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干旱煤矿区采动地裂缝发育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
1
作者 杜华栋 刘海燕 +3 位作者 毕银丽 孙浩 王伟 唐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0-764,共15页
探究采煤塌陷区地裂缝发育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可为矿区植被恢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位于半干旱黄土沟壑区的榆神府矿区井工开采塌陷区拉伸型地裂缝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距地裂缝0~1、1~2、2~3、3~5和5~10 m区域的植物群... 探究采煤塌陷区地裂缝发育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可为矿区植被恢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位于半干旱黄土沟壑区的榆神府矿区井工开采塌陷区拉伸型地裂缝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距地裂缝0~1、1~2、2~3、3~5和5~10 m区域的植物群落组成、稳定性和物种分布格局,利用冗余分析探究影响地裂缝发育区植物群落的关键土壤因子。结果表明:(1)榆神府矿区采煤塌陷区距地裂缝0~2 m区域的植物群落组成由地裂缝发育前以多年生草本为主转变为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禾草共存,其中灌木层中的优势植物种群为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草本层中的优势植物种群为长芒草(Stipa bungeana)和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等;(2)与对照区相比,距地裂缝0~1和1~2 m区域的植物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降低60%和5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降低36%和34%,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降低27%和22%,稳定性分别降低82%和66%,而距地裂缝2~10 m区域的植物群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3)距地裂缝0~2 m区域的优势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由地裂缝发育前的高度聚集转变为中等聚集,随着距地裂缝水平距离的增加,优势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又逐渐转变为高度聚集;(4)距地裂缝0~2 m区域,影响植物群落特征的关键土壤因子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pH值、土壤有效氮含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之,塌陷区地裂缝发育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距地裂缝0~2 m区域,这一区域是矿区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的重点区;距地裂缝2~10 m区域则通过植被自然更新即可确保植物群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地表塌陷 地裂缝 群落多样性 分布格局 冗余分析 植被恢复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贝叶斯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2
作者 李小军 张誉潇 +1 位作者 荣棉水 倪萍禾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7-2252,共16页
基于散射场理论的水平竖向谱比HVSR(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正演算法建立了地表HVSR与场地土层特性的联系,通过与地震动地表观测数据的结合实现了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反演。然而,当前的HVSR大多采用传统确定性的反演方法... 基于散射场理论的水平竖向谱比HVSR(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正演算法建立了地表HVSR与场地土层特性的联系,通过与地震动地表观测数据的结合实现了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反演。然而,当前的HVSR大多采用传统确定性的反演方法,导致反演结果具有明显的不唯一性,且难以评估其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针对土层速度结构的贝叶斯反演方法,可以实现反演参数不确定性的评估。该方法将贝叶斯原理与地震动的水平竖向谱比(earthquake 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简称EHV)正演算法相结合,以强震动观测记录的S波成分作为数据源,实现了场地土层结构的反演。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贝叶斯反演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场地土层速度结构,并能够对反演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竖向谱比(HVSR) 强震动观测记录 贝叶斯反演方法 土层速度结构 井上井下谱比(SBSR) 正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水压爆破中不同轴向装药结构的地表振动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立财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79,共8页
为探明隧道水压爆破中不同装药结构对地表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依托沈白高速新宾隧道Ⅳ级围岩爆破开挖开展了相关现场试验,对比了常规装药、孔口水间隔装药、孔底水间隔装药及两端水间隔装药条件下爆破诱发地表振动峰值(PPV)及主频(DF),... 为探明隧道水压爆破中不同装药结构对地表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依托沈白高速新宾隧道Ⅳ级围岩爆破开挖开展了相关现场试验,对比了常规装药、孔口水间隔装药、孔底水间隔装药及两端水间隔装药条件下爆破诱发地表振动峰值(PPV)及主频(DF),并借助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装药结构下地表振动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装药结构,水压爆破转化为爆破振动的能量降低,爆破诱发地表振动PPV减小而DF相对较高;沿隧道掌子面横断面5 m范围内,常规装药结构诱发的振动峰值会超过允许的振动峰值,不利于地表建构物振动安全控制;采用水压爆破时,在炮孔内布设水袋一端,爆炸转化为振动能的比例相对较小,诱发PPV降低;但沿炮孔内布设水袋一端反方向爆破诱发的PPV则相对较高。在隧道掘进爆破作业中,推荐使用两端水间隔装药以保证振动能量的均匀分布,降低炮孔两侧地表振动,从而减小爆破开挖对地表建构物的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表振动 水压爆破 装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框架阻抗模型的地铁临近建筑振动响应分析及评价
