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电厂凝汽器冷却管泄漏在线定位技术研究
1
作者 孟龙 张维科 +4 位作者 李俊菀 龙国军 孙鹏 黄治国 蒋友伟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0,共9页
为提高凝汽器泄漏冷却管定位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解决无法在线定位的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泄漏冷却管在线定位技术的最优路线。结果表明:示踪气体泄漏检测技术具有定位效率高和定位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开发凝汽... 为提高凝汽器泄漏冷却管定位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解决无法在线定位的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泄漏冷却管在线定位技术的最优路线。结果表明:示踪气体泄漏检测技术具有定位效率高和定位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开发凝汽器泄漏冷却管在线定位技术;在凝汽器半侧隔离放水期间建立氦质谱检测变化值、时间、水室液位高度3个变量间的关系模型,定位凝汽器泄漏冷却管所在高度,从而确定凝汽器泄漏管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冷却管 泄漏 管排 氦质谱检漏 文丘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密封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廖彬 曾祥兵 +5 位作者 潘晓霞 李光东 蔡悦 臧立青 王齐鲁 万方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3,共5页
试验研究了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压缩量、检漏时间等因素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氦气在聚四氟乙烯密封圈中的渗透过程及密封圈尺寸对该过程的影响;分析探讨了含氦渗透率较高材料容器的检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中容器... 试验研究了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压缩量、检漏时间等因素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氦气在聚四氟乙烯密封圈中的渗透过程及密封圈尺寸对该过程的影响;分析探讨了含氦渗透率较高材料容器的检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中容器检漏测得的漏率主要是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对氦气的渗透产生的,充氦到检漏之间的时间过长使得氦渗透漏率较大,导致容器的漏率不能满足设计指标;缩短充氦到读取检漏值的时间,在氦气还未渗透通过密封圈前就检漏可获得界面、漏孔泄漏导致的漏率,增大密封圈渗透方向的厚度可显著增加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密封性能 氦质谱检漏 渗透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质谱非真空积累检漏法中几个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勇 邵容华 +3 位作者 闫荣鑫 孙立臣 李征 孙伟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氦质谱非真空积累检漏法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的总漏率测试中,因此研究氦质谱非真空检漏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首次详细给出了氦质谱非真空积累检漏法计算公式的详细推导过程,同时讨论了采用柔性收集室技术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 氦质谱非真空积累检漏法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的总漏率测试中,因此研究氦质谱非真空检漏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首次详细给出了氦质谱非真空积累检漏法计算公式的详细推导过程,同时讨论了采用柔性收集室技术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氦质谱非真空积累检漏法有着严格的理论依据;柔性收集室的技术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氦质谱非真空积累检漏法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漏 氦质谱非真空积累检漏法 刚性收集室 柔性收集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质谱检漏仪入口压力与显示值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勇 黄锡宁 孙立臣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6,共5页
