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_(4)Mo_(6)}基多金属氧酸盐构筑的镍配合物作为一种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Cr^(Ⅵ)和Fe^(Ⅲ)离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慧 李慧 +1 位作者 徐娜 王秀丽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以钼酸钠、硫酸镍和3-氨甲基吡啶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P_(4)Mo_(6)}基多金属氧酸盐构筑的镍配合物,其化学式为[H_(2)(3-AP)]_(6){Ni[Mo_(6)O_(12)(OH)_(3)(PO_(4))_(2)(HPO_(4))_(2)]_(2)}(化合物1),3-AP为3-氨甲基吡啶.该化合... 以钼酸钠、硫酸镍和3-氨甲基吡啶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P_(4)Mo_(6)}基多金属氧酸盐构筑的镍配合物,其化学式为[H_(2)(3-AP)]_(6){Ni[Mo_(6)O_(12)(OH)_(3)(PO_(4))_(2)(HPO_(4))_(2)]_(2)}(化合物1),3-AP为3-氨甲基吡啶.该化合物为三维超分子结构,其由{Ni[P_(4)Mo_(6)^(Ⅴ)O_(31)]_(2)}^(22-)记为{Ni(P_(4)Mo_(6))_(2)}和质子化的3-AP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连接而成.研究了该配合物修饰的碳糊电极(1-CPE)对Cr^(Ⅵ)和Fe^(Ⅲ)离子的电化学检测,检出限(LODs)分别为2.3和4.6μmol/L.同时1-CPE在各种金属离子的存在下对Cr^(Ⅵ)和Fe^(Ⅲ)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_(4)Mo_(6)}基多金属氧酸盐 水热合成法 电催化性能 重金属离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外源重金属Cr^(6+)对菜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和连 赵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3期23-25,共3页
以特选97-5菜豆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土壤中不同浓度的外源重金属Cr6+处理对菜豆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r6+对菜豆幼苗的株高、上胚轴、下胚轴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高浓度的Cr6+对株高、上胚轴、叶面积、主根长有显著的抑制作... 以特选97-5菜豆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土壤中不同浓度的外源重金属Cr6+处理对菜豆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r6+对菜豆幼苗的株高、上胚轴、下胚轴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高浓度的Cr6+对株高、上胚轴、叶面积、主根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外源重金属cr^6+ 幼苗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Cr^(6+)、Mn^(2+)污染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及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畅喜云 范月君 陈志国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9-42,48,共5页
对不同浓度Cr6+、Mn2+处理的小麦种子萌发、小麦叶片叶绿素组成含量及SOD、POD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处理(Cr6+浓度≤10 mg/L、Mn2+浓度≤8 mg/L)能够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及SOD、POD酶活性;但随着... 对不同浓度Cr6+、Mn2+处理的小麦种子萌发、小麦叶片叶绿素组成含量及SOD、POD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处理(Cr6+浓度≤10 mg/L、Mn2+浓度≤8 mg/L)能够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及SOD、POD酶活性;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Cr6+、Mn2+对小麦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毒害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cr6+、Mn2+ 小麦萌发 叶绿素组成含量 SOD POD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r^(6+)的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重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2-526,共5页
论述了磺化煤的制备方法和原理。研究了磺化煤吸附模拟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r6+的吸附特性及其粒度、用量、吸附作用时间、吸附温度、pH值和吸附液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磺化煤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理。试验研究表明,pH值是影响... 论述了磺化煤的制备方法和原理。研究了磺化煤吸附模拟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r6+的吸附特性及其粒度、用量、吸附作用时间、吸附温度、pH值和吸附液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磺化煤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理。试验研究表明,pH值是影响磺化煤吸附作用的主要因素,吸附性能随着pH增加发生变化。磺化煤吸附Cr6+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符合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磺化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模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煤 吸附作用 重金属离子cr^6+ 模拟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水质Cr(Ⅵ)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玥琪 胡敬芳 +1 位作者 邹小平 高国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16-4823,共8页
