噪声环境下也能较好地估计信源数。在快拍数实验中,所提方法估计性能更优,在小快拍数条件下,所提方法估计准确率能达到90%以上,且具备估计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源数估计 白化滤波 凝聚式层次聚类 协方差矩阵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架式海上风电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
17
作者 高山 张晨 +3 位作者 任修迪 卢东哲 王滨 韩旭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8-115,共8页
开展大型导管架式风电结构运行状态下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并研究在非理想白噪声激励条件下识别结果的鲁棒性。结合层次聚类算法,建立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COV-SSI),实现风电结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首先基于平稳激励下的三层框架数值... 开展大型导管架式风电结构运行状态下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并研究在非理想白噪声激励条件下识别结果的鲁棒性。结合层次聚类算法,建立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COV-SSI),实现风电结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首先基于平稳激励下的三层框架数值算例,验证提出的识别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再基于大型导管架式基础海上风电结构缩尺试验,研究风力机在不同风浪激励下运行的模态识别方法的识别精度,分析典型运行工况条件下COV-SSI方法的鲁棒性。结果表明,在额定风速下该方法可有效识别结构的前两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模态分析 层次聚类 随机子空间识别 导管架式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近邻传播聚类的用户低电压越限模式挖掘方法
18
作者 沈枢昊 钟庆 +3 位作者 许中 王钢 李海锋 汪隆君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8,共9页
开展用户低电压越限模式挖掘工作可以为用户低电压问题的治理提供指导。针对目前台区低电压用户电压复杂多变、低电压越限模式未知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层次近邻传播(hierarchical affinity propagation, HAP)聚类的用户低电压越限模式... 开展用户低电压越限模式挖掘工作可以为用户低电压问题的治理提供指导。针对目前台区低电压用户电压复杂多变、低电压越限模式未知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层次近邻传播(hierarchical affinity propagation, HAP)聚类的用户低电压越限模式挖掘方法。首先,通过HAP聚类算法对大规模低电压用户电压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若干聚类簇。然后,将不同的聚类簇视作不同的低电压越限模式,并从越限时长和越限电压幅值两方面定义低电压越限模式的4项基本特征指标,通过计算各聚类簇的基本特征指标,反映其所对应低电压越限模式的特征。最后,将该方法运用到某地区低电压用户的电压数据集中,有效挖掘出该地区低电压用户的4种低电压越限模式,从而根据不同低电压越限模式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低电压用户的监管、分析工作,并制定用户低电压问题治理的优先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用户 层次近邻传播(HAP)聚类 低电压越限模式 越限时长 越限电压幅值 治理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层次聚类的铝模板子装配体识别方法
19
作者 李黎明 盛步云 余凡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3-167,共5页
铝合金模板的子装配体自动识别可以降低装配序列规划复杂度,同时可以为铝模板的打包运输和现场安装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来源。针对铝模板三维设计中缺少装配层次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层次聚类的铝模板子装配体识别方法,利用铝... 铝合金模板的子装配体自动识别可以降低装配序列规划复杂度,同时可以为铝模板的打包运输和现场安装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来源。针对铝模板三维设计中缺少装配层次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层次聚类的铝模板子装配体识别方法,利用铝模板装配体自身数据,构建了包含铝模板基础信息、结构特性、功能特性的铝模板信息模型;通过分析铝模板装配体各层次中不同的特性指标,得到了铝模板相似度计算公式,使用混合层次聚类对装配体进行多阶段、多层次的子装配体求解。选择铝模板装配体中梁部件为研究对象,验证了自动识别子装配体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模板 信息模型 装配层次关系树 层次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弦角描述符的平面开环轨迹尺寸综合方法
20
作者 朱留宪 魏巍 李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8-697,共10页
针对数值图谱法提取平面开环轨迹特征计算量大、检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弦角描述符的平面开环轨迹尺寸综合方法.首先,利用弦角描述符的平移、旋转、缩放不变性,得到与机构机架位置、机架偏转角度和整体缩放均无关的开环轨迹形状... 针对数值图谱法提取平面开环轨迹特征计算量大、检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弦角描述符的平面开环轨迹尺寸综合方法.首先,利用弦角描述符的平移、旋转、缩放不变性,得到与机构机架位置、机架偏转角度和整体缩放均无关的开环轨迹形状特征;其次,基于弦角描述符自包含属性提出不受采样分辨率影响的开环轨迹部分匹配算法;然后,通过多维尺度缩放法将弦角描述符压缩为2维特征,并结合层次聚类算法,建立16000组平面四杆机构的数值图谱库;在此基础上,根据弦角描述符与图谱库中弦角描述符的相似程度,检索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机构尺寸型;最后,通过2个平面开环轨迹尺寸综合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尺寸综合方法能够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平面开环轨迹尺寸综合结果,且无需对轨迹进行归一化处理;与B样条曲线描述符、曲率描述符、傅里叶描述符相比,弦角描述符的开环轨迹匹配总时间分别减少了43%、3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轨迹 尺寸综合 弦角描述符 多维尺度缩放 层次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