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酚酸基纳米金修饰电极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林林 吴松遥 +5 位作者 郝熙 李伟 张铭 张海鹏 李昕彤 张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282,共9页
基于酚酸良好的还原性和无污染性建立酚酸基纳米金传感体系,以实现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的灵敏检测。采用不同酚酸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通过紫外光谱和交流阻抗法获得还原效果最佳的酚酸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 基于酚酸良好的还原性和无污染性建立酚酸基纳米金传感体系,以实现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的灵敏检测。采用不同酚酸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通过紫外光谱和交流阻抗法获得还原效果最佳的酚酸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利用电沉积法制备GA@AuNPs@Au电极,并由线性扫描伏安法(Linear scanning voltammetry,LSV)表征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的电化学行为。优化体系条件为:GA浓度1 mmol/L、孵育温度70℃、反应时间60 min、pH6.0磷酸盐缓冲溶液浓度0.15 mol/L。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浓度在0.001~7 m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检出限分别为0.20μmol/L和0.24μmol/L(S/N=3)。该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可用于实际样品中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 纳米金 修饰电极 亚硝酸盐 亚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金复合修饰碳纤维电极高灵敏检测原儿茶酸
2
作者 方涛 UCHKUN Ishimov +3 位作者 潘彦冰 GHULAM Murtaza 胡克菲 程寒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1-247,共7页
本研究采用原位生长法合成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金(Au-GQDs)复合材料,并通过恒电位沉积将其修饰在自制碳纤维电极(CFME)上,开发了高灵敏度的电极Au-GQDs/CFME用于原儿茶酸(PCA)检测。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电极及其修饰层进行表征,并通... 本研究采用原位生长法合成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金(Au-GQDs)复合材料,并通过恒电位沉积将其修饰在自制碳纤维电极(CFME)上,开发了高灵敏度的电极Au-GQDs/CFME用于原儿茶酸(PCA)检测。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电极及其修饰层进行表征,并通过差分脉冲法、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分析PCA的电化学特性。研究确定了最佳电沉积时间为10min,PCA浓度范围为6.0×10^(-7)~1.0×10^(-5)mol/L时,其氧化峰电流(i_(p),nA)与浓度(c,mol/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i_(p)=1.2607c+2.3906,R^(2)=0.9983),检出限为1.83×10^(-7)mol/L,定量限为6.23×10^(-7)mol/L,在小鼠血清样品中检测PCA的回收率为95.2%~103.6%。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优良重复性,适用于PCA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纳米金 原儿茶酸 碳纤维电极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化学中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被引量:32
3
作者 卢小泉 张焱 +3 位作者 康敬万 王志华 朱开梅 杨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8-93,共6页
对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发展原因、电极制备及性能、富集机理等方面以及近5年来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修饰碳糊电极 化学修饰电极 电化学分析 制备 电化学传感器 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双酚A的测定 被引量:17
4
作者 方燕 马琳琳 +1 位作者 陕多亮 卢小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91-1497,共7页
采用电化学还原技术,通过一步电沉积制备了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膜修饰电极(ERGO-Au/GCE).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循环伏安(CV)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双酚A(BP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 采用电化学还原技术,通过一步电沉积制备了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膜修饰电极(ERGO-Au/GCE).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循环伏安(CV)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双酚A(BP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物修饰电极对双酚A有明显的电催化效果.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双酚A在0.3~1.0 V扫描电位范围内有1个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出现.在优化的条件下,双酚A的浓度在3.00×10^-8~1.30×10^-5mol/L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mol/L(S/N=3).将该修饰电极用于饮用水和塑料制品中双酚A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6.4%~1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石墨烯 双酚A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β-环糊精复合修饰碳糊电极测定亚硝酸盐 被引量:7
5
作者 闫玥 韩晓霞 +3 位作者 冯芸 彭娟 犹卫 高作宁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本文研究了亚硝酸盐(NO_2^-)在纳米金和β-环糊精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uNPs-β-CD/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裸CPE相比,AuNPs-β-CD/CPE对NO_2^-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氧化峰电流显著增加。同时用循环伏安法(CV)、... 本文研究了亚硝酸盐(NO_2^-)在纳米金和β-环糊精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uNPs-β-CD/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裸CPE相比,AuNPs-β-CD/CPE对NO_2^-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氧化峰电流显著增加。同时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测定了NO_2^-在AuNPs-β-CD/CPE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法测得NO_2^-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0×10-6~8.0×10-3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5.7×10-7 mol·L-1。将该传感器应用于水样的检测,相对标准偏差在0.15%~1.40%之间,回收率达99.3%~104.0%,检测结果符合定量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纳米金 Β-环糊精 修饰碳糊电极 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碳糊修饰电极测定氨基酸的伏安法研究 Ⅱ.组氨酸在氧化铝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9