文中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出检漏仪的入口压力与显示值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其次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表达式的正确性。与此同时,提出了一种测试检漏仪线性性能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检漏仪的入口压力与显示值是线性关系;当温度和测试气体的浓度... 文中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出检漏仪的入口压力与显示值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其次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表达式的正确性。与此同时,提出了一种测试检漏仪线性性能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检漏仪的入口压力与显示值是线性关系;当温度和测试气体的浓度一定时,该线性关系的斜率是检漏仪的本质属性,只与检漏仪自身的参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检测 氦质谱检漏仪 吸枪法 入口压力 显示值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率对柔性收集室检漏测试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勇 邵容平 +3 位作者 闫荣鑫 李征 孙立臣 孙伟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9-152,共4页
柔性收集室检漏技术是氦质谱非真空积累检漏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研究柔性收集室检漏技术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以柔性收集室中的氦气分压为研究变量,通过建立和求解常微分方程定量得到了氦气分压随时间变化的数学解析解... 柔性收集室检漏技术是氦质谱非真空积累检漏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研究柔性收集室检漏技术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以柔性收集室中的氦气分压为研究变量,通过建立和求解常微分方程定量得到了氦气分压随时间变化的数学解析解。其次,通过比较渗透情形与理想情形,得到了采用柔性收集室而导致的测试相对误差与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并结合具体两例讨论了渗透系数对检漏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与被测件的泄漏率、累积时间、材料的渗透系数、有效容积均相关。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柔性收集室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漏 氦质谱非真空积累检漏法 柔性收集室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氦气工程试验回路管路系统泄漏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吉 杨明德 +3 位作者 党杰 陈镇 薄涵亮 张作义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9-294,共6页
大型氦气工程试验回路(Helium Test Loop,HTL)是为高温气冷堆关键技术设备的工程验证和热工性能试验而建立的一套回路系统。HTL回路运行介质为高温、高压、高纯度的氦气,易泄漏,对回路中设备、管路、阀门提出了很高的密封要求。现有的... 大型氦气工程试验回路(Helium Test Loop,HTL)是为高温气冷堆关键技术设备的工程验证和热工性能试验而建立的一套回路系统。HTL回路运行介质为高温、高压、高纯度的氦气,易泄漏,对回路中设备、管路、阀门提出了很高的密封要求。现有的单一检漏方法都不适用于HTL回路管路系统的泄漏检测,本文针对不同类型待测漏点构建了合理的检漏系统,采用了氦质谱真空检漏法、氦质谱正压检漏法、压力变化法、气泡检漏法相结合并互为补充的方法。讨论了各方法系统构成,应用范围及检测结果。通过检漏结果对回路管道系统进行了修正,以保证回路运行过程中的泄漏率可以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检测 氦质谱 真空检漏 正压检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充氦浓度氦质谱检漏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茂中 白国云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8-211,共4页
为解决不允许抽真空和充压的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检测问题,开展了较低充氦浓度的氦质谱检漏模拟实验。实验采用通道型标准漏孔和模拟密封容器,在容器内的氦气浓度为0.5‰,1‰,3‰,5‰时分别实测了混合气体中氦气通过漏孔的漏率,基于混合... 为解决不允许抽真空和充压的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检测问题,开展了较低充氦浓度的氦质谱检漏模拟实验。实验采用通道型标准漏孔和模拟密封容器,在容器内的氦气浓度为0.5‰,1‰,3‰,5‰时分别实测了混合气体中氦气通过漏孔的漏率,基于混合气体以同种比分通过分子流漏孔的假设,不同浓度下测得的漏率结果与理论计算相比较;实验得出了在一定体积的空间内定点释放少量的氦气自由扩散至基本均匀分布所需时间。在实验的基础上,专门设计低充氦浓度检漏的标定装置,可降低因标准漏孔的氦浓度与检漏充氦浓度相差较大而引入检漏结果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质谱检漏 低浓度 检漏灵敏度 内置氦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收集室的密封性对航天器总漏率测试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勇 孙立臣 +4 位作者 窦威 洪晓鹏 任国华 李征 贾瑞金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5-668,共4页
