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7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耦合埋管换热系统运行策略研究
1
作者 余元波 夏继豪 +2 位作者 刘俊 车轮飞 陈玉远 《暖通空调》 202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以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模拟了其全年动态负荷,确定了地源热泵参数,建立了估算热泵出力及耗电量的参数模型,结合建立的动态换热模型得到了地源热泵系统-埋管阻容耦合仿真模型。以10年为运行周期,计算了埋管出水温度和换热量,分析了不... 以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模拟了其全年动态负荷,确定了地源热泵参数,建立了估算热泵出力及耗电量的参数模型,结合建立的动态换热模型得到了地源热泵系统-埋管阻容耦合仿真模型。以10年为运行周期,计算了埋管出水温度和换热量,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提出了热泵机组联合冷却塔辅助换热的运行策略。结果显示:围护结构耦合埋管换热系统在长期运行工况下存在机组停机或机组出力不足的情况,当负荷为计算负荷的80%时,可以保证热泵机组出力满足需求;冷却塔联合运行策略在制冷季可以有效降低埋管出水温度,在过渡季冷却塔的免费冷量可以降低埋管出水温度1~2℃,在长期运行工况下具有较好的地温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地源热泵 埋管 围护结构 冷却塔 换热性能 出水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热电缆的地源热泵岩土导热系数测试与验证研究
2
作者 关鹏 沈振强 +1 位作者 段新胜 焦玉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8-334,共7页
岩土导热系数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有重要影响。获取岩土导热系数的常规热响应试验设备水路电路复杂,存在易受外界干扰、稳定性差、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加热电缆的岩土热响应试验仪,以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的... 岩土导热系数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有重要影响。获取岩土导热系数的常规热响应试验设备水路电路复杂,存在易受外界干扰、稳定性差、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加热电缆的岩土热响应试验仪,以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的一口地埋管换热孔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及加热电缆型热响应和热恢复试验,结合无限长线热源理论和热流叠加原理对各测试阶段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加热电缆型热恢复试验精度较高,与常规热响应试验所测岩土导热系数相差仅为0.14 W/(m·K)。研究表明加热电缆型热响应和热恢复试验具有成本低、简单易操作且能获得不同深度地层的岩土导热系数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导热系数 电加热 热响应试验 热恢复试验 线热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实测分析
3
作者 赵安军 周欣雨 +2 位作者 张育平 米璐 张若然 《暖通空调》 2025年第2期51-59,共9页
本文基于实际能源站对其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一个供冷季的现场测试,计算了耗电输冷比、效率、能效比等指标。分析了热泵机组能效比低的原因,提出了优化运行策略,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各设备均运行在... 本文基于实际能源站对其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一个供冷季的现场测试,计算了耗电输冷比、效率、能效比等指标。分析了热泵机组能效比低的原因,提出了优化运行策略,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各设备均运行在高效区内,热泵机组能效比保持在4以上,地源侧与用户侧的水泵效率分别提升21.13%、23.68%,耗电输冷比的平均值降低至0.029,共节约电能85205.1 kW·h;保证用户舒适性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高效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热 地埋管地源热泵 能源监测 运行性能 运行策略 耗电输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中深层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表现分析
4
作者 张华北 陈翔燕 +3 位作者 金浩然 李锴 张静选 宋伟 《暖通空调》 2025年第1期143-148,86,共7页
对青海省共和县中深层地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展开了研究。通过室内外温度、取水与回灌水温度、供回水温度、能耗和性能系数等数据,综合分析了供热系统实际运行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地热水出水温度存在0.078℃/d的衰减率,为维... 对青海省共和县中深层地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展开了研究。通过室内外温度、取水与回灌水温度、供回水温度、能耗和性能系数等数据,综合分析了供热系统实际运行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地热水出水温度存在0.078℃/d的衰减率,为维持地热动态平衡,取水上限流量为80 m 3/h。此外,天气转暖过程中室外平均温度5℃可看作热泵机组启停节点,关闭地源热泵机组仅靠板式换热器换热,能使系统综合性能系数最大升至8.7,系统能耗降幅达42.9%。本文可为地热供暖系统优化运行及能效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地源热泵 高寒地区 地热水 集中供暖 板式换热器 性能系数(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路基分布式供热防冻胀系统的布局优化研究
