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绿阔叶林树木生长与林元结构的关系
1
作者 廖婷 朱立辉 +6 位作者 郑崇龙 黄彭玲 侯志琪 尹利栋 宋庆妮 刘骏 杨清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6-437,共12页
【目的】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元结构与树木不同生长阶段生长的关系,有利于了解树木在空间和时间发展中的动态性和变化性,明确森林演替趋势,对植被恢复及优化林元结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以齐云山2hm^(2)常绿阔叶林固定监测样... 【目的】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元结构与树木不同生长阶段生长的关系,有利于了解树木在空间和时间发展中的动态性和变化性,明确森林演替趋势,对植被恢复及优化林元结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以齐云山2hm^(2)常绿阔叶林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将样地内树木划分为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4个生长阶段,选用角尺度、混交度和优势度3种林元结构参数,利用t检验和单因素分析法,探究林元结构对所有树木和不同生活型树木不同生长阶段的胸高断面积年均生长量的影响。【结果】(1)同一林元结构参数对所有树木不同生长阶段的胸高断面积年均生长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树木的径级增大,影响逐渐变小,而不同林元结构参数仅优势度对幼树具有显著影响(P<0.05);(2)同一林元结构参数对不同生活型树木的幼树、小树和中树的胸高断面积年均生长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角尺度对幼树和中树具有显著影响(P<0.05),混交度对小树和中树具有显著影响(P<0.05),优势度对幼树和小树具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木在不同生长阶段都会受到林元结构的影响,小径级树木受影响最大,中树阶段胸高断面积年均生长量保持稳定增长,大树受影响较小;在不同生活型中,林元结构对落叶树木影响大,随着径级的增大,落叶树种胸高断面积年均生长量逐渐低于常绿树种生长量。研究认为该地区正处于演替中后期向演替顶级转变的过渡阶段,可以依据树木生长规律合理制定措施优化林元空间结构,通过长期监测保护加速森林的演替向顶级群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演替 林元结构 树木动态生长 胸高断面积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云密度对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梅 李春干 +1 位作者 李振 余铸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7,共9页
[目的]点云密度是影响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获取和预处理成本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探明点云密度对林分尺度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有助于优化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应用技术方案。[方法]以马尾松、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百... [目的]点云密度是影响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获取和预处理成本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探明点云密度对林分尺度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有助于优化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应用技术方案。[方法]以马尾松、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百分比重采样方法,对密度为247点·m^(-2)的原始点云按40%、20%、8%、4%和2%的比例降低点云密度,得到1个全密度原始点云数据集和5个稀疏密度点云数据集;每个数据集独立进行点云分类、地面点滤波和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点云高度归一化等预处理并提取激光雷达变量;对于同一森林类型的同一个森林参数(林分蓄积量、断面积、平均高和平均直径)的估测,各个数据集都采用相同的乘幂模型结构式进行模型拟合,然后比较分析模型优度统计指标的差异,包括:决定系数(R^(2)),相对根方根误差(rRMSE)和平均预报误差(MPE);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对各个数据集的森林参数估测结果和激光变量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点云密度分别稀疏至100、50、…、5点·m^(-2)时,各个森林参数估测模型的精度保持基本一致;各个稀疏密度点云数据集的森林参数估测值的均值与原始点云数据集的估测值的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个稀疏密度点云数据集激光变量的均值和原始点云数据集激光变量的均值基本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应用中,点云密度可低至5点·m^(-2)。然而,本试验结果仍需通过不同飞行高度获取不同密度点云数据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蓄积量 断面积 平均高 平均直径 UAV-LiDAR变量 乘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低山地区油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及应用 被引量:40
3
作者 段劼 马履一 +2 位作者 贾黎明 侯雅琴 公宁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2,共6页
