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收期对青皮核桃果实冷藏与采后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弓弼 蒋柳庆 +1 位作者 马惠玲 王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43-347,共5页
为了探明鲜贮核桃的适宜采收期及其生理基础,以‘西扶2号’青皮核桃果实为试材,研究Ⅰ(8月23号)、Ⅱ(8月29号)和Ⅲ(9月4号)3个采收期对青皮核桃果实在-1~1℃、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贮藏寿命和生理变化。结果显示,Ⅰ、Ⅱ、Ⅲ期果实采收... 为了探明鲜贮核桃的适宜采收期及其生理基础,以‘西扶2号’青皮核桃果实为试材,研究Ⅰ(8月23号)、Ⅱ(8月29号)和Ⅲ(9月4号)3个采收期对青皮核桃果实在-1~1℃、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贮藏寿命和生理变化。结果显示,Ⅰ、Ⅱ、Ⅲ期果实采收时分别处于第1个呼吸高峰的跃变前、跃变中、跃变后阶段,采后依次出现、度过、完成第1呼吸高峰;贮藏期第2个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随采收期延迟而提前。贮藏45 d时果实腐烂指数为Ⅰ(31.47%)显著高于Ⅱ(17.8%),Ⅱ又显著高于Ⅲ(12.7%)(P<0.05)。采收时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含量处于高水平,吲哚乙酸、赤霉素、玉米素含量处于低水平;贮藏后期(24~30 d后)各激素含量均伴随乙烯高峰的出现而上升。得出结论:Ⅲ为鲜贮‘西扶2号’果实适宜的采收期,其果实树上成熟可能与ABA有关,采后衰老主要与乙烯生成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皮核桃 采收期 冷藏 采后生理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期对冷藏橄榄果实贮藏期间冷害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孔祥佳 周鹤 +3 位作者 林河通 林艺芬 陈艺晖 王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55-262,共8页
针对‘檀香’橄榄果实冷藏期间易发生冷害现象,本实验研究了7个采收期(Ⅰ、Ⅱ、Ⅲ、Ⅳ、Ⅴ、Ⅵ、Ⅶ)对(2±1)℃、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冷藏橄榄果实冷害的影响。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橄榄果实冷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果实好果率... 针对‘檀香’橄榄果实冷藏期间易发生冷害现象,本实验研究了7个采收期(Ⅰ、Ⅱ、Ⅲ、Ⅳ、Ⅴ、Ⅵ、Ⅶ)对(2±1)℃、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冷藏橄榄果实冷害的影响。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橄榄果实冷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果实好果率和质量损失率、果实呼吸强度和细胞膜相对渗透率、果实表面色度角、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采收期Ⅰ、Ⅱ、Ⅲ、Ⅳ、Ⅵ、Ⅶ相比,采收期Ⅴ能保持冷藏橄榄果实较低的冷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果实质量损失率和较高的好果率,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呼吸峰值,延缓果实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保持中后期较高的果实表面色度角、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因此认为,采收期Ⅴ可作为减轻冷藏‘檀香’橄榄果实冷害发生的适宜采收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果实 采收期 冷藏 贮藏品质 冷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磷对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洪影 焉石 +2 位作者 孙涛 李佶恺 崔国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97,共8页
为探讨磷肥对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中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试验以青贮玉米品种东青1号(Zea maysDongqing No.1)为材料,设4个不同施磷水平,其P2O5施用量分别为P0(不施P2O5,CK)、P1(施P2O550kg/hm2)、P2(施P2O5100 kg/hm2)和P3(施P2O5150... 为探讨磷肥对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中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试验以青贮玉米品种东青1号(Zea maysDongqing No.1)为材料,设4个不同施磷水平,其P2O5施用量分别为P0(不施P2O5,CK)、P1(施P2O550kg/hm2)、P2(施P2O5100 kg/hm2)和P3(施P2O5150 kg/hm2)水平,分别于乳熟初期(8月21日)、乳熟中期(8月28日)、乳熟末期(9月4日)、蜡熟初期(9月10日)、蜡熟中期(9月15日)和蜡熟末期(9月20日)收割取样,测定磷肥(P2O5)对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乳熟初期至蜡熟末期,各施磷水平间果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表现为P2>P3>P1>P0,淀粉含量表现为P2>P1>P3>P0,且各施磷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各水平蔗糖含量显著增加,P2和P3水平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其他水平(P<0.05);P0水平NDF和ADF含量最高,P2水平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水平(P<0.05)。