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ε-聚赖氨酸-葡萄籽提取物-壳聚糖涂层对冷藏卤鸭的保鲜效果
1
作者 高敬瑶 姜金辉 +7 位作者 石柳 周志 熊光权 汪兰 吴文锦 陈朗 张鹏 黄云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10-319,共10页
为解决冷藏卤鸭贮藏期短的问题,筛选天然抑菌剂(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和抗氧化剂(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与壳聚糖(chitosan,CS)联合制备的功能涂层并对其进行表征,探究其对冷藏卤鸭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 为解决冷藏卤鸭贮藏期短的问题,筛选天然抑菌剂(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和抗氧化剂(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与壳聚糖(chitosan,CS)联合制备的功能涂层并对其进行表征,探究其对冷藏卤鸭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CS涂层相比,功能涂层(CS-GSE、CS-ε-PL-GSE(a)和CS-ε-PLGSE(b))具有更优的抗菌、抗氧化和热稳定性;冷藏期间,功能涂层组均显著降低卤鸭的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pH值、色差(ΔE*)和剪切力,其中CS-ε-PL-GSE(b)涂层处理卤鸭样品的感官评分最高,保鲜效果最好,冷藏卤鸭的贮藏期从3 d延长至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葡萄籽提取物 天然功能涂层 冷藏卤鸭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
作者 覃一耕 王莹 +2 位作者 蒋林树 赵玉超 郭刚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23-4836,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组(GSPE组),2组的GSPE添加量分别为0、50 mg/g DM底物。每组设置10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组(GSPE组),2组的GSPE添加量分别为0、50 mg/g DM底物。每组设置10个重复。体外发酵24 h。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GSPE组的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氨态氮(NH3-N)和甲烷(CH4)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在细菌中,GSPE组的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普雷沃氏菌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和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古菌中,GSPE组的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甲烷球形菌属(Methanosphaera)和未分类的嗜甲烷菌科(norank_f_Methanomethylophilaceae)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添加50 mg/g DM的GSPE可以改变瘤胃发酵模式,抑制甲烷短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从而降低CH4生成,为开发GSPE作为反刍动物甲烷抑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 瘤胃微生物 瘤胃发酵 甲烷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和有机铁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薛淑贞 梁婷 +3 位作者 赵祥民 张家玮 汝应俊 唐德富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3,共5页
试验旨在评估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和有机铁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44周龄海兰褐蛋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g/t GSE、100 g/t GSE+10%有机铁... 试验旨在评估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和有机铁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44周龄海兰褐蛋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g/t GSE、100 g/t GSE+10%有机铁、100 g/t GSE+15%有机铁。试验期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全期Ⅲ组的入舍母鸡产蛋率有上升趋势(P=0.064),Ⅰ~Ⅲ组的脾脏指数有上升趋势(P=0.053),Ⅲ组的胸腺指数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第30天时,Ⅰ~Ⅲ组的蛋重显著增加(P<0.05),Ⅱ组和Ⅲ组的蛋壳厚度及Ⅲ组的蛋黄颜色显著增加(P<0.05),蛋壳强度有上升趋势(P=0.072);第60天时,Ⅰ~Ⅲ组的蛋重显著增加,Ⅰ组的蛋形指数和Ⅲ组的哈氏单位显著提高(P<0.05),Ⅱ组和Ⅲ组的蛋黄比例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GSE和有机铁复合物可以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有机铁 生产性能 器官指数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在多种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
4
作者 聂青青 《畜禽业》 2025年第2期21-26,共6页
