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型优质杂交稻宓乡优1902的选育与应用
1
作者 房贤涛 郑建华 +4 位作者 游晴如 王洪飞 董瑞霞 陈春霞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1期11-14,共4页
宓乡优1902是以香型优质抗病不育系宓乡A为母本,香型优质亲本福恢190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口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2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宓乡优1902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 宓乡优1902是以香型优质抗病不育系宓乡A为母本,香型优质亲本福恢190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口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2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宓乡优1902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宓乡优1902 优质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水稻主栽品种野香优669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2
作者 朱永生 蔡秋华 +6 位作者 郑菲艳 刘锋 魏毅东 蒋家焕 陈丽萍 谢华安 张建福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3期18-21,共4页
野香优669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病优质香型三系中籼杂交水稻品种,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在福建省作为一季中稻和烟后稻大面积推广应用,2023年被列为福建省农业主导品... 野香优669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病优质香型三系中籼杂交水稻品种,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在福建省作为一季中稻和烟后稻大面积推广应用,2023年被列为福建省农业主导品种。野香优669具有群体均衡、熟色好、米饭香味浓、口感好、整精米率高等特点。介绍了野香优669双亲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质高效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野香优669 优质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长粒香型恢复系福源香3号的选育与应用
3
作者 胡荣华 蔡巨广 张以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福源香3号是以优质香稻材料玉针香辐照诱变选育出的中间材料作母本,与优异亲本CNR8作父本选育而成的水稻恢复系,表现长宽比高、米质优、香味值高等特点。利用福源香3号配组育成的谷优9001、繁优福源香等品种已完成生产试验。主要介绍了... 福源香3号是以优质香稻材料玉针香辐照诱变选育出的中间材料作母本,与优异亲本CNR8作父本选育而成的水稻恢复系,表现长宽比高、米质优、香味值高等特点。利用福源香3号配组育成的谷优9001、繁优福源香等品种已完成生产试验。主要介绍了福源香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源香 恢复系 优质 香型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风味物质分析
4
作者 赵国珍 侯燕萍 +3 位作者 马世贵 陈于敏 吴志刚 高丽 《北方水稻》 2025年第2期6-11,共6页
以云南3个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的云粳37号为试验材料,以稻花香、滇禾优615、云恢290等公认的优质食味品种作对照,分析比较云粳37号与对照品种的稻米食味相关性状及稻米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云粳37号的胶稠度和崩解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 以云南3个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的云粳37号为试验材料,以稻花香、滇禾优615、云恢290等公认的优质食味品种作对照,分析比较云粳37号与对照品种的稻米食味相关性状及稻米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云粳37号的胶稠度和崩解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直链淀粉含量、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复值则相反。云粳37号的风味物质数量和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其中种植在玉溪的风味物质数量最多,为32种,种植在丽江的风味物质含量最高,为438.98 ug/kg;对照品种中稻花香和云恢290风味物质数量均为12种,滇禾优615为10种,而风味物质含量最高的是稻花香,为41.78 ug/kg。粳稻香软米新品种云粳37号在云南省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不仅食味品质好,还具有丰富的风味物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试验结果也为优质食味水稻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粳37号 粳稻 优质食味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籼稻两系不育系茉01S的选育与应用
5
作者 顾建强 罗炜强 +2 位作者 温怀常 田大刚 陈建民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以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高配合力不育系广占63S为母本,与优质保持系天丰B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连续多年定向培育,于2013年育成具有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株型理想、优质、高异交率、配合力强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茉01S,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 以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高配合力不育系广占63S为母本,与优质保持系天丰B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连续多年定向培育,于2013年育成具有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株型理想、优质、高异交率、配合力强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茉01S,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利用不育系茉01S配组的茉两优系列新组合在生产试验中表现丰产、稳产和米质优等特点,已育成茉两优618等5个品种通过国家或福建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两系不育系 茉01S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出口产品质量——来自企业—产品层面的证据
6
作者 王睿 喻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22,共12页
