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竖直地埋管单位井深换热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旭 范蕊 +1 位作者 龙惟定 马宏权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6,共6页
基于单U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并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一元和多元回归分析,从而对地下埋管换热器单位井深换热量的影响因素,诸如岩土热物性、地下水流动、地埋管参数、循环液参数和... 基于单U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并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一元和多元回归分析,从而对地下埋管换热器单位井深换热量的影响因素,诸如岩土热物性、地下水流动、地埋管参数、循环液参数和运行模式等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用一元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回归得到了单位井深换热量与各个参数的关系式;用多元线性模型回归得到了单位井深换热量的预测方程式,并分析了各因素影响的重要程度,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单位井深换热量 一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旭 范蕊 +1 位作者 龙惟定 张改景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6,95,共6页
基于竖直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分析了岩土导热系数、岩土体积热容、岩土孔隙率、原始地温、地下水渗流速度、埋管深度、管内流体流量、地埋管进口水温及运行模式等因素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回归... 基于竖直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分析了岩土导热系数、岩土体积热容、岩土孔隙率、原始地温、地下水渗流速度、埋管深度、管内流体流量、地埋管进口水温及运行模式等因素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回归分析,拟合得到了单位井深换热量及地埋管出口水温与各个参数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器 单位井深换热量 出口水温 影响因素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热渗耦合作用下U型埋管换热器换热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军 韩宗伟 +1 位作者 张艳红 韩宇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2-828,共7页
建立了管内流体流动及周围土壤热渗耦合传热的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数理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有渗流和无渗流工况下的土壤温度场分布、埋管出口温度、不同渗流速度下的单位井深换热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作用能减小埋... 建立了管内流体流动及周围土壤热渗耦合传热的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数理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有渗流和无渗流工况下的土壤温度场分布、埋管出口温度、不同渗流速度下的单位井深换热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作用能减小埋管出口升温幅度,在埋管入口平均温度为33℃时,有渗流工况下的埋管出口平均温度为29.91℃,无渗流工况下的埋管出口平均温度为30.85℃。单位井深换热量随渗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当地下水渗流速度为10 m/a和400 m/a时,与无渗流工况相比,单位井深换热量分别增大了约6.33%和7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热渗耦合 垂直U型地埋管 数值方法 单位井深换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因子法在垂直U型埋管传热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长兴 李华伟 +2 位作者 彭冬根 刘玉峰 丛晓春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4-128,共5页
竖直U型埋管热交换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能量平衡为基础,采用传热学中的形状因子法,针对某一常用结构形式的地埋管换热器热阻和换热量进行了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钻孔深度、孔内的管间距、地埋管进水温度... 竖直U型埋管热交换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能量平衡为基础,采用传热学中的形状因子法,针对某一常用结构形式的地埋管换热器热阻和换热量进行了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钻孔深度、孔内的管间距、地埋管进水温度和土壤温度对换热器热阻和换热性能的影响,旨在为竖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阻 单位钻孔深度的换热量 钻孔深度 管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秋新 童亮 包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1-754,共4页
地源热泵系统换热效果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地源热泵换热量的大小是反映系统换热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通过CF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单U地埋管保温、不保温和保温长度不同及不同流量下的换热情况,得出了地埋管的单位井深换热量是随着流量... 地源热泵系统换热效果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地源热泵换热量的大小是反映系统换热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通过CF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单U地埋管保温、不保温和保温长度不同及不同流量下的换热情况,得出了地埋管的单位井深换热量是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保温地埋管换热能力要高于非保温管,且保温层深度要适宜的结论.同时,结合实际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及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单位井深换热量 保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竖直地埋管深度的因素分析
6
作者 赵新卓 王春红 +2 位作者 郭文建 吴晓华 史启朋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66-71,共6页
《地源热泵工程技术规范》尚未对地埋管换热孔深度做出具体要求,通过建立三维数值传热模型,计算了不同深度时的传热情况,分析各种因素对地埋管换热器深度的影响,认为换热管内的流体流量为影响换热孔深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地温梯度、回填... 《地源热泵工程技术规范》尚未对地埋管换热孔深度做出具体要求,通过建立三维数值传热模型,计算了不同深度时的传热情况,分析各种因素对地埋管换热器深度的影响,认为换热管内的流体流量为影响换热孔深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地温梯度、回填材料热物性和管道间距也对不同深度换热孔的换热能力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将换热孔深度加大时应相应提高管内流体流量,并合理加大换热管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孔深度 数值传热模型 流体流量 换热孔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U形地埋管流速与换热强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倞 刘秋新 +1 位作者 席洋 包阔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09,91,共5页
在2个实际工程现场钻取测试井,采用常见的竖直U形地埋管形式,设定不同的管内流速,测得模拟冬、夏季工况下的进出口水温,计算出单位井深换热量,分析了管内流速对地埋管换热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O.9m/s的流速范围内,地... 在2个实际工程现场钻取测试井,采用常见的竖直U形地埋管形式,设定不同的管内流速,测得模拟冬、夏季工况下的进出口水温,计算出单位井深换热量,分析了管内流速对地埋管换热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O.9m/s的流速范围内,地埋管换热强度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超出这一范围,增大流速会导致换热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U形地埋管 管内流速 换热强度 实验测试 单位井深换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注桩基埋管换热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曦 龚红卫 +1 位作者 陈艳秋 江然 《建筑节能》 CAS 2016年第10期29-32,35,共5页
以江苏省昆山市地源热泵桩基一体化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地埋管换热器与能量桩桩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试验对比,分别对传统并联双U垂直地埋管、并联双U灌注桩基埋管和并联双螺旋灌注桩基埋管等形式的换热器进行换热性能测试,得出3种埋管... 以江苏省昆山市地源热泵桩基一体化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地埋管换热器与能量桩桩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试验对比,分别对传统并联双U垂直地埋管、并联双U灌注桩基埋管和并联双螺旋灌注桩基埋管等形式的换热器进行换热性能测试,得出3种埋管形式的平均换热量、单位管长平均换热量和单位埋管深平均换热量等因素的比对结果,并通过数据得出并联双U灌装桩基埋管换热器和并联双螺旋灌装桩基埋管换热器的每延米换热量分别是传统地埋管换热器的近2.5倍和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埋管换热器 平均换热量 单位管长平均换热量 单位埋管深平均换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