6
作者 邹永德 王进 +1 位作者 莫金垣 张润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7-49,共3页
用10%氧化铝的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测定组氨酸的伏安法。在0.05mol/L丁二酸-硼砂(pH=3.5)底液中在-0.6V出现一还原峰,结合2.5次微分技术测定组氨酸,在3.20~130μmol/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 用10%氧化铝的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测定组氨酸的伏安法。在0.05mol/L丁二酸-硼砂(pH=3.5)底液中在-0.6V出现一还原峰,结合2.5次微分技术测定组氨酸,在3.20~130μmol/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3.4%,检出限为0.4μmol/L。检测灵敏度比文献报道有较大的提高。文中还讨论了电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氨酸 氧化铝 碳糊电极 伏安法 测定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岩矿样品中的钯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艳玲 郭峰 +1 位作者 谭华 范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6,共5页
制备了一种含硫脲基螯合树脂的碳糊修饰电极 ,并将其用于矿样中痕量钯的测定。通过实验选定了电极预处理及测定的最佳条件 ,并对影响峰电流的各种因素及电极的性能进行了讨论。在最佳条件下 ,测定钯的浓度范围为 8.66× 1 0 - 9~ 8... 制备了一种含硫脲基螯合树脂的碳糊修饰电极 ,并将其用于矿样中痕量钯的测定。通过实验选定了电极预处理及测定的最佳条件 ,并对影响峰电流的各种因素及电极的性能进行了讨论。在最佳条件下 ,测定钯的浓度范围为 8.66× 1 0 - 9~ 8.66×1 0 - 5mol/L,检出限为 9.84× 1 0 -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微分脉冲伏安法 岩石 矿物 螯合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土修饰碳糊电极的电化学发光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行望 章竹君 王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85-1389,共5页
基于皂土修饰碳糊电极对鲁米诺背景电化学发光信号的降低作用和对异烟肼的富集分离作用 ,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测定异烟肼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 .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 ,相对电化学发光强度与异烟肼的浓度在 5 .0× 1 0 - 9~... 基于皂土修饰碳糊电极对鲁米诺背景电化学发光信号的降低作用和对异烟肼的富集分离作用 ,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测定异烟肼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 .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 ,相对电化学发光强度与异烟肼的浓度在 5 .0× 1 0 - 9~ 8.0× 1 0 - 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方法的检出限为 1 .8× 1 0 - 9mol/L,相关系数为 0 .998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土修饰碳糊电极 电化学发光分析 电化学发光信号 异烟肼 测定 富集分离 鲁米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二酚在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6
9
作者 董永平 张超 张千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9-331,共3页
制备了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玻碳电极,并用于研究间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过程,结果发现金纳米粒子与碳纳米管均对间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复合修饰电极很好地利用了两种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活性,对间苯二酚具有更强的电化... 制备了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玻碳电极,并用于研究间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过程,结果发现金纳米粒子与碳纳米管均对间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复合修饰电极很好地利用了两种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活性,对间苯二酚具有更强的电化学催化效果,为应用电化学技术进行间苯二酚的检测提供了可能。同时研究了碳纳米管的用量、复合膜的层数、pH值、介质和扫速等条件对间苯二酚的电化学信号的影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酚 金纳米粒子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在纳米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正国 邓勤 +1 位作者 郑韵英 石海信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基于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修饰玻碳电极(Nano-Au/SDBS/GCE),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Nano-Au/SDBS/GCE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由在裸玻碳... 基于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修饰玻碳电极(Nano-Au/SDBS/GCE),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Nano-Au/SDBS/GCE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由在裸玻碳电极上的不可逆氧化过程变为准可逆过程,氧化峰峰电位由0.60 V负移至0.50 V,且在0.42 V处产生一个新的还原峰,表明nano-Au/SDBS膜能催化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反应。在优化条件下,氧化峰峰电流与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10-6mol/L~9.0×10-6mol.L–1和1.0×10-5~1.0×10-4mol.L–1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7mol.L–1(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纳米金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三酚红修饰碳糊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锡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红旗 李益恒 郭会时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6-479,共4页