4
作者 徐林刚 潘文 +1 位作者 张雨珩 孙光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46-351,共6页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地铁大大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尽管地铁对人们的贡献巨大,但是也会对轨道周围建筑诱发竖向振动和造成二次结构噪声,严重影响建筑内人群的使用舒适度。因此本工作针对地铁临近建筑的振动问题展开现...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地铁大大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尽管地铁对人们的贡献巨大,但是也会对轨道周围建筑诱发竖向振动和造成二次结构噪声,严重影响建筑内人群的使用舒适度。因此本工作针对地铁临近建筑的振动问题展开现场实测,随后将所得时程曲线作为振动激励输入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探讨多种不同竖向频率的隔振支座最佳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地铁振动的优势频率分布在10~70 Hz,振动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成分分布由高频集中向低频集中。隔振层最佳方案为:隔振层整体设计频率低、低频支座布置在隔振层内部、高频支座布置在隔振层外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振动 地面振动实测 竖向振动 有限元分析 建筑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仿生疏水涂层对木质墙壁结露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哲锋 郭歆玮 何佳瑶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1,共6页
结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对木结构建筑的耐久性和功能性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降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为探究低温环境下仿生疏水涂层对木质墙壁结露现象的影响,模拟稳态均质平壁的壁体结构进行观测,并解析不同构造组成中内部结露可能... 结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对木结构建筑的耐久性和功能性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降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为探究低温环境下仿生疏水涂层对木质墙壁结露现象的影响,模拟稳态均质平壁的壁体结构进行观测,并解析不同构造组成中内部结露可能产生的位置,以及表面结露形貌。结果表明:单层木质墙壁的壁体结构,在壁体外侧会产生外部结露现象,即表面结露,且表面结露现象差异化明显,疏水涂层对其影响较大。多层复合木质墙壁壁体结构中,其构造的差异对结露程度的影响比墙体表面疏水涂层大;因墙壁结构和组成材料热工性能的不同,可能在墙体内不同位置产生内部结露现象即壁内结露;壁内结露程度为壁体模型C>B>A,其中壁内防水层及隔热层的设置对结露影响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建筑 结露现象 疏水表面 墙体 热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的随机地震可靠度分析
6
作者 王长虹 胡世韬 胡宝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8-621,共14页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curved surface sliding isolated structure,CSSIS)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新技术.但在工程实践中,地震波的选取会显著影响CSSIS的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结果.针对缺乏强震记录的情况,提出一个能够反映特定地区地...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curved surface sliding isolated structure,CSSIS)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新技术.但在工程实践中,地震波的选取会显著影响CSSIS的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结果.针对缺乏强震记录的情况,提出一个能够反映特定地区地震特征的随机地震动模型,并通过Monte-Carlo模拟算法,评估CSSIS的抗震可靠指标.通过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确定CSSIS力学模型的关键结构参数,采用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地震波,以天津宁河地区为例,基于首次超越概率理论,计算了CSSIS的失稳概率Pf.结果表明,地震震级M和震中距D对CSSIS的抗震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震中距D的增加,上部结构的失稳概率Pf迅速下降;相反,地震震级M的增加会导致Pf升高.所得研究结果将为CSSIS的广泛应用提供重要的设计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 振动台试验 随机地震动模型 敏感性分析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技术在表层结构调查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谭绍泉 刘泰生 +2 位作者 徐锦玺 张庆淮 邸志新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1期59-62,67,共5页
常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如小折射和微测井等 ,都是解决一个点上的问题。利用间隔较大的多点测量对速度界面进行划分 ,不能准确确定表层的岩性界面和结构 ,对岩性的分析存在多解性。地质雷达探测是利用不同界面的电性差异 ,反映岩性变化的... 常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如小折射和微测井等 ,都是解决一个点上的问题。利用间隔较大的多点测量对速度界面进行划分 ,不能准确确定表层的岩性界面和结构 ,对岩性的分析存在多解性。地质雷达探测是利用不同界面的电性差异 ,反映岩性变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 微测井 小折射 表层结构 地质雷达 近地表 探测 胜利油田 电性 多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对场地和地表建筑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健云 何伟 +1 位作者 徐强 李静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3-398,共6页
