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tHSP70/HSV-tk重组沙门菌抗小鼠黑色素瘤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曾曙光 刘启才 +3 位作者 王素文 彭细毛 章锦才 张积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研究携带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tHSP70)、人单纯疱疹病毒一胸苷激酶(HSV-TK)双基因的重组沙门菌瘤内注射抗小鼠黑色素瘤的抑瘤效应。方法构建重组沙门菌SL7207/PCMV-mtHSP70-IRES-TK,建立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瘤内注射重组沙门菌... 目的研究携带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tHSP70)、人单纯疱疹病毒一胸苷激酶(HSV-TK)双基因的重组沙门菌瘤内注射抗小鼠黑色素瘤的抑瘤效应。方法构建重组沙门菌SL7207/PCMV-mtHSP70-IRES-TK,建立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瘤内注射重组沙门菌观察其抑瘤效应、荷瘤鼠的生存期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瘤内注射重组沙门菌,实验组抑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延长荷瘤鼠生存期,重组菌治疗后荷瘤小鼠的生存状态良好,无腹泻,治疗期间体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减毒沙门菌携带的mtHSP70/HSV-TK双基因真核共表达质粒瘤内注射对B16肿瘤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DNA 黑色素瘤 沙门氏菌 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 人单纯疱疹病毒一胸苷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联合HSV-TK基因对大鼠乳腺癌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烈 卫立辛 +5 位作者 王飞 曹贵松 钱其军 杨广顺 郭亚军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HSV- TK)和共同刺激因子 B7基因联合使用对乳腺癌动物模型的体内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分别携带 HSV- TK,B7及 HSV- TK/B7双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以 SHZ- 88...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HSV- TK)和共同刺激因子 B7基因联合使用对乳腺癌动物模型的体内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分别携带 HSV- TK,B7及 HSV- TK/B7双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以 SHZ- 88细胞株建立乳腺癌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TK组、B7组及 TK/B7组 ,每组 2 0只。 2周后于瘤体内分别注射转染有空载体及不同的重组载体的乳腺癌细胞 ,3d后于腹腔内连续注射无环鸟苷 (GCV) 15 d(5 0 mg· kg- 1· d- 1 ) ,观察肿瘤体积、荷瘤生存时间的变化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B7组、TK/B7组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 ,TK组、B7组肿瘤生长减缓 ,体积减小 ,荷瘤生存期延长 ,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 ,而 TK /B7组尤为显著 (P<0 .0 1) ;TK组与 B7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 结论 :HSV- TK,B7基因联合治疗乳腺癌动物模型 ,能直接杀伤肿瘤 ,抑制肿瘤生长 ,延长荷瘤动物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乳腺癌 B7基因 hsv-tk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系统对人胃癌细胞的转染及杀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毅 胡志前 +3 位作者 徐学俊 王元和 王强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系统对人胃癌细胞的转染及杀伤作用。方法 :应用 PA317细胞包装的逆转录病毒介导的 HSV - TK基因系统 ,在体外以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法将 TK基因导入 MKN2 8人胃癌细胞 ,...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系统对人胃癌细胞的转染及杀伤作用。方法 :应用 PA317细胞包装的逆转录病毒介导的 HSV - TK基因系统 ,在体外以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法将 TK基因导入 MKN2 8人胃癌细胞 ,并初步观察更昔洛韦 (GCV )对转染 TK基因的 MKN2 8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结果 :TK基因可成功转导入MKN2 8细胞 ,且对细胞的生长状态无明显影响 ,但对 GCV的敏感性却显著增加 ;同时还观察到显著的“旁观者效应”。结论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 HSV- TK系统对人胃癌细胞有较高的转染效率 ,GCV对转染阳性的胃癌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单纯疱疹病毒 胸苷激酶 更昔洛韦 基因治疗 基因转染 逆转录病毒 hsv-tk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HSV-tk自杀基因疗法的体内外抗肝癌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淑英 段芳龄 +1 位作者 鲁凤民 盛剑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为研究阳离子脂质体介导HSV-tk自杀基因系统的体内外抗肝癌作用,本课题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HSV-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命名为pLXT。