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毒性下UCP2介导的胰岛功能紊乱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陈莹晖 李裕明 +3 位作者 邓波 李丽华 高海波 陈璐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高糖对胰岛INS-1细胞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UCP2基因与高糖刺激下氧化应激和胰岛素分泌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糖毒性的发病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作用于INS-1细胞,镜下观察INS-1细胞的形...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高糖对胰岛INS-1细胞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UCP2基因与高糖刺激下氧化应激和胰岛素分泌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糖毒性的发病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作用于INS-1细胞,镜下观察INS-1细胞的形态改变,应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运用ELISA方法检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同时应用RT-PCR方法检测UCP2基因的表达。结果①随着糖浓度的增加,INS-1细胞的凋亡增多,MDA含量逐渐增加,GSIS值逐渐下降,不同糖浓度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INS-1细胞UCP2 mRNA的表达总体逐渐增强。结论高糖可促进INS-1细胞凋亡,在高糖作用下活性氧物质(ROS)代谢产物MDA增多,通过激活UCP2的途径引起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这可能也是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损害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偶联蛋白2 INS-1细胞 糖毒性 氧化应激 高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对大鼠胰岛细胞体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惠晓丽 王惠芳 +2 位作者 刘惊涛 刘靖芳 徐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3-175,188,共4页
目的探讨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对大鼠胰岛细胞体外分泌胰岛素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大鼠胰岛细胞,分为:①浓度梯度组,将0.125、0.250、.5 mmol/L软脂酸(PA)和油酸(OA)分别与胰岛细胞共培养48 h;②时间梯度组,将0.25 ... 目的探讨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对大鼠胰岛细胞体外分泌胰岛素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大鼠胰岛细胞,分为:①浓度梯度组,将0.125、0.250、.5 mmol/L软脂酸(PA)和油酸(OA)分别与胰岛细胞共培养48 h;②时间梯度组,将0.25 mmol/L软脂酸、油酸及二者的混合物与胰岛细胞共培养24、487、2 h,进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浓度。结果①浓度梯度组,不同浓度PA和OA组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水平均明显减少,浓度越高胰岛素分泌越少,高浓度时(0.5 mmol/L),高糖刺激下OA组胰岛素分泌高于PA组;②时间梯度组,PA、OA及混合组,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水平均明显减少,随时间延长,胰岛素分泌逐渐减低;相同时间段,各组胰岛素分泌无差异(P>0.05)。结论PA和OA对大鼠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A抑制程度呈时间依赖性;高浓度时PA抑制程度大于OA;OA对PA诱导的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损伤无保护及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软脂酸 油酸 胰岛细胞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雌马酚改善高糖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 陈卡 +2 位作者 刘凯 高燕翔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目的研究大豆甙元活性代谢产物S-雌马酚(S-equol,S-Eq)对高糖培养条件下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26.2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及葡萄糖分别与不同浓度S-Eq(0.1、1、10、100μmol/L S-Eq+H组)干预INS-1细... 目的研究大豆甙元活性代谢产物S-雌马酚(S-equol,S-Eq)对高糖培养条件下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26.2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及葡萄糖分别与不同浓度S-Eq(0.1、1、10、100μmol/L S-Eq+H组)干预INS-1细胞24 h,另设未干预的INS-1细胞为对照组(C)。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SIS)功能,TUNEL法联合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前胰岛素原(preproinsulin,PPI)、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线粒体阴离子载体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S-Eq能显著增加高糖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活力(P<0.05),其中1μmol/L S-Eq效果最为明显。GSIS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处理后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显著降低,而S-Eq能显著增加高糖处理的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P<0.05)。