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Retention Rate of Green Tea Catechins Components and Tea Polyphenol by Differ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被引量:8
1
作者 Hong-Chun Cui Jian-Yong Zhang +3 位作者 Ji-Zhong Yu Xu-Xia Zheng Cun Ao Yu-Xiao Mao 《茶叶》 2013年第4期356-361,共6页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ixation,rolling,and dry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the retention rate of green tea catechins components and tea polyphenol.Different fixation processes(rotary dr...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ixation,rolling,and dry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the retention rate of green tea catechins components and tea polyphenol.Different fixation processes(rotary drumfiring,microwave,steam-blasting),rolling process(weight of rolling,gently press rolling and traditional rolling),drying process(stove drying,roasting dehydration,baked fried drying) were adopted.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the retention rate of catechins component and tea polyphenol was analyzed.It showed that the microwave fixation process,gently press rolling process,baked fried dry process were beneficial to keep high levels of EGCG,C,EGC,EC,E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儿茶素 加工工艺 茶多酚 保留率 组分 干燥处理 固定方法 蒸汽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Drinking Green Tea on Mental State of Humans
2
作者 Younghwan Shin Yue-Rong Liang 《茶叶》 2013年第4期452-457,共6页
Tea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consumed beverages in the world,among which green tea is most common in China and Korea.Green tea constituents possess a great value to human health wherein lots of clinical studies and i... Tea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consumed beverages in the world,among which green tea is most common in China and Korea.Green tea constituents possess a great value to human health wherein lots of clinical studies and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by researchers and experts.However,there are still increasing demands and interest on the health properties of green tea,especially its effects on mental state of human brains.Based on the collated clinical studies,green tea was used to improve mental alertness and thinking.Thus,higher consumption of green tea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prevalenc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effects of drinking green tea on the mental state of human brains.Green tea contains a unique set of L-theanine and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 that possess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 antioxidant,anti-memory loss,and antiproliferative assays potentially relevant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arious forms of brain damage.Theanine in green tea may play a role in reducing stress.The use of highly innovative method of reading and mental behavior of the human brain's response with the intake of green tea thru neuroimaging was also covered in this re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状态 人类大脑 绿茶 没食子酸酯 L-茶氨酸 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力减退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吴小琳 周锡红 张兴 《中国猪业》 2025年第3期42-49,共8页
茶多酚是茶叶提取物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抑菌抗病毒、除臭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茶多酚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生猪养殖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概述了茶多酚的基本性质、提取方法及其生物学功能;介绍了... 茶多酚是茶叶提取物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抑菌抗病毒、除臭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茶多酚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生猪养殖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概述了茶多酚的基本性质、提取方法及其生物学功能;介绍了茶多酚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提高生猪生产性能、改善猪肉品质、延长肉品保质期、增强免疫力以及改善猪舍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使得茶多酚在生猪生产中的应用逐步增加;并提出了对未来茶多酚研究与应用的问题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生产 茶叶 茶多酚 添加剂 绿色饲料 猪肉品质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对绿茶面条品质特性及多酚消化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马晓丽 张源 +2 位作者 黄小秀 储相宾 于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0-158,共9页