地铁车站等地下结构的建设,必然会引起场地土层以及临近建筑物的地震动力响应发生变化.为研究此种影响,以某典型地下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引入了土体的非线性本构模型,同时考虑了结构与土接触面特性和地基无限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由... 地铁车站等地下结构的建设,必然会引起场地土层以及临近建筑物的地震动力响应发生变化.为研究此种影响,以某典型地下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引入了土体的非线性本构模型,同时考虑了结构与土接触面特性和地基无限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地下结构的存在,地表一定范围内的地震动设计参数被显著放大;临近地表建筑的位移响应、框架柱剪力响应也均被显著放大.建议在地铁等地下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时考虑工程建设后对地表设计地震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地震反应 地表建筑 场地地震动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质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志春 李文江 朱永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81-1684,共4页
南京地铁珠江路站-鼓楼站区间,穿越软~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和众多地面建筑物及密集地下管线.软~流塑状淤泥质地层压缩性高、强度低、易产生蠕动,围岩无自稳能力.在施工中采用大管棚+小导管超前预注浆+掌子面注浆隧道预支护方案... 南京地铁珠江路站-鼓楼站区间,穿越软~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和众多地面建筑物及密集地下管线.软~流塑状淤泥质地层压缩性高、强度低、易产生蠕动,围岩无自稳能力.在施工中采用大管棚+小导管超前预注浆+掌子面注浆隧道预支护方案及台阶法开挖与钢架、网、喷混凝土支护的综合措施.为了科学决策、安全施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计算模拟、预测地表沉降,进行施工量测,实现了安全顺利施工,建筑物完好无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流塑状淤泥质地层 地面建筑物 地表沉降 预测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列车引起建筑物及地面振动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姚锦宝 夏禾 张楠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98,共6页
为研究由运行列车引起的建筑物及地面振动规律,本文建立列车-轨道-路基-周围地层-建筑物系统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在模型中,地基土-建筑物基础相互作用分为协调接触变形、弹性接触变形和非线性接触3种状况。计算3种接触状况下,运行列车引... 为研究由运行列车引起的建筑物及地面振动规律,本文建立列车-轨道-路基-周围地层-建筑物系统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在模型中,地基土-建筑物基础相互作用分为协调接触变形、弹性接触变形和非线性接触3种状况。计算3种接触状况下,运行列车引起建筑物及地面振动的动力响应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运行列车作用下,3种不同接触状况,货车引起土体及建筑物的振动大于客车引起的振动;考虑弹性接触和非线性接触时,能反映建筑物对振动波的反射,土体的振动比协调变形接触时要大;考虑非线性接触时土体与建筑物会产生能量的消耗,列车引起的建筑物的振动小于弹性接触变形和协调接触变形条件下的振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由运行列车引起的建筑物及地面振动预测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相互作用 列车 建筑物 地面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施工引起建筑物变形预测的刚度修正法 被引量:56
11
作者 韩煊 J.R.Standing 李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9-545,共7页
城市深基坑开挖或地铁隧道掘进会引起附近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变形。长期以来对由于地层位移引起的建筑物变形的预测方法的研究还比较少,由于考虑结构刚度作用的复杂性,除了数值分析方法以外,一般在工程实践中均忽略了结构刚度对其变形... 城市深基坑开挖或地铁隧道掘进会引起附近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变形。长期以来对由于地层位移引起的建筑物变形的预测方法的研究还比较少,由于考虑结构刚度作用的复杂性,除了数值分析方法以外,一般在工程实践中均忽略了结构刚度对其变形的影响作用,因此结构变形预测结果大大偏于保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机理研究和实测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一的多层建筑物沉降的高斯分布模型与结构刚度影响机理;基于实测资料给出了系数K和结构剪切刚度经验关系,建立了一个考虑建筑物结构刚度的建筑物沉降曲线的预测方法–刚度修正法,是基本反映了隧道–土–结构相互作用效果的一种工程实用方法。通过北京地区的工程实测资料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掘进 地层位移 结构变形 结构刚度 结构损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变形性状研究 被引量:161
12
作者 俞建霖 龚晓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6-90,共5页
用空间有限单元法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周围地表沉降、基坑底部隆起的空间分布以及影响围护结构变形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围护结构 变形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中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4
13
作者 曲哲 叶列平 潘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21,共12页
