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枝聚醚型超塑化剂的合成及其在水泥硅灰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申振 杨勇 +1 位作者 周栋梁 冉千平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5期128-132,共5页
为满足低水胶比混凝土体系浆体流动性调节需求,以新型接枝型聚醚大单体(PgE)与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单磷酸酯(HEMAP)为共聚单体,合成系列不同吸附基团密度的接枝聚醚型磷酸基超塑化剂(PPAs),通过研究常规水胶比(0.29)和低水胶比(0.14~0.19... 为满足低水胶比混凝土体系浆体流动性调节需求,以新型接枝型聚醚大单体(PgE)与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单磷酸酯(HEMAP)为共聚单体,合成系列不同吸附基团密度的接枝聚醚型磷酸基超塑化剂(PPAs),通过研究常规水胶比(0.29)和低水胶比(0.14~0.19)条件下PPAs在水泥-硅灰体系的减水分散性,并比较PPAs在水泥及硅灰颗粒表面的吸附性差异,揭示了PPAs提升低水胶比水泥-硅灰体系流动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PPAs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高于市售聚羧酸超塑化剂PCEs,二者在硅灰表面吸附量接近;PPAs对低水胶比水泥-硅灰体系具有更好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聚醚 磷酸基 超塑化剂 低水胶比 吸附-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韧尼龙11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相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齐方 吕坤 +1 位作者 金东吉 金日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81-184,共4页
研究了尼龙 11和 POE的共混物 ,制备了不同的马来酸酐接枝率的尼龙 11/ POE- g- MAH和尼龙11/ POE/ POE- g- MAH共混物 ,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相态。结果表明 ,引入 POE- g- MAH能够提高相容性和共混物的韧性 ,并且马来酸酐接枝率... 研究了尼龙 11和 POE的共混物 ,制备了不同的马来酸酐接枝率的尼龙 11/ POE- g- MAH和尼龙11/ POE/ POE- g- MAH共混物 ,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相态。结果表明 ,引入 POE- g- MAH能够提高相容性和共混物的韧性 ,并且马来酸酐接枝率越高效果越为明显 ,与此同时 ,拉伸强度却降低得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韧尼龙11合金 力学性能 相态 研究 POE 马来酸酐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法马来酸酐-苯乙烯双单体接枝天然橡胶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董智贤 贾德民 +2 位作者 周彦豪 陈配连 石逸武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59-1163,共5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非隔氧条件下,研究了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两种单体在胶乳体系中对天然橡胶(NR)的接枝改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定性表征;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MAH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实验结果表...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非隔氧条件下,研究了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两种单体在胶乳体系中对天然橡胶(NR)的接枝改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定性表征;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MAH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天然胶乳(总固含量为60%)用量为50 g、BPO用量为0.5 g、MAH和St两种单体用量均为1.0 g、反应温度80℃下反应4 h时,可制备MAH接枝率为1.78%的马来酸酐-苯乙烯双单体接枝天然橡胶(NR-g-(MAH-St)),MAH的接枝效率为57.85%;St单体的引入可以提高MAH单体在NR大分子链上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接枝后的NR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大,但结晶度较接枝改性前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苯乙烯 过氧化苯甲酰 天然橡胶 接枝率 接枝效率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水相悬浮溶胀接枝法接枝苯乙烯 被引量:19
4
作者 费建奇 忻海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38-642,共5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用水相悬浮溶胀接枝法合成了聚丙烯(PP)接枝苯乙烯(St)的PP-g-St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胀时间、苯乙烯和BPO含量对St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较佳的接枝反应条件为:m(St):m...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用水相悬浮溶胀接枝法合成了聚丙烯(PP)接枝苯乙烯(St)的PP-g-St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胀时间、苯乙烯和BPO含量对St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较佳的接枝反应条件为:m(St):m(PP):1、w(BPO)=0.8%、60℃溶胀90min、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6~7h。在较佳的接枝反应条件下,St的接枝率可达13.2%以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St能接枝到PP大分子主链上;示差扫描量热法分析结果表明,PP-g-St接枝共聚物的熔点无明显变化,接枝反应主要发生在PP的无定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 水相悬浮法 溶胀 接枝共聚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化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冯庆梅 张玉军 +1 位作者 陈杰瑢 刘建平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2,共4页
