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y regulating IP3/PKC/TRPV4 pathway hyperoside induces 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ation in rat basilar artery following four vessel occlusion ischemia reperfusion
1
作者 WANG Shu-fan XU Hang-hang +3 位作者 CHEN Xiao-long WANG Guo-dong ZHENG Yong-qiu HAN Ju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9-699,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gulatory effects of hyperoside(Hyp)on IP3/PKC/TRPV4 pathway in rat cerebral basilar artery(CBA)subjected to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R).METHODS The model of global cerebral I/R...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gulatory effects of hyperoside(Hyp)on IP3/PKC/TRPV4 pathway in rat cerebral basilar artery(CBA)subjected to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R).METHODS The model of global cerebral I/R in rats was established by four-vessel occlusions methods.The treated rats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Hyp(50 mg·kg^-1)group,Hyp(50 mg·kg^-1)+HC-067047(10 mg·kg^-1),Hyp(50 mg·kg^-1)+2APB(2 mg·kg^-1),Hyp(50 mg·kg^-1)+BisI(2.5 mg·kg^-1),Hyp(50 mg·kg^-1)+2APB(2 mg·kg^-1)+BisI(2.5 mg·kg^-1).Hematoxylin-eosin(HE)and Nissl staining were performed and the contents of 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MDA),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 and the activity of lactic dehydrogenase(LDH)in serum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The specific blocker N-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and indomethacin(Indo)were used to delete the prostacyclin(PGI2)and nitric oxide(NO)dependent relaxation.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 of TRPV4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Ca2+intensity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was measured by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and flow cytometry was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apoptosis of CBA endothelial cells after in vivo administration.RESULTS Hyp induced a dose-dependent relaxation of CBA in IR rats via a PGI2 and NO independent manner,as evidenced by alleviated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TRPV4 protein in the endothelial cells from cerebral vessels.Hyp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contents of MDA,NSE,S100βand the activity of LDH in serum and decrease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Ca2+in cerebral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by in vivo administration.The apoptotic rate of endothelial cells in Hyp tre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IR group.CONCLUSION Hyp does in fact ameliorate I/R injury by regulatingIP3/PKC/TRPV4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OSIDE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 cerebral basilar artery IP3/PKC path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oprotection of total steroid saponins from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 against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via 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apoptotic effects
2
作者 ZHANG Xin-xin WANG Xing-bin +2 位作者 ZHAN Guan-qun GUO Zeng-jun XIE Ren-mi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1-671,共1页
OBJECTIVE The total steroid saponins(TSSN)isolated from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D.zingiberensis)has shown a variety of beneficial bioactivities.However,there are no reports about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BJECTIVE The total steroid saponins(TSSN)isolated from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D.zingiberensis)has shown a variety of beneficial bioactivities.However,there are no reports about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TSSN until now.Therefore,we explored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SSN on rats against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R)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METHODS The healthy adult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six groups.After pre-treatment with the TSSN intragastrically for six days,the rats were subjected to the ischemia injury by the surgery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for 90 min.Some indexes were evaluated and detected.RESULTS As compared to the I/R group,TSSN group of rats,especially given the 30 mg·kg^-1 of TSSN,not only marked reduction in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cerebral infarct volume,and brain edema,but also an increase in neuron survival(Nissl bodies)in the hippocampal cornuammons 1(CA1)and cortex