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是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预测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的基础。列举了现有针对不同分析目的的三种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比较了按不同方法建立的地震动记录选择集的地面运动峰值和反应谱特性,并通过分析两个不同初始周期框架结... 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是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预测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的基础。列举了现有针对不同分析目的的三种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比较了按不同方法建立的地震动记录选择集的地面运动峰值和反应谱特性,并通过分析两个不同初始周期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响应,对不同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设计反应谱和基于最不利地震动的选取方法均与结构的初始周期相关,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刚度退化比较明显时,这些方法有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当地震动强度指标恰当、且选取的地震动记录数量较多时,基于台站和地震信息的选取方法不会造成过大的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离散性,同时这种方法不依赖于结构的动力特性,操作简便,适用性强,适于在研究不同结构类型和不同动力特性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地震动记录 地震动强度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施工引起的建筑物扭曲变形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韩煊 Jamie R Standing 李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8,共7页
隧道施工或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会引起地面建筑物或其他结构产生复杂的变形,长期以来,对建筑物的弯曲或剪切变形都进行过一些研究,但是一般都忽略了结构的扭曲变形。事实上,由于地层的位移,会引起附近的各类结构普遍承受不同程度的扭曲变... 隧道施工或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会引起地面建筑物或其他结构产生复杂的变形,长期以来,对建筑物的弯曲或剪切变形都进行过一些研究,但是一般都忽略了结构的扭曲变形。事实上,由于地层的位移,会引起附近的各类结构普遍承受不同程度的扭曲变形。本文讨论了建筑物某一个平面的扭曲变形(例如基础平面,或建筑物的某一个立面)问题。首先给出了一个平面扭曲变形的数学定义,然后基于力学分析和受力推导,得到了平面变形扭曲的量化表征和计算方法。进一步在对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在某些简化假定条件下,建筑物基础板的扭曲变形分析方法。最后以伦敦伊丽莎白大厦(E lizabeth House)为例,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体量化分析了该建筑物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扭曲变形,并对扭曲变形的规律进行了探讨,对扭曲变形对结构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深基坑 建筑物 地层位移 结构变形 扭曲变形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筑物下条带式旺格维利采煤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郭文兵 侯泉林 邹友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2,共5页
为解决建(构)筑物下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回采的难题,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条带式旺格维利(Wongawilli)采煤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矿井地质资料进行条带式Wongawilli旺格维利采煤方案设计,确定支巷支护设计参数及回采工艺;采用数... 为解决建(构)筑物下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回采的难题,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条带式旺格维利(Wongawilli)采煤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矿井地质资料进行条带式Wongawilli旺格维利采煤方案设计,确定支巷支护设计参数及回采工艺;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条带式Wongawilli采煤工作面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的变化情况,并对回采结束后地表移动变形及其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条带式Wongawilli采煤技术开采速度快、效率高、地表移动时间短,在安全高效回采煤炭资源的同时,能有效控制地表移动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筑物下采煤 旺格维利 条带开采 采动影响 地表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注浆对隧道邻近建筑物变形控制规律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成勇 施成华 +1 位作者 彭立敏 郑泽源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3,共5页
为了分析地表注浆对隧道邻近建筑物变形控制规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从不同层高、与隧道中心线成不同角度、离隧道不同距离等3方面探讨地表注浆加固对建筑物的变形控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对距离隧道中线1~1.5倍开挖... 为了分析地表注浆对隧道邻近建筑物变形控制规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从不同层高、与隧道中心线成不同角度、离隧道不同距离等3方面探讨地表注浆加固对建筑物的变形控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对距离隧道中线1~1.5倍开挖跨度范围内地表的沉降控制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建筑物与隧道间距离是影响地表注浆加固控制建筑物变形效果的主要因素。建筑物层高越高,距离隧道越远,注浆对周围建筑物作用效果越不明显;随着建筑物与隧道所成角度的增大,作用效果反而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注浆 隧道 邻近建筑物 变形控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层盾构近距穿越老式建筑区掘进参数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孙谋 刘维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0-176,共7页