施磷(P2O5)可显著提高青贮玉米中果糖、蔗糖、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P<0.05),降低NDF和ADF含量(P<0.05),其中以施磷(P2O5)100 kg/hm2并于蜡熟初期收获时,东青1号青贮玉米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NDF和ADF含量最低,是较适宜的栽培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碳水化合物 磷肥 收获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期对安溪油柿柿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玉林 林娇芬 +2 位作者 林河通 陈莲 陈艺晖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7年第6期19-22,共4页
柿叶具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本文以安溪油柿鲜叶为原料,研究采收期对柿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安溪油柿柿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维生素C、多酚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9月份基本上都达到其... 柿叶具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本文以安溪油柿鲜叶为原料,研究采收期对柿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安溪油柿柿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维生素C、多酚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9月份基本上都达到其最高值。因此,供制作柿叶保健茶的安溪油柿叶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油柿 柿叶 采收期 化学成分 柿叶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土栽培樱桃番茄的耐藏性与品种、EC和采收期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国景 徐志豪 +1 位作者 戴丹丽 寿伟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7-22,共6页
研究了无土栽培樱桃番茄不同品种、营养液浓度和采收期等对果实耐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藏性与品种、EC(营养液浓度)和采收期密切相关。在Kiyanori,Supersweet,902,96134个品种中,Supersw... 研究了无土栽培樱桃番茄不同品种、营养液浓度和采收期等对果实耐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藏性与品种、EC(营养液浓度)和采收期密切相关。在Kiyanori,Supersweet,902,96134个品种中,Supersweet的耐藏性最好,9613最差。EC4.4的果实较EC2.5的耐贮藏。15~20℃下贮藏3周后,坚熟期采收的果实商品率达78.2%,青熟期采收的虽腐烂率较低,但商品率仅47.5%。贮藏条件显著影响果实耐藏性,其中以在4℃下薄膜包装的最佳,贮藏3周后商品率可保持在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耐藏性 品种 EC 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期对金红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文英 姜晓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以金红苹果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期对金红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为金红苹果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吉林地区,金红苹果适宜的采收期为8月末9月初。此期,果实的硬度约为11.00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为12.40%,可滴定... 以金红苹果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期对金红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为金红苹果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吉林地区,金红苹果适宜的采收期为8月末9月初。此期,果实的硬度约为11.00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为12.40%,可滴定酸含量约为0.76%。果实冷藏100d后,仍能保持硬度达7.90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为11.30%,可滴定酸含量达0.50%,失重率4.70%,而且果实外观新鲜,腐烂率仅为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收期 金红苹果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品质及氮磷钾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长琴 张国伟 +2 位作者 刘瑞显 王晓婧 倪万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明确长江流域下游棉区麦(油)后直播棉生产的适宜播期,本研究以?