5
作者 胡田飞 袁一飞 +2 位作者 张翊敏 岳祖润 刘梦圆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60,共15页
基于地源热泵的分布式供热系统是一种寒区铁路路基冻胀病害整治新方法。不同波长与变形量的路基冻胀会引起轨道结构产生不同的变形破坏模式和不平顺类型。为防止主动供热作用下路基不均匀温度场与残余冻胀变形引起轨道次生高低和水平不... 基于地源热泵的分布式供热系统是一种寒区铁路路基冻胀病害整治新方法。不同波长与变形量的路基冻胀会引起轨道结构产生不同的变形破坏模式和不平顺类型。为防止主动供热作用下路基不均匀温度场与残余冻胀变形引起轨道次生高低和水平不平顺,提出路基分布式供热系统的设计要素及建议值。建立单线铁路路基的足尺模型试验平台,制作与安装实体地源热泵系统,测试其在冬季的供热性能与热扩散规律。结合数值模拟手段,以供热管横向倾角(0°~10°)和纵向间距(1.0~4.0m)这2个要素为变量,共计77个工况,分析供热管在路基内部的三维传热特性。基于路基不同部位冻结深度及其差异值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对供热管的布置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热泵供热管在最冷日的平均温度为28.6℃,起到有效的热源功能。供热管倾斜布置有利于消除横断面上的冻结深度差异。案例路基横向冻结深度差异值随着供热管横向倾角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变化幅度为0.87cm/1°;路基纵向冻结深度差异值随着供热管纵向间距呈逐渐增大的规律,变化幅度为1.2~3.2cm/0.5m。路基残余不均匀冻胀引起高低不平顺的可能性高于水平不平顺,且对供热管纵向间距的敏感性更强。根据铁路线路工务管理相关要求,对于案例单线铁路路基,建议供热管纵向间距取1.5~2.5m,横向倾角取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冻胀 分布式供热系统 地源热泵 供热管 冻结深度 横向倾角 纵向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HP垂直埋管换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贾永英 周正 +1 位作者 支艳 王志国 《低温建筑技术》 2015年第5期143-145,共3页
地下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换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地源热泵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性能。本文结合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对地下换热器的实验和模拟研究成果,对影响其换热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旨在为地源热泵系... 地下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换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地源热泵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性能。本文结合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对地下换热器的实验和模拟研究成果,对影响其换热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旨在为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地源热泵 工作效率 经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的地源热泵多能耦合系统方案设计软件开发
7
作者 孙寅 魏俊辉 +2 位作者 孙林娜 刘启明 甄璐莹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1期43-55,107,共14页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之一,而地源热泵系统是应用地热能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提升工作效率,基于Visual Studio 2022开发平台,以C#编程语言下的WPF框架开发了一款地源热泵多能耦合系统方案设计软件,并依托于某项目对该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之一,而地源热泵系统是应用地热能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提升工作效率,基于Visual Studio 2022开发平台,以C#编程语言下的WPF框架开发了一款地源热泵多能耦合系统方案设计软件,并依托于某项目对该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用性、准确性进行了验证。该软件运行结果表明选用2台某地源热泵机组及5台某空气源热泵机组可承担该项目冷热负荷,每年耗能为4347.36MWh,总能耗费用449.53万元,单平米能耗费用33.30元/m^(2),在得到特定比例补贴的情况下投资成本总计3545.92万元,单平米造价262.66元/m^(2),与原设计方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方案设计 C#程序设计 W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粗糙表面土壤的传热分析
8
作者 童佳辉 苏顺玉 《节能技术》 2025年第1期17-21,35,共6页
有效热导率是土壤传热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对其深入研究对于地源热泵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土壤传热研究中通常会忽视了粗糙度对其传热过程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原理建立了具有粗糙表面土壤的传热分形模型。该模... 有效热导率是土壤传热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对其深入研究对于地源热泵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土壤传热研究中通常会忽视了粗糙度对其传热过程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原理建立了具有粗糙表面土壤的传热分形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土壤的几何参数来研究有效热导率,包括相对粗糙度、孔隙率、迂曲度分形维数等。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研究结果与已发表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固相和流体热导率之比处于0~1之间时,粗糙度对土壤有效热导率的影响非常显著,且是随着相对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源热泵 分形理论 粗糙度 有效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热失衡问题分析
