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送端影响的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量化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林毅
唐雨晨
+3 位作者
欧鉴贤
吴威
边晓燕
赵晋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24-4533,I0034,共11页
为弥补当前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指标的受端电压支撑因素考虑不足和忽略送端对受端影响等问题,提出考虑送端影响的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首先,分析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结构与控制方式,明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为弥补当前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指标的受端电压支撑因素考虑不足和忽略送端对受端影响等问题,提出考虑送端影响的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首先,分析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结构与控制方式,明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送端大容量海上风电有功出力对受端交流电网的电压稳定影响;其次,提出受端交流电网影响因子,将受端电网中各有功、无功源对并网点电压的影响进行等效量化;然后基于影响因子,提出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不仅能反映送端对受端的影响,还兼顾换流站对并网点电压的支撑作用,使指标具有较高适用性;最后,通过实际电网仿真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并获得临界短路比以完善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指标,研究结论可用于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的规划和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电压支撑强度
受端交流电网影响因子
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矩阵变换器的两种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方法
被引量:
7
2
作者
夏益辉
张晓锋
+2 位作者
乔鸣忠
朱鹏
魏永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8-1335,共8页
受输入滤波器的影响,矩阵变换器输入功率因数设置角为0时,网侧功率因数并不为1,网侧电流会超前网侧电压。为实现网侧功率因数为1,基于网侧电路时域分析方法,获得了网侧功率因数角和输入滤波器、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输入滤波器参...
受输入滤波器的影响,矩阵变换器输入功率因数设置角为0时,网侧功率因数并不为1,网侧电流会超前网侧电压。为实现网侧功率因数为1,基于网侧电路时域分析方法,获得了网侧功率因数角和输入滤波器、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输入滤波器参数和输出功率对网侧功率因数的影响,并提出两种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方法。将所提控制方法与基于频域分析方法的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性能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同时对所提控制方法二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一具有比基于频域方法更好的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效果,同时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闭环控制方法二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网侧单位功率因数
输入滤波器
输出功率
输入功率因数设置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级矩阵变换器的网侧功率因数
被引量:
7
3
作者
刘晓宇
周波
+1 位作者
秦显慧
史明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78,128,共9页
通过建立双级矩阵变换器数学模型,得到了网侧功率因数角的解析表达式,着重探讨了系统各参数对网侧功率因数的影响,得出了18开关双级矩阵变换器网侧功率因数可调范围受系统参数影响的结论,通过仿真试验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解决双...
通过建立双级矩阵变换器数学模型,得到了网侧功率因数角的解析表达式,着重探讨了系统各参数对网侧功率因数的影响,得出了18开关双级矩阵变换器网侧功率因数可调范围受系统参数影响的结论,通过仿真试验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解决双级矩阵变换器输入功率因数不为1的问题,提出了网侧功率因数闭环控制方法,解决了目前网侧功率因数无法实现动态补偿的问题,使网侧功率因数在系统参数变化时仍然保持为单位功率因数,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矩阵变换器
网侧功率因数
闭环控制
单位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计及滤波电路损耗和多重限制的DFIG无功极限计算
被引量:
5
4
作者
黄伟
郭天飞
+1 位作者
高瑜
刘其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78,共8页
风电机组的无功控制可极大提高风电场的灵活性,准确求取无功控制安全运行域不仅可以为各种控制策略的实现提供可靠边界,还可以减少无功补偿装置投资。文中以目前的主流机型——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dq旋转坐标系下...
