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级配碎石力学性能的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37
1
作者 蒋应军 任皎龙 +1 位作者 徐寅善 李頔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9-704,共6页
为了从本质上揭示级配碎石组成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内在关系,基于2维颗粒流软件提出了级配碎石力学性能的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并通过该方法以安康瀛湖石灰岩碎石为例研究了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级配碎石的CBR(california bea... 为了从本质上揭示级配碎石组成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内在关系,基于2维颗粒流软件提出了级配碎石力学性能的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并通过该方法以安康瀛湖石灰岩碎石为例研究了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级配碎石的CBR(california bearing raio)、剪切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实测值分别为495%~692%,592~802kPa,1.29~1.54MPa;相应的模拟值分别为525%~736%,636~839kPa,1.34~1.54MPa;平均误差分别为4.50%,5.07%,5.15%.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证明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级配碎石力学性能研究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级配碎石 颗粒流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碎石振动压实过程的连续动态监控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徐光辉 高辉 王哲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70-1272,共3页
通过对压实机具与级配碎石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得到可以用级配碎石对压实机具的抗力的变化来表征压实状态的变化。采用系统识别原理和动态测试技术,通过对二者相互作用的连续测试,得到了能反映材料压实过程中压实状态变化的抗力信息,... 通过对压实机具与级配碎石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得到可以用级配碎石对压实机具的抗力的变化来表征压实状态的变化。采用系统识别原理和动态测试技术,通过对二者相互作用的连续测试,得到了能反映材料压实过程中压实状态变化的抗力信息,根据级配碎石结构抗力的变化,判断压实的质量,并得到了结构抗力与压实密度之间的关系,突破了评价材料压实状态必须用密度指标的体系,为现场级配碎石基层结构压实质量的连续实时监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碎石 振动压实 抗力 加速度 连续动态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路用性能及设计标准 被引量:20
3
作者 周卫峰 李彦伟 +1 位作者 张秀丽 马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9-564,共6页
采用不同成型方式,研究对比了级配碎石的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设计指标及设计标准,并应用实体工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振动成型方式与现场碾压方式更为匹配,与重型击实相比,振动法设计的级配碎石最大... 采用不同成型方式,研究对比了级配碎石的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设计指标及设计标准,并应用实体工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振动成型方式与现场碾压方式更为匹配,与重型击实相比,振动法设计的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系统有所提高;CBR、抗变形能力等力学指标明显优于重型击实法设计的级配碎石。实体工程表明,振动成型设计的级配碎石为基层的复合式路面路表弯沉与半刚性基层路表弯沉相当;不需特殊设备,采用改进的施工工艺,现场含水量、级配及压实度均能够达到研究提出的振动成型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级配碎石 振动成型 设计标准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路桥过渡段沉降规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果元 唐小弟 魏丽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针对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问题开展研究.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及理论分析,得到了列车荷载作用下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段、土工格栅路桥过渡段的沉降规律,结果表明:土工格栅路桥过渡段比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段减小地基沉降量的...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针对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问题开展研究.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及理论分析,得到了列车荷载作用下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段、土工格栅路桥过渡段的沉降规律,结果表明:土工格栅路桥过渡段比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段减小地基沉降量的效果更好,为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建工程 路桥过渡段 现场试验 级配碎石 土工格栅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家屯中桥路桥过渡段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果元 魏丽敏 杨果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4-188,共5页
