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鱼不同月龄性腺组织学观察及性别特征基因cyp19a1a和amh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祁博 李胜杰 +6 位作者 杜金星 肖小芳 张东云 朱涛 雷彩霞 刘志军 宋红梅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为探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性腺发生、性别分化及发育规律,本研究对1、2、3、4、5、6、12、24、36和48月龄草鱼性腺组织结构以及性别特征基因cyp19a1a和amh的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组织切片结果显示,2月龄时,首次在生殖嵴中观... 为探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性腺发生、性别分化及发育规律,本研究对1、2、3、4、5、6、12、24、36和48月龄草鱼性腺组织结构以及性别特征基因cyp19a1a和amh的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组织切片结果显示,2月龄时,首次在生殖嵴中观察到原始生殖细胞,标志原始性腺形成。3月龄时,雌性草鱼性腺中观察到卵巢腔和卵巢小叶。4月龄时,观察到卵原细胞,表明其在3月龄时出现解剖学分化,4月龄时出现细胞学分化。4月龄雄性草鱼在性腺中观察到输精导管,5月龄时观察到精原细胞,表明其在4月龄出现解剖学分化,5月龄出现细胞学分化。12、24、36和48月龄草鱼卵巢分别处于发育的第Ⅰ、Ⅱ、Ⅲ和Ⅳ期,精巢则分别为发育的第Ⅱ、Ⅱ、Ⅲ和Ⅳ期。荧光定量结果显示,雌性特征基因cyp19a1a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月龄时显著上调(P<0.05),3、6和48月龄时处于峰值。雄性特征基因amh在精巢中表达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月龄时显著上调(P<0.05),5月龄时达到峰值。综上,草鱼性腺发育启动时间约为2月龄,雌雄性腺分化时间分别约为3月龄和4月龄,至4龄时雌雄性腺发育成熟。本研究结果丰富了草鱼的繁殖生理学资料,也为其性别调控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性别分化 组织切片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卤制条件对酱卤草鱼肉感官品质、理化特性和风味的影响
2
作者 余亚琴 谭春明 +4 位作者 聂诗 田明礼 涂宗财 计畅 张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1-272,共12页
为了探究温度(95、65、25、4℃)和时间(0、2、4、6、8 h)的不同组合条件对酱卤草鱼肉品质的影响。本文以草鱼肉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评价、理化指标分析和气相色谱串联离子迁移谱(GC-IMS)检测,揭示草鱼肉在不同卤制条件下的感官、理化特... 为了探究温度(95、65、25、4℃)和时间(0、2、4、6、8 h)的不同组合条件对酱卤草鱼肉品质的影响。本文以草鱼肉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评价、理化指标分析和气相色谱串联离子迁移谱(GC-IMS)检测,揭示草鱼肉在不同卤制条件下的感官、理化特性和风味的变化。结果表明,卤制条件为65℃-6 h和95℃-2 h可以提高草鱼肉的气味、色泽、咀嚼性和总体可接受度;65℃-6 h的卤制条件显著降低了酱卤草鱼肉的蛋白质降解率(P<0.05),并且该条件下的酱卤草鱼肉具有最低的TVB-N含量和相对较低的TBARS值。此外,卤制改变了氨基酸的组成,65℃条件可提高酱卤草鱼的鲜味氨基酸相对含量。GC-IMS分析结果表明,65℃-6 h的卤制条件可以提高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从而促进酱卤草鱼风味的产生。综上所述,选择65℃-6 h的卤制条件有利于提高草鱼的感官品质、理化特性和良好风味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酱卤 品质 气相色谱串联离子迁移谱(GC-IMS)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骨胶原多肽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3
作者 张逸轩 黄诗姝 +2 位作者 曹健明 杨正 黄晓苹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以草鱼骨为原材料,通过蛋白酶酶解法制备较高抗氧化活性的胶原多肽。对草鱼骨进行成分分析;以胶原多肽得率为评价指标,从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中筛选最优酶,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草鱼骨胶原多肽的最佳制备工艺;... 以草鱼骨为原材料,通过蛋白酶酶解法制备较高抗氧化活性的胶原多肽。对草鱼骨进行成分分析;以胶原多肽得率为评价指标,从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中筛选最优酶,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草鱼骨胶原多肽的最佳制备工艺;以DPPH·、O_(2)·^(-)、·OH、ABTS^(+)·清除率和还原能力为指标测定草鱼骨胶原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草鱼骨可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粗蛋白质含量约26.35%,粗脂肪含量约9.53%)优质原料;碱性蛋白酶为最优酶,制备胶原多肽的最优工艺为:酶解温度50℃、加酶量9000 U/g底物、料液比为1∶15(w/v)、pH为8.0,此时胶原多肽得率为(54.34±0.35)%;抗氧化实验表明胶原多肽有较强的DPPH·、O_(2)·^(-)、·OH、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该研究为鱼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骨 胶原多肽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养殖池塘水温生态适宜度评价基准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寿兵 屈颖 +2 位作者 刘兴国 姜钇如 蔡桢杰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水温是决定池塘养殖鱼类能否生存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涉及水温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将水温对草鱼生长和生存的生态适宜度划分为5个等级期,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了5个... 