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0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多元整合声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疗效及对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潘庆春 李蓓 冯燚源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目的评价短期多元整合声(multiple integrated sound,MIS)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基于氧合血红蛋白浓度(oxygenated hemoglo-bin,HbO)探讨MIS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影响并分析短期MIS疗效与耳鸣患者大脑皮层... 目的评价短期多元整合声(multiple integrated sound,MIS)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基于氧合血红蛋白浓度(oxygenated hemoglo-bin,HbO)探讨MIS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影响并分析短期MIS疗效与耳鸣患者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窄带噪声治疗,试验组采用MIS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5 min。采用耳鸣致残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采用功能性近红外线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采集额极皮层HbO浓度(frontal polar cortex-HbO,FPC-HbO)、背外侧前额叶皮层HbO浓度(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HbO,DPFC-HbO)、颞叶皮层HbO浓度(temporal cerebral cortex-HbO,TL-HbO)、枕叶皮层HbO浓度(occipital cerebral cortex-HbO,OL-HbO)、顶叶皮层HbO浓度(parietal cerebral cortex-HbO,PL-HbO)。结果治疗前,两组THI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H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TH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VA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PFC-HbO、TL-HbO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C-HbO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HbO、OL-Hb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FPC-HbO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PC血流动力学地形图无明显改变,试验组治疗前后FPC血流动力学改变为HbO浓度降低。试验组FPC-HbO差值与VAS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0.540,P<0.05)。结论短期MIS可改变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额极皮层神经活动,降低其耳鸣程度,额极皮层神经活动的改变与耳鸣痛苦程度的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声治疗 多元整合声治疗 额极皮层 氧合血红蛋白 耳鸣致残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糖尿病患者血流感染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
2
作者 侯钧 马瑜珊 +3 位作者 张婧 康月茜 李扬 党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392,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诊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2023年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糖尿病血流感染住院患者,回顾性调查患者临床及病原学检查资料... 目的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诊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2023年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糖尿病血流感染住院患者,回顾性调查患者临床及病原学检查资料。根据HbA1c控制水平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HbA1c<7.0%)、中水平组(7.0%≤HbA1c<9.0%)、高水平组(HbA1c≥9.0%),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谱构成及耐药性。结果纳入糖尿病血流感染患者426例,高水平组患者发生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酸中毒、肝脓肿的比例显著高于中、低水平组。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452株,以大肠埃希菌(47.1%)、肺炎克雷伯菌(23.0%)、金黄色葡萄球菌(5.8%)最为常见。不同HbA1c控制水平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存在差异,肺炎克雷伯菌在高水平组患者的分离率(30.7%)明显高于低水平组(15.1%)和中水平组(16.0%)。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等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50%,对头孢西丁、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医院感染分离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药物的耐药率略高于社区感染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30%,但医院感染分离菌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社区感染。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血流感染的常见病原菌,HbA1c控制不佳者更容易受肺炎克雷伯菌侵袭而发生肝脓肿源性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医院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细菌耐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流感染 糖化血红蛋白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序动态特征的fNIRS情绪识别方法研究