hemisphere of the ipsilateral ischemia.At the same time,th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serum induced by MCAO were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by the TSSN pre-administration.What′s more,the increase of caspase-3 was evidently reduced in the CA1 and cortex of the hemisphere injured brain.Finally,the down-regulating anti-apoptotic Bcl-2 and up-regulating pro-apoptotic Bax proteins were obviously suppressed.CONCLUSION TSSN plays a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role against a severe injury induced by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 a rat experimental model,and this role may be mediated by 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apoptotic 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steroid saponins D.zingiberensis ischemic reper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role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therapy in ischemic heart diseases 被引量:10
3
作者 Wang, X. J. Li, Q. P.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92-1192,共1页
关键词 间叶细胞 干细胞 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相关LncRNA在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樊程程 张新宇 +4 位作者 王奡 王圣澎 孙梦月 王哲 刘继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8,共7页
铁死亡,一种由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所驱动的细胞凋亡模式,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复杂病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此类损伤通常发生在脑部缺血后血流恢复阶段,此时脑组织会经历更为严重的二次伤害。在一连串的复杂生理反应中,包括氧化应激、... 铁死亡,一种由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所驱动的细胞凋亡模式,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复杂病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此类损伤通常发生在脑部缺血后血流恢复阶段,此时脑组织会经历更为严重的二次伤害。在一连串的复杂生理反应中,包括氧化应激、细胞内钙浓度超标以及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铁死亡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近期研究显示,某些LncRNA能够通过影响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产生显著影响。某些LncRNA通过调控与细胞自噬有关的基因表达,从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关于LncRN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如何影响铁死亡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但这一领域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已经显现。未来,可以更深入地探索LncRNA调控铁死亡的相关作用机制,并努力发现更多与铁死亡相关的LncRNA,以期找到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风 铁死亡 LncRNA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血压管理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志进 谭荃丹 +5 位作者 毛凤凯 李朝晖 陈晨 李刚 杨杰 林亚鹏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9-839,共11页
卒中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70%以上,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发病早期常出现血压升高,大量观察性研究提示血压升高与AIS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卒中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70%以上,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发病早期常出现血压升高,大量观察性研究提示血压升高与AIS患者预后不良相关。AIS超早期血压管理的核心挑战在于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背景下血压波动对缺血半暗带的双重影响,合理的血压管理策略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在AIS超早期血压管理领域,在降压时机的抉择、目标血压值的个体化设定,以及不同降压策略对脑灌注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等方面仍存在广泛争议。鉴于此,本文对AIS超早期血压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与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具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超早期 血压管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与治疗策略
6
作者 刘畅 陶锐 +2 位作者 胡启辉 罗静 陈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956,共6页
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I)是肝脏手术和移植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现象,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其机制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钙离子稳态紊乱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 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I)是肝脏手术和移植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现象,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其机制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钙离子稳态紊乱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在IRI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ERS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激活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肌醇需求酶1(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IRE1)和激活转录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3条经典信号通路,初期旨在恢复内质网稳态并保护细胞。然而,当应激反应过度或持续时,ERS可转向激活凋亡通路如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Bcl-2相关X蛋白/Bcl-2同源拮抗剂杀伤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cl-2 homologous antagonist killer,Bax/Bak),加剧细胞损伤。此外,ERS与自噬和氧化应激等其他细胞应激反应密切相关,共同影响肝细胞的生存与死亡。调控ERS,尤其是针对UPR3条通路的干预,被认为是减轻肝IRI的潜在治疗途径。药物干预(如4-苯基丁酸、牛磺胆酸)和基因治疗(如敲除PERK或IRE1)在抑制ERS的同时,显示出保护肝功能的积极效果。本文综述了ERS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重点探讨了UPR 3条通路的具体功能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并展望了相关治疗策略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肝缺血再灌注 未折叠蛋白反应 凋亡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花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