刚性收集室是航天器总漏率测试系统的核心设备,但其密封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却鲜有研究。本文首先以刚性收集室中的氦气浓度为研究变量,通过建立和求解常微分方程定量得到了氦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解析解。其次,通过对比刚性收集室泄... 刚性收集室是航天器总漏率测试系统的核心设备,但其密封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却鲜有研究。本文首先以刚性收集室中的氦气浓度为研究变量,通过建立和求解常微分方程定量得到了氦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解析解。其次,通过对比刚性收集室泄漏与不泄漏的理想情形,得到了由于刚性收集室的密封性而导致的测试误差与时间之间的数学表达,并结合具体两例讨论了刚性收集室的密封性对检漏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与被测件的泄漏率、累积时间、收集室的密封性以及有效容积均相关。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氦质谱非真空累积检漏法的工程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漏 氦质谱非真空累积检漏法 刚性收集室 气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积密闭容器背压法漏率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许阳光 潘晓霞 +5 位作者 刘晓艰 王彤 蔡悦 曾祥兵 杜宏伟 廖彬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39-845,共7页
围绕容积为104cm^3量级的密闭容器开展背压法漏率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了压氦压力、压氦时间、容器内外壁气体解吸附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机制,建立了一套可用于大容积密闭容器的背压法检漏流程。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将背压法用... 围绕容积为104cm^3量级的密闭容器开展背压法漏率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了压氦压力、压氦时间、容器内外壁气体解吸附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机制,建立了一套可用于大容积密闭容器的背压法检漏流程。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将背压法用于预制漏率为10^(-6)Pa·m^3/s量级的大容积密闭容器的漏率检测是可行的。随着漏孔漏率的降低(低于10^(-7)Pa·m^3/s量级),试验件的最低可检漏率也将逐渐低于氦质谱检漏仪的有效检测漏率,而由于被检对象的本底漏率值无法提前获知,将造成将背压法用于更低漏率的大容积密闭容器的漏率测试结果误差极大地增加。相关研究结果对于大容积密闭容器的漏率检测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积密闭容器 氦质谱检漏 背压法 预压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谱分析的航天器工质原位检漏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喻新发 周雪茜 +3 位作者 冯琪 窦仁超 潘颖 闫荣鑫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58-963,共6页
航天器推进系统、热控系统、环控系统及流体回路系统有严格的泄漏指标要求,基于质谱分析的检漏方法存在本底信号干扰及重复性较差等难点,建立了工质原位检漏方法的理论模型,分析了质谱室直接进样与分流进样的特点,确定了分流进样的技术... 航天器推进系统、热控系统、环控系统及流体回路系统有严格的泄漏指标要求,基于质谱分析的检漏方法存在本底信号干扰及重复性较差等难点,建立了工质原位检漏方法的理论模型,分析了质谱室直接进样与分流进样的特点,确定了分流进样的技术方案;通过试验,获得了大气环境取样条件下质谱室工作压力与本底信号的关系;同时,通过氦气、氪气、氙气等标准漏孔重复性试验获得了工质气体校准系数与本底信号的关系,并验证了系统检漏灵敏度满足航天器检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工质 质谱 原位检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信检漏技术综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鲍凯 吴孝俭 +1 位作者 邢智辉 张国珍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0,共5页
综述了国家军用标准GJB573A-98《引信环境与性能试验方法》中,方法308"泄漏试验"规定的引信检漏技术要求和四种检漏方法,即卤素法、氦气法、气泡法和容积分配法。
关键词 引信密封 漏率 氦质谱背压检漏 差压式检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质谱非真空积累检漏法待测时间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勇 闫荣鑫 +6 位作者 孙立臣 李天野 贾瑞金 李征 王健 张强 孙立志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3-550,共8页