风电机组的无功控制可极大提高风电场的灵活性,准确求取无功控制安全运行域不仅可以为各种控制策略的实现提供可靠边界,还可以减少无功补偿装置投资。文中以目前的主流机型——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矢量控制的定向方式,对定子无功极限,考虑转子侧变流器(RSC)容量、RSC运行电流以及DFIG容量3个限制因素;对网侧变流器(GSC)与电网交换的无功,考虑GSC容量和最大运行电流2个限制因素,推导了计及网侧滤波电感无功损耗的无功极限解析式。最后,时域仿真验证了解析式的正确性,基于算例参数的仿真结果表明,计及网侧滤波电感损耗最大能避免总无功出力8%的误差,DFIG无功极限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多重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
多重限制因素
无功极限
网侧滤波电路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送端影响的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量化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林毅
唐雨晨
欧鉴贤
吴威
边晓燕
赵晋斌
机构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24-4533,I0034,共11页
基金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52130N22001H)。
文摘
为弥补当前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指标的受端电压支撑因素考虑不足和忽略送端对受端影响等问题,提出考虑送端影响的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首先,分析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结构与控制方式,明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送端大容量海上风电有功出力对受端交流电网的电压稳定影响;其次,提出受端交流电网影响因子,将受端电网中各有功、无功源对并网点电压的影响进行等效量化;然后基于影响因子,提出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不仅能反映送端对受端的影响,还兼顾换流站对并网点电压的支撑作用,使指标具有较高适用性;最后,通过实际电网仿真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并获得临界短路比以完善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指标,研究结论可用于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的规划和运行。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电压支撑强度
受端交流电网影响因子
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
Keywords
offshore wind
power
VSC-HVDC
voltage support strength
receiving-
side
AC
grid
interaction
factor
short circuit ratio of offshore wind
power
grid
-connected system via VSC-HVDC
分类号
TM7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矩阵变换器的两种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方法
被引量:
7
2
作者
夏益辉
张晓锋
乔鸣忠
朱鹏
魏永清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8-133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7177
51307180
+1 种基金
51407188
51507183)~~
文摘
受输入滤波器的影响,矩阵变换器输入功率因数设置角为0时,网侧功率因数并不为1,网侧电流会超前网侧电压。为实现网侧功率因数为1,基于网侧电路时域分析方法,获得了网侧功率因数角和输入滤波器、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输入滤波器参数和输出功率对网侧功率因数的影响,并提出两种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方法。将所提控制方法与基于频域分析方法的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性能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同时对所提控制方法二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一具有比基于频域方法更好的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效果,同时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闭环控制方法二是正确可行的。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网侧单位功率因数
输入滤波器
输出功率
输入功率因数设置角
Keywords
matrix converter
grid side power factor
atunity
input filter
output
power
input
power
factor
setting angle
分类号
TM46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级矩阵变换器的网侧功率因数
被引量:
7
3
作者
刘晓宇
周波
秦显慧
史明明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78,12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7069)
江苏省创新学者攀登计划(BK2009019)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
文摘
通过建立双级矩阵变换器数学模型,得到了网侧功率因数角的解析表达式,着重探讨了系统各参数对网侧功率因数的影响,得出了18开关双级矩阵变换器网侧功率因数可调范围受系统参数影响的结论,通过仿真试验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解决双级矩阵变换器输入功率因数不为1的问题,提出了网侧功率因数闭环控制方法,解决了目前网侧功率因数无法实现动态补偿的问题,使网侧功率因数在系统参数变化时仍然保持为单位功率因数,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双级矩阵变换器
网侧功率因数
闭环控制
单位功率因数
Keywords
Two stage matrix converter(TSMC)
grid side power factor
closed loop control
unity
power
factor
分类号
TM9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及滤波电路损耗和多重限制的DFIG无功极限计算
被引量:
5
4
作者
黄伟
郭天飞
高瑜
刘其辉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出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78,共8页
文摘
风电机组的无功控制可极大提高风电场的灵活性,准确求取无功控制安全运行域不仅可以为各种控制策略的实现提供可靠边界,还可以减少无功补偿装置投资。文中以目前的主流机型——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矢量控制的定向方式,对定子无功极限,考虑转子侧变流器(RSC)容量、RSC运行电流以及DFIG容量3个限制因素;对网侧变流器(GSC)与电网交换的无功,考虑GSC容量和最大运行电流2个限制因素,推导了计及网侧滤波电感无功损耗的无功极限解析式。最后,时域仿真验证了解析式的正确性,基于算例参数的仿真结果表明,计及网侧滤波电感损耗最大能避免总无功出力8%的误差,DFIG无功极限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多重限制因素。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
多重限制因素
无功极限
网侧滤波电路
时域仿真
Keywords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multiple restriction
factor
s
reactive
power
limit
grid
-
side
filter circuit
time-domain simulation
分类号
TM61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M346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送端影响的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量化分析
林毅
唐雨晨
欧鉴贤
吴威
边晓燕
赵晋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矩阵变换器的两种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方法
夏益辉
张晓锋
乔鸣忠
朱鹏
魏永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级矩阵变换器的网侧功率因数
刘晓宇
周波
秦显慧
史明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计及滤波电路损耗和多重限制的DFIG无功极限计算
黄伟
郭天飞
高瑜
刘其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