选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丙烯腈为接枝单体反应合成双变性淀粉离子吸附剂。用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衡量接枝效果。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淀粉10g,丙烯腈浓度0. 759 5mol/L,硝酸铈铵浓度0. 004mol/L,接枝温度40℃,料液比1. 0∶10. 0... 选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丙烯腈为接枝单体反应合成双变性淀粉离子吸附剂。用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衡量接枝效果。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淀粉10g,丙烯腈浓度0. 759 5mol/L,硝酸铈铵浓度0. 004mol/L,接枝温度40℃,料液比1. 0∶10. 0,接枝时间120min。接枝淀粉皂化的最佳条件为: NaOH浓度1mol/L,皂化时间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 丙烯腈 接枝率 接枝效率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为聚乙二醇单甲醚的高接枝率水溶性梳状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崭 王蔚茹 +1 位作者 高彦芳 谢续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80-985,共6页
通过自由基引发溶液聚合,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与丙烯酸(AA)小单体共聚,合成一系列侧链为mPEG、不同侧链长度且具有较高接枝率的水溶性梳状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PAA-g-mPEG),并对共聚物进行表征。... 通过自由基引发溶液聚合,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与丙烯酸(AA)小单体共聚,合成一系列侧链为mPEG、不同侧链长度且具有较高接枝率的水溶性梳状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PAA-g-mPEG),并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和AA小单体的共聚活性较高;梳状接枝共聚物PAA-g-mPEG的接枝率较高,即使侧链为链段较长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的mPEG(mPEG5 000),共聚物中mPEG5 000的质量分数仍可高达55.7%。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梳状接枝共聚物在100℃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共聚物 聚乙二醇单甲醚 梳状接枝共聚物 接枝率 共聚合 丙烯酸单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等离子体接枝聚合棉织物的疏水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严 李永强 +2 位作者 邵建中 邹超 谭道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103,共5页
为赋予棉织物疏水性能,采用氦为气氛的低压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棉织物进行一步法接枝聚合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考察氦等离子体处理压强、时间和功率对棉织物接枝聚合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氦等离子体处理... 为赋予棉织物疏水性能,采用氦为气氛的低压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棉织物进行一步法接枝聚合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考察氦等离子体处理压强、时间和功率对棉织物接枝聚合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氦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棉织物进行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扫描电镜和疏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氦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棉纤维表面被一层均匀、致密的薄膜包覆,并具有较好的耐热稳定性;在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2~3 min、压强为20 Pa、功率为80 W时,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单体在棉织物上接枝增重率为4.52%,织物的水接触角可达150°;红外光谱和XPS分析表明棉织物表面引入了新的Si—O键和Si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氦低温等离子体 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 疏水性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马来酸酐电子束辐照接枝涤纶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冯新星 张建春 刘梅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71,共5页
丙烯酰胺(AM)较马来酸酐(MA)有更高的接枝率。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AM/MA体系接枝的织物进行结构分析发现,AM与MA都接枝到织物上;利用核磁共振测试分析AM接枝涤纶织物的接枝机理,是涤纶大分子链α-H所在碳原子及部分脂肪链中的CH2与AM... 丙烯酰胺(AM)较马来酸酐(MA)有更高的接枝率。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AM/MA体系接枝的织物进行结构分析发现,AM与MA都接枝到织物上;利用核磁共振测试分析AM接枝涤纶织物的接枝机理,是涤纶大分子链α-H所在碳原子及部分脂肪链中的CH2与AM发生接枝;抗熔滴测试发现接枝AM/MA后的织物抗熔滴性能得到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主要是骨架炭层起到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丙烯酰胺 马来酸酐 接枝率 抗熔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淀粉理化特性对其上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瑞 张昊 +1 位作者 王建坤 董永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7,共6页
为研究接枝淀粉理化特性与其上浆性能的关联,通过微波辅助法将阳离子淀粉与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和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制备出不同接枝率的接枝阳离子淀粉(GCS),通过FT-IR和XRD表征产物结构。研究了GCS的理化特性与浆纱性能... 为研究接枝淀粉理化特性与其上浆性能的关联,通过微波辅助法将阳离子淀粉与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和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制备出不同接枝率的接枝阳离子淀粉(GCS),通过FT-IR和XRD表征产物结构。研究了GCS的理化特性与浆纱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接枝率范围内,GCS的理化性能改善,表现为水合能力、流变性能增强,抗老化性、透明度提高,而过高的接枝率会导致淀粉理化性能恶化。GCS浆纱性能随接枝率增高而提高,当接枝率为13.58%时,浆纱断裂强力、减伸率和耐磨性达到最优值,随着接枝率进一步增大,浆纱性能指标下降。研究结果还表明接枝淀粉理化特性的改善与其上浆性能的提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淀粉 接枝率 微波 理化特性 上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英瑜 刘慧娟 +1 位作者 高艳 蒋文伟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6,共3页