同时,0.1、1、10μmol/L S-Eq均能明显减少高糖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凋亡,上调PPI mRNA、Glut2 mRNA和Glut2蛋白表达,而显著抑制UCP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S-Eq可有效改善高糖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调节Glut2和UCP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雌马酚 INS-1细胞 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葡萄糖转运蛋白2 解偶联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酸通过调控TNF-α/Mfn2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璐 王威 +1 位作者 徐强 黄明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目的:研究积雪草酸改善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构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评估不同浓度积雪草酸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调节作用,筛选积雪草酸最佳治疗浓度。体外采用棕榈酸处理小鼠胰岛构建2型... 目的:研究积雪草酸改善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构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评估不同浓度积雪草酸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调节作用,筛选积雪草酸最佳治疗浓度。体外采用棕榈酸处理小鼠胰岛构建2型糖尿病胰岛模型。针对积雪草酸处理后体内、外胰岛模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胰岛β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功能、胰岛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胰岛内腺苷三磷酸(ATP)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胰岛β细胞成熟标志蛋白尿皮质素(Ucn)3及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表达变化。采用小干扰RNA干扰Mfn2或加用TNF-α处理胰岛后,考察积雪草酸对Ucn3表达及GSIS功能的调控作用。结果:体内实验显示,25 mg·kg^(-1)·d^(-1)积雪草酸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并改善稳态模型评价β细胞指数。积雪草酸可增加Mfn2和Ucn3蛋白表达,改善体内、外糖尿病模型β细胞GSIS功能(均P<0.05)。体外实验显示,积雪草酸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ATP生成量(P<0.05);干扰Mfn2阻断积雪草酸对Ucn3和GSIS的上调作用。积雪草酸可抑制糖尿病胰岛TNF-α生成(P<0.05),逆转TNF-α所导致的Mfn2及Ucn3蛋白表达下调。结论:积雪草酸能改善2型糖尿病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NF-α/Mfn2通路维持β细胞成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积雪草酸 Β细胞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 炎症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酶Cβ1过表达对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恒宇 邓华聪 +3 位作者 郑宏庭 蒋文 南静 陈丹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观察过表达磷脂酶Cβ1(phospholipase Cβ1,PLCβ1)对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的影响。方法设定葡萄糖浓度梯度:10、20、40、80、100mmol/L,分别刺激INS-1细胞40min,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目的观察过表达磷脂酶Cβ1(phospholipase Cβ1,PLCβ1)对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的影响。方法设定葡萄糖浓度梯度:10、20、40、80、100mmol/L,分别刺激INS-1细胞40min,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胰岛素含量,确定最适的葡萄糖刺激浓度;设定时间梯度:20、40、60、80、120min,以最适葡萄糖浓度刺激,检测胰岛素含量,确定最适的刺激时间。②以最适葡萄糖浓度刺激INS-1细胞适当时间后,RT-PCR检测PLCβ1表达变化。③构建PLCβ1真核表达载体(PCMV-HA-PLCβ1),转染INS-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INS-1细胞中PLCβ1蛋白的表达。④收集转染后INS-1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胰岛素含量。结果用40mmol/L葡萄糖刺激60min,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最大;RT-PCR观察刺激后PLCβ1表达显著升高;过表达PLCβ1的INS-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胰岛素含量为(1.906±0.080)ng/ml,较转染PCMV-HA载体的对照组(0.740±0.091)ng/ml显著升高(P<0.01)。结论过表达PLCβ1显著增加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提示PLCβ1可能参与GSIS信息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Cβ1 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过表达 胰岛素 瞬时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脱氢表雄酮对MIN6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岳江 刘伟 +1 位作者 李圣贤 王丽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对胰岛β细胞株MIN6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以葡萄糖刺激浓度为2.8mmol/L和16.7mmol/L的对数生长期MIN6细胞作为实验对象,分别以1、5、10μmol/LDHEAS干预10min和24h(不同浓度DHEAS组),以5μm... 目的探讨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对胰岛β细胞株MIN6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以葡萄糖刺激浓度为2.8mmol/L和16.7mmol/L的对数生长期MIN6细胞作为实验对象,分别以1、5、10μmol/LDHEAS干预10min和24h(不同浓度DHEAS组),以5μmol/LDHEAS或与10μmol/L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RU486联合干预24h(DHEAS和DHEAS+RU486组),设立空白对照组。