通过对秦沈铁路客运专线胡家屯中桥路桥过渡段进行动力响应现场测试和沉降观测,分析了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段的沉降规律;动应力、振动加速度、动位移与列车速度的关系,以及动力响应沿路基深度的衰减规律和沿线路纵向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级... 通过对秦沈铁路客运专线胡家屯中桥路桥过渡段进行动力响应现场测试和沉降观测,分析了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段的沉降规律;动应力、振动加速度、动位移与列车速度的关系,以及动力响应沿路基深度的衰减规律和沿线路纵向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级配碎石过渡段能减缓路桥间沉降差;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列车对路基的动应力作用增强,且动应力影响在基床表层较为显著;不同行车速度下,各测点振动加速度值变化不大,其分布范围一般集中在1 m/s2~3.5m/s2之间;各测点动位移受列车速度的影响不明显,其值集中在0.1 mm~0.35 mm范围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桥过渡段 级配碎石 列车运行速度 动力响应 沉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碎石塑性变形特性及其安定行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蒋应军 陈浙江 +1 位作者 李寿伟 曹帆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2-876,共5页
应用颗粒流理论构建了级配碎石动三轴数值试验方法.通过动三轴室内试验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模拟了级配碎石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规律.通过塑性变形累积方程探讨了级配碎石破坏临界应力与破坏临界应变.结果表明,级配碎石塑性变... 应用颗粒流理论构建了级配碎石动三轴数值试验方法.通过动三轴室内试验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模拟了级配碎石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规律.通过塑性变形累积方程探讨了级配碎石破坏临界应力与破坏临界应变.结果表明,级配碎石塑性变形数值试验结果与实际安定行为规律吻合;级配碎石的合理破坏临界应变为2.5%,在此临界应变标准下,级配碎石临界应力与围压呈现比例相关关系,比例系数为4.95;提高围压可以显著强化级配碎石的抗塑性变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级配碎石 数值模拟 安定变形规律 临界应力 临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运专线路涵过渡段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果元 杨果林 魏丽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7-51,共5页
通过对秦沈铁路客运专线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沈端路涵过渡段DK47+076(下行线)进行动力响应现场测试和沉降观测,分析了级配碎石路涵过渡段的动应力、动位移和振动加速度与列车速度的关系,以及动力响应沿线路纵向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结... 通过对秦沈铁路客运专线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沈端路涵过渡段DK47+076(下行线)进行动力响应现场测试和沉降观测,分析了级配碎石路涵过渡段的动应力、动位移和振动加速度与列车速度的关系,以及动力响应沿线路纵向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级配碎石过渡段能减缓路涵间沉降差;动应力、动位移、振动加速度三者均受行车速度影响不大:各测点振动加速度的增值范围没有超过1m/s2,动位移的变化范围集中在0.1~0.55mm之间;动应力、动位移、振动加速度三者的最大值点均发生在线路纵向距涵洞顶中心线10.2m处。这将对正确设计高速铁路路涵过渡段、保证列车平稳、安全行驶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涵过渡段 级配碎石 动力响应 沉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型式路桥过渡段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果元 杨果林 魏丽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49,共6页
针对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响应问题,通过建立轨道路基动力分析模型,结合商业软件FLAC对某客运专线加筋土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段进行了仿真分析,将2种过渡段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加筋土路桥过渡段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 针对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响应问题,通过建立轨道路基动力分析模型,结合商业软件FLAC对某客运专线加筋土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段进行了仿真分析,将2种过渡段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加筋土路桥过渡段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系统振动特性,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加筋土路桥过渡段比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更能阻止动应力与振动加速度在路基中的传播,能使路基受到更小的动荷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桥过渡段 动力响应 有限差分法 加筋土 级配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级配碎石模量的结构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丰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14-1417,共4页
基于KENLAYER计算模型对不同结构层厚度的级配碎石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的数据,利用灰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沥青面层厚度、沥青面层模量、级配碎石层厚度、半刚性基层厚度、半刚性基层模量及土基模量指标对级配碎石模量的影响程度,并得出各相关... 基于KENLAYER计算模型对不同结构层厚度的级配碎石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的数据,利用灰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沥青面层厚度、沥青面层模量、级配碎石层厚度、半刚性基层厚度、半刚性基层模量及土基模量指标对级配碎石模量的影响程度,并得出各相关因素影响程度的排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灰关联分析法用于分析诸因素对级配碎石模量的影响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基于灰关联理论的排序结果表明,沥青面层模量是影响级配碎石模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级配碎石基层下的结构层位对其模量影响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级配碎石 灰关联分析 模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的基层水泥含量对反射裂缝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大为 焉妮 郝连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71-1376,共6页