概述近期国内外接枝变性淀粉纺织浆料的研究进展。对影响接枝淀粉上浆性能的关键因素——接枝单体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一元、二元及多元接枝淀粉的制备方法、接枝率、取代PVA的效果及应用情况。指出:一元单体接枝性能受到单体的限... 概述近期国内外接枝变性淀粉纺织浆料的研究进展。对影响接枝淀粉上浆性能的关键因素——接枝单体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一元、二元及多元接枝淀粉的制备方法、接枝率、取代PVA的效果及应用情况。指出:一元单体接枝性能受到单体的限制;二元单体接枝可通过改变两种单体的种类来提高接枝物的性质;多元接枝可根据不同单体性质设计出适合的浆料,但接枝技术较难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料 接枝淀粉 单体 接枝率 浆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接枝GMA的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冬娜 寇开昌 +2 位作者 侯梅 高攀 吴广磊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74,共5页
使用叔丁基锂(t-BuLi)与乙二胺(EDA)的混合溶液活化聚四氟乙烯(PTFE),并在活化的PTFE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使用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活化与接枝后的PTFE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工艺成功将GMA接枝到PTFE上。通过扫描... 使用叔丁基锂(t-BuLi)与乙二胺(EDA)的混合溶液活化聚四氟乙烯(PTFE),并在活化的PTFE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使用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活化与接枝后的PTFE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工艺成功将GMA接枝到PTFE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接枝表面,使用TGA法测定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率达到5.83%。最后研究了接枝反应时间和温度对PTFE-g-GMA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反应时间超过8h后基本恒定;在70℃反应时接枝率出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接枝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接枝淀粉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海花 高玉华 +2 位作者 张利辉 孙丽景 刘振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9-1186,共8页
以玉米淀粉(St)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了阳离子型接枝淀粉St-g-PDMC,并使用IR、SEM和XRD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t-g-PDMC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St):m(DMC)=1:1,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 以玉米淀粉(St)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了阳离子型接枝淀粉St-g-PDMC,并使用IR、SEM和XRD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t-g-PDMC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St):m(DMC)=1:1,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固含量的1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St-g-PDMC的氮含量为3.27%,接枝率为94.22%。以高岭土悬浊液为模拟水样测试St-g-PDMC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当模拟水样的pH=7时,St-g-PDMC的最佳用量为9mg·L^-1,絮凝后水样的透光率可达9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接枝率 絮凝剂 絮凝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MBS树脂抗冲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孟宪谭 朱卫东 张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8期32-34,共3页
从MBS树脂合成的角度 ,结合改性机理 ,分别对影响MBS树脂抗冲击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抗冲击性 橡胶相 粒径分布 凝胶含量 接枝率 MBS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变性淀粉浆料制取中引发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斌 张文文 郑轶文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2,共4页
研究制备接枝变性淀粉浆料所用引发剂的开发应用现状。认为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研究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丙烯酸酯类单体难以接枝到淀粉大分子链上。目前应用的非高铈离子引发剂在引发淀粉接枝丙烯酸酯类单体时,接枝率较低。在制取接枝变... 研究制备接枝变性淀粉浆料所用引发剂的开发应用现状。认为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研究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丙烯酸酯类单体难以接枝到淀粉大分子链上。目前应用的非高铈离子引发剂在引发淀粉接枝丙烯酸酯类单体时,接枝率较低。在制取接枝变性淀粉浆料时,选用DHU-1型氧化还原类引发剂,引发效果好,可以替代铈盐作为制取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引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料 接枝变性淀粉 引发剂 单体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PEGDA/HEMA水凝胶的时效性及亲水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帼馨 陈荣 +2 位作者 宁成云 关燕霞 田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0-62,共3页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工艺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共聚物凝胶膜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等离子处理的时效性,通过紫外接枝法在等离子处理材料表面接枝丙烯酰胺(AAm),并探讨了时效性对丙烯酰胺接枝率的影响和...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工艺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共聚物凝胶膜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等离子处理的时效性,通过紫外接枝法在等离子处理材料表面接枝丙烯酰胺(AAm),并探讨了时效性对丙烯酰胺接枝率的影响和表面改性后材料的亲水性。研究结果表明,氩等离子处理凝胶材料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AAm的接枝率降低,接枝后PEGDA/HEMA材料的亲水性得到改善,材料的亲水性随着AAm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等离子处理 时效性 接枝率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醋酸纤维素接枝丙交酯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志锋 于晓琳 赵耀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01-1104,共4页
