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基材料对鲱鱼精子DNA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宋薇 石林 +1 位作者 孙晓 张迪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7-1495,共9页
环境DNA作为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载体,其环境行为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但其与碳基材料间吸附行为的研究仍不系统.选取有代表性的鲱鱼精子DNA(hsDNA),通过批量吸附动力学、等温线实验及不同pH值下的吸附实验,探讨不同碳基材料(石墨化碳管G-... 环境DNA作为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载体,其环境行为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但其与碳基材料间吸附行为的研究仍不系统.选取有代表性的鲱鱼精子DNA(hsDNA),通过批量吸附动力学、等温线实验及不同pH值下的吸附实验,探讨不同碳基材料(石墨化碳管G-CNT、羧基化碳管C-CNT、羟基化碳管H-CNT、200目石墨G200、2000目石墨G2000)对于环境DNA的吸附机制.实验表明,碳管对hsDNA的最高吸附量比石墨高近1个数量级,且吸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G-CNT(66.75 mg·g^(-1))>H-CNT(65.34 mg·g^(-1))>C-CNT(58.31 mg·g^(-1))>G2000(6.80 mg·g^(-1))>G200(6.01 mg·g^(-1)).静电作用、比表面积、孔径及疏水作用都会影响碳基材料对hsDNA的吸附.Freundlich模型比Langmuir模型更适用于描述碳基材料对hsDNA的吸附,吸附主要是非均质化学吸附过程.pH在3—8时,hsDNA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显著降低;pH<3时,规律则相反.利用超声手段模拟实际环境中碳管的悬浮,描述了hsDNA对碳管悬浮的作用及超声条件对碳管吸附hsDNA的影响.超声显著增加了纳米碳管的悬浮,但对hsDNA吸附提升不明显.由于缺少含氧官能团,G-CNT的悬浮量低于C-CNT和H-CNT.超声辅助下,3种碳管的悬浮量随hsDNA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探究不同碳基材料与环境DNA的吸附机制及悬浮碳管对环境DNA吸附行为的影响,可为评价碳基材料和被其吸附的环境DNA进入环境后的风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材料 鲱鱼精子dna 悬浮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浆氧化还原电位与精子DNA碎片指数、高DNA着色性及运动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刘星池 张倩 +3 位作者 李栗妍 关小川 张宁 于月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研究精浆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归一化氧化还原电位(nORP)与精子DNA碎片指数(DFI)、高DNA着色性(HDS)及运动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是否能作为评估男性生育潜能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生... 目的研究精浆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归一化氧化还原电位(nORP)与精子DNA碎片指数(DFI)、高DNA着色性(HDS)及运动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是否能作为评估男性生育潜能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科男科门诊就诊的309例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极法检测精浆ORP、nORP,分析其与DFI、HDS、年龄、禁欲时间、精液量、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非前向精子数、非前向精子百分率、不动精子数、不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动率、曲线速度(VCL)、直线速度(VSL)、平均速度(VAP)、线性指数(LIN)、直性指数(STR)及振动指数(WOB)的相关性;对nORP结果进行三等分,比较其与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探讨nORP与HDS的关系,同时生成HDS与nORP的平滑曲线拟合。结果Pearson相关性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ORP和nORP均与精液量、不动精子百分率及DFI呈正相关,与前向运动精子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动率、VSL、VAP呈负相关(P<0.05);不同的是ORP还与禁欲时间、不动精子数呈正相关(P<0.05),与LIN、STR及WOB呈负相关(P<0.05),而nORP还与HDS呈正相关(P<0.05),与精子总数、精子浓度、非前向精子数、非前向精子百分率、不动精子数、VCL呈负相关(P<0.05)。nORP分组结果显示,精液量、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非前向精子数、非前向精子百分率、不动精子数、不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动率、VCL、VSL、VAP、DFI、HD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nORP与HDS制作曲线拟合,对年龄及禁欲时间进行了调整。随着HDS的增加,nORP呈线性上升趋势。结论ORP、nORP都与精子DFI和主要运动参数相关,但nORP还与代表精子成熟度的HDS相关,更能反映精液质量,可作为评估男性生育潜能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浆氧化还原电位 精子dna碎片指数 精子高dna着色性 精子运动参数 氧化应激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高DNA可染性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
3