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对中国外贸发展构成挑战的同时,也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本文基于企业—出口目的国—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深入分析了出口目的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出口产... 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对中国外贸发展构成挑战的同时,也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本文基于企业—出口目的国—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深入分析了出口目的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目的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会促使中国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质量提升效应在高技术产品、异质品及采用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通过降低产品出口信息成本、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提升进口中间品质量三个渠道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据此,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提升企业适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进口中间品质量,是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出口产品质量 信息成本 技术创新 进口中间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牟粼琳 付志华 +2 位作者 王静熙 谭骏 朱清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6,F0003,共15页
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崛起,厘清其如何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实现体育产业现代化和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和西藏自... 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崛起,厘清其如何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实现体育产业现代化和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机制检验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不仅对本地区效用显著,还对邻近地区形成空间溢出效应。2)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激发了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3)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更为明显。4)体育财政投入水平具有单门槛效应,当前期加大体育财政投入时,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同步增强,但当体育财政投入水平高于临界点(6.148)时,提升作用减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双门槛效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用品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水旱兼用型常规水稻新品种泉珍12号
8
作者 陈锦文 谢旺有 +4 位作者 谢少和 陈惠清 余文昌 王天生 侯凯强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泉珍12号是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佳辐占为母本,榕籼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常规早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3—2024年连续2 a成为福建省农业主导品种。在水田和具备微喷灌设施旱地种植均表现高产... 泉珍12号是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佳辐占为母本,榕籼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常规早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3—2024年连续2 a成为福建省农业主导品种。在水田和具备微喷灌设施旱地种植均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在福建省作早稻及节水抗旱稻种植。介绍了水旱兼用型常规稻新品种泉珍12号的主要特性及水旱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水稻 泉珍12号 水旱兼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廖粤生 夏雪 王先亮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路径。价值: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环保转型、推动供需适配。困境:政策制度逐步完善,但精准扶持与动态适配仍待强化;法律法规渐成体...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路径。价值: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环保转型、推动供需适配。困境:政策制度逐步完善,但精准扶持与动态适配仍待强化;法律法规渐成体系,但更新速率与监管细则尚显滞后;科学技术初显成效,但成果转化与自主掌控仍存短板;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但新型设施与标准建设稍显不足;专业人才日趋完备,但专业设置与协同育人面临挑战。路径:优化政策制度供给,形成动态更新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落实相关主体责任;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用品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用品制造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义、演进趋向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舒婷 张文静 魏德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3,共7页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以新促质”的新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剖析体育用品制造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义基础上探寻其演进趋向。研究认为,体育用品制造业在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以新促质”的新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剖析体育用品制造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义基础上探寻其演进趋向。研究认为,体育用品制造业在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基础设施4个维度分别呈现出由技能改进向创新应用、由被动挖掘向能动增值、由“加式”融合向“乘式”跃升、由保障基础运行向多维赋能的演进趋向。据此,提出体育用品制造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驱动人力资源知识化,实现新型劳动者素质跃升;深化劳动客体数据化应用,推动新型劳动对象创新实践;提升技术转化效能,促进新型劳动工具迭代;筑牢供给之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用品制造业 新质生产力 智能制造 劳动工具升级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条播模式下播种密度对水稻抗倒能力、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彦 陈京都 +3 位作者 辛海滨 唐建鹏 刘翠莲 范晓凯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1,104,共6页
为探明机械条播模式下播种密度对水稻抗倒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设置5个播种密度,即90.0、112.5、135.0、157.5和180.0 kg/hm^(2),考察不同播种密度对水稻抗倒能力、稻米品质及... 为探明机械条播模式下播种密度对水稻抗倒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设置5个播种密度,即90.0、112.5、135.0、157.5和180.0 kg/hm^(2),考察不同播种密度对水稻抗倒能力、稻米品质及产量形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茎蘖数和有效穗数增加,株高、穗长和抗折力降低,产量先增后降;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先增加后降低,蛋白质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南粳9108和南粳5718分别在播种密度为112.5 kg/hm^(2)和135.0 kg/hm^(2)时产量最高。南粳5718的产量和外观品质好于南粳9108,但加工品质和口感不及南粳9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条播 播种密度 产量 抗倒能力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代码技术赋能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管理
