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秸秆复合有机肥对设施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唐艳领 马凯 +9 位作者 米国全 荆艳彩 蔡毓新 宋策 王腾起 李晓辉 王坐京 张英 牛莉莉 黄怡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5,共8页
为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养分的可持续性,探究葡萄秸秆复合有机肥等量替代化肥对黄瓜生长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以黄瓜博杰618为材料,设置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有机肥替代化肥(F1:替代10%N、25%P、18%K,F2:替代20%N、50%P、3... 为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养分的可持续性,探究葡萄秸秆复合有机肥等量替代化肥对黄瓜生长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以黄瓜博杰618为材料,设置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有机肥替代化肥(F1:替代10%N、25%P、18%K,F2:替代20%N、50%P、36%K,F3:替代30%N、75%P、54%K)5个试验处理,重点对比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F2处理显著增产19.6%,667 m^(2)产量最高,为9576.49 kg。与CF相比,各有机肥替代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了1.10%~3.88%,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3.64%~11.56%。各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CK。与CK相比,F2、F3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与CF相比,F1、F2和F3处理更能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各处理得分从高到低为F2>F3>F1>CF>CK。综上所述,F2处理相比于其他处理组表现最优,能提高黄瓜品质及产量,增加了土壤养分并提高了土壤酶活性。研究结果为黄瓜减肥增效、绿色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葡萄秸秆复合有机肥 产量 品质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2
作者 包红静 邢月华 +2 位作者 刘艳 蔡广兴 李波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4期7-8,74,共3页
[目的]明确葡萄适宜的氮肥用量,实现葡萄提质增效。[方法]设6个氮肥用量处理,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施用氮肥可提高葡萄产量和效益,东阳台村和榆树房村2个试验点比不施氮处理分别平均增产11.6%和22.5%,增收16792元/h... [目的]明确葡萄适宜的氮肥用量,实现葡萄提质增效。[方法]设6个氮肥用量处理,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施用氮肥可提高葡萄产量和效益,东阳台村和榆树房村2个试验点比不施氮处理分别平均增产11.6%和22.5%,增收16792元/hm^(2)和12009元/hm^(2)。增施氮肥可降低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根据葡萄氮肥的效应方程,东阳台村和榆树房村适宜施氮量分别为310.9 kg/hm^(2)和309.8 kg/hm^(2)。[结论]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葡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氮肥 产量 品质 适量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寡糖处理对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连金番 王坚 张源沛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49-52,73,共5页
为明确寡糖类制剂对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寡糖类制剂对酿酒葡萄生产中肥料的减量替代效果,对酿酒葡萄采取基施微生物有机肥不同施肥量和寡糖类制剂不同施用方法处理,通过主成分综合评价进行最优处理筛选研究。结果显示:寡糖处... 为明确寡糖类制剂对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寡糖类制剂对酿酒葡萄生产中肥料的减量替代效果,对酿酒葡萄采取基施微生物有机肥不同施肥量和寡糖类制剂不同施用方法处理,通过主成分综合评价进行最优处理筛选研究。结果显示:寡糖处理可替代肥料施用来提高酿酒葡萄的单株产量、单串重和百粒重;寡糖处理可提高酿酒葡萄的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单宁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寡糖类制剂1000倍液灌根+喷施2次、寡糖类制剂1000倍液灌根+喷施3次处理较其他处理更适宜于提高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糖类制剂 酿酒葡萄 肥料减量替代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滴灌葡萄水肥用量优选
4
作者 彭雪莲 陈滇豫 +5 位作者 王亚昆 周振江 甄晶博 张智韬 徐灿 胡笑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5,共12页
