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观测器的拼接弧线电机改进积分滑模控制策略
1
作者 曹兆锦 宋晓莉 +1 位作者 范壬秋 张超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拼接弧线电机凭借其高转矩比和低速稳定运行等优点,为大口径天文望远镜观测提供了高性能驱动技术支持。电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如参数畸变、谐波等其他内外部干扰,都对提高电机性能提出了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新型趋近律的积分滑... 拼接弧线电机凭借其高转矩比和低速稳定运行等优点,为大口径天文望远镜观测提供了高性能驱动技术支持。电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如参数畸变、谐波等其他内外部干扰,都对提高电机性能提出了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新型趋近律的积分滑模控制器,同时结合扩张状态观测器与负载观测器的混合控制策略,旨在优化传统滑模控制并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传统趋近律参数较为繁杂且不能很好地抑制抖振,新型的趋近律简化了参数,有效克服了系统抖振。其次,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反馈转速进行估计,然后结合q轴电流信息和估计出的转速数据作为负载转矩观测器输入,进一步提高了负载观测性能,并将负载观测值转换为电流进行前馈补偿,用以提高电机的抗干扰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双观测器方法能够有效观测电机的转速和负载值,显著增强了电机的抗负载扰动能力;同时,采用新型滑模速度控制器降低了电机转速超调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滑模抖振,为弧线电机在大口径天文望远镜的高精度观测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天文望远镜 拼接弧线永磁同步电机 双观测器 改进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tness detection method of splicing detector based on channel spectral dispersion
2
作者 ZHAO Hong-chao ZHANG Xiao-qian AN Qi-chang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898,共10页
For segmented detectors,surface flatness is critical as it directly influences both energy resolution and image clarity.Additionally,the limited adjustment range of the segmented detectors necessitates precise benchma... For segmented detectors,surface flatness is critical as it directly influences both energy resolution and image clarity.Additionally,the limited adjustment range of the segmented detectors necessitates precise benchmark construc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n architecture for detecting detector flatness based on channel spectral dispersion.By measuring the dispersion fringes for coplanar adjustment,the final adjustment residual is improved to better than 300 nm.This result validat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significa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xt-generation large-aperture sky survey equi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aperture telescope segmented detector surface wavefront detection channel spectral disper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望远镜指向精度的影响因素及综合修正模型研究
3
作者 陈宝刚 夏豪杰 +2 位作者 张进 王建立 曹玉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017-3025,共9页