以Fluent的CFD仿真为手段,通过考查放样气体在某收集室内强迫对流的分布规律,来优化氦质谱非真空累积检漏法的待测时间。研究结果表明:该收集室在自带风机的作用下230 s内即达到了氦气的空间浓度分布小于3%的要求;建议该收集室的待测时... 以Fluent的CFD仿真为手段,通过考查放样气体在某收集室内强迫对流的分布规律,来优化氦质谱非真空累积检漏法的待测时间。研究结果表明:该收集室在自带风机的作用下230 s内即达到了氦气的空间浓度分布小于3%的要求;建议该收集室的待测时间调整为5 min。本文的结论可以为氦质谱非真空累积检漏法的具体实施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漏 非真空 氦质谱 待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刚性正压漏孔的泄漏率与压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吉 党杰 +1 位作者 陈镇 杨明德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41-1145,共5页
为满足大型氦气工程试验回路(Helium Test Loop,HTL)工作状态下泄漏率的精确定量要求,进行了模拟刚性高压标准漏孔的研制工作。采用石英玻璃钻孔法制作得到正压漏孔2支,测定了漏孔在入口压力为0.7~7.0 MPa(表压),出口为大气压(绝对压力1... 为满足大型氦气工程试验回路(Helium Test Loop,HTL)工作状态下泄漏率的精确定量要求,进行了模拟刚性高压标准漏孔的研制工作。采用石英玻璃钻孔法制作得到正压漏孔2支,测定了漏孔在入口压力为0.7~7.0 MPa(表压),出口为大气压(绝对压力100 k Pa)和真空(绝对压力<10 Pa)两种情况下的泄漏率,并且采用圆导管模型模拟了2支漏孔在不同压力范围下泄漏率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发现He气通过两支漏孔的泄漏为粘滞-分子流状态,漏率与压差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拟合,拟合相关性系数良好。研究结论很好的揭示了刚性漏孔在较高压力下的泄漏状态,并且为正压检漏在相对较高压力范围内(0~7 MPa)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校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检测 氦质谱 正压检漏 正压漏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评定氦质谱检漏不确定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丹 陈长琦 秋实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6-270,共5页
通过建立检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模型,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检漏数据进行随机模拟,获得了各输入量的随机样本,计算了检漏结果的不确定度,并与传统评定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不确定度一致,说明... 通过建立检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模型,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检漏数据进行随机模拟,获得了各输入量的随机样本,计算了检漏结果的不确定度,并与传统评定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不确定度一致,说明蒙特卡罗方法可以作为评定氦质谱检漏结果不确定度的有效方法,且蒙特卡罗评定方法计算效率更高,应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质谱检漏 不确定度 蒙特卡罗方法 漏率 标准漏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加热器换热管管口泄漏及氦质谱技术在检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维科 李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00,共3页
分析了在役U形管式高压加热器(高加)换热管管口容易泄漏的原因,并对管口泄漏检查常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通过实例,介绍了氦质谱检漏技术在高加换热管管口泄漏检查上的应用。应用表明,氦质谱检漏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高加换热管管口... 分析了在役U形管式高压加热器(高加)换热管管口容易泄漏的原因,并对管口泄漏检查常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通过实例,介绍了氦质谱检漏技术在高加换热管管口泄漏检查上的应用。应用表明,氦质谱检漏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高加换热管管口泄漏的查漏难题,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并且避免了对高加换热管的漏堵和误堵,可提高高加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加热器 U型换热管 管口泄漏 氦质谱 检漏技术 远场涡流 探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制压力容器的氦泄漏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孝国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5-38,共4页