为了解决半刚性基层容易产生反射裂缝的问题,提出适合辽宁地区的抑制反射裂缝效果最佳的路面结构。以抚顺市某省级道路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温缩试验以及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温度荷载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其路基进行数值模... 为了解决半刚性基层容易产生反射裂缝的问题,提出适合辽宁地区的抑制反射裂缝效果最佳的路面结构。以抚顺市某省级道路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温缩试验以及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温度荷载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其路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力学性能,并进行试验路的铺筑,经对比研究后得出结论为采用级配碎石上基层结构来抑制反射裂缝效果较好。该结论可为道路设计、施工及沥青路面车辙病害治理等工程人员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含量 反射裂缝 温缩试验 温度应力 级配碎石 低水泥稳定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碎石双轴数值试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应军 李寿伟 +1 位作者 陈浙江 方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45-1050,共6页
利用颗粒流理论建立了级配碎石(GBS)接触本构模型,同时构建了级配碎石双轴数值试验方法.分析了双轴数值试验的影响规律,并验证了双轴数值试验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采用应变率控制模式比采用位移控制模式所得数值试验结果更稳定;加载... 利用颗粒流理论建立了级配碎石(GBS)接触本构模型,同时构建了级配碎石双轴数值试验方法.分析了双轴数值试验的影响规律,并验证了双轴数值试验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采用应变率控制模式比采用位移控制模式所得数值试验结果更稳定;加载速率为0.5%·min-1、试件尺寸为Φ300mm×h600mm时,加载速率和试件尺寸对数值试验结果影响甚微;偏应力随围压的增大呈线性增大;泊松比对数值试验结果影响较小;偏应力峰值随摩擦系数与剪切模量的增大接近于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级配碎石(gbs) 颗粒流 双轴数值试验 微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路基冻胀特性水泥掺入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赵世运 杨彦克 +2 位作者 李福海 程建强 田君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5,共5页
哈大铁路沿途广泛分布的季节性冻土,引起含不同细粉料的路基级配碎石垫层产生冻胀问题,不能满足高铁对线路平顺性的要求。通过掺入一定量的水泥,可以有效减少吸水量和冻胀量。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不同细粉含量、不同含水量及不同水泥掺... 哈大铁路沿途广泛分布的季节性冻土,引起含不同细粉料的路基级配碎石垫层产生冻胀问题,不能满足高铁对线路平顺性的要求。通过掺入一定量的水泥,可以有效减少吸水量和冻胀量。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不同细粉含量、不同含水量及不同水泥掺量工况下路基级配碎石的冻胀特性研究,进行了4种细粉含量及4种水泥掺量条件下的孔隙率、含水率及冻胀量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水泥可显著降低级配碎石的冻胀率,未掺加水泥级配碎石其原位冻胀率可达1%~1.65%,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掺水泥5%以上级配碎石硬化后基本可消除细粉土引起的原位冻胀和水迁移冻胀,其原位冻胀率小于0.2%。掺加水泥量必须同时考虑对冻胀率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建议水泥掺量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水泥 级配碎石 冻胀 细粉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程序的矿区重载下级配碎石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永发 陈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4-308,共5页
为了研究矿区重载作用下级配碎石的细观力学响应,利用颗粒流程序构建了不同厚度级配碎石的矿区道路细观结构,在施加矿区典型矿车荷载条件下,追踪了道路结构内部颗粒的接触力、位移变化情况,并监测了荷载作用下级配碎石底部平均应力、轮... 为了研究矿区重载作用下级配碎石的细观力学响应,利用颗粒流程序构建了不同厚度级配碎石的矿区道路细观结构,在施加矿区典型矿车荷载条件下,追踪了道路结构内部颗粒的接触力、位移变化情况,并监测了荷载作用下级配碎石底部平均应力、轮胎中间竖向位移.结果表明:施加重载后,细观模型内部的接触力网和位移矢量出现各向异性,主要分布于荷载下方,随着深度的增加,荷载的影响逐渐减小;在厚度为40 cm时测量圆1和测量圆3的配位数最大,测量圆2在45 cm时配位数出现最大值;随着厚度的增加,XX和YY方向平均应力基本呈增加的趋势,在45 cm处出现峰值;最大接触力和平均接触力的最大值所对应的厚度分别为45 cm和40 cm;左右轮胎中间竖向位移在厚度为45 cm时出现最小值;矿区重载级配碎石层的推荐厚度为40~4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级配碎石 颗粒流程序 矿区 重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路基工程级配碎石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文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0,共5页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津秦客运专线级配碎石填筑试验为例,解决级配碎石的材质、级配、含泥量、水泥用量、压实度控制等影响路基质量的问题,分析并研究遇到的影响质量的原因和关键点,提出控制措施,避免造成质量、安全隐患和路基病害的发生...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津秦客运专线级配碎石填筑试验为例,解决级配碎石的材质、级配、含泥量、水泥用量、压实度控制等影响路基质量的问题,分析并研究遇到的影响质量的原因和关键点,提出控制措施,避免造成质量、安全隐患和路基病害的发生。对铁路级配碎石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结论:碎石级配要满足技术要求;含泥量在施工中要水洗碎石或筛除0.075 mm以下细颗粒;施工前、后规范增加不同龄期、不同掺量的无侧限强度、冻融、渗透、回弹模量、干缩、疲劳等质量控制指标;级配碎石掺水泥制成素混凝土,施工方法成熟,素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为C25,这样能保持足够的刚度,可防止冻害,但混凝土标号不宜过高且体积不宜大,高标号、大体积混凝土成本高且容易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碎石 压实度 水洗法 冻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