使用252块北京市低山地区油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统计分析各标准地优势木平均树高与年龄的关系,以双曲线式拟合树高生长导向曲线,编制出适用于该地区的油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经χ2检验、落点检验和树高生长量检验后证明所编表合格;使用... 使用252块北京市低山地区油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统计分析各标准地优势木平均树高与年龄的关系,以双曲线式拟合树高生长导向曲线,编制出适用于该地区的油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经χ2检验、落点检验和树高生长量检验后证明所编表合格;使用该表对252块标准地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63%的标准地立地质量处在中等水平;油松最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为阴坡厚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油松人工林 树高生长模型 立地指数表 卡方检验 落点检验 树高生长量检验 立地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动态预测及检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平 王玉涛 +1 位作者 马履一 郑聪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根据北京山区调查的246块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运用理论生长方程,建立了油松人工林林分高和断面积的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精度评价及预测检验。结果表明:Compertz、Mitscherlish、Logistic方程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高生长过程... 根据北京山区调查的246块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运用理论生长方程,建立了油松人工林林分高和断面积的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精度评价及预测检验。结果表明:Compertz、Mitscherlish、Logistic方程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高生长过程时,方程渐近参数受立地指数的影响,将立地指数作为方程自变量时,预测精度最高的是Mitscherlish方程;将立地指数、林分密度指数引入Korf理论生长方程中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过程,其模拟精度R2达0.98;对两个模型进行χ2检验,发现观测值和预测值差异不显著,拟合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对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进行精确预测,为油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树高生长模型 断面积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神经网络建模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车少辉 张建国 +1 位作者 段爱国 童书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92,共9页
【目的】探索神经网络技术对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的模拟和预测能力,以寻求最优模型。【方法】以江西大岗山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林木生长理论,用林龄(A)、立地指数(SI)和初植密度(N)3个因子构建平均胸径生长BP模型;通过定量和定性... 【目的】探索神经网络技术对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的模拟和预测能力,以寻求最优模型。【方法】以江西大岗山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林木生长理论,用林龄(A)、立地指数(SI)和初植密度(N)3个因子构建平均胸径生长BP模型;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选优,并将最佳模型与拓展的Richards模型比较;最后将优化模型应用于未参与建模的样地。【结果】最佳BP模型为Levenberg-Marquardt算法3∶5∶1结构模型(LM351),R2=0.984,MSE=0.196;拓展的Richards模型R2=0.964,MSE=0.433。LM351模型经校正后,适合预测福建邵武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规律(R2=0.995)。【结论】LM351神经网络模型在精度上优于传统Richards模型,适于林龄6~28年、立地指数12~17m、初植密度1 667~9 967株/hm2的杉木林分平均胸径的模拟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胸径生长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man动态递归神经网络在树木生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永霞 冯仲科 杜鹏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103,共5页
该文充分考虑树木生长所特有的动态性、随机性和非线性,以及Elman动态递归模型的结构特点,获取北京山区油松解析木生长数据,分别建立了Elman型树木胸径生长和树高生长的神经网络动态模型.研究表明,Elman动态递归模型对非线性问题建模具... 该文充分考虑树木生长所特有的动态性、随机性和非线性,以及Elman动态递归模型的结构特点,获取北京山区油松解析木生长数据,分别建立了Elman型树木胸径生长和树高生长的神经网络动态模型.研究表明,Elman动态递归模型对非线性问题建模具有很好的拟和性和仿真性,其中,用于胸径生长建模时,其拟和精度达到99.45%,仿真精度达到99.42%;用于树高生长建模时,拟和精度达到97.30%,仿真精度达到97.29%,而且其拟和和仿真曲线均为"S"形,符合树木生长规律.进一步对Elman动态模型和常规BP静态模型比较发现,Elman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和性、预测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生长模型 Elman型胸径动态模型 Elman型树高动态模型 BP网络 非线性拟和 北京山区 油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朝阳区温榆河畔毛白杨胸径的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伯钢 冯仲科 +2 位作者 张保钢 韩光瞬 全明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02-207,共6页
