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nts of MDA, the Activity of SOD in Serum of the Milk Goat with Fluorosis and the Erythrocytic Membrane Liquidity 被引量:1
1
作者 LI Shu GUO Tie-hong +1 位作者 XU Shi-wen ZHU Fe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 among the erythrocytic membrane.liquidity and the contents of MDA, the activity of SOD in serum of the milk goat with fluorosis. An animal model with fluorosis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fluores...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 among the erythrocytic membrane.liquidity and the contents of MDA, the activity of SOD in serum of the milk goat with fluorosis. An animal model with fluorosis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fluorescent probe technique of DPH was used to measue the erythrocytic membrane liquid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ents of MDA and the activity of SOD in serum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rythrocytic membrane liquidity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flurosis group were 5.6742 ± 0.4417 and 3.7248 ± 0.4521 (P 〈0.01)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MDA in serum were 2.0408 ± 0.198 and 4.494± 0.438 (P 〈0.01) respectively, the activities of SOD were 175.638 ± 22.201 and 113.714 ± 34.258 (P 〈0.01) respectively.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ctivity of SOD and the liquidity of erythrocytic membran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 r= 0.7321, P 〈0.05), wherea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ents of MDA and the liquidity of erythrocytic membrane was negative correlation (r = -0.6438, P 〈0.01). The erythrocytic membrane liquidity decreased in milk goat with fluorosis, which played a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luorosis. There was correlation among the erythrocytic membrane liquidity and the contents of MDA, the activity of S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k goat FLUOROsIs erythrocytic membra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接种布鲁氏菌S2疫苗后全血和羊乳中菌体驻留的研究
2
作者 张雅婷 陈兰 +5 位作者 陈昕迪 王腾宇 曹天宇 于宇 张慧忠 王文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6-51,共6页
为评价奶山羊接种布鲁氏菌S2疫苗后全血和羊乳样本中疫苗菌体驻留情况及检样中提取DNA的最佳得率,分别采集布鲁氏菌抗体呈阳性和阴性的全血和羊乳样本各10份,提取全血及羊乳中的全基因组DNA,根据实验室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 为评价奶山羊接种布鲁氏菌S2疫苗后全血和羊乳样本中疫苗菌体驻留情况及检样中提取DNA的最佳得率,分别采集布鲁氏菌抗体呈阳性和阴性的全血和羊乳样本各10份,提取全血及羊乳中的全基因组DNA,根据实验室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全血和羊乳中是否含有布鲁氏菌疫苗菌;分析全血和羊乳qPCR检测中Ct值差异,评价2种样本中的菌体载量。结果显示,从羊乳不同组分中提取全基因组DNA,以离心后沉淀中菌体核酸含量最高。在10只布鲁氏菌抗体呈阳性的全血样本中,均检测到S2疫苗菌;在10只布鲁氏菌抗体呈阳性的羊乳样本中,9份样本检测到布鲁氏菌S2疫苗株核酸信号,羊乳Ct值低于全血的Ct值。布鲁氏菌抗体呈阴性的全血和羊乳样本中,3份样本检测到S2疫苗株核酸信号。结果表明,该研究成功检测到奶山羊全血和羊乳中S2疫苗菌体驻留,试验结果可为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的免疫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羊乳 菌体驻留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 ELOVL 6基因敲除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
3