通过分析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在动物脑部疾病、心肌梗死、肝损伤、肾脏疾病及其他疾病模型中的应用,系统评估其对多种动物疾病模型的疗效。在脑部疾病模型中,GSE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能够改善认知功能,展现出... 通过分析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在动物脑部疾病、心肌梗死、肝损伤、肾脏疾病及其他疾病模型中的应用,系统评估其对多种动物疾病模型的疗效。在脑部疾病模型中,GSE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能够改善认知功能,展现出保护神经元的潜力;GSE在心肌梗死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能够调节心脏代谢,减少心肌损伤并改善心功能;此外,在肝损伤模型中,GSE被证明有效减轻肝细胞损伤、抑制脂肪沉积并促进肝细胞再生,从而展现出良好的保肝作用;在肾脏疾病模型中,GSE同样显示出减轻肾脏炎症和纤维化的效果,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GSE在其他动物模型中的应用研究,例如运动性骨关节损伤、更年期综合征和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等,也为其在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奠定了基础。葡萄籽提取物在多种动物模型中的研究展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和临床潜力,可为进一步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动物疾病模型 肝损伤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多酚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效果和机理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晓芸 张婷 +7 位作者 黄剑 石柳 陈胜 郭晓嘉 汪兰 吴文锦 孙卫青 熊光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共9页
为探讨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莲房原花青素(lotus seed proanthocyanidins,LSPC)和莲藕多酚提取物(lotus root polyphenol extract,LRPE)3种植物多酚对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的抑菌机理。通过最小抑... 为探讨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莲房原花青素(lotus seed proanthocyanidins,LSPC)和莲藕多酚提取物(lotus root polyphenol extract,LRPE)3种植物多酚对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的抑菌机理。通过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长曲线探究3种多酚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效果,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相对电导率测定、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观察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力、胞外蛋白含量、核酸泄漏、Na^(+)K^(+)-ATP酶活性及膜蛋白荧光等测定,探讨3种多酚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GSE、LRPE、LSPC对腐败希瓦氏菌的MIC分别为31.25、62.25、125.00μg/mL;菌体经3种植物多酚处理后,膜蛋白位置发生改变,荧光强度降低,菌体形态发生改变,表面出现凹陷皱缩,且生长明显被抑制,胞外AKP活力、菌悬液中核酸、胞外蛋白含量、相对电导率及PI摄入量显著增加,Na^(+)K^(+)-ATP酶发生一定程度地失活,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希瓦氏菌 葡萄籽提取物 莲房原花青素 莲藕多酚提取物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茶多酚对海藻酸钠纳米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蒋雨心 范方宇 +1 位作者 杨晓玲 孙悦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8-115,共8页
以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制备复合保鲜液,研究其抗菌、抗氧化效果。同时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纳米纤维(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NCC)为基材,添加质量分数8%,不同质量比(1∶... 以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制备复合保鲜液,研究其抗菌、抗氧化效果。同时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纳米纤维(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NCC)为基材,添加质量分数8%,不同质量比(1∶0、0∶1、1∶1、1∶2、2∶1)的复合保鲜液制备活性包装膜,并考察复合膜形貌、结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结果表明,复合保鲜液添加量为0.8%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生长均完全抑制,GSE、TP以2∶1复配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与CK膜(不添加GST、TP)相比,2GT膜(GSE∶TP质量比为2∶1)表面光滑,结构致密,相对结晶度增大,说明膜体系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熔融温度提高,热稳定性较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191.24%、7.15%,水蒸气透过率、CO 2透过率分别降低31.52%、44.60%,可屏蔽100%的紫外线UVB(320~275 nm)、UVC(275~200 nm)及大部分UVA(400~32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茶多酚 纳米复合膜 活性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葡萄籽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其多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进发 刁娟娟 +2 位作者 陈章浩 高霜 常军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03-312,共10页
