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秆生物炭对Cd^(2+)的吸附固定作用
1
作者 文方 廖娜 +2 位作者 王娜 靳静 姚义强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3,共9页
【目的】探究棉秆生物炭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和固定作用潜力。【方法】以新疆典型的农业废弃物棉花秸秆为原料,分别在500、600和700℃热解温度下制备棉秆炭(BC500、BC600和BC700),进行吸附和钝化试验。【结果】Cd^(2+)初始浓度为100 m... 【目的】探究棉秆生物炭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和固定作用潜力。【方法】以新疆典型的农业废弃物棉花秸秆为原料,分别在500、600和700℃热解温度下制备棉秆炭(BC500、BC600和BC700),进行吸附和钝化试验。【结果】Cd^(2+)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BC500、BC600和BC700对Cd^(2+)的吸附量分别达到10.47、9.72和11.96 mg/g。不同热解温度棉秆生物炭对Cd^(2+)的动力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吸附模型。不同热解温度棉秆生物炭中吸附的Cd^(2+)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存在,比例达到77.74%~82.09%;其次是可交换态和不可利用态,比例分别为12.14%~14.95%和5.62%~6.75%。与对照相比,添加不同热解温度棉秆生物炭使得土壤中Cd^(2+)的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组分比例分别平均降低24.29%和6.52%;碳酸盐结合态和不可利用态组分比例分别平均增加22.49%和8.32%。【结论】棉秆生物炭对Cd^(2+)具有较强的吸附潜力,施用于土壤中可有效降低土壤中Cd^(2+)的生物可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生物炭 Cd^(2+) 吸附 固定 重金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幼虫不同组织对Zn^2+积累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夏嫱 舒迎花 +2 位作者 胡新军 孙虹霞 张古忍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9-93,共5页
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Zn2,研究了植食性昆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连续3代幼虫取食含不同质量分数Zn2+饲料后,第1和第3代6龄幼虫不同组织对Zn2+的积累作用。结果表明,经连续3个世代的胁迫,Zn2+在第1、3代斜... 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Zn2,研究了植食性昆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连续3代幼虫取食含不同质量分数Zn2+饲料后,第1和第3代6龄幼虫不同组织对Zn2+的积累作用。结果表明,经连续3个世代的胁迫,Zn2+在第1、3代斜纹夜蛾6龄幼虫脂肪体、表皮和中肠中的积累量随幼虫饲料中Zn2+质量分数及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中肠对Zn2+的积累作用最强,表皮次之,脂肪体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ZN^2+ 斜纹夜蛾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Pb^(2+),Zn^(2+),Cr(VI),Cd^(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1
3
作者 施惠生 刘艳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07-510,共4页
试验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剂用量对膨润土吸附重金属离子Pb2+,Zn2+,Cr(VI)和Cd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pH值、吸附时间及吸附剂用量条件下,膨润土对Pb2+,Zn2+,Cd2+的吸附效果均优于其对Cr(VI)的吸附效果;pH值是影响上述吸附... 试验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剂用量对膨润土吸附重金属离子Pb2+,Zn2+,Cr(VI)和Cd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pH值、吸附时间及吸附剂用量条件下,膨润土对Pb2+,Zn2+,Cd2+的吸附效果均优于其对Cr(VI)的吸附效果;pH值是影响上述吸附的重要因素,离子交换和表面络合是上述吸附的主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重金属 PB^2+ ZN^2+ Cr(Ⅵ) CD^2+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Zn^2+胁迫下麦长管蚜的取食行为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丽 宋亚茜 +2 位作者 高欢欢 罗坤 赵惠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37-2543,共7页