3
作者 李修军 葛雄心 +3 位作者 李奇 武岩 杨菁菁 孟天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9,共8页
针对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技术在情绪识别中存在时间序列动态特征捕捉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时序动态特征的情绪识别模型(TDERM)。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采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针对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技术在情绪识别中存在时间序列动态特征捕捉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时序动态特征的情绪识别模型(TDERM)。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采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和全局时间均值来显著增强对情绪状态变化的感知能力。实验结果表明:TDERM在自建fNIRS情绪数据集中能够准确区分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单一血红蛋白浓度下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超过95%。此外,通过不同血红蛋白浓度组合的对比分析发现,HbO 2、HbR和HbT沿时间维度的组合(HbSum_T)在多种分类模型下表现最佳,平均准确率达到88.99%。本研究可为fNIRS技术在情绪识别中的应用提供新视角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情绪识别 时序动态特征 血红蛋白组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对2型糖尿病与糖尿病前期的筛查效果及筛查策略研究
4
作者 张磊 张环宇 +2 位作者 陈凯悦 励晓红 郭莺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2期4055-4061,共7页
背景当前,医院体检中心或社区主要采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评估血糖水平的指标。已有研究探讨了这两种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但这些研究仅关注指标的准确性,而忽略了其实践价值。本研究基于现实情景,构建2型糖尿病和糖... 背景当前,医院体检中心或社区主要采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评估血糖水平的指标。已有研究探讨了这两种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但这些研究仅关注指标的准确性,而忽略了其实践价值。本研究基于现实情景,构建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筛查策略,以早期发现和管理糖代谢异常人群。目的利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形成针对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筛查策略和筛查界值,以提高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检出率。方法纳入2023年9—11月在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体检并接受餐后2 h血糖检测的527名受检者,比较空腹血糖、空腹血糖结合糖化血红蛋白两种筛查流程中不同筛查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筛查成本和成本效果。结果527名受检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74名(14.0%),糖尿病前期患者141名(26.8%),正常血糖312名(59.2%)。单独使用空腹血糖的筛查策略中,约登指数最大值0.461对应的空腹血糖筛查界值为5.4 mmol/L,灵敏度为54.42%,特异度为91.67%,成本效果比为233.97元/人;空腹血糖的筛查界值为5.9 mmol/L时,灵敏度为33.02%,特异度为99.68%,约登指数为0.327,成本效果比最低为212.55元/人。空腹血糖结合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策略中,约登指数最大值0.433对应的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界值为6.1%,灵敏度为51.63%,特异度为91.67%,成本效果比最低为480.23元/人;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界值为5.9%时,灵敏度为73.95%,特异度为65.71%,约登指数为0.370,成本效果比为475.62元/人。结论使用空腹血糖作为单一指标筛查糖代谢状态异常人群时,降低空腹血糖的筛查界值为5.9 mmol/L时具有良好的筛查效果和经济性。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筛查工具,补充应用糖化血红蛋白(界值为5.9%)筛查空腹血糖正常人群,能更多地发现实际糖代谢状态异常人群,从而提高糖耐量试验的依从性,为筛查策略的优化提供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空腹血糖 糖基化血红蛋白A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异常血红蛋白新生儿及其父母的血液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葛艳芬 赵越 +3 位作者 黄雅轩 刘均如 林婷 冼璐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6,共7页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新生儿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病情况及脐带血血红蛋白定量与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探讨异常血红蛋白新生儿及其父母的血液学表型及特征,为优生优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出生并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的...