作者 唐心俞 刘宝龙 +5 位作者 张启鸣 张建英 赵建清 李春霞 张雪霖 罗军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延伸关键基因ELOVL 6,检测胞内脂滴积累,并利用脂质组学分析脂质组成,同时通过qPCR检测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针对ELOVL 6 CDS区第二外显子设计的sgRNA具有基因编辑效果...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延伸关键基因ELOVL 6,检测胞内脂滴积累,并利用脂质组学分析脂质组成,同时通过qPCR检测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针对ELOVL 6 CDS区第二外显子设计的sgRNA具有基因编辑效果,其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出现显著降低,且未检测到脱靶效应。ELOVL 6敲除后,胞内脂滴与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减少(P<0.05);(2)棕榈油酸与胆固醇酯显著下调(P<0.05),鞘脂类和甘油磷脂类则出现上调。ELOVL 6敲除显著抑制了脂肪酸去饱和(SCD1、FADS 2)、脂滴形成(PLIN 2)及甘油三酯合成(GPAM、GPAT4、DGAT1、DGAT2)相关基因,上调了脂肪酸氧化(CPT1A)和转运(ACSL1、FABP3)相关基因,同时显著抑制了脂质代谢相关转录因子LXRα、PPARα与PPARγ的表达。研究认为,ELOVL6敲除可降低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内的脂质沉积与组成,这可能与其参与调控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代谢 脂肪酸代谢 奶山羊 ELOVL 6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SIRT7基因序列特征、组织表达及其对乳脂合成的影响
4
作者 李忠莹 郭震楠 +5 位作者 朱洪林 李佳琳 施会彬 韩浩园 李君 权凯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06,共8页
旨在克隆奶山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7基因(SIRT7)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该基因在奶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设计SIRT7基因引物,成功克隆奶山羊SIRT7基因序列1376 bp,编... 旨在克隆奶山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7基因(SIRT7)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该基因在奶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设计SIRT7基因引物,成功克隆奶山羊SIRT7基因序列1376 bp,编码区长1203 bp,编码400个氨基酸,与绵羊同源性最高。SIRT7是亲水性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二级结构有无规则卷曲、α-螺旋、延伸链和β-转角。qRT-PCR结果显示,SIRT7基因在奶山羊肝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其他组织中也有一定的表达量。构建SIRT7基因过表达载体pcDNA3.1-SIRT7,将其转染至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SIRT7基因mRNA水平上调约33倍。SIRT7基因过表达后,乳脂代谢相关基因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SCD1)表达量显著降低,抗原分化簇36基因(CD36)、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基因(DGAT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基因(SREBP1)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细胞核周脂滴聚集量明显减少。因此,SIRT7基因抑制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脂质代谢,为进一步探索SIRT7在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sIRT7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乳脂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E-MS对关中奶山羊泌乳盛期和泌乳末期生乳差异的分析
5
作者 余梦琦 袁宇欣 +4 位作者 陈璐 沙日阿康 任新阳 屈颖新 李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193,共8页
为探究山羊乳中代谢物以及代谢物在不同泌乳期的动态变化和阶段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比较关中奶山羊泌乳盛期和泌乳末期生乳中的差异代谢产物。对表征的代谢物以P<0.05、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impor... 为探究山羊乳中代谢物以及代谢物在不同泌乳期的动态变化和阶段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比较关中奶山羊泌乳盛期和泌乳末期生乳中的差异代谢产物。对表征的代谢物以P<0.05、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importanceintheprojection,VIP)>1.00、差异倍数(foldchange,FC)>2或FC<0.5为筛选标准,共筛选出90种差异代谢物。与泌乳末期相比,泌乳盛期的山羊乳中有50种差异代谢物上调,40种下调。代谢途径分析表明,这些差异代谢物与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显著相关。根据VIP值,尿苷二磷酸-N-乙酰基葡糖胺、磷脂酰乙醇胺(12:0/22:2(13Z,16Z))可考虑作为关中奶山羊两个时期差异变化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但还待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乳 泌乳盛期 泌乳末期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壁材质量比羊乳脂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质探究
6