为了探索重金属锌长期胁迫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取食行为的变化影响,在模拟自然的实验室条件下,用不同浓度Zn^(2+)溶液浇灌土壤,通过土壤-小麦-蚜虫体系连续处理麦长管蚜15代,用EPG(刺探电位技术)对第1、5、10、15代成蚜的取食... 为了探索重金属锌长期胁迫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取食行为的变化影响,在模拟自然的实验室条件下,用不同浓度Zn^(2+)溶液浇灌土壤,通过土壤-小麦-蚜虫体系连续处理麦长管蚜15代,用EPG(刺探电位技术)对第1、5、10、15代成蚜的取食行为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第1代和第5代时,200 mg/kg的Zn^(2+)处理后np波和C波的总持续时间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800mg/kg的Zn^(2+)使其显著增加。到第15代,高剂量的Zn^(2+)处理后np波和C波的总持续时间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涉及分泌唾液的E1波持续时间及涉及被动取食营养的E2波出现次数并未受到低剂量Zn^(2+)的显著影响,但高剂量的Zn^(2+)处理后单独E1波、伴随稳定E2的E1波总持续时间及E2波的数量均显著降低。麦长管蚜的取食行为会受到重金属锌的影响并且会在高剂量Zn^(2+)的胁迫条件下产生积累效应,而低剂量的Zn^(2+)则促进麦长管蚜对小麦的取食行为。针对重金属而言,此效应发生改变的关键浓度为400 mg/kg,蚜虫取食行为发生改变的关键世代为第5代和第10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重金属Zn^2+ 刺探电位图谱 取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Zn^(2+)·Cd^(2+)对田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大练 马玉心 俞兴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376-378,共3页
[目的]研究重金属Zn2+、Cd2+对田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田菁幼苗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Zn2+、Cd2+对田菁幼苗生理上的毒害。[结果]Zn2+、Cd2+对田菁幼苗毒害作用显著。随着Zn2+、Cd2+胁迫浓度的增高,田菁叶片叶绿素... [目的]研究重金属Zn2+、Cd2+对田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田菁幼苗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Zn2+、Cd2+对田菁幼苗生理上的毒害。[结果]Zn2+、Cd2+对田菁幼苗毒害作用显著。随着Zn2+、Cd2+胁迫浓度的增高,田菁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增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表现为上升趋势;SOD与POD活性表现为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Zn2+、Cd2+对田菁幼苗的毒害作用强度不同,Cd2+表现出更强的毒害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海滨地区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菁 重金属 Zn2+ Cd2+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改性生物炭高效吸附重金属离子:制备及吸附机理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林峰 欧爱彤 +4 位作者 李志远 李垚 刘润泽 吴晓乐 徐景涛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94-2603,共10页
以废弃芦苇为原料、硫化钠(Na_(2)S)为改性剂,制备了对Pb^(2+)、Cd^(2+)、Zn^(2+)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Na_(2)S改性生物炭(BCS)。通过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Na_... 以废弃芦苇为原料、硫化钠(Na_(2)S)为改性剂,制备了对Pb^(2+)、Cd^(2+)、Zn^(2+)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Na_(2)S改性生物炭(BCS)。通过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Na_(2)S改性能够为生物炭引入多种含硫官能团,提升孔体积并增加比表面积。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Na_(2)S溶液浓度的增加,BCS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得到提升。在pH为2.0~6.0的范围内,BCS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随pH增加逐步增强。在pH=6.0时,BCS对Pb^(2+)、Cd^(2+)、Zn^(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94.99、131.14、94.89 mg/g。根据动力学实验结果可知,BCS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机理主要包括表面官能团的络合、离子交换和静电吸附。本研究可为废弃物的再利用以及废水中的重金属的高效去除提供一种环境友好且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重金属 Na_(2)S 吸附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Zn^(2+)和Cu^(2+)胁迫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文杰 潘清青 +1 位作者 童旭峰 潘丽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7期121-122,128,共3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Zn^(2+)、Cu^(2+)溶液处理白三叶种子,研究Zn^(2+)、Cu^(2+)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为白三叶在Zn^(2+)、Cu^(2+)污染土壤中的种植适宜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当Zn^(2+)浓度达到125 mg/L、Cu^(2+)浓度为60 m... 