12
作者 辛昊 袁龙 +9 位作者 李春凯 王治丹 赵志臣 梁宇 姜明燕 熊远果 王应楷 王丰 曹建华 李晖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88-1696,共9页
目的针对当前药物临床试验数量激增及质量管理要求提升的现状,探索低代码技术赋能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管理,以提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效能与执行力,保障试验质量与安全,加速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方法通过头脑风暴法分析药物临床试验项目... 目的针对当前药物临床试验数量激增及质量管理要求提升的现状,探索低代码技术赋能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管理,以提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效能与执行力,保障试验质量与安全,加速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方法通过头脑风暴法分析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的技术与功能需求后,利用低代码技术中的“模板设计”和“决策分析”等功能,采用模块化、可视化的数据管理方式,设计符合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系统,包括项目进度管理、经费管理、药品管理和质控管理。最后,通过实际运行和效果验证评估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系统运行稳定,实际应用效果显著,较传统管理方式提升了项目管理效率,项目进度管理时间缩短80%,经费管理处理效率提高95%,药品库存管理效率提升75%,质控管理时间缩短60%。结论低代码技术开发的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在药物临床试验管理中展现了显著的优势与应用前景,是数智药学新质生产力在医药健康领域的重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药师 低代码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药物临床试验 新质生产力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北地区小黑麦不同生育时期草产量、品质及茎秆水分的研究
13
作者 岳竞之 孙迷平 +5 位作者 边景景 张春荣 陈丽 杜文华 张月玲 李冰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15-120,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豫西北地区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不同生育时期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茎秆水分(MST)含量对纤维代谢及饲用价值的调控作用。试验选取甘农2号(GN2)和石大1号(SD1)2个品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品种(... 试验旨在探究豫西北地区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不同生育时期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茎秆水分(MST)含量对纤维代谢及饲用价值的调控作用。试验选取甘农2号(GN2)和石大1号(SD1)2个品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品种(GN2、SD1),副区为拔节期(JT)、抽穗期(HD)、开花期(FL)和乳熟期(MS)4个刈割时期,每时期3个重复,共24个小区。测定各生育时期的草产量、营养品质及MST变化。结果显示,不同生育时期小黑麦草产量差异显著,鲜草产量于HD达到峰值(107.08 t/hm^(2)),显著高于JT(59.65 t/hm^(2))和MS(60.70 t/hm^(2))(P<0.05);干草产量则随生育期持续升高,MS最高(31.20 t/hm^(2)),较HD提高33.50%。MST含量由JT的78.29%降至MS的48.42%。MST含量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负相关,与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呈正相关。GN2主要通过增加分蘖数协同提升草产量与品质,SD1则主要依赖株高和茎秆强度实现高产。研究表明,HD是小黑麦产量形成与倒伏风险的关键窗口,MST是调控纤维沉积与营养品质的核心指标。GN2在HD刈割、SD1在MS刈割,可实现高产与品质的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生育阶段 产量-品质动态 茎秆水分 倒伏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教师之“四有”素养的构想、因由和培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素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3,共8页
于教师而言,“四有”即是“好”,好教师需要具备“四有”素养。提出好教师之“四有”素养标准,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为了直面与解决个别现实问题,二是为了深入落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轻视理想信念和仁爱之心的“两有”教师教育和... 于教师而言,“四有”即是“好”,好教师需要具备“四有”素养。提出好教师之“四有”素养标准,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为了直面与解决个别现实问题,二是为了深入落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轻视理想信念和仁爱之心的“两有”教师教育和“两有”教师,不够高和不够深,既容易产生问题,又难以支撑教师行稳致远,唯具备“四有”素养才堪称全面和理想,才是够格的好教师。教师教育,要转变到指向培育具有“四有”素养之好教师的轨道上来。养成仁爱之心的基本方式为暖流温润式和热点冲刷式,养成扎实学识的基本方式是学思践悟式和淘炼秘籍式,养成道德情操的基本方式是外筑链墙式和内雕美玉式,养成理想信念的基本方式是根脉纵览式和愿景仰求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教师 “四有”素养 构想 因由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造型杂交糯高粱新品种川糯粱6号的选育与应用
15
作者 孙远涛 龙文靖 +5 位作者 黄磊 刘天朋 赵甘霖 向箭宇 李元 倪先林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宜机收的糯高粱新品种,以满足四川等地对酿酒原粮的需求。【方法】用自育不育系54A和自育恢复系21R配组选育新品种。【结果】育成酿造型杂交糯高粱新品种川糯粱6号,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登记...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宜机收的糯高粱新品种,以满足四川等地对酿酒原粮的需求。【方法】用自育不育系54A和自育恢复系21R配组选育新品种。【结果】育成酿造型杂交糯高粱新品种川糯粱6号,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2510054)。该品种苗期长势强,耐密植,植株整齐度中等,抗逆性强,高抗炭疽病、叶部病害,抗蚜虫,穗纺锤形。川糯粱6号在四川南部3月上旬春播生育期114 d,属中熟品种。2018—2019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2018年产量为508.4 kg/667m^(2),较对照川糯粱15号增产19.9%;2019年产量为464.8 kg/667m^(2),较川糯粱15号增产23.8%,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486.6 kg/667m^(2),排名第一,较川糯粱15号增产21.7%。2022年参加四川省品种展示,产量为502.1 kg/667m^(2),较川糯粱15号增产18.6%,籽粒红色,籽粒总淀粉含量73.32%,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8.80%,粗蛋白含量10.89%,脂肪含量4.29%,单宁含量0.84%。【结论】川糯粱6号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具有高产稳产、酿酒品质优、抗性好、宜机收等特点,属于酿造专用杂交糯高粱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川糯粱6号 品种选育 高产优质 宜机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粳嘉优710的选育