针对关中平原葡萄园水肥利用效率较低导致的环境问题,确定合理的水肥管理对于平衡该地区葡萄高效生产和环境效益至关重要。基于3a(2019年—2021年)田间试验,以‘户太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组合设计,设置3个灌水量(W3(100%M,M为灌水定... 针对关中平原葡萄园水肥利用效率较低导致的环境问题,确定合理的水肥管理对于平衡该地区葡萄高效生产和环境效益至关重要。基于3a(2019年—2021年)田间试验,以‘户太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组合设计,设置3个灌水量(W3(100%M,M为灌水定额)、W2(75%M)和W1(50%M)),4个施肥量(0、324、486、648 kg/hm^(2),分别用F0、F1、F2、F3表示),探究水肥用量对葡萄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叶片养分含量、土壤水肥分布、温室气体累积排放和产量要素的影响,利用近似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确定基于多目标综合评价的最优水肥用量。结果表明,对于灌水和施肥二因素,葡萄叶面积指数、SPAD值、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和叶片钾含量主要受施肥影响,随着施肥量(F0到F2处理)的增加,以上各指标值均明显增加;灌水对60 cm以内土层土壤含水率具有显著性影响。随着年份(2020—2021)的推移,F1和F0处理残留养分含量逐年降低,而F3处理则逐年增加。3种土壤残留养分中钾肥的合理施用可作为减少土壤养分残留量较为有效的手段;与灌水相比,土壤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主要受到施肥的影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增加,而CO_(2)累积排放量逐渐减少。2 a CH_(4)累积排放量整体均为负值,表现为土壤对CH_(4)气体的吸收。利用TOPSIS法综合考虑葡萄生长、产量要素和土壤环境的最优施肥量为F2处理(486 kg/hm^(2)),丰水年和干旱年最优灌水量分别为W2(225 m^(3)/hm^(2))和W3(465 m^(3)/hm^(2))处理。研究为水肥一体化下水肥用量调控葡萄树生长和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丰水和干旱年型下葡萄园权衡产量和环境效益制定最优水肥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温室气体 排放 葡萄 产量要素 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O_(2)施肥方式对设施葡萄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周钰凡 葸金山 +3 位作者 姚东东 李旭矫 赵丰云 于坤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7-638,共12页
为探究不同CO_(2)施肥方式对设施葡萄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以欧亚种葡萄‘弗雷无核’为试验对象,结合加气灌溉技术和CO_(2)注气系统,利用封闭式人工气室,设置CO_(2)加气灌溉施肥(结合加气地下滴灌管道施加CO_(2),IW)、CO_(2)传统施肥(... 为探究不同CO_(2)施肥方式对设施葡萄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以欧亚种葡萄‘弗雷无核’为试验对象,结合加气灌溉技术和CO_(2)注气系统,利用封闭式人工气室,设置CO_(2)加气灌溉施肥(结合加气地下滴灌管道施加CO_(2),IW)、CO_(2)传统施肥(利用化学反应袋施加CO_(2),TW)、不施肥(空白对照组,CK)3种处理,测定不同CO_(2)施肥方式下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生理特性、叶片酶活性及果实产量。结果表明:在同一灌水周期内,2种CO_(2)施肥方式均显著提高了设施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比值(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IW处理增效显著高于TW处理。在同一灌水周期内IW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葡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IW处理葡萄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比CK处理高18.4%和21.0%,光补偿点则降低13.3%。此外,IW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CO_(2)饱和点、CO_(2)补偿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ibulose diphosphate carboxylase,Rubisco)酶活性,且葡萄产量最高,为13875.61 kg/hm^(2)。综上所述,CO_(2)加气灌溉施肥方式显著提升了设施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性能,提高了葡萄产量,且效果最佳。该研究结果可为设施葡萄生产中CO_(2)施肥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光合作用 产量 CO_(2)施肥方式 加气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葡萄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雅 武亚敬 +3 位作者 郑书海 于祎飞 刘俊 徐秋良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38,共7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高效、低毒,而且使用便捷,能够显著改善葡萄生长关键节点的发育,有效缓解常规栽培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葡萄促进生根、枝梢发育、开花坐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使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栽... 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高效、低毒,而且使用便捷,能够显著改善葡萄生长关键节点的发育,有效缓解常规栽培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葡萄促进生根、枝梢发育、开花坐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使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栽培措施。本文系统阐述了葡萄生产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 产量 品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地区葡萄生理生长特性对水氮耦合效应的响应
7
作者 许宇双 叶含春 +6 位作者 王振华 李文昊 陈朋朋 李海强 王东旺 谢忠 郑继亮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524,共10页