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新生儿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病情况及脐带血血红蛋白定量与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探讨异常血红蛋白新生儿及其父母的血液学表型及特征,为优生优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出生并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的新生儿650例,收集其脐带血血常规、血红蛋白(Hb)电泳及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其中地贫患儿的基因型分布情况,α与β变异体的异常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异常Hb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α-地贫新生儿及异常Hb新生儿父母与正常成人血液学参数的差异性。结果:650例新生儿中确诊为地中海贫血患儿332例(51.08%),其中α-地贫235例(36.15%),β-地贫79例(12.15%),α复合β-地贫18例(2.77%)。α-地贫以--^(SEA)/αα最常见(48.94%),其次为-α^(3.7)/αα(20.00%)、-α^(4.2)/αα(11.06%)及αα^(CS)/αα(8.94%)。β-地贫最常见的4种基因型依次为β^(CD41-42)(32.91%)、β^(IVS-Ⅱ-654)(26.58%)、β^(-28)(21.52%)及β^(E)(10.13%)。脐血血红蛋白电泳发现异常区带275例,检出率为42.31%。新生儿α变异体的异常血红蛋白含量大于β变异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异常Hb新生儿的Hb、MCV、MCH、Hb A和Hb F均低于正常新生儿,而RDW-CV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Hb新生儿的RBC和Hb A低于α-地贫新生儿,而MCH高于α-地贫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Hb新生儿父母的Hb、MCV、MCH和Hb A低于正常成人,而RDW-CV高于正常成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新生儿α变异体的异常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大于β变异体,提示可根据其含量推测大致属于α或β链,从而为珠蛋白基因测序提供参考方向。同时早期对新生儿各项血液学筛查指标进行分析,可警惕异常血红蛋白复合地中海贫血情况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血红蛋白 地中海贫血 新生儿 临床特征 遗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血红蛋白等电聚焦电泳图谱快速识别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季伟宸 田佑吏 +4 位作者 符浩东 查根晗 曹成喜 魏丽 张强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6-704,共9页
基于轮廓分析的传统条带检测算法步骤繁琐,并且需要校正算法来应对背景不均匀、泳道扭曲和条带变形等问题。为了避免校正算法在检测过程中给条带分析结果所带来的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的凝胶电泳图谱条带快速识... 基于轮廓分析的传统条带检测算法步骤繁琐,并且需要校正算法来应对背景不均匀、泳道扭曲和条带变形等问题。为了避免校正算法在检测过程中给条带分析结果所带来的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的凝胶电泳图谱条带快速识别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血红蛋白(Hb)等电聚焦(IEF)电泳图谱的分析中。将通过微阵列IEF(mIEF)电泳实验收集的1665张Hb IEF电泳图谱作为训练数据集,结合YOLOv8模型进行训练。依据模型推理得到的条带边界框位置和分类结果,对条带区域的像素灰度强度进行加和,以此计算各蛋白质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YOLOv8n模型在保持较低计算资源占用的同时,达到了92.9%的检测精度,实现了0.6 ms的推理时间,并成功应用于无等电点(pI)标志物条件下的Hb IEF电泳图谱条带的准确检测。以血红蛋白A2(Hb A2)为例,将本方法测得的Hb A2含量与临床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回归分析显示二者的线性度高达0.9812,相关系数为0.9800;进一步通过Bland-Altman分析法评估两种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临床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传统的自动条带检测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和稳定性更好。该方法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Hb A2含量的测定,并在成人β-地中海贫血疾病辅助诊断方面具备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条带检测 无标志物 等电聚焦电泳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羊血红蛋白抗氧化肽模拟酶解筛选及活性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鑫 罗唐君 +4 位作者 韩丽娟 桂林生 侯生珍 孙胜男 赵成周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73,共10页
该文以生物信息学为理论基础,使用计算机模拟酶解藏羊血红蛋白,利用在线活性评分、活性预测和分子对接技术对藏羊血红蛋白抗氧化肽进行筛选,并通过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实验对其抗氧化性进行验证。使用UniProt数据库筛选... 该文以生物信息学为理论基础,使用计算机模拟酶解藏羊血红蛋白,利用在线活性评分、活性预测和分子对接技术对藏羊血红蛋白抗氧化肽进行筛选,并通过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实验对其抗氧化性进行验证。使用UniProt数据库筛选藏羊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对其潜在的生物活性进行评价,应用ExPASy Peptide Cutter在线工具对筛选的肽链进行酶解,应用Peptide Ranker对生物活性预测评分,利用在线工具Innovagen、ToxinPred、iBitter-SCM、A11erTOP和AdmetSAR对其溶解性、毒性、苦味、致敏性和ADMET进行筛选,使用Keap1受体进行分子对接,预测其活性,最后利用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实验验证筛选得到的藏羊血红蛋白抗氧化肽。结果表明,5条藏羊血红蛋白链含有20种氨基酸,经酶解共得到258种多肽(485条),通过生物活性评分系统筛选出110种评分大于0.5的多肽(194条),经过活性预测,得到18种溶解性好、无毒、无苦味且非过敏原的多肽,对肠道吸收较好的10条多肽进行分子对接,将分子对接评分前3位的多肽KRM、FPL、FL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FPL和KRM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超过了阳性对照,其中KRM对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超过了阳性对照,IC_(50)分别为(0.125 0±0.012 3)和(0.339 1±0.031 4) mg/mL,FPL对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也超过了阳性对照,IC_(50)分别为(0.256 5±0.014 1)和(0.374 6±0.047 1) mg/mL。