7
作者 余孝海 金宇 +2 位作者 孙敏琼 从辉 郭欠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1,共6页
目的:探索杜鹃花总黄酮(TFR)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脑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组)、脑缺血再灌注加药组(TFR 50、100和200 mg/kg组),... 目的:探索杜鹃花总黄酮(TFR)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脑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组)、脑缺血再灌注加药组(TFR 50、100和200 mg/kg组),MCAO组与TFR 50、100和200 mg/kg组行缺血再灌注手术,TFR 50、100和200 mg/kg组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后,连续14 d给予TFR灌胃;14 d后比较神经功能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脑损伤指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脑血流图观察脑血流,试剂盒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活性,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MCAO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异常,脑组织微观结构受损严重,脑组织形态学和脑血流变化明显,LDH、NSE的活性升高;IL-1和IL-6水平升高,MDA含量升高,SOD、NOS活性和NO含量降低。与MCAO组相比,TFR 50、100和200 mg/kg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异常恢复,脑组织微观结构受损减轻,LDH、NSE的活性降低;IL-1和IL-6水平降低,MDA含量降低,SOD、NOS活性和NO含量升高。结论:杜鹃花总黄酮可保护脑缺血缺氧性损伤,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总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 脑缺血缺氧性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再灌注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3
8
作者 乔玥 李传辉 赵文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0,共3页
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公认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与传统治疗相比其可以显著改善临床预后,但这两种措施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静脉溶栓虽为首选治疗方案,但血管再通率低、治疗时间窗短(3~4.5 h)制约了其临床获益;而机械... 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公认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与传统治疗相比其可以显著改善临床预后,但这两种措施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静脉溶栓虽为首选治疗方案,但血管再通率低、治疗时间窗短(3~4.5 h)制约了其临床获益;而机械取栓即便能实现80%以上的血管再通,但超过50%的患者仍遗留残疾或死亡。基于目前再灌注治疗面临的挑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未来应优化溶栓药物,开发具有更高纤维蛋白特异性和安全性的新型溶栓剂,扩大溶栓治疗获益人群;利用先进影像技术突破传统时间窗限制,实现基于“组织窗”的再灌注治疗;推广移动卒中单元,实现超早期再灌注治疗;优化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抗血栓治疗策略,预防神经功能恶化;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并积极探索神经保护策略,进一步提高机械取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再灌注治疗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移动卒中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回眸2024 被引量:1
9
作者 熊云云 李光硕 +6 位作者 马宇洁 李祉馨 沈柯佳 马瑛 孙大鹏 孙溢阳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2024年,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进展显著。全球卒中领域研究者们共同的智慧和努力进一步完善了脑血管病的诊疗和管理策略。在出血性卒中领域,特别是在硬膜下血肿和原发性脑出血的治疗方面,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突破性进展。同时,缺血性卒中作... 2024年,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进展显著。全球卒中领域研究者们共同的智慧和努力进一步完善了脑血管病的诊疗和管理策略。在出血性卒中领域,特别是在硬膜下血肿和原发性脑出血的治疗方面,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突破性进展。同时,缺血性卒中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静脉溶栓、动脉取栓和二级预防等多个方面,不断涌现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多、更坚实的证据。本文将对2024年脑血管病领域的关键临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当前的研究热点,深入理解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再灌注 取栓 静脉溶栓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生物发生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晶晶 李瑞青 +5 位作者 张建云 张帅迪 黄梦玲 李欣然 黄金 金小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4,共7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指脑血管突然受阻或闭塞而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中国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治疗目标是在症状出现后尽快恢复血流,常采用静脉溶栓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但是溶栓后血液再通易导致脑缺血...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指脑血管突然受阻或闭塞而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中国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治疗目标是在症状出现后尽快恢复血流,常采用静脉溶栓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但是溶栓后血液再通易导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CIRI是IS的关键病理过程,因此寻找减轻CIRI的方法至关重要。线粒体生物发生(mitochondrial biogenesis,MB)是指从现有线粒体协调合成新的线粒体。当脑缺血发生时,机体通过激活MB维持机体线粒体稳态,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使机体免受进一步的损伤。了解MB的分子机制及其激活路径可望为治疗CIRI提供新方向。该文总结了MB的分子机制,MB通过维持线粒体稳态、抑制IS后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CIRI产生保护的机制,以及激活MB改善CIRI的潜在治疗手段,以期为临床治疗CIRI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生物发生 缺血性脑卒中 PGC-1Α SIR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起步到辉煌——中国卒中临床研究发展20年