该研究应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葡萄籽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并建立葡萄籽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首先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技术采集葡萄籽提取物的质谱数据,根据UNIFI软... 该研究应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葡萄籽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并建立葡萄籽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首先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技术采集葡萄籽提取物的质谱数据,根据UNIFI软件自建数据库匹配的结果,结合对照品保留时间、特征碎片离子及相关文献确认,从葡萄籽提取物中共鉴别出20个化学成分,包括7个多酚类、1个三萜类,1个黄酮醇类、1个不饱和脂肪酸类、1个多羟基茋类、3个酚酸类、6个氨基酸类。另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定量测定了葡萄籽提取物中4种有效成分(儿茶素、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原花青素C1),其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102.6%,RSD为1.6%~3.1%。该研究结果为葡萄籽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方法,为其质量评价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化学成分分析 含量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茶多酚可食性活性包装膜对罗非鱼的保鲜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蒋雨心 孙悦溪 +1 位作者 杨晓玲 范方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76,共8页
为提高罗非鱼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纳米纤维(nanofiber,NCC)为基材,添加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制备可食性活性包装膜,用于鱼肉的保鲜,分析不同复合保鲜... 为提高罗非鱼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纳米纤维(nanofiber,NCC)为基材,添加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制备可食性活性包装膜,用于鱼肉的保鲜,分析不同复合保鲜膜处理对罗非鱼的保鲜效果。通过测定鱼肉持水力、色泽、pH、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以及鱼肉肌纤维蛋白溶解度、巯基含量、羰基含量、表面疏水性等指标,研究贮藏过程中鱼肉品质的变化及蛋白氧化变性程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SA-NCC组相比,含GSE、TP的GT-SA-NCC膜包封的鱼肉持水力较高,pH、TBA、TVB-N值上升速率较慢;鱼肉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巯基含量最低,羰基含量、表面疏水性较高,GSE、TP的加入有利于复合膜延缓罗非鱼脂质及蛋白氧化,维持鱼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特性及蛋白的功能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茶多酚 活性包装 鱼肉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对反复冻融阿勒泰羊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尚贵川 张九凯 +5 位作者 李丹蕾 周炳武 胡谦 何伟忠 李春保 陈颖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探究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对反复冻融阿勒泰羊肉品质的改善效果,以阿勒泰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将0.5 g/100 mL GSE水溶液喷洒在羊肉表面,对其进行1、3、5、7次冻融处理。于每次冻融处理后测定羊肉颜色、肌红蛋白氧... 为探究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对反复冻融阿勒泰羊肉品质的改善效果,以阿勒泰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将0.5 g/100 mL GSE水溶液喷洒在羊肉表面,对其进行1、3、5、7次冻融处理。于每次冻融处理后测定羊肉颜色、肌红蛋白氧化状态、pH值、剪切力、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及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在反复冻融过程中,羊肉的亮度值、红度值、氧合肌红蛋白相对含量、pH值和剪切力呈下降趋势,黄度值、TBARS值、脱氧肌红蛋白和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TVB-N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空白组相比,添加GSE能减缓羊肉在冻融过程中pH值的下降和显著减小TBARS值(P<0.05),对羊肉的颜色、剪切力和TVB-N含量无明显影响;己醛、1-辛烯-3-醇、(E,E)-2,4-十烯醛、(E,Z)-2,4-十烯醛、(E)-2-辛醛、辛醛、戊醛、3-辛酮、二硫化碳和2-戊基呋喃为主要代表性挥发性风味物质,随着冻融次数增加,其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使羊肉风味发生劣变;此外,与空白组相比,添加GSE可减少羊肉在反复冻融过程中因脂质氧化产生的醛类、酮类、醇类和呋喃类挥发性化合物,从而改善羊肉风味。本研究阐明了GSE对反复冻融阿勒泰羊肉品质的改善作用,为冷链流通过程中肉制品的品质保持和调控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冻融 阿勒泰羊肉 葡萄籽提取物 品质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和岩藻多糖组合物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静 邹圆静 +5 位作者 孙璇 郑嘉妮 余丹阳 黄桂霞 姚美村 陈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9-283,共5页