采用不同浓度的Zn^(2+)、Cu^(2+)溶液处理白三叶种子,研究Zn^(2+)、Cu^(2+)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为白三叶在Zn^(2+)、Cu^(2+)污染土壤中的种植适宜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当Zn^(2+)浓度达到125 mg/L、Cu^(2+)浓度为60 mg/L及以上时,白三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均受到显著抑制,对发芽指数无明显影响,但却显著影响种子的活力指数,并显著抑制了幼苗胚根、胚芽以及生物量的增加,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胚芽;白三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Zn^(2+)的耐受力大于Cu^(2+),不适宜在Zn^(2+)浓度达125 mg/L及以上的土壤中种植,而Cu^(2+)污染的限制浓度为60 mg/L、且250 mg/L可认为是白三叶幼苗的致死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CU^2+ 白三叶 胁迫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白泥复合吸附剂处理含Zn^(2+)酸性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涛 王丽华 +1 位作者 肖利萍 郭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4-240,共7页
为高效处理含重金属Zn^(2+)的酸性矿山废水(AMD),将具有碱性的造纸白泥和具有黏结性和吸附性的膨润土复合,并掺加造孔剂,通过高温焙烧制备新型复合颗粒吸附剂,建立Zn^(2+)的吸附等温式和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最大碱度释... 为高效处理含重金属Zn^(2+)的酸性矿山废水(AMD),将具有碱性的造纸白泥和具有黏结性和吸附性的膨润土复合,并掺加造孔剂,通过高温焙烧制备新型复合颗粒吸附剂,建立Zn^(2+)的吸附等温式和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最大碱度释放量为82.9 mg/g(以Ca_(2)CO_(3)计),投加复合吸附剂可使水样的pH值上升.Freundlich等温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复合吸附剂对Zn^(2+)的吸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酸性矿山废水 重金属Zn^(2+) 膨润土 造纸白泥 复合吸附剂 吸附等温式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及其改性膜去除水中重金属及核素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彦君 杨禹 侯立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42,共13页
近年来,由于工业、核电及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水中重金属及核素污染不能忽视,水体安全保障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二硫化钼(MoS_(2))纳米材料在杀菌、储氢和水净化等领域备受关注,膜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成为去除水中重... 近年来,由于工业、核电及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水中重金属及核素污染不能忽视,水体安全保障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二硫化钼(MoS_(2))纳米材料在杀菌、储氢和水净化等领域备受关注,膜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成为去除水中重金属及核素的选择之一。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MoS_(2)基纳米材料及膜材料在去除水中重金属及核素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MoS_(2)合成与改性的主要方法、MoS_(2)去除重金属及核素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MoS_(2)改性膜制备及膜技术去除水中重金属及核素的前沿研究等,旨在高效去除重金属和核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 重金属 核素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对镉离子(Cd^(2+))诱导下斑马鱼胚胎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孟阳 杨越 +4 位作者 李晨露 董静 王飞虎 袁杰 陈玉环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7-43,49,共8页
(28.0±0.5)℃下,将100个产后1 h的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放在120 mm培养皿中,暴露在<0.02%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50μg/L Cd^(2+)(低浓度暴露组)、500μg/L Cd^(2+)(高浓度暴露组)和Cd^(2+)+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 (28.0±0.5)℃下,将100个产后1 h的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放在120 mm培养皿中,暴露在<0.02%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50μg/L Cd^(2+)(低浓度暴露组)、500μg/L Cd^(2+)(高浓度暴露组)和Cd^(2+)+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虾青素AST联合暴露组(50μg/L Cd^(2+)+100μg/L AST组和500μg/L Cd^(2+)+100μg/L AST组)5个处理组中,120 h后测定斑马鱼幼鱼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酶(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研究重金属镉离子(Cd^(2+))暴露下斑马鱼胚胎的抗氧化响应,探讨AST对斑马鱼机体氧化损伤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斑马鱼胚胎Cd^(2+)暴露120 