11
作者 熊云云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9-528,共10页
卒中是造成我国居民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负担。循证医学研究为卒中诊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指导,显著降低了卒中的残疾率与死亡率。近20年来,中国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围绕卒中诊疗的各个环节,在急性缺血性卒中... 卒中是造成我国居民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负担。循证医学研究为卒中诊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指导,显著降低了卒中的残疾率与死亡率。近20年来,中国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围绕卒中诊疗的各个环节,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卒中二级预防、脑细胞保护、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管理、卒中诊疗质量控制与管理等重要及热点领域贡献了诸多宝贵的循证医学证据,在卒中临床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卒中循证医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概述了中国研究者在卒中诊疗循证实践方面的贡献与成就,并对下一阶段的卒中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脑血管病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再灌注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隔缺血适应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
12
作者 王晗 李春辉 孙海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8,共10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适应(RIC)相关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合为数据来源,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12日发表的RIC相关英文文献。通过Microsoft Excel、CiteSpace、VOSviewer软件对检索的文献进...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适应(RIC)相关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合为数据来源,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12日发表的RIC相关英文文献。通过Microsoft Excel、CiteSpace、VOSviewer软件对检索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对年发表文献数量、国家、机构、出版期刊、作者、被引参考文献、关键词及关键词突现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1)2000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12日发表的RIC相关论著和综述共1316篇,由来自59个国家1597个机构的6688名作者发表在456种期刊上,引用了来自3860种期刊的32064篇文献。近10年RIC相关文献发表量均较高,其中2017年发表文献数量最多,为145篇。(2)发表RIC相关文献数量最多的国家为中国(448篇),其次为美国(240篇),各国间合作广泛。发表RIC相关文献最多的机构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03篇),其次为丹麦奥胡斯大学(63篇),各发文机构间合作紧密。发表RIC相关文献数量排名前3位的期刊为Plos One(37篇)、Basic Research in Cardiology(32篇)和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26篇)。发表RIC相关文献数量前3位的作者为吉训明(60篇)、Heusch G(30篇)和任长虹(29篇)。(3)RIC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中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为Preconditioning with ischemia:a delay of lethal cell injury in ischemic myocardium(414次)。被引参考文献发表于3860种期刊,被引次数最多的期刊为Circulation(3933次引用)。(4)共提取4089个关键词,出现次数前3位的关键词分别为“reperfusion injury(再灌注损伤)”“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远隔缺血预适应)”和“cardioprotection(心脏保护)”。突现强度前3位的关键词分别为“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远隔缺血预适应)”“ischemic stroke(缺血性卒中)”和“thrombolysis(溶栓)”。近5年突现强度较高的关键词为“thrombolysis(溶栓)”“international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国际临床建议)”“safety(安全性)”“ischemic stroke(缺血性卒中)”“recovery(恢复)”和“efficacy(疗效)”。结论近10年RIC相关研究的文献保持较高发文量,各国家、机构、学者间合作紧密,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在国际RIC相关研究中处于重要地位。RIC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缺血-再灌注保护的作用机制、心脏保护和缺血性卒中等方面,RIC在缺血性卒中方面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为国际RIC研究的趋势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 卒中 文献计量学 远隔缺血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脂氧合酶及其相关产物与心脑血管损伤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黄林露 彭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是生成重要炎性介质白三烯和促炎症消退介质的关键酶。既往研究表明,5-LOX的异常激活和白三烯的过量产生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性脑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损伤相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 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是生成重要炎性介质白三烯和促炎症消退介质的关键酶。既往研究表明,5-LOX的异常激活和白三烯的过量产生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性脑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损伤相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靶向抑制5-LOX及其相关产物级联反应中的酶和受体能够对心脑血管损伤起到保护作用,表明5-LOX及其相关产物可能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潜在的靶点。已有的相关抑制剂包括5-LOX/5-LOX激活蛋白抑制剂、白三烯A4水解酶/白三烯C4合成酶抑制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这些抑制剂通过不同的机制减轻炎症,抑制促炎介质白三烯的产生,促进抗炎脂质介质的形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显示出了潜在的价值。该文综述了5-LOX及其相关产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同时总结了相关抑制剂在心脑血管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脂氧合酶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 缺血性脑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5-脂氧合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在瑞芬太尼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陈玲利 李秀芳 +1 位作者 郝泉水 张喜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92)组和HIRI+REM+SR-18292组,每组8只。