作者 李林强 朱丽 +2 位作者 付尚辰 袁佳璐 刘永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为探索有效的羊乳脂(goat milk fat,GMF)包埋技术,提升GMF储藏品质,以GMF为芯材、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和麦芽糊精(maltodextrin,MD)为壁材,制备不同壁材比的GMF微胶囊,确定最优包埋条件,并测定优化后微胶囊的基... 为探索有效的羊乳脂(goat milk fat,GMF)包埋技术,提升GMF储藏品质,以GMF为芯材、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和麦芽糊精(maltodextrin,MD)为壁材,制备不同壁材比的GMF微胶囊,确定最优包埋条件,并测定优化后微胶囊的基本物理特性(水分含量、水分活度、溶解度、粒度、色泽)、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吸湿性及储藏期间的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结果表明:微胶囊壁材的最优质量比为m_(SPI)∶m_(MD)=1∶4,优化后微胶囊的水分含量、包埋率、粒度和溶解度分别为4.5%±0.4%、92.5%±1.3%、954.20±11.35 nm和73.02%±2.9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乳脂中的C-O在微胶囊粉末中消失且C=O和-CH 2的强度在微胶囊中略有减弱;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微胶囊中有新的特征峰出现,复合壁材成功包埋了GMF,GMF微胶囊形成。微胶囊的吸湿性稳定在11%~12%,其POV在第0天到第21天增长迅速。综上,研究制备出一种包埋率高、粒度较小、性质较稳定的GMF微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乳脂 微胶囊化 物理特性 结构 储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饲粮中添加甘草提取物对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杨丽 秦新惠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3期5-8,共4页
本研究主要分析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甘草提取物对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80头体重(54.80±1.93) kg、胎龄(第2胎)、产奶量(1.93±0.26) kg/d和泌乳期(124±3.5) d基本一致的奶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 本研究主要分析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甘草提取物对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80头体重(54.80±1.93) kg、胎龄(第2胎)、产奶量(1.93±0.26) kg/d和泌乳期(124±3.5) d基本一致的奶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5只羊/重复),在对照组和试验组(I、II和III)羊群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 mg/kg、200 mg/kg、 400 mg/kg和600 mg/kg甘草提取物,试验期为42 d。结果发现:1.试验组II和III干物质采食量和泌乳量较对照组羊群均显著提高(P<0.05);2.试验组II和III较对照组羊群血清中总蛋白和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而血清中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3.试验组II和III羊群血清IgA、IgM和IL-4含量较对照组羊群均显著上升(P<0.05),血清IL-6和IL-8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见,适量比例的甘草提取物不仅有利于提高奶山羊的泌乳性能,还可改善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并提高免疫性能,较适宜的添加量为4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奶山羊 泌乳性能 乳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预处理改性羊乳酪蛋白对酶解物ACE抑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振华 张静 +1 位作者 张千喜 李志成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提高羊乳酪蛋白酶解产物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有效降低血压,采用超声波技术处理羊乳酪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处理时间、溶液pH值对蛋白酶解液ACE抑制率的影响,并利... 为提高羊乳酪蛋白酶解产物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有效降低血压,采用超声波技术处理羊乳酪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处理时间、溶液pH值对蛋白酶解液ACE抑制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优化预处理工艺,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超声预处理对羊乳酪蛋白二级结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羊乳酪蛋白最佳超声改性工艺为:超声功率330 W、超声温度50℃、溶液pH值为8.0,此条件下酶解物ACE抑制率为(75.64±3.54)%,较改性前提高了21.51%;FT-IR表明,超声预处理会降低羊乳酪蛋白β-折叠含量及增加β-转角含量,有利于ACE抑制肽释放。研究可为超声预处理改善蛋白结构制备活性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乳酪蛋白 ACE抑制肽 超声预处理 响应面优化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乳中掺入牛乳的间接ELISA定量检测 被引量:14
9
作者 薛海燕 胡围围 +2 位作者 宋宏新 韩燕 杨战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70-373,共4页
