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的手术室新护士技能培训实践
1
作者 孔娜 张云 +4 位作者 杨岩岩 张聚 苗成琼 王静 杨翠丽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1-56,共6页
目的 探讨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技能培训在手术室新护士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按入科时间将64名轮转手术室的新护士分为两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入科的31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入科的33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技能培训在手术室新护士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按入科时间将64名轮转手术室的新护士分为两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入科的31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入科的33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操作培训,观察组采用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技能操作成绩、新护士转型冲击评分、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培训满意度,使用累积和分析法绘制每项操作总体学习曲线,比较两组掌握每项操作的最小操作例数。结果 观察组技能操作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培训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新护士转型冲击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掌握每项操作的最小操作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 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培训能提升新护士技能水平及其自主学习能力,使新护士更快适应手术室特殊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新护士 技能培训 吉布斯反思循环 虚拟现实 转型冲击 自我导向学习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曾妍 王征 +4 位作者 赵晶 姚冲 高兴莲 方敏 万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4,共7页
目的:将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最佳证据应用于手术病人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标准程序,总结IPC围术期安全使用最佳证据,基于最佳证据制订相应的临床审查指... 目的:将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最佳证据应用于手术病人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标准程序,总结IPC围术期安全使用最佳证据,基于最佳证据制订相应的临床审查指标,分析障碍因素,制订行动策略。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手术室护士对IPC防护的认知水平、病人手术前后双下肢腘静脉直径和血流速度、病人D-二聚体水平及术后24 h的DVT发生率以及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结果:第2轮质量审查手术室护士对IPC防护的认知得分为(83.58±8.78)分,高于首轮基线质量审查[(44.58±12.93)分];第2轮质量审查术后双下肢腘静脉血流速度快于首轮基线质量审查;第2轮质量审查术后24 h的D-二聚体为1.25(0.86,3.15)mg/L,低于首轮基线质量审查[2.25(0.91,5.13)mg/L];第2轮质量审查病人术后24 h的DVT发生率为2.50%,低于首轮基线质量审查(11.54%);第2轮质量审查护士的审查指标1~审查指标20执行率均高于首轮基线质量审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最佳证据对病人实施围术期IPC,有利于规范护士操作行为,降低病人下肢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深静脉血栓形成 循证护理 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背景下介入导管室护士医疗成本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蒋为秀 鲍志鹏 +2 位作者 何英 刘芳 孙国珍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调查已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方式的三级综合医院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医疗成本意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中文版安全态度量表,对选取的中国... 目的调查已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方式的三级综合医院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医疗成本意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中文版安全态度量表,对选取的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成员单位39家三级综合医院(分布于13个省市)的251名介入导管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介入导管室护士医疗成本意识总分为(49.11±6.80)分。介入导管室护士医疗成本意识与患者安全态度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团队协作、工作满意、压力感知、医疗耗材管理模式及成本效益培训是成本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介入导管室护士总体医疗成本意识较好,但实际参与度不足。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可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升DRG背景下导管室成本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导管室 护士 医疗成本意识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影响因素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术后患者自控镇痛随访专家共识(2025)
4
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14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麻醉质量管理学组 霍晓鹏 孙育红 王惠珍 张圣洁 赵琳 崔秋菊 张捷 王一亦 聂卫华 王英丽 任立英 张红梅 邵占芳 李葵南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907,共9页
疼痛是术后常见现象,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理想的镇痛方法。随访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PCA,从而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截至目前,尚无相应的专家共识或指南规范临床操作,为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 疼痛是术后常见现象,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理想的镇痛方法。随访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PCA,从而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截至目前,尚无相应的专家共识或指南规范临床操作,为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麻醉质量管理学组共同发起,组织多名从事术后疼痛管理和研究的临床医护工作者,编写了《成人术后患者自控镇痛随访专家共识(2025)》。该共识结合当前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临床经验,分别就成人术后PCA随访团队的人员组成、适宜人群、随访及护理三方面内容达成了初步共识,以期为患者术后PCA规范化管理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术后 患者自控镇痛 管理 护理 随访 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多维度积分制构建手术室护士绩效方案及其应用
5
作者 王卫刚 马涛洪 +3 位作者 田华 李华俊 张旭明 郝敏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56-1260,共5页
目的:基于层次分析法多维度积分制构建手术室护士绩效分配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7月—10月实施多维度积分制前手术室绩效分配采取人工统计手术室护士参与手术的分级和台次计算绩效。2023年7月—10月实施基于层次分析法多... 目的:基于层次分析法多维度积分制构建手术室护士绩效分配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7月—10月实施多维度积分制前手术室绩效分配采取人工统计手术室护士参与手术的分级和台次计算绩效。2023年7月—10月实施基于层次分析法多维度积分制手术室护士绩效方案。通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以月为单位,提取手术室护士参与手术台次、手术时长和手术护理配合难度等多维度总积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维度赋予不同的权重计算绩效。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对绩效分配满意度、人力资源利用率及手术床位利用率。结果:实施后手术室手术床位利用率、人力资源利用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满意度和积极性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层次分析法多维度积分制绩效方案促进了手术室护士工作的积极性、高效性,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了手术床位利用率,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人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绩效分配 多维度积分制 层次分析法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专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专家共识