水温是决定池塘养殖鱼类能否生存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涉及水温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将水温对草鱼生长和生存的生态适宜度划分为5个等级期,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了5个生态适宜度等级期的温度(t)基准(范围):死亡期t≤2.0℃或t≥38.0℃;危险期t∈(2.0,4.0)℃或t∈[35.0,38.0)℃;影响期t∈[4.0~18.0)℃或t∈(33.0~35.0)℃;正常期t∈[18.0~26.0)℃或t∈(30.0~33.0]℃;最适期t∈[26.0~30.0]℃。研究结果可为广大养殖户开展池塘水温安全管理和生态适宜度调节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水温 生态适宜度 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疫苗连续自动注射装置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洪扬 朱烨 +4 位作者 杨猛 江涛 吴凡 戴璐 张智豪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9,共10页
草鱼疫苗注射主要依靠人工注射,具有劳动强度大、注射效率低、注射位置非标准化和注射精准度差等缺点,严重制约水产养殖的发展。根据草鱼疫苗注射特点,制定了疫苗自动注射作业策略,通过开展鱼苗姿态自动识别与快速调整、注射工位自动分... 草鱼疫苗注射主要依靠人工注射,具有劳动强度大、注射效率低、注射位置非标准化和注射精准度差等缺点,严重制约水产养殖的发展。根据草鱼疫苗注射特点,制定了疫苗自动注射作业策略,通过开展鱼苗姿态自动识别与快速调整、注射工位自动分配、鱼体输送与拨杆LS-DYNA动力学仿真分析、鱼体柔性固定与快速注射等技术研究,研制了疫苗自动注射样机,以100~120 mm长的草鱼鱼苗为自动注射对象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草鱼疫苗自动注射装置产量约为900尾/h,试验鱼苗注射疫苗后3周内的存活率达到98.3%,存活率较人工疫苗注射提高4个百分点。该装置实现了草鱼幼苗的高效连续注射,提高了水产养殖装备自动化水平,对纺锤形鱼幼苗的连续注射均具有参考意义,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注射 草鱼疫苗 疫苗注射 养殖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水环境下草鱼幼鱼摆尾-滑行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胡晓 陈伟 +4 位作者 黄慧玲 张奔 杨国党 石小涛 龙泽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9,共8页
为研究静水环境下幼鱼摆尾-滑行时的推、阻力形成过程和鱼体周身流体作用机理,以草鱼幼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研究对象,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草鱼幼鱼周身流场,计算了草鱼幼鱼周身由流体正压和流体负压产生的作用力... 为研究静水环境下幼鱼摆尾-滑行时的推、阻力形成过程和鱼体周身流体作用机理,以草鱼幼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研究对象,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草鱼幼鱼周身流场,计算了草鱼幼鱼周身由流体正压和流体负压产生的作用力,比较了草鱼幼鱼头、中、尾部产生的推、阻力占比和游泳效率。结果表明:摆尾阶段的幼鱼推力主要来源于流体负压;滑行阶段的幼鱼则主要依靠鱼体周身流体正压形成的推力推动自身前进。整个摆尾-滑行周期内,草鱼幼鱼尾部流体形成的推力占总推力的48.81%,是推力的主要产生部位,且尾部的平均游泳效率(77.28%±16.87%)要明显高于头部和中部;草鱼幼鱼中部集中的阻力最多,占总阻力的67.82%,是幼鱼的主要阻力形成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幼鱼 摆尾-滑行 推力 阻力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 流体压力 游泳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脂肪源对草鱼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仲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本试验将不同脂肪源添加到草鱼日常饲料中,研究对其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50尾草鱼平均分为5组,分别添加鱼油、猪油、豆油、玉米油和混合油为脂肪源,试验为期3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脂肪源... 本试验将不同脂肪源添加到草鱼日常饲料中,研究对其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50尾草鱼平均分为5组,分别添加鱼油、猪油、豆油、玉米油和混合油为脂肪源,试验为期3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脂肪源对草鱼末重、增重率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添加玉米油为脂肪源的试验组对提高草鱼生长性能效果最显著,草鱼平均增重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2.23%(P <0.05);其次,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脂肪源对草鱼鱼体营养成分也有显著影响(P <0.05),添加玉米油脂肪源的试验组肌肉蛋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最显著,比对照组显著提高7.16%(P <0.05)。