作者 关小川 马明 +4 位作者 张宁 白雪 刘星池 周静 于月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精子高DNA可染性(HDS)与精液常规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于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96例育龄男性的精液标本,分析HDS与精液常规参数及年龄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找出对HDS影响最大的精液常规参数。进一步分析244例畸形精子症患... 目的探讨精子高DNA可染性(HDS)与精液常规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于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96例育龄男性的精液标本,分析HDS与精液常规参数及年龄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找出对HDS影响最大的精液常规参数。进一步分析244例畸形精子症患者中精子HDS、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精液常规参数及年龄的相关性。按畸形精子症严重程度,将244例患者分为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畸形精子症4组,比较各组间HDS、DFI和精液常规参数的差异。结果HDS与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NSMR)呈显著负相关(P<0.01)。在调整混杂因素(包括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NSMR、DFI)后,NSMR对HDS存在最显著的负性影响(P<0.05)。244例畸形精子症患者中,HDS与NSMR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精子头部和尾部畸形比例呈显著正相关(P<0.05);DFI与精子尾部畸形比例呈显著正相关(P<0.01)。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畸形精子症组中,畸形程度越重,精子头部畸形比例越高(P<0.001)。4组间两两比较,精子头部畸形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极重度组HDS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4组间DFI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DS与精液常规参数关系密切,是反映精子质量尤其是精子头部畸形程度的一项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可染性 dna碎片指数 精液常规参数 精子头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液优化处理后DNA碎片指数与IVF-ET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洪毅 刘艳 +2 位作者 许宁 李刚 金海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评估经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上游法优化处理后的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辅助生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 目的:评估经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上游法优化处理后的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辅助生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257个周期,比较男方精液优化前后精液参数和精子DFI;按优化后精子DFI将其分为高DFI组(DFI>5)与低DFI组(DFI≤5),比较两组的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根据临床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持续妊娠组及早期流产组,比较精子DFI情况。结果:与处理前相比,精液优化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提高,精子DFI下降(P<0.001)。精子优化处理后高DFI组的早期流产率高于低DFI组(P<0.05)。105例临床妊娠周期中早期流产组精液优化处理前、后DFI均高于持续妊娠组(P<0.05)。结论: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上游优化处理是一种有效的精液制备方法,可提高精子前向运动能力和正常形态精子比例,降低精子DFI;优化后精子高DFI可能增加临床妊娠后早期流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指数 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上游法 IVF-ET 胚胎质量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核DNA完整性测定方案的优化及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居理 陈胜辉 +4 位作者 杨丽娟 杨韦华 饶研文 章梦颖 张端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对现有精子核DNA完整性测定方案进行优化,并探讨其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8日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就诊的拟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194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对现有精子核DNA完整性测定方案进行优化,并探讨其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8日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就诊的拟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194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男方的精液作为对照组(n=194),同一精液经双层密度梯度离心法优化处理后精子混合液作为观察组(n=194)。根据精子核DNA碎片率(DFI)测定结果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分为3个亚组,对照A组和观察A组:DFI<15%,对照B组和观察B组:DFI 15%~30%,对照C组和观察C组:DFI≥30%。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FI值及各亚组间的助孕及妊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DF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5±10.17)%vs.(18.56±11.54)%,P<0.05]。(2)6个亚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个亚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A组、观察B组4组的临床妊娠率(均在65.00%以上)及着床率(均在50.00%)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C组(43.24%、31.67%)及观察C组(13.64%、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C组的临床妊娠率及着床率明显高于观察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经优化处理后精子核DNA完整性可明显改善。两种不同检测方案在ART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当精液经优化处理后DFI≥30%时,对ART的不良妊娠结局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核dna完整性 辅助生殖技术 精子核dna碎片率 胚胎质量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1
6