该研究旨在探索葡萄籽提取物和岩藻多糖组合物体外抗幽门螺杆菌及其机制。该实验在体外培养幽门标准菌株ATCC 700392,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组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时间-抑菌曲线;采用实时荧光... 该研究旨在探索葡萄籽提取物和岩藻多糖组合物体外抗幽门螺杆菌及其机制。该实验在体外培养幽门标准菌株ATCC 700392,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组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时间-抑菌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方法测定组合物对脲酶相关ureB、ureI、鞭毛相关flaB、flgK、黏附相关alpA、babA、毒力相关VacA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组合物对菌体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组合物对幽门标准菌株ATCC 700392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其MIC为1.5 g/L。在抑制动力学中,组合物在0.375 g/L时,ATCC 700392菌株的生长开始受到抑制,抑制活性呈现剂量依赖,浓度越大则抑制效果越明显,当组合物质量浓度为1.5 g/L时可完全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组合物可显著抑制脲酶相关ureI、鞭毛相关flaB、flgK、黏附相关alpA、babA、毒力相关VacA基因等的表达。此外,扫描电镜观察到经组合物处理的菌体表面出现破损、菌体凹陷萎缩等明显的形态破损特征。该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籽和岩藻多糖组合物在体外对幽门螺杆菌标准菌株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脲酶、抑制鞭毛相关的运动能力、抗黏附、破坏细菌形态等起到抑制幽门螺杆菌定殖的作用。该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葡萄籽岩藻多糖组合物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岩藻多糖 幽门螺杆菌 抗菌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多酚类物质协同L-精氨酸对冷藏鸡肉糜氧化稳定性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若莹 李俊瑶 +1 位作者 陈钰 孙晶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为探讨苹果多酚(Apple polyphenols,Ap)、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ion,GSE)和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分别协同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冷藏鸡肉糜氧化稳定性和品质特性的影响,在肉糜中添加5 g/kg L-Arg,再分别加入0.2 ... 为探讨苹果多酚(Apple polyphenols,Ap)、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ion,GSE)和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分别协同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冷藏鸡肉糜氧化稳定性和品质特性的影响,在肉糜中添加5 g/kg L-Arg,再分别加入0.2 g/kg的Ap、GSE、Tp,以添加0.2 g/kg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ated hydroxy anisole,BHA)作为阳性对照,分别在冷藏1、3、5、7 d时测定各组鸡肉糜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总巯基含量、羰基含量、表面疏水性、pH、蒸煮损失率和色度值。结果表明,与空白(不添加多酚类物质、L-精氨酸及BHA)和BHA相比,L-Arg+Tp可以更好地抑制鸡肉糜的TBARS、羰基含量、pH和表面疏水性的升高,减缓总巯基含量和红度值的降低。L-Arg+Ap和L-Arg+GSE与BHA的抗氧化作用相近。综上所述,在冷藏过程中L-Arg协同3种多酚类物质均可以抑制鸡肉糜的脂肪和蛋白质氧化,改善其品质特性,其中L-Arg+Tp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茶多酚 苹果多酚 葡萄籽提取物 鸡肉糜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健 李涛 +1 位作者 林露 甘尚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41-5450,共10页
作为一种天然活性物质,葡萄籽提取物具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主要包括原花青素、表儿茶素以及没食子酸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预防炎症和抗肿瘤等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可缓解动物生理应激,在调控动物营养物... 作为一种天然活性物质,葡萄籽提取物具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主要包括原花青素、表儿茶素以及没食子酸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预防炎症和抗肿瘤等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可缓解动物生理应激,在调控动物营养物质消化、调节机体代谢以及提高生长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绿色健康养殖的背景下,葡萄籽提取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葡萄籽提取物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归纳了葡萄籽提取物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抗氧化 免疫力 动物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葡萄籽提取物对产蛋高峰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和抗炎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文辉 李悦伊 +5 位作者 林柏羽 廖幸 莫灿梅 陈大为 吴乔 沈水宝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对产蛋高峰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和抗炎能力的影响。