中棉所50‘为材料,于2017-2018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播期(5月15日、5月25日、6月4日、6月14日和6月24日)对直播棉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棉... 为明确长江流域下游棉区麦(油)后直播棉生产的适宜播期,本研究以?中棉所50‘为材料,于2017-2018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播期(5月15日、5月25日、6月4日、6月14日和6月24日)对直播棉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棉花生育进程推迟;花铃期日均温和日照时数降低、有效积温先升高后降低且以6月4日播期花铃期有效积温最高。可见,前3个播期棉花花铃期温光条件较好。棉株与生殖器官的生物量及氮磷钾累积量随播期推迟降低,且前3个播期的棉株生物量和养分累积进入较高速率累积期早于后2个播期的棉株。随着播期的推迟,直播棉成铃数与皮棉产量显著降低。与5月15日播期相比,其余4个播期直播棉的皮棉产量分别降低15.9%~16.9%、13.1%~16.9%、26.9%~33.5%、58.2~62.0%。100kg皮棉氮、磷和钾吸收量随播期推迟而增加,但养分利用效率降低。不同播期间,以6月4日和6月14日播期棉纤维综合品质较优。综上,本试验条件下,5月15日-6月4日是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获得较高产量的适宜播期,该播期内适当推迟播种有利于棉花优质纤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油)后直播棉 播期 皮棉产量 纤维品质 养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对漾濞泡核桃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淑芳 杨建华 +3 位作者 习学良 李孙玲 梁林波 陈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2期94-95,14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漾濞泡核桃品质的影响,为确定漾濞泡核桃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以漾濞泡核桃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8月20日、8月30日、9月4日、9月9日、9月14日进行采样,每次采样前以果实青皮表面具有明显的细...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漾濞泡核桃品质的影响,为确定漾濞泡核桃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以漾濞泡核桃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8月20日、8月30日、9月4日、9月9日、9月14日进行采样,每次采样前以果实青皮表面具有明显的细小裂痕为标准,观测统计青皮开裂果实的比例,并对样品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果实成熟期间,随着全树果实青皮开裂比例的增加,漾濞泡核桃平均干果质量、出仁率都有所增加,当全树果实青皮开裂比例达到50%时,其平均干果质量和出仁率几乎无变化,粗脂肪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变化甚小。[结论]全树果实青皮开裂比例达50%左右时是漾濞泡核桃最适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泡核桃 采收日期 成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制种区不同成熟期玉米杂交种贮藏期种子活力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红梅 樊廷录 +1 位作者 王淑英 杨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4,142,共7页
选择先玉335、郑单958和吉祥1号三个杂交种制种田,于授粉后32 d每隔5 d采收果穗直到授粉后72 d,测定种子电导率、标准发芽率和冷浸发芽率,次年测定田间出苗率以及上述指标,对比分析不同收获期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及其贮藏特性。研究... 选择先玉335、郑单958和吉祥1号三个杂交种制种田,于授粉后32 d每隔5 d采收果穗直到授粉后72 d,测定种子电导率、标准发芽率和冷浸发芽率,次年测定田间出苗率以及上述指标,对比分析不同收获期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及其贮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的推迟,玉米杂交种种子贮藏后标准发芽率和冷浸发芽率降幅减小,电导率的增幅也减小,并且收获后期种子的贮藏性高于前期收获的种子。在授粉后32~47 d、47~62 d、62~72 d采收种子的标准发芽率平均降低6.90%、4.99%、4.48%,前期发芽率的降低速率为中后期的3.75倍;冷浸发芽率依次降低9.70%、13.33%、10.78%,降低幅度明显高于标准发芽率,说明低温冷害后的贮藏性降低。对于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杂交种种子,其贮藏后标准发芽率、冷浸发芽率降低程度也不同,先玉335分别降低2%和6.8%,吉祥1号分别降低3.5%和6.9%,郑单958降低3.7%和15%,电导率却依次增大,分别为0.46μs·cm^(-1)·g^(-1)(先玉335)、0.56μs·cm^(-1)·g^(-1)(吉祥1号)、0.49μs·cm^(-1)·g^(-1)(郑单958),说明贮藏10个月后郑单958种子活力衰退幅度最大,贮藏性最差,其次为吉祥1号,先玉335最小,而在活力衰退最小范围内先玉335的适宜收获期为授粉后47~57 d,吉祥1号为授粉后52~57 d,郑单958为授粉后57~62 d,为获得高活力种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种子 收获期 种子活力 种子贮藏期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期对榨菜空心率和氮磷钾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汪炳良 朱祝军 陈竹君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85-190,共6页