为预测林木的未来长势和对其生长进行可视化研究,该文应用树木生长的理论方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北京市朝阳区温榆河畔毛白杨树木胸径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拟合分析。分析表明:逻辑斯蒂方程的最大残差达到-2.294 2;单分子方程最大残差为-1.0... 为预测林木的未来长势和对其生长进行可视化研究,该文应用树木生长的理论方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北京市朝阳区温榆河畔毛白杨树木胸径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拟合分析。分析表明:逻辑斯蒂方程的最大残差达到-2.294 2;单分子方程最大残差为-1.042 5;BP网络模型的最大残差为0.632 06。单分子方程的残差较小,BP神经网络模型残差最小。从残差平方和来看,单分子方程为4.934 167,逻辑斯蒂方程为15.150 22,BP神经网络模型为1.825 14。在用理论生长方程拟合的毛白杨树木胸径生长情况中,单分子方程的拟合效果和残差精度较低,更能描述实验区毛白杨的生长情况;而理论方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精度相比,BP神经网络模型的效果最好。温榆河畔地区毛白杨的成熟期在25~30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模型 BP 网络 胸径 毛白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松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林成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74-279,共6页
针对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的缺陷,本文应用广义的逻辑斯谛曲线研究了龙栖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种群数量动态,并指出了黄山松在不同林型下和同一林型不同密度下的断面积最大增长速度的径级范围。结果表明,广义的逻辑斯谛曲线... 针对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的缺陷,本文应用广义的逻辑斯谛曲线研究了龙栖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种群数量动态,并指出了黄山松在不同林型下和同一林型不同密度下的断面积最大增长速度的径级范围。结果表明,广义的逻辑斯谛曲线能很好地拟合黄山松种群数量动态规律,从而为黄山松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 种群动态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儿山地区次生林椴树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闫明准 刘兆刚 《森林工程》 2009年第2期1-4,21,共5页
应用帽儿山天然次生林区不同林分条件下选设的20块椴树(Tilia amurensis)固定样地的解析木调查资料,分析多个单木竞争指标与对象木胸高断面积定期生长量的相关关系,在椴树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中引入林木自身大小、单木竞争指标和立... 应用帽儿山天然次生林区不同林分条件下选设的20块椴树(Tilia amurensis)固定样地的解析木调查资料,分析多个单木竞争指标与对象木胸高断面积定期生长量的相关关系,在椴树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中引入林木自身大小、单木竞争指标和立地因子,应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椴树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表明:天然次生林下椴树的胸高断面积定期生长量与对象木相对直径(RD)和竞争压力指数(SCI)等指标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应用主分量线性组合的方法构造的综合竞争指标(MCI)包含了各竞争指标与胸高断面积生长量之间的绝大部分的相关信息,可以作为竞争指标应用于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单木竞争指标 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林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生长模型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微 李凤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7,共4页
基于19块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标准样地的95株解析木,利用枝解析的数据计算每株解析木的有效冠高以及有效冠表面积,建立有效冠高和有效冠表面积的单木预估模型。再利用5块复测样地的数据,将有效冠表面积作为竞争因子,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 基于19块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标准样地的95株解析木,利用枝解析的数据计算每株解析木的有效冠高以及有效冠表面积,建立有效冠高和有效冠表面积的单木预估模型。再利用5块复测样地的数据,将有效冠表面积作为竞争因子,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落叶松人工林胸高断面积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生长模型,同时与未引入有效冠表面积的生长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引入有效冠表面积以后,单木生长模型的调整相关指数和精度都有所提高,说明有效冠表面积对于单木的生长具有一定影响,将其作为单木竞争指标可以提高单木模型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有效冠高 有效冠表面积 单木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十五年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辉 杜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668-4669,4681,共3页