FL对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达到了阳性对照的88.90%和94.40%,IC_(50)分别为(1.106 1±0.279)和(1.601±0.296) mg/mL,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该方法与传统酶解实验相比,能快速、经济地筛选抗氧化肽,为藏羊血液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与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血红蛋白 虚拟酶解 模拟筛选 抗氧化肽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血红蛋白、贫血与肌少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鸿桢 郑坤 +1 位作者 吴小雪 夏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451,共8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社区老年人血红蛋白(Hb)、贫血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对2023年3-8月前往重庆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老年人群进行人口信息、社会因素调查、人体成分测量、握力、6 m步行速度和血液分析。采用... 目的分析重庆市社区老年人血红蛋白(Hb)、贫血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对2023年3-8月前往重庆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老年人群进行人口信息、社会因素调查、人体成分测量、握力、6 m步行速度和血液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b预测肌少症的准确性,约登指数确定诊断肌少症及其组成成分的最佳Hb临界值。采用未经调整和调整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Hb、贫血与肌少症及其组成成分的关系。结果共纳入531名老年人,年龄(71.1±6.5)岁。肌少症患病率为13.6%(72/531),其中男性29例(40.3%),女性43例(59.7%)。未经调整时Hb与肌少症、肌肉量减少、步速减慢、握力降低相关(P<0.05),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Hb仍与肌少症、握力降低明显相关(P<0.05)。Hb每升高10 g/L,肌少症患病率降低2.3%,握力降低的风险降低1.7%(P<0.05)。未经调整时贫血与肌少症、肌肉量减少、握力降低相关(P<0.05),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贫血与握力降低明显相关(P<0.05)。诊断男性肌少症的最佳Hb临界值为148 g/L,女性为128 g/L。结论Hb是肌少症与握力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贫血与肌少症相关,但不是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贫血 血红蛋白 肌肉量 握力 步速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与血肌酐比值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3年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刘梅梅 乔鹏宇 +4 位作者 向佳瑶 刘思荷 马玉霞 韩琳 燕芳红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4-911,共8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与血肌酐比值(hemoglobin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Hb/SC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年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与血肌酐比值(hemoglobin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Hb/SC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年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首次PCI的STEMI患者687例,根据术后3年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Cox回归分析STEMI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b/SCr对STEMI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并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水平Hb/SCr的STEMI患者随访过程中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共663例(96.51%)成功完成随访,中位随访37(25,50)个月期间,41例(6.18%)发生全因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86,95%CI:1.037~1.137,P=0.000),体重指数(HR=1.195,95%CI:1.128~1.266,P=0.000),空腹血糖(HR=1.069,95%CI:1.007~1.135,P=0.030),纤维蛋白原(HR=1.418,95%CI:1.120~1.795,P=0.004),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1级(HR=4.968,95%CI:1.194~20.667,P=0.028)、2级(HR=3.861,95%CI:1.336~11.156,P=0.013),Hb/SCr(HR=0.858,95%CI:0.766~0.961,P=0.008)为STEMI患者PCI术后3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b/SCr诊断PCI术后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21(95%CI:0.645~0.798),灵敏度为65.9%,特异度为71.2%,最佳截断值为16.627。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b/SCr<16.627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Hb/SCr≥16.627的患者(log-rank P=0.000)。