制备抗β-酪蛋白多克隆血清,免疫吸收封闭与羊乳反应的抗体,获免疫吸收抗体用于乳样的间接ELISA检测中,建立羊乳中掺入牛乳成分的定量免疫学方法。实验表明,该间接ELISA法用于原乳检测时,掺入牛乳的百分含量与A450nm在4%~50%呈线性关系... 制备抗β-酪蛋白多克隆血清,免疫吸收封闭与羊乳反应的抗体,获免疫吸收抗体用于乳样的间接ELISA检测中,建立羊乳中掺入牛乳成分的定量免疫学方法。实验表明,该间接ELISA法用于原乳检测时,掺入牛乳的百分含量与A450nm在4%~50%呈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4%。所建立的ELISA方法变异系数<5%,回收率在94%~105%之间,符合方法学要求,可用于牛乳掺假的定量检测。对灭菌乳的检测表明,热处理不改变β-酪蛋白与抗体反应的特性,方法还可用于经热加工的乳品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 羊乳掺假 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崂山奶山羊硬脂酰-CoA去饱和酶基因(SCD)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桂芝 王金凤 +4 位作者 秦孜娟 王建民 赵金山 程明 王建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1-1139,共9页
利用直接测序法检测了174只崂山奶山羊泌乳母羊的硬脂酰-CoA去饱和酶基因(stearoyl-CoA desatu-rase,SCD)外显子3及侧翼序列多态性。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分析其在崂山奶山羊(Capra hircus)群体中的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状之间的关联效应。结... 利用直接测序法检测了174只崂山奶山羊泌乳母羊的硬脂酰-CoA去饱和酶基因(stearoyl-CoA desatu-rase,SCD)外显子3及侧翼序列多态性。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分析其在崂山奶山羊(Capra hircus)群体中的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状之间的关联效应。结果如下:在SCD基因外显子3及侧翼区检测到4个SNPs,即E315E/e、E368H/h,内含子3的I346R/r和I355Q/q,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样本群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其中E315E/e和I355Q/q的分布情况一致,呈紧密连锁关系。SCD基因E315和I355位点的EE/QQ基因型与基因型ee/qq的所有乳成分性状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EE/QQ与Ee/Qq基因型的乳蛋白率、乳密度差异显著(P<0.05),等位基因E/Q为乳成分性状的有利等位基因;各乳成分性状的基因加性效应极显著(P<0.01),显性效应不显著(P>0.05)。E368位点hh基因型与HH和Hh基因型的所有乳成分性状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等位基因h为乳成分性状的有利等位基因;所有乳成分的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极显著(P<0.01)。I346位点rr基因型的300d产奶量极显著(P<0.01)高于RR基因型,等位基因r为300d产奶量的有利等位基因,但其对乳成分性状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不同试验群体中分析SCD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系,发现F群体中,各突变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在泌乳性状上的差异显著性较低;而P群体中不同基因型间所有乳成分性状的差异显著较高。本研究表明:SCD基因外显子3及侧翼区检测到4个SNPs,即E315E/e、E368H/h、I355Q/q和I346R/r,其中I346R/r在国内其它奶山羊中尚未发现。等位基因E、h和Q分别为乳成分性状的有利基因,等位基因r为300d产奶量的有利基因,SCD基因在崂山奶山羊样本群中对泌乳性状的效应主要来源于对P育种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崂山奶山羊 sCD 泌乳量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奶改善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肾病理变化的作用研究
11
作者 王晓飞 王勃森 +7 位作者 卫梦瑶 姜璐瑶 徐刚刚 刘佳欣 马应天 王丽 宋宇轩 张磊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0-882,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绵羊奶、山羊奶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肾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理论参考。采用乳品分析仪检测绵羊奶和山羊奶营养成分;通过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于第5周完成STZ注射)诱导构建... 本试验旨在研究绵羊奶、山羊奶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肾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理论参考。采用乳品分析仪检测绵羊奶和山羊奶营养成分;通过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于第5周完成STZ注射)诱导构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模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iabetes model control,DMC)、绵羊奶组(Sheep)和山羊奶组(Goat),每组10只,同时设立对照组(Con)。绵羊奶组和山羊奶组小鼠从第1周开始就饲喂羊奶,持续到第9周结束,每周称量小鼠的体重和摄食量;在第4、9周末分别检测小鼠葡萄糖耐量;第9周末收集小鼠血液和尿液,检测血脂四项、尿素氮、肌酐、尿白蛋白及尿肌酐水平。Real time-PCR检测肝、肾中IL-6、TNF-α、IL-1β、TGF-β1 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显示,通过乳品分析仪发现,绵羊奶的脂肪、蛋白质、乳糖、总干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山羊奶(P<0.01);在注射STZ之前,与对照组相比,第2~4周DMC组小鼠的体重显著上升(P<0.01),在第3、4周时,Sheep组小鼠的体重较DMC组体重显著下降(P<0.01);注射STZ之后,DMC组小鼠的体重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而在第9周时,与DMC组相比,Sheep组小鼠的体重下降显著减缓(P<0.01)。