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rehensive optimized GM(1,1) model and application for short term forecasting of Chines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被引量:9
1
作者 Ning Xu Yaoguo Dang Jie Cu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4期794-801,共8页
In order to improv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grey prediction model and forecast China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in a short term,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com- prehensively optimized GM(1,1) model, also ... In order to improv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grey prediction model and forecast China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in a short term,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com- prehensively optimized GM(1,1) model, also named COGM(1,1), based on the grey modeling mechanism. Firs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background value formula and its whitenization equation is analyzed and a new method optimizing background values is proposed to eliminate systemic errors in the modeling process. Second, the solving process of the new model is derived.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a set of auxiliary parameters are used to change grey equation's form. Then, original parameters are re- stored by an equations system. After solving the whitenization equation, initial value in time response function is established by least errors criteria. Finally, a numerical case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grey prediction models are made to testify the new model's effectiveness, and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GM(1,1) model has a better property and achieves higher precision. The new model is used to forecast China energy con- sumption and production, and the ability of energy self-sufficiency is further analyz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gaps between consump- tion and production in future are predicted to dec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M(1 1) grey predi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background val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平衡表的GDP能耗LMDI指数分解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开尧 陈晔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75,共8页
本文基于能源平衡表的内在结构逻辑,在Log Mean Divisia指数分解法的基础上,建立拓展的能源强度指数分解方法,将单位GDP能耗指标变化分解为五个因素的效应(结构效应、部门强度效应、加工转换效应、输配效应以及终端比重效应),并应用这... 本文基于能源平衡表的内在结构逻辑,在Log Mean Divisia指数分解法的基础上,建立拓展的能源强度指数分解方法,将单位GDP能耗指标变化分解为五个因素的效应(结构效应、部门强度效应、加工转换效应、输配效应以及终端比重效应),并应用这个方法对我国1991-2010年间的单位GDP能耗指标的变化进行实证分解。实际结果表明该期间单位GDP能耗的变化主要来自于产业部门强度效应,其它四个因素效应的作用相对较小,但即因素效应的作用随着时间有不同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单位gdp能耗 LOG Mean Divisi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趋势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徐铭辰 王安建 +1 位作者 陈其慎 杜雪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0-726,共7页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工业、交通、商业以及生活五大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轨迹,探讨了各部门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动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分析,运用部门能源消费强度法预测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研究表...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工业、交通、商业以及生活五大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轨迹,探讨了各部门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动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分析,运用部门能源消费强度法预测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35%。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未来中国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的最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强度 部门能源消费强度 人均gdp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的能源消费量坡度优化预测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帆 俞奇勇 +1 位作者 田峻山 何占航 《水电能源科学》 2007年第3期115-118,共4页
针对非等间距灰色系统预测中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结合序列本身的特点和GM(1,1)模型的建模过程,提出了对非等间距序列坡度优化的方法并对其分析,进行局部插值使原模型得到改进,从而提高了模型的拟合和预测精度,拓宽了应用范围。模型中对... 针对非等间距灰色系统预测中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结合序列本身的特点和GM(1,1)模型的建模过程,提出了对非等间距序列坡度优化的方法并对其分析,进行局部插值使原模型得到改进,从而提高了模型的拟合和预测精度,拓宽了应用范围。模型中对能源的消费趋势进行预测,找出了能源消费量和GDP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科学地分析能源结构提供了依据,对世界稳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优化 灰色预测 能源消费量 gdp 能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产业结构的节能潜力分析——以株洲市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熊鹰 韩晓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22-227,共6页