用Lipofectin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获得了持... 为研究阳离子脂质体介导HSV-tk自杀基因系统的体内外抗肝癌作用,本课题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HSV-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命名为pLXT。用Lipofectin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获得了持续表达HSV-tk的克隆细胞SM/tk。~3H-TdR掺入法测定表明HSV-tk/ACV系统对SM/tk细胞具有强杀伤力。将Lipofectin-pLXT复合物直接注射于鼠肝癌细胞(H22)实体瘤内,ACV治疗后监测抑瘤率,发现脂质体介导pLXT、ACV治疗组及裸pLXT注射、ACV治疗组平均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其它六组对照组(P【0.001,P【0.05),前两者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2)。空载体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平均瘤体积及平均瘤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些结果表明阳离子脂质体介导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基因转染的方法简便、安全、有效,且可使目的基因获得持续表达;在体内HSV-tk/ACV系统具有强的细胞毒作用,提示存在着强的旁观者效应。此外,瘤体内直接注射裸HSV-tk基因的治疗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肝肿瘤 单纯疹疹病毒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基因逆转录病毒重组体的构建与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建波 罗一鲁 +1 位作者 郭忠敏 陈系古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构建含有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 (HSV1 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pLXSN TK。方法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用PCR方法从质粒pHSV10 6中特异扩增HSV tk基因片段 ( 1168bp) ,分别用BamHI和Eco RI酶切后 ,定向连接到质粒pLXSN中 ... 目的 构建含有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 (HSV1 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pLXSN TK。方法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用PCR方法从质粒pHSV10 6中特异扩增HSV tk基因片段 ( 1168bp) ,分别用BamHI和Eco RI酶切后 ,定向连接到质粒pLXSN中 ,转化宿主菌TG1,分别用上述内切酶 ,PCR和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酶切鉴定所切下的片段和PCR扩增的片段大小均与预计相符 ,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序列及预计结果一致 ,证实符合表达框架。结论 成功构建了HSV tk嵌合重组质粒pLXSN T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属 胸苷激酶 hsv-tk基因 DNA序列 重组 质粒 pLXSN-TK 肿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与p53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旭 王洁 +2 位作者 董福生 董玉英 侯亚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_tk)基因、野生型p53基因(wt_p53)联合杀伤人涎腺 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效果。方法 采用腺病毒介导的HSV_tk基因、wt_p53基因联合转染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逆 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_tk)基因、野生型p53基因(wt_p53)联合杀伤人涎腺 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效果。方法 采用腺病毒介导的HSV_tk基因、wt_p53基因联合转染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逆 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_PCR)检测转染后的基因表达;四唑盐比色(MTT)法测定tk与p53基因治疗后对肿瘤细 胞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并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基因治疗后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单独转染wt_p53 及HSV_tk GCV基因5d后,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54%和38%;两者联合转染5d后,细胞的存活率 降至2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SV_tk、wt_p53基因联合应用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的杀伤作用强于 此两基因单独应用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涎腺 基因治疗 野生型P53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HSV-TK基因血管靶向治疗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宝金 宁长青 +3 位作者 张超 郝颖 刘晓平 区庆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系统通过血管靶向治疗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32只BALB/c鼠皮下接种建立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当瘤体达100 mm^3时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更昔洛韦(GCV)组(Ⅰ)、空载体...