结论:Hb/SCr是STEMI患者PCI术后3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对全因死亡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全因死亡 血红蛋白 血肌酐 血红蛋白与血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糖化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张成洲 陈健 +5 位作者 孟民 李文和 任明慧 李雅洁 徐宽枫 崔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7-372,共6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糖化指数(hemoglobin glycation index,HG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糖化指数(hemoglobin glycation index,HG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T2DM患者302例,检测患者cIMT、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根据HbA1c和FPG计算HGI,高HGI定义为HGI≥0,低HGI定义为HGI<0。观察患者cIMT与HGI的关系。结果:302例T2DM患者中cIMT增厚者140例(46.4%)。cIMT增厚组高HGI比例较cIMT正常组高(36.4%vs.22.8%,P <0.05),病程、吸烟比例、高血压比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较c IMT正常组高(P <0.0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低于c IMT正常组(P <0.05)。HbA1c、HGI与cIMT呈正相关(r=0.257、0.399,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GI及HbA1c均增加cIMT增厚的风险[OR=1.511(95%CI:1.237~1.846),OR=1.287(95%CI:1.053~1.571)]。结论: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较高,HGI可能是HbA1c以外的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红蛋白糖化指数 糖化血红蛋白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水平与感染患者不良结局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韩林 臧娜 刘恩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6-882,共7页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水平与感染患者的不良结局密切相关,低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提示更高的感染发病率、疾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血红蛋白作为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临床指标,可能成为预测感染患者不良结局的...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水平与感染患者的不良结局密切相关,低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提示更高的感染发病率、疾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血红蛋白作为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临床指标,可能成为预测感染患者不良结局的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血红蛋白水平与感染患者不良结局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尤其是门急诊和基层医院医生)认识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从而更准确地识别高危感染患者,优化治疗及转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感染 不良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浓度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年心原性死亡风险的影响
12
作者 高峻 李鹏强 +5 位作者 吴超 郑一天 杨杰 汪京嘉 王文尧 张阔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9-694,共6页
目的:评估血红蛋白浓度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5年心原性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325例接受非手术治疗的HOCM患者,比较发生心原性死亡和未发生心原性死亡的H... 目的:评估血红蛋白浓度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5年心原性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325例接受非手术治疗的HOCM患者,比较发生心原性死亡和未发生心原性死亡的HOCM患者基线资料,分析血红蛋白浓度与HOCM患者5年心原性死亡的相关性。结果:中位随访(43.55±19.70)个月期间,共29例(8.9%)患者发生心原性死亡。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浓度与HOCM患者5年心原性死亡风险显著相关(HR=0.961,95%CI:0.943~0.979,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校正潜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后,血红蛋白浓度依然与HOCM患者5年心原性死亡风险呈负关联(HR=0.960,95%CI:0.929~0.991,P=0.011),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HOCM患者5年心原性死亡风险增加3.118倍(HR=4.118,95%CI:1.114~14.822,P=0.03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HOCM患者5年心原性死亡风险显著升高(χ^(2)=24.38,log-rank P<0.001)。