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发现,在第9周末,较DMC组,Sheep组和Goat组小鼠的葡萄糖耐受试验曲线下面积显著下降(P<0.05)。对血清和尿液进行分析发现,Sheep、Goat组血脂四项、尿白蛋白含量与DMC组相比有下降的趋势(P>0.05),但血清尿素氮、血肌酐以及尿肌酐含量显著下降(P<0.05)。Sheep组和Goat组减轻了糖尿病小鼠肝脂肪变性以及肾小球病变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与DMC组相比,Sheep组小鼠肝和肾IL-6、TNF-α、IL-1β、TGF-β1 mRNA含量都呈显著下降,Goat组小鼠除了肾中TNF-α含量无显著变化外,其他炎症因子的mRN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本研究发现,绵羊奶和山羊奶能够显著抑制T2DM小鼠的摄食量,延缓糖尿病小鼠的体重下降,提高葡萄糖耐受能力以及有效减轻肝、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抑制肝、肾炎症,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发挥有效作用,且绵羊奶的缓解效果优于山羊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奶 绵羊奶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分析羊奶中挥发性化合物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何胜华 杨鑫 +1 位作者 李海梅 马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羊奶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羊奶中挥发性化合物共检测到42种,主要成分为挥发性脂肪酸,酯类、醇和酮类,还含有一些其他挥发性化合物。其中挥发性脂肪酸有10种,...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羊奶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羊奶中挥发性化合物共检测到42种,主要成分为挥发性脂肪酸,酯类、醇和酮类,还含有一些其他挥发性化合物。其中挥发性脂肪酸有10种,主要由短链脂肪酸和中等长度碳链脂肪酸组成。酯类物质有16种,主要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14-甲基-十五酸甲酯和己二酸二(2-乙基)乙酯等。另外挥发性醇类和酮类物质共7种,其它挥发性化合物9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技术 羊奶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对奶山羊乳脂肪球粒径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13
作者 张梦璐 吴奎显 +5 位作者 张传凯 王景伟 孙宇 付彤 高腾云 韩立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656,共11页
【目的】分析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在引起奶山羊低乳脂综合征(milk fat depression,MFD)过程中,对乳脂肪球(milk fat globule,MFG)大小、分布及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进而探究乳脂肪质量分数降低的机制。【方法】将2... 【目的】分析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在引起奶山羊低乳脂综合征(milk fat depression,MFD)过程中,对乳脂肪球(milk fat globule,MFG)大小、分布及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进而探究乳脂肪质量分数降低的机制。【方法】将24只泌乳中期的萨能奶山羊随机分配到4个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为低(L-CLA)、中(M-CLA)和高(H-CLA)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30、60和90 g·d^(-1)CLA。5 d适应期后进行试验,为期21 d。对羊乳进行尼罗红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染色以观察脂肪球结构,测量MFG的平均粒径和粒度分布,并于第21天采集瘤胃液进行16S rRNA测序,对其微生物进行分析。【结果】饲喂CLA降低奶山羊乳成分中的乳脂肪质量分数。与对照组相比,饲喂CLA的奶山羊MFG粒径大小减小,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效应;饲喂CLA后大粒径MFG比例减少,小粒径MFG比例增加。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CLA诱导的奶山羊MFD瘤胃群落丰富度显著降低,且微生物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要优势门。对照组中拟杆菌门的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norank_f__Bacteroidales_RF16_group和厚壁菌门的UCG-002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H-CLA组,而拟杆菌门的norank_f__Muribaculaceae和厚壁菌门的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norank_f__UCG-011、norank_f__norank_o__Clostridia_UCG-014、norank_f_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H-CLA组。【结论】饲喂CLA改变奶山羊MFG粒径的分布比例,从而减小MFG平均粒径的大小,导致乳脂肪质量分数的降低,并且影响了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共轭亚油酸 乳脂肪 乳脂肪球粒径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乳和绵羊乳营养特性比较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亚新 刘慧敏 +1 位作者 孟璐 郑楠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1-2224,共14页