6
作者 高兴莲 郭莉 +14 位作者 何丽 徐梅 常后婵 陈肖敏 李国宏 宋玲 穆莉 米湘琦 张增梅 边冬梅 陈云超 曾玉 翟永华 柯稳 梁元元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5-50,共6页
目的形成《手术室专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专家共识》,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形成专家共识初稿。经过2轮专家函询及5次专家线上论证会,筛选、修改和完善指标。结果专... 目的形成《手术室专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专家共识》,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形成专家共识初稿。经过2轮专家函询及5次专家线上论证会,筛选、修改和完善指标。结果专家函询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93。敏感指标的重要性得分4.50~5.00。形成的手术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包括15项,其中结构质量指标1项,过程质量指标6项,结果质量指标8项。结论形成的共识具备科学性及临床实用性,可为手术室管理者临床督导检查和护理质量控制提供评价标准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质量控制 敏感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安全核查 护理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心理灵活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祥志 覃露梅 +2 位作者 缪宴梅 胡荣 陈桂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士心理灵活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选取贵州省13所三级公立医院的403名手术室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维心理灵...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士心理灵活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选取贵州省13所三级公立医院的403名手术室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维心理灵活性量表简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情绪调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心理灵活性得分为(49.67±9.96)分。心理灵活性与社会支持(r=0.392,P<0.05)、认知重评呈正相关(r=0.594,P<0.05),与表达抑制呈负相关(r=-0.206,P<0.05)。性别、文化程度、是否喜欢手术室护理工作在分层回归分析的3个模型中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控制一般资料变量后,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不仅对心理灵活性产生直接影响,还能通过认知重评对心理灵活性产生间接影响(均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心理灵活性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应特别关注社会支持、情绪调节对护士心理灵活性的重要影响,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护士的心理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心理灵活性 情绪调节 社会支持 认知重评 护理管理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
作者 吕世娇 邹振亚 +3 位作者 万广英 张曼曼 胡浩 茅金宝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752-2759,共8页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及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形成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共进行了2轮...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及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形成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第1轮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7%,第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62~0.305和0.215~0.398。最终构建的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及74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专科特色及合理性,可为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核心能力 护理教育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手术室护士薪酬公平感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9
作者 邹玉婷 梁瑞晨 +2 位作者 喻行莉 游彤阳 张代英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7-61,共5页
目的 编制公立医院手术室护士薪酬公平感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手术室护理管理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以组织公平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回顾、描述性质性研究、专家函询及预调查构建量表预试版。于2024年6-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 目的 编制公立医院手术室护士薪酬公平感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手术室护理管理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以组织公平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回顾、描述性质性研究、专家函询及预调查构建量表预试版。于2024年6-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公立医院的手术室护士作为调查对象,第1次调查342名、第2次调查379名手术室护士,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 公立医院手术室护士薪酬公平感量表包括3个维度、30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41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为1.984,GFI 0.879,其余拟合指标均>0.900,模型拟合可接受。通用一致性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33,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0~1.000;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0,折半信度为0.892,重测信度为0.724。结论 公立医院手术室护士薪酬公平感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测量公立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薪酬公平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手术室 护士 薪酬公平感 信度 效度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增高的血流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0