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胰岛素分泌量,Real-TimePCR检测细胞胰岛素mRNA表达。结果干预后10min和24h时点,5μmol/L和10μmol/LDHEAS组MIN6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胰岛素分泌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干预后24h时点,DHEAS+RU486组与DHEAS组MIN6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胰岛素分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干预后24h时点,5μmol/L和10μmol/LDHEAS组MIN6细胞胰岛素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DHEAS对MIN6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具有促进作用,且其核内信号通路可能不经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脱氢表雄酮 胰岛Β细胞 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耦联蛋白2(UCP2)与胰岛β细胞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顾迁 高鑫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是位于线粒体内膜的一种质子载体,在高糖、高脂、过氧化物等信号的作用下,可将线粒体内膜外质子转运至内膜内,从而改变线粒体跨膜电位(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cepotential,MTP,ΔΨm)。β细... 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是位于线粒体内膜的一种质子载体,在高糖、高脂、过氧化物等信号的作用下,可将线粒体内膜外质子转运至内膜内,从而改变线粒体跨膜电位(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cepotential,MTP,ΔΨm)。β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lucose 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能力及线粒体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密切依赖于线粒体ΔΨm变化,因此可被UCP2调节。本文就UCP2调控β细胞功能和细胞内氧化应激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耦联蛋白2(UCP2) Β细胞功能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 活性氧簇(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循环回补反应与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郭莉霞 殷菲 刘建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5-748,共4页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对维持机体葡萄糖代谢的稳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β细胞的线粒体一方面利用葡萄糖酵解产生的ATP引起ATP依赖的KATP通道关闭,Ca2+通道开放,Ca2+内流,促进胰岛素囊泡向胞外分泌;另一方面通过KATP通道...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对维持机体葡萄糖代谢的稳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β细胞的线粒体一方面利用葡萄糖酵解产生的ATP引起ATP依赖的KATP通道关闭,Ca2+通道开放,Ca2+内流,促进胰岛素囊泡向胞外分泌;另一方面通过KATP通道非依赖途径,利用丙酮酸回补反应使葡萄糖充分酵解,既补充了由于糖酵解循环代谢造成的中间物的流失,又生成了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中间产物及促使ATP/ADP比率的增加,进一步促进胰岛素的释放。该文对丙酮酸回补反应的3个途径,即丙酮酸-苹果酸循环途径,丙酮酸-柠檬酸循环途径和丙酮酸-异柠檬酸循环途径,及其在胰岛素分泌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 线粒体代谢 三羧酸循 丙酮酸循环 回补反应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SD大鼠胰岛功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焕珍 王晓 +6 位作者 李凤英 刘赟 龙红梅 吴铃 张翠平 李果 罗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中晚期SD大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及胰岛素分泌状况。方法选择妊娠15 d的SD大鼠作为实验组(n=6),以同批次未妊娠雌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n=6)。两组大鼠分别行腹腔内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原位胶原酶灌注法分离SD大鼠胰岛... 目的研究妊娠中晚期SD大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及胰岛素分泌状况。方法选择妊娠15 d的SD大鼠作为实验组(n=6),以同批次未妊娠雌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n=6)。两组大鼠分别行腹腔内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原位胶原酶灌注法分离SD大鼠胰岛,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胰岛形态;放射免疫学法测定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水平。结果IPGTT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葡萄糖负荷后30、60、90和120 min时点的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胰岛体积明显增大,胰岛细胞致密度增加。