以易空心的T84-66和不易空心的T84-61两个榨菜品种为材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从产量和瘤状茎品质方面看,4月3日至4月8日为适宜采收期;在瘤状茎开始膨大到充分膨大期间,叶片内N、P、K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且低于... 以易空心的T84-66和不易空心的T84-61两个榨菜品种为材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从产量和瘤状茎品质方面看,4月3日至4月8日为适宜采收期;在瘤状茎开始膨大到充分膨大期间,叶片内N、P、K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且低于瘤状茎内的含量。N含量较高则瘤状茎的空心率较低,而P和K含量与瘤状茎空心率的关系不明显,瘤状茎空心发生后,IAA水平呈上升趋势,而ZT及ABA含量变化不大;IAA含量与空心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随着植株的抽薹,瘤状茎内的CA3含量迅速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 采收期 空心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江林 王强 +1 位作者 李祯 彭烨 《作物研究》 2017年第4期408-414,共7页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目前油菜高效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探究适合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的最佳栽培模式,以特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系‘1358’为材料,共设置3个播种期、3个栽培密度和2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目前油菜高效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探究适合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的最佳栽培模式,以特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系‘1358’为材料,共设置3个播种期、3个栽培密度和2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迟播能缩短油菜的生育期,而密度和肥料处理对生育期影响不大。不同处理间,株高随着播期推迟和密度增大而降低,增施肥料能增加油菜株高。一次分枝的数量和分枝位与播期、密度显著相关,而肥料对其影响不显著。在油菜分枝位方面,3个因素的组合处理均在68 cm以上,适合油菜机械收获的要求。此外,早熟油菜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增加施肥量能提高油菜产量。本研究中,在同一施肥量条件下,10月20日播种,随着密度增加减产幅度增大;10月30日和11月9日播种,产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综合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提出了直播早熟油菜10月底播种,每公顷栽培90万株,施用复合肥(有效成分48%,N、P、K含量均为16%)900 kg的农机与农艺相配套的最优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油菜 机械化收获 播种期 密度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播期调控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杰 周帅 +7 位作者 刘灵艳 何昕楠 南镇武 孟维伟 王娜 韩伟 王旭清 刘开昌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00-107,共8页
为了充分利用周年光热资源,优化小麦-玉米周年气候资源配置,挖掘黄淮海地区作物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在山东济阳进行小麦-玉米周年收播期调控试验,即以小麦玉米传统收播期为对照(CK),研究推迟小麦播期和玉米收获期延迟组成的"... 为了充分利用周年光热资源,优化小麦-玉米周年气候资源配置,挖掘黄淮海地区作物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在山东济阳进行小麦-玉米周年收播期调控试验,即以小麦玉米传统收播期为对照(CK),研究推迟小麦播期和玉米收获期延迟组成的"收播期优化"模式(OM)对作物产量、光温水等气候资源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M模式致小麦生育期缩短14 d,玉米生育期延长18 d;小麦季玉米季积温比值、辐射比值和降水比值分别降低18.5%、17.0%和21.1%,降低小麦季光温资源分配率;OM模式提高了小麦种植密度(净增133.3%),可以维持较高的群体穗数和穗粒数,产量与传统播期相比无显著差异,或略有增加。OM模式将更多的光温资源分配到玉米季,两年度千粒重分别提高13.8%、12.8%,增产15.5%、14.2%。OM模式显著提高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两年平均增产11.5%。同时,由于小麦季光温资源分配量显著降低,其光能、温度和降水利用效率较对照分别提高15.0%、17.09%和29.61%;玉米季虽然光温资源利用效率无显著提高,但其降水利用效率提高9.97%,周年光、温、降水资源利用效率分别提高8.62%、13.14%和11.59%。因此,"收播期优化"模式优化了小麦-玉米周年气候资源配置,可进一步提升周年产量和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促进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收播期 产量 资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湖南稻田多熟制油菜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力超 李莓 +2 位作者 范连益 汤彬 喻名科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10-12,共3页