h后,体内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随着Cd^(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GSH含量、SOD和T-AOC的活性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Cd^(2+)可诱导斑马鱼机体出现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添加AST后,斑马鱼幼鱼体内ROS和MDA含量下降,GSH含量、SOD和T-AOC活性上升,说明添加AST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金属Cd^(2+)对斑马鱼体内抗氧化指标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AST作为新型鱼类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Cd^(2+) 虾青素 斑马鱼胚胎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铜纳米团簇用于食品和环境中Cr_(2)O_(7)^(2-)的检测研究
11
作者 赵干 杨丽娜 +2 位作者 向晖 贺诗雨 刘洪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是食品和环境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科学灵敏的检测方法。文章使用4,6-二氨基-2-巯基嘧啶(DAMP)作为配体,在温和条件下,仅通过简单的搅拌,在10 min之内合成一种发射波长为590 nm的新型铜纳米团簇(c... 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是食品和环境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科学灵敏的检测方法。文章使用4,6-二氨基-2-巯基嘧啶(DAMP)作为配体,在温和条件下,仅通过简单的搅拌,在10 min之内合成一种发射波长为590 nm的新型铜纳米团簇(copper nanoclusters,CuNCs)。鉴于该团簇对于重铬酸根离子(Cr_(2)O_(7)^(2-))高度的灵敏性和抗干扰能力,将其作为荧光探针,实现了对Cr_(2)O_(7)^(2-)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最低检出限为0.7μmol/L。通过加标回收试验,验证其在饮用水和湖水实际样品中对Cr_(2)O_(7)^(2-)的荧光检测能力,荧光变化显著,其加标回收率在94.3%~10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低于5%。结果表明该荧光探针对食品和环境中的Cr_(2)O_(7)^(2-)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环境安全 重金属污染 铜纳米团簇(CuNCs) 重铬酸根离子(Cr_(2)O_(7)^(2-))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氧化对不同温度制备的污泥炭特性及重金属的影响
12
作者 韩佳琳 胡晓飘 +3 位作者 边颢昊 夏宏蕾 王敏艳 张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822,共7页
为探究污泥炭的生态风险,利用H_(2)O_(2)氧化模拟污泥炭的化学老化过程,探究不同浓度的H_(2)O_(2)对污泥炭理化性质及其重金属(Cr、Ni、Pb、Zn)总量和形态变化的影响,并利用风险评价指数法(RAC)对污泥炭中这4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 为探究污泥炭的生态风险,利用H_(2)O_(2)氧化模拟污泥炭的化学老化过程,探究不同浓度的H_(2)O_(2)对污泥炭理化性质及其重金属(Cr、Ni、Pb、Zn)总量和形态变化的影响,并利用风险评价指数法(RAC)对污泥炭中这4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H_(2)O_(2)浓度升高,污泥炭含C量总体下降,含O量总体上升,H/C比总体增大,芳香度降低。低浓度的H_(2)O_(2)(体积分数5%)氧化使得400℃制备的污泥炭比表面积降低,600、800℃制备的污泥炭比表面积增大,高浓度的H_(2)O_(2)(体积分数20%)氧化与之结果相反。与原污泥相比,热解后各重金属均富集在污泥炭中,BCR分级提取后发现,污泥炭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占比显著降低,且600、800℃制备的污泥炭重金属形态更不易受H_(2)O_(2)氧化影响。结合RAC分析,当热解温度为600℃时,污泥炭中4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最低,可为污泥的资源化安全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炭化学老化 H_(2)O_(2)氧化 重金属 BCR分步提取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Pb^2+和Cd^2+对毛竹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大鹏 蔡春菊 +1 位作者 范少辉 苏文会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0-504,共5页
以毛竹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铅离子(Pb2+)、镉离子(Cd2+)对毛竹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和Cd2+浓度的增加,毛竹种子的发芽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同时,Pb2+和C... 以毛竹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铅离子(Pb2+)、镉离子(Cd2+)对毛竹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和Cd2+浓度的增加,毛竹种子的发芽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同时,Pb2+和Cd2+对幼苗根伸长、芽伸长及生物量积累等指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尤其是根部,根伸长抑制率最高分别达到96.20%和94.00%;幼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对Pb2+、Cd2+的积累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地下部分的积累量要显著高于前者,相同浓度下最高差距分别达到地上部分的27.21、6.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种子 发芽率 毛竹 铅离子 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锰钾矿吸附水溶液中Hg^(2+)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郑德圣 鲁安怀 +3 位作者 秦善 姜浩 郑喜珅 赵谨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9-564,567,共7页