最后,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肪源对草鱼血清中IgA、IgG、IgM等免疫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添加玉米油脂肪源的试验组血清免疫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最显著,IgA、IgG、IgM分别提高了17.7%、20.9%和36.8%(P <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5%玉米油作为脂肪源,对草鱼的促生长效果最显著,可使草鱼的增重及鱼体肌肉蛋白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 草鱼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值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水浴提取对鱼鳞明胶凝胶特性、流变特性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吴诗雨 陈楠 +3 位作者 杨文鸽 湛胜楠 楼乔明 黄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8-185,共8页
对比分析不同pH值条件下的普通水浴(waterbath,WB)和超声波辅助水浴(ultrasonic-assisted waterbath,UWB)提取对草鱼鱼鳞明胶提取动力学、凝胶性质、流变特性与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7.0时,UWB作用下鱼鳞明胶的凝胶强度较W... 对比分析不同pH值条件下的普通水浴(waterbath,WB)和超声波辅助水浴(ultrasonic-assisted waterbath,UWB)提取对草鱼鱼鳞明胶提取动力学、凝胶性质、流变特性与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7.0时,UWB作用下鱼鳞明胶的凝胶强度较WB更大。流变特性结果表明,UWB处理增强了鱼鳞明胶表观黏度,却降低了其凝胶点和融胶点。结构分析结果表明UWB可以降低鱼鳞明胶α-螺旋与β-折叠的含量,此外,pH值和UWB均可以改变鱼鳞明胶的三级结构。本研究可为实现鱼鳞废弃物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鱼鳞明胶 超声波 流变特性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温处理方式对草鱼肉理化性质及滋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晓龙 涂宗财 +2 位作者 胡月明 王旭梅 王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4-93,共10页
本文旨在研究三种当前流行的高温处理方式(电烤、空气油炸和过热蒸汽)对草鱼肉理化性质及滋味品质的影响,理化性质通过测量鱼肉的pH、持水力、色度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和蛋白羰基含量进行分析,滋味品质通过测量鱼肉的游离氨基酸含量... 本文旨在研究三种当前流行的高温处理方式(电烤、空气油炸和过热蒸汽)对草鱼肉理化性质及滋味品质的影响,理化性质通过测量鱼肉的pH、持水力、色度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和蛋白羰基含量进行分析,滋味品质通过测量鱼肉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核苷酸含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的生草鱼肉,经不同高温处理加工过的草鱼肉其理化性质方面的各项指标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升高(P<0.05),初步揭示了在不同的高温环境下鱼肉品质会发生不同的改变。之后通过对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这两种典型滋味物质的统计分析得出了草鱼肉在经过三种高温处理后其滋味物质的含量也会显著增加(P<0.05),其中空气油炸组变化的最为明显,其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的最高含量可达338.78 mg/100 g和1050.61 mg/100 g,这使其在后期具有最高的鲜味程度。综合评定得出,三种处理在理化性质方面均没有产生不良表现,在滋味品质方面空气油炸组的表现要较好,说明经空气油炸处理的草鱼肉其食用品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肉 高温处理 理化性质 氧化分析 鲜味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烹饪方式对草鱼肉蛋白消化特性及其消化产物降血压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小锋 张露 +4 位作者 罗晶 王思宇 温庆辉 尹红梅 涂宗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6-195,共10页
