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沙性质对高速水流消失空化数的影响
1
作者 董志勇 李丹 +1 位作者 徐瀚冉 黄桢蕾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3-478,共6页
消失空化数是表征高速水流空化状态的重要判别数,水流含泥沙后对消失空化数的影响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利用自主研发的小型循环式水洞试验装置,对不同含泥沙条件下与清水介质下的水洞喉部(即空化区)消失空化数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配制... 消失空化数是表征高速水流空化状态的重要判别数,水流含泥沙后对消失空化数的影响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利用自主研发的小型循环式水洞试验装置,对不同含泥沙条件下与清水介质下的水洞喉部(即空化区)消失空化数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配制不同泥沙质量浓度、泥沙粒径、泥沙颗粒级配和泥沙矿物成分等挟沙水流,调节分流阀门降低水流流速,由动态压力数据采集系统(YE6263)实时测量空化区压强,直到压强由负压变为正压的临界压强(相应的消失空化数压强)。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泥沙质量浓度的条件下,循环式水洞喉部的消失空化数随泥沙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与清水对比,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空化的发生;在不同泥沙粒径的条件下,喉部消失空化数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说明泥沙粒径的增大促进了空化的提前发生;在不同泥沙级配的条件下,喉部消失空化数随小于某一粒径泥沙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表现出随着小于某一粒径泥沙质量分数的增大越容易发生空化;在不同泥沙矿物成分条件下,喉部消失空化数随矿物成分摩氏(Mohs)硬度的增大而增大,说明矿物成分硬度越大越促进空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失空化数 矿物成分 颗粒级配 泥沙质量浓度 中值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粒径对寒区路堤自然对流降温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孙斌祥 徐学祖 +2 位作者 赖远明 汪双杰 章金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9-814,共6页
介绍了一种研究路堤碎石层自然对流效应的实验方法。对由碎石、卵砾石和砂砾石组成的6种试样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表面温度周期波动条件下,碎石层中能产生有利于寒区路基稳定的自然对流降温效应,利用平均Rayleigh数可... 介绍了一种研究路堤碎石层自然对流效应的实验方法。对由碎石、卵砾石和砂砾石组成的6种试样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表面温度周期波动条件下,碎石层中能产生有利于寒区路基稳定的自然对流降温效应,利用平均Rayleigh数可确定碎石层自然对流的发生情况。在相同边界条件下,不同粒径的碎石层将产生不同的自然对流降温效应,其强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并随表面温度周期波动而具有时间累加性。同时,确定何种粒径碎石的冬季降温效应为最佳还需要综合考虑其热传导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碎石层 路基 寒区 Rayleigh数 卵砾石 砂砾石 降温效应 自然对流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弹钢材料提升榴弹威力的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树山 赵传 +3 位作者 孙雨荟 刘东奇 张学军 王光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91-2299,共9页
针对典型的自然破片杀伤榴弹,研究通过弹丸壳体材料提升威力的原理与方法,为弹钢材料创新、发展与应用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采用理论推导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提出了通过调控弹钢材料的晶粒平均直径d和破碎尺度参数μ、实现有效破... 针对典型的自然破片杀伤榴弹,研究通过弹丸壳体材料提升威力的原理与方法,为弹钢材料创新、发展与应用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采用理论推导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提出了通过调控弹钢材料的晶粒平均直径d和破碎尺度参数μ、实现有效破片数暨杀伤威力提升的原理与方法。试制了两种新弹钢40SiMn2X和50SiMnX,选择一种122 mm榴弹弹丸结构,进行制式壳体材料50SiMnVB和两种新材料各2发的静爆威力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榴弹威力提升原理与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新弹钢40SiMn2X和50SiMnX力学性能优越,对轻型装甲车辆和人员目标的杀伤威力半径比50SiMnVB分别提高了31.6%和12.3%,且均能够兼顾两种目标实现共同提升,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弹威力提升 弹钢 晶粒尺寸 有效破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静水沉降的统一规律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志林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通过对国内较推崇的几家沉速公式剖析认为(1)选择沙粒雷诺数R_(ed)和无因次粒径D_*作为颗粒沉降规律的控制参数,则所有与R_(ed)有关的参数均可表示成D_*的函数,流态亦由D_*判别,从而可建立避免试算的沉速公式.