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ite-difference calculation of traveltimes based on rectangular grid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振春 刘玉莲 +2 位作者 张建磊 马在田 王华忠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4-650,共7页
To the most of velocity fields, the traveltimes of the first break that seismic waves propagate along rays can be computed on a 2-D or 3-D numerical grid by finite-difference extrapolation. Under ensuring accuracy, to... To the most of velocity fields, the traveltimes of the first break that seismic waves propagate along rays can be computed on a 2-D or 3-D numerical grid by finite-difference extrapolation. Under ensuring accuracy, to improve calculating efficiency and adaptability,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first-arrival traveltime of finite-difference is de- rived based on any rectangular grid and a local plane wavefront approximation. In addition, head waves and scat- tering waves are properly treated and shadow and caustic zones cannot be encountered, which appear in traditional ray-tracing. The testes of two simple models and the complex Marmousi model show that the method has higher accuracy and adaptability to complex structure with strong vertical and lateral velocity variation, and Kirchhoff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based on this method can basically achieve the position imaging effects of wave equ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in major structures and targets. Because of not taking account of the later arrivals energy, the effect of its amplitude preservation is worse than that by wave equation method, but its computing efficiency is higher than that by total Green′s function method and wave equ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差分 程函方程 初至走时 矩形网格 Kirchhoff法叠前深度偏移 MARMOUS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波束数据的网格水深模型内插方法精度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贾帅东 张立华 +1 位作者 彭认灿 王涛 《海洋测绘》 2013年第5期24-26,37,共4页
以多波束水深数据作为源数据,分析了网格水深建模中的数据内插,介绍了网格水深建模所用的常用内插方法,并从水深建模的精度和效率出发,计算分析了网格水深建模过程中内插方法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当前网格水深建模常用的内插方法... 以多波束水深数据作为源数据,分析了网格水深建模中的数据内插,介绍了网格水深建模所用的常用内插方法,并从水深建模的精度和效率出发,计算分析了网格水深建模过程中内插方法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当前网格水深建模常用的内插方法中,加权平均法是较适合多波束水深源数据内插网格水深模型点的方法,双线性曲面法是较适合网格水深模型点推估模型表面任意点水深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深模型 网格水深模型 多波束测深 内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格网数字水深模型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算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现鹏 张立华 +1 位作者 贾帅东 曹鸿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8-494,共7页
为了解决当前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算法未考虑格网大小随海底地形变化而自动调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格网数字水深模型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算法。首先,引入基于四叉树的自适应格网模型,改进其局部格网的相似性评估指标与构网约束方... 为了解决当前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算法未考虑格网大小随海底地形变化而自动调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格网数字水深模型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算法。首先,引入基于四叉树的自适应格网模型,改进其局部格网的相似性评估指标与构网约束方法;然后,设计匹配区的确定及待匹配航迹的选取策略,给出待匹配航迹的水深值的计算方法,构建出目标匹配定位的地形相关组合算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相比于基于等距离的规则格网模型的算法有以下优势:1)在地形特征丰富区域的定位精度明显提高;2)可以避免出现地形特征越明显匹配定位精度越低的情况;3)能一定程度地克服水深系统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网格 数字水深模型 地形相关 水下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方法分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马彦彦 李国发 +3 位作者 张星宇 田纳新 祝文亮 翟桐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7-693,3,共7页