为明确绿茶粉在面条中的应用价值,该研究考察了绿茶生鲜面、绿茶冷冻熟面、绿茶风干面的品质特性(蒸煮、质构、消化以及抗氧化活性),以及其抗消化和抗氧化特性与多酚的稳定性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阶段绿茶面条中多酚和多酚单体的生物可... 为明确绿茶粉在面条中的应用价值,该研究考察了绿茶生鲜面、绿茶冷冻熟面、绿茶风干面的品质特性(蒸煮、质构、消化以及抗氧化活性),以及其抗消化和抗氧化特性与多酚的稳定性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阶段绿茶面条中多酚和多酚单体的生物可及性。结果表明经体外模拟消化后绿茶面条中总酚含量显著(P<0.05)降低,不同多酚单体在各个消化阶段的稳定性也有所不同,绿茶面条中多酚单体的释放量在口腔消化阶段处于较低水平,到胃消化阶段后才被较好地释放。其中冷冻熟面在口腔到胃消化阶段过程中,EGC、EGCG、EC和ECG的释放量分别从0.29 mg/g增加到0.61 mg/g,0.29 mg/g增到0.52 mg/g,0.07 mg/g增到0.10 mg/g和0.02 mg/g增到0.03 mg/g,表明多酚单体在胃消化阶段中稳定性较好。经小肠消化阶段后多酚单体EGC、EGCG、EC和ECG的释放量分别降至0.24、0.13、0.05和0.00 mg/g。综合对比发现不同加工方式的绿茶面条品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抗氧化特性及抗消化特性与多酚的稳定性呈正向相关。其中冷冻熟面总酚在不同消化阶段中的生物可及性较高,在口腔、胃、小肠阶段分别为16.96%、49.99%和6.79%。而且,冷冻熟面中抗性淀粉含量最高为12.85%、估计血糖指数(eGI)值最低为87.37,品质特性相对较好,此结果可为提升绿茶面条的功能特性提供理论依据与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面条 体外模拟消化 多酚稳定性 生物可及性 估计血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及其副产物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俊营 邱勤勤 +6 位作者 詹凯 邵千策 刘伟 方翔 李岩 马瑞钰 万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5,共10页
在饲料禁抗和畜禽绿色健康养殖的趋势下,研究和开发新型植物源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备受关注。绿茶及其副产物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和咖啡碱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脂和改善肉蛋品质等生理功能以及作为一种植... 在饲料禁抗和畜禽绿色健康养殖的趋势下,研究和开发新型植物源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备受关注。绿茶及其副产物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和咖啡碱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脂和改善肉蛋品质等生理功能以及作为一种植物源饲料或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应用的潜在价值。文章综述了绿茶及其副产物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与生理功能及其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其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绿茶 茶多酚 儿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中药聚乳酸多孔纳米纤维医用敷料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亮 刘淑萍 +2 位作者 裴斐斐 杨雷锋 刘让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1-247,共7页
为构筑人体可吸收、抗菌消炎且轻薄柔软的可用于伤口愈合的医用敷料,以聚乳酸为原料,掺杂板蓝根(RI)、柴胡(BC)和茶多酚(GTP)等中药成分,采用氯仿与丙酮二溶剂体系,借助静电纺技术制备聚乳酸(PLA)多孔纳米纤维载中药敷料。通过扫描电镜... 为构筑人体可吸收、抗菌消炎且轻薄柔软的可用于伤口愈合的医用敷料,以聚乳酸为原料,掺杂板蓝根(RI)、柴胡(BC)和茶多酚(GTP)等中药成分,采用氯仿与丙酮二溶剂体系,借助静电纺技术制备聚乳酸(PLA)多孔纳米纤维载中药敷料。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接触角测试仪等手段分析了载中药敷料的微观结构、润湿性能、保水吸液性、抗菌性以及体外降解性能等。结果表明:采用氯仿和丙酮二溶剂体系制备的载中药敷料其纤维具有多孔特征,纤维直径为747~1 550 nm。敷料中所载板蓝根、柴胡、茶多酚与聚乳酸间并未发生负面改性的化学反应。载板蓝根、柴胡、茶多酚的敷料在载药量为3%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分别为79.2%、82.5%、75.7%,对大肠杆菌抑菌率分别为79.1%、80.2%、73.9%。同时,较纯聚乳酸敷料,载中药敷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体外降解性,其保水吸液性均提高20%以上,适合用作伤口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聚乳酸纳米纤维 板蓝根 茶多酚 柴胡 敷料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绿碎茶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倜培 李青 +5 位作者 包鸿慧 沈正兴 石娟 唐前勇 程一方 周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4,共8页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绿碎茶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及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以绿碎茶为试验材料,采用蒸干结合真空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2种干燥工艺对绿碎茶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干燥处理,比较研究了2种提取物的色泽,DPP...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绿碎茶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及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以绿碎茶为试验材料,采用蒸干结合真空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2种干燥工艺对绿碎茶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干燥处理,比较研究了2种提取物的色泽,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以及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和抗糖基化能力。