作者 方敏 高兴莲 +3 位作者 王曾妍 柯稳 肖潇 梁元元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增高的血流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手术室护理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151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下肢血流改变特征,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手...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增高的血流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手术室护理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151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下肢血流改变特征,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患者手术结束24 h内采血行D-二聚体凝血功能检测。结果D-二聚体检测结果显示,DVT高风险患者70例(46.36%),低风险81例(53.64%)。手术结束后DVT高风险患者下肢平均血流速度、血管内径显著低于或小于低风险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120 min、凝血酶原时间(PT)>13.1 s、术中发生低体温和术中失血量>100 mL是骨科患者术中DVT风险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术中DVT发生风险较高,存在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手术室护理人员需针对性地开展手术效率管理、术中低体温监测和预防、维持术中血容量稳定,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术中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术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流动力学 低体温 术中失血量 风险管理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手术安全核查流程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红 何国龙 +2 位作者 张春瑾 吴剑宏 王禾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1-54,共4页
目的构建智能化手术安全核查流程,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8-10月的11204例手术设为改进前组,采用常规手术安全核查方式;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的11012例手术设为改进后组,采用智能化手术安全核查系统,实现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情况的... 目的构建智能化手术安全核查流程,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8-10月的11204例手术设为改进前组,采用常规手术安全核查方式;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的11012例手术设为改进后组,采用智能化手术安全核查系统,实现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情况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结果流程改进后,手术安全核查的规范执行率显著高于改进前,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均P<0.05)。结论智能化手术安全核查的构建与实施,能有效提升手术安全核查的规范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手术患者 安全核查 核查流程 智能化 手术安全 护理安全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钦苓 陈捷茹 +1 位作者 吴沛霞 席淑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目的 :调查上海市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2月—5月选取上海市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4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73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通... 目的 :调查上海市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2月—5月选取上海市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4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73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生涯管理问卷、护士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结果 :手术室护士职业规划得分为(42.57±7.95)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性质、手术室工作年限、晋升公平、促进职业自我发展、提供职业信息对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影响(P<0.05),共解释护士职业生涯规化总变异的57.1%。结论 :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对手术室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积极影响,管理者应加强护士职业生涯自我规划意识,帮助护士明确职业生涯阶段目标,并提供教育、学习培训的机会,构筑平台以支撑其职业生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手术室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管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职业尊重感在安全组织与职业偏差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至真 刘佩 吴红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尊重感在安全组织与职业偏差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其职业偏差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理人员职业偏差行为量表、安全组织量表及护士职业尊重感量表对729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尊重感在安全组织与职业偏差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其职业偏差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理人员职业偏差行为量表、安全组织量表及护士职业尊重感量表对729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偏差行为评分为(25.02±5.96)分;职业尊重感、安全组织与职业偏差行为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职业尊重感在安全组织与职业偏差行为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8.54%。结论安全组织水平越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偏差行为越少,职业尊重感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应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促进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的安全行为,提高其职业尊重感,从而减少职业偏差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职业尊重感 安全组织 职业偏差行为 中介效应 安全文化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贝 陈红 +2 位作者 袁丁 张春瑾 洪博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6-60,共5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手术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压力性损伤专业学术网站以及综合数据库中关于预防手术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相关文献,文献类...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手术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压力性损伤专业学术网站以及综合数据库中关于预防手术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相关文献,文献类型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循证团队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与汇总。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从风险评估、器械的选择和使用、预防策略、术后交接与记录、教育与培训5个方面总结出23条最佳证据。结论整合的手术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循证依据,但证据使用者应基于前期充分的风险评估,结合手术室具体情境调整预防策略,以降低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预防 体位 敷料 风险评估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参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实践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威 赵文婷 +1 位作者 孙沛 商临萍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士参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实践体验和观点,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及质量改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结合滚雪球抽样法选择山西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手术室护士20名为研...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士参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实践体验和观点,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及质量改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结合滚雪球抽样法选择山西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手术室护士2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共确定了参与态度——个体认知、情感与知识因素,主观规范——组织环境因素,知觉行为控制——个人感知因素等3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结论 手术室护士参与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实践受限于认知态度、知识水平、组织环境和自我效能,受益于责任心和求知欲。未来需加强政策支持,注重能力培养,促进手术室护士在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并遏制多重耐药性等长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手术室护士 质性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 抗菌药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柯稳 周文娟 +4 位作者 余文静 马琼 姚冲 王曾妍 柯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8-41,共4页