为研究不同水氮耦合方式对新疆吐哈地区滴灌葡萄生理生长的影响,以“无核白”为供试材料,设定灌溉量和施氮量2个因素:充分灌溉(D0)、新稍期轻度调亏灌溉(D1)和中度调亏灌溉(D2);常规施氮(N0)、减10%施氮量(N1)和减20%施氮量(N2),共9个... 为研究不同水氮耦合方式对新疆吐哈地区滴灌葡萄生理生长的影响,以“无核白”为供试材料,设定灌溉量和施氮量2个因素:充分灌溉(D0)、新稍期轻度调亏灌溉(D1)和中度调亏灌溉(D2);常规施氮(N0)、减10%施氮量(N1)和减20%施氮量(N2),共9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CK处理为园区常规管理(D0N0),进行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灌溉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水氮(CK)处理,轻度调亏灌溉耦合270 kg/hm^(2)施氮量(D1N1)的处理降低了葡萄叶片的和胞间CO_(2)浓度,但增大了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D1N1处理葡萄的产量为31132 kg/hm^(2),较CK处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灌溉水利用效率较CK处理提高了10.25%,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0.78%;通径分析可知,葡萄的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是影响产量的直接因素,叶片的相对质量含水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是影响产量的间接因素.综上,轻度调亏灌溉耦合270 kg/hm^(2)施氮量的灌溉施肥模式是文中试验条件的最佳组合,稳定产量的同时节约了10%的水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耦合 产量 水氮利用效率 葡萄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增施有机肥对葡萄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8
作者 韩宝 赵凯丽 +4 位作者 张玉铎 朱文 徐凯 刘瑜 郭宁 《中国果树》 2025年第3期62-67,共6页
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肥料试验,考察连续5年增施有机肥对葡萄产量、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和施肥年限极显著影响葡萄产量,各施肥处理的5年平均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CK),以优化施肥+增施有机肥... 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肥料试验,考察连续5年增施有机肥对葡萄产量、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和施肥年限极显著影响葡萄产量,各施肥处理的5年平均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CK),以优化施肥+增施有机肥(OPT+OM)处理的平均产量最高,显著高于优化施肥(OPT)、常规施肥(FP)处理,其次为常规施肥+增施有机肥(FP+OM)处理、单施有机肥(OM)处理。前3年各施肥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基本不显著,后2年OPT+OM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OPT、FP处理。不同施肥处理和施肥年限对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OPT+OM、OPT、FP+OM处理葡萄果实的5年平均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K,但各施肥处理之间的平均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3个增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而呈现增加趋势,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OPT+OM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各施肥处理之间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大。综上,与单施化肥相比,在优化施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能够提高葡萄产量;随着施肥年限的增加,单施有机肥的增产效果可与单施化肥相当,且与常规单施化肥相比,优化减肥不会造成减产。与单施化肥相比,增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且在优化施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可显著提高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有机肥 产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园生草栽培试验
9
作者 高秀云 赵玉如 《北方果树》 2025年第5期27-29,共3页
比较葡萄园行间生草(种植白三叶)和清耕两种耕作制度对葡萄园土壤性状、土壤肥力、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园持续4年种植白三叶后,土壤容重降低10.14%,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 比较葡萄园行间生草(种植白三叶)和清耕两种耕作制度对葡萄园土壤性状、土壤肥力、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园持续4年种植白三叶后,土壤容重降低10.14%,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依次较清耕提高5.36%、3.20%、2.16%、4.40%、0.69%、30.56%、23.17%、57.26%。土壤肥力明显提高,从而增强树势、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葡萄株产、穗重、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依次较清耕提高27.08%、11.94%、12.04%、1.86%、34.02%。可见,葡萄园行间生草是一项较好的土壤管理制度,应当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生草 产量 品质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调节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连作夏黑葡萄的提质增效作用
10