为研究不同烹饪方式对草鱼肉蛋白消化特性及其消化产物降血压活性的影响,该文采用汽蒸(steam,SM)、水煮(boil,BO)、油炸(fry,FY)、烘烤(roast,RO)和低温真空烹饪(sous-vide,SV)5种方式对草鱼肉进行处理,比较鱼肉蛋白的消化率,以及消化... 为研究不同烹饪方式对草鱼肉蛋白消化特性及其消化产物降血压活性的影响,该文采用汽蒸(steam,SM)、水煮(boil,BO)、油炸(fry,FY)、烘烤(roast,RO)和低温真空烹饪(sous-vide,SV)5种方式对草鱼肉进行处理,比较鱼肉蛋白的消化率,以及消化产物的氨基酸组成、肽组成、体外抗氧化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能力的差异,并对潜在活性肽进行合成和活性验证。结果表明,除SM样品外,所有样品的蛋白消化率均低于生鱼肉(raw,RW),FY样品的蛋白消化率最低,为44.42%;烹饪均改变了鱼肉消化后的氨基酸组成和多肽组成;消化产物在不同抗氧化活性模型中的活性变化趋势不同,SM、FY、SV处理鱼肉消化产物分别具有最高的羟自由基(·OH)清除、还原力和超氧阴离子(·O_(2)^(-))清除能力,但FY的ACE抑制活性被降低,RO则具有最高的Fe^(2+)螯合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从消化产物中鉴定出4条新型ACE抑制肽LMF、LMW、LWM和FLW,其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48.1、2.9、12.5、87.0μg/mL。因而在日常饮食中,除了食品原料需要丰富多样外,烹饪方式的选择应具备多样性,以获得不同活性的肽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模拟消化 烹饪方式 抗氧化活性 ACE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肉鲩鱼的营养价值及其食品开发现状
11
作者 黄立飞 侯洁莹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4期130-132,共3页
本文以脆肉鲩鱼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数据从蛋白质、脂肪酸及维生素含量等角度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脆肉鲩鱼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及调味食品开发现状及不足之处,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从产品研发、口味创新及市场推广等方面提... 本文以脆肉鲩鱼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数据从蛋白质、脂肪酸及维生素含量等角度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脆肉鲩鱼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及调味食品开发现状及不足之处,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从产品研发、口味创新及市场推广等方面提出了相关产品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肉鲩鱼 营养价值 食品开发 氨基酸 维生素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酵母水溶物具有促进草鱼原代肝细胞生长及修复过氧化氢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杰 王卓君 +4 位作者 石瑶瑶 叶元土 蔡春芳 吴萍 陈鹏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研究以3种酵母水溶物为实验材料,探究饲料酵母对草鱼原代肝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和过氧化氢(H_(2)O_(2))诱导草鱼原代肝细胞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实验使用酶消化法分离得到草鱼原代肝细胞,以200μmol/L H_(2)O_(2)处理细胞1 h建立氧化应... 研究以3种酵母水溶物为实验材料,探究饲料酵母对草鱼原代肝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和过氧化氢(H_(2)O_(2))诱导草鱼原代肝细胞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实验使用酶消化法分离得到草鱼原代肝细胞,以200μmol/L H_(2)O_(2)处理细胞1 h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分别选取质量浓度为25、50、100、200、400 mg/L的饲料酵母水溶物处理细胞,比较3种饲料酵母水溶物对原代肝细胞的促生长效果;分别使用3种饲料酵母的最佳促生长质量浓度处理模型细胞,分析饲料酵母水溶物对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3种饲料酵母水溶物均能促进原代肝细胞增殖,酵母培养物YC-A、YC-B、酵母细胞壁多糖YCP的最佳促生长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100 mg/L,在该质量浓度下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01)。相比于H_(2)O_(2)模型组,3个饲料酵母水溶物组细胞活力和MMP极显著提高(P<0.001),培养液中LDH活性极显著降低(P<0.001),细胞凋亡率和胞内ROS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扭曲或消失,细胞内出现大量空泡,而3个饲料酵母水溶物处理组观察到线粒体肿胀情况得以改善。转录组结果提示,YCP可能通过增加细胞内Ⅰ相和Ⅱ相代谢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而YC对细胞的保护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内铁稳态实现的。饲料酵母水溶物能够促进草鱼原代肝细胞生长,并对原代肝细胞H_(2)O_(2)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酵母 原代肝细胞 过氧化氢 氧化损伤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池塘养殖水体的悬浮物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哲 刘兴国 +3 位作者 程翔宇 张旺 程果锋 肖述文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8,共10页