氦泄漏试验作为一种致密性试验,它的检漏灵敏度远远超过了气密性试验和氨渗漏等试验方法。随着国产化钛制压力容器的不断增多,一些高温高压和密封性要求高的压力容器,制造完成后除了进行常规的致密性试验外,还需要进行氦泄漏试验。钛制... 氦泄漏试验作为一种致密性试验,它的检漏灵敏度远远超过了气密性试验和氨渗漏等试验方法。随着国产化钛制压力容器的不断增多,一些高温高压和密封性要求高的压力容器,制造完成后除了进行常规的致密性试验外,还需要进行氦泄漏试验。钛制压力容器与其它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大的区别。选择合理的氦泄漏试验方案,可做到既能检漏又能及时发现漏点,有效地保证钛制容器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制压力容器 氦泄漏试验 检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封器件压氦和预充氦细检漏过程中环境氦分压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大同 王庚林 肖祥正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0-734,共5页
分别推导和分析了环境大气氦分压对压氦法的影响,地球干洁大气氦分压对预充氦法和预充氦密封器件压氦法复检的影响。证明对于压氦法,不需要考虑地球干洁大气氦分压的影响。但是如果候检室环境大气氦分压显著升高,对于内腔有效容积大,且... 分别推导和分析了环境大气氦分压对压氦法的影响,地球干洁大气氦分压对预充氦法和预充氦密封器件压氦法复检的影响。证明对于压氦法,不需要考虑地球干洁大气氦分压的影响。但是如果候检室环境大气氦分压显著升高,对于内腔有效容积大,且等效标准漏率小的密封器件,会加大测量漏率值,所以压氦后,被检器件应尽快离开压氦设备所在的房间。对于预充氦法,地球干洁大气氦分压会使测量漏率通过极大值后出现极小值,且当候检时间与内腔有效容积之比大于100 h/cm3时,极小值点的气流仍处于分子流状态,不能靠粗检鉴别,所以需压氦法复检加粗检,才能防止漏检。另外,地球干洁大气氦分压会使预充氦法候检时间的第一特征点变大,从而扩大了需压氦法复检加粗检的范围,但第二特征点不变,也不影响压氦法复检加粗检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质谱检漏仪 检漏 密封器件 压氦 预充氦 氦分压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油泵对检漏系统有效最小可检漏率影响研究
18
作者 孟冬辉 孙立臣 +6 位作者 邵容平 闫荣鑫 张春元 陈金明 张海峰 喻新发 王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41-944,共4页
真空检漏技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核工业等军工行业的密封产品测试,近些年,无油真空泵逐步代替了油封式机械泵作为检漏系统的前级泵。无油泵作为前级泵具有清洁无油的优点,但实践中经常出现检漏系统本底异常升高、检漏系统有效最小... 真空检漏技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核工业等军工行业的密封产品测试,近些年,无油真空泵逐步代替了油封式机械泵作为检漏系统的前级泵。无油泵作为前级泵具有清洁无油的优点,但实践中经常出现检漏系统本底异常升高、检漏系统有效最小可检漏率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差较大的情况。本文从检漏系统有效最小可检漏率的影响因素入手,结合容积式真空泵工作原理,分析了无油泵对检漏系统有效最小可检漏率的影响原因,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给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漏 氦质谱 最小可检漏率 无油真空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容器的氦质谱检漏
19
作者 王如竹 徐烈 +1 位作者 刘京龙 熊磊 《低温工程》 CAS CSCD 1994年第2期9-11,共3页
分析了大、小型低温容器的氦质谱检漏的各自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讨论了部分国产氦质谱检漏仪的应用特点。
关键词 检漏 氦质谱仪 低温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检口位置对氦质谱检漏仪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博 侯德峰 +1 位作者 王晓冬 巴德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8-65,共8页
多口复合分子泵的设计拓宽了复合分子泵在检漏技术中的应用范围,它结合了顺流检漏与逆流检漏各自特点,通过接入不同的抽气口以适应不同的检漏需求。多口复合分子泵的抽气能力决定了检漏仪的性能,而抽气口位置决定了分子泵的抽气能力。... 多口复合分子泵的设计拓宽了复合分子泵在检漏技术中的应用范围,它结合了顺流检漏与逆流检漏各自特点,通过接入不同的抽气口以适应不同的检漏需求。多口复合分子泵的抽气能力决定了检漏仪的性能,而抽气口位置决定了分子泵的抽气能力。基于分子泵抽气基本理论,建立了多口复合分子泵的计算模型,在涡轮级选取不同位置设置精检口,并结合质谱仪实际使用情况对抽气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精检口位置对检漏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检漏工况下的最优开口位置,为检漏用多口复合分子泵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被检件工作压力为10 Pa时,精检口应开在第8级叶列之后,工作压力为0.1 Pa时,精检口只需在第3级叶列之后即可;漏孔漏率为0.1 Pa·m3/s,精检口位置应在8级叶列之后;当氦气返流量为最小可检漏率值时,将精检口开在第8级叶列处可以获得较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质谱检漏 多口复合分子泵 精检阀 开口位置 涡轮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