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的氨氮吸附-解吸特征
被引量:
21
1
作者
王而力
王雅迪
王嗣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6-1023,共8页
为估算辽河吸附态氨氮入海通量,采用平衡吸附-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解吸等温式;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饱和吸附...
为估算辽河吸附态氨氮入海通量,采用平衡吸附-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解吸等温式;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饱和吸附量较大,分别为3 643.82和2 693.71 mg/kg,相当于粗砂的8.04和5.94倍;西辽河冲泻质泥沙黏粒和粉粒所携载的吸附态氨氮的入海通量分别为170.10和164.52 mg/kg.占沉积物氨氮吸附总量的14.99%;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解吸比例较小,分别为30.66%和42.04%,入海后可分别为上覆水提供氨氮52.15和69.16 mg/kg;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所吸附的氨氮是氮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黏粒和粉粒级沉积物的腐殖质含量远远高于粗沙,在其所形成的团聚体结构中存在的孔隙填充方式——氨氮吸附是导致黏粒和粉粒级沉积物饱和吸附量较大、解吸比例较低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
沉积物
颗粒分级
氨氮
吸附-解吸分配系数
饱和吸附量
最大解吸量
解吸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骨料混凝土力学与干缩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凤兰
郭克宁
李静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30,共3页
研究了轻骨料粒径混合比例、轻骨料等体积替代碎石比例对复合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干缩性能的影响,轻骨料粒径10~16mm和16~20mm的混合比例分别取5:5(LA1)、7:3(LA2)和3:7(LA3),轻骨料等体积替代碎石比例分别取10%、2...
研究了轻骨料粒径混合比例、轻骨料等体积替代碎石比例对复合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干缩性能的影响,轻骨料粒径10~16mm和16~20mm的混合比例分别取5:5(LA1)、7:3(LA2)和3:7(LA3),轻骨料等体积替代碎石比例分别取10%、20%和30%。结果表明:采用LA2替代比例为10%和20%时,可获得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而弹性模量低于普通混凝土的复合骨料混凝土;采用LAl和LA3替代比例为10%和20%时,复合骨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明显降低;当轻骨料混合比例相同而增大轻骨料替代率时,复合骨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当采用LA3替代率为30%时,复合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和弹性模量均低于普通混凝土;复合骨料混凝土的早龄期干缩随着轻骨料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复合骨料
轻骨料
内养护
粒径混合比
轻骨料替代率
力学性能
干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高岭土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裂化性能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文凯
谭涓
+1 位作者
王诗涵
邱鑫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79-3489,共11页
以两种不同粒径的高岭土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高岭土复合物,通过XRD、SEM、晶粒度分析和N2物理吸附等表征手段对复合物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与商品NaY相比,高岭土合成样品的结构稳定性和水热稳...
以两种不同粒径的高岭土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高岭土复合物,通过XRD、SEM、晶粒度分析和N2物理吸附等表征手段对复合物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与商品NaY相比,高岭土合成样品的结构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以细化高岭土为原料合成样品的晶粒尺寸达310 nm,比表面积达807 m2·g-1。以改性NaY分子筛/高岭土复合物为活性组分制备了催化裂化催化剂,采用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技术对其酸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小型微反装置上对其重油催化裂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发现,随着骨架硅铝比增大,催化剂表面酸中心强度增加,而酸量下降。采用细化高岭土合成的NaY分子筛/高岭土复合物的分子筛晶粒更小,催化剂酸中心数量以及催化裂化性能均大幅度提升。随着高温焙烧高岭土/偏高岭土质量比的增加,合成产物中的高岭土基质含量增加,催化剂表面酸中心强度下降。以原料高温焙烧高岭土/偏高岭土质量比为0.5,骨架硅铝比为6.1(摩尔比)的样品制备的催化剂,去柴重油转化率高达85.4%,同时有高达64.2%的汽油收率,表现出优异的重油催化裂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分子筛
高岭土
NaY分子筛/高岭土复合物
水热法
硅铝比
晶粒尺寸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的氨氮吸附-解吸特征
被引量:
21
1
作者
王而力
王雅迪
王嗣淇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6-1023,共8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60391)
文摘