山羊乳和绵羊乳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探讨了山羊乳和绵羊乳在蛋白质、脂肪、乳糖、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和低聚糖等关键营养成分的差异。此外,还分析了品种、泌乳期、胎次... 山羊乳和绵羊乳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探讨了山羊乳和绵羊乳在蛋白质、脂肪、乳糖、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和低聚糖等关键营养成分的差异。此外,还分析了品种、泌乳期、胎次、饲养管理、地理区域和季节变化等因素对羊乳营养成分的具体影响。本文为进一步了解山羊乳和绵羊乳的营养价值提供科学依据,为乳制品生产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促进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科学认知,推动乳制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乳 绵羊乳 营养成分 比较研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奶酸奶挥发性风味物质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被引量:58
15
作者 葛武鹏 李元瑞 +2 位作者 陈瑛 袁雅娟 杨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69,75,共7页
选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富集牛、羊奶酸奶风味物质,并利用GC/MS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牛奶原味酸奶中含有4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羊奶酸奶中含有5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羧酸类、醇及呋喃类、醛类、酮类、酯类、烃类、含氮化合物、... 选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富集牛、羊奶酸奶风味物质,并利用GC/MS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牛奶原味酸奶中含有4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羊奶酸奶中含有5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羧酸类、醇及呋喃类、醛类、酮类、酯类、烃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8大类。其主要风味物质包括双乙酰、2-呋喃甲醇、3-羟基-2-丁酮等。结果表明,牛、羊奶原味酸奶挥发性风味物质构成种类基本相同,含量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风味物质 牛奶酸奶 羊奶酸奶 固相微萃取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奶及奶粉中27种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UPLC-MS/MS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洪斌 李颖 +2 位作者 姚喜梅 于雷 蔡英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14-220,共7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羊奶及奶粉中吡布特罗、丙卡特罗、瑞普特罗、克伦普罗、奥达特罗等27种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过1%甲酸乙腈提取、Oasis PRi ME HLB柱净化后,经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羊奶及奶粉中吡布特罗、丙卡特罗、瑞普特罗、克伦普罗、奥达特罗等27种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过1%甲酸乙腈提取、Oasis PRi ME HLB柱净化后,经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通道MRM信号采集模式,27种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能在10.5 min内出峰完好,在1.0~100.0μg/L浓度范围内,27种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3以上;羊奶中最低定量限均低于0.5μg/kg,通过0.5、2.5、5.0μg/kg三个浓度的加标回收实验表明,回收率为65.7%~119%,批内变异系数为0.79%~10.4%,批间变异系数为2.13%~15.7%。奶粉中最低定量限均低于2.0μg/kg,通过2.0、10.0、20.0μg/kg三个浓度的加标回收实验表明,回收率为60.5%~109%,批内变异系数为1.91%~12.4%,批间变异系数为3.06%~17.2%。所建立方法为一种高通量检测羊奶及奶粉中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确证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奶 奶粉 β-受体激动剂类 残留 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间接竞争ELISA检测羊乳样本中的牛乳成分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士峰 张世伟 +3 位作者 赖心田 冯荣虎 伍聪 杨国武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1-43,46,共4页