作者 梁翡翠 韦幸 +7 位作者 龚志宏 钟纯 覃惠菊 李广丽 任漓江 梁应智 黄海媛 吴代东 《南方园艺》 2025年第4期29-35,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施肥组合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年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定西村香提葡萄合作社进行,采用3因素混合拟水平均匀设计U12(12^(10)),设置12个组合处理。结果显示,不同施...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施肥组合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年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定西村香提葡萄合作社进行,采用3因素混合拟水平均匀设计U12(12^(10)),设置12个组合处理。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对夏黑葡萄的总酸、糖酸比、果形指数、穗数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处理组合N7显著提高了总糖含量,N10显著降低了总酸含量,N1显著提高了糖酸比。本试验利用生长调节剂、叶面肥与淋施肥的轻简组合模式,通过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分析,通过使用0.11 mg/kg促生型生长调节剂+1500倍液b4高钾水溶肥叶面喷施+80倍液c1有机水溶肥时,夏黑达到优质高产。研究表明,综合施肥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夏黑葡萄的果实品质和产量,为夏黑葡萄的科学施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果实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诱抗素对“夏黑”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吕亮 常向前 +4 位作者 郭蕾 王佐乾 杨小林 龚林忠 张舒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4,219,共6页
为明确和评价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果穗喷雾对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葡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设立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0、200.0、250.0、333.3和500.0 mg/kg),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果实成熟时调查果实... 为明确和评价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果穗喷雾对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葡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设立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0、200.0、250.0、333.3和500.0 mg/kg),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果实成熟时调查果实外观指标(果粒纵径、果粒横径、裂果率)、着色指数以及产量指标(单穗质量、单粒质量、实测小区产量等);分析测定不同浓度处理的葡萄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结果表明,于“夏黑”葡萄果实转色初期喷雾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所有处理的葡萄果实纵径、横径以及纵横径比、裂果率等指标均未见显著差异。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处理的葡萄着色指数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明显高于清水对照,可滴定酸(TA)含量显著低于清水对照(p<0.05)。经10%S-诱抗素处理后,各处理间的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与清水对照相比,各处理的平均增产率在0.84%~1.93%之间,增产作用不甚明显。在“夏黑”葡萄促进着色使用时,建议使用最优浓度范围为200.0~333.3 mg/kg,用水量为833.3 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S-诱抗素可溶液剂 葡萄 着色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叶面肥对葡萄光合作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迟雅超 杨鹏 +1 位作者 陈虹 张凤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49,共6页
以5年生‘弗雷无核’葡萄为试材,以清水(CK)和常规氨基酸叶面肥(FS)为对照,设置5个有机叶面肥喷施处理:FY(有机酸)、FB(有机酸+B)、FZ(有机酸+Zn)、FW(有机酸+B+Zn)、FA(有机酸+B+Zn+5-氨基乙酰丙酸),研究不同有机叶面肥对葡萄光合作用... 以5年生‘弗雷无核’葡萄为试材,以清水(CK)和常规氨基酸叶面肥(FS)为对照,设置5个有机叶面肥喷施处理:FY(有机酸)、FB(有机酸+B)、FZ(有机酸+Zn)、FW(有机酸+B+Zn)、FA(有机酸+B+Zn+5-氨基乙酰丙酸),研究不同有机叶面肥对葡萄光合作用、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FZ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较CK和FS显著增加了14.63%和4.93%。FZ和FA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CK和FS,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CK。FA、FW和FZ单果重显著高于CK和FS,FZ产量最高,较CK提高了12.76%。通过对葡萄果实色泽参数分析,FZ对葡萄果皮的着色效果最好,其果实可溶性糖较CK增加了14.42%。FA和FW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以及花色苷均显著高于CK,FW处理可溶性固形物以及花色苷也显著高于CK。综上所述,喷施添加Zn的有机叶面肥FZ、FA和FW对葡萄的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最好,说明叶面肥中添加Zn可有效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促进葡萄增产,改善果实色泽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有机叶面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路琼 赵绮 +4 位作者 郭峻宁 徐婕 李斌 韩金庆 王艳丽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383-1386,共4页