以二醋酸纤维素为接枝骨架,在辛酸亚锡的催化下,通过L-丙交酯的开环接枝聚合反应,合成了二醋酸纤维素和聚丙交酯接枝共聚物(CDA-g-PLA),并采用GPC、FTIR、1H-NMR和DSC对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原料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 以二醋酸纤维素为接枝骨架,在辛酸亚锡的催化下,通过L-丙交酯的开环接枝聚合反应,合成了二醋酸纤维素和聚丙交酯接枝共聚物(CDA-g-PLA),并采用GPC、FTIR、1H-NMR和DSC对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原料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C%)、接枝率(G%)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50℃,单体丙交酯与二醋酸纤维素质量比为4:1,反应时间30m in,催化剂辛酸亚锡与二醋酸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时,产物的接枝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醋酸纤维素 L-丙交酯 开环聚合 接枝聚合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桑蚕丝接枝率快速定量测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瑞 司银松 +2 位作者 芦浩浩 杲爽 傅雅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9-34,共6页
为解决蚕丝经化学接枝增重处理后,接枝率难以直接测定以及现有的热分析法检测耗时长、不适用于批量化快速检测等问题,提出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蚕丝接枝率进行快速测定的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软件,选择偏最小二乘法,... 为解决蚕丝经化学接枝增重处理后,接枝率难以直接测定以及现有的热分析法检测耗时长、不适用于批量化快速检测等问题,提出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蚕丝接枝率进行快速测定的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软件,选择偏最小二乘法,从光谱预处理、最佳主因子数选择以及建模谱区选择3个方面优化建立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蚕丝的接枝率预测模型,得到所建模型的内部预测准确率为91.03%。使用19个已知参比值但未参与建模的样本对模型的稳健性进行验证,对预测值和参比值进行配对t检验,在给定显著水平α为0.05条件下,模型预测结果与称重法测试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为蚕丝接枝率的定量测定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蚕丝 接枝率 甲基丙烯酰胺 定量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B-g-MAN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凯 朱勇平 +3 位作者 王炼石 蔡彤旻 张安强 曾祥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1,共4页
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EB-g-MAN)。用不同性质的溶剂以抽提法将接枝共聚产物所含组分逐步分离,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各组分聚合物的归属。研究了AN... 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EB-g-MAN)。用不同性质的溶剂以抽提法将接枝共聚产物所含组分逐步分离,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各组分聚合物的归属。研究了AN/(MMA+AN)投料质量比(fAN)对接枝共聚反应行为及产物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接枝共聚体系存在PEB与MMA-AN接枝共聚、PEB与MMA接枝均聚、MMA与AN共聚和MMA均聚等基元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1-丁烯共聚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 橡胶接枝率 组分分离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基元反应 凝胶渗透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射流等离子体处理PET膜诱导自由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洁 武晖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91,共4页
为了考察常压射流等离子体(APPJ)处理对PET膜表面诱导自由基及其引发接枝共聚反应的效能,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对APPJ处理前后PET膜表面生成的自由基及其衰变行为进行测试分析,并与接枝率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纯He气体的APP... 为了考察常压射流等离子体(APPJ)处理对PET膜表面诱导自由基及其引发接枝共聚反应的效能,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对APPJ处理前后PET膜表面生成的自由基及其衰变行为进行测试分析,并与接枝率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纯He气体的APPJ处理更易引发PET膜表面生成自由基,处理时间越长,膜表面自由基浓度越高,自由基产物的稳定性受存储条件影响显著,自由基浓度越高的样品对应的接枝率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射流等离子体 PET膜 自由基 ESR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改性金属微粉及微波电磁参数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建良 梁波浪 邓龙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7-781,共5页
在金属磁性微粉表面通过偶联剂(A-151)引发苯乙烯(St)聚合,研究了反应温度、偶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用SEM、RA-IR等方法对磁性微粉表面聚苯乙烯粒子膜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改性前后磁性微粉/聚苯乙烯复... 在金属磁性微粉表面通过偶联剂(A-151)引发苯乙烯(St)聚合,研究了反应温度、偶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用SEM、RA-IR等方法对磁性微粉表面聚苯乙烯粒子膜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改性前后磁性微粉/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复磁导率和复介电常数等微波电磁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苯乙烯通过偶联剂(A-151)以化学键的方式接枝在磁性微粉表面,形成一层高电阻率的有机薄膜,在复磁导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磁性微粉的复介电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率 金属磁性微粉 介电常数 聚苯乙烯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