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系统通过血管靶向治疗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32只BALB/c鼠皮下接种建立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当瘤体达100 mm^3时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更昔洛韦(GCV)组(Ⅰ)、空载体病毒组(Ⅱ)、重组腺病毒CMV-TK组(Ⅲ)及重组腺病毒AdKDR-TK组(Ⅳ)。各治疗组瘤内分别注入重组腺病毒液及空载体病毒液,重组腺病毒治疗组在病毒给予24 h后分别在腹腔内注射GcV,连续10 d;对照组腹腔内注入GCV。观察各组瘤体生长情况及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第Ⅲ、Ⅳ组经治疗后肿瘤的生长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其抑瘤率分别为12.3%和24.5%(两者比较,P<0.05)。肿瘤组织内的MVD,Ⅰ组为(37.4±8.6)个/mm^2、Ⅱ组为(30.6±7.8)个/mm^2、Ⅲ组为(27.6±7.1)个/mm^2、Ⅳ组为(10.7±4.1)个/mm^2,其中Ⅲ组与Ⅱ组(P<0.05)、Ⅳ组与Ⅱ组(P<0.01)、Ⅳ组与Ⅲ组(P<0.01)之间的肿瘤内MV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以KDR为启动子的胸苷激酶系统能够通过血管靶向性地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靶向 基因治疗 重组腺病毒 胸苷激酶系统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GCV系统治疗口腔鳞癌移植瘤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洪章 王安训 +2 位作者 李苏 陈剑经 邝珠玑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AdCMVHSV TK) /丙氧鸟苷 (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口腔鳞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Tca8113细胞接种于裸鼠右侧腋下 ,移植瘤形成时随机分成 4组 :①空白对照组 ,②Ad CMVHSV TK对照组 (...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AdCMVHSV TK) /丙氧鸟苷 (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口腔鳞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Tca8113细胞接种于裸鼠右侧腋下 ,移植瘤形成时随机分成 4组 :①空白对照组 ,②Ad CMVHSV TK对照组 (2× 10 9PFU ,瘤内注射 ) ,③GCV对照组 (2 5mg/kg ,Bid× 6 ,腹腔注射 ) ,④AdCMVHSV TK/GCV治疗组 ,并开始治疗。观察肿瘤的生长状态、计算抑瘤率和肿瘤群体倍增时间 ;观察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GCV的体内代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AdCMVHSV TK/GCV治疗组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 (P <0 0 0 1) ,抑瘤率达 90 6 9% ,肿瘤的群体倍增时间延长 ;肿瘤组织中可见灶性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 ;HPLC检测显示治疗组肿瘤组织中存在GCV和磷酸化GCV ,血液中仅有GCV ,而对照组肿瘤组织和血液均只能检测到GCV。【结论】AdCMVHSV TK/GCV系统对口腔鳞癌移植瘤具有强的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基因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基因治疗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HSV-sr39TK基因工程T细胞的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振宇 徐开林 +5 位作者 潘秀英 高飞 何徐彭 鹿群先 孙海英 李德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99-1003,共5页
目的:制备慢病毒载体为基础的野生型及突变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HSV-sr39TK)基因工程T细胞(TK+T及sr39TK+T细胞),观察给予前体药物丙氧鸟苷/无环鸟苷后小鼠T淋巴细胞对其敏感性及存活情况。方法:构建含HSV-TK/HSV-sr39TK及内... 目的:制备慢病毒载体为基础的野生型及突变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HSV-sr39TK)基因工程T细胞(TK+T及sr39TK+T细胞),观察给予前体药物丙氧鸟苷/无环鸟苷后小鼠T淋巴细胞对其敏感性及存活情况。方法:构建含HSV-TK/HSV-sr39TK及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双顺反子慢病毒载体;采用磷酸钙沉淀法将慢病毒载体三质粒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上清感染刀豆蛋白刺激的小鼠T淋巴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前体药物GCV/ACV,用Cell Counting Kit(CCK-8)等方法检测T细胞的存活率。