采用无创动脉夹阻断法构建HIRI大鼠模型,并于术前分别静脉注射REM或SR-18292。使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Ⅳ(COX-Ⅲ、COX-Ⅳ)活性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探针(DCFH-DA)法和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活性氧簇(R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HIRI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组比较,HIRI+REM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下降,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降低,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升高,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而HIRI+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REM组比较,HIRI+REM+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PGC-1α通过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参与调节REM抗HIR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芬太尼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 活性氧簇 线粒体DNA 线粒体转录因子A 核呼吸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双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局部微血管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超 程广清 +3 位作者 李长生 王爱帅 王安荣 杨晓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1267,共7页
目的:探讨银杏双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所致神经功能损伤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银杏双黄酮(40 mg/kg)处理组,每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目的:探讨银杏双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所致神经功能损伤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银杏双黄酮(40 mg/kg)处理组,每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大鼠模型模拟脑I/R,且在再灌注后连续注射银杏双黄酮7 d。TTC染色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通过尼氏染色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specific nuclear protein,NeuN)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带中的神经元密度。CD31标记法与BrdU/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双标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带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新生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带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水平。结果:与I/R模型组比较,银杏双黄酮处理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变小(P<0.01),缺血半暗带中神经元、微血管密度和血管新生以及HIF-1α、VEGF和HSP70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银杏双黄酮能促进MCAO大鼠血管新生和神经功能恢复,并上调缺血半暗带中HSP70、VEGF和HIF-1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双黄酮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再灌注 神经保护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M2极化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2
16
作者 穆秉桃 郭敏芳 +1 位作者 于婧文 张慧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228,共7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给予(0.1、0.2)mg/kg TP处理,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给予(0.1、0.2)mg/kg TP处理,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神经元形态,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钙离子结合接头蛋白分子1(Iba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NeuN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0的水平;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内Arg1和TLR4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P处理组神经学评分明显降低,神经元损伤明显改善;IL-1β水平降低,IL-10水平增加;iNOS、TLR4、NF-κB、和caspase-3表达降低,Arg1和NeuN表达增加。结论TP处理逆转大鼠脑I/R损伤,可能与促进小胶质细胞M2极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与抑制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TP) 缺血再灌注(I/R) 小胶质细胞 极化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花总黄酮通过抑制TNF-α/caspase-8/caspase-3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孝海 金宇 +2 位作者 孙敏琼 郭欠影 从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7-1052,共6页
目的探索杜鹃花总黄酮(TFR)通过抑制TNF-α/caspase-8/caspase-3信号通路保护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术(MCAO)建立大鼠I/R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脑缺血再灌注(MCAO)和脑缺血再灌注术... 目的探索杜鹃花总黄酮(TFR)通过抑制TNF-α/caspase-8/caspase-3信号通路保护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术(MCAO)建立大鼠I/R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脑缺血再灌注(MCAO)和脑缺血再灌注术后TFR 200 mg/kg干预(TFR 200 mg/kg)组,制备MCAO大鼠模型,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后,TFR 200 mg/kg组连续14 d给予TFR(200 mg/kg)药物溶液。术后14 d,依据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血流图观察脑血流情况,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或LD)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两种酶活性;ELISA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同时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caspase-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处理后,MCAO导致了大鼠神经功能异常,神经功能评分指数显著升高,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和脑血流量变化明显,脑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caspase-8、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血清中LDH、NSE、IL-1、IL-6水平明显升高;TFR 200 mg/kg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脑组织病理损伤显著改善,脑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caspase-8、TNF-α蛋白的表达以及血清中LDH、NSE、IL-1、IL-6水平降低。