指向精度是衡量望远镜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望远镜口径、结构尺寸及重量的不断增大,维持和提高指向精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对大型望远镜各项误差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修正指向误差。本文从大口径望远镜... 指向精度是衡量望远镜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望远镜口径、结构尺寸及重量的不断增大,维持和提高指向精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对大型望远镜各项误差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修正指向误差。本文从大口径望远镜自身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望远镜指向精度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建立望远镜指向模型来修正望远镜指向精度的方法。本文提出的修正模型物理意义明确,各参数相关性小。采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对某大型望远镜指向精度进行修正,方位指向精度均方根误差修正前为20.6″,修正后为4.1″,俯仰指向精度均方根误差修正前为5.1″,修正后为2.8″,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修正望远镜的系统误差,提高指向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望远镜 指向精度 恒星标校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环形分段光学系统基准构建方法
4
作者 安其昌 吴小霞 +2 位作者 刘欣悦 王勋 李洪文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0-397,共8页
为了更好地对大口径分段望远镜进行集成检测与稳定性保持基准构建,本文提出一种大口径环形分段光学系统基准构建方法。首先,采用局部光瞳投射的方式实现光瞳对准映射;其次,利用微透镜阵列构建系统共焦空间基准;之后,基于环带整体调控模... 为了更好地对大口径分段望远镜进行集成检测与稳定性保持基准构建,本文提出一种大口径环形分段光学系统基准构建方法。首先,采用局部光瞳投射的方式实现光瞳对准映射;其次,利用微透镜阵列构建系统共焦空间基准;之后,基于环带整体调控模式,采用共焦与曲率半径联合分析,实现曲率半径与系统对准的共同调节;最后,利用白光干涉所形成的条纹包络进行粗共相探测,并利用通道光谱方法实现粗共相与精共相间的精度衔接,空间共焦基准定位精度优于125μm,共相基准覆盖范围优于20μm,精度优于0.5μm,光谱基准不确定度优于5%。实现了不同时空特征扰动的分层次、多模态抑制,利用以上共基准原位测量新方法有效提升了光学系统原位计量检测精度并缩短了溯源链长度,增加了检测效率与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镜面 波前像差 共基准 大口径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镜面大视场主动光学望远镜调控方法
5
作者 安其昌 吴小霞 +1 位作者 唐境 李洪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5-791,共7页
为了更好地实现多镜面大视场主动光学望远镜波前像差抑制、提升望远镜探测能力极限,本文基于望远镜视场边缘内置的错位型曲率传感器进行波前感知,并利用功率谱对波前感知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基于波前像差的空间频率特征进行调控。首先,基... 为了更好地实现多镜面大视场主动光学望远镜波前像差抑制、提升望远镜探测能力极限,本文基于望远镜视场边缘内置的错位型曲率传感器进行波前感知,并利用功率谱对波前感知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基于波前像差的空间频率特征进行调控。首先,基于复光场理论分析了非瞳面对系统波前调控的影响机理。其次,分析了本方法在多镜面大视场主动光学望远镜调控过程中的精度特性。再次,利用桌面实验对多镜面大视场主动光学望远镜调控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最终,波前重建结果与理论波前相关性高于0.85。利用功率谱对各个视场的空间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与单纯使用均方根对多镜面影响敏感度进行分析的方法相比,灵敏度提升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传感 波前像差 大视场主动光学 大口径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家福 王小勇 +3 位作者 李梦旭 陶鑫 李凌 王任远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8,共12页
光学合成孔径技术是增大望远镜有效口径、提高望远镜分辨率、增强望远镜集光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大口径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的技术难度随着子孔径离散程度的提高与自由度的释放呈指数级增长。文章比较了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形... 光学合成孔径技术是增大望远镜有效口径、提高望远镜分辨率、增强望远镜集光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大口径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的技术难度随着子孔径离散程度的提高与自由度的释放呈指数级增长。文章比较了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形式,回顾了以拼接式、稀疏孔径式和分布式为代表的大口径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大口径光学合成孔径系统在主动光学、编队与控制、路径规划等关键技术领域面临的技术难题,并提出下一代大口径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望远镜 光学合成孔径 干涉成像 “觅音”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大口径反射镜支撑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博文 王小勇 +1 位作者 赵野 杨佳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6-324,共9页