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绿碎茶多酚提取物(BGTE-FD)较蒸干结合真空干燥绿碎茶多酚提取物(BGTE-SVD)颜色相对偏黄,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其IC_(50)值分别为2.64、5.17、247.01、27.73 mg/L。同时,BGTE-FD具有较高的α-淀粉酶、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IC_(50)值分别为85.84、416.45、4.38 mg/L,且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显著强于阿卡波糖(IC_(50)值为929.59 mg/L)。此外,BGTE-FD和BGTE-SVD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抑制率分别高达65.28%和63.66%,略低于氨基胍(71.81%)。因此,真空冷冻干燥绿碎茶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及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绿碎茶可作为降血糖和抗痴呆产品的潜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碎茶 多酚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抗糖尿病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绿茶制备速溶茶双螺杆挤压预处理工艺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俊灵 吴远杰 +3 位作者 彭玉媛 吴浩人 廖卢艳 石萌 《茶叶》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本文以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碎绿茶为原料,经双螺杆挤压预处理后,采用单罐热浸提法制备速溶绿茶。论文重点在考察双螺杆挤压操作参数(机筒温度、螺杆转速、加水量、茶粉喂料量)分别对速溶绿茶品质指标(速溶茶的得率、茶多酚得率、茶... 本文以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碎绿茶为原料,经双螺杆挤压预处理后,采用单罐热浸提法制备速溶绿茶。论文重点在考察双螺杆挤压操作参数(机筒温度、螺杆转速、加水量、茶粉喂料量)分别对速溶绿茶品质指标(速溶茶的得率、茶多酚得率、茶多酚含量)影响的基础上,以速溶绿茶的茶多酚得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制备速溶绿茶挤压预处理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压操作参数(机筒温度、螺杆转速、水分添加量、茶粉喂料量)对速溶绿茶品质指标(速溶茶得率、茶多酚得率、茶多酚含量)产生了显著影响;优化的最佳双螺杆挤压操作参数为水分添加量50%、螺杆转速210 r/min、机筒温度95℃、茶粉喂料量11 kg/h,在该条件下生产的速溶绿茶茶多酚得率4.81%,相比未经双螺杆挤压预处理制备的速溶绿茶对照样品得率(2.88%),茶多酚得率提高了1.67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螺杆挤压预处理技术制备速溶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绿茶 速溶茶 双螺杆挤压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信阳绿茶中多酚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叶润 刘林东 +3 位作者 孙姝斐 乔新荣 孙伟 蔡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0,共8页
以信阳绿茶为原料,优化大孔树脂对茶多酚的纯化工艺。通过比较10种大孔树脂对茶多酚的静态吸附-解吸性能,筛选出CAD-40型大孔树脂为纯化树脂。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为放热、熵减的自发物理吸附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动力学研究表... 以信阳绿茶为原料,优化大孔树脂对茶多酚的纯化工艺。通过比较10种大孔树脂对茶多酚的静态吸附-解吸性能,筛选出CAD-40型大孔树脂为纯化树脂。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为放热、熵减的自发物理吸附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饱和时间为300 min。最佳纯化工艺为茶多酚质量浓度11 mg/mL、pH 7.0、上样体积40 mL(2 g树脂)、上样速度2.0 BV/h;最佳洗脱剂为体积分数80%乙醇、pH 5.0、洗脱剂用量6.0 BV、洗脱速度3.0 BV/h。茶多酚纯度由24.7%提高到76.8%,RSD为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绿茶 多酚 大孔树脂 动力学 热力学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绿茶茶多酚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贤贤 许晨新 张思访 《茶叶通讯》 2024年第4期441-449,共9页
为探究2000—2023年绿茶茶多酚的研究内容、热点及其发展趋势,采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相关数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英文文献中的发文国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应可视化图谱。结... 为探究2000—2023年绿茶茶多酚的研究内容、热点及其发展趋势,采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相关数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英文文献中的发文国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应可视化图谱。结果表明,英文发文量明显多于中文发文量,英文文献1814篇,中文文献仅434篇;美国和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其中介中心性均大于0.2,说明两国对绿茶茶多酚研究最为深入,研究贡献最大。研究作者和机构之间合作交流较分散,多为内部交流。根据得出的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图谱再结合时区图分析,绿茶茶多酚研究侧重于茶多酚提取方法及工艺研究、药理活性及相关作用机制以及这些药理作用在相关慢性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绿茶茶多酚的生物利用度差设计的基于纳米技术安全载药系统的研究、茶多酚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相互作用及在发挥胃肠道疾病保护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逐渐被关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茶多酚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绿茶粉及茶多酚对罗曼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邵磊 周裔彬 +3 位作者 宛晓春 胡经纬 陈玮 尚岩岩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8-464,共7页