采用同期播种分期收获的方法,对丰油730、沣油737、沣油5103、湘杂优5号、沣油520等5个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根据各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确定其最适收获期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种植制度。结果表明:丰油... 采用同期播种分期收获的方法,对丰油730、沣油737、沣油5103、湘杂优5号、沣油520等5个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根据各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确定其最适收获期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种植制度。结果表明:丰油730熟期早、单株产量高,于4月下旬收获,其性状表现明显优于同期其他品种,适宜湖南省"稻—油"两熟或"稻—稻—油"三熟制直播栽培;而沣油737、沣油520等品种表现中熟特性,综合性状良好,可在湖南省"稻—油"两熟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品种筛选 收获期 多熟制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中部庐玉9105籽粒脱水特性及机械粒收时间研究
14
作者 武文明 竟丽丽 +3 位作者 张林 陈洪俭 彭晨 王世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1期41-44,共4页
为建立江淮中部地区玉米吐丝后有效积温与籽粒含水率预测模型,明确该区夏玉米适宜籽粒机收所需的有效积温,确定适宜籽粒机收的合理播期与收获期,保证机械直收率与玉米丰产稳产,以中熟品种庐玉9105为试验材料,基于当地气象数据,建立回归... 为建立江淮中部地区玉米吐丝后有效积温与籽粒含水率预测模型,明确该区夏玉米适宜籽粒机收所需的有效积温,确定适宜籽粒机收的合理播期与收获期,保证机械直收率与玉米丰产稳产,以中熟品种庐玉9105为试验材料,基于当地气象数据,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江淮中部地区6月5和15日播期的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播期推迟至6月15日后,随播期推迟,产量显著降低;6月15日播期的产量较6月25日和7月5日播期产量提高1.9%~45.8%。根据籽粒含水率与有效积温拟合方程推算,籽粒生理成熟期时籽粒含水率为32.1%,籽粒含水率降至28%和25%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1013.6和1067.8℃。为保证籽粒机收与丰产,江淮中部6月5—15日播种玉米,收获期为10月7日,此时籽粒含水率已降至27.4%,达到籽粒机械直收标准。在不影响小麦种植的前提下,将小麦播种日期推迟,则玉米籽粒含水率会降低,保证籽粒机收与丰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籽粒机械收获 籽粒含水率 有效积温 收获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油后直播杂交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磊 陶诗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共5页
为研究播期对油后直播杂交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选用30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设计6种不同播期种植。结果表明,推迟播期对每株穗数、每穗着粒数、单株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对结实率和千粒重产生了正面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基因型水稻... 为研究播期对油后直播杂交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选用30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设计6种不同播期种植。结果表明,推迟播期对每株穗数、每穗着粒数、单株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对结实率和千粒重产生了正面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基因型水稻品种的千粒重和结实率降幅较小,每穗着粒数和每株穗数降幅较大,导致单株产量表现出随播期的推迟而显著降低。