为了满足人类对地观测和宇宙探索的更高性能要求,空间望远镜反射镜口径已经从米级向十米量级迈进,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大口径反射镜支撑与反射镜面形精度和稳定性直接相关,是决定空间望远镜实际观测能力乃至任务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 为了满足人类对地观测和宇宙探索的更高性能要求,空间望远镜反射镜口径已经从米级向十米量级迈进,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大口径反射镜支撑与反射镜面形精度和稳定性直接相关,是决定空间望远镜实际观测能力乃至任务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首先对大口径反射镜的三种主要支撑形式进行了介绍并做出适用性比较。在此基础上,从影响反射镜支撑设计的各个因素出发,讨论了反射镜支撑的设计原则。然后结合设计原则的讨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支撑点数量和位置优化、无热化设计、无应力装配设计等大口径反射镜支撑关键技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期望对我国大型空间望远镜的研制提供借鉴,在新一轮空间探索热潮中实现跨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望远镜 反射镜 大口径 反射镜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望远镜主反射镜的支撑和装配 被引量:17
8
作者 韩光宇 曹立华 +2 位作者 高云国 乔健 薛向尧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22-1928,共7页
考虑大口径光学望远镜中主反射镜的支撑精度直接影响光电探测设备的整机性能,本文根据光学系统对口径为1 000mm的主镜的支撑精度要求和光电设备中主镜的使用情况,采用轴向和径向组合支撑的结构形式来完成对主镜的支撑,并通过有限元法对... 考虑大口径光学望远镜中主反射镜的支撑精度直接影响光电探测设备的整机性能,本文根据光学系统对口径为1 000mm的主镜的支撑精度要求和光电设备中主镜的使用情况,采用轴向和径向组合支撑的结构形式来完成对主镜的支撑,并通过有限元法对支撑位置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实验显示,在轴向18点浮动支撑、径向3点柔性支撑的情况下,主镜能够达到较高的面形精度。针对传统装调工艺不能获得理想的面形精度,探索了新的主镜装调方法。用干涉仪对带有支撑的主镜进行实时测量并进一步进行修磨,使主镜在装配完成后达到λ/18的面形精度。该方法满足了本项目的指标要求,也为更大口径主镜的装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望远镜 主镜 支撑结构 面形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板式基结构的大口径空间反射镜构型设计的拓扑优化方法 被引量:41
9
作者 刘书田 胡瑞 +2 位作者 周平 董志刚 康仁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03-1810,共8页
针对大口径空间光学反射镜对轻量化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筋板式基结构的大口径空间反射镜构型设计的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基结构拓扑优化的思想,将反射镜初始设计域限定为筋板式的反射镜基结构,通过各筋板的有无描述结构构型的变化。首... 针对大口径空间光学反射镜对轻量化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筋板式基结构的大口径空间反射镜构型设计的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基结构拓扑优化的思想,将反射镜初始设计域限定为筋板式的反射镜基结构,通过各筋板的有无描述结构构型的变化。首先,借鉴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思想,以壳单元离散筋板结构,以加筋板各单元的相对密度为设计变量(通过相对密度取1或0,描述该单元所在区域的筋板是否存在),以光轴竖直工况下镜面面形误差为设计约束,镜体的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镜体结构构型设计的拓扑优化模型;然后,以拓扑优化所得构型为基础,提取并形成结构概念构型;最后,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动静刚度分析与光学性能分析,并对结构进行修正,形成性能更好、满足要求的反射镜轻量化结构创新构型。文中的设计实例得到的反射镜镜面面形误差PV值小于λ/10,RMS值小于λ/40,第一阶自振频率大于1 000Hz,轻量化率达到86.0%。得到的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空间望远镜 反射镜 构型设计 轻量化设计 拓扑优化 筋板式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 m口径空间望远镜单块式主镜技术展望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宗轩 金光 +1 位作者 张雷 孔林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4期532-541,共10页