选择18周龄罗曼蛋鸡为研究对象,1620只罗曼蛋鸡随机平均分成9组,每组3个水平,每个水平60只,饲养周期为98d;对照组喂基础日粮,其他8组在日粮中添加2、4、6、8g/kg的绿茶粉和0.5、1.0、1.5、2.0g/kg的茶多酚,研究绿茶粉和茶多酚对罗曼蛋... 选择18周龄罗曼蛋鸡为研究对象,1620只罗曼蛋鸡随机平均分成9组,每组3个水平,每个水平60只,饲养周期为98d;对照组喂基础日粮,其他8组在日粮中添加2、4、6、8g/kg的绿茶粉和0.5、1.0、1.5、2.0g/kg的茶多酚,研究绿茶粉和茶多酚对罗曼蛋鸡的腿肌、胸肌、蛋及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经定期取样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6、8g/kg绿茶粉和1.5、2.0g/kg茶多酚能降低蛋鸡机体组织和鸡蛋及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最大的降低趋势出现在添加后8~10周,茶多酚的效果略优于绿茶粉。本研究为开发绿茶粉在鸡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粉 茶多酚 脂质代谢 罗曼蛋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P吸附绿茶饮料中茶多酚的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易国斌 崔英德 +1 位作者 廖列文 黎新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16,共3页
研究了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处理绿茶饮料的条件和效果。结果表明,在30~50℃、用4~5g/L交联度0.4%~0.6%的PVPP处理绿茶饮料,对茶多酚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明显改善了茶饮料的稳定性,延长了茶饮料的贮存期。研究还证明,P... 研究了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处理绿茶饮料的条件和效果。结果表明,在30~50℃、用4~5g/L交联度0.4%~0.6%的PVPP处理绿茶饮料,对茶多酚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明显改善了茶饮料的稳定性,延长了茶饮料的贮存期。研究还证明,PVPP与VC协同使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PP 绿茶 茶多酚 茶饮料 吸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6
13
作者 侯冬岩 回瑞华 +3 位作者 李铁纯 刁全平 魏威 刘晓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05-307,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在色谱柱为KromasilC18、流动相为乙酸: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水=1:1:40:58(V/V)、色谱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80.0nm的色谱条件下对绿茶中茶多酚含量进行...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在色谱柱为KromasilC18、流动相为乙酸: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水=1:1:40:58(V/V)、色谱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80.0nm的色谱条件下对绿茶中茶多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为Y=1×10-7X-0.0036(r=0.9995),方法变异系数小于3.04%,回收率为99.16%~100.60%;6种绿茶样品茶多酚含量为62.07~110.86mg/g,说明产地不同,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相差较大。本方法简便、准确,适合绿茶中茶多酚含量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高效液相色谱法 茶多酚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溶性茶多酚抗氧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梁燕 沈生荣 +2 位作者 杨贤强 赵保路 侯京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9-534,共6页
从化学、仿生物、细胞三个层次,水溶、脂溶两种体系研究了脂溶性茶多酚(LTP)的抗氧化特性,并与维生素E(VE ),绿茶多酚(GTP)等进行了比较⒚结果表明:对水溶性体系中的·OH,巨噬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氧自由基的... 从化学、仿生物、细胞三个层次,水溶、脂溶两种体系研究了脂溶性茶多酚(LTP)的抗氧化特性,并与维生素E(VE ),绿茶多酚(GTP)等进行了比较⒚结果表明:对水溶性体系中的·OH,巨噬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为GTP> LTP> VE⒚对大分子稳定的二苯基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LTP,GTP效果接近且均显著优于VE⒚在膜体系中,GTP对Fe2+ 诱导的膜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优于LTP,VE⒚而VE 对2,2'偶氮2,4二甲基戊腈(AMVN)诱导的膜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LTP, GTP,当浓度大于50 μg/m L时,LTP的抑制作用保持在25% 左右并显著优于GTP⒚LTP基本保留了原有茶多酚优良的抗氧化特性,在脂溶性体系中效果较好⒚同时给出了抗氧化剂在各体系中 50%抑制率或清除率时的浓度,即IC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溶性茶多酚 维生素E 绿茶多酚 抗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茶多酚浸出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汪兴平 周志 张家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9-21,共3页
以水为介质,对绿茶进行微波处理,结果表明,微波处理绿茶有利于茶多酚浸出,料液比(W/V)1∶20,时间3min,微波浸提2次,再50℃水浴浸提1次,10min,茶多酚浸出率达90.55%,高于乙醇水浸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经微波处理的茶叶,茶多酚制... 以水为介质,对绿茶进行微波处理,结果表明,微波处理绿茶有利于茶多酚浸出,料液比(W/V)1∶20,时间3min,微波浸提2次,再50℃水浴浸提1次,10min,茶多酚浸出率达90.55%,高于乙醇水浸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经微波处理的茶叶,茶多酚制品儿茶素组成略有变化,但酯型儿茶素EGCG和ECG的含量下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绿茶 茶多酚 浸出特性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及茶多酚中儿茶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87