9
作者 罗登云 田小林 +2 位作者 邓裔麒瑞 张亮 唐忠伟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4期1-3,47,共4页
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是利用地下储能来实现地源热平衡的,这使得其在环保、稳定性、储能丰富度、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然而,随着长期运行,地源热泵系统存在吸排热不平衡的问题,导致热堆积,从而降低了系... 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是利用地下储能来实现地源热平衡的,这使得其在环保、稳定性、储能丰富度、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然而,随着长期运行,地源热泵系统存在吸排热不平衡的问题,导致热堆积,从而降低了系统性能。主要对地源热泵系统热失衡问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对地源热泵系统的热失衡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系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系统性能和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热失衡 生态影响 解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作用下功能性导热流体在地源热泵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邓浩男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205-208,共4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功能性导热流体的研究,找到适合于地源热泵中使用的功能性导热流体,优化携热、阻垢、腐蚀问题,强化传热工质导热能力,进一步找到该功能性导热流体在地源热泵中应用的优选方案。主导产品为功能性供暖导热流体与新型优化地... 本文主要通过对功能性导热流体的研究,找到适合于地源热泵中使用的功能性导热流体,优化携热、阻垢、腐蚀问题,强化传热工质导热能力,进一步找到该功能性导热流体在地源热泵中应用的优选方案。主导产品为功能性供暖导热流体与新型优化地埋管。与其他功能性流体相比,实验项目所采用的功能性流体具有制作简单的特点,并且极为环保,更适合大面积的应用。综合比较下Fe3O4-H2O纳米流体为地埋管循环流体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功能性导热流体 地源热泵 地埋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集中供能在城市社区低碳场景的应用探索
11
作者 柳兆印 《能源工程》 2025年第2期61-69,共9页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社区各类建筑的冷热需求逐步上升,空调能耗在全国总能耗的占比不断上升,成为能源消费新的增长点。特别是未采用集中供暖的夏热冬冷地区,多采用分散式冷暖空调方式,存在着能源利用效率低、舒适性差和安全...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社区各类建筑的冷热需求逐步上升,空调能耗在全国总能耗的占比不断上升,成为能源消费新的增长点。特别是未采用集中供暖的夏热冬冷地区,多采用分散式冷暖空调方式,存在着能源利用效率低、舒适性差和安全隐患等问题。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能源供应方式的角度对城市社区综合能源服务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建设集中供能站及配套管网,为社区内商业建筑、住宅、公建、酒店等建筑物供应冷暖,利用建筑群的集约效益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和多种能源的互补利用,通过统一建设、运行和管理,节约社会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低碳高质量发展。以某夏热冬冷地区的未来社区为例,总供能建筑面积为14.57万m^(2),介绍了“地源热泵+热源塔+水蓄冷”多元协同的集中供能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工程实践经验,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和社会效益定量评估。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的“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系统,该技术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13.0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95.2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能源 集中供冷供热 地源热泵 热源塔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地)源热泵机组性能测试系统改进及验证
12
作者 程永强 聂颖 +5 位作者 李伟 魏昇 周宇文 鲁琳琳 吴俊峰 贾甲 《制冷与空调》 2025年第3期57-60,共4页
分析原有水(地)源热泵机组性能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原有测试系统进行改进,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测试系统可以将使用侧出水温度和热源侧进水温度误差均控制在±0.05℃内,相较于原有测试系统(±0.15℃)提高了测试精... 分析原有水(地)源热泵机组性能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原有测试系统进行改进,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测试系统可以将使用侧出水温度和热源侧进水温度误差均控制在±0.05℃内,相较于原有测试系统(±0.15℃)提高了测试精度和测试稳定性;改进后测试系统制冷、制热工况的切换不需要拆装被试机,简化了操作流程;兑水回水管路的调整能够满足全测试工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地)源热泵机组 冷热水型 制冷 制热 测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地埋管换热性能预测研究