主反射镜的口径大小与结构形式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空间望远镜的技术难度与经济成本。为了实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与更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各国研制的空间望远镜主反射镜的口径朝着越来越大的趋势发展,从"哈勃空间望远镜"(HST)的2.... 主反射镜的口径大小与结构形式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空间望远镜的技术难度与经济成本。为了实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与更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各国研制的空间望远镜主反射镜的口径朝着越来越大的趋势发展,从"哈勃空间望远镜"(HST)的2.4 m,到"新世界观测者空间望远镜"(NWO)的4 m,甚至到"先进技术大口径空间望远镜"(ATLAST)的8 m,无不体现了对超大口径空间观测能力的追求。而单块式主镜凭借其支撑技术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正成为超大口径空间望远镜的首选。通过对国外研制的超大口径空间望远镜的论述与分析,探讨了目前空间望远镜中超大口径主反射镜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针对目前国内运载能力与光学制造加工能力的极限,提出了建造基于3.5 m口径主镜的空间望远镜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望远镜 主反射镜 超大口径 单块 反射镜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液压Whiffle-tree的大口径主镜轴向支撑 被引量:15
11
作者 范磊 张景旭 +1 位作者 邵亮 赵勇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26-2131,共6页
轴向支撑对大口径主镜的定位及镜面变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在传统机械Whiffle-tree支撑的基础上引入了轴向液压Whiffle-tree支撑。首先,从三点运动学定位支撑原理出发,介绍了Whiffle-tree支撑的特点与分类,着重... 轴向支撑对大口径主镜的定位及镜面变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在传统机械Whiffle-tree支撑的基础上引入了轴向液压Whiffle-tree支撑。首先,从三点运动学定位支撑原理出发,介绍了Whiffle-tree支撑的特点与分类,着重对比分析了液压Whiffle-tree和机械Whiffletree支撑的优缺点。进而,根据液压Whiffle-tree的特点,分析推导了其建模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一块18点液压轴向支撑的大口径主镜进行了静力学分析与优化,拟合后镜面变形RMS值为18.6 nm,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通过对不同建模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为大口径主镜的轴向支撑分析提供了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望远镜 主镜支撑 液压Whiffle-tree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波红外整层大气透过率测量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俊池 李洪文 +3 位作者 王建立 殷丽梅 李宏壮 张振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47-1557,共11页
为实现中波红外整层大气透过率的现场测量,提高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精度,研究了基于标准红外自然星的大气透过率测量方法。建立了基于Beer定律和Langley-Plot定标原理的测量实验数学模型,搭建了基于1.2m口径地基光电望远镜的测量... 为实现中波红外整层大气透过率的现场测量,提高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精度,研究了基于标准红外自然星的大气透过率测量方法。建立了基于Beer定律和Langley-Plot定标原理的测量实验数学模型,搭建了基于1.2m口径地基光电望远镜的测量实验系统。采用了"准实时单点校正""窗口提取"和"信噪比特性曲线"等方法有效降低了红外探测器非均匀性和自然星弥散成像等问题给测量精度带来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测量实验的理论误差。实验数据显示:空间目标大气层外红外辐射照度测量的最大实际误差为16.28%,中波红外整层大气透过率测量的理论误差为11.75%。结果表明:基于标准红外自然星的大气透过率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小,实验系统对外场观测任务适应性强,为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的地基测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透过率测量 红外辐射 空间目标 标准红外自然星 地基大口径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空间相机像质的微振动频率响应计算 被引量:19
13
作者 朱俊青 沙巍 +2 位作者 陈长征 张星祥 任建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8-1127,共10页