结果:转染293T细胞后,病毒滴度达106/U/ml以上;含不同启动子的病毒载体转染效率CMV>PUB>PGK,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感染效率以CMV启动子最高;IC50值的测定显示sr39TK+T细胞对GCV和ACV的敏感性较TK+T细胞分别提高约2.5和17.4倍;ACV及GCV浓度在1~10μmol/Lsr39TK+T细胞活率下降最为明显,ACV组细胞存活率由(98.4±2.7)%下降为(49.9±5.9)%,GCV组由(97.9%±2.7)%下降为(33.7±5.3)%,P<0.05,随ACV及GCV浓度的增加,细胞活率下降趋势有所减弱;TK+T细胞对GCV敏感,细胞活率由(97.9±2.7)%下降为(38.4±5.5)%,(P<0.05),对ACV不敏感,细胞活率由(98.4±2.7)%下降为(73.8±7.4)%,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HSV-TK/HSV-sr39TK基因工程T细胞,不同启动子对慢病毒载体在293T细胞的转染效率、转导自杀基因在T淋巴细胞内的表达均有影响;HSV-sr39TK+T细胞对GCV和ACV的敏感性高于TK+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突变型 野生型 基因工程T细胞 慢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Br-cAMP联合HSV-TK/GCV治疗舌鳞癌移植瘤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安训 温映萍 +1 位作者 李苏 黄洪章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91,I006,共4页
[目的]探讨8-Br-cAMP联合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丙氧鸟苷(GCV)对舌鳞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舌鳞癌Tca8113细胞接种于28只裸鼠右侧腋下,随机分成4组进行治疗:对照组,8-Br-cAMP组,HSV-TK/GCV组,8-Br-cAMP联合 HSV-TK/GCV... [目的]探讨8-Br-cAMP联合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丙氧鸟苷(GCV)对舌鳞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舌鳞癌Tca8113细胞接种于28只裸鼠右侧腋下,随机分成4组进行治疗:对照组,8-Br-cAMP组,HSV-TK/GCV组,8-Br-cAMP联合 HSV-TK/GCV组;观察肿瘤的生长状态、计算抑瘤率和群体倍增时间;观察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8-Br-cAMP和HSV-TK/GCV单独应用时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1),肿瘤的群体倍增时间延长;析出分析显示两者间存在协同的抑瘤作用(P<0.01)。光镜下对照组和8-Br-cAMP组无明显差别,HSV-TK/GCV组和8-Br-cAMP联合HSV-TK/GCV组肿瘤组织中可见囊性变和大片的灶性坏死;透射电镜显示8-Br-cAMP对舌癌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结论]8-Br-cAMP与HSV-TK/GCV系统具有协同的抑制舌鳞癌移植瘤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BR-CAMP 自杀基因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基因疗法 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治疗小鼠乳腺癌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道桢 张丽珊 +9 位作者 唐秋莎 鲁晓萱 赵琪 薛文群 樊启英 黄学文 苏宁 刘璐 黄鹰 童冠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7-270,274,F003,共6页
目的:探讨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系MA782/5S-8102形成肿瘤的体内杀伤作用及其产生的旁观者效应。方法:体内实验分动物致瘤组、抑瘤实验组和治疗实验组。分别按实验组别要求接种5.0×106细胞/只于BALB/C小鼠的右腋... 目的:探讨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系MA782/5S-8102形成肿瘤的体内杀伤作用及其产生的旁观者效应。方法:体内实验分动物致瘤组、抑瘤实验组和治疗实验组。分别按实验组别要求接种5.0×106细胞/只于BALB/C小鼠的右腋窝皮下,观察各组肿瘤形成及肿瘤治疗情况并统计各组生存期。治疗结束后将标本制成石蜡切片进行病理学分析,RT-PCR检测HSV-TK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ANOVA)。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小鼠成瘤率为100%。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可明显抑制MA782/5S-8102/TK细胞在BALB/C小鼠体内的肿瘤形成。经GCV治疗后,MA782/5S-8102/TK组和混合细胞组的肿瘤体积分别较对照组肿瘤体积缩小约36.7%和28.6%(均P<0.001);生存期也明显延长(P<0.001);RT-PCR检测HSV-TK基因在肿瘤组织中有表达。实验组肿瘤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逆转录病毒可介导HSV-TK基因转入小鼠乳腺癌细胞MA782/5S-8102并获稳定表达,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内对乳腺癌细胞有杀伤作用,且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丙氧鸟苷 旁观者效应 逆转录病毒载体 小鼠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HSV-tk/GCV系统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旁观者效应及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芝祥 彭燕一 +2 位作者 邱梅园 张玉明 曾新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8-711,共4页