13
作者 魏善明 贾寒冰 +3 位作者 曹嘉琪 田彦法 毕栋威 聂玉朋 《区域供热》 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为了对聊城某地源热泵工程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预测,利用BP神经网络(BPNN)模型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建立了地埋管换热性能预测模型。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地埋管出口温度的关键参数,进而预测换热器性能。利用粒子群算法对BPN... 为了对聊城某地源热泵工程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预测,利用BP神经网络(BPNN)模型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建立了地埋管换热性能预测模型。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地埋管出口温度的关键参数,进而预测换热器性能。利用粒子群算法对BPNN模型进行优化,以提升学习效率和收敛速度。模型预测结果显示,BPNN和PSO-BPNN均能有效预测地埋管出口温度,PSO-BPNN在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方面更优,其均方根误差(RMSE)为0.1073,平均相对误差(MRE)为0.0049,决定系数(R2)为0.96757,均优于BPNN模型的相应指标。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可以对地埋管换热器的出口温度进行短期预测,进而预测换热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性能表现,并提前做出调整,确保地源热泵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同时避免因温度波动导致的性能下降或系统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塔辅助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应用分析
14
作者 张世春 《江苏建材》 2025年第2期4-6,共3页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规范,从设计角度出发,阐述了冷却塔辅助地埋管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设计思路。同时,从系统初始投资成本、全年运行费用以及投资回收期三方面,与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的常规空调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复...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规范,从设计角度出发,阐述了冷却塔辅助地埋管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设计思路。同时,从系统初始投资成本、全年运行费用以及投资回收期三方面,与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的常规空调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系统的初投资略高于常规空调系统;全年运行能耗比常规空调系统节省约417.86 t标煤,运行费用比常规空调系统节省约79.40万元;经过计算,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投资回收期约为4.3年。此研究可为后续类似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冷却塔 复合系统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王敏希 孟朋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3期44-46,共3页
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应用中,可有效提高空调系统运行稳定性,对减少能源消耗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促进意义。基于地源热泵特点及种类,论文介绍了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提出建议,通过地埋管换热系统与热泵机组相结合,地... 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应用中,可有效提高空调系统运行稳定性,对减少能源消耗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促进意义。基于地源热泵特点及种类,论文介绍了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提出建议,通过地埋管换热系统与热泵机组相结合,地埋管换热系统与热泵机组和冷却塔相结合,地埋管换热系统与热泵机组和辅助电锅炉相结合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暖通空调 空调设计 应用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flow数值模拟的地源热泵地埋管管群长期运行特性研究
16