含16.7 mmol/L葡萄糖的KRB缓冲液刺激1 h时,实验组大鼠胰岛素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中晚期SD大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及经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均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胰岛结构 腹腔内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对βHC9细胞内磷脂酶C及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宏庭 李丙蓉 +4 位作者 方芳 刘理 冯晓丽 徐梓辉 徐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浓度对胰岛B细胞(βHC9)内磷脂酶C(phospholipaseC,PLC)活性及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探讨PLC在B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insulinsecretion,GSIS)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预处理βHC9... 目的观察葡萄糖浓度对胰岛B细胞(βHC9)内磷脂酶C(phospholipaseC,PLC)活性及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探讨PLC在B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insulinsecretion,GSIS)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预处理βHC9细胞,采用[3H]肌醇法测定PLC活性,Fura-2荧光负荷技术测定[Ca2+]i。结果葡萄糖浓度可显著影响βHC9细胞内的PLC活性及[Ca2+]i,并且[Ca2+]i变化与PLC活性改变相关葡萄糖浓度为1、5、10、15、20mmol/L时的PLC活性依次为8.1、11.0、16.7、19.8、26.4Bq/ml,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a2+]i依次为82、95、128、150、161nmol/L,除1、2组,4、5组之外,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LC活性与[Ca2+]i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1)。结论葡萄糖浓度可改变胰岛B细胞内的PLC活性及[Ca2+]i,提示该途径可能参与B细胞GSIS信息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HC9细胞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 磷脂酶C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BNP、DTDP促进INS-1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明麟 居来提.赛买提 +1 位作者 刘田 郭嫣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3-886,共4页
目的:探讨巯基氧化还原试剂对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影响,进而揭示其调节胰岛素分泌的可能机制。方法 :INS-l细胞经传代培养3~4 d后在KRBH液中,37℃培养箱孵育30 min,再用含有不同浓度... 目的:探讨巯基氧化还原试剂对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影响,进而揭示其调节胰岛素分泌的可能机制。方法 :INS-l细胞经传代培养3~4 d后在KRBH液中,37℃培养箱孵育30 min,再用含有不同浓度葡萄糖和巯基氧化还原试剂的KRBH液中培养60 min。然后留取上清液进行胰岛素测定。结果:(1)INS-1细胞在2.5、5、10、15、20 mmol/L葡萄糖浓度范围内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G5、G10、G15组间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G10组相比,G10+DTBNP、G10+DTDP组胰岛素分泌量显著增加(P〈0.05),且该效应可以被DTT所消除。(3)DTBNP、DTDP均能增加NIF处理组胰岛素分泌,但其增加幅度低于非NIF处理组(P〈0.05);(4)与非DIA组相比,G10+DIA+DTBNP、G10+DIA+DTDP组胰岛素分泌增加幅度显著减低(P〈0.05);(5)同G10组比较,G10+DIA+NIF+DTBNP、G10+DIA+NIF+DTDP组胰岛素分泌值增加(P〈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巯基氧化还原试剂对GSIS产生调节作用。DTDP、DTBNP可能通过对K_ATP、L型Ca_V通道及IP_3受体活性的调节,促进胰岛素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INS-1细胞 巯基氧化还原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ζ在INS-1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初步分析
12
作者 周恒宇 邓华聪 +1 位作者 吴明 罗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酶Cζ(PhospholipaseCζ,PLCζ)在INS-1细胞中的表达,并初步分析PLCζ对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的影响。方法:(1)设计6类PLC的引物,RT-PCR检测INS-1细胞中各类PLC的表达。(2)设... 目的:探讨磷脂酶Cζ(PhospholipaseCζ,PLCζ)在INS-1细胞中的表达,并初步分析PLCζ对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的影响。方法:(1)设计6类PLC的引物,RT-PCR检测INS-1细胞中各类PLC的表达。(2)设定葡萄糖浓度梯度:10、20、40、80、100 mmol/L,分别刺激INS-1细胞40 min,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胰岛素的含量,确定最适葡萄糖刺激浓度,设定时间梯度:20、40、60、80、120 min,以最适葡萄糖浓度刺激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胰岛素含量,确定最适刺激时间。(3)用最适葡萄糖浓度刺激INS-1细胞适当时间后,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PLCζ的表达变化。结果:(1)6类PLC中PLCβ、PLCγ、PLCδ、PLCζ、PLCη在INS-1细胞中表达,PLCε不表达。(2)用40 mmol/L葡萄糖刺激60 min,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最大,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刺激INS-1细胞后PLCζ的表达上调。结论:(1)先前发现在精子中特异表达的PLCζ在INS-1细胞中有表达。(2)葡萄糖刺激INS-1细胞后PLCζ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PLCζ可能参与GSIS信号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cζ 表达 RT-PCR 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