为了解草鱼养殖池塘水体中悬浮颗粒物(SS)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采用静沉降方式对草鱼养殖水体沉降处理,运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探究养殖水体沉降前后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分布(PSD)变化情况、测定沉降前后水质指标变化情况及分析悬浮颗粒物... 为了解草鱼养殖池塘水体中悬浮颗粒物(SS)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采用静沉降方式对草鱼养殖水体沉降处理,运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探究养殖水体沉降前后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分布(PSD)变化情况、测定沉降前后水质指标变化情况及分析悬浮颗粒物沉降特性。结果显示:草鱼池塘养殖水体中产生的SS随时间延长逐渐减低,30 min后水体中SS显著降低(P<0.05),150 min后上层水体中SS可降低60%以上;静置30 min后,上下水体中SS的PSD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粒径大于100μm的SS沉积于底部,上层水体中的SS整体趋于小粒径分布;随着沉降时间延长,水体中SS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加,颗粒无机物(PIM)较颗粒有机物(POM)沉降速度快,150 min后,水体SS的主要成分为POM;SS对水质有影响作用,水体中的TN、TP的质量浓度随沉降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在120 min后趋于稳定。研究结果进一步了解草鱼养殖池塘养殖水体悬浮颗粒物沉降特性,为调控草鱼养殖池塘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池塘 悬浮颗粒物 静沉降 粒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解制备草鱼鳞胶原肽的特征风味解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俊鸿 赵钰 胡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该研究以超声辅助单酶酶解组/分步酶解组的胶原肽为研究对象,传统的单酶酶解组和分步酶解组为对照,通过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分析仪和电子舌对4组胶原肽的气味特征和滋味特征进... 该研究以超声辅助单酶酶解组/分步酶解组的胶原肽为研究对象,传统的单酶酶解组和分步酶解组为对照,通过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分析仪和电子舌对4组胶原肽的气味特征和滋味特征进行了分析鉴定;同时,对4组样品分别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超声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和种类均有所提升,其中超声辅助单酶酶解组种类由20种提高至24种,含量由5 966.70μg/kg提高至6 422.62μg/kg,超声辅助分步酶解组种类由22种提高至24种,含量由6 202.30μg/kg提高至7 480.43μg/kg,同时,超声组呈味物质的含量也有所上升,呈鲜味的肌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含量均有所提高,苦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也有所提高,即超声会影响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滋味物质核苷酸和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胶原肽的气味特征和滋味品质。此外,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超声组整体风味轮廓较好,鲜味有所提升,腥味/异味有所降低,为超声辅助酶解工艺制备胶原肽的风味研究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鳞胶原肽 超声 气味特征 滋味特征 风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虾壳粉对草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粟燕 吴伟伦 +6 位作者 石柳 于巍 汪兰 乔宇 黄云 康峻 吴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共7页
为提高草鱼鱼糜的凝胶特性,改善其品质,以鲜活草鱼为试验原料,添加虾壳粉,探究不同添加量的虾壳粉(0.25%、0.5%、0.75%、1%、1.25%)对草鱼鱼糜凝胶质构特性、凝胶特性、流变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虾壳粉会显著降低草... 为提高草鱼鱼糜的凝胶特性,改善其品质,以鲜活草鱼为试验原料,添加虾壳粉,探究不同添加量的虾壳粉(0.25%、0.5%、0.75%、1%、1.25%)对草鱼鱼糜凝胶质构特性、凝胶特性、流变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虾壳粉会显著降低草鱼鱼糜凝胶的白度和色泽评分(P<0.05),但其质构特性显著增大(P<0.05),持水性显著升高(P<0.05),结合水含量显著增加(P<0.05)。感官评价和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当虾壳粉在最适添加量0.5%时,可以显著改善鱼糜凝胶的风味和品质。因此,添加适量虾壳粉能增强鱼糜凝胶的网络结构和持水能力,得到具有较好风味和品质的鱼糜制品,研究结果可为生产高品质的鱼糜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壳粉 草鱼 鱼糜凝胶 凝胶特性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在微囊藻毒素-LR诱导草鱼卵巢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16
作者 王辉 何丽 +3 位作者 阮记明 梁惜梅 李福贵 隗黎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7-534,共8页