应用结构演进—能源消费和结构演进—单位能耗两个基本判断模型,分析了"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株洲市能源消费行为的规律,以及判断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效果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株洲市产业结构演进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以及单位GD... 应用结构演进—能源消费和结构演进—单位能耗两个基本判断模型,分析了"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株洲市能源消费行为的规律,以及判断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效果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株洲市产业结构演进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以及单位GDP能耗之间存在较密切的关系,其中在2001年~2009年间,单位GDP能耗先升后降,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效果较明显,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呈下降趋势。因此,适当控制大耗能工业部门的发展,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是株洲在"十二五"时期通过产业结构节能降耗的最大潜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进 能源消费总量 单位gdp能耗 节能潜力 株洲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十二五”节能目标对碳排放强度的贡献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延龙 马光文 +2 位作者 王靖 叶玉健 张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5-207,216,共4页
基于四川省"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通过假设不同的发展情景建立了节能目标对碳排放强度的贡献分析模型,并以"十一五"期间四川省经济和能耗数据为基础,求得不同情景下碳排放强度降幅和二氧化碳累积减排量... 基于四川省"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通过假设不同的发展情景建立了节能目标对碳排放强度的贡献分析模型,并以"十一五"期间四川省经济和能耗数据为基础,求得不同情景下碳排放强度降幅和二氧化碳累积减排量。结果表明,在单位GDP能耗下降16%的目标下,"十二五"期间四川省碳排放强度降幅为14.17%~22.43%,二氧化碳累积减排量为2.04×108~3.26×108t。同时控制煤炭、石油消费及增加天然气、水电等优质能源的消费比例是四川省实现"十二五"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目标 单位gdp能耗 碳排放强度 发展情景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城区某优质水厂供水量与耗电量关系预测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梅胜 袁林 +3 位作者 李冬梅 黄明珠 刘贝 任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42,共4页
目前,关于水厂供水量与耗电量关系的定量研究较少。对此,以南方某优质水厂2012~2014年供水量和耗电量生产数据为基础,引入季节指数平滑法改进传统灰色模型,预测具有季节性周期变化的月生产数据,分别建立了出水泵耗电量、净水工艺耗电... 目前,关于水厂供水量与耗电量关系的定量研究较少。对此,以南方某优质水厂2012~2014年供水量和耗电量生产数据为基础,引入季节指数平滑法改进传统灰色模型,预测具有季节性周期变化的月生产数据,分别建立了出水泵耗电量、净水工艺耗电量、综合楼耗电量以及优质水厂出水泵供水量的季节-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四个模型精度较高且稳定性较好,对应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6.18%、4.82%、4.46%、6.12%,相对误差的方差分别为0.05、0.04、0.03、0.03。引入表示供水量与耗电量之间关系的特征参数即能量强度,结合各模型的计算结果预测优质水厂能量强度,建立了能量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真实数据吻合良好,平均绝对误差为4.49%,相对误差的方差为0.03。结研究果可为优质水厂日后设备维护、更新及未来水厂二期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量 耗电量 灰色模型 季节指数 季节-灰色预测模型 能量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演变与预测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彦彭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32,共7页
根据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和能源消费的数据估算的1978~2010年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的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基于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STIRPAT模型对不同情景下"十... 根据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和能源消费的数据估算的1978~2010年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的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基于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STIRPAT模型对不同情景下"十二五"时期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变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河南省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呈倒N型,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未来的拐点将出现在人均GDP为28000元和23000元左右;若河南省"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强度、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目标顺利实现,则可以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17%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碳排放 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 碳排放量 碳排放强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资源税改革的节能减排效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红娟 陈明艺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6年第3期34-38,共5页
运用我国201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数据测算各部门对煤炭的消耗系数,并模拟资源税从价税率分别从2%提高到30%时,对能源价格、能源需求、GDP及单位GDP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税改革将对高耗能部门产生显著影响;资源税税率提高幅度应该在10... 运用我国201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数据测算各部门对煤炭的消耗系数,并模拟资源税从价税率分别从2%提高到30%时,对能源价格、能源需求、GDP及单位GDP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税改革将对高耗能部门产生显著影响;资源税税率提高幅度应该在10%~15%,可使单位GDP能耗降低的同时有效避免损失较大GDP。基于此,应强化资源税节能减排的目标定位,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高耗能部门 单位gdp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高载能负荷消纳受阻风电收益的荷源协调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皮霞 赵宇洋 +2 位作者 吕金历 胡冰清 李亚龙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79-1084,共6页
高载能负荷是消纳受阻风电的有效途径,在消纳能力约束下,考虑其经济收益成为消纳受阻风电的关键。文章首先考虑风电预测误差对高载能企业收益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预测控制理论(MPC)的高载能企业预测收益模型;然后构建了以高载能企业... 高载能负荷是消纳受阻风电的有效途径,在消纳能力约束下,考虑其经济收益成为消纳受阻风电的关键。文章首先考虑风电预测误差对高载能企业收益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预测控制理论(MPC)的高载能企业预测收益模型;然后构建了以高载能企业预测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荷源协调优化模型;再次采用封装搜索迭代的方法,将非线性优化模型转化为若干次简单线性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高载能负荷 预测控制 预测收益 荷源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