结论:血红蛋白浓度是HOCM患者5年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相比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的HOCM患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HOCM患者5年心原性死亡风险约增加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血红蛋白浓度 心原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张皓 曹树刚 +1 位作者 贺军 夏明武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0-316,348,共8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与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IPN)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入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轻、中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率<70%)患者。收集并...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与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IPN)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入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轻、中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率<70%)患者。收集并比较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个人史(吸烟、饮酒)、脑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体质量指数以及入院后第2天晨起空腹静脉血实验室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根据患者入院第2天晨起空腹血糖和HbA1c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预测HbA1c(%)=0.571×空腹血糖(mmol/L)+3.125。HGI=实际HbA1c-预测HbA1c。通过颈动脉超声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位置、厚度(斑块最厚径)、长度、回声、阻力指数等,多发斑块患者以最厚斑块作为目标斑块。颈动脉超声AngioPLUS模式下,动态观察颈动脉斑块充盈缺损处有无IPN,观察并评估目标斑块IPN情况,包括数量、部位、形态(如点状、短线状等)及IPN的血流频谱特征,并进行计数及评分。IPN评分标准:颈动脉目标斑块内无高回声血流信号,即未见IPN形成,计0分;目标斑块内存在<4个点状高回声或短线状高回声血流信号,计1分;斑块内存在弥漫分布的(≥4个)短线状或条状高回声血流信号,计2分。IPN评分越高表明IPN严重程度越重。IPN评分0~1分的患者为低IPN评分组,IPN评分2分的患者为高IPN评分组。将单因素分析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GI与颈动脉IPN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87例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其中男222例,女165例,平均(70±10)岁,低IPN评分组97例,高IPN评分组290例。(1)与低IPN评分组患者比较,高IPN评分组患者的年龄[(71±10)岁比(67±10)岁]、高血压病患者比例[79.7%(231/290)比67.0%(65/97)]、糖尿病患者比例[37.6%(109/290)比14.4%(14/97)]、斑块厚度[2.40%(2.00,3.10)mm比2.30(1.80,2.70)mm]、HbA1c[6.25%(5.70%,7.20%)比5.80%(5.50%,6.40%)]和HGI[-0.05%(-0.39%,0.46%)比-0.29%(-0.56%,-0.10%)]均更高(均P<0.05),淋巴细胞[(27.75±9.19)%比(30.17±9.04)%]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19±0.81)mmol/L比(2.43±0.91)mmol/L]水平均更低(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1,95%CI:1.004~1.060,P=0.027)、HGI(OR=1.782,95%CI:1.066~2.979,P=0.028)、斑块厚度(OR=1.750,95%CI:1.229~2.490,P=0.002)是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IPN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HGI是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IPN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尚需多中心、大型、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血糖 数据相关性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 斑块内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施孔数法筛选抗胎儿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在初步诊断β地中海贫血方法中的应用
14
作者 尹茉莉 徐婧哲 +3 位作者 闫宇 童祯骁 刘磊 王会岩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77,共7页
目的 建立初步诊断β地中海贫血(BT)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方法 利用施孔数法筛选分泌抗胎儿血红蛋白(HbF)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ELISA、改良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评价抗体的性质,采用戊二醛标记方法将碱性磷酸酶(ALP... 目的 建立初步诊断β地中海贫血(BT)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方法 利用施孔数法筛选分泌抗胎儿血红蛋白(HbF)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ELISA、改良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评价抗体的性质,采用戊二醛标记方法将碱性磷酸酶(ALP)和抗HbF单抗进行偶联,筛选最佳配对抗体用于双抗夹心ELISA方法,对40份临床血样进行检测。结果 筛选到9株高亲和力分泌抗HbF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4株HbF单抗(3F7、4G1、6C1、9H7)与HbF特异性结合,与血红蛋白(HbA和HbA_2)不发生交叉反应,抗体最高效价为1∶256 000,亲和力最高可达到2.36×10^(8) L/mol。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以3F7作为捕获抗体与ALP-4G1配对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通过定量检测HbF含量以区分胎儿和健康人血样,其敏感度达80%。