根据水稻单株产量在不同播期下的极差和变异系数,对参试的30个基因型水稻进行聚类分析,分为钝感型、中间型和敏感型3类,从中选出单株产量对播期推迟反应不敏感的6个品种:宜香3724、B优827、C优725、B优0301、宜香2308、红优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油后直播 杂交稻 产量及其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断水及收获期对南方优质晚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成臣 雷凯 +6 位作者 王盛亮 朱博 卢占军 高冰可 王斌强 石庆华 曾勇军 《作物研究》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为探究南方稻区优质晚粳稻适宜的断水及收获时期,2014~2015年以常规粳稻镇稻11号及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断水时间(抽穗后28、35、42、49 d)、不同收获时期(抽穗后35、40、45、50、55 d)对晚粳稻籽粒充实度、产量及品质... 为探究南方稻区优质晚粳稻适宜的断水及收获时期,2014~2015年以常规粳稻镇稻11号及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断水时间(抽穗后28、35、42、49 d)、不同收获时期(抽穗后35、40、45、50、55 d)对晚粳稻籽粒充实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延迟1 d断水,镇稻11号及甬优2640产量分别增加21~23 kg/hm^2及31~35 kg/hm^2;每延迟1 d收获,两个品种产量分别增加63~66 kg/hm^2及102~104kg/hm^2。断水(或收获)时期延迟,晚粳稻出糙率、精米率及整精米率增加,垩白粒率及垩白度降低,胶稠度及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抽穗后42~49 d断水或抽穗后50~55 d收获,晚粳稻产量及千粒重差异均不显著,稻米品质也差异不显著。可见,在江西中部稻区,晚粳稻抽穗后42~49 d断水及抽穗后50~55 d收获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粳稻 断水 收获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机械粒收春玉米产量性能及安全播期窗口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戎美仁 高聚林 +5 位作者 王富贵 王振 于晓芳 孙继颖 胡树平 王志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6,共13页
玉米机械粒收品种选择和推广给北方春玉米区热量的充分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玉米播期的可提前潜力,可为充分利用区域热量资源、机械粒收玉米争取充分脱水时间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适宜当地的机械粒收玉米品种为材料,在... 玉米机械粒收品种选择和推广给北方春玉米区热量的充分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玉米播期的可提前潜力,可为充分利用区域热量资源、机械粒收玉米争取充分脱水时间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适宜当地的机械粒收玉米品种为材料,在内蒙古岭东、岭南、西辽河、燕山北部、土默川和河套等六大生态区进行播期联网试验,系统分析了播期对各生态区机械粒收玉米产量形成和产量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蒙古春玉米区机械粒收玉米最适播期有6~8 d的提前空间,最适播期下玉米可增产7.5%~18.4%;其中,各生态区适宜播期窗口分别为:岭东5月4—11日,岭南4月27日—5月10日,西辽河4月15—30日,燕山北部4月9—26日,土默川4月9—29日,河套4月3—22日。六大生态区的播期窗口为7~20 d,且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变“窄”,纬度每升高1°,窗口期平均缩短1.8 d,播期平均提前幅度减小2.8 d。播期对玉米收获指数无显著影响,适期早播主要通过在“源”端提高群体花前叶面积指数和花后阶段光合势,进而显著提高群体生物量;在“库”端通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而提高单株生产力。内蒙古机械粒收春玉米在安全播期窗口内适期早播,可通过提升群体花前叶“源”发育、延长花后叶面积持续期,优化单株“库”活性、提高单株生产力,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同时为成熟后籽粒脱水争取43.7~130.9℃的有效积温,有利于粒收玉米增产和高质量籽粒机械直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机械粒收 播期 播期窗口 产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播种期和采收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宇 赵俊立 +2 位作者 常海滨 黄威 胡海珍 《作物研究》 2023年第5期482-488,共7页
以冈甜1号甜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鄂东南地区开展播种期和采收期试验,研究播种期对鲜食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籽粒品质、产量的影响,和不同采收期籽粒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及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播种期对鲜食玉米生育期、籽粒品质... 以冈甜1号甜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鄂东南地区开展播种期和采收期试验,研究播种期对鲜食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籽粒品质、产量的影响,和不同采收期籽粒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及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播种期对鲜食玉米生育期、籽粒品质和产量及相关性状均有显著影响。随播期的推迟,玉米生育期、适宜采收天数先缩短后延长;春播和秋播收获时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和含水量较夏播高;春播期间鲜穗产量整体平稳,平均产量最高,达13 784 kg/hm^(2),夏播平均产量最低,春播鲜穗平均产量比夏播增产35.7%。