为研究α-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α-LA)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诱导水生动物毒性效应中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以草鱼卵巢(Grass carp ovary,GCO)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了不同浓度α-LA以及α-LA与MC-LR共同暴露对GCO... 为研究α-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α-LA)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诱导水生动物毒性效应中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以草鱼卵巢(Grass carp ovary,GCO)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了不同浓度α-LA以及α-LA与MC-LR共同暴露对GCO细胞活力的影响,随后根据测定的结果设置对照组(不添加MC-LR和α-LA)、125μmol·L^(-1)α-LA组、24μmol·L^(-1)MC-LR组及125μmol·L^(-1)α-LA+24μmol·L^(-1)MC-LR组,检测分析了α-LA在缓解MC-LR对GCO细胞活性、氧化应激以及炎症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4μmol·L^(-1)MC-LR可诱导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同时显著抑制谷胱甘肽(GSH)活性(P<0.05),当MC-LR处理组中加入125μmol·L^(-1)α-LA后,与MC-LR单独暴露组相比,LDH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但GSH活性却显著上升(P<0.05)。对氧化相关基因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24μmol·L^(-1)MC-LR可显著降低SOD1、CAT和GST基因的表达量(P<0.05),当125μmol·L^(-1)α-LA与24μmol·L^(-1)MC-LR共同作用于GCO细胞后,与MC-LR单独暴露组相比,联合暴露组的GST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但SOD1和CAT两个基因的表达变化不显著(P>0.05)。此外,对炎症因子进行分析发现,MC-LR单独暴露组TNFα和IL1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联合暴露组中的TNFα和IL1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却显著低于MC-LR单独暴露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α-LA可缓解MC-LR诱导的氧化应激,提高细胞活力,抑制GCO细胞炎症的发生,从而减弱MC-LR对GCO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卵巢细胞 Α-硫辛酸 微囊藻毒素-LR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辛料精油结合真空包装对草鱼肉的低温保鲜研究
17
作者 陈泳琪 柴向华 +4 位作者 吴克刚 段雪娟 李慧怡 张潼 邹冬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33-239,共7页
为了研究香辛料精油结合真空包装对水产品预制菜的保鲜效果,该文通过研究5种单一香辛料精油对草鱼贮藏期间的优势腐败菌的抑菌效果和协同作用,采用棋盘稀释法得到最优配比的复配精油,并以体积分数为0.5%的复配香辛料精油溶液浸泡处理结... 为了研究香辛料精油结合真空包装对水产品预制菜的保鲜效果,该文通过研究5种单一香辛料精油对草鱼贮藏期间的优势腐败菌的抑菌效果和协同作用,采用棋盘稀释法得到最优配比的复配精油,并以体积分数为0.5%的复配香辛料精油溶液浸泡处理结合真空包装作用于草鱼肉片并观察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当V(牛至)∶V(百里香)∶V(肉桂)=1∶2∶4时制备的复配植物精油对嗜水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起加和作用,对腐败希瓦氏菌具有协同抗菌性。复配精油可有效抑制草鱼在13 d贮藏期微生物的生长,尤其是产硫菌,减缓pH、电导率、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以及生物胺含量的变化,结合真空包装可将鱼肉的保质期由6 d延长至13 d以上。该实验为低温保鲜草鱼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植物精油 腐败菌 草鱼 真空包装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温脱水对草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王园园 万金庆 +3 位作者 杜欣雨 王友君 孙晓琳 童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31,共7页
为考察冰温脱水对草鱼鱼糜凝胶品质影响,将草鱼鱼糜冰温脱水至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70%、60%、50%、40%,并以漂洗和空白样品(水分含量为80%)为对照组,以感官评价、凝胶强度、持水性、水分分布及存在状态、质构特性、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 为考察冰温脱水对草鱼鱼糜凝胶品质影响,将草鱼鱼糜冰温脱水至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70%、60%、50%、40%,并以漂洗和空白样品(水分含量为80%)为对照组,以感官评价、凝胶强度、持水性、水分分布及存在状态、质构特性、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作为评定指标。结果显示,草鱼鱼糜凝胶水分含量为60%时感官接受度较高;凝胶强度为394.44 g·cm,较空白组与漂洗组分别增加了125%和77%;依据国标,鱼糜等级由空白组的AB级(凝胶强度≥100 g·cm)提升至AA级(凝胶强度≥300 g·cm),提升了2个等级,接近AAA级(凝胶强度≥400 g·cm);其持水性最高为98.08%,同时电镜观察微观结构显示致密均匀;凝胶网络结构对水分的束缚能力增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结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分别由20.2%和18.2%增加至23.14%和22.42%。表明通过冰温脱水降低草鱼鱼糜的部分水分含量可提高其凝胶品质,且在脱至水分含量为60%时,样品品质更佳,消费者感官接受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温脱水 水分含量 草鱼鱼糜 凝胶强度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挂浆草鱼片冷藏过程中食用品质及菌群变化规律