选取体况和产蛋性能相近的53周龄京粉2号蛋鸡540羽,并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葡萄籽提取物200 mg/kg组(G2组)、葡萄籽提取物300 mg/kg组... 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对产蛋高峰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和抗炎能力的影响。选取体况和产蛋性能相近的53周龄京粉2号蛋鸡540羽,并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葡萄籽提取物200 mg/kg组(G2组)、葡萄籽提取物300 mg/kg组(G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CON组饲喂基础饲粮,G2组饲喂基础饲粮+200 mg/kg葡萄籽提取物,G3组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葡萄籽提取物。试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①与CON组相比,G3组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②与CON组相比,G3组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③与CON组相比,G2组和G3组血清中IL-1β、IL-2、IL-4、IL-6、IL-10、TNF-α含量均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产蛋高峰后期蛋鸡饲粮中添加200、300 mg/kg葡萄籽提取物,对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和抗炎能力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且300 mg/kg添加水平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粉2号蛋鸡 葡萄籽提取物 生产性能 血清抗氧化 血清抗炎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葡萄酿酒副产物提取物对干白葡萄酒贮存期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王勇 朱争 +1 位作者 李茁玉 俞然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7-183,共7页
将葡萄酿酒副产物(葡萄籽、葡萄藤茎)中提取物添加至干白葡萄酒中,探讨干白葡萄酒在贮存12个月过程中颜色参数、氧化还原电位、抗氧化能力、酚类化合物的变化,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评估不同葡萄酿酒副产物提取物添加量对干白葡萄酒贮存... 将葡萄酿酒副产物(葡萄籽、葡萄藤茎)中提取物添加至干白葡萄酒中,探讨干白葡萄酒在贮存12个月过程中颜色参数、氧化还原电位、抗氧化能力、酚类化合物的变化,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评估不同葡萄酿酒副产物提取物添加量对干白葡萄酒贮存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00 mg/L葡萄藤茎提取物的干白葡萄酒L*值最高,b*值最低;氧化还原电位为222 mV,较添加葡萄籽提取物的酒样提高了6%,但较空白对照组酒样降低了21%;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1.24%和58.92%,较空白对照组酒样分别提高了9.73%和13.66%;总酚、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分别为1018.7 mg/L、32.60 mg/L、18.76 mg/L,较添加葡萄籽提取物的酒样有所下降,但较空白对照组酒样分别增加了37.24%、100.74%、68.71%;感官评分最高,为82分。综上,添加300 mg/L葡萄藤茎提取物对干白葡萄酒贮存期间品质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葡萄藤茎 提取物 白葡萄酒 贮存期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葡萄籽多酚海藻酸钠冻干凝胶的制备及其抗菌止血性能
15
作者 赵圣兰 陈嘉 +3 位作者 许月莹 柳忠佳 郭宁 冯肖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以海藻酸钠(SA)、葡萄籽提取物(GSE)、Fe3+为原料,经过两次冷冻干燥得到冻干凝胶SA/GSE/Fe3+(SGF(0.75)),并通过体外实验探究SGF(0.75)冻干凝胶的孔隙率、吸水率、光热特性、抗菌性能、生物相容性及止血性能。结果表明,SGF(0.75)的孔隙... 以海藻酸钠(SA)、葡萄籽提取物(GSE)、Fe3+为原料,经过两次冷冻干燥得到冻干凝胶SA/GSE/Fe3+(SGF(0.75)),并通过体外实验探究SGF(0.75)冻干凝胶的孔隙率、吸水率、光热特性、抗菌性能、生物相容性及止血性能。结果表明,SGF(0.75)的孔隙率约37%,吸水率约1500%。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SGF(0.75)可以杀死近9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91%的大肠杆菌。止血性能实验表明,与纱布相比,SGF(0.75)失血量和止血时间分别减少了31%和66%。SGF(0.75)冻干凝胶止血能力强,抗菌效果好,且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能促进伤口组织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葡萄籽提取物 光热疗法 抗菌 冻干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黄学家 《中国乳业》 2024年第4期32-35,41,共5页
[目的]探索葡萄籽提取物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头身体健康、胎次相近、泌乳周期和预产期相近的围产前期荷斯坦牛均分成4组,每组15头,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 [目的]探索葡萄籽提取物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头身体健康、胎次相近、泌乳周期和预产期相近的围产前期荷斯坦牛均分成4组,每组15头,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0.2%、0.3%的葡萄籽提取物。正式试验的第42d,对各组荷斯坦牛的平均日产奶量,平均日采食量,料奶比,乳汁中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体细胞数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奶量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Ⅱ组、Ⅲ组的料奶比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Ⅱ组、Ⅲ组乳汁中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Ⅱ组、Ⅲ组乳汁中的体细胞数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葡萄籽提取物能显著提升围产期奶牛的泌乳性能和乳品质。基础日粮中添加0.3%的葡萄籽提取物,作用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围产期奶牛 泌乳性能 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6