建立可检测羊乳中掺伪牛乳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通过用牛β-酪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可特异识别牛乳酪蛋白的单克隆抗体3B9。基于此抗体建立的ELISA的IC50值为92.8 ng/m L牛奶蛋白,理论最低检测限0.35 ng/m 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该方法... 建立可检测羊乳中掺伪牛乳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通过用牛β-酪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可特异识别牛乳酪蛋白的单克隆抗体3B9。基于此抗体建立的ELISA的IC50值为92.8 ng/m L牛奶蛋白,理论最低检测限0.35 ng/m 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该方法也适用于检测高温高压处理的乳制品,加之操作简单高效,适合大规模高通量样品筛查及羊乳样本中牛奶蛋白半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乳 掺假 牛奶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分析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GTase高表达株免疫奶牛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边专 樊明文 +3 位作者 杜民权 张平 陈文霞 王茜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防龋疫苗免疫奶牛后,牛乳中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规律。方法:应用变链菌GTase—I高表达株免疫怀孕奶牛,收集牛乳,经间接ELISA检测牛乳中特异性抗变链菌抗体。结果:抗变链菌特异性抗体出现于初乳中,其含量于分娩... 目的:观察防龋疫苗免疫奶牛后,牛乳中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规律。方法:应用变链菌GTase—I高表达株免疫怀孕奶牛,收集牛乳,经间接ELISA检测牛乳中特异性抗变链菌抗体。结果:抗变链菌特异性抗体出现于初乳中,其含量于分娩后 10d达到高峰,在末次免疫后,特异性抗体可在 60d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巴氏消毒(62. 5℃,30min)对免疫牛乳中IgG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变链菌GTase高产株可诱导奶牛分泌高效价抗变链菌特异I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抗体 变形链球菌 GTase高表达株 龋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与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混合发酵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何秋雯 王水泉 +4 位作者 鲍雅静 礼贺 王记成 张和平 陈卫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13,共6页
将益生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以不同接种比例分别与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ND03、ND05和ND07复配发酵牛乳,并以S.ther-mophilus单菌发酵为对照。于0 h、发酵结束(pH=4.5)及4℃冷藏24 h,分别测定发酵乳样品的发酵时间,及pH... 将益生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以不同接种比例分别与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ND03、ND05和ND07复配发酵牛乳,并以S.ther-mophilus单菌发酵为对照。于0 h、发酵结束(pH=4.5)及4℃冷藏24 h,分别测定发酵乳样品的发酵时间,及pH值、黏度、脱水收缩率和活菌数并进行感官鉴评。结果表明,L.plantarum P8与S.thermophilus ND03复配,发酵时间显著高于其他组,各组样品黏度和脱水收缩率差异不显著;L.plantarum P8与S.thermophilus ND05分别以5×106mL-1接种1∶1复配时,样品中L.plantarum P8的活菌数为5.26×107mL-1,酸度适宜,无乳清析出,有良好的黏度,产品风味较好,将该组合应用于发酵乳生产,较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L.plantarum P8 s.thermophilus 发酵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凝乳酶对羊奶干酪成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华 郑喆 +3 位作者 张曼 王艺会 张敏 杨贞耐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84,共11页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凝乳酶制备的羊奶干酪(干酪B)成熟特性的变化,以采用商业凝乳酶和同批次羊奶制作的干酪(干酪A)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酪在60d成熟期主要组分、质构特性、微生物指标及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组干酪得率相...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凝乳酶制备的羊奶干酪(干酪B)成熟特性的变化,以采用商业凝乳酶和同批次羊奶制作的干酪(干酪A)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酪在60d成熟期主要组分、质构特性、微生物指标及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组干酪得率相差不大。成熟期间干酪的水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干酪B始终高于干酪A;干酪游离氨基酸总量在成熟期间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干酪B中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丝氨酸含量高于干酪A。成熟前期干酪B质构特性优于干酪A。干酪A成熟后乳酸乳球菌数量增加了(5.22±0.02)%,干酪B无显著变化(P>0.05)。成熟期内,两组干酪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均增加,但干酪B中的壬酸、辛醇、2-庚酮、2-壬酮、二甲基砜使羊奶干酪风味独特、浓郁。因此,GSBa-1凝乳酶具备替代商业凝乳酶用于羊奶干酪生产的潜力,可对干酪风味的形成和品质的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 凝乳酶 羊奶干酪 成熟过程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