为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鄞红葡萄为材料,通过开展田间试验测定其对葡萄产量、品质与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将复合微生物菌剂与化肥复施可提高葡萄产量、串重与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降... 为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鄞红葡萄为材料,通过开展田间试验测定其对葡萄产量、品质与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将复合微生物菌剂与化肥复施可提高葡萄产量、串重与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细菌、放线菌数量提高,真菌数量降低。因此,将复合微生物菌剂与化肥复施可显著提高葡萄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葡萄 产量 品质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螯合铁喷施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解昊郡 顾梅花 孙权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40,共8页
宁夏贺兰山东麓强碱性土壤环境有效铁迁移性差,常导致酿酒葡萄黄叶病发生,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叶面喷施微肥被广泛用于矫治缺素症,但酿酒葡萄适宜的铁肥施用浓度尚不清楚。本研究以贺兰山东麓优势酿酒葡萄品种马瑟兰为试材,在果实... 宁夏贺兰山东麓强碱性土壤环境有效铁迁移性差,常导致酿酒葡萄黄叶病发生,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叶面喷施微肥被广泛用于矫治缺素症,但酿酒葡萄适宜的铁肥施用浓度尚不清楚。本研究以贺兰山东麓优势酿酒葡萄品种马瑟兰为试材,在果实膨大期、转色期、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螯合态铁(EDTA-Fe),探究酿酒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对EDTA-Fe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适量EDTA-Fe可显著提升酿酒葡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显著提高果实产量、花色苷、总酚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过量施用抑制作用显著;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得出,酿酒葡萄最佳EDTA-Fe喷施浓度为7.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EDTA-Fe 喷施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施螯合态铁肥对酿酒葡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顾梅花 解昊郡 +2 位作者 蒋鹏 闫鹏科 孙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3-779,共7页
[目的]探究滴施螯合态铁肥(EDTA-Fe)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光合特性、果实形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合理的铁肥用量。[方法]以4年生“马瑟兰”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滴施EDTA-... [目的]探究滴施螯合态铁肥(EDTA-Fe)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光合特性、果实形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合理的铁肥用量。[方法]以4年生“马瑟兰”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滴施EDTA-Fe,采用单因素多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不同EDTA-Fe滴施水平:7.50(T1)、15.00(T2)、22.50(T3)和30.00 kg/hm^(2)(T4),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测定酿酒葡萄叶片光合特性(SPAD值、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果实形态(果穗长、粒径和百粒重)、产量及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单宁、总酚和花色苷)等指标。[结果]滴施EDTA-Fe能有效改善酿酒葡萄光合特性,其中果实成熟期T2处理叶片SPAD值最高,较CK显著提高19.71%;T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高,较CK分别显著提高87.03%、107.14%和76.25%;T1处理的胞间CO_(2)浓度最高,较CK显著提高57.56%。百粒重随EDTA-Fe浓度的增加而降低。T3处理的果实粒径、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单宁和总酚含量最高,较CK分别提高10.99%、13.00%、19.16%、4.87%和15.23%;T1处理的花色苷含量最高;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3>T2>T1>T4>CK,与CK相比,T1、T2、T3和T4处理的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1.68%、16.57%、26.48%和8.96%;产值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T3>T2>T1>T4>CK,其中T1、T2、T3和T4处理较CK处理分别提高3577、5075、8133、2744元/hm^(2)。[结论]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滴施EDTA-Fe能有效促进酿酒葡萄叶片的光合特性,提高酿酒葡萄产量,提升酿酒葡萄品质,其中最佳EDTA-Fe施用量为2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马瑟兰 螯合铁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葡萄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咏梅 朱瑞雪 +5 位作者 徐扬香 卢姿竹 刘成龙 陈华 杨保国 刘树堂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4,共5页