由于大口径空间相机对空间环境变化和卫星内部振源引起的微振动十分敏感,本文研究了影响成像质量的微振动频率响应的计算方法,以改善相机的在轨动态成像质量。该方法通过实际光学模型取代线性光学模型,建立微振动光机集成模型,从而计算... 由于大口径空间相机对空间环境变化和卫星内部振源引起的微振动十分敏感,本文研究了影响成像质量的微振动频率响应的计算方法,以改善相机的在轨动态成像质量。该方法通过实际光学模型取代线性光学模型,建立微振动光机集成模型,从而计算影响成像质量的微振动频率响应。首先,建立大口径空间相机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频率响应计算,得到采样频率点的光学表面节点位移和相位。然后,通过蒙特卡洛分析方法,建立微振动光机集成模型,以均方根光学系统动态传递函数和视轴漂移衡量大口径空间相机动态成像性能。最后,研制了大口径空间相机力学样机,对其进行了振动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接近,误差均在5%以内,满足大口径空间相机动态成像质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空间相机 机载望远镜 像质 微振动 视轴颤振 集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光电探测设备主镜晃动的误差补偿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航 张海波 +1 位作者 曹立华 耿爱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91,共7页
针对大口径光电探测设备在随俯仰角变化时由于主镜支撑点的变化而产生的晃动,研究了在静态测量时如何补偿主镜晃动造成的误差以提高大口径望远镜的静态测量精度。首先给出了一个1m口径望远镜的支撑结构和力学模型,在分析了传统三轴误差... 针对大口径光电探测设备在随俯仰角变化时由于主镜支撑点的变化而产生的晃动,研究了在静态测量时如何补偿主镜晃动造成的误差以提高大口径望远镜的静态测量精度。首先给出了一个1m口径望远镜的支撑结构和力学模型,在分析了传统三轴误差补偿方法和球谐误差补偿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大口径望远镜的误差补偿方法。在外场对光测设备进行了标校实验,选取32颗恒星在修正了蒙气差后对各个系统差进行求解,得出了主镜晃动误差和三轴差。与传统误差补偿方法的比较结果显示:加入主镜晃动误差补偿后,望远镜的静态测量精度从15.4″提高到了2.5″。此种方法物理意义明确,各误差分量重复性好,对主镜晃动误差进行补偿修正后提高了大口径望远镜的静态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望远镜 主镜晃动 曲线拟合 误差补偿 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大口径单体反射镜计量卸荷支撑研制中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得义 庞新源 +4 位作者 张学军 樊延超 李志来 杨利伟 胡海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65-2179,共15页
通过对空间大口径单体反射镜支撑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研,总结了当前大口径单体空间反射镜支撑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在此技术路线中,计量卸荷支撑是必须要攻克的一项核心难题。本文介绍了计量卸荷支撑的概念,并针对计量卸... 通过对空间大口径单体反射镜支撑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研,总结了当前大口径单体空间反射镜支撑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在此技术路线中,计量卸荷支撑是必须要攻克的一项核心难题。本文介绍了计量卸荷支撑的概念,并针对计量卸荷支撑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包括支撑点数量、位置及支撑力大小的确定方法,支撑力执行单元的方案设计以及计量卸荷精度的保证方法等;通过对计量卸荷支撑研制过程中关键技术的总结,期望对我国空间大口径单体反射镜的研制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望远镜 大口径单体反射镜 计量卸荷支撑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变化对1.23m望远镜光机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飞 明名 +1 位作者 王富国 张丽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了实现1.23m望远镜在环境温度从-35℃~+55℃变化范围内,光机系统的成像质量的指标要求,本文从原理上分析了温度变化对光机系统中光学元件面形准确度及相对位置关系的影响,推导出了主次镜间光学间隔变化与像面离焦量的比例关系.通过对... 为了实现1.23m望远镜在环境温度从-35℃~+55℃变化范围内,光机系统的成像质量的指标要求,本文从原理上分析了温度变化对光机系统中光学元件面形准确度及相对位置关系的影响,推导出了主次镜间光学间隔变化与像面离焦量的比例关系.通过对1.23m望远镜光学结构的像质分析,结合光机结构设计,搭建了适合环境温度变化的光机系统,从方案设计上满足了望远镜系统的成像要求.通过实际的成像实验,验证了温度变化导致的主次镜光学间隔变化对望远镜系统成像带来的离焦的影响,并给出了具体的温度补偿措施,即采取次镜调焦的方式,可满足具体观测实验的要求.同时,为今后1.23m望远镜以及类似的大口径望远镜系统的实验和技术改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机系统 温度影响 大口径望远镜 离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m SiC反射镜拱形轻量化结构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范磊 杨洪波 +3 位作者 张景旭 吴小霞 王富国 司丽娜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76,共6页