结论 建立的夹心ELISA方法能够准确测量HbF水平,为临床上诊断BT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血红蛋白 单克隆抗体 定量检测 施孔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筛选与分子模拟技术的宁夏肉牛血红蛋白源抗氧化肽的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斐然 王玉 +7 位作者 王晓静 崔伟 王永坤 周辉 王兆明 蔡克周 章宝 徐宝才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采用3种酶解法(碱性蛋白酶(E1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E2组)、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E3组))制备宁夏肉牛血红蛋白酶解产物,并筛选出抗氧化活性最佳组分;利用氨基酸分析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分子质量<3 kDa酶解产物的氨基... 采用3种酶解法(碱性蛋白酶(E1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E2组)、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E3组))制备宁夏肉牛血红蛋白酶解产物,并筛选出抗氧化活性最佳组分;利用氨基酸分析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分子质量<3 kDa酶解产物的氨基酸组成和序列,利用计算机分析技术筛选出潜在的抗氧化肽,并验证其活性;通过分子模拟技术进一步研究宁夏肉牛血红蛋白抗氧化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3组酶解效果最佳,超滤后<3 kDa的组分表现出更佳的抗氧化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18.382±0.023)mg/mL和(0.246±0.012)mg/mL);E3(分子质量<3 kDa)组富含疏水性和芳香族氨基酸,且鉴定和筛选出4条活性最佳的抗氧化肽,氨基酸序列分别为DWGHSW、VFYPW、GTGW和TYFPHF;其中,VFYPW表现出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IC_(50):(0.350±0.013)mg/mL)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IC_(50):(9.482±0.122)μg/mL),其次为DWGHSW;氢键和疏水作用使DWGHSW和VFYPW与Keap1蛋白(PDB ID:2FLU)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该研究可为宁夏肉牛血红蛋白肽作为天然源抗氧化补充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宁夏肉牛血液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筛选 分子模拟 宁夏肉牛血红蛋白 抗氧化肽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海绵对卷烟烟气有害物质的吸附研究
16
作者 花绍均 许欣 +1 位作者 郑丰 陈鹏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为了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以三聚氰胺海绵为基质,采用溶液浸渍法制备血红蛋白改性海绵,并与醋酸纤维滤棒制成复合滤棒.研究改性海绵复合滤棒对卷烟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设计和构建复合滤棒仿真模型,模拟滤棒内烟碱体积分... 为了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以三聚氰胺海绵为基质,采用溶液浸渍法制备血红蛋白改性海绵,并与醋酸纤维滤棒制成复合滤棒.研究改性海绵复合滤棒对卷烟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设计和构建复合滤棒仿真模型,模拟滤棒内烟碱体积分数分布情况,探究改性条件对滤棒吸附烟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海绵能够有效降低主流烟气中烟碱等有害物质;通过模拟计算发现,与提高滤棒中的海绵比例相比,增大血红蛋白含量能更加有效地吸附烟气中有害物质,且对烟气压降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滤棒 计算流体力学 烟碱 海绵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单壁碳纳米管与牛血红蛋白复合物氧化还原过程的光谱学研究
17
作者 谭惠心 陈静 +4 位作者 董开翔 刘岩 章弘扬 胡坪 张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7-315,共9页
探讨了未分离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以及两种具有特定手性的单壁碳纳米管((6,5)-SWCNTs和(8,3)-SWCNTs)分别与牛血红蛋白(BHb)结合的相互作用,考察了3种SWCNTs对SWCNTs/BHb复合物氧化还原状态的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WCNTs与BHb... 探讨了未分离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以及两种具有特定手性的单壁碳纳米管((6,5)-SWCNTs和(8,3)-SWCNTs)分别与牛血红蛋白(BHb)结合的相互作用,考察了3种SWCNTs对SWCNTs/BHb复合物氧化还原状态的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WCNTs与BHb的结合引起了BHb二级结构的显著变化,尤其是未分离的SWCNTs对BHb产生了最显著的影响,表现为BHb荧光强度的显著降低和α-螺旋结构的明显减少。在氧化过程中,BHb和SWCNTs在各自的最大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均有所增加;而在还原过程中,BHb和SWCNTs的荧光强度则逐渐恢复至原始状态。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血红蛋白氧化还原过程的监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牛血红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18
作者 侯欣 訾阳 +5 位作者 乔依娜 宝婧婧 冯雪莲 秦宇龙 刘迎春 高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115,共6页
