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暴雨过程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孟庆涛 孙建华 乔枫雪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612,共17页
使用1990~2005年全国730站日降水资料和NCEP格点分析资料对1990~2005年东北地区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类研究,探讨21世纪前后夏季东北暴雨的主要特征。按照东北地区日降雨量大于50 mm的站点数不少于5个的标准,统计出1990~2005年东北地区... 使用1990~2005年全国730站日降水资料和NCEP格点分析资料对1990~2005年东北地区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类研究,探讨21世纪前后夏季东北暴雨的主要特征。按照东北地区日降雨量大于50 mm的站点数不少于5个的标准,统计出1990~2005年东北地区的69个暴雨个例(共90天)。在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造成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进行分类研究。考虑阻塞高压、热带、副热带系统和西风带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大致分为6类:(1)台风与西风带系统(西风槽、东北低涡)的远距离相互作用(20个,28.9%);(2)登陆台风(或南来低涡)北上与西风带系统(西风槽、东北低涡)相互作用(16个,23.2%);(3)台风直接暴雨(1个,1.5%);(4)低槽冷锋暴雨(16个,23.2%);(5)低空切变型暴雨(2个,2.9%);(6)东北低涡暴雨(14个,20.3%)。在所有个例中与台风有关的共有37个,超过一半,占总数53.6%。台风的远距离水汽输送或登陆台风北上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是东北地区产生大暴雨或持续性大暴雨的重要环流条件。此外,东北低涡和西风槽前系统造成暴雨个例也比较多,也是东北地区大范围暴雨的重要影响系统,低槽冷锋暴雨和东北低涡暴雨也各分为4小类。低空切变暴雨的切变线一般在低层较为明显。上述分析表明,夏季东北地区暴雨过程种类繁多,情况较为复杂,且进入新世纪以来该区降雨过程较为活跃,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暴雨 东北低涡 台风 西风槽 低槽冷锋暴雨 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7月25-26日呼伦贝尔市强降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芳 姜凤友 +2 位作者 郑洪玉 贾晓燕 付丽娟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年第2期98-100,共3页
强对流天气是呼伦贝尔市夏季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中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最为常见。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降水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11年7月25日8:00时至26日8:00时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区发生的强降水过程进... 强对流天气是呼伦贝尔市夏季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中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最为常见。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降水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11年7月25日8:00时至26日8:00时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区发生的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南北向的低空急流将日本海和东海的暖湿空气带入该市,其次低空急流左侧强烈的风速和风向切边,有低压生成发展,并在流场上形成辐合,从而造成急流轴左侧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再次西风槽带来的干冷西北气流与之配合形成不稳定层结,为暴雨的出现提供了极有利的天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高空冷锋 西风槽 低空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地区一次暴雨过程分析与预报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建国 何正梅 +2 位作者 孔银华 栗永忠 梁进秋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4-47,共4页
分析了 2 0 0 1年 8月 1 8~ 1 9日大同地区出现的暴雨过程 ,此次暴雨是由高空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低空切变线的共同影响所引发的 ,对此次暴雨的关键系统即河套切变线和水汽辐合区的动态作了较细致的分析 ,提出了预报着眼点。
关键词 大同地区 暴雨 天气过程分析 降水预报 西风槽 副热带高压 切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