作者 商学军 莫敦胜 +3 位作者 詹绪新 蔡鸿财 葛京平 黄宇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08-1512,共5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口服液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88例合并有精子DNA完整性异常[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15%]的不育症患者,分为左卡尼汀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口服左卡尼汀口服溶液...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口服液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88例合并有精子DNA完整性异常[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15%]的不育症患者,分为左卡尼汀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口服左卡尼汀口服溶液,1 g/次,3次/d;对照组服用五子衍宗丸,6 g/次,2次/d,共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末,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omputer-aided sperm analysis,CASA)系统与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精液常规参数和DFI。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各项精液参数及DFI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精子浓度、精子总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和D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左卡尼汀组精子总活率[(47.28±17.65)%]与对照组[(33.82±14.33)%]及治疗前[(25.45±15.36)%]相比显著提高(P<0.01);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35.13±13.24)%]较对照组[(25.42±11.34)%]及治疗前[(19.87±10.88)%]显著提高(P<0.01);精子浓度[(30.74±15.51)×106/m L]较对照组[(24.46±15.36)×106/m L]及治疗前[(22.60±18.39)×106/m L]显著提高(P<0.05);DFI[(13.57±5.89)%]较对照组[(20.34±5.28)%]及治疗前[(23.83±6.32)%]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精液参数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男性不育可以显著改善精子活力与精子DNA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精子dna碎片 精液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小鼠体内精子品质及精子DNA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宪林 曹少杰 +3 位作者 赵春平 郝瑞杰 桂林生 昝林森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2-338,共7页
旨在研究维生素E对小鼠精子DNA的保护作用及对精液中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选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雄性小白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在试验组小鼠的每千克日粮中分别添加4、8、12、16g的维生素E,对照组添加量为0,饲喂30d... 旨在研究维生素E对小鼠精子DNA的保护作用及对精液中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选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雄性小白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在试验组小鼠的每千克日粮中分别添加4、8、12、16g的维生素E,对照组添加量为0,饲喂30d后,通过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解剖后通过附睾和曲精细管获得小鼠精液。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及相关检测试剂盒检测分析各组间精液DNA的完整性、精子活力、密度、畸形率、精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每千克日粮中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12g时,0级精子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添加量为8~16g时,精子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GR和SOD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每千克日粮中维生素E添加量为12~16g时,CAT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表明,在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浓度为12g·kg-1时可以明显提高小鼠精液中CAT、GR、GSH和SOD酶的活性及精子DNA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维生素E 精子 dna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处理技术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形态和DNA碎片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郑毅春 徐丽清 +3 位作者 梁嘉颖 唐婷 汪李虎 刘风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确定优化处理技术对畸形精子症和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的精子形态和DNA碎片指数(DFI)的影响。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0例男性及孕产妇家属,根据生育史和精液分析结果,分为正常生育组、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 目的:确定优化处理技术对畸形精子症和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的精子形态和DNA碎片指数(DFI)的影响。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0例男性及孕产妇家属,根据生育史和精液分析结果,分为正常生育组、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不育症组,对其精液进行直接上游法和非连续密度梯度法优化处理,并分析其精子形态和DFI。结果:优化处理前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不育症组精子头部、颈部畸形率和DFI均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组(P<0.01);优化处理后正常生育组、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不育症组的精子畸形率和DFI均显著低于处理前(P<0.01),经非连续密度梯度法处理的精子畸形率和DFI最低(P<0.01)。