基于层位的层析反演和基于网格的层析反演是实际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的两种主要速度建模方法。根据歧口凹陷典型地质模型及其正演模拟的地震波场,对两种速度建模方法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层位的层析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稳... 基于层位的层析反演和基于网格的层析反演是实际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的两种主要速度建模方法。根据歧口凹陷典型地质模型及其正演模拟的地震波场,对两种速度建模方法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层位的层析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只能得到速度模型的低频分量;基于网格的层析反演方法可以获得速度场的高频分量,但受初始模型的影响较大,不容易收敛到实际速度模型。为此联合应用两种方法,即先利用基于层位的层析反演方法获得速度场的低频分量,再利用基于网格的层析反演方法获得速度场的高频分量,这样能够提高速度模型精度,改善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位层析 网格层析 速度模型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控各向异性速度建模技术在YKL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裴云龙 王立歆 +2 位作者 邬达理 蒋波 邓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0-399,共10页
YKL气藏开发迫切需要高品质地震成像资料的支撑,尤其是要求有高精度的构造成像资料。由于该区块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存在缺失近炮检距、覆盖次数低等不利因素,因此,常规单一的速度建模方法难以解决该区井震误差大的问题。为此,针对性地提... YKL气藏开发迫切需要高品质地震成像资料的支撑,尤其是要求有高精度的构造成像资料。由于该区块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存在缺失近炮检距、覆盖次数低等不利因素,因此,常规单一的速度建模方法难以解决该区井震误差大的问题。为此,针对性地提出并联合应用了井控各向异性网格层析和逐层速度建模技术。在选好区内标志层、建好初始速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区内多口已知井信息求取各向异性参数,先消除浅部大套稳定地层速度对气藏深度的影响,再由浅到深逐层对标志层反演,更新迭代各向异性参数、速度及深度成像,直至各标志层的井震误差降低到规定范围内。3口验证井的应用结果显示,实际资料最终成像成果的气藏构造深度预测值与实钻井深度误差均在5m内,气藏构造成像的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断裂成像也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开发钻井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井控 各向异性 网格层析 速度建模 井震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介质模型的近地表波场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肖云飞 殷厚成 +4 位作者 孙成禹 陈林 常鉴 徐国庆 彭代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6-344,23,共9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野外实际近地表波场特征,特别是瑞雷面波的波场特征,根据弹性波方程,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法对基于随机介质模型的近地表波场进行了模拟和分析。通过半空间随机介质模型的模拟,分析了瑞雷面波能量在水平和垂直传播方向... 为了更好地研究野外实际近地表波场特征,特别是瑞雷面波的波场特征,根据弹性波方程,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法对基于随机介质模型的近地表波场进行了模拟和分析。通过半空间随机介质模型的模拟,分析了瑞雷面波能量在水平和垂直传播方向上的衰减情况以及震源埋深对面波能量的影响;利用层状随机介质模型的模拟,分析了不同随机介质自相关长度对近地表波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 随机介质模型 交错网格 瑞雷面波 震源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搜索+XGBoost”算法的浅海遥感水深反演 被引量:6
7
作者 沈蔚 饶亚丽 +2 位作者 纪茜 孟然 栾奎峰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8,共5页
传统船载水深测量受船只吃水影响,难以在浅水区域开展,遥感水深反演作为传统方法的有益补充,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以GF-1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以船载声呐实测水深点作为训练样本和检测样本,以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作为评价指... 传统船载水深测量受船只吃水影响,难以在浅水区域开展,遥感水深反演作为传统方法的有益补充,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以GF-1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以船载声呐实测水深点作为训练样本和检测样本,以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首次将网格搜索+XGBoost模型应用于启东恒大威尼斯浅海区域水深反演。实验表明,网格搜索+XGBoost模型水深反演的相关性系数达到0.820,均方根误差0.247 m,平均绝对误差0.134 m,与GBDT模型和波段比值模型相比,其水深反演精度更高,且易于实现。该研究方法和成果为快速获取大范围浅海水深提供了借鉴,为相关水上勘察和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反演 GF-1 多光谱 网格搜索 XGBoo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地电阻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春 何俊佳 刘浔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19,共3页