以5块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固定样地15年来连续观测的资料为基础,对乔木层1993、1998、2003、2007年等不同年份的株数、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热度、均匀度和胸高断面积等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望天树群落的株数以较小的幅度减少... 以5块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固定样地15年来连续观测的资料为基础,对乔木层1993、1998、2003、2007年等不同年份的株数、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热度、均匀度和胸高断面积等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望天树群落的株数以较小的幅度减少,这是因胸高断面积的不断增加而引起的自然稀疏过程;而株数、丰富度、均匀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胸高断面积的变化体现了望天树群落还处于缓慢发展之中,但是已经接近顶级群落的演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数 丰富度 SHANNON-WIENER指数 Simpson优势度指标 Pielou均匀度指数 胸高断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干解析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萨如拉 徐加睿 +2 位作者 王智慧 张科 于宪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2,共5页
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作为建群种,其人工林资源的面积、蓄积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了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的有效补充。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简称林勘二院)提供的解析木原始数据,采用SPSSV19.0拟合树木生... 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作为建群种,其人工林资源的面积、蓄积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了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的有效补充。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简称林勘二院)提供的解析木原始数据,采用SPSSV19.0拟合树木生长方程,分别建立了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单木树高和胸径生长模型,对两个模型进行检验、评价,得到其回归系数(R^2)、均方误差(MSE)以及拟合效率(EF),结果均符合模型检验标准,证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估计性。最终确定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树高生长模型为H=22.588(1-e^-0.032t),胸径生长模型为D=26.94e-^9.8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 树高 胸径 生长模型 模型拟合和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相对区分法建立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悦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22-29,共8页
本文采用相对高d_(0.1)预估模型导出树干表面积式,然后乘以树干平均年轮宽度推出了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最后将平均年轮宽度转换成平均直径生长量。此模型中采用胸径、树高与平均直径生长量三个因子预测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测算方便... 本文采用相对高d_(0.1)预估模型导出树干表面积式,然后乘以树干平均年轮宽度推出了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最后将平均年轮宽度转换成平均直径生长量。此模型中采用胸径、树高与平均直径生长量三个因子预测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测算方便,应用简单。选用模型Z_v=d_(1.3)(α_0h^(-3)+α_1h^(-2)+α_2h^(-1)α_3)hZ_d,相对系统误差不超过±1.72%。各树种模型的误差不超过±2.54%,应用精度均较高。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随立地质量好坏而变,因此必须分别地位级建立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木 材积 生长量 相对区分法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11种主要树种生长的最优模型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洋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29-35,共7页
树种生长过程模型的构建是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东北地区11种主要树种生长过程进行数学模拟,选取4359株解析木基于经验和理论方程分别构建胸径、树高和材积最优生长过程方程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幂函数、柯列... 树种生长过程模型的构建是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东北地区11种主要树种生长过程进行数学模拟,选取4359株解析木基于经验和理论方程分别构建胸径、树高和材积最优生长过程方程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幂函数、柯列尔方程、豪斯费尔德、复合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极值函数、S形曲线、舒马切尔模拟11种主要树种生长过程效果理想。本文所选出的最优模型适用于东北地区11种主要树种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的模拟与预测。本研究可为今后该地区林分收获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研究林分最优生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 生长模型 胸径、树高、材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银杏单木胸径预估方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贾鹏刚 夏凯 +2 位作者 董晨 冯海林 杨垠晖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7-763,共7页