试验旨在明确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的抑菌圈直径、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MIC)确定抑菌活性,分析细菌表面疏水性和培养液蛋白浓度,探究其抗菌机制。结果表明: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对大肠埃希氏... 试验旨在明确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的抑菌圈直径、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MIC)确定抑菌活性,分析细菌表面疏水性和培养液蛋白浓度,探究其抗菌机制。结果表明: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对大肠埃希氏菌、肠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74、18.05 mm,对大肠埃希氏菌、肠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 mg/mL;在24 h时,60 mg/mL的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对大肠埃希氏菌、肠沙门氏菌的抑菌率分别99.05%、87.55%;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可使细菌疏水性增加,并使细胞内蛋白质泄漏。说明羊血红蛋白复合酶物对大肠埃希氏菌、肠沙门氏菌具有抑菌活性,且通过增加疏水性使细胞聚沉,破坏细胞膜完整性而达到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血红蛋白 复合酶解物 抑菌圈直径 最小抑菌浓度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水平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力活动与血压的关系探究
19
作者 田浩冬 刘昊为 +1 位作者 余杭林 彭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emoglobin variation index,HGI)水平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体力活动与其血压的关系。方法:在某二级甲等医院随机募集469名T2DM患者(男性/女性:235人/234人,60岁以下/6... 目的:探究不同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emoglobin variation index,HGI)水平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体力活动与其血压的关系。方法:在某二级甲等医院随机募集469名T2DM患者(男性/女性:235人/234人,60岁以下/60岁以上:169人/300人)进行体检并发放国际体力活动调查问卷(IPAQ),根据实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与基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的预测HbA1c的差值计算HGI。分析HGI、体力活动和血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二分位数法将患者分为低HGI组(L-G,HGI≤-0.13%)和高HGI组(H-G,HGI>-0.12%),分析组间血压与体力活动的差异。随后根据IPAQ将两组患者进一步分为低水平体力活动、中等水平体力活动与高水平体力活动三组,分析组间血压差异。结果:收缩压(r=0.22,P<0.01)和舒张压(r=0.25,P<0.01)均与HGI显著正相关,体力活动与HGI显著负相关(r=-0.10,P<0.05),而血压与体力活动不存在显著关联。H-G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高于L-G组(P<0.01),体力活动总量显著低于L-G组(P<0.05);H-G组患者DBP伴随体力活动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1),而L-G组患者血压随体力活动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结论:HGI与T2DM的血压控制密切相关,且可能在体力活动对血压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介导作用。低HGI水平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较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以控制血压,而高HGI水平的患者则应谨慎选择运动强度,避免高强度的体力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 血压 体力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高原鳅血红蛋白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及低氧胁迫响应
20
作者 谭瑾 郭守全 +6 位作者 刘丹 张存芳 聂苗苗 寇若彬 姚占雯 田菲 祁得林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72,共11页
为探究血红蛋白基因家族在黄河高原鳅(Triplophysa pappenheimi)低氧适应中的作用,研究基于黄河高原鳅基因组数据对血红蛋白基因家族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开展低氧胁迫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黄河高原鳅血红蛋白基因家族由11个成... 为探究血红蛋白基因家族在黄河高原鳅(Triplophysa pappenheimi)低氧适应中的作用,研究基于黄河高原鳅基因组数据对血红蛋白基因家族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开展低氧胁迫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黄河高原鳅血红蛋白基因家族由11个成员组成,其中包括6个α珠蛋白基因(hbaa1、hbaa2、hbae1、hbae3、hbae4和hbae5)和5个β珠蛋白基因(hbba1、hbba2、hbbe1.1、hbbe1.2和hbbe2)。Motif、Domain及基因结构分析结果均表明该家族成员具有较高的保守性,除hbbe2外,其余基因结构相似。染色体定位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2条染色体上(Chr_07、Chr_17)。蛋白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除hbbe1.2为疏水性不稳定蛋白,其余基因产物均为疏水性稳定蛋白,其中hbae3、hbbe1.1、hbbe2为酸性蛋白;其余8个为碱性蛋白,其中α-螺旋是主要的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除hbae4基因产物位于细胞质中,hbae3位于细胞质和细胞外;其余血红蛋白基因均位于线粒体中。基因表达研究表明,在急性低氧胁迫12h(0.3±0.1 mg/L)后,hbaa1、hbaa2、hbba1和hbba2基因在肝脏、鳃和血液中的表达量具有上调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在慢性低氧24h至96h[(3.0±0.1)mg/L]时,hbaa1、hbba1、hbaa2和hbba2基因在肝脏和血液中的表达量达到峰值(P<0.05),随着胁迫时间延长,上述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所下调。在鳃组织中,hbaa1、hbaa2和hbba1的最高表达量出现在慢性低氧后的196h,而hbba2基因表达峰值出现在24h。研究展示了黄河高原鳅血红蛋白基因家族成员的低氧胁迫表达模式,为黄河高原鳅的低氧适应机制研究积累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基因家族 全基因组分析 低氧胁迫 黄河高原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