利用复合接地网接地电阻的三维单元网络模型,研究了几种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在消耗同样的工程用料情况下,比较了各种接地体的优劣,并对影响接地电阻大小的参数(如主框和侧边辐射线长度、接地网埋深、接地导体直径等因素)作了对比。计... 利用复合接地网接地电阻的三维单元网络模型,研究了几种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在消耗同样的工程用料情况下,比较了各种接地体的优劣,并对影响接地电阻大小的参数(如主框和侧边辐射线长度、接地网埋深、接地导体直径等因素)作了对比。计算结果可以用来指导接地网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电阻 接地网 三维单元网络模型 接地体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表层调查数据建模技术的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7-12,18,共7页
在地震野外采集中,由于低降速带造成的地震波吸收衰减较为严重,在激发井深设计时,需要考虑将药柱进入高速层激发,同时选取最佳激发岩性以提高单炮记录信噪比,达到改善地震资料品质的目的。所以建立精确的近地表模型是采集施工设计过程... 在地震野外采集中,由于低降速带造成的地震波吸收衰减较为严重,在激发井深设计时,需要考虑将药柱进入高速层激发,同时选取最佳激发岩性以提高单炮记录信噪比,达到改善地震资料品质的目的。所以建立精确的近地表模型是采集施工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探讨并模拟空间网格化方法、空间属性插值计算等关键技术,综合分析了包括小折射、微测井、岩性取心以及静力触探等多种近地表调查资料的解释成果,建立了一个基于深度、速度、岩性等多属性结合的一致近地表模型。该方法不仅改变了传统固定经验模式或者线性插值计算激发井深的现状,并通过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有效弥补了商业地震采集软件在精细近地表建模和激发井深设计方面的不足。通过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在实际生产工区中进行的实践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值 近地表 建模 激发井深 网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束偏移的地层倾角约束网格层析建模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哲 王小卫 +2 位作者 胡自多 王孝 韩令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75-82,9-10,共9页
研究区深层构造复杂、缺少足够的地质信息及钻井资料、基于沿层层析无法建立准确速度模型。为了改善该区断块成像精度,进而落实构造圈闭,应用Tomogui叠前深度域网格层析速度建模和高斯束偏移成像。首先利用CVI(约束速度反演)方法获得平... 研究区深层构造复杂、缺少足够的地质信息及钻井资料、基于沿层层析无法建立准确速度模型。为了改善该区断块成像精度,进而落实构造圈闭,应用Tomogui叠前深度域网格层析速度建模和高斯束偏移成像。首先利用CVI(约束速度反演)方法获得平滑并符合地质特征的初始速度模型,进行高斯束体偏移;利用四维去噪技术优化处理成像道集,提高道集信噪比;在此基础上,直接进行基于道集数据驱动的网格层析反演,并利用地层倾角场约束网格层析反演过程。通过高斯束偏移与网格层析速度更新、迭代,采用深度域高斯束偏移成像明显改善了成像效果,查明了该区的断裂展布特征,断块型圈闭得到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层析 高斯束偏移 地层倾角约束 速度建模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航海用DDM向航海应用转换的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鸿博 张立华 +2 位作者 黄文骞 贾帅东 刘现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87,共5页
针对非航海用数字水深模型(DDM)不能直接应用于航海上的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深不确定度拟合面的非航海用DDM向航海应用转换的方法。采用不确定度合成方法计算原始水深不确定度对非航海用DDM建模点的传递不确定度;利用测试点检验... 针对非航海用数字水深模型(DDM)不能直接应用于航海上的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深不确定度拟合面的非航海用DDM向航海应用转换的方法。采用不确定度合成方法计算原始水深不确定度对非航海用DDM建模点的传递不确定度;利用测试点检验法估算非航海用DDM网格的地形描述不确定度,进而合成建模点的综合不确定度;基于模型网格双线性法构建非航海用DDM的水深不确定度拟合面,并推估模型内任一点的水深不确定度,以提高转换后非航海用DDM的深度保证率。试验证明:所提方法切实可行,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转换后非航海用DDM的深度保证率,以满足舰船的安全航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深模型 不确定度合成方法 地形描述不确定度 网格双线性法 深度保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造约束的逐层网格层析速度建模技术在南川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任俊兴 孟庆利 杨帆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1期17-21,共5页
南川地区地表灰岩大面积出露,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且地下构造复杂、地层倾角较陡,属于典型的地表地下双复杂地震地质条件。单一的速度建模方法无法获取准确的速度模型,进而影响地震成像精度,难以有效指导该区水平井钻探工作。针对这一问... 南川地区地表灰岩大面积出露,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且地下构造复杂、地层倾角较陡,属于典型的地表地下双复杂地震地质条件。单一的速度建模方法无法获取准确的速度模型,进而影响地震成像精度,难以有效指导该区水平井钻探工作。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层位层析和网格层析两种速度建模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南川地区的实际资料特征,在构造约束的基础上进行逐层网格层析速度反演,即通过拾取纵向速度变化比较明显的地震标志层,由浅至深逐层约束网格层析反演,较好地解决了该区地表地下双复杂地震地质条件对速度反演的影响,为叠前深度偏移提供了较高精度的深度域速度模型。通过实际应用,对南川工区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改善明显,基本满足了该区页岩气勘探对地震资料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川地区 构造约束 速度建模 网格层析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层析成像速度建模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52
13
作者 李慧 成德安 金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2-16,202+4,共5页