目的研究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2,rAAV2)载体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HSV-tk/GCV)系统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N/N1003A)的旁观者效应,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rAAV2载体介导增强... 目的研究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2,rAAV2)载体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HSV-tk/GCV)系统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N/N1003A)的旁观者效应,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rAAV2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EGFP)转染体外培养N/N1003A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E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毒的转染效率。重组病毒rAAV2/HSV-tk转染体外培养的N/N1003A细胞(N/N1003A-tk),以不同比例与没有转染的细胞混合,MTT法观察旁观者效应;MTT法检测N/N1003A-tk/GCV处理的条件培养液(CM)对N/N1003A细胞的作用。应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条件培养液对N/N1003A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rAAV2载体能介导EGFP基因稳定转染N/N1003A细胞,转染效率最高达81.12%。当N/N1003A-tk细胞以不同比例(10%、20%、40%、80%、100%)与N/N1003A混合时,细胞抑制率分别为49.00%±0.49%、54.71%±1.41%、59.26%±1.13%、68.20%±0.76%、73.44%±1.26%,与对照组(1.68%±0.45%)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N/N1003A-tk/GCV处理的条件培养液可明显杀伤N/N1003A细胞,但将其用0.22μm滤膜过滤后,对细胞的杀伤作用消失。条件培养液处理的N/N1003A细胞出现凋亡征象。结论 rAAV2介导的HSV-tk/GCV系统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有较强的旁观者效应,通过非细胞接触方式诱导旁观者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观者效应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晶状体上皮细胞 腺相关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GCV系统联合多柔比星对SK-OV-3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鞠晓明 温宏武 +1 位作者 郭燕燕 徐文怀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39-443,共5页
目的 :探讨HSV TK/GCV(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 /丙氧鸟苷 (substrateⅠofherpessimplexvirusthymidinekinase/ ganciclovir)系统及其与普通化疗联合用于治疗卵巢癌的可行性 ,研究分子化疗药物GCV与普通化疗药多柔比星 (阿霉素 )联合... 目的 :探讨HSV TK/GCV(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 /丙氧鸟苷 (substrateⅠofherpessimplexvirusthymidinekinase/ ganciclovir)系统及其与普通化疗联合用于治疗卵巢癌的可行性 ,研究分子化疗药物GCV与普通化疗药多柔比星 (阿霉素 )联合应用对卵巢癌SK OV 3/TK细胞的杀伤作用。这对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卵巢癌具有特殊的意义。方法 :将携带HSV 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 (XM 6 /TK)以磷酸钙共沉淀法导入包装细胞 ,经G4 18筛选获得产病毒的阳性克隆细胞。继而以包装好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为运载体将HSV TK基因导入SK OV 3卵巢癌细胞。再经G4 18筛选 ,确定目的基因在靶细胞内稳定表达后 ,观察GCV对细胞的杀伤作用。进一步观察GCV与多柔比星联合应用对SK OV 3/TK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HSV TK基因可由重组逆转录病毒导入卵巢癌细胞并能获得稳定表达 ;GCV(10mg·L-1)可明显抑制被转化的卵巢癌细胞 (SK OV 3/TK)的生长 ,对于SK OV 3/TK细胞 ,在单独应用GCV时 ,其最低有效 (质量 )浓度为 10mg·L-1;单独应用多柔比星时 ,其最低有效 (质量 )浓度为 1mg·L-1;而联合应用时 ,GCV 5mg·L-1、多柔比星 0 .2 5mg·L-1对SK OV 3/TK细胞即可产生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药物疗法 基因治疗 hsv-tk/GCV 多柔比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DS提高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旁观者效应的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忠庆 谭浅 +1 位作者 丁芝祥 刘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iallyl disulfide,DADS)提高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 kinase,HSV-tk)/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系统对兔晶状体上皮...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iallyl disulfide,DADS)提高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 kinase,HSV-tk)/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系统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旁观者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兔晶状体上皮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及转染HSV-tk基因的晶状体上皮细胞Cx43的表达,以及不同浓度的DADS诱导下的2种细胞的Cx43表达,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兔晶状体上皮细胞Cx43及转染HSV-tk基因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Cx43经DADS诱导后表达阳性明显增强,尤其以50μmol/LDADS最明显。MTT比色法检测显示DADS增强了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的旁观者效应。结论:DADS可以提高晶状体上皮细胞Cx43的表达,并可提高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旁观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化物 旁观者效应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间隙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基因逆转录病毒重组体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文练 梁正东 吕凌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72-274,共3页