为实现土壤质量与葡萄品质的协同提升,以6年生‘阳光玫瑰’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调查不同施肥处理对葡萄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与Vc含量,降低果实硬度、密... 为实现土壤质量与葡萄品质的协同提升,以6年生‘阳光玫瑰’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调查不同施肥处理对葡萄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与Vc含量,降低果实硬度、密度、出汁率以及可滴定酸含量,并增加葡萄产量。其中化肥减施30%+30 t·hm^(-2)有机肥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和产量分别增加10.16%、21.18%和15.15%,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8.92%。同时,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了葡萄园土壤养分含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基于以上结果,科学地有机无机肥配施实现了葡萄园土壤质量与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葡萄产量和品质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葡萄园种植光叶苕子后减量施肥的效应
17
作者 范晓晖 刘文婷 +3 位作者 谢星 陈慕松 林旭 吴寿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124,共7页
为探讨绿肥与化肥减量配施对葡萄园土壤肥力、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在福建省寿宁县连续2年开展田间试验。以7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对象,设置4个施肥处理,以当地传统只施用化肥为对照处理(CK),在种植豆科绿肥光叶苕子的基础上,化学氮... 为探讨绿肥与化肥减量配施对葡萄园土壤肥力、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在福建省寿宁县连续2年开展田间试验。以7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对象,设置4个施肥处理,以当地传统只施用化肥为对照处理(CK),在种植豆科绿肥光叶苕子的基础上,化学氮、磷肥按照10%(T1处理)、20%(T2处理)和30%(T3处理)比例减施。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CK,葡萄园连续2年种植光叶苕子,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了26.09%~34.93%;土壤氮、磷、钾积累量则随化肥减量比例增加而降低,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降低了19.2%~32.8%,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了5.2%~14.8%,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了4.4%~36.3%,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了5.4%~6.0%;不同处理对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pH值和维生素C含量等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相较而言,T2处理(光叶苕子种子45 kg·hm^(-2)+尿素240 kg·hm^(-2)+钙镁磷肥6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复合肥960 kg·hm^(-2))对葡萄品质的改善效果更佳,其葡萄产量为27.75 t·hm^(-2),较CK显著增产14.4%。此外,绿肥处理与CK比较结果表明,连续2年种植绿肥处理的葡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了8.0%,固酸比显著增加了11.1%;穗重显著提高了15.2%。综上,在福建葡萄园种植45 kg·hm^(-2)光叶苕子,可替代20%~30%化学氮、磷肥的施用量,能改善部分葡萄品质,促进葡萄增产,同时还能降低因过量施用化肥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结果可为葡萄园绿肥种植的推广以及化肥的减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化肥 葡萄 土壤肥力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葡萄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彦霞 郭萌萌 韩晓云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40-44,82,共6页
本研究旨为评估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巨峰’葡萄萌芽整齐度、果实大小、果穗长、果穗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探索其在葡萄生产中的安全性和应用潜力。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茎叶喷雾法分别在葡萄萌动期、果... 本研究旨为评估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巨峰’葡萄萌芽整齐度、果实大小、果穗长、果穗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探索其在葡萄生产中的安全性和应用潜力。