结论:相对于直接上游法,非连续密度梯度法更有利于筛选形态正常和DNA完整性高的精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精液优化处理 精子形态 精子dna碎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损伤与非整倍体精子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秀民 于德新 +7 位作者 张志强 谢栋栋 王毅 张涛 陈磊 闵捷 丁德茂 邹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完整性和染色体畸变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精液标本来自正常已育男性及不育患者,以WHO标准行精液分析,根据结果及不育史分为对照组、少精症组、弱精症组、少弱精症组。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分析精子DNA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完整性和染色体畸变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精液标本来自正常已育男性及不育患者,以WHO标准行精液分析,根据结果及不育史分为对照组、少精症组、弱精症组、少弱精症组。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分析精子DNA损伤率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分析精子染色体(18、X、Y)非整倍体率。结果少精症组、弱精症组和少弱精症组精子DNA损伤率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育组的精子染色体(18、X、Y)非整倍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NA损伤率与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呈明显正相关(r=0.453,P=0.008)。结论不育患者精子DNA损伤率和染色体非整倍体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呈显著正相关。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精子DNA损伤可能是导致非整倍体精子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dna损伤 非整倍体 精子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精子结合和内化外源DNA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0
作者 叶华虎 刘彦 +5 位作者 刘珠果 宋维平 卢建申 周艳荣 绳纪坡 邓继先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9-664,共6页
外源DNA与精子相互作用后的定位及内化率是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的关键环节。实验以标记的DNA片段为示踪材料,就精子与外源DNA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羊精子可自发性结合外源DNA,外源DNA最初结合... 外源DNA与精子相互作用后的定位及内化率是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的关键环节。实验以标记的DNA片段为示踪材料,就精子与外源DNA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羊精子可自发性结合外源DNA,外源DNA最初结合于顶体后区质膜外表面,随后部分内化进入细胞内。精子对外源DNA的结合和内化能力随供体的不同而差异明显,在实验所检查的35只公羊中,结合率(DNaseⅠ消化前)波动于4.6%~62.4%,内化率(DNaseⅠ消化后)波动于2.1%~53.8%,个体间差异显著(P〈0.01)。对于同一供体的精子而言,阻止DNA结合的最主要因素是精浆,与射出的原精液相比,洗涤后精子的结合率和内化率分别提高了3倍和5倍;其次精子获能也将导致结合率和内化率降低(P〈0.01)。死精子不能完成外源DNA的内化过程,但反复冻融导致质膜破裂的死精子具有更高的结合率,而且阳性率与动物个体无关。上述结果提示,筛选合适的精子供体,采用优化的转染处理方法是提高精子载体方法效率的前提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dna 结合 内化 精子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DNA碎片率与男性不育及其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19
11
作者 罗英 徐楗荧 +2 位作者 林小民 金泷 曲仕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133-2136,共4页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率(DFI)与男性不育及其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精子DFI检测的330名男性,依据其配偶生育情况分为不育组(A组,n=96)、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组(B组,n=86)及正常生育...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率(DFI)与男性不育及其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精子DFI检测的330名男性,依据其配偶生育情况分为不育组(A组,n=96)、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组(B组,n=86)及正常生育组(C组,n=148),比较三组精子DFI情况及精子参数。结果三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及前向运动精子均低于C组(P<0.01),畸形率高于C组(P<0.01)。A组、B组和C组DFI≥30%分别为52.1%、46.5%和6.8%;A组和B组与C组比较,DFI显著升高(P<0.01)。结论精子DFI升高对男性精子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男性不育及其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应受到重点关注;可将精子DFI检测运用于男性不育评估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率 男性不育 早期复发性流产 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附睾精子DNA损伤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鸿祥 陈斌 +3 位作者 胡凯 冯坦 王益鑫 黄翼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83-987,共5页