16
作者 戴军 王洪新 +1 位作者 陈尚卫 汤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筛选出HypersilBDSC18和ZorbaxSBC18两种适合同时分离茶叶和茶多酚中 7种儿茶素和咖啡因的反相柱。采用甲醇 水 醋酸 (或三氟醋酸 )作流动相 ,分别以等强度洗脱和梯度洗脱 (均在 30min内 )分离测定了我国 6种不同产地茶叶样品和 3种茶... 筛选出HypersilBDSC18和ZorbaxSBC18两种适合同时分离茶叶和茶多酚中 7种儿茶素和咖啡因的反相柱。采用甲醇 水 醋酸 (或三氟醋酸 )作流动相 ,分别以等强度洗脱和梯度洗脱 (均在 30min内 )分离测定了我国 6种不同产地茶叶样品和 3种茶多酚样品中 7种儿茶素的含量。考察了 7种儿茶素和咖啡因的保留值与流动相组成及柱温的关系 ,优化了色谱条件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用电喷雾电离质谱 (ESI MS)定性确认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和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CG)两组分 ,并用高效液相色谱制备两对照品用于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电离质谱 保留参数 儿茶素 茶叶 茶多酚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小洁 晏良军 +2 位作者 杨贤强 赵保路 忻文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3-18,共6页
本文用化学发光法和TBA法测定了GTP对不同反应体系产生的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GTP对X/XO和PMA刺激的PMN体系中产生的化学发光强度的清除作用均有量效关系,GTP对PMA刺激的PMN和红细胞膜体系在TBA反应中产生的MDA的抑制作用亦均... 本文用化学发光法和TBA法测定了GTP对不同反应体系产生的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GTP对X/XO和PMA刺激的PMN体系中产生的化学发光强度的清除作用均有量效关系,GTP对PMA刺激的PMN和红细胞膜体系在TBA反应中产生的MDA的抑制作用亦均有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自由基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浸提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肖文军 龚志华 +1 位作者 杨伟丽 唐和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3-295,共3页
以成品绿茶为研究对象,从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叶级别和用水量4 个因子出发,对浸提过程中茶汤有效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等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茶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浸出量主要取决于不同级别原... 以成品绿茶为研究对象,从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叶级别和用水量4 个因子出发,对浸提过程中茶汤有效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等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茶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浸出量主要取决于不同级别原料本身的含量,它们的浸出动态明显受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的影响,浸出量随浸提温度的升高、浸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用水量对浸出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浸提 氨基酸 茶多酚 水浸出物 咖啡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浓度对绿茶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许勇泉 刘平 +3 位作者 陈根生 陈建新 袁海波 尹军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531,共7页
比较了不同茶多酚浓度下绿茶饮料灭菌、贮藏过程中的感官与理化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茶多酚浓度绿茶饮料稳定性差异较大,灭菌、贮藏过程中,绿茶饮料外观颜色变深、变红,茶多酚、儿茶素含量显著下降,黄酮化合物、没食子酸含量显... 比较了不同茶多酚浓度下绿茶饮料灭菌、贮藏过程中的感官与理化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茶多酚浓度绿茶饮料稳定性差异较大,灭菌、贮藏过程中,绿茶饮料外观颜色变深、变红,茶多酚、儿茶素含量显著下降,黄酮化合物、没食子酸含量显著上升,咖啡碱、氨基酸含量略有下降,感官风味品质明显下降,熟汤味明显;随着茶多酚浓度升高,绿茶饮料的感官理化品质变化趋势加剧,高温贮藏(37℃)变化程度明显高于低温贮藏(4℃)。当茶多酚质量浓度为400~600 mg/L时,绿茶饮料稳定性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浓度 绿茶饮料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状壳聚糖树脂对绿茶中茶多酚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罗志敏 薛丽群 +2 位作者 张婷 陈志华 陈盛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89,共4页
本实验制备了珠状壳聚糖树脂,通过TG-DSC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珠状壳聚糖树脂对绿茶中茶多酚的吸附分离性能,探讨了其吸附条件,并就珠状壳聚糖树脂对茶多酚的吸附动力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珠状壳聚糖树脂在温度小于172℃条... 本实验制备了珠状壳聚糖树脂,通过TG-DSC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珠状壳聚糖树脂对绿茶中茶多酚的吸附分离性能,探讨了其吸附条件,并就珠状壳聚糖树脂对茶多酚的吸附动力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珠状壳聚糖树脂在温度小于172℃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珠状壳聚糖树脂对茶多酚较佳的吸附条件为:珠状壳聚糖湿树脂4.0g(干重0.22g)/茶多酚含量为1.573mg/ml的25ml茶汤、吸附时间2h、茶汤pH7.06、温度30℃。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74.1%,单位吸附量为136.1mg/g;珠状壳聚糖树脂对茶多酚的吸附动力学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公式,单位饱和吸附量为1116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茶多酚 吸附 绿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