针对我国水质重金属六价铬(Cr(Ⅵ))污染问题突出,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水质Cr(Ⅵ)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化学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构建石墨烯纳米材料修饰金电极(r GO/Au)。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 针对我国水质重金属六价铬(Cr(Ⅵ))污染问题突出,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水质Cr(Ⅵ)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化学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构建石墨烯纳米材料修饰金电极(r GO/Au)。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表征了r GO/Au的表面形貌和结构;采用方波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Cr(Ⅵ)在r GO/Au表面的直接电催化还原行为,优化了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还原电位和还原时间,以及支持电解质pH、浓度和检测电位等实验参数;采用计时电流法,在无须预富集的条件下,考察了Cr(Ⅵ)浓度与r GO/Au响应电流之间的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材料对Cr(Ⅵ)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活性,计时电流响应值与Cr(Ⅵ)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2000μg·L-1,最低检测限为0.5μA·L-1(S/N≥3)。所制备的r GO/Au具有对常见其他重金属干扰离子(Cr(Ⅲ)、Ni(Ⅱ)、Cu(Ⅱ)、Mg(Ⅱ)和Mn(Ⅱ))较好的抗干扰性能,11次连续测定后,响应值相对初始值下降幅度小于10%,表明该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提出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环保以及可重复使用的优点,能够应用于水质重金属Cr(Ⅵ)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材料 重金属cr(Ⅵ) 电催化还原 电化学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
6
作者 周洁 王劲松 +3 位作者 方丰荣 唐奇 杨金辉 林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43,共6页
以对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合成杯[6]芳烃,再以杯[6]芳烃为母体,通过化学修饰合成得到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采用IR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溶液初始p H值、萃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萃取重金属离子(Pb2+、Ni2+、Cu2... 以对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合成杯[6]芳烃,再以杯[6]芳烃为母体,通过化学修饰合成得到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采用IR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溶液初始p H值、萃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萃取重金属离子(Pb2+、Ni2+、Cu2+、Mn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 H=5.0、萃取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对各重金属离子的萃取率均达到88%以上,最高萃取率达到96.3%。与杯[6]芳烃相比,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萃取率提高了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杯[6]芳烃 芳烃羟肟衍生物 重金属离子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l柱撑蒙脱石对矿坑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振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181-184,共4页
针对某露天矿矿坑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特点,采用天然钠基膨润土制备Cr-Al多金属复合柱撑蒙脱石,并开展了对矿坑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试验研究,探讨吸附时间、Cr-Al柱撑蒙脱石添加量、溶液pH值等3种因素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 针对某露天矿矿坑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特点,采用天然钠基膨润土制备Cr-Al多金属复合柱撑蒙脱石,并开展了对矿坑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试验研究,探讨吸附时间、Cr-Al柱撑蒙脱石添加量、溶液pH值等3种因素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Cr-Al柱撑蒙脱石对矿坑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及去除率。研究表明:Cr-Al柱撑蒙脱石能够与矿井水中重金属离子Zn^2+、Cu^2+、Pb^2+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当设置反应时间为10h、溶液pH值为6、采用80~100目Cr-Al柱撑蒙脱石添加量为10.0g/L时,重金属离子Zn^2+、Cu^2+、Pb^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9%、84.2%、84.4%,去除率最大,吸附效果最佳,为该露天矿矿坑水处理和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l柱撑蒙脱石 矿坑水 吸附试验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吸附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学川 张斐斐 强涛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01-11007,11012,共8页
重金属离子广泛存在于冶金、电镀、制革等行业排放的废水,研究者们致力于重金属离子高效吸附材料的研制已有多年,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系统论述了生物质吸附材料,基于生物质吸附材料的改性产品及新型高分子的吸附性能,比较了各种吸... 重金属离子广泛存在于冶金、电镀、制革等行业排放的废水,研究者们致力于重金属离子高效吸附材料的研制已有多年,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系统论述了生物质吸附材料,基于生物质吸附材料的改性产品及新型高分子的吸附性能,比较了各种吸附剂的优缺点。指出将制革产生的废弃革屑处理后得到的胶原纤维经过化学改性提高其吸附性能,原材料来源广泛。将其应用于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中,可以达到以废治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吸附 cr(Ⅵ) 胶原纤维 超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重金属铬离子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晓菲 向文英 杨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2期169-171,共3页
以静态试验的方式,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铬离子废水,以及研究了对不同浓度铬离子废水处理不同时间后的各自处理效率,从而得到处理效率最佳的初始铬离子浓度和处理时间。结果表明:当铬(Ⅵ)离子废水初始浓度为50 m... 以静态试验的方式,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铬离子废水,以及研究了对不同浓度铬离子废水处理不同时间后的各自处理效率,从而得到处理效率最佳的初始铬离子浓度和处理时间。结果表明:当铬(Ⅵ)离子废水初始浓度为50 mg/L到100 mg/L时,SRB菌对铬(Ⅵ)离子废水的处理效率最好,达到99.62%和99.74%;并且较为经济的最佳处理时间为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重金属 铬(Ⅵ)离子废水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捕集剂水杨醛双Schiff碱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丽华 毕学 封孝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74-76,共3页