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茎叶喷雾法分别在葡萄萌动期、果实膨大初期、转色期各施药1次,以75%赤霉酸结晶粉、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2%吲哚丁酸水剂处理为单剂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的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处理对葡萄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在试验条件下对葡萄安全,不同浓度处理对葡萄生长指标和产量影响显著,对葡萄转色以及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适宜浓度处理可有效提高萌芽整齐度、果实大小、单果重、果穗长和果穗重,显著降低大小粒指数,明显提高产量,其中处理Ⅳ(葡萄萌动期喷施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 750倍液,果实膨大初期、转色期均喷施3 750倍液)效果最好,处理Ⅲ(葡萄萌动期喷施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果实膨大初期、转色期均喷施5 000倍液)较为经济,二者连续2 a较空白对照的增产率均达到1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使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促进葡萄提质增产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赤·吲乙·芸苔 葡萄 产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修剪次数和间隔对赤霞珠葡萄光合性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曲运琴 焦连成 +2 位作者 贾强生 徐建兵 张红娟 《中国果树》 2024年第5期61-67,共7页
以8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机械修剪方式下,叶幕修剪次数与间隔时间对叶片光合性能、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增加叶幕修剪次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单穗重、果实产量、果实还原糖含量、果皮总酚和总花色苷含量增加,以修... 以8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机械修剪方式下,叶幕修剪次数与间隔时间对叶片光合性能、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增加叶幕修剪次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单穗重、果实产量、果实还原糖含量、果皮总酚和总花色苷含量增加,以修剪3次最高;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以修剪4次最低;糖酸比增加,以修剪4次最高,但修剪4次与3次间无显著差异。而且,修剪次数的增加减缓了叶片净光合速率随生育过程下降的幅度。副梢生长量为15~25 cm时比副梢生长量为25~35 cm时修剪,叶片光合性能增强,果实还原糖含量以及果皮总酚、黄烷-3-醇、单宁含量显著增加;单穗重、果实产量、果皮总花色苷含量提高,但修剪间隔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副梢生长量15~25 cm、机械修剪3次的组合,具有较高的果实产量、糖酸比和酚类物质含量,是适宜山西省南部地区赤霞珠葡萄规模化生产的叶幕机械修剪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赤霞珠 修剪次数和间隔 光合性能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对日光温室茄子根际环境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马海梅 李梅花 +5 位作者 周娟 韦峰 李佳豪 汤学燊 顾学才 张亚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75-2786,共12页
【目的】为提高葡萄园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研究不同配比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茄子根际栽培基质细菌群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茄子‘天津快圆茄’为研究试材,以商品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3∶1∶1)为对照(CK),探究... 【目的】为提高葡萄园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研究不同配比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茄子根际栽培基质细菌群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茄子‘天津快圆茄’为研究试材,以商品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3∶1∶1)为对照(CK),探究T_(1)(葡萄枝条发酵物∶草炭∶珍珠岩=2∶5∶3)、T_(2)(葡萄枝条发酵物∶草炭∶珍珠岩=3∶4∶3)、T_(3)(葡萄枝条发酵物∶草炭∶珍珠岩=4∶3∶3)和T_(4)(葡萄枝条发酵物∶草炭∶珍珠岩=5∶2∶3)4种配比复配基质的营养成分和酶活性,以及茄子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品质产量的差异。【结果】相较于CK,T_(1)、T_(2)、T_(4)处理复配基质中的全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而速效氮和全磷含量却有降低。各处理的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其中酶活性最为突出的是T_(4)处理,碱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相对于CK处理增加了79.76%和59.27%。相较于CK,复配基质茄子根际细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有所增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粘球菌门(Myxococc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均有所增加。冗余分析表明,基质pH是影响茄子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T_(3)处理下,茄子的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均达到较高水平,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品质特性也呈现出优质水平,产量高达8433.34 kg/667 m^(2),产投比达4.11,净收益为24251.69元/667 m^(2)。【结论】通过茄子根际基质养分、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品质及产量等指标综合分析得出茄子在各处理下的平均得分排名为T_(3)>T_(4)>T_(2)>T_(1)>CK,即T_(3)处理(发酵葡萄枝条∶草炭∶珍珠岩=40∶30∶30)为茄子的最佳栽培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葡萄枝条 复配基质 基质养分 酶活性 品质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