17
作者 李凤英 崔蕊静 李春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3,共4页
测定了葡萄籽蛋白质的等电点并分别研究了盐溶法和碱溶法提取葡萄籽蛋白质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籽蛋白质的等电点为pI=3.8;碱溶法蛋白质提取率高于盐溶法,碱溶法提取蛋白质的最优工艺条件是以1×10-5mol/L浓度的NaOH溶液,... 测定了葡萄籽蛋白质的等电点并分别研究了盐溶法和碱溶法提取葡萄籽蛋白质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籽蛋白质的等电点为pI=3.8;碱溶法蛋白质提取率高于盐溶法,碱溶法提取蛋白质的最优工艺条件是以1×10-5mol/L浓度的NaOH溶液,按1∶15的料液比,在40℃条件下搅拌浸提40min,在此条件下葡萄籽蛋白质的提取率达7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工艺研究 蛋白质提取率 NAOH溶液 最优工艺条件 碱溶法 研究结果 盐溶法 等电点 料液比 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41
18
作者 唐韶坤 李淑芬 +1 位作者 叶春皓 田松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7,共5页
葡萄籽油中富含亚油酸和其它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传统的葡萄籽油提取方法存在着收率低和溶剂残留的问题。今基于对酿酒过程中废弃葡萄籽的开发利用,探讨了采用绿色洁净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废弃葡萄籽... 葡萄籽油中富含亚油酸和其它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传统的葡萄籽油提取方法存在着收率低和溶剂残留的问题。今基于对酿酒过程中废弃葡萄籽的开发利用,探讨了采用绿色洁净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废弃葡萄籽中萃取葡萄籽油的可行性,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用量及不同原料对葡萄籽油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萃取压力对产率的影响较温度显著,实验确定适宜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5C,萃取压力30MPa。此条件下以张裕酒厂提供的籽为原料所得产率为9.71%,同时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葡萄籽油产品中含有72.05%的亚油酸。另外,分别以三种不同来源的葡萄籽为原料进行实验,研究显示,葡萄籽油产率随原料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产率较高者可达1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葡萄籽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分离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子油及原花青素研究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33
19
作者 王辉宪 姜晖霞 +2 位作者 王仁才 欧阳建文 熊兴耀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2-547,共6页
综述了葡萄子油、葡萄子原花青素等天然产物的提取与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原花青素的生物活性及药理研究的现状,葡萄子油成分分析方法和葡萄子,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的方法;介绍了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取高质量的葡萄子油和应用夹带... 综述了葡萄子油、葡萄子原花青素等天然产物的提取与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原花青素的生物活性及药理研究的现状,葡萄子油成分分析方法和葡萄子,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的方法;介绍了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取高质量的葡萄子油和应用夹带剂提取葡萄子中的原花青素的方法。分析了葡萄子的综合开发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子 葡萄子油 原花青素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 被引量:58
20
作者 李凤英 崔蕊静 李春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葡萄籽为原料 ,研究了微波对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浸出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乙醇为介质 ,微波处理有利于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浸出 ,葡萄籽整粒用料液比 (g∶mL) 1∶11的体积分数 70 %乙醇溶液 ,微波处理10s,在 5 0℃水浴浸提 30min ... 以葡萄籽为原料 ,研究了微波对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浸出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乙醇为介质 ,微波处理有利于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浸出 ,葡萄籽整粒用料液比 (g∶mL) 1∶11的体积分数 70 %乙醇溶液 ,微波处理10s,在 5 0℃水浴浸提 30min ,原花青素浸提量为 4 10 9mg/g ,较不用微波处理同等水浴条件浸提量增加 1 715mg/g。通过对微波联合水浴浸提和单纯水浴浸提的原花青素的紫外图谱显示 ,短时微波处理对原花青素的分子结构没有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水浴 微波处理 联合 葡萄籽 浸提 乙醇 用料 料液比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