19
作者 万欣雨 江恒 +2 位作者 夏文水 余达威 许艳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2-290,共9页
为探究预挂浆草鱼片(grass carp fillets with sizing,GCFS)在冷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及货架期,对4℃和10℃贮藏期间样品的菌落总数、菌相变化、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 为探究预挂浆草鱼片(grass carp fillets with sizing,GCFS)在冷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及货架期,对4℃和10℃贮藏期间样品的菌落总数、菌相变化、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生物胺、ATP-关联化合物及K值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和10℃贮藏样品的菌落总数分别于7 d和3 d接近或超过腐败阈值,说明低温会明显影响微生物生长和菌群组成,尤其是延缓不动杆菌属、希瓦氏菌属及气单胞菌属等生长。贮藏期内,样品间持水力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pH在3 d时达到最低值,TBARS、TVB-N及特定生物胺(尸胺、腐胺、组胺、酪胺)含量逐渐升高。此外,核苷酸降解情况受贮藏温度的影响较大,4℃贮藏7 d和10℃贮藏3 d的样品K值超过推荐限值(60%),此时样品进入不新鲜状态。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鱼肉感官品质与贮藏时间呈负相关,且4℃贮藏5 d和10℃贮藏3 d的生/熟样品出现不同程度的质地软烂、红肉暗红及腥臭味加重等现象。综合各指标测定结果,为保证良好的食用品质,预挂浆草鱼片在4℃和10℃下的推荐货架期分别为3 d和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挂浆草鱼片 冷藏 品质变化 货架期 微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肠道微生物谱及其发育性变化
20
作者 张红芳 钱涛 +4 位作者 金婷 谢小玲 吴酬飞 肖英平 马灵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0-789,共10页
为了研究草鱼不同肠段微生物结构以及草鱼不同发育阶段肠道菌群的分布和变化。试验分2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试验选取24月龄生理状况良好的草鱼8尾,用MS-222对其深度麻醉,收集草鱼前肠、中肠、后肠段内容物进行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测序... 为了研究草鱼不同肠段微生物结构以及草鱼不同发育阶段肠道菌群的分布和变化。试验分2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试验选取24月龄生理状况良好的草鱼8尾,用MS-222对其深度麻醉,收集草鱼前肠、中肠、后肠段内容物进行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测序;第二部分:从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一典型的开化清水鱼养殖基地购买不同月龄(1、7、15、24月龄)的健康草鱼各25尾,为了保证足够的样本量和最大限度降低个体差异,每5尾鱼的后肠段内容物混合为一个样本。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不同月龄草鱼肠道菌群的分布和变化。结果显示:(1)Alpha多样性表明,草鱼的后肠段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前肠和中肠段(P<0.05);Beta多样性表明,后肠段的微生物群落与前肠段和中肠段存在显著差异(P<0.05)。(2)热图(Heatmap)显示,罗斯氏菌属(Ralstonia)是前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砷氧化菌(Aliihoeflea)是中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纤发鞘丝蓝细菌属(Leptolyngbya)和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是后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3)从1到24月龄,草鱼后肠段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降低(P<0.05);Beta多样性表明,不同月龄的草鱼后肠段微生物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4)热图(Heatmap)显示,Rubellimicrobium和Synechococcus是1月龄后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Aestuariimicrobium和Streptomyces是7月龄后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Kineosporia和Prevotella是15月龄后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Mesonia是24月龄后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这表明不同肠段的草鱼微生物组成和结构存在差异,以及草鱼肠道微生物结构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呈发育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肠道菌群 发育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