以2,6-吡啶二甲酸、乙二胺及水杨醛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重金属离子捕集剂水杨醛双Schiff碱N,N′-双(2-水杨醛亚胺基乙基)-2,6-吡啶二甲酰胺(Ⅱ),并以其为配体与一些重金属离子(如Cu2+、Pb2+、Hg2+、Cr3+等)进行螯合反应。结果表明,配体... 以2,6-吡啶二甲酸、乙二胺及水杨醛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重金属离子捕集剂水杨醛双Schiff碱N,N′-双(2-水杨醛亚胺基乙基)-2,6-吡啶二甲酰胺(Ⅱ),并以其为配体与一些重金属离子(如Cu2+、Pb2+、Hg2+、Cr3+等)进行螯合反应。结果表明,配体化合物Ⅱ能与重金属离子生成稳定性较高且不溶于水的螯合物,可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吡啶二甲酸 水杨醛 SCHIFF碱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钨氧簇材料对水中重金属铬离子的荧光检测特性分析
11
作者 王振伟 陈西良 +1 位作者 胡晓冰 路长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03-309,共7页
本文利用Eu^(3+)离子嵌入钨氧簇材料(化合物1)优异的发光特性,将其作为荧光探针材料,系统研究了其对水中重金属Cr^(3+)离子的荧光检测性能。利用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对化合物1对水中Cr^(3+)离子荧光检测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检出限等... 本文利用Eu^(3+)离子嵌入钨氧簇材料(化合物1)优异的发光特性,将其作为荧光探针材料,系统研究了其对水中重金属Cr^(3+)离子的荧光检测性能。利用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对化合物1对水中Cr^(3+)离子荧光检测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检出限等指标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猝灭常数K_(q)为1.41×10^(8) L·mol^(−1)·s^(−1),远低于最大散射碰撞猝灭常数2.00×10^(10) L·mol^(−1)·s^(−1),显示出化合物1对重金属Cr^(3+)离子的快速灵敏的荧光猝灭响应。化合物1在同时含有不同阴、阳离子的待测液中的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其对水溶液中Cr^(3+)离子的荧光检测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经计算获得化合物1对水溶液中Cr^(3+)离子的检出限LOD为4.21×10^(−7) mol/L,显示出化合物1对水环境中的Cr^(3+)离子具有很好的检出效果。本研究为水中重金属Cr^(3+)离子的荧光检测提供一种灵敏、可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离子 荧光检测 钨氧簇材料 稀土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MHC对Cu2+、Ni2+的萃取性能
12
作者 周洁 王劲松 +3 位作者 李霞 方丰荣 谢水波 蔡萍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0-776,共7页
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化学修饰合成得到上沿羧基化的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即5,11,17,23,29,35-六羧基-37,38,39,40,41,42-六羟肟酸甲氧基杯[6]芳烃(HHMHC),采用IR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并探讨了溶液初始p H值、初始重金属离子(Cu2+... 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化学修饰合成得到上沿羧基化的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即5,11,17,23,29,35-六羧基-37,38,39,40,41,42-六羟肟酸甲氧基杯[6]芳烃(HHMHC),采用IR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并探讨了溶液初始p H值、初始重金属离子(Cu2+、Ni2+)浓度、萃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HHMHC萃取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时HHMHC萃取Ni2+和Cu2+的最佳p H值分别为5.0、6.0,萃取平衡时间均为30min.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R2>0.999)均可较好的拟合其萃取过程,通过计算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得到Gibbs自由能(ΔG0)和焓变(ΔH0)均小于0,表明萃取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反应.通过红外光谱图分析和考察溶液p H值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探讨HHMHC萃取Cu2+、Ni2+的机理,结果表明此萃取过程除了存在阳离子交换机理外,还存在与冠醚萃取相同的离子配位萃取,参与配位作用的主要是羟肟基团(–CONH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11 17 23 29 35-六羧基-37 38 39 40 41 芳烃(HHMHC) 萃取 重金属离子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生栅藻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美玲 孙玉帅 +1 位作者 张雪 张玉苗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8期120-121,126,共3页
选取斜生栅藻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接种于含有低浓度无机锌(Zn 2+)(0~16 mg/L)、六价铬(Cr^6+)(0~2 mg/L)、无机铜(Cu^2+)(0~4 mg/L)的培养基中,研究了斜生栅藻的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斜生栅藻对重金属Zn^2+的生长耐受程度... 选取斜生栅藻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接种于含有低浓度无机锌(Zn 2+)(0~16 mg/L)、六价铬(Cr^6+)(0~2 mg/L)、无机铜(Cu^2+)(0~4 mg/L)的培养基中,研究了斜生栅藻的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斜生栅藻对重金属Zn^2+的生长耐受程度不超过8 mg/L,并且0~4 mg/L的添加量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反而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斜生栅藻能耐重金属Cr^6+的浓度范围是0~1.5 mg/L;斜生栅藻能耐重金属Cu^2+的浓度范围是0~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生栅藻 重金属离子 ZN^2+ cr^6+ CU^2+ 生长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