结合上海地铁9号线二期9标工程,详细分析软土地层盾构超近距穿越老式建筑区的掘进参数控制技术及其变化关系。通过有效控制推进速度、土仓压力、出渣量浆等施工参数,并加强监控量测和信息反馈,实现老式建筑物群的成功穿越。运用数理统... 结合上海地铁9号线二期9标工程,详细分析软土地层盾构超近距穿越老式建筑区的掘进参数控制技术及其变化关系。通过有效控制推进速度、土仓压力、出渣量浆等施工参数,并加强监控量测和信息反馈,实现老式建筑物群的成功穿越。运用数理统计对掘进参数的分布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表明,在盾构推进速度和出土量基本成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刀盘扭矩、盾构推力也可近似认为服从正态分布,而每环注浆量大致呈均匀分布。与模型试验测试结果不同,工程数据由于地表及地下建筑环境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掘进参数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应用BP神经网络对盾构推进速度、土仓平均压力、出土量与刀盘扭矩、总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描述,预测与实测值误差较小。说明方法可行,特别是对于复杂建筑环境条件下的盾构掘进,BP神经网络可对部分掘进参数进行有效地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掘进参数控制 地面建筑 软土地区 数理统计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塌陷损坏评价的物元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立民 刘汉龙 +1 位作者 陈爱道 连传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94-99,共6页
矿产采掘和地下水资源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是一类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地表的塌陷必然会对依附于地球表层的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建筑物损害的量化评价是地表塌陷损害工程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应用可拓学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可拓... 矿产采掘和地下水资源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是一类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地表的塌陷必然会对依附于地球表层的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建筑物损害的量化评价是地表塌陷损害工程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应用可拓学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可拓学中的可拓集合变换和相关函数分析法,给出了受塌陷影响建筑物损害评价的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并建立了建筑物损害量化评价的物元模型。通过具体的计算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步骤,并对该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为建筑物塌陷损坏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塌陷损坏评价 物元模型 矿产采掘 地下水资源开采 地表塌陷 地质灾害 可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1台湾集集地震灾害最严重地区的烈度评定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郝敏 谢礼立 王家全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6,共5页
根据9.21台湾集集大地震过后南投县、台中县、台北县和苗栗县这四个主要受害地区的建筑物震害,参考不同的评定烈度标准综合确定出这四个地区的地震烈度,然后又计算出四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谱加速度、峰值谱速度以及... 根据9.21台湾集集大地震过后南投县、台中县、台北县和苗栗县这四个主要受害地区的建筑物震害,参考不同的评定烈度标准综合确定出这四个地区的地震烈度,然后又计算出四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谱加速度、峰值谱速度以及峰值谱位移的平均值。将这些均值分别与地震烈度进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线性回归,发现这些地震动参数均值除峰值谱位移外都和烈度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这说明研究评定的这四个地区的地震烈度是正确合理的,可以加以推广并应用于其它地震研究工作中。同时由于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破坏后果的物理概念,地震动参数和烈度间的良好相关性也说明地震动参数和建筑物震害有很大的关联性,能够体现对结构的潜在破坏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害 地震烈度 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潜在破坏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暗挖车站施工对密集建筑群的影响和风险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文 韩利 +1 位作者 关永平 李慎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2,148,共4页
为确保地铁车站施工期间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要求,提出基于风险分析的施工安全管理流程,从既有建筑物安全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及地层加固措施等几方面探讨了地面沉降、既有建筑物等关键施工节点出现风险事故的机制及其防范... 为确保地铁车站施工期间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要求,提出基于风险分析的施工安全管理流程,从既有建筑物安全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及地层加固措施等几方面探讨了地面沉降、既有建筑物等关键施工节点出现风险事故的机制及其防范措施.工程实践表明,中街站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地表沉降及邻近地面建筑物的沉降值均在合理范围以内,验证了施工安全管理流程中规定的风险控制标准以及施工措施的合理性,有效降低了施工期间邻近建筑物面临的倾斜、沉降过大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法 风险分析 安全管理 地表建筑物 风险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