本文应用网格层析成像技术优化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该方法可弥补传统的层析成像技术对垂向速度模型优化的缺陷,更适用于无法进行层位解释,划分速度界面的低信噪比地区的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对大庆油田实际地震资料速度模... 本文应用网格层析成像技术优化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该方法可弥补传统的层析成像技术对垂向速度模型优化的缺陷,更适用于无法进行层位解释,划分速度界面的低信噪比地区的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对大庆油田实际地震资料速度模型建立和叠前深度偏移的应用效果表明,利用网格层析优化后的速度模型精度较高,而且算法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模型 网格层析成像 低信噪比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格网树与KD树组合的水深数据索引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秋 贾帅东 刘现鹏 《海洋测绘》 CSCD 2019年第5期18-20,47,共4页
针对当前构建高精度数字水深模型中常用的格网数据索引方法,在海量数据管理中存在因树的规模限制而导致检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格网树与 KD 树( K-Dimension,KD)组合的水深数据索引方法。首先,利用格网将水深源数据分割为网状的数... 针对当前构建高精度数字水深模型中常用的格网数据索引方法,在海量数据管理中存在因树的规模限制而导致检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格网树与 KD 树( K-Dimension,KD)组合的水深数据索引方法。首先,利用格网将水深源数据分割为网状的数据块,构建出数据块的格网树;其次,构建各数据块的 KD 树,实现对数据块中任意数据的快速索引;最后,通过快速定位数据块,查找其所在 KD 树的位置,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检索。实验结果表明:①与格网树相比,本文所提组合检索方法的检索效率随检索树规模的变化不明显;②在相同的数据量下,组合树的检索效率要普遍高于格网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索引 海量数据组织 格网树 KD 数字水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形变的立体变焦视觉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莘 柴雄力 邵枫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6,共15页
立体图像的视觉变焦优化是近年来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热门的基础研究问题。3D图像的变焦视觉增强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此,本文从相机变焦拍摄的模型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网格形变的立体变焦视觉优化方法,力求提高3D立体视觉的体验... 立体图像的视觉变焦优化是近年来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热门的基础研究问题。3D图像的变焦视觉增强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此,本文从相机变焦拍摄的模型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网格形变的立体变焦视觉优化方法,力求提高3D立体视觉的体验。首先利用数字变焦方法模拟相机模型对目标区域进行适当的视觉放大,然后根据相机变焦距离建立起参考图像与目标图像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提取前景目标对象,接着使用改进型深度恰可察觉深度模型来引导目标对象的自适应深度调整。最后结合本文所设计的七个网格优化能量项,对图像网格进行优化,以提高该目标对象的视觉感,并确保整幅立体图像的良好视觉体验效果。与现有的数字变焦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在图像目标对象的尺寸控制方面和目标对象的深度调整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图像 相机变焦 改进型深度恰可察觉深度模型 网格优化能量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港邻近海域精密潮汐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8
16
作者 白亭颖 《海洋测绘》 CSCD 2015年第3期8-10,15,共4页
基于POM模式的"blending"同化法,构建了天津港及附近海域分辨率为1'×1'、13个主分潮的精密潮汐模型。构建过程中重点关注水深数据格网化与潮汐模型的精度评估。水深数据格网化过程基于尽量扩大覆盖范围、分辨率... 基于POM模式的"blending"同化法,构建了天津港及附近海域分辨率为1'×1'、13个主分潮的精密潮汐模型。构建过程中重点关注水深数据格网化与潮汐模型的精度评估。水深数据格网化过程基于尽量扩大覆盖范围、分辨率与水深数据相匹配以及保持岸线形状基本不变等原则。潮汐数值模拟过程采用分批同化T/P点与验潮站,实现对潮汐模型精度的可靠评估。经估计,在天津港附近的9个主分潮RSS在10c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潮汐模型 POM模式 同化 水深格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层析和高斯束偏移在深度域速度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谷延斌 张旭东 +3 位作者 姚征 刘涛然 董玉文 吴新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12-116,11,共6页
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取决于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精度以及偏移方法的选择。结合目前速度反演和深度偏移方法的特点,联合应用网格层析反演和压缩高斯束偏移技术在深度域反演偏移速度模型,在提高速度模型精度的同时,可以极大地提高速度模型... 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取决于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精度以及偏移方法的选择。结合目前速度反演和深度偏移方法的特点,联合应用网格层析反演和压缩高斯束偏移技术在深度域反演偏移速度模型,在提高速度模型精度的同时,可以极大地提高速度模型优化的效率。该方法在实际数据的成像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建模 高斯束偏移 网格层析 深度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