目的检测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附睾精子DNA损伤情况,并与后续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进行对照分析。方法选取OA患者121例(OA组),均拟行ICSI治疗;另选取配偶于1年内自然受孕,且精液参数正常范围的38份精液标本作对照组。OA... 目的检测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附睾精子DNA损伤情况,并与后续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进行对照分析。方法选取OA患者121例(OA组),均拟行ICSI治疗;另选取配偶于1年内自然受孕,且精液参数正常范围的38份精液标本作对照组。OA组患者进行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后镜检分析,对照组进行常规精液分析,同时进行穿刺液/精液吖啶橙试验。以精子DNA损伤指数(DFI)<30%为正常,两组进一步分为高DFI亚组(DFI>30%)和低DFI亚组(DFI<30%)。对OA组患者后续ICSI治疗的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OA组整体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整体(均P<0.01);OA组两个DFI亚组间精子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DFI亚组前向运动精子比例显著低于低DFI亚组(P<0.01);OA组与对照组整体相比,吖啶橙(AO)试验阴性率较低(P<0.01);OA组患者的ICSI治疗结局,高DFI亚组与低DFI亚组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DFI亚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低DFI亚组(P<0.01)。结论 ICSI前对精子DNA进行评估十分必要。OA患者通过对诊断性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获取的附睾精子进行DNA损伤分析,是预测ICSI结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损伤 梗阻性无精子症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吖啶橙试验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苏氨酸-邻菲咯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芳 张前前 +1 位作者 祝陈坚 王修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39-1442,共4页
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铜(Ⅱ)苏氨酸邻菲咯啉配合物。根据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电子吸收光谱法及溴化乙锭(EB)荧光分析法研究了此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此种配合物与DNA作用时,其电子吸收光谱的... 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铜(Ⅱ)苏氨酸邻菲咯啉配合物。根据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电子吸收光谱法及溴化乙锭(EB)荧光分析法研究了此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此种配合物与DNA作用时,其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明显红移,并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同时,配合物也能较大程度地猝灭EBDNA体系的荧光,表明此种配合物与DNA存在很明显的插入结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苏氨酸-邻菲咯啉配合物 鱼精dna 插入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鲷精子的超低温冻存及DNA损伤的检测 被引量:16
14
作者 魏平 竺俊全 +3 位作者 闫家强 朱艺峰 杨万喜 吴雄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9-1055,共7页
因名贵经济鱼类育种或种质资源保存的需要,精子超低温冻存及冻精质量评价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在海产鱼类中,已见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关键词 真鲷 精子 超低温冻存 活力 受精率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DNA介导鱼类基因转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汉勤 郭文 +1 位作者 王铁辉 陈宏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86-288,共3页
自七十年代我国开始将外源总DNA转移技术应用于棉花和水稻品种改良的研究中,但至今尚未见有关鱼类总DNA转移成功的报道。本实验采用显微注射和精于载体的方法将鲫鱼肝总DNA转移到红鲤受精卵,利用鯽鱼和红鲤在孵化前后色素表达的差异来... 自七十年代我国开始将外源总DNA转移技术应用于棉花和水稻品种改良的研究中,但至今尚未见有关鱼类总DNA转移成功的报道。本实验采用显微注射和精于载体的方法将鲫鱼肝总DNA转移到红鲤受精卵,利用鯽鱼和红鲤在孵化前后色素表达的差异来筛选转移基因个体。此方法无需克隆目的基因及DNA重组操作,而且筛选简便,目的在于探讨总DNA转移方法应用于鱼类品种改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脱氧核糖核酸 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Cl_2与CdCl_2对河蟹精子DNA损伤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丽君 周忠良 +3 位作者 陈东华 赵云龙 孙菊香 王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5-100,共6页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HgCl2和CdCl2对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DNA损伤的影响.HgCl2和CdCl2各设置6个相同的浓度梯度,分别为0mmol/L,0.01mmol/L,0.05mmol/L,0.1mmol/L,1mmol/L,5mmol/L,处理温度为37℃(水浴),处理时间为1h;...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HgCl2和CdCl2对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DNA损伤的影响.HgCl2和CdCl2各设置6个相同的浓度梯度,分别为0mmol/L,0.01mmol/L,0.05mmol/L,0.1mmol/L,1mmol/L,5mmol/L,处理温度为37℃(水浴),处理时间为1h;SCGE的检测指标为DNA拖尾长度和DNA损伤率.结果表明,对照组DNA未受损伤,在电场中核DNA几乎不泳动,染色后呈圆形的荧光团,无拖尾现象;各处理组精子DNA均不同程度受损,电泳染色后均呈现彗星状荧光团,且随着HgCl2和CdCl2浓度的升高,河蟹精子DNA迁移距离和损伤率亦随之增加,DNA损伤程度与其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此外,本实验亦证实SCGE可用于河蟹精子DNA损伤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河蟹 单细胞凝胶电泳 氯化汞 氯化镉 精子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研究姜黄素金属络合物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苏亚 王黎 +2 位作者 范涛 唐洁 李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96-799,共4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姜黄素(CUR)的光谱特性及其金属络合物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值为6.