为估算辽河吸附态氨氮入海通量,采用平衡吸附-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解吸等温式;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饱和吸附量较大,分别为3 643.82和2 693.71 mg/kg,相当于粗砂的8.04和5.94倍;西辽河冲泻质泥沙黏粒和粉粒所携载的吸附态氨氮的入海通量分别为170.10和164.52 mg/kg.占沉积物氨氮吸附总量的14.99%;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解吸比例较小,分别为30.66%和42.04%,入海后可分别为上覆水提供氨氮52.15和69.16 mg/kg;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所吸附的氨氮是氮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黏粒和粉粒级沉积物的腐殖质含量远远高于粗沙,在其所形成的团聚体结构中存在的孔隙填充方式——氨氮吸附是导致黏粒和粉粒级沉积物饱和吸附量较大、解吸比例较低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西辽河
沉积物
颗粒分级
氨氮
吸附-解吸分配系数
饱和吸附量
最大解吸量
解吸比例
Keywords
Western Liaohe River
sediment
different
grain
sizes
ammonium nitrogen
sorption-desorption normalized partitioncoefficient
sorption capacity
maximum desorption capacity
desorption
ratio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骨料混凝土力学与干缩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凤兰
郭克宁
李静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30,共3页
基金
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资助项目(096SYJH23105)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A560011)
文摘
研究了轻骨料粒径混合比例、轻骨料等体积替代碎石比例对复合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干缩性能的影响,轻骨料粒径10~16mm和16~20mm的混合比例分别取5:5(LA1)、7:3(LA2)和3:7(LA3),轻骨料等体积替代碎石比例分别取10%、20%和30%。结果表明:采用LA2替代比例为10%和20%时,可获得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而弹性模量低于普通混凝土的复合骨料混凝土;采用LAl和LA3替代比例为10%和20%时,复合骨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明显降低;当轻骨料混合比例相同而增大轻骨料替代率时,复合骨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当采用LA3替代率为30%时,复合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和弹性模量均低于普通混凝土;复合骨料混凝土的早龄期干缩随着轻骨料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减小。
关键词
混凝土
复合骨料
轻骨料
内养护
粒径混合比
轻骨料替代率
力学性能
干缩
Keywords
concrete
composite
coarse-aggregate
lightweight aggregate
in
ternal cur
in
g
grain composite ratio in different sizes
lightweightaggregate replac
in
g
ratio
mechanical properties
dry-shr
in
kage
分类号
TU528.04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高岭土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裂化性能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文凯
谭涓
王诗涵
邱鑫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79-3489,共11页
文摘
以两种不同粒径的高岭土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高岭土复合物,通过XRD、SEM、晶粒度分析和N2物理吸附等表征手段对复合物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与商品NaY相比,高岭土合成样品的结构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以细化高岭土为原料合成样品的晶粒尺寸达310 nm,比表面积达807 m2·g-1。以改性NaY分子筛/高岭土复合物为活性组分制备了催化裂化催化剂,采用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技术对其酸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小型微反装置上对其重油催化裂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发现,随着骨架硅铝比增大,催化剂表面酸中心强度增加,而酸量下降。采用细化高岭土合成的NaY分子筛/高岭土复合物的分子筛晶粒更小,催化剂酸中心数量以及催化裂化性能均大幅度提升。随着高温焙烧高岭土/偏高岭土质量比的增加,合成产物中的高岭土基质含量增加,催化剂表面酸中心强度下降。以原料高温焙烧高岭土/偏高岭土质量比为0.5,骨架硅铝比为6.1(摩尔比)的样品制备的催化剂,去柴重油转化率高达85.4%,同时有高达64.2%的汽油收率,表现出优异的重油催化裂化性能。
关键词
NAY分子筛
高岭土
NaY分子筛/高岭土复合物
水热法
硅铝比
晶粒尺寸
催化裂化
Keywords
NaY zeolite
kaol
in
NaY zeolite/kaol
in
composite
hydrothermal method
SiO2/Al_(2)O_(3)
ratio
grain
size
catalytic crack
in
g
分类号
TQ426.6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的氨氮吸附-解吸特征
王而力
王雅迪
王嗣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复合骨料混凝土力学与干缩性能试验研究
李凤兰
郭克宁
李静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高岭土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裂化性能
王文凯
谭涓
王诗涵
邱鑫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