结论TFR可能通过抑制TNF-α/caspase-8/caspase-3信号通路减轻脑缺血缺氧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总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 脑缺血缺氧性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中国卒中学会 《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编写组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0-1478,共19页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领域的临床试验取得了显著进展,新的研究结果不断扩大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的适应证人群。基于研究进展,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编写组邀请我国卒中领域的专家,对现有的急...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领域的临床试验取得了显著进展,新的研究结果不断扩大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的适应证人群。基于研究进展,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编写组邀请我国卒中领域的专家,对现有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证据进行广泛讨论,形成了分级推荐意见。本次指南制定对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治疗的最新筛选标准进行了概述,并汇总了不同溶栓药物选择的现有证据,以期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再灌注治疗决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病 再灌注治疗 机械取栓 血管内治疗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双路通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翟阳 莫雪妮 +7 位作者 滕红丽 胡跃强 郑光珊 马威 杨鹏 梅小平 邹敏 王凯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5-802,共8页
目的 基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探讨壮药双路通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壮药双路通脑方低、中、高剂量组(9.0、18.0、36.0 g/kg),依达拉奉组(3.0 mg/kg),每组18只,采用线栓法构... 目的 基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探讨壮药双路通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壮药双路通脑方低、中、高剂量组(9.0、18.0、36.0 g/kg),依达拉奉组(3.0 mg/kg),每组18只,采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以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相应药物干预6 d,采用Zeal 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缺血半暗带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检测脑组织SOD活性和GSH、MDA、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Bax、Bcl-2、caspase-3、cleaved-caspase-3、TLR4、NF-κB p65、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壮药双路通脑方中、高剂量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率,神经元凋亡率,脑组织缺血半暗带IL-6、IL-1β、TNF-α、MDA水平,Bax、TLR4蛋白表达,cleaved-caspase-3/caspase-3、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GSH水平、SOD活性和Bcl-2、Nrf2、HO-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壮药双路通脑方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和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双路通脑方 缺血性脑卒中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TLR4/NF-κB信号通路 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水通道蛋白4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莫圣龙 朱海燕 +6 位作者 陆志成 莫嘉祺 彭晓靖 唐丽娜 杨成敏 简崇东 商敬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6-1454,共9页
目的:探讨抑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暂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MCAO)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6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sham)组、I/R组、AQP4抑制组和自噬... 目的:探讨抑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暂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MCAO)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6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sham)组、I/R组、AQP4抑制组和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每组15只,sham组和I/R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AQP4抑制组和3-MA组分别腹腔注射AER-271(2 mg·kg^(-1)·d^(-1))和AER-271+3-MA(2 mg·kg_(-1)·d^(-1)),给药3 d,每天1次。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功能Longa评分,记录体重变化;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QP4、LC3-Ⅱ、P62和cleaved caspase 3含量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LC3-Ⅱ、P62、cleaved caspase-3与NeuN(神经元标志物)的共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I/R组与AQP4抑制组检测到大面积的脑梗塞和脑水肿,以及较高的Longa评分;与I/R组比较,AQP4抑制组的脑梗塞体积、脑水肿体积和Long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的AQP4、LC3-Ⅱ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小鼠体重和P62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P<0.01)。与I/R组比较,AQP4抑制组和3-MA组的AQP4、LC3-Ⅱ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而小鼠体重和P62表达则显著增加(P<0.05,P<0.01)。然而,与AQP4抑制组比较,3-MA组小鼠Longa评分、脑梗死体积、小鼠体重和AQP4、LC3-Ⅱ、cleaved caspase-3及P62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抑制AQP4的表达能够显著减小tMCAO模型小鼠的脑梗死面积和减轻神经损伤程度。同时,抑制AQP4的表达对脑梗死后自噬和凋亡具有减缓作用,而加用自噬抑制剂后对AQP4抑制剂的保护作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细胞凋亡 水通道蛋白4 细胞自噬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