利用粉碎分级的天然锰钾矿去除水溶液中Hg2 + 的实验研究表明 :反应平衡时间约为 2 0小时 ;pH值对其吸附率影响很大 ,在中性 (氯化物在偏碱性 )条件下吸附率较高 ;溶液中阳离子的存在会产生竞争吸附而降低对Hg2 + 的吸附量 ,2价金属离子... 利用粉碎分级的天然锰钾矿去除水溶液中Hg2 + 的实验研究表明 :反应平衡时间约为 2 0小时 ;pH值对其吸附率影响很大 ,在中性 (氯化物在偏碱性 )条件下吸附率较高 ;溶液中阳离子的存在会产生竞争吸附而降低对Hg2 + 的吸附量 ,2价金属离子较 1价金属离子对Hg2 + 竞争干扰明显 ;溶液中Cl- 的存在能明显降低对Hg2 + 的吸附量。对等温吸附曲线的回归分析得出在浓度为5~ 35 0mg/L段能很好地符合Langmuir单吸附位吸附曲线 ,并计算出在该实验条件下其最大理论吸附量为 2 7.6mg/g。解吸实验结果表明 ,在无其他电解质参与的条件下解吸量较少 ,受多种电解质干扰时其解吸率不超过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锰钾矿 吸附作用 重金属污染物 汞离子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捕集剂XMT处理电镀废水中Cu^(2+)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风贺 王国祥 +3 位作者 王志良 李时银 陆继来 张利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以XMT作为重金属离子捕集剂,进行了电镀废水Cu2+的捕集研究,探讨了XMT加入量、pH、絮凝剂加入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u2+捕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的XMT加入量2.0 mL、pH=3~12、质量分数为0.01%的PAM絮凝剂加入量1.0 mL... 以XMT作为重金属离子捕集剂,进行了电镀废水Cu2+的捕集研究,探讨了XMT加入量、pH、絮凝剂加入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u2+捕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的XMT加入量2.0 mL、pH=3~12、质量分数为0.01%的PAM絮凝剂加入量1.0 mL、反应时间10~30 min等优化工艺条件下,Cu2+去除率在99%以上,残余Cu2+质量浓度小于0.05 mg.L-1,出水满足GB 21900-2008一级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重金属捕集剂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Cd^(2+)和Cu^(2+)胁迫下泥蚶消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肖肖 高业田 +4 位作者 吴洪喜 王召根 王瑶华 周朝生 胡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690-7698,共9页
为了探讨重金属Cd2+和Cu2+胁迫对泥蚶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运用酶学分析的方法,按《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规定的Cd2+、Cu2+最高限量值的1、2、5、10倍设置重金属离子Cd2+、Cu2+浓度及其组合,研究了在重金属Cd2+、Cu2+胁迫下,30d内泥蚶... 为了探讨重金属Cd2+和Cu2+胁迫对泥蚶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运用酶学分析的方法,按《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规定的Cd2+、Cu2+最高限量值的1、2、5、10倍设置重金属离子Cd2+、Cu2+浓度及其组合,研究了在重金属Cd2+、Cu2+胁迫下,30d内泥蚶3种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重金属Cd2+、Cu2+或其组合的胁迫下,较低浓度组泥蚶的淀粉酶活性实验前期增强(即被诱导),实验后期减弱(即被抑制),较高浓度组泥蚶的淀粉酶活性从实验一开始就减弱,并保持在较低水平,毒性比较,同一重金属高浓度>低浓度,不同重金属及其组合Cu2+>(Cd2++Cu2+)组合>Cd2+;泥蚶脂肪酶的活性实验前期增强,实验后期转为微减弱或减弱,毒性比较,同一重金属高浓度>低浓度,不同重金属及其组合(Cd2++Cu2+)组合>Cu2+>Cd2+;泥蚶胃蛋白酶的活性实验前期增强,且活性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变化,实验后期分别表现微增强、微减弱和减弱,毒性比较,同一重金属高浓度>低浓度,不同重金属及其组合(Cd2++Cu2+)组合>Cu2+>Cd2+。可见:环境中的Cd2+和Cu2+对泥蚶的消化酶活性起着明显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重金属胁迫 CD^2+ CU^2+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还原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艳春 曾效舒 +3 位作者 敖志强 袁秋红 杨文庆 沈佐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1,共6页