胸径是立木测定的基本因子,自动获取胸径数据是准确高效计算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的关键。以银杏Ginkgobiloba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获得影像数据,利用运动恢复结构(SFM)方法生成数字表面模型和正射影像图,进而提取单株银杏的树冠面积(Ac)... 胸径是立木测定的基本因子,自动获取胸径数据是准确高效计算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的关键。以银杏Ginkgobiloba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获得影像数据,利用运动恢复结构(SFM)方法生成数字表面模型和正射影像图,进而提取单株银杏的树冠面积(Ac),冠幅(Wc)及树高(H)。3个参数分别与胸径(DBH)建立一元回归模型(Ac-DBH,Wc-DBH,H-DBH),二元回归模型(Ac&Wc-DBH,Ac&H-DBH,Wc&H-DBH)和三元回归模型(Ac&Wc&H-DBH)。52组拟合样本的结果显示:Ac&Wc&H-DBH模型的决定系数(R^2)最高为0.8250,均方根误差(ERMS)最小为0.9591。19组检测样本的结果显示:Ac&Wc&H-DBH模型反演的胸径值误差率为4.20%,小于A类森林资源胸径因子允许的误差值(5%)。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无人机采集树冠面积、冠幅和树高3个参数,可计算得到较高精度的胸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无人机 胸径 树冠面积 冠幅 树高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胸高处边材面积、胸径和冠基部直径的杉木单木叶生物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屈彦成 江怡航 +3 位作者 姜彦妍 张建国 罗安利 张雄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114,共9页
【目的】基于多个变量分别构建杉木单木叶生物量预测模型,并选择出预测效果最佳的模型,为杉木叶生物量的精准预测提供参考。【方法】以21块不同林龄样地共63株解析木为例,分别基于胸高处边材面积、胸径和冠基部直径3个变量,考虑其他与... 【目的】基于多个变量分别构建杉木单木叶生物量预测模型,并选择出预测效果最佳的模型,为杉木叶生物量的精准预测提供参考。【方法】以21块不同林龄样地共63株解析木为例,分别基于胸高处边材面积、胸径和冠基部直径3个变量,考虑其他与叶生物量相关的单木和林分因子,以样地为随机效应因子构建非线性混合模型,采用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常数加幂函数消除数据间的异方差性。根据模型评价指标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和对数似然值(Log Likelihood)选择最佳模型,并对不同参数的混合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计算模型决定系数(R^(2))、总相对误差(TR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基于3个变量以幂函数为异方差结构构建的混合模型效果最好,混合模型均优于基础模型,且基于冠基部直径构建的模型预测效果最佳。【结论】以基于冠基部直径构建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模型16)作为预测杉木单木叶生物量的最佳模型,符合管道模型理论。各变量均具有一定生物学和统计学意义,野外调查较易获取(非破坏性)。模型具有一定实用性,且预测精度较高(R2=0.8051)。本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树种构建单木叶生物量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叶生物量 管道模型理论 冠基部直径 胸高处边材面积 胸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章古台樟子松生长过程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雷泽勇 韩艳刚 +3 位作者 赵国军 周晏平 张岩松 于德良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4-330,共7页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引种至沙地,经过60多年的生长已经到了生命周期的末期。及时总结第1代沙地樟子松的生长过程,可以更好地为沙地樟子松的推广、更新、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引种地辽宁章古台不同立地条件下30 ...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引种至沙地,经过60多年的生长已经到了生命周期的末期。及时总结第1代沙地樟子松的生长过程,可以更好地为沙地樟子松的推广、更新、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引种地辽宁章古台不同立地条件下30 a以上樟子松人工林标准地(11块)的平均木作为解析木(11株),求解Richards模型的参数并检验模型的拟合性,运用建立的Richards模型求解沙地樟子松的各种特征值,从而揭示沙地樟子松的生长进程。结果表明:(1)樟子松的生长能够用Richards模型很好地模拟,残差符合正态分布,显著性均大于0.05。模型的参数值分别为树高:14.179,0.084,2.803;胸径:19.379,0.075,1.712;材积:0.296,0.062,5.926。(2)引种到章古台沙地的第1代樟子松,树高在第12.3年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0.54 m·a^(-1),第21.4年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0.39 m·a^(-1);胸径平均在6.6 a后开始生长,第14.0年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0.77 cm·a^(-1),第26.0年时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0.47 cm·a^(-1);材积生长在12.0 a之前生长缓慢,第29.0年其连年生长量达到最高值0.007 4 m^3·a^(-1),平均生长量在第47.0年达到最大(即林木数量成熟年龄),最大平均生长量达0.004 5 m^3·a^(-1)。樟子松引种到章古台后,生长进程加快,生命周期缩短,成熟期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Richards模型 沙地 樟子松 树高 胸径 材积 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胸高断面积生长量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窦啸文 吴登瑜 +1 位作者 张笑菁 汤孟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3-1072,共10页