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姜黄素的特征吸收峰在430 nm处,Fe3+-CUR形成了1∶3的金属络合物,其结合常数KD=4.326×104L/m...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姜黄素(CUR)的光谱特性及其金属络合物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值为6.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姜黄素的特征吸收峰在430 nm处,Fe3+-CUR形成了1∶3的金属络合物,其结合常数KD=4.326×104L/mol,确定了Fe3+-CUR与鲑鱼精DNA之间有嵌插作用存在,其结合常数KD=136.24 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分光光度法 鲑鱼精dna 金属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纤维质子化及脱嘧啶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余多慰 朱景宁 柯惟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4-738,共5页
对鲱精DNA纤维用pH 1 85酸溶液处理不同时间后 ,将样品进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DNA分子发生明显的质子化作用 ,有部分GC碱基对之间形成Hoogsteen型氢键的证明。酸不仅导致了DNA中部分嘌呤的脱落 ,同时还有部分嘧啶的脱落 ,其原因与... 对鲱精DNA纤维用pH 1 85酸溶液处理不同时间后 ,将样品进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DNA分子发生明显的质子化作用 ,有部分GC碱基对之间形成Hoogsteen型氢键的证明。酸不仅导致了DNA中部分嘌呤的脱落 ,同时还有部分嘧啶的脱落 ,其原因与嘧啶的质子化可能强于嘌呤有关。质子化、脱嘌呤、脱嘧啶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引起原有正常配对的氢键断裂 ,DNA分子内双链状态不稳定 ,可见酸处理DNA时发生了酸变性这一现象 ,但其产物性质显著不同于热变性或碱变性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纤维 质子化 嘧啶 拉曼光谱 氢键断裂 酸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改善弱精子症患者精子DNA完整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英俊 张唯力 李大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8-1232,共5页
目的:观察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DNA完整率的影响。方法:取配偶怀孕后半年内正常精液标本30例测定精液常规及精子DNA完整率做预试验,其数值拟做对照参考指标。收集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目的:观察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DNA完整率的影响。方法:取配偶怀孕后半年内正常精液标本30例测定精液常规及精子DNA完整率做预试验,其数值拟做对照参考指标。收集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弱精子症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56例术前1周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3个月的精液标本,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精液常规和精子DNA完整率的变化。结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患者精子DNA完整率和精液常规指数有明显改善(P<0.05)。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比较,单侧精索静脉曲张组与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组比较,Ⅰ度、Ⅱ度、Ⅲ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之间比较术后精子DNA完整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内53例手术患者中配偶怀孕27人(50.9%)。怀孕组与未怀孕组男子精子DNA断裂指数分别为(13.90±9.70)%,(20.10±10.2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能有效地改善弱精子症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子DNA完整率,与手术方式、精索静脉曲张单侧还是双侧及精索静脉曲张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弱精子症 精子dna完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对DNA空间结构微观损伤的Raman光谱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柯惟中 余多慰 +1 位作者 顾柏平 庄振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0-793,共4页
利用Raman光谱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了乙酸对鲱鱼精DNA空间结构微观损伤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 ,鲱鱼精DNA被乙酸浸润处理后 ,Raman特征频率与强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证明了乙酸对DNA的损伤是整个分子 ,包括骨架磷酸基团、脱氧核糖... 利用Raman光谱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了乙酸对鲱鱼精DNA空间结构微观损伤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 ,鲱鱼精DNA被乙酸浸润处理后 ,Raman特征频率与强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证明了乙酸对DNA的损伤是整个分子 ,包括骨架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及碱基。不仅是DNA的构象 ,而且其构型也发生了变化 :氢键断裂 ,B型构象被修改 ,DNA单、双链断裂 ,碱基也受到了严重损伤。其碱基损伤严重程度依次为胞嘧啶、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腺嘌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鲱鱼精 dna 乙酸 肝癌 治疗 空间结构 微观损伤 经皮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