针对口径为2060mm的地基大口径望远镜主反射镜,选用SiC材料和新型拱形轻量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轻量化参数设计,并对支撑环半径进行了优化。对于Whiffletree18点支撑和27点支撑形式,从静力学(重力作用)和热力学两方面对比分析了两种轻量... 针对口径为2060mm的地基大口径望远镜主反射镜,选用SiC材料和新型拱形轻量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轻量化参数设计,并对支撑环半径进行了优化。对于Whiffletree18点支撑和27点支撑形式,从静力学(重力作用)和热力学两方面对比分析了两种轻量化结构的镜面变形,结合SiC反射镜的加工工艺,最终确定18点支撑的轻量化结构为首选方案。同时,就SiC反射镜对稳态温度差导致的热变形较敏感的问题,提出可通过设计与镜体热变形相匹配的支撑结构来满足镜面变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望远镜 SiC反射镜 拱形轻量化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反射镜轴向硬点定位 被引量:4
18
作者 范磊 杨洪波 +3 位作者 张景旭 吴小霞 司丽娜 刘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67-3371,共5页
为了开展大口径主镜轴向支撑系统的研究,引入了硬点定位的概念。从三点运动学定位原理出发,详细地比较了不同支撑系统中硬点的特点和功能。进一步阐述了硬点在前期设计中所考虑的因素,分析了在特殊工况下,硬点与主镜轴向支撑系统刚度的... 为了开展大口径主镜轴向支撑系统的研究,引入了硬点定位的概念。从三点运动学定位原理出发,详细地比较了不同支撑系统中硬点的特点和功能。进一步阐述了硬点在前期设计中所考虑的因素,分析了在特殊工况下,硬点与主镜轴向支撑系统刚度的关系,并选择了一块大口径薄弯月主镜作为对象,从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主镜硬点的设计过程,确定了其支撑圆半径和轴向刚度。讨论了当部分支撑点失效时,硬点与其他支撑点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轴向硬点定位较传统主镜定位方式优势明显,能够满足大口径主镜支撑系统的各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望远镜 主镜 轴向支撑 硬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压支撑的大口径主镜稳像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剑锋 吴小霞 +2 位作者 李玉霞 孙敬伟 宿馨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99-2606,共8页
望远镜的俯仰运动会使主镜相对镜室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望远镜的稳定成像。为了校正主镜位置变化,本文提出了利用液压支撑对主镜相对镜室位置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对主镜稳像的方法。利用实验室现有的1.23mSiC主镜为监测目标搭建了测... 望远镜的俯仰运动会使主镜相对镜室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望远镜的稳定成像。为了校正主镜位置变化,本文提出了利用液压支撑对主镜相对镜室位置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对主镜稳像的方法。利用实验室现有的1.23mSiC主镜为监测目标搭建了测试系统,设计了基于6个位移传感器的位置监测系统。在未启用和启用液压稳像技术两种状态下,测试了主镜位置变化,并对主镜位置进行解算,试验结果表明液压支撑技术有确实的稳像效果。当镜室转动40°时,未稳像的主镜其X向平移变化为150μm,绕X轴转角为2.5"。采用液压稳像后,X向平移变化减小为3μm而绕X轴转角减小为0.4"。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液压支撑的主镜稳像技术可以实现对主镜位置的实时检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望远镜 主镜 稳像技术 液压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大口径望远镜重力弯曲引起的指向变化检测与修正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洪浩 王建立 +2 位作者 陈涛 曹玉岩 陈宝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021-3030,共10页
随望远镜口径的不断增大,望远镜的结构尺寸相应增加,重力场引起的望远镜光轴指向变化影响也愈发明显,对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的指向检测与修正是获取高精度轨道目标数据的必要前提。为了实现望远镜指向误差的估计、测量及主动修正,从望远镜... 随望远镜口径的不断增大,望远镜的结构尺寸相应增加,重力场引起的望远镜光轴指向变化影响也愈发明显,对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的指向检测与修正是获取高精度轨道目标数据的必要前提。为了实现望远镜指向误差的估计、测量及主动修正,从望远镜的光机系统结构出发,分析了引起望远镜光轴变化的因素,提出了光轴变化检测与修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望远镜低仰角情况下,光轴最大相对变化为126″,望远镜桁架结构的重弯曲影响是引起俯仰角相关指向变化的主要因素。以4 m口径望远镜为例,提出基于次镜调整结构及卡式系统零彗差点理论的修正模型来提高望远镜的跟踪性能,修正后望远镜光轴的最大相对变化在3″内。该地基大口径望远镜指向变化检测与修正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望远镜的标定和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望远镜 大口径 指向变化 跟踪精度 主动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