16
作者 张馨月 叶胜海 +2 位作者 董俊杰 富昊伟 李友发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30-833,共4页
浙粳嘉优710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三系粳型不育系浙粳7A和籼型恢复系DR610进行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广适、米质优等特点,2022年... 浙粳嘉优710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三系粳型不育系浙粳7A和籼型恢复系DR610进行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广适、米质优等特点,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浙粳嘉优710 高产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岩体质量评价方法间的相关性研究:以兰坪铅锌矿边坡岩体为例
17
作者 顾岩 雍睿 +2 位作者 章莹莹 许汉华 宋佳敏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7,共9页
岩体质量评价是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基础,现有评价方法种类繁多,但其相关性研究较少。建立不同岩体质量评价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评价结果互通以及方法间的比较验证,对于解决复杂岩体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岩性差异、结构面发育程... 岩体质量评价是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基础,现有评价方法种类繁多,但其相关性研究较少。建立不同岩体质量评价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评价结果互通以及方法间的比较验证,对于解决复杂岩体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岩性差异、结构面发育程度等因素选取32个典型台阶边坡为研究对象,使用RMRb、CoSMR、[BQ]、Q_(slope)、GSI等方法进行岩体质量评价,建立不同方法间的关联模型,并分析其相关性。研究发现:RMRb和GSI、CoSMR和[BQ]、Q_(slope)和CoSMR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拟合优度分别达到0.596、0.595、0.678;不同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岩体类型,[BQ]、Q_(slope)相对于CoSMR系统更为保守,适用于比较差的岩体,CoSMR系统适用于中等岩体,GSI、RMRb系统适合用于结构较为完整、节理发育不严重的岩体。该研究在实现岩体质量综合评价、促进方法间的交叉应用及结果间的验证互通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岩质边坡 相关性分析 地质强度指标 拟合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如何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基于研发创新与融资约束的视角
18
作者 金朝辉 朱孟楠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2,共17页
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既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又是实现贸易强国的有效途径。本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研发创新以及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企业实际有效汇率升值... 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既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又是实现贸易强国的有效途径。本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研发创新以及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企业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能够提高出口产品质量;(2)实际有效汇率升值通过“进口中间品规模扩张”“进口中间品质量提升”以及研发创新“倒逼”三个渠道提高出口产品质量;(3)企业融资约束缓解,通过增强“进口中间品规模扩张”和“进口中间品质量提升”两个渠道,加强了企业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正向作用。本文揭示了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为实现制造业强国、贸易强国的发展目标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实际有效汇率 出口产品质量 研发创新 融资约束 中间品进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高油多抗油菜新品种‘汉油2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雁霞 谌国鹏 +4 位作者 孙晓敏 邢丽红 瞿利英 薛艳 王佳伟 《农学学报》 2025年第3期7-12,共6页
为选育产量和含油量双高、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双低油菜品种,以自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汉3A’为母本,与自育的恢复系‘475R’进行杂交,经过筛选鉴定,获得了高油高产多抗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汉油23’。在2020—2022年度连续2 a的长... 为选育产量和含油量双高、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双低油菜品种,以自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汉3A’为母本,与自育的恢复系‘475R’进行杂交,经过筛选鉴定,获得了高油高产多抗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汉油23’。在2020—2022年度连续2 a的长江流域(上游、中游、下游)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 a试验平均产量为3167.8 kg/hm^(2),芥酸平均含量为0.105%,硫苷平均含量为17.48μmol/g,平均含油量为47.57%,能够抗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寒性和抗倒性强。于2024年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4)610234,该品种还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机械化的特点。本研究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优质 抗病 抗倒 甘蓝型油菜 品种选育 ‘汉油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优胜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1期11-13,92,共4页
为进一步普及黄秋葵栽培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蔬菜品种结构,为农民增收服务,和县从浙江省引进黄秋葵进行示范种植。文章介绍了黄秋葵的特征特性,并从品种和田块选择、整地、育苗及直播、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等方面阐述了黄秋葵高产... 为进一步普及黄秋葵栽培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蔬菜品种结构,为农民增收服务,和县从浙江省引进黄秋葵进行示范种植。文章介绍了黄秋葵的特征特性,并从品种和田块选择、整地、育苗及直播、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等方面阐述了黄秋葵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特征特性 高产优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