(2)绕流阻力一般式按阻力... 通过对国内较推崇的几家沉速公式剖析认为(1)选择沙粒雷诺数R_(ed)和无因次粒径D_*作为颗粒沉降规律的控制参数,则所有与R_(ed)有关的参数均可表示成D_*的函数,流态亦由D_*判别,从而可建立避免试算的沉速公式.(2)绕流阻力一般式按阻力叠加原则取滞性阻力与形状阻力之和,其中滞性阻力宜取Stokes阻力与Oseen阻力的线性组合并转化为Newton阻力形式,形状阻力遵循Newton阻力定律,而两者的相对大小则通过以分离角表达的作用面积来反映.据此获得各绕流区统一的准理论性沉速公式(18),集各家公式之优点,经实测资料验证正确,可供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沉降 沉速 绕流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现水流与沙粒摩擦阻力相对作用的糙率公式 被引量:7
5
作者 彭昊 黄河清 +1 位作者 张红武 余国安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在对水流阻力公式述评的基础上,指出了已有公式的优缺点及所选检验资料的不足。利用大量河流资料进行系统拟线分析,发现对数型或幂函数型糙率公式在佛汝德数较小时存在不足。利用黄河典型河段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梳理出物理含义明... 在对水流阻力公式述评的基础上,指出了已有公式的优缺点及所选检验资料的不足。利用大量河流资料进行系统拟线分析,发现对数型或幂函数型糙率公式在佛汝德数较小时存在不足。利用黄河典型河段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梳理出物理含义明确的两个无量纲综合参数作为关键参量,分别体现水流强度对河床形态的作用,以及河床表面颗粒对水流的摩擦作用。以两者之比作为主参量,综合体现水流动力与床面摩擦相对作用的影响,建立了新的糙率公式。采用国内外河流大量水文实测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糙率公式不仅计算精度较高,而且适用范围也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率 沙质河床 佛汝德数 泥沙粒径 阻力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榕树的授粉方式及其花粉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明新 杨培 +1 位作者 杨大荣 彭艳琼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4-302,共9页
定量花粉是植物繁殖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榕属(Ficus)植物花粉粒小、数量多,难于定量,一直用花药—胚株比(anther-to-ovule ratio,A/O)来判断榕树属于主动还是被动授粉方式。本研究选择4种雌雄同株榕树,通过比较榕树A/O,榕小蜂的授... 定量花粉是植物繁殖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榕属(Ficus)植物花粉粒小、数量多,难于定量,一直用花药—胚株比(anther-to-ovule ratio,A/O)来判断榕树属于主动还是被动授粉方式。本研究选择4种雌雄同株榕树,通过比较榕树A/O,榕小蜂的授粉结构、行为来确定它们的授粉方式;同时测量了它们的花粉粒大小和数量,并研究授粉方式及其花粉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菩提树、高榕和垂叶榕的A/O小于0.16,并且它们的榕小蜂有发达的授粉结构和主动授粉行为,属于主动授粉方式。而钝叶榕A/O高(0.85),其榕小蜂的传粉结构、行为消失,是被动授粉的方式。4种榕树的花粉粒大小各有差异,每朵雄花产生的花粉量种间差异显著,而且每种果内的雄花数量也不相同,以至于单个果生产的花粉总量种间有显著差异,变异范围从11~4 000多万粒,最大相差340倍,而且花粉数量与花粉粒大小之间存在权衡关系。主动授粉的榕树雄花少、生产的花粉粒大、花粉量少;而被动授粉的榕树雄花多、花粉量大、花粉粒小。表明榕—蜂互惠系统中榕树的授粉方式、花粉的特征与榕小蜂的授粉结构已协同演化和匹配。4种榕树的花粉胚珠比(pollen-to-ovule ratio,P/O)种间差异也大,且P/O高的种类A/O不一定高,进一步用P/O替换A/O可完善榕树传粉生物学研究。用ElzoneⅡ5390颗粒计数与粒度分析仪计数花粉,高效、准确地自动输出结果,可批量研究该属更多种类的花粉量,并对应计数它们专一传粉榕小蜂携带的花粉量,有利于揭示榕树在雌雄繁殖功能上的分配策略,以及榕—蜂互惠繁殖系统的协同演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树 授粉方式 花粉粒大小 花粉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热处理对0Cr18Ni10Ti不锈钢管组织及性能的改善
7
作者 李红宇 纪光 +2 位作者 刘杨 张录强 赵鸿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31-233,共3页
研究了0Cr18Ni10Ti不锈钢管制备过程中中间管坯的热处理工艺对成品管组织和性能的改善。研究表明:中间管坯经不同温度真空热处理后,管坯表面光洁,无明显氧化层且管材组织均匀,其中经1080℃×8min热处理后管坯晶粒度为6级;经900℃... 研究了0Cr18Ni10Ti不锈钢管制备过程中中间管坯的热处理工艺对成品管组织和性能的改善。研究表明:中间管坯经不同温度真空热处理后,管坯表面光洁,无明显氧化层且管材组织均匀,其中经1080℃×8min热处理后管坯晶粒度为6级;经900℃×60min真空热处理后管坯晶粒度为10级。中间管坯在大气环境中经1100℃×3min热处理后,管坯表面氧化严重,管坯晶粒组织粗大不均匀,在管坯内壁出现明显细晶区域。成品钢管拉伸试验表明,采用1080℃×8min真空热处理后的中间管坯所制备的成品钢管拉伸综合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Cr18Ni10Ti不锈钢管 中间热处理 晶粒度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