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pLNSX构建了带HSV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pLNSTK,用磷酸钙沉淀法转染PA317包装细胞,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建立了产生重组病毒的载体产生细胞系PA317/TK,用NIH3T3细... 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pLNSX构建了带HSV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pLNSTK,用磷酸钙沉淀法转染PA317包装细胞,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建立了产生重组病毒的载体产生细胞系PA317/TK,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CFU)滴度为3×108L-1。提取PA317/TK细胞的DNA和细胞上清液的RNA,在特异性引物引导下,分别用PCR和RTPCR检测证实PA317/TK细胞整合了HSVTK基因并产生重组病毒,为HSVTK基因治疗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激酶 逆转录病毒 重组 单纯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V和CTL对HSV-TK/B7基因转染的大鼠乳腺癌细胞杀伤的体外实验
16
作者 王烈 邹忠东 +4 位作者 王瑜 卫立辛 陈红 姚和祥 吴孟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 观察羟甲基无环鸟苷 (GCV)、CTL对逆转录病毒介导的转染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和共刺激分子 (B7)双基因的大鼠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GcTKpSN、GcpB7SN和GcTKpB7SN。以重组... 目的 观察羟甲基无环鸟苷 (GCV)、CTL对逆转录病毒介导的转染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和共刺激分子 (B7)双基因的大鼠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GcTKpSN、GcpB7SN和GcTKpB7SN。以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细胞的培养上清液 ,感染大鼠乳腺癌细胞SHZ 88。经G4 18筛选阳性克隆并扩增后 ,给予GCV进行敏感性实验。将从正常SD大鼠脾细胞悬液中分离的T细胞 (CTL) ,与转染重组基因的乳腺癌细胞按不同比例共育后 ,进行细胞杀伤实验。结果 转染与未转染GcTKpB7SN基因的乳腺癌细胞相比较 ,前者对GCV的敏感性明显增强 (P <0 .0 1)。T细胞对经GcTKpB7SN基因修饰的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明显强于未转染Gc TKpB7SN基因的乳腺癌细胞 (P <0 .0 1)。结论 GCV对转染GcTKpB7SN基因的大鼠乳腺癌细胞具有体外杀伤作用。经GcTKpB7SN基因修饰的乳腺癌细胞 ,在体外能被T细胞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治疗 B7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基因特异性杀伤大肠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崔龙 屠岳 +1 位作者 孟荣贵 王元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69-871,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在大肠癌组织细胞中特异地表达,以达到靶向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构建以CEA基因顺式转录调控序列(TRS)驱动tk 基因的组织特异性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tkNa...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在大肠癌组织细胞中特异地表达,以达到靶向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构建以CEA基因顺式转录调控序列(TRS)驱动tk 基因的组织特异性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tkNa,然后以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法将重组组织特异性载体及非组织特异性载体分别转导入高分泌CEA 的大肠癌LoVo 细胞中,以G418筛选阳性克隆扩增后给予前药更昔洛韦(GCV)进行敏感试验。结果:转导组织特异性tk 基因的LoVo 细胞较转导非组织特异性tk 基因的LoVo 细胞对GCV的敏感性显著增高(P< 0.01,n= 9)。体外实验中还观察到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CEA TRS可调控HSV-tk 基因在CEA阳性分泌大肠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达到了靶向杀伤肿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肿瘤 hsv-tk基因 自杀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氧鸟苷结合HSV-TK基因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蒋虹 侯成荣 +4 位作者 陈靠山 王明宁 张昱 王文青 杨生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56-859,共4页