作者 张琪 刘铮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针对地源热泵地埋管管群的运行特点,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利用Feflow软件对地埋管管群土壤温度场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特性进行模拟研究。应用Feflow软件建立地埋管换热器内、外温度场数学模型,通过土壤热响应实验及2U地埋管进、出水温度模拟,... 针对地源热泵地埋管管群的运行特点,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利用Feflow软件对地埋管管群土壤温度场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特性进行模拟研究。应用Feflow软件建立地埋管换热器内、外温度场数学模型,通过土壤热响应实验及2U地埋管进、出水温度模拟,并与实测数据对比,证明模型是正确的。应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管群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供暖季、供冷季土壤温度场空间分布特性,以及地埋管内流体进、出口温度变化特性。对管群温度场进行了5年期的运行模拟分析,为类似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研究、规划设计、运行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埋管管群 Feflow软件 数值模拟 土壤温度场 换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源热泵系统土壤冷热失衡原因及解决方法现状分析
17
作者 孙其汇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日渐严重,可再生能源得到大力推广,地源热泵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系统冷热负荷不均所导致的土壤温度失衡现象逐渐暴露出来,影响了地源热泵机组的高效稳定运行。介绍了导致土壤冷热失衡的原因及缓解方法,并对这几种方法... 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日渐严重,可再生能源得到大力推广,地源热泵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系统冷热负荷不均所导致的土壤温度失衡现象逐渐暴露出来,影响了地源热泵机组的高效稳定运行。介绍了导致土壤冷热失衡的原因及缓解方法,并对这几种方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土壤冷热失衡的原因主要有冷热负荷不平衡、设计不合理、后期运行维护不全面等。缓解土壤冷热失衡的方法主要包括采用复合地源热泵系统、优化地埋管设计和运行、实施智能控制等。研究有助于促进地源热泵的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土壤冷热失衡 埋管间距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能耗住宅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运行研究
18
作者 翟绍君 《建筑技术开发》 2025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绿色节能建筑的目标在于在维持卓越的室内环境品质(如空气质量和温湿度调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削减运营能耗。其策略核心在于深度发掘被动设计的潜力,降低建筑自身的能源需求,同时积极采用可再生资源,从而降低取暖、冷却和照明等环节的... 绿色节能建筑的目标在于在维持卓越的室内环境品质(如空气质量和温湿度调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削减运营能耗。其策略核心在于深度发掘被动设计的潜力,降低建筑自身的能源需求,同时积极采用可再生资源,从而降低取暖、冷却和照明等环节的能耗。研究以某特定区域的中德合作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示范区为实证案例,深入剖析了其中的空调与供暖系统设计,涉及冷热源选择、新鲜空气管理以及厨房通风系统的构建。此外,研究对典型住户的生活环境进行长期追踪分析,评估这些设计措施的实际效能,旨在揭示超低能耗住宅中的被动设计原则及其暖通空调方案,为绿色住宅的可持续设计提供实践性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能耗住宅 暖通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 运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建筑综合体复合式能源系统方案比选
19
作者 赵羽 张思琦 《暖通空调》 2025年第3期40-44,共5页
以降低公共建筑能源系统运行能耗、助力建筑供热电气化、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出发点,介绍了某办公楼+酒店综合体工程利用地源热泵、市政热力、冷水机组等组成串并联相结合的复合式能源系统的设计思路。利用模拟软件进行了动态仿真,... 以降低公共建筑能源系统运行能耗、助力建筑供热电气化、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出发点,介绍了某办公楼+酒店综合体工程利用地源热泵、市政热力、冷水机组等组成串并联相结合的复合式能源系统的设计思路。利用模拟软件进行了动态仿真,对热平衡运行策略、运行能耗等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式能源系统具有较好的节能和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综合体 复合式能源系统 地源热泵 TRNSYS模拟 寿命周期成本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W HEAT的地下水源热泵一抽多灌井群优化布置数值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强 王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4-127,共4页
为研究一抽多灌井群的最佳布置方式,基于FLOW HEAT软件,将抽水井附近的灌水井群采用集中环绕型、直线型等8种不同布置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抽水井水温变化规律、温度和渗流场及最佳井距。结果表明,采用以抽水井为中心回灌井环绕布置方... 为研究一抽多灌井群的最佳布置方式,基于FLOW HEAT软件,将抽水井附近的灌水井群采用集中环绕型、直线型等8种不同布置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抽水井水温变化规律、温度和渗流场及最佳井距。结果表明,采用以抽水井为中心回灌井环绕布置方式时井群影响范围较小,渗流效果也较好,但抽水井水温较高易发生热贯通现象;采用直线型布置方式时抽水井水温变化较慢、井群渗流效果一般;井群水温随井距的增加逐渐降低。综合考虑,抽水井在回灌井中间的直线型布置且井距为51.63m为最佳布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一抽多灌 井距 FLOW heat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