【目的】研究常绿阔叶林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探究影响胸高断面积生长量的因素,为常绿阔叶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为对象,先对胸高断面积生长量与胸径、竞争和地形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随后对不同径级、冠幅等级... 【目的】研究常绿阔叶林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探究影响胸高断面积生长量的因素,为常绿阔叶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为对象,先对胸高断面积生长量与胸径、竞争和地形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随后对不同径级、冠幅等级和竞争等级的胸高断面积生长量进行差异性分析,最后基于岭回归分析法,建立以胸高断面积生长量对数为因变量的单木生长模型,定量描述胸高断面积生长量与胸径、竞争和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胸径、冠幅、竞争与胸高断面积生长量的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531、0.427、-0.340。林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随着林木胸径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径级间差异极显著(P<0.01)。林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随着林木冠幅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冠幅等级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竞争等级的林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差异极显著(P<0.01),且低度竞争时的林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最大。基于径阶平均值的单木生长模型优于基于单株林木的单木生长模型,且2类模型中胸径因子的回归参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在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中影响胸高断面积生长量的主要因子是胸径、冠幅和竞争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胸高断面积生长量 竞争指数 岭回归分析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林分大径材个体异型生长模式解析
19
作者 谭著明 沈宝明 +5 位作者 谭云 许彦明 马丰丰 申爱荣 黄帆 徐清乾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8-14,共7页
用函数拟合马尾松大径材胸高断面积生长过程,通过1stOpt软件求解参数。从数理统计意义上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而Logistic函数参数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意义,因此能作为马尾松个体胸高断面积生长过程拟合的合理模型。基于相同起... 用函数拟合马尾松大径材胸高断面积生长过程,通过1stOpt软件求解参数。从数理统计意义上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而Logistic函数参数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意义,因此能作为马尾松个体胸高断面积生长过程拟合的合理模型。基于相同起源的马尾松大径材各个体Logistic函数参数计算所得的拐点值、潜在生长量最大值均显著不同。在21株大径材个体中,拐点出现于林龄50~60年间、20~29年间的株数各占23.81%,拐点出现于30~39年间和13~19年间株数各占28.57%和19.05%。说明马尾松林分个体异型生长特点有其普遍性。分析认为,马尾松大径材林分经营期设定在50年左右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胸高断面积 模型 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间伐强度哑变量的关帝山油松天然林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构建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学辉 白宁 +2 位作者 郭晋平 马建峰 张芸香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以关帝山林区9块油松天然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选择4种具有生物学意义理论生长方程,构建包含立地条件、年龄及竞争指标的油松单木断面积基础模型,将间伐强度作为哑变量引入模型,比较模型拟合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单木断面积基础模型... 以关帝山林区9块油松天然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选择4种具有生物学意义理论生长方程,构建包含立地条件、年龄及竞争指标的油松单木断面积基础模型,将间伐强度作为哑变量引入模型,比较模型拟合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单木断面积基础模型决定系数R^(2)为0.46~0.52,P值为0.89~0.92,含间伐强度哑变量的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R^(2)和P值均有显著提高,分别为0.51~0.61和0.95~0.99;含间伐强度哑变量的Weibull方程拟合效果最优,其模型R^(2)为0.6061,P值为0.9912。含哑变量的油松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可以有效解决间伐类型差异对断面积预估的影响,提高建模精度与模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天然林 单木断面积 生长模型 间伐强度哑变量 关帝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