利用瞬时加热还原氧化石墨的方法制备石墨烯,将热还原的石墨烯用于吸附水中的重金属Pb2+,研究接触时间和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石墨烯的吸附性能,pH值大于7时吸附量显著增加,并在5min内达到平衡。透射电子显... 利用瞬时加热还原氧化石墨的方法制备石墨烯,将热还原的石墨烯用于吸附水中的重金属Pb2+,研究接触时间和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石墨烯的吸附性能,pH值大于7时吸附量显著增加,并在5min内达到平衡。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石墨烯的片层很薄,层数较少。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拟合实验数据,Langmuir吸附等温式计算出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86.5mg/g,相关系数R2为0.9982,Langmuir常数KL为10.7,与实验结果更接近。表明石墨烯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以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为主。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还原 石墨烯 吸附性能 重金属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锰钾矿处理含Cd^(2+)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德圣 鲁安怀 +2 位作者 高翔 赵谨 马生凤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0-364,共5页
利用天然锰钾矿处理实验室内配置的含Cd2 + 废水 ,结果表明 :天然锰钾矿对水溶液中Cd2 + 的去除达平衡需 2d以上 ;锰钾矿粒径越小对Cd2 + 的去除量越大 ;溶液中Cd2 + 的浓度不太高时 ,去除量随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在酸性介质中去除量... 利用天然锰钾矿处理实验室内配置的含Cd2 + 废水 ,结果表明 :天然锰钾矿对水溶液中Cd2 + 的去除达平衡需 2d以上 ;锰钾矿粒径越小对Cd2 + 的去除量越大 ;溶液中Cd2 + 的浓度不太高时 ,去除量随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在酸性介质中去除量随pH值增大先降低后增大 ,pH值超过 6 .3时天然锰钾矿表面开始带负电荷 ,在弱碱性介质中去除量最大 ;不同电解质对去除量的的影响主要是由Cl-与Cd2 + 的络合造成的。实验浓度范围内能很好地用Lang muir吸附等温线拟合 ,对Cd2 + 的最大吸附量为 5 .5 4mg/ g。锰钾矿处理含Cd2 + 废水的过程中伴随有K+ 和Mn2 + 溶出。处理Cd2 + 后的锰钾矿渣 ,经超声并淋滤后仍有大部分的Cd2 + 被固持 ,固持率可达去除量的 79.8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锰钾矿 重金属离子 CD^2+ 吸附解吸 水体污染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对2-氯酚厌氧降解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皓 陈玲 +1 位作者 王虹 赵建夫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6-131,共6页
针对重金属对难降解有毒有机物厌氧降解的影响问题,采用间歇试验法研究Ni2+对2-氯酚(2-CP)厌氧降解系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ρ(Ni2+)<5 mg/L时,Ni2+对2-CP厌氧降解表现出轻度促进,当ρ(Ni2+)为5~500 mg/L,Ni2+以抑制作用为主,抑... 针对重金属对难降解有毒有机物厌氧降解的影响问题,采用间歇试验法研究Ni2+对2-氯酚(2-CP)厌氧降解系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ρ(Ni2+)<5 mg/L时,Ni2+对2-CP厌氧降解表现出轻度促进,当ρ(Ni2+)为5~500 mg/L,Ni2+以抑制作用为主,抑制作用随ρ(Ni2+)的增加而增强.Ni2+对原基质及关键中间产物苯酚和苯甲酸的抑制程度表现为:苯酚>苯甲酸>2-CP;ρ(Ni2+)低时的驯化能有效提高厌氧污泥对Ni2+毒性的耐受性能,300 mg/L Ni2+对2-CP降解的抑制从驯化前的65%降至驯化后的21%.Ni2+对2-CP厌氧降解的抑制作用与污泥中Ni的截留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抑制浓度CIP值和方程αC=[1-(I/I*)m]/[1+(I/I*)n)]能较好地表征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受抑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 2-氯酚 厌氧降解速率 金属离子驯化 重金属分配 抑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包覆改性硅藻土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d^(2+)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文 王平 +2 位作者 王韬远 罗文连 朱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0-135,共6页
研究用PAM包覆改性硅藻土并应用于处理含Cd2+模拟废水。探究了PAM浓度、pH值以及初始浓度的变化对改性硅藻土吸附Cd2+的影响。结论表明:与原土相比,改性硅藻土对酸性重金属废水的适应性增强,pH值为1.5时,改性硅藻土吸附(C0=200 mg/L)Cd2... 研究用PAM包覆改性硅藻土并应用于处理含Cd2+模拟废水。探究了PAM浓度、pH值以及初始浓度的变化对改性硅藻土吸附Cd2+的影响。结论表明:与原土相比,改性硅藻土对酸性重金属废水的适应性增强,pH值为1.5时,改性硅藻土吸附(C0=200 mg/L)Cd2+的吸附容量是原土的2.75倍;改性硅藻土对高浓度的Cd2+废水去除效果比原土更好;改性后硅藻土的表面结构性能得到增强,有利于吸附带正电Cd2+;SEM结构表征表明,改性硅藻土表面光滑,杂质较少,PAM以分子层形式吸附在硅藻土的表面及其孔隙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 改性硅藻土 重金属 Cd2+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