研制了邻苯三酚红 ( PR)修饰碳糊电极 ,研究了采用该电极测定痕量锡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在 0 .1 5 mol/L乙酸盐缓冲溶液 ( p H 4.5 )中 ,通过开路富集 ,Sn( )与修饰电极表面的邻苯三酚红生成络合物而富集于电极表面 ,然后介质交换至 4.0... 研制了邻苯三酚红 ( PR)修饰碳糊电极 ,研究了采用该电极测定痕量锡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在 0 .1 5 mol/L乙酸盐缓冲溶液 ( p H 4.5 )中 ,通过开路富集 ,Sn( )与修饰电极表面的邻苯三酚红生成络合物而富集于电极表面 ,然后介质交换至 4.0mol/L盐酸中 ,于 - 0 .80 V还原后再进行阳极化扫描 ,于 - 0 .69V左右获得一灵敏的 Sn的溶出峰 ,二次导数峰电流与 Sn( )浓度在 1 .68× 1 0 - 8~ 1 .68× 1 0 - 6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达 8× 1 0 - 9mol/L。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三酚红 碳糊修饰电级 吸附钛安法 测定 罐头食品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炭/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屈颖娟 李江涛 +2 位作者 韩敏 杨晓慧 苏敏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7-1321,共5页
制备了介孔炭/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并对对苯二酚(H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与HQ在纯介孔炭材料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相比,H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和还原峰电流均大大增加,表明纳米金与介孔炭复合后对HQ具有... 制备了介孔炭/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并对对苯二酚(H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与HQ在纯介孔炭材料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相比,H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和还原峰电流均大大增加,表明纳米金与介孔炭复合后对HQ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HQ在该修饰电极上经过富集后,峰电流明显增大。采用循环伏安法对HQ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Q在3.0×10-8-1.0×10-6mol/L和1.0×10-6-1.0×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检测HQ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9%,检出限(S/N=3)为1.0×10-8mol/L,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炭 纳米金 对苯二酚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菌修饰碳糊电极研究及对微量金的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荣宗 许浩 +2 位作者 傅锦坤 胡文云 陈衍珍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研究用细菌修饰的碳糊电极对金离子的响应特性,并应用该电极检测水溶液中的金离子,金离子浓度在10~100μg/mL.呈线性关系,重现性为3.4%,检测限达1ng/mL.电极具有制备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文中还讨论了金离... 研究用细菌修饰的碳糊电极对金离子的响应特性,并应用该电极检测水溶液中的金离子,金离子浓度在10~100μg/mL.呈线性关系,重现性为3.4%,检测限达1ng/mL.电极具有制备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文中还讨论了金离子在还原菌修饰的碳糊电极上的还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菌 修饰电极 碳糊电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2,4,6-三(3,5-二甲基吡唑)-1,3,5-三嗪碳糊修饰电极测定痕量Zn(Ⅱ)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小泉 王志华 +3 位作者 刘雄 宋玉民 康敬万 高锦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0-51,共2页
用2,4,6 -三 (3,5 -二甲基吡唑 ) -1,3,5-三嗪 (TDT)制得了碳糊修饰电极 ,在pH=5的HAc -NaAc的缓冲溶液中,将锌富集在电极上,用差示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锌,锌(Ⅱ)的浓度在3.0×10-8~4.0×10-5mol·L-1 范围内与峰高呈... 用2,4,6 -三 (3,5 -二甲基吡唑 ) -1,3,5-三嗪 (TDT)制得了碳糊修饰电极 ,在pH=5的HAc -NaAc的缓冲溶液中,将锌富集在电极上,用差示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锌,锌(Ⅱ)的浓度在3.0×10-8~4.0×10-5mol·L-1 范围内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电极可用于测定自来水中锌的含量,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溶出伏安法 碳糊电极 痕量分析 自来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精氨酸/纳米金修饰电极测定多巴胺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旭 吴淑芳 +2 位作者 李春兰 徐茂田 冶保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57-1062,共6页
利用多电位脉冲沉积法制备纳米金修饰电极(AuNPs/GCE),再将L-精氨酸电聚合在AuNPs/GCE表面,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聚L-精氨酸/AuNPs/GCE。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上述电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多巴胺在其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5... 利用多电位脉冲沉积法制备纳米金修饰电极(AuNPs/GCE),再将L-精氨酸电聚合在AuNPs/GCE表面,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聚L-精氨酸/AuNPs/GCE。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上述电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多巴胺在其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5.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聚L-精氨酸/AuNPs/GCE对多巴胺的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多巴胺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受吸附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多巴胺的浓度在8.0×101~1.0×10-4m01.L叫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0×10-7mol.L-1。加标回收率在96.5%~104%之间。对3.0×10-5mol·L-1。多巴胺溶液连续测定7次,峰电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聚L-精氨酸 多巴胺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上甲氨蝶呤的电化学测定及其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贤文 魏瑞丽 +2 位作者 刘延红 高楼军 李晓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26-1430,共5页