考虑鄂东南夏播期间持续高温天数较长,因此在该地区冈甜1号适宜的播种期为3月中旬至5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2)采收期与籽粒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显著相关。随采收期推迟,穗长变化较小,穗粗、粒深呈上升趋势,春季鲜穗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授粉后22 d产量最高,为14 478 kg/hm^(2),秋季一直呈上升趋势后达到平台期,最高产量为11 185 kg/hm^(2)。兼顾品质、产量等因素,冈甜1号春播、秋播期间适宜采收期分别在授粉后18~24、20~2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播种期 采收期 冈甜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上部烟叶终采期与晚稻播插期的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友仁 温圣贤 +3 位作者 颜合洪 黄国联 许清孝 李宏光 《作物研究》 2016年第4期412-416,共5页
为探究郴州安仁烟区烟稻轮作制下,烟稻栽培的最优配套技术,采用烤烟品种‘云烟87’与晚稻杂交品种‘ C 两优4488 ’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终采期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以及对配套的晚稻品种播种期、移栽期、安全齐穗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究郴州安仁烟区烟稻轮作制下,烟稻栽培的最优配套技术,采用烤烟品种‘云烟87’与晚稻杂交品种‘ C 两优4488 ’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终采期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以及对配套的晚稻品种播种期、移栽期、安全齐穗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月2 4 日采收的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主要化学成分指标最优,上中等烟比率为91.4 % .从配套的晚稻播插期来看,6 月9 - 2 3 日播种,7 月12 - 2 6 日移栽,晚稻C 两优4488均能安全齐穗,产量则以6 月1 6 日播种、7 月1 9 日移栽最高.从烟稻产量和质量综合考虑,建议在安仁烟区,上部烟叶的终采期可推迟到7 月2 0 日以后,晚稻的播种期应在6 月中旬,晚稻的移栽期以不超过7 月2 5 日为宜.这样既能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又能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实现烟农经济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稻轮作 烟叶 终采 晚稻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获时期对四川春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孔凡磊 赵波 +4 位作者 吴雅薇 李小龙 陈祥 柯永培 袁继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6,共7页
开展收获时期对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影响的研究,对确定玉米适宜机械粒收时期和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4个主栽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收获时期(7月31日、8月7日、8月13日、8月19日、8月25日、8月31日)对四川春玉米机... 开展收获时期对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影响的研究,对确定玉米适宜机械粒收时期和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4个主栽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收获时期(7月31日、8月7日、8月13日、8月19日、8月25日、8月31日)对四川春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并分析籽粒含水率与机械粒收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收获日期推迟,玉米籽粒含水率逐渐降低,破碎率先快速降低后略有升高,杂质率快速降低并趋于稳定,而落穗损失率显著增加,落粒损失率变化规律不明显。机械粒收损失主要为落穗损失,占总损失率的比例平均为76.34%。随收获日期推迟籽粒破碎率和杂质率在品种间的差异逐渐减小,而落穗损失和总损失率在品种间的差异逐渐增大。籽粒含水率是影响机械粒收质量的关键因素,破碎率与籽粒含水率拟合方程为y=0.0329x2-1.3328x+15.529(R2=0.55**),含水率为10.76%~29.76%,破碎率低于5%;杂质率与籽粒含水率拟合方程为y=0.0318e0.1185x(R2=0.71**),含水率低于38.37%,杂质率低于3%;落穗损失率与籽粒含水率拟合方程为y=2083.3/x2.135(R2=0.68**);籽粒总损失率与籽粒含水率拟合方程为y=911.02/x1.769(R2=0.68**),含水率高于18.96%,籽粒总损失率低于5%。推迟收获有利于降低籽粒破碎率和杂质率,但增加落穗风险和籽粒总损失率。本试验播期条件下,玉米适宜机械粒收的籽粒含水率范围为18.96%~29.76%,适宜机械粒收时间在8月7-19日,较传统收获日期推迟10~1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收获时期 机械粒收 籽粒含水率 收获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