目的构建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手术患者术中体位安置管理质量,促进患者手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与小组讨论建立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 目的构建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手术患者术中体位安置管理质量,促进患者手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与小组讨论建立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级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筛选和修订条目,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6和0.902,指标重要性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4和0.161(均P<0.05)。构建的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30项。结论构建的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可用于手术患者体位安置质量评价,为降低患者手术体位安置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手术体位 体位安置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护理质量 患者安全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方式下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晋 周艺荣 +3 位作者 周晓婕 武丽娟 景红杰 纪明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8-1731,共4页
目的:评价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方式下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为保障DRG支付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DRG编码为GD25、IC35、EB15、BB35的4个组... 目的:评价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方式下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为保障DRG支付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DRG编码为GD25、IC35、EB15、BB35的4个组中均不伴并发症与合并症的12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3月—9月的60例为对照组,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手术例数、手术操作及编码相同,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时间消耗、不可计价成本消耗、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套管针穿刺时间、外科洗手前物品准备时间、麻醉后至手术开始时间、术后器械清洗消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菌纱布使用量、手术器械空消数、消毒液使用量、手术铺单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准备不充分、耗材准备不充分、仪器设备故障、套管针穿刺未一次成功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准确计算手术操作项目成本,可确保医院DRG支付模式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支付 手术室 护理流程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评估策略的个案式护理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伟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8-2062,共5页
目的:探析基于联合评估策略的个案式护理在结直肠癌(CRC)病人手术室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定西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收治的92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联合评估... 目的:探析基于联合评估策略的个案式护理在结直肠癌(CRC)病人手术室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定西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收治的92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联合评估策略的个案式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围术期舒适度及疲乏状态、围术期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出室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院时,观察组围术期疲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联合评估策略的个案式护理可有效缩短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苏醒及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缓解负性情绪及围术期疲乏状态,提高病人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手术室护理 个案式护理 联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世娇 邹振亚 +1 位作者 渠继柱 茅金宝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61-2164,共4页
阐述国内外手术室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对国内外手术室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指标、导师建设、考核体系进行总结,并分析现阶段手术室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构建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手术室护理专业学... 阐述国内外手术室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对国内外手术室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指标、导师建设、考核体系进行总结,并分析现阶段手术室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构建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手术室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 护理教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侧凸畸形患者行后入路矫形术体位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文静 周文娟 +3 位作者 邢路瑶 梅竹 吕锡蓉 柯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1-46,共6页
目的总结脊柱侧凸畸形患者行后入路矫形术的体位管理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手术体位安置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数据库、专业网站及原始文献数据库中有关脊柱侧凸畸形患者行后入路矫形术的体位管理文献,... 目的总结脊柱侧凸畸形患者行后入路矫形术的体位管理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手术体位安置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数据库、专业网站及原始文献数据库中有关脊柱侧凸畸形患者行后入路矫形术的体位管理文献,检索时限为2013年6月至2023年6月。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3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1篇和证据总结3篇。形成最佳证据30条,包括体位安置原则、体位评估与训练、安置程序、术中监测与配合、术后护理和特殊情景下体位管理6个方面。结论总结的手术体位安置最佳证据内容全面、实用,手术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矫形术 手术体位 俯卧位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