制备了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使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甲氨蝶呤(MTX)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并建立了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电化学测定MTX的新方法。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MTX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 制备了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使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甲氨蝶呤(MTX)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并建立了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电化学测定MTX的新方法。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MTX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 3.6 HAc-NaAc缓冲溶液中,MTX在0.86 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氧化峰电流Ipa与MTX的浓度在0.5~10.0μ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S/N=3)为0.2μmol·L-1。对3.0μmol·L-1的MTX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RSD为4.7%。该修饰电极可用于MTX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当不同浓度鲱鱼精DNA加入MTX溶液后,氧化峰电位正移,氧化峰电流降低,表明MTX与鲱鱼精DN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非电活性化合物。电化学研究表明,MTX与鲱鱼精DNA之间的结合比为2∶1,结合常数为4.6×105L·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纳米金修饰电极 鲱鱼精DNA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碳/纳米金修饰电极同时测定多巴胺、抗坏血酸和尿酸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钱丽 肖昕 +3 位作者 张蓉 戴鹏 周帅 冯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8-1022,共5页
采用溶胶法制备了介孔碳/纳米金复合材料,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复合材料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用循环伏安法同时测定多巴胺(DA)、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在pH 7.2磷酸盐缓冲溶... 采用溶胶法制备了介孔碳/纳米金复合材料,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复合材料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用循环伏安法同时测定多巴胺(DA)、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在pH 7.2磷酸盐缓冲溶液中,DA、AA和UA的氧化峰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和裸电极比,介孔碳/纳米金修饰电极对DA、AA和U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DA、AA和UA的氧化峰的峰电流强度分别增加1.7,2.0,12倍,3种物质的浓度分别在0.20-45.8,4.0-792.0,0.06-166.0μmol·L-1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0.075,7.5,0.021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法 纳米金 介孔碳 修饰电极 多巴胺 抗坏血酸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乙醇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珠丽 郭希山 朱松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86-1689,共4页
在丝网印刷电极上利用吸附法固定乙醇脱氢酶,并用纳米金进行修饰,以铁氰化钾为介体制作了用于酒精检测的一次性乙醇脱氢酶电极试纸。纳米金颗粒修饰酶电极,极大地改善了电极电流响应,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此乙醇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仅为2... 在丝网印刷电极上利用吸附法固定乙醇脱氢酶,并用纳米金进行修饰,以铁氰化钾为介体制作了用于酒精检测的一次性乙醇脱氢酶电极试纸。纳米金颗粒修饰酶电极,极大地改善了电极电流响应,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此乙醇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仅为25s,灵敏度为0.06μA(mmol/L)-1,线性浓度测量范围为1.0mmol/L至10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乙醇脱氢酶 丝网印刷电极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人发中铜的桑色素修饰碳糊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费俊杰 黎拒难 +1 位作者 易兵 易芬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制作了用桑色素作修饰剂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利用该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pH4.6)中 ,在0.20V(vsSCE)下搅拌富集,铜 (Ⅱ )与碳糊修饰电极表面的桑色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 制作了用桑色素作修饰剂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利用该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pH4.6)中 ,在0.20V(vsSCE)下搅拌富集,铜 (Ⅱ )与碳糊修饰电极表面的桑色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面 ,经 -0.45V静置还原后,阳极化线性扫描 ,在 -0.05V获得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溶出峰。在不同富集时间下 ,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铜 (Ⅱ )浓度分别在1.0×10-9~6.0×10-8 mol/L和2.0×10-8~9.0×10-7 mol/L两个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可达4.0×10-10 mol/L(S/N=3)。同时 ,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人发中的痕量铜的测定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吸附溶出伏安法 人发 微量元素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在APTS与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分析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瑞 犹卫 +1 位作者 彭娟 高作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研究了丹皮酚(PN)在3-氨基丙基三氧基硅烷(APTS)与离子液体([BnMIM] PF6)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PTS-[BnMIM] PF6/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CV)及计时电流法(CA)测得PN在APTS-[BnMIM] PF6/CPE上的... 研究了丹皮酚(PN)在3-氨基丙基三氧基硅烷(APTS)与离子液体([BnMIM] PF6)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PTS-[BnMIM] PF6/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CV)及计时电流法(CA)测得PN在APTS-[BnMIM] PF6/CPE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PN在APTS-[BnMIM] PF6/CPE上发生了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用方波伏安法(Swv)测得PN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9.0×10^-7~2.0×10^-4 mol· L^-1和3.0×10^-4~1.5×10^-3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LOD,S/N=3)和定量下限(LOQ,S/N=10)分别为3.5×10^-8 mol·L^-1和1.2×10^-7 mol·L^-1.同时运用该方法对丹皮酚注射液中PN含量进行了电化学定量测定,其RSD为0.58%~2.4%,加标回收率为96.0%~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3-氨基丙基三氧基硅烷 离子液体 修饰碳糊电极 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