目的:探讨丙氧鸟苷(GCV)结合HSV-TK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体外及体内杀伤作用及其产生的旁观者效应。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GINaTK载体转入包装细胞PA317。取病毒上清液感染人乳腺癌细胞,得到带有HSV-TK基因的TK细胞,并将其分别用于体... 目的:探讨丙氧鸟苷(GCV)结合HSV-TK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体外及体内杀伤作用及其产生的旁观者效应。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GINaTK载体转入包装细胞PA317。取病毒上清液感染人乳腺癌细胞,得到带有HSV-TK基因的TK细胞,并将其分别用于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当TK细胞数占混合细胞10%时,低浓度(10μg/mL)的GCV就可将50%左右的肿瘤细胞杀死。体内实验结果显示GCV可明显抑制TK细胞在BALBPC小鼠体内的肿瘤形成。经GCV治疗后,肿瘤体积分别较对照组缩小约11.1%、30.6%和47.2%(P<0.01);实验组肿瘤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逆转录病毒可介导HSV-TK基因转入小鼠乳腺癌细胞并获稳定表达,GCV结合HSV-TK基因在体内外对乳腺癌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且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氧鸟苷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基因对实验性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田泽君 叶丹 汪家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为探讨转染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联合ganciclovir(GCV)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构建了携带HSVtk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利用该病毒将HSVtk基因转染... 为探讨转染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联合ganciclovir(GCV)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构建了携带HSVtk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利用该病毒将HSVtk基因转染至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和大鼠腹主动脉再狭窄模型的损伤动脉中,并均给予GCV,分别观察上述处理对VSMC的增殖和新生内膜的形成是否有抑制作用。结果:该方案使培养的VSMC增殖受抑制,抑制程度对GCV有剂量依赖关系;既往在恶性肿瘤中发现的旁观者效应,在培养的VSMC中也存在。同时,该方案使大鼠腹主动脉再狭窄模型的新生内膜面积减少。但单纯转染HSVtk基因或单纯应用GCV无论在体外还是在体内均无上述抑制作用。提示本基因治疗方案对人类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有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再狭窄 基因治疗 hsv-tk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斌 唐永永 +2 位作者 蒋立 熊涛 唐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47-1351,共5页
目的:研究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BI)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自杀基因系统对PC-3细胞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列腺癌PC-3... 目的:研究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BI)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自杀基因系统对PC-3细胞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列腺癌PC-3细胞悬液皮下注射法建立裸鼠前列腺癌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2例,分别经尾静脉注射BI-p GEX-TK(重组质粒组)、BI-p GEX-5X-1(空质粒组)、BI(空婴儿双歧杆菌组)和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联合腹腔注射GCV,4周后,称取裸鼠质量及肿瘤质量。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凋亡情况,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Fas、FAP-1、casepase3和casepase8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重组质粒组荷瘤裸鼠体质量明显高于其余3组(F=12.952,P=0.000),肿瘤组织质量明显降低(F=7.795,P=0.000);重组质粒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其他3组(F=45.895,P=0.000);重组质粒组Fas m RNA(F=70.077,P=0.000)、casepase3 m RNA(F=70.611,P=0.000)和casepase8 m RNA(F=73.781,P=0.000)的表达明显上调,FAP-1 m RNA(F=46.880,P=0.000)的表达明显下调。重组质粒组Fas蛋白(F=664.116,P=0.000)、casepase3蛋白(F=203.090,P=0.000)和casepase8蛋白(F=654.354,P=0.000)的表达明显上调,FAP-1蛋白(F=318.989,P=0.000)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婴儿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可能通过影响Fas介导凋亡信号通路,诱导荷瘤裸鼠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双歧杆菌 前列腺癌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丙氧鸟苷 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